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分析

2024-05-05

直接分析(精选十篇)

直接分析 篇1

(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步增长

从对外投资流量方面分析, 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为27亿美元, 2002年到2011年以年均44.6%的比率稳步上升, 实现了发布年度数据以来连续十年的增长。对外投资存量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2002年的299亿美元猛增至2011年的4247.8亿美元, 10年时间增长了约13倍, 年均增长率达到31.48%。

(二)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对外投资规模仍然偏小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4.4%, 居于全球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排名的第六位。不过同发达国家差距仍然显著, 以2011年为例, 美国、日本、英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别为中国的5.31倍、1.53倍、1.43倍。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年末存量为21.17万亿美元, 占全球当年存量的2%, 居于全球第13位。存量规模远低于发达国家,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别相当于美国、英国、德国对外投资存量的9.43%、24.53%、29.46%。

(三) 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非金融类为主

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85.8亿美元, 同比增长14%。其中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48亿美元, 同比增长47.1%;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为1845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35%。2011年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573.9亿美元, 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673.9亿美元。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特点

(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拉丁美洲

2011年, 中国企业投资流量相对来说比较集中, 从地区分布来看, 主要集中区域为亚洲、拉丁美洲, 所占比例分别为62%、16%。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实现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占流量总额11.1%;中国对大洋洲的投资为33.2亿美元;对非洲的投资快速增长, 达到31.7亿美元;对北美洲的投资略有下降, 为24.8亿美元。

(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

按照资金投向的东道国来看,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的国家或地区及其分布比例为:中国香港所占比重为47.8%, 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等避税地所占比重为分别为8.3%、6.6%, 世界其他地区所占比重为31%, 资金主要流向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

(三) 中国对外投资八成以上流向发展中国家

2011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发展中国或地区的投资为612.3亿美元, 所占比重为82%, 流向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投资为134.2亿美元, 所占比重为18%。中国对主要经济体投资快速增长, 其中对欧盟的投资为75.61亿美元;对东盟的投资为59.05亿美元;对澳大利亚投资为31.65亿美元;对美国投资18.11亿美元;对俄罗斯投资7.16亿美元。

三、中国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特点

(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

2011年末,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六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为3779.9亿美元, 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9%。从行业分布上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依然是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排在第二的行业是金融业;采矿业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

(二) 中国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行业分布方面覆盖面广且集中程度高。对外投资最集中的六个行业中,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所有行业中所占比重最高的, 投资存量达到1070.2亿美元, 主要流向中国香港和欧盟;金融业在投资存量中所占比重位居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以微弱差距名列第四位。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特征

(一) 境内投资者逐渐多元化

2011年末,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者达到13500家, 将境内投资者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类, 从企业数量上看, 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在对外投资企业中所占比重最大, 为60.4%。位列第二的是国有企业, 所占比重为11.1%。从境内投资者的行业分布看, 制造业是开展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行业, 所占比重为42.7%;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 占22.9%;;再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占5.2%。

(二) 境外投资者多集中在亚洲地区

2011年, 中国境外企业覆盖率为72%。其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境外企业覆盖率最高, 分别达到90%、85%;其次是北美洲和欧洲, 投资覆盖率分别为75%和71.2%;再次是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投资覆盖率分别为57.1%、40%。

摘要:本文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区位分布、行业分布、主体特征四个方面介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参考文献

[1]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中国统计出版社.

[2]王雯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机遇与策略研究[D].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直接证明 分析法 篇2

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

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

【探究】E为ΔABC的中线AD上任意一点

?B>?C,求证:?EBC>?ECB

目标:?EBC>?ECB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分析法】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B>?C

【分析法】

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要证:??

只要证:??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结论成立

格式

【例1】求证:当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时,圆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

归纳: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

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

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

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执果索因法)

Qp

1p1p

2p2p

3得到一个明显

成立的条件

【作业】《同步导学》p357、8、9

【课本】p54习题A组3B组

2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如下:

在线阅读下载

-01、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

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

【探究】E为ΔABC的中线AD上任意一点

?B>?C,求证:?EBC>?ECB

目标:?EBC>?ECB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分析法】

因为BD=DC,ED=ED

因为BD=DC,AD=AD

?B>?C

【分析法】

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要证:

只要证: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结论成立

格式

【例1】求证:当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时,圆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

归纳: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

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

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

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执果索因法)

Qp1

p1p2

p2p3

得到一个明显

直接分析 篇3

[关键词] 溢出效应FDI信息效应

一、溢出效应的概念及方式:

溢出效应是指FDI企业在其转移过程中对东道国相關企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FDI企业溢出效应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竞争效应:竞争效应是指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以后,加剧了当地的市场竞争,迫使当地企业采取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示范效应:外国公司向东道国的分支机构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转移过程, 也是向东道国进行产品、技术、管理方式的传播与扩散过程, 这将使当地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3.信息效应:外资企业利用其先进的营销理念开拓新的国外市场,为东道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信息。从而,带动国内企业也向该市场发展。

4.人力资本流动溢出效应: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一旦将来流向其它企业时, 其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所学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随之溢出。

二、FDI企业溢出效应的局限性

1.FDI企业对溢出的限制。对于产品的核心技术, FDI企业一般采用内部化转移的方式。例如, 2002 年我国45%的技术引进项目属于FDI企业内部技术转让。技术转移主要在FDI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内部进行, 这种方式决定了部分国内的厂商无法融入FDI企业子公司的技术体系之中, 技术的溢出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2.FDI企业所在国政策的约束。西方国家政府从国家战略的立场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限制本国FDI企业优势向发展中国家的溢出。例如,在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的PC生产部门问题上,美国政府设置了重重障碍。最终的许可前提是其研发部门留在美国本土,并由美国本土员工控制,结果,虽然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但其核心技术仍控制在美国员工手中。

3.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不足。FDI企业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受到东道国国内竞争环境的影响。如果东道国的市场竞争不足, FDI企业可以依靠在东道国具有的技术或管理优势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它们就不会把最新技术转移到东道国的子公司,带给东道国企业的溢出效应也就很有限。

4.东道国国内企业吸收消化及创新能力低下。FDI企业溢出效应的多少与东道国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东道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与跨国公司差距太大,则可能无法建立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溢出“连接”。从FDI企业与东道国企业间的产业关联来说,如果东道国企业达不到FDI 企业配套生产的要求, FDI企业就不得不从其母国或第三国企业进口配件, 由此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就无从发挥。

三、发挥我国FDI企业溢出效应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入FDI数量不断增多。鉴于FDI企业对东道国溢出效应的局限性,我国只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FDI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强化市场竞争,防止FDI企业的垄断行为。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FDI企业仅凭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生产销售能力即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这已经成为制约FDI企业对我国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存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才能充分发挥FDI企业的溢出效应。鉴于此,我国政府可以在同一行业内引入两家以上FDI企业或组建国内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竞争使FDI企业放松对先进优势的控制。从而加速FDI企业溢出速度。

2.加强国内企业吸收、创新能力,依靠自主创新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东道国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其对FDI企业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较高的技术水平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吸收、消化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充分利用FDI企业的溢出效应。

3.鼓励FDI企业在我国进行研发投资,利用这些研究机构的溢出效应带动我国企业的发展。现阶段,FDI企业在华研发机构多是采取独资研发体制,这不利于中国企业进行学习和模仿。若能吸引更多的FDI企业采用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成立研发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近距离地学习外企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总之,我国政府和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FDI企业的溢出效应,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才能实现我国引入FDI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勇:新增长理论 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

[2]谭谊:跨国公司全球布局对我国的影响 财经科学 2002年7月

[3]蔡庆:加入WTO后,中国获取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 2000年第7 期

[4]许丽琴:人员流动与企业技术外溢的扩散机制,上海经济研究 2001年第10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篇4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1.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投资规模小。

近年来,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从我国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 目前主要集中在亚洲, 其中港澳地区比较集中, 此外是日本韩国, 其次对拉美的投资也比较多, 从境外企业数量的国家 (地区) 分布看, 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 集中了境外企业的53%。另外, 投资规模偏小。凡是对外开放比较彻底, 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领域, 都是发展得比较好、竞争力强、与国际接轨比较密切的领域.如今, 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的18∶1迅速上升到2011年的2∶1。十年后已成为一个牵引庞大的全球化专列奋力穿越金融危机迷雾的“火车头”。然而, 面对中国企业靠着血汗和智慧建立起商业竞争优势, 旧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们不是直面自己的弱点, 而是不断五味杂陈地抛出“中国经济威胁论”。现在。不论是以什么意图质疑甚至攻击中国企业的“走出去”, 也不论当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诸多不足和失误, 中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跨国经营版图中不可或缺的新力量。但是, 我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非贸易性投资占90%以上,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不及48%。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 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当前, 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 其在境外遭遇的与投资相关的障碍和壁垒也逐步凸显, 有的已直接影响我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 很多企业进行境外投资, 缺乏对投资方向的认真分析, 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 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下滑, 抑制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投资。但对中国而言, 危机之中也包含着良好的对外投资契机, 关键是能否把握时机, 积极调整对外投资战略。

3. 缺乏高水平的跨国经营人才, 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不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谁拥有跨世纪的人力资本, 谁就会在21世纪抢占制高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其他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力度, 纷纷采取优惠的、选择性的移民政策以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 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战略任务来抓, 努力为企业发展、国家富强广揽天下英才。但是, 很多企业人才有些不懂技术, 不懂当地法律, 不具备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知识, 甚至不懂外语。严重制约了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企业紧缺的除工业电子、精密工程、模具设计及制造、汽车技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外, 管理人员为重中之重。因此, 培养和造就、选拔优秀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水平积极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1. 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跨国经营意识, 充分认识跨国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011年和2010的调查中, 对外投资额超过1.5亿美元的企业占的比重分别为6%和1%。“从1%到6%, 再从6%到8%, 这种增长可谓爆发式的。当前, 我国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时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趋向:直接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投资, 以便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因素。所以, 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对外投资, 应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 保护企业的投资利益, 以及对境外投资进行必要的投资管理。

2. 培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 企业的海外投资要服从于整体的战略规划, 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重要位置, 从企业实际出发, 做好市场调研, 并做好长远打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企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存在的相对差距, 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 要把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重视提高品牌价值, 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 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3. 大力培养从事对外投资的人才。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的资本、物资、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而这种运作的前提和结果必然带来人才国际化。目前, 跨国经营人才的匮乏是困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 我国可尝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应该加大境外投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引进高级跨国人才, 借助外力, 借助跨国人才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和管理水平的上台阶。

三、结束语

总之,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 发展快, 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了绝佳的海外扩张机会。因此, 我国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我国对外投资战略的调整, 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24-25

直接分析 篇5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结合教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分析法(2)通过教学实例,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通过教学实例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体会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过程】:

变式练习1:求证7225

自主学习

1:从要证明的,逐步需寻求是它成立的,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等),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

2:分析法是一种…,它的特点是。

合作学习

1: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2: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区别是什么?

课堂练习

例1:求证:372

例2.如图,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 求证:AF⊥SC

变式训练2:已知a0,求证a21a2

2a1a2

【课后检测】: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篇6

关键词:海外投资;区位选择;制度因素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10年,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近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从总体上看,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区位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多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仅在港澳地区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就有3000多家,超过总数的1/3, 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北美等地。这种特征反映了我国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时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趋向:一是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将其作为我国跨国经营的重要基地,以便积累经验,降低风险;二是直接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投资,以便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三是向独联体、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投资,便发挥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巩固出口市场。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具备的,只有区位优势是一动态的外生变量,只能通过投资主体在外界寻求,企业自身无法创造。那么,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

(一)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贸易制度和法律的完备程度等。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不同的。对企业来说,这类因素既具有必须服从的强制性,又具有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应重点探讨制度因素的作用。我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引资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大,韩国、印度、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正在努力的地改善其东道主对于FDI的政策、措施以及其它便于开展投资的条件,如韩国对设在外商企业专用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税7免3减半。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又分为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各国的经济环境都有各自的特点,我国企业要想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占领他国市场,必须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加以收集信息作出选择,这样才能更加主动和积极地进行对外投资。由于经济环境对企业跨国投资的影响最直接,因而在考察国外投资环境时,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应当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如果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目的与东道国资源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那么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分析也将是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区位决策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战略决策

(一)发展中国家应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选择

当前东亚及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地处亚洲,与许多国家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渊源,与这些国家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减少进人障碍。其次,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大,再加以这一地区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投资机会较多,有利于我国不同层次的企业对其进行投资。除亚太地区外,还应积极寻求拓展新的投资市场,比如拉美就极待拓展的最重要的新投资市场。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的产品、技术(尤其是成熟产品和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等提供发挥相对优势的广阔市场。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并在广泛的南南合作中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加大对发达国家投资的重视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我国企业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直接投资,并努力发挥其"窗口"效应,通过在这些领域兴办不同形式的合资合作企业,把掌握的高新技术,新产品设计和制造方法,最新科技动态等反馈回国内,装备自己的新兴产业,使我国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转嫁危机的企图下,对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了一系列限制进口、逼迫外币升值等措施,我国首当其冲地遭到了危害,对美出口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将原本出口产品的生产部分转移到欧美发达国家去进行生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不利局面。

(三)西亚和非洲地区

主要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国构成的市场和非洲市场。因为在这些市场上,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市场,而且石油是世界各国都在争夺的能源。所以我国必须重视这一市场的开拓。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已完成对尼日利亚第130号海上石油勘探许可证(“OML130”)45%权益的收购。这次收购是中海油力图迈入世界油气富集盆地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该项收购很好地贯彻了中海油着眼于价值增长和公司发展的审慎的海外收购战略。也是中国企业进军非洲市场的又一成功企业。而且南非一家汽车经销商将与中国厂商合作,最快于明年初向南非和周边国家市场推出廉价的中国汽车。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中短期的战略规划是以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和地区的基本取向,积极而稳妥地发展对发达国家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寻求型直接投资,应充分分析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并按照产业的发展水平,向与本国产业发展存在梯度的国家进行投资。我们应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此次金融危机,争取在危机种寻找更多的机会,努力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成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

[2]张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J].复旦大学,2008,(6).

[3]毛力平,王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实证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12).

上海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析 篇7

一、上海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上海在1981年吸收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外商直接投资, 截至2007年底, 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6500家, 累计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8753个, 合同金额1294.04亿美元, 实际利用金额达746.83亿美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了上海经济的重要增长源, 深刻地影响着上海的现在和未来。

二、FDI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一) 积极方面

1. FDI在资金供给上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

FDI不仅弥补了发展资金的不足, 而且带动了上海资本的形成。在1997年后,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上海出口的主要力量。2007年20家外企进出口额总计789.63亿美元, 占全市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四成。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 FDI对上海技术进步的影响。

引进FDI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就管理技术而言, 通过外商在本地设立企业, 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在上海得到了扩散。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 本土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效应获得了好处。与此同时, 不同的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 使得他们为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都争相提高自身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外商投资带来的先进制度要素引起上海自上而下诱导性的制度变迁, 从而加速了上海城市化进程, 促进了国有体制的改革。

3. FDI促进了上海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转换, 产业结构的发展又会带动新的外商投资增长, 促使进一步的经济增长。

4. FDI对上海的人力资源开发也有很大贡献。

外商在沪投资创办企业可以直接增加就业规模, 尤其在劳动密集型生产项目中。2007年上海909.08万就业人群中, 在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外123.78万, 占就业人员的7.34%。产业关联的带动使得外资企业的前后相关联产业的规模扩大, 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从而缓解了上海的就业压力。

(二) 消极方面

1.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挤占大量市场份额, 有可能形成市场垄断。

因为跨国公司利益目标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目标存在着对立。进入上海的外资企业, 尤其是跨国公司, 多数有自己的“垄断优势”, 如专利、营销渠道、规模经济、管理经验和品牌等。部分外资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把原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纳入旗下, 随着业务的扩展, 可能把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形成的高度垄断格局移植到上海。

2. 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低。

集中反映在技术层次、产业投资上。FDI虽然带来了需要的先进技术, 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商手中, 转移过来的只不过是已进入“成本竞争”阶段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先进的技术, 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对策建议

1.完善环境,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为优越的外部条件, 提高其运作质量与效率, 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的软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持吸引外商投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完善服务环境, 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 树立为外企服务的思想观念, 完善服务体系, 依法加强管理。

2.明确重点,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挖掘潜力, 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同时要解放思想, 创新吸收外资的方式, 建立新型的利用外资考核评价体系。

3.对外商直接投资加以引导和调节, 在控制第二产业外资规模的同时, 提高第三产业的FDI存量和比例。提升城市能级, 增强综合竞争力。

4.继续加大措施吸引跨国公司选择或者加大在上海投资, 并使上海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生产制造基地、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的集聚地。

5.勇于制度创新, 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同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协作, 培养和增强城市群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6.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市民素质, 加大开放性, 进一步取消人才流动限制, 鼓励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在上海就业,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保持和加强上海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于涛, 巫强, 康艳.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第28卷第4期, 2008年7月

[2].陈晓玲, 陈蓉.广东、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2 (7)

[3].裘文进, 王思政.上海FDI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 2005 (3)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分析 篇8

1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实施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主要有粮食直补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补贴渠道相同,补贴方式相同,补贴范围和对象相同,同时进行,属于普惠式补贴,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种粮收入,提高粮食产量。良种补贴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属于特惠式补贴。良种补贴政策是针对生产资料中使用的良种进行补贴,目的在于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购置农机的农户实施差价补贴,目的在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机装备结构改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项补贴政策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简单初步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

我国四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规模逐渐增大,补贴范围逐步扩大,补贴标准逐步提高,补贴品种不断增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中国现行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缺乏持续的动力,粮食增产幅度减小,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对粮食生产的成本弥补有限,而且缺乏对政策负效应的应对措施。无论在政策本身设计方面还是在政策执行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进行设计和完善,以期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

2 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的理论分析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是政府将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或者直接让农民受益的一种补贴政策,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包括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和专项直接补贴政策。综合直补政策以直接增加粮农收入为主要目标,具有普惠性,由国家对生产者按一定的标准直接给予的补贴。在我国,现行的综合直补政策包括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专项直补政策是为了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改进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粮食品质,采用增产增效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国家财政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农户按一定的补贴标准直接给予的补贴,具有特惠性。这种补贴与农业生产的产量、品种以及农业生产者特定的经济行为等直接相关,也可以说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行为的补贴政策。在我国,专项补贴主要包括良种、农业机械购置、测土配方、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民培训补助等具有专门用途的补贴[1],全国性的专项直补政策为良种补贴政策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综合直补政策和专项直补政策的不同点是:

2.1 补贴对象不同

综合直补是所有种粮农户都能获得的补贴,补贴对象为全国种粮农户和种粮耕地,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需要调动所有的适合种粮的耕地去生产粮食,承包耕地的种粮农户都应该得到补贴,积极进行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专项直补是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种粮农户进行的补贴,补贴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种粮农户,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种粮农户才能得到补贴。

2.2 补贴目标不同

综合直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专项直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改进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改善粮食品质,采用增产增效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而间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2.3 补贴类别不同

农业综合直补包括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农业专项直补包括现行的农机购置和良种补贴,以及需要尽快增补的土地流转、技术推广、自然灾害、环境补贴等补贴专项。

2.4 政策功能不同

综合直补政策着眼于对种粮农民进行收入补贴,保障粮地的功能,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专项直补则旨在通过补贴引导农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转移,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5 作用机理不同

综合直补是对所有签订种粮补贴合同的农户进行补贴。专项补贴是对符合条件的特定农户进行补贴,引导农业生产行为。

2.6 操作方法不同

在综合直补的具体发放过程中,为了降低操作成本,采取按照种粮补贴合同约定的粮食种植面积发放补贴,补贴对象明确,节省了对种粮农户进行甄别的高额成本。专项直补的发放过程中,采取农户申请补贴、管理部门审核、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目标农户的方式。尽管对目标农户进行审核甄别,但补贴对象的数量减少,也不会增加政策操作成本。

综合直补和专项直补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但又具有很大的相容性,可以配合使用,以较低的操作成本,共同实现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综合直补和专项直补完全可以由统一的政策组织系统来完成。两者同时规划,同时制定政策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使用相同的宣传手段和补贴资金发放渠道,可同时执行,项目单列,共同监管,增加了资金的集聚效应和激励作用,操作成本低,执行效果好。

3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的结构分析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既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需要综合直补和专项直补相结合共同实现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目标。农业综合直补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刺激保障作用,缺乏针对性,需要增设专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两个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在现有政策框架基础上,增设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专项,健全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从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目标出发分析可以确定需要增设哪些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3.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包括粮食品质安全和粮食数量安全

粮食品质安全要求提高农产品品质,可以通过使用良种和生产绿色农产品实现,生产绿色农产品可以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耕作技术和生产机械等实现,因此,需要良种补贴政策、环境补贴政策、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培训补贴政策。粮食数量安全可以通过不同农户提高粮食单产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实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依靠土地流转可以实现,提高复种指数也相当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但受到大的地理环境限制,难于提高。提高粮食单产可以通过改造良田、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使用良种和增产新技术、采用机械化生产、休耕等实现,因此,需要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改良增产补贴政策、自然灾害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休耕补贴政策、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图1)。

3.2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农业和非农收入

减少农民可以通过让农民退休、农民子女升入大学、农民转业和农户迁移4个途径实现,这4个途径都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因此,需要农民退休补贴政策、农民升学补贴政策、农民转业补贴政策、农户迁移补贴政策、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前四项政策属于与农业生产间接相关,农民直接收益,为农民直接补贴政策,而非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增加农业收入可以通过增加非粮收入和种粮收入实现,增加种粮收入又可以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单价实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需要借助于土地流转,提高粮食单价可以通过提高粮食品质和粮食收购价实现,提高粮食收购价需要依靠粮食最低收购价,因此,需要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改良增产补贴政策、环境补贴政策、自然灾害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休耕补贴政策、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增加非农收入需要农户在农闲时务工兼业,需要农户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务工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实现,需要增设务工培训补贴政策,与农业生产间接相关,农民直接收益,应列为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图2)。

4 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设

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不但要完善现行的直接补贴政策,还要增设新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专项。

4.1 完善综合直补政策

建立健全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需要整合现有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改进政策实施思路:(1)整合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属于普惠式的综合性收入补贴,故可归并为农业综合直补政策,为明确政策意图需要单独列示,为降低成本要归并执行。整合农业综合直补政策,要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和农户现有耕地的调整工作,将未纳入补贴的种粮耕地加入补贴范围,将非种粮耕地退出补贴范围,对不公平合理的土地占有重新调整和分配,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农户签订种粮补贴合同,根据合同确定的面积进行补贴。实施农业综合直补要综合考虑农业综合直补的需要和中央财政能够扩大支农的规模,确定当年的补贴规模和标准,对上年进行补贴。(2)综合直补政策的实施思路。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为保证对农民的补贴能真正落到农民手上,杜绝截留、挪用和中间环节的流失,综合直补应该做到直接、简便,可以采取种粮补贴合同的形式。国家根据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以及各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确定各地区需要生产的粮食数量,进而确定各地的粮食种植面积范围,和种粮农户签订种粮补贴合同,合同约定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种植期限、粮地常产、种植品种、地块信息等。国家按照农户合同约定的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通过一卡通把补贴资金打入农户帐户,监管时只需要检查农户地块上是否种植了相应品种的粮食以及农户领取的补贴是否是按照规定足额发放的,操作简单,环节减少,降低成本。

4.2 建立健全专项直补政策,完善农机购置和良种补贴政策

对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1)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对一些机械化水平低的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作业机械适当提高补贴比例,进行重点推广。(2)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的种类和范围,增加对小规模农户所需机具种类的满足,切实选出适合各地区特点的机具进行补贴。(3)实施区域性差别补贴措施。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向平原地区或粮食主产区县倾斜。(4)完善补贴机制,扩大其他补贴支持渠道,通过财政信贷贴息引入金融市场,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带动多方面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解决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和不同作业服务市场下的农民购机能力问题。(5)完善农机服务支持对策。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增加,农村机耕道建设和农机场、库、棚问题愈加突出,急需有关部门设立专项予以解决。实施农机具更新报废补偿机制,鼓励农民更新淘汰耗能高的老旧农机具,实现节能减排,保障安全[2]。

对于良种补贴政策,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1)增加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将补贴进一步延伸到玉米、大豆、大米、棉花、油料等品种。良种补贴已经扩展到50%以上的粮食播种面积,最终要扩展到全部粮食播种面积。(2)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务必从种子供应、资金落实、种子价格和监督管理上狠抓落实。种子管理部门要严格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坚决杜绝无证生产经营种子,要严格控制劣质种子投放市场。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哄抬种价、坑农害农等不法经营行为[3]。(3)引导农民到具有经营资质的诚信生产经营单位购买优良品种。

4.3 增设其它专项直补政策

在不断完善以上两种补贴的同时,要尽快增设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改良增产补贴政策、环境补贴政策、自然灾害补贴政策、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和休耕补贴政策。

(1)增设土地流转补贴政策。进行土地流转,有利于扩大部分农户的生产规模,采用机械化进行生产,达到适度经营规模,获得较高的种粮总收入,安心从事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利于整合不同农户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转移劳动力,所以应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户给予一定奖励或补贴。对土地流转,要坚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个不得”原则,即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4]。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规定,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把农户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流转的土地必须是种粮耕地,流转双方必须是农户,防止引入非农户,侵占农民利益。土地流转只能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对在一定规模范围内的土地流转给予补贴,超过此规模的土地流转不予补贴,但也不予限制,由市场来决定。

(2)增设技术推广补贴政策。目前,我国各地使用的增产增收技术有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免耕栽培技术,精量播种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深耕技术,迟收增产技术等。各项技术都对农业增产增收起着重要作用,应尽快推广到广大种粮农户,今后要增设全国性的技术推广补贴政策专项,加大补贴力度,对使用相关种植技术的农户给予补贴,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种粮增收提供保障。

(3)增设自然灾害补贴政策。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因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和农民减收的现象年年发生,因此,应该建立自然灾害补贴,对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全面启动农业保险补贴,成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并在各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对由于气候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作物损失提供作物保险,农民支付部分保险费,较大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中央财政应该加紧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开辟筹集渠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农业巨灾风险[5]。

(4)增设环境补贴政策。农业补贴不仅要补给生产农业、还要补给生活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直接补贴方式鼓励并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或采用亲环境的农业生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都应予以一定的补贴来稳定农民收入。

(5)增设改良增产补贴政策。农户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将坡耕地改造成梯田,扩大灌概面积,治理涝渍、水土流失、盐碱地、易早地等,能够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增加收入,同时也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改善自然环境和维持地区生态平衡具有较大影响。农户通过增加科技、肥料、劳动等的投入,也可以提高现有良田的单产。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有限的粮食种植面积上达到尽可能高的粮食产量,因此,对农户进行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改进生产方式、增加投入等提高粮食单产应该设置改良增产补贴,增加一定产量给予一定补贴。

(6)增设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农户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使用新的农业机械和进行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等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加以支持和鼓励,以培训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对农民开展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知识和农业法律法规等内容的科技培训,使学员较全面地掌握1-2门种养加工技术,提高务农技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6]。

(7)增设休耕补贴政策。近二三十年以来,我国农田地力急剧下降:土层逐渐变薄;土地普遍出现化肥依赖症,一旦减少或停用化肥,作物便不能生长;土质恶化,土壤呈板结状态;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质地变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田急需休耕[7]。实施农田休耕是有效遏制土壤有机质下降趋势、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墒能力、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粮食也常出现阶段性的、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情况,可以利用这些时机进行农田休耕,保护地力,不但调节了粮食供求平衡,而且可以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户种粮收入。

5 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的支持政策的建设

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需要建立和完善减少农民的政策,完善务工培训补贴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1 建立和完善减少农民的政策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加速土地流转,真正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解决种粮农民增收问题。减少农民可以通过增设农民退休补贴政策、农民升学补贴政策、农民转业补贴政策和农户迁移补贴政策实现。农民达到一定年龄将无力从事粮食生产,可以增设农民退休补贴政策,让农民把承包的种粮耕地长期出租或永久转让出去,扩大有经营能力农户的经营规模,让老年农民依靠养老保险金、退休补贴资金和土地流转资金生活。农民的孩子考入大学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给予一次性的升学补贴,以帮助农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农村中其他的劳动力在城镇找到工作,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转变成非农业户口,为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贡献,应该给予一次性的转业补贴。农户如果迁移到城镇居住,流转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经营的耕地,为减少农村人口和扩大经营规模做出了贡献,国家应给予一次性的迁移补贴,加速农户进城定居进程。

5.2 完善务工培训补贴政策

在农户没有通过扩大耕地规模获得足够的种粮收入之前,就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兼业和外出务工。即使耕地扩大到一定规模可以保证一定的收入水平,农民仍然存在许多剩余劳动时间,可以进行兼业和农闲外出务工,增加总收入。所以,要完善务工培训补贴政策,根据农户务工技能需要,对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务工能力,获得非农收入。

5.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无论是实施土地流转补贴政策,还是实施减少农民的补贴政策都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后盾。农业不仅仅是农民从事的一项经济活动,更是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农民所拥有的小块土地不仅仅是其生产资料,更是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手段。由政府出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需要,有利于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民分化和转移,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种粮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民生保基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大力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速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中央财政支出应有倾向性地向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倾斜,尽快建立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制度。争取在2015年左右,三项制度覆盖到全部农村居民,然后用5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农业司.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研究[EB/OL].http://www.mof.gov.cn/nongyesi/zhengfuxinxi/bgtDiaoCheYanJiu_1_1_1_1_2/200807/t20080717_57871.html.

[2]杨敏丽,涂志强.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当代农机,2009(3):21-22.

[3]丁义,曹红军,仇桂余,等.关注良种补贴完善运行机制[J].中国种业,2007(9):31-32.

[4]于猛.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农村土地管理要严格规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0/23/content_10236130_1.htm.

[5]周海霞.我国农业补贴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30-36.

[6]韦云凤,盘明英.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169-17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篇9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市场导向型,资源导向型

1 引言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许多的中国企业响应政府的政策号召, 从一开始的“引进来”变为“走出去”, 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了“走出去”的发展道路, 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直接投资活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为746.5404亿美元, 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为878.0353亿美元, 与2011年相比, 同比增长117.6%, 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5319.4058亿美元。

近几年来,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 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更是比比皆是。所谓动因, 就是指动机和原因 (王元龙, 1998)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的表现, 更对我国的跨国公司好好利用国内外的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减小贸易壁垒的影响, 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相对丰富的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同行业的投资选择不同, 投资动因也就会不同。即使相同的行业, 不同的企业之间也会有不同的投资动因。因此, 中国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走出去”。中国的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 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的环境, 明确动因, 制定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跨国公司只有先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区位选择, 根据动因选择合理区位, 并制定长远的投资战略。

2 理论综述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 (Stephen Hymer) 在1960年的《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 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先决条件;而企业具有的垄断优势则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性因素。

自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以来,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其中, 影响较大的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 它是一种综合性理论, 整合了各学派的观点。

邓宁 (John H.Dunning) 于1977年在《贸易, 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 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该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范式” (OIL) , 即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是因为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这三大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拥有这三大优势时, 才完全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John H.Dunning, 1977) 。

董莉军 (2011) 对ODI、GDP、年货物出口总额、年燃料和矿产品进口总额、外汇储备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外汇储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较小, 而能源需求和出口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较大。王跃生 (2007) 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寻找低成本、寻求资源、扩大市场、利益驱动。权家敏、强永昌 (2010) 通过实证得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 寻求资源型投资比重很大, 满足了我国对资源进口的需求。我国在发达国家, 除了寻求资源型投资, 主要为市场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是三大优势, 即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方面, 与发达国家有相似之处, 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美日跨国公司资本输出有着本质的区别, 既不拥有美国的垄断优势产业, 也无日本急需向国外转移的边际产业 (陶玲, 2012) 。总体来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导向型、资源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以及国内政策的支持, 并且也受利润和效率的驱动。

3.1 市场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想扩大出口及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发育不成熟的市场越来越满足不了企业以及产品的需要, 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在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 许多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始在境外寻求市场, 实行跨国经营, 也就形成了市场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 在境外直接投资也可以规避日益增加的贸易壁垒, 可以使跨国公司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上的交易信息,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使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

3.2 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资源需求, 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 国内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为缓和资源供求的矛盾, 许多企业开始了以寻求自然资源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 到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跨国公司, 更好地利用国外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可以节省一些由于资源供给困难带来的生产成本过高问题。目前, 资源导向型跨国公司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 这是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大特点 (魏东, 王璟珉, 2005) 。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 在19个行业中, 仅采矿业2012年的对外投资流量就达到135.4380亿美元, 占流量总额的15.4%;2012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为747.8420亿美元, 占存量总额的14%。采矿业、渔业等都是我国的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更多资源在境外进行直接投资, 除了寻求资源型投资, 主要为市场寻求型投资, 当前我国寻求市场的服务业对外投资仍占相当比重, 这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增长 (权家敏, 强永昌, 2010) 。

3.3 技术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借鉴其他发达国际的经验, 我们可以看出, 有一些企业是技术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他们通过在境外建立跨国公司, 可以获取一些该国的先进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之所以还处在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的定义当中,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技术差距, 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至少要领先发展中国家20~30年。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并购发达国家企业, 或者建立跨国公司, 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并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而降低自主创新的费用,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 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最直接、最可靠、成本最低的途径就是技术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的航天、电子、生化、大型机械等行业都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渠道借鉴外国的技术经验、管理类经验等, 同时,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生产出更符合国外需要的产品。

3.4 政策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以政策支持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 主要是国内政策的支持, 以及东道国的优惠政策支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显示, 2012年, 中国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流量为512.3844亿美元, 占流量总额的58.4%, 而2012年中国对香港地区的存量为3063.7245亿美元, 占存量总额的57.6%。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到香港投资, 并为此颁布了一些便利政策, 使中国企业在香港地区进行投资的审批手续简化, 所以也就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而我国对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直接投资仅次于香港地区。之所以有那么多跨国公司愿意对其投资, 是因为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避税天堂”。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政府在1984年通过了《国际商业公司法》, 允许外国企业在本地设立跨国公司, 并为其提供优惠政策。这就是东道国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我国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是政策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3.5 利润驱动型对外直接投资

追求利润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动机, 其他投资动机无非是追求利润的间接表现而已 (何骏, 2008) 。当国内的各种条件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时, 国外的相对较好的条件就会吸引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 所以很多跨国公司愿意将资本投向国外, 就是为了获取利润, 也就形成了利润驱动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3.6 效率驱动型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的效率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细分为三种:一是以直接投资替代出口, 从而降低生产与运输成本;二是规模经济效益将国内过剩生产能力向国外转移;三是为了获取技术优势 (鲁桐, 2003) 。

4 结语

整体来说, 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导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以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而目前, 由于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导致世界上的石油资源储备越来越少, 而石油资源又是各国所必备的自然资源, 所以世界的石油资源抢夺之战也就随之拉开帷幕。

政府也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型”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 从行业方面讲, 主要是强调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也着重突出了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差距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差距。而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总会有用尽的一天, 靠争夺资源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有限制性的。通过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获得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产品进口的限制, 发展我国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所以,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逐渐从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转变为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John H.Dunning.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M].London, Macmillan, 1977.

[2]王元龙.外商直接投资宏观调控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陶玲.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及与美日比较分析[J].商情, 2012, 14 (75) .

[4]魏东, 王璟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J].东岳论丛, 2009 (9) .

[5]权家敏, 强永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角度[J].中国外资, 2010, 1 (9-10) .

[6]何骏.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11)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篇10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不仅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 而且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始于1982 年的中国海外直接投资 (ODI) 也由无到有, 由缓慢增长到突飞猛进。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析

在流量方面:2013 年我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78.44 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的878.04 亿美元增长了22.82%。

如表1 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从2007 年开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正在稳步的增加, 2009 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速相较于2008 年来说骤减, 之后从2011 年开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增速开始稳步提升。亚洲仍然是2012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最为集中的地区。2012 年我国增加了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投资流量, 减少了对于非洲的投资流量, 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不依赖于避税地的趋势, 投资分布更为理性、直接。

从流量的区域分布 (图) 来看, 亚洲仍然是2012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最为集中的地区, 而欧洲则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2 年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2013 年, 我国亚洲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中国澳门地区、哈萨克斯坦、越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富汗等国家 (地区) 。2013 年我国增加了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投资流量, 减少了对于非洲的投资流量, 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不依赖于避税地的趋势, 投资分布更为理性、直接。这也可能是由于我国初级产业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引起的。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析

中国自1979 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 经过30 多年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取得明显进步 (如表2 所示) , 在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占第十一名, 这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在逐步增长到一个不可估计的阶段。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同时, 这几年存量的增长速度也一直领先于世界。由表二数据可知, 2008 年到2013 年,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年平均增速已将超过了世界 (14.09%) 、发达国家 (12.75%) 和发展中国家 (23.52%) 的总体水平, 达到了24.16%。但仍然没有超过印度的增速, 同事韩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长速度也不可小觑。另外, 从绝对量上看, 截至到2013 年底,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对于世界总存量来说还是很少, 由此可见, 中国这个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路还很长。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问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到各个行业领域, 其主导份额来自第三产业即服务领域, 尤其是贸易支持投资,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无论从存量上还是流量上的增速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表3) 。

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分析显示, 租赁、商业与金融服务行业、批发零售行业对外投资比较平稳;交通、仓储、邮政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制造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连年下降。中国由于具有便宜的资本投入和较低工资成本而在产出效率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因此,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贸易导向型的, 制造活动更倾向于在国内进行, 而不是大规模的离岸生产。

综上所述,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虽晚, 但经过30 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前,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进入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中的第三阶段, 即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逐步提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将越来越大,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层次将越来越优化, 这也将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田明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J].商情, 2011, (38) :102.

[2]李嘉.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障机制的法律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报, 2007.

上一篇:质量树分析下一篇:铁路运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