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写话教案

2024-05-14

儿童画写话教案(通用9篇)

篇1:儿童画写话教案

低年级儿童画写话教案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实验小学张莉

教学目标:1.通过形似绘画练习,培养学生围绕一定的中心观察、想象和选材的能力,并用一定的线条与色彩勾勒出选材主题。

2.让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词语与句子进行知识迁移,用一句或几句完

整通顺的句子表达图意。

3.利用直观的画面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表达

能力。

4.通过了解当地春节的特色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选取主题,指引学生创作主题儿童画----春节,并以画促话,积

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挖掘图画背后的故事,体会画中所蕴含的情感,并用连贯的、有感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春节文化的ppt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具有五汛特色的春节文化、彩笔、绘

画本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文化,感受春节习俗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围绕春节这一中心主题进行想象和选材的能力,并用一定的线条与色彩勾勒出能体现主题的画面。

3.作画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画面的布局、顺序、重点、详略等。教学重难点:合理安排画面的布局、顺序、重点、详略,并用一定的线条与色彩

勾勒出体现主题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春节文化的ppt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具有五汛特色的春节文化、彩笔、绘画

本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春节。

课前放儿歌《过春节》,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得这首儿歌,讲得是什么节日啊?(春节),春节到,家家户户贴对联,吃团圆饭,尤其是除夕之夜,那更是热闹非凡。老师想小朋友们肯定等不及了,特别想跟大家讲讲自己所了解的春节习俗。

1.学生交流春节的习俗。

2.学生观看关于春节习俗的介绍。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前夕流离在外的人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节前十天,人们开始置备各种年货。春节的习俗之一是吃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春节的习俗之二是迎春迎财神放爆竹。春节的习俗之三是拜年。春节的习俗四是拿压岁钱。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

【通过观看录像与交流,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春节的画面】

二、选取画面,突春节。

刚刚大家讲了很多很多关于春节的习俗,可是我们手中这张小小的纸,并不能把所有的内容画下,这就需要我们小朋友能够挑选出最美最香的“春节蛋糕”。

1.学生自由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互相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学绘画,在巡视与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为下面的教学提供条件】

三、实例出发,强化学生绘画技巧

刚刚老师和大家欣赏了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我们发现有的小朋友只画了人,有的小朋友只画了景物,还有的小朋友画得人和物比例失调。那么怎样才能画好一幅画呢,下面老师来示范一下。表现春节的体裁很多,今天老师选得是除夕的放爆竹。面对这一主题,首先我们要确定是画面上要出现的东西。

1.教师提问:除夕放烟花,在画面上要出现什么呢?

2.学生互相交流,个别回答。

(板书:时间:月亮;地点:院子外;人物:小朋友;干什么:放烟花;怎么样:烟花五彩缤纷,孩子眉开眼笑)

过渡语:这么多的东西,这么热闹的场面,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

1.学生交流,老师补充。

2.老师总结方法::察世界,绘生活。

选片段,谋布局。

讲顺序,重详略。

依时间,确背景。

添人物,加动态。

3.依据方法,教师依次师范。

4.学生学习,完成大局。

过渡语:看黑板上的图画,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已经完成了呢,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1.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在我们的作品上要突出能展示具有个性化的东西,展示这幅画主题特色的东西。如春节,我们可以再门上贴上对联,挂上灯笼,最后给图着色。

3.教师总结:补细节,涂色彩。

观全幅,定成品。

(板书:察世界,绘生活。

选片段,谋布局。

讲顺序,重详略。

依时间,确背景。

添人物,加动态。

补细节,涂色彩。

观全幅,定成品。)

【通过示范绘画,让学生对绘画的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并且通过方法儿歌有效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着手绘画,掌握技巧】

四、课堂总结,以点带面。

通过上面的学习,小朋友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一个个俨然就是绘画小高手,瞧,这一幅幅春节图,多美啊!快乐的节日,有很多很多,请拿出你们的画笔,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飞向你们心中热闹的节日中去尽情畅游吧!回家后按老师教你们的方法画一幅关于快乐节日的儿童画,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以点带面,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夯实基础,激发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看图人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

2.让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词语与句子进行知识迁移,用一句或几句完整通顺的句子表达图意。

3.以直观形象的静态画面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掌握写话技巧。

教学重难点:如何指引学生从直观静态的画面中展开合理想象,用完整通顺的句

子有顺序的表达图意。

教学准备:上节课学生画的春节除夕夜放烟花的儿童画教师课前在黑板上

画好相关的儿童画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体验了做小画家的快乐,小朋友们的作品可真美啊,鲜艳的色彩,明朗的线条,把老师给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么美的画面,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词语和句子把它表现出来呢,老师想大家肯定也想做一个令大家羡慕的小作家。那么怎样依据画来写话呢?下面就跟老师一起走进我们的“写作小天地”吧!

【通过谈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上节课熟悉的内容导入,消除学生对陌生事物的惧怕感,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

二、以画促话,引导观察

1.提出问题:同学们拿出你们美丽的作品吧,回忆一下你都画了哪些东西?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语:刚刚大家讲了很多东西,说明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上节课,我们在绘画时,讲究按一定的顺序作画,那么面对一幅静止的画面时,观察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1.仔细观察图上画着什么?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ppt出示板书:整体---部分上—下左—右中间---四周)

2.练习说话。说话时包括以下内容:(ppt出示)

(1)什么时候?(观察周围的景色以及人物的衣着)

(2)谁?(观察外貌、衣着,确定人物的身份)

(3)在哪里?(观察周围的景色)

(4)干什么?(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学生交流讨论,个别学生作答,老师相机出示对应板书。

(板书:时间:除夕之夜;地点:院子外;人物:小朋友;干什么:放烟花;怎么样:烟花五彩缤纷,孩子眉开眼笑)

【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图画,掌握观察的技巧,并且懂得基本的句式: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

三、比赛说话,激发想象。

刚刚小朋友用一句话---除夕之夜,小明在院子里放烟花就介绍了图画的内容。哪位小朋友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它说得更具体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教大家几招。

1、加修饰,加动作。

(1)你说花,我说()的花。

(2)你说草,我说()的草。

(3)你说今天天气好,我说今天天气暖洋洋,太阳公公()。

(4)你说小红遇难题,我说小红遇到问题,怎么样。

2.我还能根据事物的外形说几个比喻句,如:

(1)一棵棵大树像()。

(2)红红的太阳像()。

(一)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二)经过比赛谁最棒?

(三)多种形式读上面的句子。(男女赛读,小组读,全班同学边拍手边读)过渡: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一个个都是创作高手。有位“小精灵”看了这幅图,他是这样写的:除夕的晚上,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我提着灯笼,开

开心心地跟着爸爸到院子里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可美了,有的像蝴蝶一样在天空翩翩起舞,有的像绽开的荷花,有的像魔术师似的在天空写下:春节快乐。看着美丽的烟花,我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美。

【通过扩充句子,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培养他们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了解事物的万态变化。】

四、自由写话,掌握写话技巧 “小精灵”写得真好呀!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勇于接受挑战,大家准备好了吗? ppt出示写话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围绕一个中心写几句话。

(2)表达清楚、通顺、流利。

(3)书写要求:①标题居中,段首空两格。

②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每个标点占一格。

③书写工整。

1.学生练习写话。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点评。

4.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笔下的烟花可真美呀!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用彩笔去绘画,用文笔去记忆。只要我们掌握好的方法,我们就会是成功的小画家和小作家,相信自己,我们能行!

【讲清方法、要求,让学生有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写话技巧,锻炼自己的写话能力】

五、作业设计,回归生活。

选择生活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画面,拿笔画下来,并附上解说词。

【通过作业训练,夯实基础,巩固方法,并且启迪学生生活即学问,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动笔,我们就是创造者】

篇2:儿童画写话教案

写话,有儿童生活才精彩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李文会

一到二年级,很多家长就瞄上了写话,向我咨询“要不要去参加校外写话班”,其实我的建议影响力不大,因为他们早已民间调查过――“咱们班很多孩子都在学。”跟风、怕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敢冒险。

但我坚信:“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指出,儿童怎样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形式和状态。作为更有效的教育改革,应该把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教育回到真实的世界中。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更需要随自然的节拍成长,在儿童生活中学习言说,发展表达能力。所以,我近期对班上孩子的写话作了些观察与思考。

【案例一】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金黄色的叶子随风飘落,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农田里,稻子黄了。果园里,黄澄澄的梨像一个个金元宝,红彤彤的苹果像一盏盏小灯笼,也很像小孩子的脸蛋。秋天是个美丽丰收的季节。

――学生余乐乐

【评价与反思】

余乐乐(化名)的这一篇《找秋天》,句子通顺,表达有序,用词设喻不算差。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是这种写法。是校外辅导班老师教的模式?还是家长指导的模式?是谁教的不重要,但反映的问题却令我不安――找秋天,为什么不去找,而“照图宣科”“照成人经验宣科”呢?文中折射的是语文教学,尤其是说写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践的弊端啊!细读下去,不禁忧从中来。

其一,农历八月上旬,树叶、稻子都黄了吗?这些孩子到过果园吗?看到梨和苹果了吗?假象、假话说久了,会忘记真相、真意、真情的。为什么不试试找身边的秋天呢?哪怕是家里,也一定会有秋的身影。是大人没空带孩子去吗?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完成作业而已,纸上谈兵就可?其二,几个比喻粗读尚可,再读就味同嚼蜡。大家都写黄叶“随风飘落,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还有新意吗?“黄澄澄的梨像一个个金元宝,”比得恰当吗?(范文网 )有美感吗?低年级儿童不会恰当比喻本无须责备,但思维早早就被拔苗助长者固化,想象的翅膀还未长成就被折翼,却让人十分难过。其三,语言单薄,缺少主体“我”的情绪流动,言不由心生何以打动人呢?怪孩子?不!他们眼没看,耳没听,情怎会由心生呢?

也许,我们需要聆听杜威先生的话语:“它们(任何一厢情愿的教育)并不能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此并不具有教育作用。”换言之,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才具有真正的教育作用。也许,我们需要回望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做到的教育童话――让孩子们的各种假期都在户外、在自然界中度过。让他们徜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在充满快乐的劳动中,在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中,给身体以锻炼,给心灵以滋养。

【案例二】

一转眼,金色的秋天到了!

早晨,绿色的草地上滚着晶莹的露珠,清清的河流绕过美丽的村庄,小鸟快乐地呜叫,仿佛向人们问好。

下午,农场上铺满了成熟的豆荚,头戴斗笠面朝骄阳的农民伯伯脸上流下了幸福的汗水,金灿灿的黄豆调皮地蹦来蹦去!远处的稻田像撒了金子似的,稻子的香气随着风儿飘来,闻着真舒服!

夜晚,辽远的天空里闪烁着无数的星星,像快乐的娃娃。妈妈陪我坐在庭院里的竹椅上,讲了好几个故事。我的眼皮越来越重,夜渐渐地深了。

――学生任禹樊《我爱秋天》

【评价与反思】

多么鲜活有趣味的表达啊!任禹樊的这篇写话引起过我的怀疑:语言、结构是他自己的吗?是身为高中语文老师的爸爸教的吧?家访日我特地询问写话的过程,结果令我惊讶而欣喜。他从暑假开始写话,已经写了60多篇,短的有150字左右,长的`有300字左右,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感受。我问:“是家长要求写还是自己想写?”他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愿意写。”我问:“里面的内容都是自己想到的?”他说:“基本是自己写的,遇到不懂的就问爷爷。”一旁的爷爷肯定地说:“确实是他自己写。我和他奶奶常带他回老家料理农田,阳台上正晒着的花生就是奶奶带他一起摘的。他看到什么总喜欢问……”

哦,不用怀疑,儿童言说的章法、语言的源头活水正是生活啊!“生活即教育”。儿童是最好的学习者,给他一抹阳光就灿烂,给他一缕秋风就辽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走出各种禁锢之门,践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五个解放”呢?――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再思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次写话案例分析,让我真切认识到:打开儿童言语表达之门的金钥匙是生活!让儿童参与行动,走进生活,丰富认知,体验情感,稍稍加以点拨,表达的智慧就会像清泉般汩汩流淌。

当然,仅靠本真的自然、社区生活是不够的,还要拓展生活圈,引领孩子走进阅读生活,阅读文学经典,阅读社会万象,阅读自然科学,让阅读与生活并行,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状态,那么心思会随之宽广,发展力会随之增强,作文与做人的“大气象”会可望可及。

篇3:打造儿童写话的秘密花园

一、给孩子搭建梦想的梯子

梦想是件粗布衣, 只要你随心所欲地想象, 天马行空地梦幻, 这件粗布衣会因为加上各种各样的装饰而变得熠熠生辉。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只有在充分感知事物的前提下才能积极主动地交流, 在他们眼里, 雨点会跳舞, 白云会哭泣, 蝌蚪真的会找妈妈, 小草会说悄悄话——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许多梦幻般的美好期待, 他们内心渴望表达出这份激情, 尤其在学完拼音, 有了以音代字和写字的欲望后, 他们更渴望用文字描述他们充满童趣的生活, 记录他们内心灵性的童真。

1. 阶梯的一条腿:积累

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所选的课文不仅语言规范、浅显易懂, 贴近儿童生活, 而且富有时代气息, 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低年级儿童已处于记忆的黄金期, 也正是语言材料积累的最佳时期。首先是诗词积累,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会背不少古诗了。其次是课文中经典的诗句篇章。如教材中的《雨点》《云房子》等是孩子们乐于背诵的。其次是课外书上的拓展知识:班上有图书角, 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让孩子们在童话故事中尽情遨游。

2. 阶梯的另一条腿:生活

叶圣陶先生《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就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的确, 没有生活, 作文就是一条枯竭的河;没有体验, 作文就是一株没有绿色的枯枝败叶。孩子们是一个个富有鲜活生命的个体, 多姿多彩的生动场景, 常常会拨动学生的心弦, 他们其实很乐意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要想让生活在孩子们的笔端流淌, 我们只有想方设法使他们睁开眼凝视万物, 竖起耳朵倾听万籁, 敞开心灵去关怀、感悟生活。

在平时的写话训练中,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周围的生活, 让大自然的花草树木, 鸟虫鱼虾成为他们描写的对象。春天, 带他们去校园看绿树红花, 感受春的温暖;夏天, 领他们看池中睡莲绽放的美姿;秋天, 让他们试着写一封“枫叶信”;冬天, 让他们猜想雪花的历险故事。孩子们还可以用实践活动作为素材, 我们带领学生去葛仙湖公园郊游, 游玩的时候孩子们兴趣盎然, 回来后各自选了自己在春游时的有趣的事情写下来, 有的写树木绿、湖水清, 有的写山坡上的打滚嬉戏, 还有的写在草地上野餐的趣事。这些文字写出了孩子的发现和喜悦, 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个性。

二、交给孩子写话的秘密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童年的梦是千姿百态、天马行空、充满美妙的想象的。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梦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粒种子慢慢沉睡。我们在课堂上要唤醒这粒种子, 让它开出灿烂的花。

【案例】

案例一:

《蒲公英》的拓展延伸:

出示:蒲公英又一年成熟的图片。

师:当第一片树叶落地, 蒲公英的种子渐渐成熟了, 它们又要像小降落伞一样四处飞翔, 让我们送给它们一首小诗吧。

“带着妈妈给你的小伞, 到远方去寻找美丽的家园, 穿过小树林, 飞越小溪流, 带着美好的希望, 轻轻地落在土地妈妈的怀里, 无数的小伞, 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学生朗诵着小诗。

师:又一个春天, 小降落伞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旅程呢?相信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故事, 讲故事可以用嘴, 还可以用我们手中的笔, 画一画, 写一写。我们就拥有自己的“图画书”了。

出示简笔画:蒲公英在蓝天随风飘荡。

学生拿出纸笔接着画。 (配上舒缓的音乐)

案例二:

《小稻秧脱险记》的拓展延伸:

(1) 把童话介绍给别人吧!我们可以读, 可以演, 还可以画呢!

出示自创的小人书:《小稻秧脱险记》。发画稿给学生:你们也可以自己画, 并且配上话, 绝对原创噢!

学生的小人书《小稻秧脱险记》:

(2) 小稻秧一路上还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试着自己写一篇《新小稻秧脱险记》, 一定会写得更精彩!

结束语:童话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就让我们轻轻牵着它的手, 一起出发。

【反思】

水本无波, 相荡而起涟漪;石本无华, 相击而生火花。世上万物都是相互影响, 相互改变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 尤其是书面语言。但是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 善用线条、色彩、图形来表情达意, 极富创造的潜力。给孩子们一支画笔, 一张白纸, 童年的神奇能够为我们创造一幅幅成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的美妙故事。

在教学的结尾, 教者在拓展延伸的环节采取了看和画“小人书”这一做法。

1. 看我的“小人书”, 推开记忆之门

可以说, 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总有一方心灵栖息的港湾。在成长的过程中, 港湾里的事物出出进进, 有的被遗忘, 有的被改变, 不变的是永恒的回忆。就拿“小人书”来说,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因为有了“小人书”的陪伴, 我们才拥有多姿多彩的童年。

在《小稻秧脱险记》的拓展环节中, 教者根据这篇童话故事性很强的特点, 设计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 有插图, 有文字, 相辅相成, 生动有趣。学生一看到这样本色的“小人书”, 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跃跃欲试, 恨不得立刻拿起纸笔来一次天马行空的想象。

教者的先露一小手, 既给学生提供了画书的范例, 也启迪学生去记忆中寻找画书的素材, 推开自创“小人书”的门。

2. 画你的“小人书”, 打开梦想之窗

中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 他们书面表达能力更高, 涂涂画画的本领“更上一层楼”。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尴尬期, 既想摆脱幼年的稚嫩, 又不想失去天然的纯真;想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 却承载不了风的重量。所以,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既要提升他们的高度, 又要弥补他们失落的视线。

感动于“婴儿时期的笑容”, 因为可贵而美丽。童年总是像黄鹤一样渐行渐远, 一去不归, 唯有那鹤鸣似乎还婉转于我们的耳畔。

如何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梦想?那就用文字和图画共同书写童年吧。上面所举的案例凝聚了教者这一苦心:画一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

“小稻秧”的脱险经历可谓扣人心弦, 整个故事情节生动, 形象鲜明, “杂草”的气势汹汹, “喷雾器大夫”的正义凛然, 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在制作图画书时, 可以事先设计好这几个形象, 以供学生参考。为了增强可读性, 这本书需要配上相应的故事内容, 每页一个场景, 并且涂上颜色, 这就成为一本名副其实的“小人书”了。人手一本, 为了彰显孩子的个性, 每个人自行设计不同的封面 (可参考其他故事书) , 郑重地在作者后面署上自己的大名, 世上独一无二的书诞生了, 孩子的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笑容。

孩子的想象空间可以更广, 让他们自己给《新小稻秧脱险记》编故事内容, 绘故事插图, 进行再创作, 体会梦想的天窗被打开一刹那盈满阳光的喜悦。

篇4:让儿童的写话灵动起来

一、 写话应回归儿童的本真

时下的语文课朗读多了,背诵加强了,识字、写字也重视了,但“写话”被排斥在边缘,听凭孩子“自由发挥”,或过早提出作文的“标准”,要求孩子写出“内容丰富”“打动人心”等有文采的作品,给儿童写话设置了障碍。写话教学的随意性和功利性,扭曲了写话的本质功能,背离了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写话,亟待回归儿童本真,首先要让儿童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如果能获得自由支配的闲暇,孩子们会领你走进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走进活泼清朗的儿童世界,让你重温梦幻童年,和他们一起奔向小溪边,树林中,自由自在的交谈,无拘无束的提问,理直气壮的辩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无需包装,无需掩饰,向人展示的完全是儿童天赋的自主精神和真实的本性。智慧的教育会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力量,这股力量会演绎出绚烂多彩的童年生活,要珍视,这正是儿童写话永不枯竭的源泉。

这样,学生就不会满足于口语交流这一种方式,碰到适当的情境,就会尝试着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投入这种纯自然的写话活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口语交际、写话融会其中,旨在构建“感悟、理解语言——内化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口头、书面)表达”科学的良性系统,使孩子逐步达成独立写话的目标。

二、 写话应引儿童走向“最近发展区”

从儿童能用口语进行人际交往到独立写话之间,有一个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就是指导下的写话过程。只有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激发和启动一系列心理发展过程,使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情智与能力阶梯上提高一级。

首先应关注兴趣。写话的兴趣需要引发,更需要培养。教师应热忱指导,积极鼓励,哪怕孩子只写了一两句话,写的是自己想说的话,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都应加以赏识,鼓励孩子坚持写下去。写啊,写啊,孩子就会从“没兴趣”到“有意思”,久而久之,乐于书面表达就渐渐演化出“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关注仿作。它是儿童写话“最近发展区”的有效路径。婴儿学步,幼儿学画,少儿写字都是从模仿入门的。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强,主要依赖于模仿,儿童学写话,仿作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模仿,指导写话的有效途径

课本中的感人故事、儿童读物中的精美诗文都是模仿的最佳蓝本,因为它贴近儿童心灵,运用儿童语言,具有童真童趣。在教学实际中,我的具体做法是:立足课堂,指导精读范文,遴选仿点,随文练笔,循序渐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依照范型仿写

① 仿照词语结构写句子。

例句:蝈蝈在大树下乘凉。(苏教版小语一上《蚂蚁和蝈蝈》)

练习:(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写出的句子:

★ 蚂蚁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

★ 活动课上,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 星期天,我和哥哥在公园里荡秋千。

学生仿写的句子,比较例句,更为具体。增加了“何时”“怎么样”几处内容,超越了练习的要求,不自觉地提升了一步,显示出发展的潜能。

② 仿照句子组合写诗句。

例句:雨点落到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苏教版小语一下《雨点》)

练习:雨点落到(哪里),在(哪里)(干什么)。

学生写出的诗句:

雨点落到雨伞上,在雨伞上玩蹦床。

雨点落到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

雨点落到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长。

雨点落到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前两句虽是“依葫芦画瓢”,但有孩子活泼的想象和创新;后两句则有提升,写出了雨点给生物带来了快乐,揭示了自然界的因果联系。

上述依照范型仿写句子,虽是“依葫芦画瓢”,但并非“封闭式”的“单纯的语言形式训练”,它综合了阅读、想象和语言类推,既是模仿,也是创新。

2.借助词串扩写

词串识字借鉴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义相关的词语排列组合成一个情境,表现一个主题,读起来押韵上口,利于记诵。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孩子想象,连句成段,扩写成文,也是写话的一种好方式。

例:沙滩 贝壳 脚丫(苏教版小语一上《识字5》)

练习:指导孩子看图,读词串,想象海滨情景,用上提供的词语练习说话,再写下来。教师可给出起始句:“来到大海边,一眼望去……”学生便能顺畅行文。

3.想象空白补写

文本中经常留有空白,如果适当地加以利用,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填补空白,也会给写话增添情智含量。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秋景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教学时,教师抓住“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这个悬念,引导学生猜想: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上写了什么话?接着根据课文,提供扶助句式:

一封写给(怎样的)(谁),(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小朋友的写话:

★一封写给调皮可爱的小猴,快采摘好秋果储存好,留着冬天吃。

★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棕熊,睡觉的时候别着凉生病。

儿童写话,需要成人的具体指导,但这种指导首先在于激发兴趣,要体现“导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指导写话,从模仿入门,要做到仿中练格,仿而不死,先扶后放,让儿童在写话过程中激活情智,让儿童的写话充满灵动。

篇5:儿童画写话教案

李庆 姜仕龙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小学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是培养、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所以教师在低段都很注重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训练学生看图写话时,发现许多现有图画偏离儿童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孩子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缺乏看图写话训练的有效素材。写话教学本应贴近学生实际,源于生活,图画内容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而儿童生活照片正是孩子们生活的记录,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图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利用儿童生活照片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究。

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年级学生的说写能力有限,一些孩子把看图写话当成拦路虎,心理害怕,然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首当其冲应培养学生的说、写兴趣,让学生敢说、愿说、乐说。儿童生活照片是激发学生说写兴趣的有效工具。无论是人物照片还是环境照片,无论是旅游风景照还是校园活动照,对于孩子来说,熟悉亲切,与生活密切相关,亲眼目睹过或者亲身经历过,表达的欲望更强烈,更有话可说。我们收集了学生准备的家庭生活照片,并将照片分类,从学生自己或家中成员照片入手,让孩子介绍自己或家人。这样,孩子们把看图说话看成了简单的事。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教师从中挑选两三张典型照片,请学生在全班说,适机指导后让全班学生看照片重说,学生大多能通顺地说几句话介绍自己或家人,而且积极性高,可见照片在教学中有效。介绍了人物后初见他们的兴趣,趁热打铁,接着又从学生家庭环境照片入手,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家。照片内容,学生越熟悉,可说的话越多。同桌互相介绍后,教师从学生手中挑选几张典型的照片,全班展示,请个别学生介绍,教师指导,学生能较清楚地说出照片中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教师将照片内容分门别类,同一类型照片统一指导,这样利于操作,指导更有效,效果更佳。从学生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入手,学生表达兴趣浓厚,帮助学生克服了心理的畏难情绪,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孩子的胆子变大了,敢开口说,这是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根本。

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其次得训练观察图画的能力,教会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细节展开合理想象,并获取图中的关键信息,把握图中主题,口头表达图画内容。看图写话前的观察图画,不是随意欣赏,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内容。以校园风景照为例,全班展示,让学生观察照片中有哪些景物,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出图中景物,可以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部分等,这样帮助学生掌握了看图的基本顺序。接着出示孩子们的校园活动照,训练孩子有序并仔细观察,说出图中有哪些人,通过观察人物的穿着动作、神态等细节想象他们在做什么?可能说什么?教会学生把握图画中的细节,明白观察不仅要按一定顺序,还要细致,这样学生便能把握住图画关键信息,轻松把握图画主题,而且对图画内容了解得全面、具体,更容易将图画内容变成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看懂了,看细了,看明白了,才有话可说。当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参差不齐,但只要学生愿说乐说,就是好现象。教师在看图写话训练课上,在指导学生仔细看图的基础上,一定要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的机会,看图自由说,同桌互说。个别学生全班说时,教师指导,指导个别相当于指导全班。指导后让每位学生再自由说一遍,这样学生的表达会更进一步。学生能把话说清楚,把图画内容说完整就值得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指导,明确图中景物名称,图中人物动作用什么动词表达等关键,再在适当的地方引导学生加入一些学过的好词,就像带领着孩子们爬楼梯,一步一步向上爬,一点一点进步,写话能力一点一点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再次进行口头表达时,语句会更显丰满。

最后,在孩子学会观察图画并能说出来的基础上,实现从说到写的过渡,训练孩子正确使用标点,用简单通顺地句子把图中内容写清楚。我手写我心,把心中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语句通顺是基本要求。写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基本标点符号。常用的句中、句末标点,它们的形态、意思及基本用法可借助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逐渐掌握。写话练习时,教师可给定一些好词、好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写话中选择运用,逐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在写话时有意识地恰当运用,写话会更加生动具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话能力是在一次次训练中提高的。

教师利用儿童生活照片,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会收获学生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进步和惊喜。学生掌握了看、说、写的方法,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看图写话,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 加强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写作能力

★ 《早》课文训练题

★ 利用儿童生活照片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能力

★ 先进学生的空白简历表格

★ 空白个人简历下载

★ 简历格式空白

★ 空白简历表

★ 缩写课文的习作训练设计

篇6:《写话》小学教案

1、仔细观察图画,按一定的顺序说出画面内容,并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2、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教学难点:

写出春天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布置学生课前寻找春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情境

1、教师提问: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学生自由展示课前记录的春天,描述内容。

(记录方式可以是照片、图画、日记、标本等)

3、同学们,老师这儿也有一幅春天的图画,请同学们看看,图画上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二)指导观察,口述春景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顺序来观察这幅图画呢?

2、选择合适的观察顺序,找出不同的景物,并板书。

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板书

小河里:小鱼

小河边:花、草、树

河岸上:小朋友

树上:黄莺

天空中:小燕子、风筝

也可按从上至下的顺序。

3、指名任选一处景物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师生共同评议并补充。

4、小组合作互动,描述画面内容。

5、小组选派代表描述画面春景,全班交流,比一比,谁说得最好。(老师相机指导)

(三)整理思路,描写春景

1、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说得出十分生动,那么能不能把你说的写下来呢?可以不按课本上的起始句来写。

2、讨论: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师小结:开头要空两格,按顺序把每一句话写清楚,字要写端正,标点符号要占一个格子。

4、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四)展评优作,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小河里:小鱼

小河边:花、草、树

河岸上:小朋友

树上:黄莺

篇7:《写话》教案

1、能够大胆说己想要养的小动物和它的特点,说己喜欢的理由。

2、做文明听众,不乱打断同学,可以适时补充自己的看法。

3、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够大胆说己想要养的小动物和它的特点,说己喜欢的理由。

2、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做文明听众,不乱打断同学,可以适时补充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喜欢小动物吗?如果现在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一只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自由畅谈。

预设:我想养一只小猫;我想养一只小狗……

播放音乐:小花猫。

二、写话指导

1、确定你要写话的对象,进行说话练习。

2、说明自己养这只小动物的理由。

3、想一想:自己最想养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4、说明自己想养它的理由,比如:外形可爱、动作敏捷、对人友好……

三、小组交流

1、开展说话:你为什么要养这只小动物呢?

2、小组交流,出示小组交流的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讲,先想好内容再讲。

(2)讲的时候要清楚。

3、在小组里说一说你要养这只小动物的理由,比一比谁的理由充足。

预设:小花猫可以抓老鼠。

柯基犬长相可爱。

鹦鹉鸟会学人说话。

四、课堂写话

1、小组交流后,将语言转换成文字写下来,注意时间安排哦。

2、写话的时候要介绍动物的特点,还要有条理地写己的理由。

五、写话展示

1、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展示要求:

(1)声音洪亮普通话。

(2)吐字清楚要生动。

(3)小动物特点说分明。

2、做文明听众。

(1)没听清楚的可以提问,但必须等同学说完。

(2)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但必须要等同学说完。

(3)提问题时要把话讲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3、把自己写在格子纸上的话看,比一比谁写得工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4、展示最优秀写话。

5、试着把自己写的小动物画出来。

六、课堂

篇8:儿童画写话教案

一、小学“绘本·写话”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绘本·写话” 将 “图”与 “文”巧妙融合,让学生在有趣的形象中建构语言。松居直曾说过:“图画和孩子的心声相应,具有和孩子对话的力量,图画书的生命力就在于此。”绘本在吸引孩子阅读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儿童的想象力有了施展身手的机会,想象使他们的世界变得非常广大自由,此时写话成了学生内心的需求,自然就有灵动的语言真情地流露。

第二,“绘本·写话” 把 “读”与 “写”巧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实践中建构语言。

孩子之所以喜欢故事,是因为故事具有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艺术特征,故事的幽默、趣味的因素能让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此外,语言的节奏感, 欲言又止的表达方式, 意味深长的结尾等,到处包含着“写” 的技巧。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技巧,创造性地进行写话训练,使阅读和写话互为表里,既锻炼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丰富了绘本的功能,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绘本·写话” 使想象与现实巧妙对接,让学生在生动的情节中建构语言。

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毕加索说过“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 他们天生善于幻想,绘本写话给他们提供了创造的舞台。学生徜徉在由丰富的画面和动人的叙述交织而成的美丽故事中,在丰富的画面中,在动人的叙述里,他们会感到有话可写。

二、 小学 “ 绘本·写话” 的指导策略

1.挖掘画面的生长点,创造鲜活的儿童语言

绘本的图画,都是把故事融化于画面中, 凭其连续性来展开故事,它的作用在于在孩子心中创造故事的世界。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封面一直到封底, 准确感知图画信息, 将绘本那一页页断开的图画 “装配” 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1)想象编故事。

在一些绘本中,图画与文字分别对立,平行叙事,文字不是具体的说明图画, 图画的形象与文字没有关系。利用图与文的差异往往能够传达出更为丰富、复杂的讯息。

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两个不同空间里发生的两个不同的故事。而文字却只描述了地上的爷爷为孙子约瑟把小毯子缝成外套,把外套缝成背心;地下的故事, 是一个没有文字说明的故事。对这类图画书的“绘本·写话”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结合故事中的文字形式编成另一个有趣的故事。学生刚读完一个新的故事,意犹未尽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看图自主创作,畏难情绪也就大大降低了。

(2)解说现故事。

无字书是绘本的一大创举,它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而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根据画面来配文字的游戏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如莫尼克·弗利克斯的 《飞机》, 只有14个画面,是一本孩子一看就懂的无字书。 学生看这样的无字书,一定会喃喃自语地把故事讲出来,此时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如果教师让他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个画面,那么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就被创作出来。学生发现写故事原来这么简单,创作的激情就会在无声无息中被点燃。

2.捕捉语言的独特性,传递丰富的绘本画面

很多绘本文字会基于图文关系的需要和协同表现效果而趋于紧缩和收敛,即使采用排比和铺陈的外在格式, 也非常追求文字的效能与张力,以精练而简短的文字传达尽可能丰富的意义。

(1)模仿练句式。

汪潮教授在《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一文中指出,由读到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读,有现成的文章;写, 却是从无到有,靠自己组织文章。 绘本是把一定的节奏作为图画书展开的手法之一。这种图画书蕴含一定的语言规律,是孩子们仿写的好材料。

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绘本写话课《我爸爸》中,先出示单幅图单句话: 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 爸爸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然后把两幅图连起来出示: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同时提取句式“……像……一样……,也像…… 一样…… ”, 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窦老师充分挖掘了绘本中的语言规律, 阅读绘本的同时科学地渗透了写话训练点。 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会了表达, 将外在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

(2)体验展情感。

图画书围绕一个故事而展开,由几幅或十几幅跳跃式的静态画面,配合简短、浅显的语言,来完成故事世界的塑造。 故事是图画书的灵魂,好的故事情节允许孩子们参与行动,感受冲突的发展, 意识到高潮的出现, 接受令人满意的结局。

如《生气的亚瑟》以极其夸张的手法,述说了男孩亚瑟因为生气产生的极其严重的后果。最为精彩的是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反问读者:“你呢?” 这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个宣泄的机会, 让学生发挥想象,模仿故事中的语言来写一写。 有了自己生活的经历,情感的体验, 写话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学会了把“生气”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用这种罕见的手法,轻而易举地表达出来了。

3.勾连图文的合奏性,展现独特的写作魅力

图和文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两者传达意义的差异是图画书提供的最重要的乐趣。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比较契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在阅读写话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阅读文字,更要关注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联。

(1)充实图中之意。

绘本的图画常常运用绘画技巧中的留白,使它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而文本的语言又是简练的,在意犹未尽时戛然而止。 这样的方式恰恰为绘本写话提供了契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画面表达的内容用语言来呈现。

如《要不然会更糟糕》在文字表述时, 采用了点到为止的方式:“但是,要不然会更糟糕。”作者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他用画面告诉我们了。 指导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文字的同时看插图, 变换语言来写一写 “小老鼠兴奋地说:‘我是幸运的,要不然我___。 ’”这样的设计, 在学生兴趣盎然的阅读写话中,既考查了学生是否读懂图画,又进行了句式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了文字与插图之间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2)描述言外之图。

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观赏,仔细描绘,可以是文中的一幅图,从图画中解读出绘本中未表达的故事,也可以指导学生把看似割裂的一幅幅画面, 凭借自己的理解、想象编出有趣的情节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写话的能力。

约翰·洛威·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里说:“经典之作《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整本书14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 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 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在学生被狐狸的窘态逗得前仰后合时,引导学生选择某一幅图将狐狸的丑态写下来, 此时的写话是生动的、富有生趣的。

(3)衔接图文之趣。

看惯了图画书的孩子, 不但可以发挥想象力, 将那一页页断开的图画 “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能把静止的把图画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

如《逃家小兔》在画面的衔接和处理上很有创意。一张全景似的横长的彩色跨页,没有对白,只有一幅色彩浓烈的想象的画面,然后又是两张黑白,又是两张合二为一的彩色…… 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把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此时让学生把黑白图画上的文字与看到的情景结合起来,发挥想象将这一情节写具体,学生眼中有图,心中有情,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写话在学生满心愉悦中完成。

篇9:童话教学:轻启儿童写话之门

为此,笔者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童话资源的优势,依托教材中的童话故事,采用“仿”“扩”“改”“借”“续”“复”等方法训练学生编写童话,让学生在神奇的童话世界里,尽情地张开幻想的翅膀,从心底里流淌出童言稚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写话”,为低段学生的写话开启一扇快乐之门。

一、鹦鹉学舌,举一反三

“仿”,即模仿童话课文的手法、结构等,仿写内容不同的童话。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低年级教材中的童话在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故事中的几个情节基本相似,语言多用短句和反复句。如《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等故事都是在相似情节的几次反复中展开的。这种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进行语言上的迁移运用。因此指导学生阅读运用这类童话时,要让学生找出情节上的相似之处和语言上的反复之处,并利用这种范例的句式特点和写作方法进行举一反三,仿写出结构相类似的童话情节。让学生在鹦鹉学舌、举一反三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能力。

【案例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借助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揭示了小鱼、黄牛、燕子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的特点。课文中的第3、4、5自然段是并列段式。三段在内容形式上相似。我先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达到读通、读顺课文的目的。接着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课文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小壁虎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说:“________。”请看学生作品:

仿写《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一块草地上。他看见一只小兔正在吃草。小壁虎说:“小兔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啊,我的尾巴可以帮我逃命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顶上。他看见一只小花猫在晒太阳。小壁虎说:“花猫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花猫摇摇头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平衡身体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一棵松树上。他看见一只松鼠在树上摘松果。小壁虎说:“松鼠叔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摇摇头说:“不行啊,我的尾巴可有用了,睡觉的时候我要把它当被子。从树上跳下来时,我要把它当降落伞。”

学生通过以上的仿写形式,展示了动物尾巴形形色色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有内容可说,乐意表达。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仿写不是机械照搬和牵强套用,而是模仿中有取舍,有筛选,有创造,有自己独特的内容。

二、扩展情节,添枝加叶

“扩”,就是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展、补充。一篇童话的描写总是有详有略。有些童话由于表达的需要,某些情节描写有时会有跳跃性,或写得相当简单,甚至略去,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以在此处让学生进行扩写,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展或根据已知童话故事进行添枝加叶,增加新的情节,把故事往下编,使已知故事情节更加具体、详细、曲折,内容更加有趣。

【案例2】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极富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大家听了议论纷纷”的情景和“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的情节都是一笔带过的,没有具体的描写。哪些动物在议论纷纷,叫苦连天,它们是怎样议论的,又是怎样叫苦的呢?此处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于是我让学生进行情节扩写,写出动物们的心里话,叫出他们心里的苦。这样一来,本段故事的情节更具体了,内容更充实了,语言更生动了。请看学生作品:

扩写《从现在开始》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

小猴子说:“我向来是晚上睡觉的,白天光线那么强,叫我怎么睡得着呢?”

松鼠说:“晚上出去做事,天这么黑,怎么能看得见树上的松果呢?”

小兔说:“如果我白天躲在草丛里睡觉,那岂不是被猎人抓了去,这样多不安全呀?”

猫头鹰听了,非常生气。它扯着嗓子大声喝道:“你们都给我听着,现在我是万兽之王,你们都必须听我的,谁敢违抗我的命令,就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大家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小猴说:“一个星期来,我每天都睡不好,真是困死我了,现在我的眼皮总是想打架。”松鼠说:“哎,一个星期来,我没有哪一天能够吃饱的。现在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真想大吃一顿。”

小兔说:“一个星期来,我每天都担惊受怕的,这种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 …

三、借用改写,学以致用

“借”,即借助课文中的有关科学知识编写知识性童话。在低段教材中有许多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是什么》《回声》《地球爷爷的手》等。在学完这类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借用课文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把课文改编成一篇知识性的童话故事。

【案例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这首小诗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我们中午的太阳在南边,影子在北边;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树木向北的枝叶稀,向南的枝叶稠;沟渠里的积雪北边化得快,南边化得慢。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诗歌中介绍的科学知识改编成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童话。请看学生作品:

改写《 小兔迷路了》

一天,兔妈妈叫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小兔挎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她来到森林里,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在一棵大树底下发现了很多蘑菇。小兔采完蘑菇,提着篮子想回家。可是小兔迷路了,他想:现在正是中午,太阳在南边,我的影子就在北边,我只要跟着自己的影子往前走,肯定错不了。于是,小兔朝着影子的方向走啊走啊,果然找到了自己的家。

四、续编结尾,精彩继续

“续”,即续写。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深深打动着每个小读者的心。有些童话故事情节清晰,结尾虽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了猜测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学生读后仍觉得意犹未尽,“后来又怎么样了?”这是他们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文字续写结尾,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灵活性。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雪孩子》一课,可让学生续编《雪孩子又回来了》,想想小白兔和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美丽的小路》一课,可让学生续说美丽的小路回来后,动物们会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路,把小动物心灵的美、行为的美进一步深化,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案例4】《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篇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在学了课文后,我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续写故事,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请看学生作品: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他抬头一看:啊,小鸟没讲大话,天真是很大呀。他高兴地跳啊跳,跳到了树林里,看见一只啄木鸟啄着树干,不解地问:“啄木鸟阿姨,你在干什么呀?”啄木鸟说:“我在给树治病哪,树上长了很多虫子。”青蛙跳啊跳,又来到了棉花地里,看见了一只七星瓢虫。他惊奇地问道:“瓢虫弟弟,你在干什么呀?”瓢虫说:“棉花姑娘生病了,我在忙着给她们捉蚜虫呢!”青蛙问瓢虫:“那我该做什么呢?”瓢虫说:“你应该到田里去捉害虫,那里有很多你的同伴呢。”青蛙又来到田里。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从此,青蛙就在田里捉害虫,保庄稼,成了人人夸奖的捉虫能手。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续编故事,既延续了课文的故事,锻炼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

五、复述内容,推陈出新

低段语文教材中的童话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规范浅显,常用反复叙述的手法,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复述的形式把课文中的童话故事写下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童话时,要让学生在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复述。可以改变人称,增添角色,补充人物的内心想法、动作和语言,根据自己的个性,编写出全新的故事。

【案例5】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可以让学生以丑小鸭的身份,讲述自己的故事:出世后因为长得丑,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他只好离家出走。出走后,在外面经受了小鸟的讥笑、小狗的追赶等不幸遭遇,以及经过不懈的努力追求最终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通过第一人称的复述,学生受到了要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善待他人的情感教育,很好地领略了文本的教育内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请看学生作品:

复述《丑小鸭》

我是一只长得又大又丑的小鸭。我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我丑小鸭。因为我长得丑,哥哥姐姐咬我,公鸡啄我,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我。除了鸭妈妈,谁都不喜欢我,谁都欺负我。因为我长得丑,哥哥姐姐都不愿意和我玩。我感到孤单极了。终于有一天,我在家里再也待不下去了。我钻出篱笆,离家出走了。

我来到一片树林里,小鸟看见我讥笑我,猎狗看见了,追赶我。我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冬天来了,湖面上结了冰。我在冰上冻僵了。一位好心的农夫发现了我,可怜我,把我带回了家。从此,我生活在好心的农夫家里。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有一天,我出来散步,向湖边飞去。忽然,我看见湖面上,映出了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我高兴地叫起来:啊,原来,我不是一只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总之,童话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非常适合低段写作。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童话写作是表达个性化感受的平台,是学生自己表现的舞台。童话写作顺应儿童盼望出现奇迹、又渴望创造奇迹的天性,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打破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局限和羁绊,使他们从平常状态中超越出来,在神奇的童话世界里畅游。

低年级写话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以童话为立足点,让低年级学生进行童话体的写作,能使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以一种快乐、轻松的积极状态,尽情自由地说,快快乐乐地写。教师作为低年级写话的引路人,应努力保护学生写话的积极性,树立他们写话的信心,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话,主动写话,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快速起步,正确起步。

上一篇:单位评语英文自我评价下一篇:低碳经济单选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