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生产成本核算表

2024-04-08

直接生产成本核算表(精选9篇)

篇1:直接生产成本核算表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表(工业产品成本核算(直接计算与分步法、制造费用分配)+产、销、存报表+销售毛利计算表+期间费用报表+损益表(利润计算表)WY11.01.xls

(从制造费用汇总统计与分配,到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生产车间成本归集核算,再到销售成本结转、产销存报表形成、产品销售毛利计算,到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形成利润表,完成企业利润核算)

简述:

包含生产企业成本核算表(模板),举例说明了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各生产车间成本核算方法(生产车间分辅助车间、产品车间,各车间生产的产品分层次,即按生产工艺分步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包含车间成本计算表(多个车间)、制造费用统计表;

同时,在各类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出具产、销、存报表(包含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加权平均),并进一步延伸出具各类产品销售毛利计算表; 另,通过对本月期间费用(出具管理费用统计表、销售费用统计表)及其他个别损益表项目进行统计,链接公式直接得出利润表。

篇2:直接生产成本核算表

生产成本核算表制造完工日期 产品名称: 规格: 出产数量: 单位: 缴库通知编号:耗 用 原料直接原 料原料名称规格领料单 号 码单位数量单价金 额耗用材料直接物料物料名称规格领料单 号 码单位数量单价金 额合计合计直 接 人 工已分配制造费用成 本 汇 计单 位 成 本制造单位日期工时数工资率金额工时数分摊率金 额项 目金 额金 额备 注直接原料直接物料直接人工已分配制造费用合计合计缴库记录出货记录备 注缴库日期缴库单号缴库数量日期厂商发票号码数量经理 会计 制表

篇3:论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实行成本核算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开支, 有效的实行企业成本核算可以帮助医药生产企业如何花钱, 并在预期估算的企业成本内发挥最大效益。所以如何有效的实行成本核算对医药生产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 医药生产企业属于工业企业, 其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 同时也将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

(二) 成本核算过程是对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 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 因此, 其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医药生产企业实行成本核算还能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增收节支意识从而使其在企业中形成人人参与经营管理的新局面, 同时它还反应对企业内部资源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

二、剖析传统的医药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弊端

医药生产企业同样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医药生产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与其他机械、工业性质的企业成本核算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较之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成本管理探索, 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企业成本核算控制管理系统, 从编制财务预算、检测其方案的执行度、事中的控制、后期的评定等。但是针对医药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手段仍显现不为成熟的一面, 且利用率较低。而真正使用信息网络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医药企业很少, 因此这样落后的管理手段, 势必会阻碍着我国医药企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 多数医药企业存在一些税务问题。

我国医药生产企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利用医药管理体制, 偶尔会存在通过一些特殊途径以致减少企业纳税。

成本核算过程中, 一当出现违规操作行为, 其成本核算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这样不利于企业对生产成本控制, 也不利于行业对企业监督。

我国医药生产企业一般分为国有和私营两个板块, 私营医药企业偶尔会存在一些税务问题, 销售毛利率低;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监控力度强, 所以经营正规, 成本核算规范, 销售毛利率高, 无形导致私营医药生产企业的商品价格就比国有的医药企业定价低, 这样也导致了药品行业在药品价格制定上的不公平竞争。

(二) 传统的医药生产企业没有针对性的成本核算方法。

我国医药生产企业没有建立针对型的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的成本核算体系都是附属于一般工业、制造业等企业的类似核算方案, 因为企业的性质不同、内部构造不同、管理方案自然也是不同的, 因此, 企业所采取的成本核算体系也不能采取全模式照搬的应用。医药生产企业的最终产品是直接服务于大众群体, 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同时也刺激着企业生产体系的高效率, 比如精细化、数据化, 对药品种类的原材料前期的成本预算、在药品加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还有产成品后的包装、销售等一系列成本核算。

(三) 我国传统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原始数据存在不真实情况。

首先, 医药生产行业一向被大众视为暴利行业, 同种原材料偶尔会存在较大差异的购进价格和质量问题。难以得到规范。有些医药生产企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来确定产品成本的高低, 从而达到隐瞒真实的成本发生的费用, 虚增利润的目的。因此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很多存在不真实的原始数据, 这势必会影响医药企业的真实成本核算。

三、如何有效的加强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

成本是制造业管理的核心之一, 现代企业的竞争, 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已扩展到企业的整个内部价值链之间的较量。而企业的价值链又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 对外有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对内有采购、设计、药品生产研发和销售等各项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 才可达到整个内部成本低于预定的标准。医药生产企业当然也不例外, 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根据企业规模和水平, 全面考虑具体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流程, 将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综合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

传统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的弊端, 无疑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有不良的制约作用。因此要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确定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项目

实行成本核算首先应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控制和审核, 从而将与成本开支范围不相符的费用剔除掉, 对应该纳入药品开支的费用应采用合法的方式纳入成本核算;然后根据应计入医药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用途和地点加以归集和分配, 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 最终计算出医药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 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 实行财务管理预算化, 更有效地对成本进行计划、监督、控制和核算

执行财务预算的只要目的是为了明确生产前期的成本费用, 对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发生的一切费用进行预算, 这是对生产期间企业成本控制的前期制定计划, 最终核实确切的数据, 为医药企业的下季度的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同时, 财务预算还是对企业生产期间对原材料的消耗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监督企业生产期间的成本控制, 以避免原材料的浪费。

(三) 建立严格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无论任何企业的发展, 外部环境变化时刻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以此来支持企业内部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维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内部控制在除了制定成本费用上专业化管理的同时, 还贯穿着企业前期的采购、控制库存、产品的生产环节、到后期的销售等各环节, 合理的内部控制支持着企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还监督着企业成本费用的发生, 及时纠正偏差, 为最终能进行真实有效的成本核算而提供保证。

(四) 针对成本的核算, 进行全面的量化、细化, 细化管理

任何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如果不实行标准量化, 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随着现代日趋成熟的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据清单, 包括可控费用, 如:耗材、人事等, 和不可控制费用, 如:固定资产折旧、原材料采购等。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要注意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假如在正常生产的环节里出现超支使用的现象下, 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尤其像医药生产企业, 由于药品成产企业的生产对象是小物品, 医药生产企业不但要像其他制造、工业等企业一样要控制大件的耗材、固定资产折旧等, 还更要细化对医药小品种的分类、定期药品产量的生产及投入原材料的核算, 因此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复杂, 所以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化控制环节, 比如:药品前期的预计的生产批量、中间生产的控制环节、后期实际的产成品与先前预算的差异等。

四、结语

篇4:论生产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关键词:成本;核算;控制;管理 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04-02

1 成本核算

1.1 成本核算的定义

成本核算就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1.2 成本核算的内容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年)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由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耗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利用是否充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这一指标表现出来。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也是对产品成本的监督、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1.3 成本核算的要求

(1)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提供生产费用支出的真实资料。

(2)正确划分费用支出界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①正确划清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

②正确划清产品生产费用支出与期间费用支出界限;

③正确划清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④正确划清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④正确划清完工产品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较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①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②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包括在产品盘点制度);

③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

④正确确定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

1.4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①生产费用的核算;②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2 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竞争水平。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2.1 成本控制管理目标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

2.2 成本控制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1)成本分配。成本分配,即是将间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序或产品中。

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①确定成本对象。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产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对象常常是企业中的分部。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决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么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业绩评价;②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③选择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人成本对象的共同成本有关的作业指标。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据此,我们用下表说明成本控制的原理。

从图表看出:上级经理,通过计划职能为下级或成本中心经理制定“成本(业绩)标准”,然后由成本中心经理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上级经理或其委托人(比如会计)对成本中心经理执行标准的进度或结果进行计量即“实际成本(业绩)的计量”;最后将实际成本与成本标准比较,编制反馈报告送达上级经理,上级经理根据按例外管理的原则,决定是通过成本中心经理整改还是允许其继续运行。

3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注重成本效益观,树立“降本”新理念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也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向现代效益观念的转变。若一种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成本增加就符合成本效益观念。

3.2 改进成本核算办法,加大成本控制新力度

基层车间、班组直接影响产品制造成本的大小,为充分发挥其成本控制的职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必须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办法。如齐鲁石化公司采用的基层成本货币化核算,该办法使车间由对生产过程物料流统计向价值流统计转变;由原来仅对产品主要消耗成本核算向产品全部成本核算转变;由厂部每月成本核算向基层每13、每班成本核算转变;由厂级一级成本核算向厂、车间、班组三级成本核算转变。这样,车间工人可通过自己每天每班的车间成本核算,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变动实际情况,使职工能清楚看到通过自己优化操作取得的成果,增强了职工“降本”增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降本”新潜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生产力这一系统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1)企业可通过教育、学习、训练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开发劳动者的智慧,为技术革新献计献策。(2)加大经营者激励约束力度。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股等措施,鼓励经营者注重长期的降本增效,通过加大外部审计力度,确保报表内成本费用数据真实准确。

3.4 开发并应用新技术,实现成本新突破

技术开发应用,是提高设备效率、优化工艺和优化操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各种制约、消除节能降耗“瓶颈”、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一方面企业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影响重大的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分解目标、责任到人,组织技术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现代化成本控制系统,实施生产成本的全天候监控,实现节能降耗和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为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周保海.财会通讯[J].湖北:湖北省会计学会,2005,(05).

[2]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黄速建.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篇5:产品别生产成本计算表

规格、定格材 料直 接 人 工制 造 费 用合计标准单位成本分摊率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分摊表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分摊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差异

批准: 复核: 制表:

篇6:绵羊生产成本核算论文

1.农牧民大多没有记账的习惯,难以获取动态数据资料

由于长久以来农牧民都习惯于凭借经验来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满足于掌握大概的收支情况的状态,很难碰到有记账习惯的农牧户。所以对于一些有关生产经营的动态数据,比如近几年的收支变化等,无法提供详细、具体的数据资料,导致在分析过程中难以对样本户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较长时段的动态的分析,职能采取跟踪调查的方法,而这又会受到科研经费、时间、调查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2.牧民采取不同品种、大小羊只混放、混养的形式

根据调查结果,牧民在绵羊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会对不同品种进行分别管理,在饲喂时也不会根据羊只的大小来确定饲料量,习惯用平均法来决定饲料量。所以成本核算只能以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进行总的评价,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核算。

3.核算理论依据不充分,一些费用的处理需要靠经验或推测来处理

在绵羊生产成本核算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畜牧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以现有核算理论为指导,对样本户实际发生的费用按理论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归类,再进行核算。但随着新疆绵羊生产模式和生产手段的多样化,现有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现行生产方式。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对一些费用的确定及归类方面,因没有直接的理论依据,只好凭借样本户的经验,采用推测的办法来处理。如在新疆牧区条件允许的地方摩托车已经替代了乘骑马,牧民大多都是骑着摩托车放牧,这意味着放牧环节会发生燃料费用、修理费用、租用费用等,而这部分费用在绵羊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是逐渐加大的趋势。同时,牧民拥有摩托车后在生活、生产环节都会使用,引发出了如何划分用于生产部分的费用的问题,即用摩托车放牧时的燃料费用标准的确定问题。目前只能以样本户对日常摩托车放牧时的耗油量的经验判断作为标准来进行核算。此外,还存在雇用人员同时从事两项以上的不相关生产活动时,对绵羊生产劳动投入部分的确定问题,即工资费用的确定问题,目前也只能以牧民提供的信息自行划定标准来进行分别核算等。

二、解决途径

1.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提高对调研活动的认识

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引导农牧民正确认识和看待调研活动。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分辨能力,使其能够了解和判断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行为与各高校师生及不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的调研行为的区别,认识到进行基层调研的必要性和对其的益处。端正农牧民对调研的态度,以提高农牧民和调研人员的相互信任程度,改变农牧民迫于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安排而被动接受调查的现状,使其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类调研活动,以保障各项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做法,将配合调研行为作为生产经营者的社会义务制度化、法律化。

2.帮助农牧民养成记账习惯,提高调研效率和成果转换率

针对被调查的农牧民无法提供具体数据资料和动态数据资料的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如通过宣传使农牧民认识到记账的必要性及意义、系统地教授具体的记账方法、安排有关人员进行记账行为指导、建立相关制度等方法,形成每一农牧户都有自己的生产经营账本的局面。鉴于现阶段新一代农牧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均有所提高的实事,本研究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如若实现,既便于农牧民具体了解自己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目标利益的实现程度,又能保证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顺利获取有关农牧民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具体的数据资料,并能够以此为依据客观、全面地反映不同阶段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

3.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管理水平

虽然说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发生转变,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高,但新疆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因受生产环境条件和自身因素的约束,在生产管理的一些方面仍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手段,改变农牧民在绵羊生产过程中的粗放经营现状,帮助和指导农牧民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实现集约化生产,实现对不同品种绵羊和不同阶段绵羊的分别管理,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和饲养技术,以实现提高绵羊生产质量、节约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绵羊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4.进一步完善绵羊生产成本核算理论

篇7: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试行)

财务成本管理办法

一、为认真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公司通过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成本管理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

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备品备件定额,运行材料消耗定额,检修材料消耗定额。努力提高设备运行水平,挖掘设备潜力,提出、季度的运行、检修、设备大中小修费用计划。

2、安保部门:负责安全保卫及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提出、季度消防、保卫等费用计划。

3、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劳动定额,控制工资总额和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及标准。根据属地原则,制定社会保障措施,控制社会保障支出,提出、季度工资及劳保费用计划。

4、经营部门:负责制定工器具消耗定额,做好节约工作。

5、行政部门:负责低值易耗品、电话电信、计算机的管理工作,提出、季度低值易耗品购置计划及电信电话费用计划。

6、工程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和福利设施等管理工作,提出所管辖资产的、季度修理费用计划。

7、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综合部门,汇总编制成本计划;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控制成本;参与制定有关成本的各项定额;如实核算成本,并进行综合分析。

三、成本的开支范围及标准

1、工资:生产管理人员及由本单位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临时工等的工资及津贴、补贴;按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工资;按规定发给的超产奖、安全奖。

2、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

3、折旧费:按应计提固定资产原值,采用平均年限法及规定的提方法提取的费用。计提折旧的依据为月初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原值,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4、税金: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5、保险费:参加投保的财产物资的保险费用。

6、失业保险: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保险率缴交。

7、养老保险: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保险率缴交。

8、住房公积金: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费率缴交。

9、劳动保险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及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金等。

10、水资源费及水文测报费:按发电量和当地规定的费率缴交的费用。

11、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

12、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

13、土地使用费: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14、物料消耗:生产运行、维护、检修、事故检修所用各种材料、备品备件;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小型技术革新用料;生产车间通风、照明及消防、卫生用料;行政管理车辆耗用的燃油料;生产和管理部门的房屋、建筑物、设备、仪器、仪表等维修用料。

15、修理费: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中、小修理及生产、管理用器具、非机动车辆的修理费。

16、办公费:生产及各管理部门用的文具、纸张、印刷品、清洁卫生用品、报刊杂志及电信电话费用。

17、水电费:生产及管理部门和公共场所的水电费用。

18、差旅费:职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及住勤补贴和误餐费;职工探亲及上下班交通补贴。差旅费补贴应按当地财政规定标准。

19、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及管理部门用的家器具、办公桌椅及不构成固定资产的仪器、仪表等。

20、劳动保护费:按规定发给职工的劳保服装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及值班被褥。

21、车辆费用:生产及管理部门发生的物品搬运费;租车费;车辆养路费、过桥过路费、年检费、交管费及委托外单位的小修、保养等费用。

22、租赁费:生产和管理部门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从外单位临时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除汽车)及工具而支付的租金。

23、业务招待费:根据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按规定的标准据实列支的费用。

24、其他费用:不属于以上各项范围应计入成本的费用。如:咨询费、诉讼费、安保消防、绿化环境卫生、会议费、团体会务费、独生子女费、党团活动费、试验检验费等。

四、合理划分生产成本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界限

为规范管理,使单位与单位之间有可比性,下列各项在生产成本中列支:

1、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指工资总额)及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2、直接生产人员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及防暑降温费、值班被褥。

3、直接为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备品备件和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4、生产用房屋、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的修理费用。

5、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6、因生产需要从外单位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7、水资源费及水文测报费。

除以上各项费用外,其余都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五、严格划分开支界限,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

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设备技术改造及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3、对外投资的支出。

4、被罚没收财物的损失、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赞助、捐赠等支出。

5、国家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如简易人身保险。

6、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各种费用。

六、成本计划的编制

1、编制成本计划必需以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及费用开支标准等为依据,在各部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必需通力协作,保证成本计划指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2、成本计划除列示数字外,还应附文字说明,主要内容是:对预计完成情况的分析,保证完成计划主要措施方案,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见。

3、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开始前一个月,由归口管理部门按年分季编制本部门的用款计划,有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没有定额标准的,按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的精神编制,而后由财务部门综合汇总后提交经理办公会,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成本预测,平衡后于12月上报成本计划建议数。

七、成本计划的控制

各部门接到公司下达的正式成本计划后,应将其费用按其性质分解落实到归口管理部门或个人,由其负责控制。各部门应抓好成本费用的日常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电话费、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等。

成本中的可控费用与非可控费用不可互相挪用,可控费用各项目之间可以互相调剂使用。

八、成本分析与考核

1、成本的分析应按和季度进行,内容包括计划、实际差异和差异原因分析,对成本升降原因作详细说明,以便修正计划或提出改进管理措施。

2、对不按成本开支范围,将福利性支出或资本性支出计入成本,以及对突破计划不分析、不追加计划的盲目开支或虚列成本的,视其性质和情节轻重扣减该部门的工资。

篇8:茶叶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初探

1 问题的提出

1.1 市场需求与最小有效规模的决定

茶叶作为一种快消品其市场需求量是较为稳定的,但以地方性茶企为考察对象,它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则是有限的。根据商品的需求弹性原理可知,高端茶叶的需求弹性较大,使得消费者对高端茶叶的价格十分敏感;而低端茶叶的需求弹性较小,但消费者对其的需求量仍不会因为价格的下调而增大。这就为茶企带来了生产经营中的启示,即茶企的价格竞争优势将主要从高端茶叶中体现出来。由此,茶企在探寻最小有效规模时应围绕着高端茶叶来展开。

1.2 最小有效规模与成本核算的目的

经济学教科书中在论述最小有效规模的决定时建立了一个基本假设,即厂商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能被市场所消化。在此假设条件下,就出现了厂商的最小有效规模取决于“厂商对长期平均成本所出现的第一个拐点的考量”。但在现实中情况却并非如此,茶叶作为普通商品其属于买方市场特征,从而茶企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来决策自身产品的生产数量。随着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决定了茶企的最小有效规模,那么成本核算的目的便在于通过管控生产成本与最小有效规模的理论值相匹配。

1.3 成本核算与产能调整的互动过程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知晓,本文所讨论的成本核算在其目的上与传统思路不同,即它着眼于构建茶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则指向市场价格竞争力。为此,在明确了成本核算目的的情形下,便需要在成本核算结果的驱动下来调整茶企的产能水平。毫无疑问,对于部分茶企而言,现有的产能规模,其潜在的最小有效规模是大于现实的最小有效规模的,那么就需要通过压缩产能水平来使得潜在数值与现实数值相契合。

以上从三个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表明,茶企管理层应拓展成本核算的视野,使之上升到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高度。

2 优化茶企成本核算模式的思考

在以上问题导向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成本核算模式进行思考:

2.1 针对成本核算目的的思考

从本文的以上思路中便可感知到,笔者将茶叶生产成本核算与提升企业的价格竞争力紧密的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并不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基于“最小有效规模”这一指标来建立起总体成本核算目的。这样一来,就使得增强茶企市场竞争能力与合理压缩产能联系了起来,这一拓展后的成本核算目的又与我国现阶段正在执行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契合。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成本核算进行思考:(1)实施成本核算控制生产成本。这一目的被多数同行所关注,从而影响着业界对成本核算目的的理解。然而,在忽视市场需求状况的情形下,这种成本核算目的具有封闭性的特征。(2)实施成本核算获得有效产能。在最小有效规模的决定下,使得成本核算有助于茶企形成有效产能。

2.2 针对成本核算手段的思考

当前茶企成本核算的一般原理仍然遵循:细化成本项目———建立多级指标———进行费用统计的内在结构。特别在某些小型茶企内部,成本项目细化这一环节也被省略去,而是凭借经验来开展成本核算。但无论怎样,上述成本核算手段仍具有封闭性、形而上学的特质。在本文的成本核算思路指导下,应建立起“确定企业市场份额———量化最小有效规模———确定产能水平———实施成本核算”这样的逻辑结构。从中不难看出,实施成本核算是在开放的体系下来展开,其在合理产能水平来进行成本核算,就能使成本核算在总量条件下来展开。

2.3 针对成本核算结果的思考

成本核算的结果应与之前的目的相吻合,或者说目的构成了评价结果的参考。在前面已经指出,成本核算的目的包括:实施成本核算控制生产成本、实施成本核算获得有效产能。这就意味着,成本核算的结果也应向以上两个目的趋近。

以上所做三个方面的思考,便为下文成本核算措施的构建提供了路径指向。在目前茶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成本核算活动也需要从另一视角来审视。

3 成本核算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成本核算的措施可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构建:

3.1 调研企业市场份额

去除在我国所公认的名茶,其余茶叶都只是具备区域性品牌效应。因此,这里就以后者为考察对象,首先对企业的市场份额进行调研。由于茶叶属于快消品,因此在销售过程中较为依赖渠道商资源,从而对茶企市场份额的调研便可以从渠道商处入手。市场份额的认定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销售额度、销售数量。为了更好地确定茶企产能水平,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建议使用“销售数量”这一指标,而且这一指标的获取相对容易。

3.2 测算最小有效规模

在本文的“问题提出”部分就已提出,由“最小有效规模”所决定的成本核算机制,其目的在于提升茶企的价格竞争能力。同时,茶企高端产品因需求弹性较大,从而能使价格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出优势。为此,应着力测算茶企高端产品的最小有效规模。茶企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协同来完成对某一特定茶叶制品市场销售量的统计,该统计数字便可以作为该品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U)底部的第一个拐点所确定的销售量。

3.3 确定企业产能水平

茶企生产高端茶叶制品的前期投入成本加大,其中因生产设备的专用性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沉淀成本。茶企过大的沉淀成本不仅将增大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压力,还将影响到企业内控与市场环境演化间的契合度。为此,茶企需要根据测算出的最小有效规模,动态规划专用生产设备的引进步骤。同时,根据引进步骤来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技术组织形态,进而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里需要注意,对于已有的设备在超出产能需求水平时,应给予关停。

3.4 实施茶叶成本核算

在确定了产能水平的基础上,茶企便可以遵循成本核算的一般原理来实施该项工作了。首先进行成本项目细化、然后核算出成本总量。最后,得出平均成本并与参考值相对比。

3.4.1 成本项目的细化。

针对茶企的高端茶叶产品生产,其成本项目可包括:人工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其它成本。在此基础上,再对这四项成本要件进行细化并给出二级子项目。

3.4.2 对总成本的核算。

采取会计和统计方法测算出茶叶产品数量达到最小有效规模时的总成本,此时可以将以上四项成本数值进行加总而成。

3.4.3 对数值进行对比。

在已测算出总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每件茶叶产品的成本,此时的成本可以看作是平均成本。然而,将该平均成本数值与参考值进行对比,来定性确认对生产成本控制是否必要。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问题的拓展

另外,还需要从内控的视角下来进行对茶企物流成本的控制。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实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而成本管理的对象则是企业资产,一个是价值层面的企业资本、一个是实物层面的企业资本,因此,单就同属企业资本这一点来看二者是存在共性的。再者,财务管理强调事前和事中控制,而成本控制则着眼于事后控制。可见,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互补性。另外,需要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能,不能因此而放弃传统成本控制模式。因现代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特征使然,为了提升资金预算的精确性,需要建立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在内的多方合作机制。以自身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和综合将能增强预算的稳健性。这样一来,资金预算对成本控制所创建的约束条件才具有可操作性。在规避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研发和生产风险上,应根据大数据分析来确立资金预算的弹性系数。

5 小结

本文是在“市场需求———最小有效规模———产能调整———成本核算”的内在逻辑下展开的主题探讨。当前茶企成本核算的一般原理仍然遵循:细化成本项目———建立多级指标———进行费用统计的内在结构。特别在某些小型茶企内部,成本项目细化这一环节也被省略去,而是凭借经验来开展成本核算。但无论怎样,上述成本核算手段仍具有封闭性、形而上学的特质。在本文的成本核算思路指导下,需要认识到这样三个问题:市场需求与最小有效规模的决定、最小有效规模与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与产能调整的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核算措施包括:调研企业市场份额、测算最小有效规模、确定企业产能水平、实施茶叶成本核算等四个方面。

摘要:应建立起“确定企业市场份额——量化最小有效规模——确定产能水平——实施成本核算”这样的逻辑结构。此时,需要认识到这样三个问题:市场需求与最小有效规模的决定、最小有效规模与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与产能调整的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核算措施包括:调研企业市场份额、测算最小有效规模、确定企业产能水平、实施茶叶成本核算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茶叶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最小有效规模,措施

参考文献

[1]林珊微.成本效益控制模型的研究——以广东省潮州市凤凰新型茶厂为例[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6-48.

[2]赵静.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3):34-35.

[3]孙平安.武夷岩茶制作过程监控与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J].福建电脑,2015(9):26-27.

[4]杨春雷.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知识经济,2013(19):12-13.

篇9:直接生产成本核算表

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加强成本管理以达到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使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必须强化车间生产成本核算。怎样才能做好车间生产成本核算呢?笔者认为必须以推行“单位消耗定额”为主,强化生产耗费、生产产出、生产管理的核算与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分析如下。

一、生产耗费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抓好材料消耗的核算与控制

材料消耗约占生产总成本的70%左右,是车间生产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中之重,必须抓好、抓实、抓细、抓深、抓出成效。

(1)全面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年初财务处根据预计钢产量编制下发各单位年度限额领料计划,各单位应根据本年度限额领料指标,结合每月生产规模,合理安排领料计划。原则上各单位对当月下发的总指标限额,可根据生产需求统一调剂(办公用品、汽柴油除外),但当月领料超过总限额的不予发料。如遇特殊原因,确实需要超计划领料、发料的,由领用单位提出领料申请报告,经财务处材料科确认限额且领导批准后,可追加领料指标。物供部根据追加计划指标严格控制发料,杜绝先发放实物后批限额的情况,否则将对物供部进行考核。这从源头降低企业产品制造成本。

(2)加强对车间余料的管理与回收退库。车间虽按定额消耗量领用材料,但定额本身就有误差用量因素,再加上合理化建议,对标挖潜节约措施、科技进步、工艺改革等原因,使得车间的领用材料往往剩余,必须加强管理,特别要对加工车间的返回钢进行重点管理,以防止材料流失,才能如实反映分厂生产耗料成本。

(3)制定合理仓储,防止材料积压占用流动资金。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对原材料库存的管理,必须对各种原材料分门别类的、按照各自的特性进行存放和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库房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企业的有关部门及时的提供库存材料的明细资料,以便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生产情况来采购原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原材料的库存数量,降低原材料的库存成本,也同时可以降低原材料购买资金的占用量,节约财务资金成本,在另一方面间接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4)年终彻底清查库存材料、产成品及半成品。如有账物不符必须查明原因,按不同情况及时做出会计处理。

2.积极推进班组成本核算及对标挖潜工作

对生产过程的主要消耗指标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如冶炼车间的金属料、生铁、废钢的消耗、电的消耗;加工车间的煤气、电的消耗,将这些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设定,并分到各班组,通过班组加以控制。笔者所在的企业通过班组核算及对标挖潜工作的开展,主要消耗指标逐年度降低。冶炼煤气消耗最好水平降到87立米,加工煤气消耗降到252立米,钢铁料消耗吨钢消耗1097kg,电极消耗吨钢消耗3.026kg,白灰消耗吨钢消耗79.772kg。

3.强化车间各项费用的核算和控制

(1)对各车间的设备维修费实行吨钢维修费用考核制度,由装备动力处根据当月钢产量计划下发各车间吨钢维修费计划,月末实际发生吨钢维修费与计划数相比较,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有效的控制了费用支出。

(2)企业给员工发放的各种劳保用品,给每位员工立卡建账并录入计算机,按规定时间使用,使用期满后,以旧换新,对丢失损坏者按规定赔偿。

(3)各车间通过开展修旧利废,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的降低车间生产成本。

(4)对各车间实行标准成本控制。财务处年初给各车间核定标准成本,并制定了周密的降成本保证措施,首先将降成本指标跟据本年计划排产量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分解落实到各单位。每月结合当月排产量及吨钢降低额向各二级单位下达降成本任务,并要求各单位制定详细的保证措施,每项保证措施都要明确责任人,月末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奖罚,这一做法的实施,有效的保证了企业降成本任务的完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生产产出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车间生产产品所投入的一切耗费都有效,产成品都合格、优良,消灭次品、废品。制定了《质量成本管理规定》、《产品质量奖惩规定》、《产品质量奖惩实施细则》、《质量奖惩单独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把质量指标分解到落实各班组,使之事事有人管、有人查、有着落,是非清楚,责任分明,奖惩有据,确保产品质量有严格而完善的制度保证。

2.强化产成品的入库验收管理。为保证成品在生产、入库、贮存、交付至顾客整个过程中得到适宜的防护、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交付要求,制定了《成品贮存与交付管理规定》,车间生产的产成品交付验收入库,要分门别类定置摆放整齐,科学管理,保持状态良好,账物清楚,防止乱堆乱放,丢失损坏,霉烂变形。生产厂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实施有效地防护,防止其损坏,对厂内成品的摆放,要考虑到防止损坏、防止用错、方便使用、安全、环保等因素。做到标识清晰、摆放整齐、防止堆垛压坏、防止表面磕碰、防锈防潮等。

三、生产管理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建立会计、采购、生产、统计、销售、核算为一体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力求简便快捷、易懂、全面正确,方便生产车间及其工人对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2.技术经济指标考核体系。主要有成本降低率、成材率、内损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主要机械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固定资产折旧率、产品结构以及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等指标。为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各车间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考核方案,以经济责任制考核方案为核心是带动全体员工创效,出台适合本单位的创效激励办法,对于改善本单位指标、解决关键瓶颈的人要给予重奖,促使员工主动想事、做事,充分调动每名员工节约成本积极性和创效热情。

3.制度保证体系。主要制定有限额领料、班组核算、对标挖潜、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产品质量检验、产品出入库、设备技术状况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以及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等各项管理制度,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坚持执行,规范作业。

上一篇:便条上的爱作文800字下一篇:研究生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