代议制政府

2024-04-24

代议制政府(精选6篇)

篇1:代议制政府

《代议制政府》读书笔记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政治思想家,被西方学者喻为“19世纪英国不列颠民族精神的象征”、“理性主义的圣人”。他的名著《代议制政府》(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发表于1961年,是西方学者公认的有关议会民主制的一部经典著作,对英国以及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有较大影响。结合徐大同先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书和王连伟老师的《密尔政治思想研究》一书,我仔细阅读了《代议制政府》(〔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在此以读后感的方式完成王老师的作业,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一、关于密尔及其所处的时代

密尔自幼受其父亲老密尔的严格教育,并受业于边沁和奥古斯丁门下,继承了功利主义学说传统,继边沁和老密尔之后成为该学派的领袖。密尔在英国政府的印度部任职多年,1958年退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865年被选为韦斯特敏斯特的议员,在英国下院任职两年。

密尔所处的英国19世纪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和人口布局,也使得英国近代阶级关系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与政治改革此起彼伏,19世纪在英国共发生过四次主要的政治改革与工人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1838—1858年的宪章运动,1867年议会改革,1884—1885年的议会改革。这些实际的政治改革经验为密尔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此外,这一时期各种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影响了密尔的政治思想。代议制政府(更确切地说,是代议制政体),是密尔政治思想的实现途径,密尔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其《代议制政府》一书中。

二、书中主要内容

1.政府的起源、目的、好政府的标准及理想上最好的政体

密尔认为一切政府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选择的问题,即如何来选择不同的政府形式(密尔给它归结为两类:天然的和构成的)。政府要成为好的政府,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政府形式必须为人民所乐意接受,人民必须愿意并能够作为

使他持续下去所必要的事情,他们必须愿意并能够作为使它能实现其目的而需要做的事情。这三个条件听起来很拗口,其实是两个意思:政府要合法,民众要听话。这样的政府形式自然是好的政府。任何超出了这个范围的,还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密尔认为在政治上,所有力量的一大部分在于意志。因为意志决定了选择,而一切合理的选择都决定了现存社会条件下一切可行的政府形式。

密尔看来,手段的适当性必须依赖于它的目的性。评价一个政府的好坏,应该根据它对人民的行动,根据它对事情所采取的行动,根据它怎样训练公民,以及如何对待公民,根据它倾向于促使人民进步或是使人民堕落,以及它为人民和依靠人民所做工作的好坏。好的政府形式不仅要促进社会秩序,还要促进社会进步。因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永远是一对矛盾。在矛盾中保持统一和谐,是政府重要的职责。所以密尔认为君主制、贵族制,都不足以满足上述条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代议制提供了可能。因为在代议制政府中“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的行使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社会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权利而努力维护好的政府形式,从而使整个社会真正动起来,而不像在封建制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爱国者。

2.政府结构设计

密尔希望对英国政府进行改革,他从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出发,认为政府改革方案的制定应该来源于经验或者是证明为有效的方案。因此,他始终坚持责任内阁制与国会控制行政,十分注重吸收美国的行政经验。密尔根据参与原则和才能原则对政府结构进行了一番规划。

密尔渴望平衡大众与精英之间的冲突,体现出其思想的温和性。受托克维尔的影响,密尔极力反对中央集权,认为中央集权会导致公民个人丧失自主性和创造力,这体现了他对自由与个性的一贯重视。密尔强调,如果把地方事务做得最好那将有助于公关精神的培养和全民智慧的发展。首先,他指出地方自治有对公民惊醒民主教育的功能;其次,密尔认为地方自治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最后,密尔还认为地方自治可以减轻中央的负担。密尔希望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来防止中央集权、促进社会进步。因此,他严格区分了中央政

权和地方政权的权力界限。密尔所设计的中央与地方权限至划分,虽然只在反对中央集权,但却有助于议会集权的可能。英国后来运行的政府体制实际上是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中央集权。

3.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密尔十分重视政府和议会的关系,书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这一问题。在它看来,良好的代议制政府的建立,必须处理好与议会的关系。关于议会的选举问题,在书中密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主张。密尔认为有三种人不应获得选举权:一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应拥有选举权,二是领取救济金的人不应拥有选举权,三是没有偿付能力的破产者不应拥有选举权。密尔主张妇女应该享有同男人相等的选举权,为进一步修正代议制政府选举制度的不足,密尔提出了复数投票的原则。密尔认为:“选票的多数部应给予财产而应给予确实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在选举的方式上,密尔主张用直接选举取代间接选举,“间接选举所能得到的好处在直接选举下都能得到,直接选举下得不到的好处同样不能在间接选举下得到”。在投票方式上,密尔主张公开投票,认为选民投票和任何其他的公共职务一样,必须在公众的眼皮底下履行并接受公众的批评。

在第十一章“议会的权限”中,密尔对代议团体和行政机构的职能关系作了具体的论述。密尔认为,代议团体的职能是监督和控制政府,议会即是国民的诉苦委员会,有时他们表达意见的大会。他认为,议会具有立法权、征税权、人事权和部分行政管理权。密尔认为,在立法与行政的关系方面,议会的权力主要限于监督权、任命权、同意或批准权。至于立法工作,密尔主张由专门的立法委员会来承担。

4.民族问题的解决方式

第十六章“和代议制政府有关的民族问题”,十七章“联邦的代议制政府”和第十八章“自由国家对附属国的统治”中,密尔论述了从“由共同感情连接在一起”的民族概念的提出和解释,到用“代议制政府”的理念阐释欧洲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解决,到更大的地理范围内殖民地问题的解决。这几章不仅将代议制明确地阐释为共和“多元共治”秩序井然的一种形态,而且较早的表述了“民族自决”的观念。同时,还从制度分析建构的角度厘清了有别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兴起以来的现代形态的共和。这其中,第十七章分析联邦制

一个联邦政府下多个政治单位模式中,州、地方政府向联邦政府让渡权力,与联邦政府的“一次第一类契约与N次第二类契约”是相当经典的例证。如果说具体意义上的人民和作为抽象概念的人民让民主和共和纠缠不清的话,此处的论证把“劫持共和”的“民主”打回了原形。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部分的论证正是密尔高于其他论述相似论题的思想家之处。密尔的贡献即在于此。而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的是,密尔欧洲中心的思想及其所在年代的经验性不足,也使他的一部分论证不是那么严谨,也很难解释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是所谓密尔的不足。但就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研究而言,密尔的论述和他设计的制度,解说了大半部近现代欧洲民族冲突及其解决的历史。

三、我的感想

第一次接触密尔是在大一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课程上,对其思想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对其功利主义思想更是印象深刻,但对于其政治思想的实现——代议制政体知之甚少,这学期通过对原著的阅读和王连伟老师的辅导,我对密尔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密尔的政治思想,诞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显然不可能成为现代的主流思想,但其思想中的很多成分,比如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强调、对幸福的追求、对个性的尊重、对教育的关注、对公平的呼吁、对同情心的提倡,具有长久的价值和意义。密尔代议制政府的理论是他对政治生活的具体设计,全面而具体的论证了代议制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实现,对于欧美各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密尔所倡导的代议制政体只能在理想的环境下才能实现,书中的很多观点对于现代代议制政体的建构借鉴意义不大,但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谱写出更辉煌的篇章。

密 尔 ︽ 代 议 制 政 府 ︾ 读 书 笔 记 陈政然治︵学与2 行0 政0 学7 专1 业7 7 3︶

篇2:代议制政府

第一次接触《代议制政府》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课上,老师提到这本书,后来知道这本书属于行政学名著后,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在课后把密尔的《代议制政府》借回来进行研读。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特别吃力,有些文字特别拗口,但坚持下来以后,却是收益不少。下面是我读完《代议制政府》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密尔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先驱,他的思想对西方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书中,密尔认为政治制度是人们的劳作之下的产物,由人制成同时也是由人去操作、运行,所以“它需要的不是人们单纯的默从,而是人们积极的参加;并须使之适应现有人们的能力和特点”。在此基础之上他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条件:“为人民而设的政府形式必须为人民所乐意接受,或至少不是不乐意到对其建立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他们必须愿意并能够做为使它持续下去所必要的事情;以及他们必须愿意并能够做为使它能实现其目的而需要他们做的事情“。简单讲,就是政府的建立要符合人民意愿,这样才具有的合法性。在此基础之上人民努力去进行政治参与、政治活动,让这个政府得以正常运作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使得整个社会都处于政治冷漠或强烈的政治不满中。

密尔首先确立了“好政府”的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政府的统治必须有助于增进被统治者的好的品质,即促进人民的本身的智慧和美德;二是政府必须利用它本身存在全部好的性质来实现正当的目的,即政府行为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准则。既然政府是由人们组成的,同时也是人们选择的结果,那么人民建立政府的很大部分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是为了公共福利,而这里密尔把公共福利看成是促进人民的智慧和美德,一个具有“智慧和美德的社会”将会促进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和社会各方面不断进步、和谐,这的确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同时除了促进人们的智慧和美德之外,政府也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下活动,政府要把好的绩效奉献给自己的广大人民,而不是其他的目的。

接下来,他又提出了两条达到好政府标准的原则:每个人或任何一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只有当有关的人能够并习惯于捍卫它们时,才可免于被忽视。第二个原则是,从事于促进普遍繁荣的个人能力愈大,愈是富于多样性,普遍繁荣就愈达到高度,愈是广泛普及。人民各项权利的不能只写在纸上而在实际生活却得不到履行或是反而受到践踏,所以还要相应的捍卫权利制度,当然人民还要有一定的维权意识,只有人们的各项权利落实了,“智慧和美德”才能得到促进。另一方面,社会繁荣也不是某个人的个人事业,它是全体人们的事业,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好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上所有人,让他们自由地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去创造财富和促进社会繁荣,如果民众能力不足还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先前长期存在的专制君主政体完全背离了这两个原则。专制政体长期侵犯人们的各项权利,并且压制个人能力,要求全体服从,即要求消极被动,导致全民族思想僵化,智力低下,道德衰退。在专制国家最多只有一个爱国者,就是专制君主自己。

经过前面的论证,密尔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既然专制政体存在着诸多弊端,所以只有主权在民的政体才是最理想的政体,但是在实践中直接民主不太具有可行性,因此代议制政府是最理想的政体。

“在何种社会条件下不能采用代议制政府”,密尔认为达不到这三个条件:“为人民而设的政府形式必须为人民所乐意接受,或至少不是不乐意到对其建立设置不可逾

越的障碍;他们必须愿意并能够做为使它持续下去所必要的事情;以及他们必须愿意并能够做为使它能实现其目的而需要他们做的事情”,这个国家就不适合采用代议制政府。另外密尔还认为一国的人民还必须学会服从,有一定的文明程度,这也是采用代议制政府的条件。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这种权力在每一种政体都必定存在于某个地方。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不需要由宪法本身给他们以这种控制权。然后在讨论代议团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密尔认为代议团体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非常必要的,但代议制团体(这里指议会)不应该承担或直接承担行政管理职能。他的理由是“每一个公共行政部门都是一种技术性业务,它有它自己的特殊原则和传统的规则”,就像是行政部门具有专业技术性、特殊性等特点,同时代议制繁琐的办事程序和工作方法不太适合要求反应灵敏、办事果断的行政事务。另一方面,代议团体也不应该干涉政党提名政党领袖事务,也不应该直接提名内阁成员,议会掌握的应该是最后的人事任免权和决定权。最后议会也不应该进行直接的立法事务,密尔的理由是:“几乎没有任何脑力工作像立法工作那样,需要不仅是有经验和受过训练,而且通过长期而辛勤的研究训练有素的人去做”。立法事务应该交给例如像立法委员会的机构去执行,议会要做的仅仅是确保制定的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

关于议会的职能,密尔提出两项职能,一是监督和控制政府,即控制政府的行为使之符合人民的要求,议会对政府行为有质询权,如果政府滥用权力或是侵犯人权,议会有权纠正、谴责或者是将政府人员撤职,以此维护国民权利。二是充当国民的诉苦委员会和表达意见的大会的角色。

在密尔看来代议制政府弊端有二个:第一,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或者说得温和一点,智力条件不充分;第二,有受到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的危险。即由同一阶级的人构成的多数实行阶级立法的危险。对于第一条危险,密尔驳斥了这是“平民政府比任何政府更容易有的弊端”的说法,指出君主制、贵族制的优越性只是在人类未开化时才显现出来,官僚政治也会往往陷入生命力丧失的危险,但即使这样平民政府应该发挥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用密尔的话说:“除非能找到把自由同训练有素的和熟练的行政结合起来的手段,自由就不能产生它的最好效果,并且往往完全失败”,“只要能做到不矛盾,在属于代表全体人民的团体并由它认真实行的一般监督的好处之外,取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熟练的人员管理事务的巨大好处”。对于第二条的,密尔先举出了几个实例:多数的白人对少数的黑人压迫;多数的天主教徒对少数的新教徒的迫害;多数的英格兰人对少数的爱尔兰人的奴役。然后在一系列的论证的基础之上指出:“因此,民主制,和所有其他的政府形式一样,最大危险之一在于掌权者的有害的利益,这就是阶级立法的危险;就是意图实现统治阶级的眼前利益,永远损害全体的那种统治的危险”。

在选举权问题上,密尔认为应该采用比例代表制保护少数人的代表权,遵循保护少数的原则,保障少数人意见权来克服这种“多数人的暴政”。密尔的理论在美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密尔认为,评价政府的好坏,需要立足民众现有品行和着眼民众品行的提高。从奴隶制到民主制是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其中每个阶段都以学习一种专门课程为前提,即要求民众具备一种新的品格特征。因此,除完成具体事务以外,最好的政府形式还在于能提供必要条件,以使人民学会为了过渡到下一个更发达的社会阶段而必须学会的课程。

篇3:中西代议制议事程序比较

一、中西各国代议制议事程序概述

(一) 英国

英国是议会之母,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议会至上”的, 议会拥有极大的权力。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 但由于历史原因, 法案的提出、审议、通过主要是在下院进行的。

首先, 提出议案。上院和下院的议员都有权提出议案, 但是财政法案必须由下院提出。虽然每个议员都有提案权, 但事实上, 议员个人提出的议案很少受重视, 也很难通过, 受到注意更多的是政府提出的议案。而政府的提案也是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拟定, 然后向内阁会议提出。由内阁会议研究同意后再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或者是利益集团代表及专家进行讨论协商, 听取意见之后拟定成为初步法律草案, 然后再由内阁会议逐条讨论和审议后提交国会。[1]

其次, 审议议案。英国的议案审议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提案人对自己提出的议案进行宣读, 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二是对议案的一般原则进行讨论, 不能对条款提出修正。若在此环节不能通过, 议案即被搁置;三是委员会对议案的实质和细节进行认真讨论研究;四是议案经全院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全体议员大会进行最后的辩论和审议。

最后, 表决通过议案。在英国, 表决的方式多种多样, 多数议案实行口头表决。即当议长问赞成还是反对时, 议员高声呼喊。如果议员有不同意见, 希望计票。议长会进行分队计票, 或者在议席上由选举出来的的检票员逐一统计赞成与反对的票数。至此, 议案的获得通过。

(二) 美国

美国的议会也是由两院组成, 即众议院和参议院。

对于议案提出, 两院议员都有权提出议案, 总统和政府部门没有提案权, 政府的议案必须通过议员提出。在众议院中, 议员把议案交给书记长或投入议案箱;在参议院中, 议员把议案交给会议主持人认可。形式上议会的任何议案都由议员提出, 但实际上总统和政府在立法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议案提出后, 即进入审议阶段。由议长按议会规则提交有关常设委员会审议, 多数议案在委员会初步审议后便被否决, 只有少数议案才被委员会接受, 并进一步审议。在审议议案时, 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会邀请有关人员列席, 并听取其报告。经委员会审议或修改通过的议案, 必须向议院提出审议报告, 对议案持反对意见的少数派的理由也一起附上, 交友议院全体会议审议。议院在接到委员会的审议报告后, 必须经议会程序委员会安排日程, 再按照日程进行辩论和表决。

提交议院通过的议案会进行严格分类:一般财政和拨款方面的议案会列入众议院的全院委员会的议程, 全院委员会所作出的决定并非最后决定, 可有全院大会推翻;参议院的议事日程有两种:一种是行政日程, 行政机关的提案会被列入行政日程;一种是事务日程, 没有列入行政日程的议案都被列入事务日程。

最后, 是议案的表决通过。美国的众议院像英国的下院一样, 也采用“喊声表决”。除此之外, 还有“分组表决”, 即表决时, 同意的站一边, 反对的站一边;“举手表决”;“唱名表决”, 即书记员依次喊出议员名字, 议员进行表态。

(三) 法国

法国的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

首先, 法国总理和议员都有权提出议案, 但政府提案是由总理代表提出的。在法国, 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实际操作上, 政府都无可争议的成为主要的提案主体, 控制了议会的立法日程。[2]而议员虽然也有提案权但很难通过。

其次, 法国的议案审议过程与英美的相似。一案在提交之后, 议长先对议案进行登记, 并在一次会议上公开对议员宣布然后提交委员会审议。委员会接到议案后, 进行听证和逐条逐句的认真审查讨论并作出结论;未经委员会审议的议案不得提交大会进行辩论和表决。经委员会通过的议案, 交议长列入议事日程, 在大会讨论该议案时, 由委员会事先选出的“报告人”向议长和议会大会提出审查报告说明, 然后议会进行一般性辩论和逐条辩论, 最后付诸表决。

与美国相似, 法国的一切法律草案或建议案, 都应相继在两院审议。如果两院意见不一致, 总理有权要求由两院相等人数组成的混合委员会协调两院意见, 重新拟定文本, 由政府再次提交两院通过。

最后, 进入表决阶段。法国议会的表决方式主要采取举手表决、起立表决、投票表决等方式, 现在已经采用电子表决器进行表决。政府作为控制议程的主体拥有较大权力, 政府为使自己议案尽快通过可以使用单一投票方式。议会通过的法律在颁布之前还需由总统、总理、两院任一议长, 或者60名参议员, 或者60名国民议会议员想宪法委员会提交该议案, 由宪法委员会该议案没有违宪后方可颁布实施。[3]

(四) 中国

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代议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它有一套独特的议事程序。

首先是议案的提出。在中国, 政府、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有权提出议案。但实际上, 在通过的议案中, 由国务院提出的通常占70%以上, 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真正通过的并不多。这说明中国政府像西方议会制中政府的作用一样影响巨大。

其次是议案的审议阶段。程序如下:提案人向会议提出关于议案的说明;各代表团全体会议、代表小组会议对议案进行审议;主席团可以将议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报告, 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各代表团在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的时候, 有关机关应当派负责人到会, 听取意见, 回答代表提出的询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最后是议案的表决。会议采取投票、举手或利用电子表决器等方式来进行表决。只有半数以上的代表同意后议案才能通过,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宪法的修改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采取投票方式表决, 由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中西代议制议事程序比较

(一) 议案提出程序的比较

在美国, 按照法律规定, 政府是没有提案权的, 提案权有国会两院议员掌握, 政府只享有草拟议案的权利。而在英国, 政府和议员都有提案权, 政府议案提出比例远高于议员的提出比例。法国与英国情形相似, 总理代表政府提出议案, 议员和议会党团也有权提出议案, 但政府对提案的影响巨大。[4]而中国的议案提出主体除了以上主体之外, 还包括作为临时性组织的人大主席团, 以及中央行政、军事、司法机关。范围更广泛, 但也挤压了人大代表的提案空间。英法中三国的政府部门及各国家机关拥有较大的提案权优势, 而美国则是议员拥有较大提案权优势。

(二) 议案审议程序的比较

在英法美三国, 议案的审议程序包括“三读”, 即提交的议案要经过三次审议才能交付表决。中国的人大至少有两次审议, 即准备性审议和正式审议。正式审议又包括代表团审议和专门委员会审议。然而全国人大与西方的不同是:全国人大的代表团是临时的, 不能对议案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而西方的议员是专职的长期的, 可以对议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讨论。

(三) 议案表决程序的比较

在议案的表决方式上, 许多国家都采取多种方式。根据“各国议会联盟”对83个国家的统计, 采用最多的方式是点名表决, 然后是举手表决, 投票表决, 起立表决, 呼喊表决, 分组列表决, 表决器表决等。[5]中国的人大主要有投票方式、电子表决器方式、举手方式等。议案表决的原则一般是多数同意原则。

在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共同存在的问题, 如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在提案权上的优势、实际运作与法律规定的重大偏离等, 也可以看到中国与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究竟哪方的制度更能体现民主精神和更具合理性, 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徐玉苗.论中西代议制度的主要差异及其相关性[J].政治学研究, 2001 (4) .

[4]周旺生.再论全国人大立法运作制度[J].求是学刊, 2003 (4) .

篇4:代议制政府

【关键词】代议制;公民参与;精英统治;政府建设;政治民主

约翰·密尔在政治上代表19世纪中期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政府的改革理论中提出了代议制政体。他的《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经典著作,对我们研究西方民主制和健全我国的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密尔代议制基本思想的理解

(一)对好的政府形式的标准的理解

要理解关于密尔代议制政府的主要思想,首先对密尔关于好政府形式的标准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通俗来讲,区别优劣政府好坏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公民美德和公共精神的培养以及公共福祉的保护,即是否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

很显然,理想上最好的政府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仅对该最终的主权行使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一般的公共职务。[1]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那种直接民主只能在古希腊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可以实现。因此,直接民主受到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国家规模和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制约。一个理想政府的类型就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

(二)对代议制政府的理解

密尔指出,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这种权力在每一种政体都必定存在于某个地方。他们必须完全把握这个最后权力。[2]在这种政体里,各种有才智的人的利益和意见虽然居于少数但仍然会被听到,并会有机会依靠品质的分量和论点的有力得到照他们的人数来说得不到的影响。

(三)对扩大和限制选举权的理解

在扩大选举权方面,密尔主张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让选举权覆盖至普通民众,另一方面,是通过复数投票原则扩大有才能者的选举权。他认为,性的差别和身高或头发颜色的差别一样同政治权利是毫不相干的。[3]密尔认为真正的民主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选举机制保障较为卓越、较为公正、较为明智的人被挑选出来,以保护有教养的人免受未受教育的人的阶级立法的危险,允许智识水平较高的人有复数选票。

在限制选举权方面,密尔非常谨慎。现行的民主政治中仍然是多数控制着绝对权力,因为普通人的无能和无知容易形成集体的平庸,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暴政。因此,主张对参与政治的公民在能力以及财产上有所限制,将未受教育的人,领取教区救济金者和没有偿付能力的破产者以及长期不交税者排除在外,以此来保证所选代议机关的智力水平。

(四)对横向与纵向权力划分的理解

在横向方面,密尔赞成卢梭的三权分立思想。他指出,代议制议会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和控制政府:把政府的行为公开出来,迫使其对人们认为有问题的一切行为作出充分的说明和辩解;谴责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4]这一宪政理论明确指出代议团体不应当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将行政与立法独立开来。同时司法公正是政治民主的关键,司法的相对独立是保证公正的关键。

在纵向方面,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不同职能。在考虑这些问题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地方事务做得最好;二是地方事务的处理如何能对培养公共精神和发展才智起最大作用。中央在公安、监狱或司法的管理上有很大的作用,地方的道路、照明、等纯属地方性的事务应归地方当局负责。

二、对密尔代议制民主的评价

密尔的民主思想有着一贯的宗旨,即民主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选民的力量必将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强调作为代表的精英的作用,以此来抗衡占多数大众的力量,并且通过精英代表来引导民主的走向,达到培养公民美德、提升民主质量的目的。

(一)密尔代议制民主的积极价值

1.强调政治民主,扩大公民参与

密尔对民主有强烈的感情,始终坚信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制度应该把一切有关的事情本身都摆在公民的心中,每一个公民在主权中都有声音,每一个人在公共事务中都有参与权。通过这种参与就会对人民进行知识和思想感情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密尔主张,公民可以通过陪审,允许人民参加市行政职务,尤其是通过最大可能的公开自由讨论,不仅使少数人相继参加政府,而且使整个公众都在某种程度上参加政府管理。

2.强调实现民主的条件,推崇精英统治

密尔始终强调保护少数的原则,这是社会平等的标志。现代代议制的发展趋势是朝向集体平庸,这种“多数暴虐”比其他政治压迫更为可怕,其解决的有效途径就是将主要权利置于教养水平较高的人手中。因此在选举中,允许比例代表制和复票制,以保证社会中少数才智较高、教养较高的阶级被选出来担任议员。这种主张并不是消解民主,而是在公民与精英阶层中找到一个支点,建立一种合适的调节机制,既防止权利的滥用,又不损坏公民的基本利益。

(二)密尔代议制民主的内在缺陷

1.权力的异化

在代议制政体中,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全体人民——不可能全部地、亲自地参与管理国家具体事务,而是将这种管理和统治的权力交给一个特殊的机构——政府,这样实现了国家主权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就出现了类似于经济领域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政治权力的运用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必须加以严格限制。台湾学者顾不先将其概括为:一是主权在民的变质。在代议制制度下,人民只有一个选举权,人民选举出代议士之后,一切由代议士代表人民管理政府,这样就形成人民徒有国家主人之名,无国家主人之实,而代议士变成了过国家的主人。[5]

2.智力不足

密尔在讨论代议制政府的弊端和危险时,着重论述了代议制的两种消极缺陷,智力不足是其中之一。同时政治也是一种需要积累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國家事务的管理也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执行。随着选举权的扩大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才智拙劣的人也与可能进入议会,直接影响了议会整体的智识水平。

三、密尔代议制民主对中国政府建设的几点思考

密尔的民主观一直在处理“参与”与“才能”之间的矛盾,他的理论不是旨在解决公民如何参与,而是解决如何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只有理解了密尔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这一实质,才能扬长补短,客观公正地运用于中国政府的现代化建设中。

(一)完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制度

目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多层次的间接选举。在中国的政治现实中,一部分人只能享有选举权利,而另一部分人却经常享有被选举权利。法律规定的代表名额也不是按照相同比例的人口原则进行分配的,在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一般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6]

1.完善直接选举的程序,引入竞争性选举

因为直接选举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间接选举的结果,影响着上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能否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完善直接选举的程序是集中民意的关键环节。竞争性选举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政治领域,是对民意的优胜劣汰。可以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让候选人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规划,让公民通过亲自参与以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来监督,保证选出来的代表能直接代表民意,并且是最广大人民期望的代表来胜任。在这里要避免贿选、作秀,还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根据密尔的代议制民主的观点,要打破地区的局限,可以将其他地区比较有声望、比较有智慧的人选出来做代表,并且避免政党因素的干扰,保证好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的比例。

2.扩大选举,保证公民、社会以及智库的全程参与

其一,要扩大投票人的范围,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全过程,并且要保证人大代表对民意的忠诚度。其二,拓宽公民参与全过程的渠道,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通过网络、电视节目以及广播等媒介畅通公民参与的渠道,要考虑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参与手段与方式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其三,根据密尔代议制民主的理论,重视精英人士的作用。

(二)加强公民、社会以及舆论媒体的综合监督

代议制民主容易产生的危险有两种:代议团体以及控制该团体的民意在智力上偏低的危险;由同一阶级的人构成的多数实行阶级立法的危险。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必须做到真正的民主。因此,通过公开投票、网络投票以及电视节目投票等等方式,同时与候选人开展恳谈会或座谈会,一方面有助于候选人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另一方面有利于公民更好的监督候选人的行为,以及专家学者可以对候选人进行指导。同时,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候选人,让每个公民在投票前对候选人都有一定的了解,真正选出自己的代表。

(三)充分利用国家智库的力量

1.专家直接进入国家机关

代议制议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控制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是立法。法律本身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民主程度。因此,通过专家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现实的变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是关键之处。因此需要专业人士作为国家的脑库来引领不断发展的国家状况,保证国家整体的智识水平。

2.专家给予引导和辅导

好政府的第一要素是组成社会的人们的美德和智慧,所以任何政府形式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优点就是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目前,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政治效能感比较差,以及公民本身由于时间、精力及能力的有限,公民参与水平的拉力和动力都有很大的不足,因此,通过发挥专家的力量和专家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有利于培养公民参与政治的效能感,提高公民的参与水平和能力。

(四)建设有限、高效、责任的服务型政府

1.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

目前,行政权在不断扩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特别严重,一项政策的宗旨总被扭曲,同时地方政府“一刀切”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不仅损坏了地方根据地方特色发展地方经济的活力,而且严重加深了官僚主义的色彩。地方政府敷衍了事,形式主义的色彩非常浓厚。因此,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至关重要。

集中财权,分散其它权力应该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基本原则。中央政府应该将财权集中起来,地方政府需要的财政资金应该得到中央政府的审批和考察,建立独立的审计监察部门,专门对地方的各个项目进行考察审核。分散其它权力,将地方如何发展经济、教育以及基本的公共产品的提供的权力赋予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调动地方人民的积极性来灵活地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等。中央政府只是其领导、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2.保证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公平

法律的公正、公平是整个国家公平、正义灵魂。因此,要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即司法、监察不受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制约,也不受党派的影响,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一,在司法人员部门的录用、选拔以及制约方面一定要严谨谨慎,一定要保证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自身的道德,还有专业程度都应该有较高的要求。其二,审判、检察一定要严格的规范化的程序,同时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目前,各个地方法院开设一些便民窗口或者诉讼服务中心,这些都明确了诉讼的整个流程,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其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3.处理好立法、行政、司法的关系

密尔坚持了卢梭的三权分立思想,这种分权制横思想对我国坚持的议行合一,民主集中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通俗来讲,立法即民意的表达,行政即民意的执行。因此,立法是基础,行政是对立法的贯彻和实施。但是立法中也有行政,行政中也有立法,处理好行政中的立法和立法中的行政也是关键。坚持决策要民主、科学,在最大程度上听取民众的意见,执行要集中,坚持责任负责制。中国的民主发展模式可以选择“咨询性法治”,由六大支柱组成:一是中立的文官系统,二是自主的司法系统,三是独立的反贪机构,四是独立的审计系统,五是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的社会咨询系统,六是受法律充分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坚持议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制,坚持责任明确制是构建有限政府的关键之处,是循序渐进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政府将职能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或准公共领域,实行政务公开、透明行政,加强政府的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来管理好公共事务,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变革的政府,将政府的职能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整体最优。

【参考文献】

[1][2][3][4][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顾不先.民权主义与民主政治[M].北京:三民书局,1993.

[6]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篇5:与代议制有关的常用名词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授权。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司法机关之间,虽然在职权上有所分工,但不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的关系。

二、政体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三、国体

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体的表现方式却很不一致。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常以“主权在民”“全民国家”等超阶级的字样规定国体,否认国家的阶级本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公开表明国家的阶级本质,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四、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由议会制定的法律来决定,君主没有实权,且必须遵循法令。君主立宪制制主要有两种:即议会制和二元制。

五、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和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六、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则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拥有否决权。德意志帝国即此类君主立宪制。

七、总统制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美国是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制度。与议会内阁制相比较,总统制的特点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 1

向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有些国家虽然也设总统,但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脑,内阁由议会产生,只对议会负责。这种情况不属总统制。

八、共和制

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九、议会制共和国

是指议会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地位,由选举产生的议会不但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内阁政府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者政党联盟组成,而且对议会负责。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还要负一定政治责任或受到议会的弹劾;总统一般不掌握国家实际权力,作为国家元首处于虚位,称作“虚位元首”。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由总统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法国即是典型。

十、总统制共和国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必对议会负责。总统任命和组织政府,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无权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有实权,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三大职务于一身,享有立法倡议权和立法否决权,又是政党的当然领袖。美国即是典型。

十一、内阁制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宪法赋予首相(或总理)的权力大小也不尽相同。

十二、两党制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两个主要政党交替组织政府的政党制度。最早产生于十七世纪的英国,当时在议会中有两个政党:一个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后改称自由党);一个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后改称保守党)。两党交替执掌政权,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被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至今仍流行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通常是每隔几年进行一次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或当选为总统的一个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竞选失败的另一个政党成为反对党,不参加政府,只监督或牵制执政党的活动。两党制又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的两党制,其特点是一般由在议会中特别是下议院中占有多数议席的政党作为执政党,它不仅掌握行政权力,而且掌握立法权力;另

一种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的两党制,其特点是通常由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一个政党作为执政党,它虽然掌握行政权,但不一定同时掌握立法权,具有立法权力的议会下议院的多数席位很可能被在总统竞选中失败的另一党占有。在两党制的国家,有时还有其他政党,但因势力很小,一般不影响两党轮流执政,也很少可能成为执政党,但在两大党力量平衡,在两大党由谁执政的问题上也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样的小党称为“第三党”。两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表现,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掩盖资产阶级专政本质的一种手段。

十三、国家元首

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国家元首的名称和产生方式不尽相同。古代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元首,通常由世袭产生,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人们称之为国王、皇帝、国君等。到近现代,在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国称国王,卢森堡称大公,科威特称埃米尔,都由世袭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英联邦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名义上由英王担任,实际上是由英王任命的总督代行该国国家元首的职能。在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一般称总统或国家主席;其中,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称国家元首为国务委员会主席、革命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主席等。它们通常按宪法规定,由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

各国国家元首的职权由各国宪法规定。一般有: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召集议会权,外交权,统帅武装部队权,赦免权,荣典权等。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享有礼仪上的特殊待遇。由于各国政体不同,国家元首行使的实际权力也不尽相同。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元首一般不直接掌握国务实权,只以国家的名义,从事一些象征性和礼仪性的活动,因而被称为虚权元首。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元首为国家最高政府首脑,对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均负有实际的直接的责任,拥有很大权力。根据国家元首组织构成的不同,国家元首分为个人元首和集体元首。在大多数国家,国家元首由个人担任并行使其职权的,为个人元首。有些国家,国家元首的职权由集体行使,为集体元首,如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国家元首由具有同等权力的2名执政官共同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元首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联合行使。

十四、政府首脑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首长。其产生、任期和具体职权由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在总统制国家,政府首脑由国家元首兼任,如美国总统既是政府首脑,又是国家元首。在内阁制国家,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分别由两人担任,如英国内阁首相只是政府首脑,国家元首是英王。

政府首脑的产生有选举、任命、选举与任命相结合3种方式。如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英国内阁首相由英王任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德国总理由总统提名,经联邦议院选举,当选者再由总统任命。任期各国不一,能否连选连任也有不同规定。政府首脑的职权主要有:领导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执行宪法和法律,签署、发布行政法规和命令,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主持中央行政机关的会议,根据法定程序任免行政官员,处理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篇6:中西方代议制度主要特点及其比较

一、西方代议制度的主要特点

西方代议制度,虽然各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及政治力量不同,但其主要特点基本如下:

(一)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与制衡,相互牵制。

西方议会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设计的。即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的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西方国家议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议会和行政、司法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命令与指挥的隶属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不同,西方国家议会在实际上并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方面,议会只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掌握国家立法权;另一方面,它也承担制约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的功能。

(二)西方国家议员大多是专职议员而非兼职议员。

在现代西方国家的议会舞台上,活跃着两种人:由选举产生的党派政客和由任命而产生的职业官僚,他们基本上都是专职议员。职业官僚是指那些在政府的行政部门工作、处理具体和技术问题的官员,这些人通常由考选和委任产生。政客则是指那些以从事政治为职业的人,这些人必须通过选举产生。这两类人构成西方政治体制的基本要素,议员——职业政客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产物。

(三)西方国家议会政治是一种金权政治,是有钱人的游戏。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真正起作用的依然是金钱,实质上是选举“金钱”的制度、选举“资本”的制度。正如一位美国选举官员说的那样,“金钱,是政治的母乳”,“议会是有钱人的天堂”。各资本财团通过提供大量竞选资金确保把自己的政治代表选入议会,因而议会的议席基本都是大资产阶级政党所把持。日本1974年参议院选举,出现了“五当四落”的奇闻,即花5亿日元就当选,花4亿日元就落选。1978年法国立法选举,平均每个候选人的竞选费用将近13.2万法郎;美国近年的议会竞选,动辄就需几千万美元。

二、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政治形势的需求,形成了与西方议会制度诸多不同的特点。

(一)全国人大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以选举形式所委托的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举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政权机构。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产生的政府和法院、检察院,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检察权,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是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途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经由人民通过层层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管理整个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全国人大代表使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同时集中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和要求,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实现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二)全国人大实行“议行合一”基本活动原则。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按照“议行合一”原则设计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定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宪法还明确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罢免由它选举产生和决定的国家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等)。与此同时,宪法并未赋予任何国家机关有权解散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会议的召集(包括临时召集)和任期的延长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决定。这一切表明,中国的全国人大是名符其实的真正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权力来自于全国人民的委托,只对全国人民负责。

(三)全国人大的代表来自人民,且大部分属于兼职的。

与西方议员作为职业政客截然不同,中国全国人大代表是非专职的(少数担任全国人大常设机关的组成人员除外)。中国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通过选举产生,但并非是把政治活动作为自己的职业。全国人大代表都有各自的职业,绝大多数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另一部分则为人民解放军代表和各级国家机关干部。他们中间有相当多的人是先进模范人物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四)全国人大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在党领导下行使职权,是我国的政治特点,也是我国的政治优势。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一手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必须服从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大的领导,是一种政治领导,是通过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党员以代表身份的活动来实现的。在全国人大之外,中国存在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三、中西方代议制度比较

由于中西方代议制度形成的国情、传统政治力量和理论渊源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西方代议制度有诸多差异。

第一,关于政党和代议机构关系的差异比较。

不论西方国家还是当代中国,政党对代议机构都有重要作用。但两者不同的是:

西方国家政党是通过竞选在议会中取得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领导地位是法定的。

在西方,特别是早期建立议会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是先有议会,后有政党。这些国家的政党是在议会派别斗争中孕育诞生的,政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此掌握、控制政权,在议会中进行党的活动,否则,政党的作用就无从发挥。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是先有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人民取得政权,然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服从党的领导。

第二,中西方代议机构的权力结构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议行合一”活动原则建立起来的,西方国家议会是按分权制衡即三权分立的指导原则建立起来的。这一点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制的根本区别。西方议会制的核心是分权与制衡,国家权力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没有一个专制的、最高的权力。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高度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虽然有些西方国家议会也称国家权力机关,但在法律上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比,它们的权力还是要小得多。如在议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产生负责的关系,而国外议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很少是这样的,即使有些国家的政府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但没有司法审判机关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的。在监督方面,国外议会也都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但没有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那样广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一项重要的权力,就是它可以行使认为应该由它行使的权力,这是一项无限的权力,国外议会是没有的。

第三,中西方代议机构的组织结构不同。首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多层次间接选举产生的,除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外,上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外议会的下院基本上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其次,国外议员是专职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人大代表是兼职的。再次,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分两个层次,代表大会中设常委会,代表大会由数量众多的代表组成,每年开会一次,而且会期较短,主要决定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那些问题。由代表大会产生一个常务委员会,作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权力的常设机关,常委会对代表大会负责,受代表大会监督。这种把代表机构分为两个层次权力的组织,在西方国家议会中是没有的。西方国家的议会有两院,它们分别产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的关系。在立法方面,不能单独行使权力,而只能结合起来行使议会权力。

上一篇:人大代表评议市公安局下一篇:小王子内容摘抄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