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忘历史》有感

2024-04-15

读《不忘历史》有感(通用9篇)

篇1:读《不忘历史》有感

我轻轻地和上《不忘历史》这本书,内心涌动着一份感动、一份自豪、一份欣喜。虽然与书中人物告别了,但书中所叙述的事情,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却已在我心中生了根,永远也抹不去。我们中华民主爱过志士的高大形象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王二小,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抗战小英雄一个与我们同龄的孩子,本应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享受天伦之乐,而他却遭遇了战争,遭遇了残酷的敌人。他本可以逃过一劫,但因为对敌人的仇恨,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奋不顾身。当鬼子的枪口对准他的时候,他没有畏惧,没有哭泣。多么勇敢的小英雄啊,我为此震惊。

在我国的历史上,像这样的英雄千千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狼牙山舍身为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前辈们以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感动着我,激发着我内心深处对祖国的那份热情。

我们和王二小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是多么幸运,又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战争,没有仇恨,有的只是幸福美好。我们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呵护、祖国的培养……我们可以读书,学习文化知识。而这一切都是想王二小一样的舍身忘死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蓝天飘着彩霞,大地铺上了金光,我们举起队旗,向国旗敬礼,心中回荡着真挚的声音︰英雄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是你们铺出了阳光大道,我们一定会记住先辈们披荆斩棘的艰辛,记住父兄们开拓奋进的功绩,珍惜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要踏着先辈们的足迹,发扬革命传统,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2:读《不忘历史》有感

读《不忘历史》有感

我最近读了《不忘历史》这本书,内心涌动着一份感动、一份自豪、一份欣喜。我们中华民族爱国志士的高大形象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还记得王二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用鲜血为我们铺平大路。他面对敌人的杀心毫无恐惧之意,他是个抗战小英雄。一个与我们同龄的孩子,本应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享受天伦之乐,而他却遭遇了战争,遭遇了残酷的敌人。他本可以逃过一劫,但因为对敌人的仇恨,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奋不顾身。当鬼子的枪口对准他的时候,他没有畏惧,没有哭泣。多么勇敢的小英雄啊,我为此震惊。相信他的父母在天上也会为他感到高兴自豪的。他们有个这样的好儿子此生也无撼了!我们和二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是多么幸运,又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战争,没有仇恨,有的只是幸福美好。我们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呵护,祖国的培养„„我们可以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这一切都是像二小一样的舍生忘死的英雄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抗日英雄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是你们铺出了今天的阳光大道。“喝水不忘挖井人”,你们的恩德我们牢记在心。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要踏着先辈们的足迹,在我们的时代里,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腾飞吧!在这里我衷心祝愿你更加繁荣昌盛。

篇3:读《不忘历史》有感

梁启超研究历史人物所持的历史观的核心是英雄史观, 正如他指出的, “罗素曾言:‘一部世界史, 试将其中十余人抽出, 恐局面或将全变。’此论吾不能不确认为确含一部分真理。试思中国全部历史如失一孔子, 失一秦始皇, 失一汉武帝, 其局面将何如?佛学界失一道安, 失一智, 失一玄奘, 失一慧能, 宋明思想界失一朱熹, 失一王守仁, 清代思想界失一顾炎武, 失一戴震, 其局面又当何如?其他政治界、文学界、艺术界, 盖莫不有然。”又说“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伟大活动可以使历史起很大变化, 若把几千年来中外历史上活动力最强的人抽去, 历史到底还是这样与否, 恐怕生问题了, 譬如欧洲大战, 若无威廉第二、威尔逊、路易乔治、克里孟梭几个人历史当然会另变一个样子, 欧洲大战或者打不成, 就打成也不是那样结果, 又如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历史, 若把西太后、袁世凯、孙文、吴佩孚等人, 甚至于连我梁启超没有了去, 或把这几个人抽出来, 现代的中国是个甚么样子, 谁也不能预料, 但无论如何, 和现在的状况一定不同。”在梁启超看来历史的发展和停滞完全决定于少数英雄人物的“方寸之动”。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 若失去这些大人物, 历史的面貌就会改变。其实, 任何英雄人物, 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梁启超没有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 因此把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排除在历史研究之外, 而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作为专史的主要对象。

中国封建传统史学向来注重以礼仪或伦理原则审评历史人物, 宋明时期, 受理学史观的影响, 史家撰史特别注意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意志等等对于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局面的影响, 把封建的“忠”、“孝”、“礼”、“义”、“三纲五常”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如果个人品格有违封建伦理准则, 不论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大小, 总成为受指责的对象。梁启超突破了封建史家评价人物的政治和道德准则, 提出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新的原则和标准, 主张以人们在思想、政治、文学艺术上的建树和影响作为为历史人物立传的标准, 并敢于为被封建史学定为“叛逆”的历史人物翻案, 对封建史家造事诬蔑, 以封建正统观念评价历史人物的不正当做法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这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 今天仍值得肯定和借鉴。

梁启超研究历史人物的又一贡献, 是将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分门别类, 系统的加以研究、评价。例如他把中国历史上在思想学说、政治事业、文学艺术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抽出来, 为之作传, 加以评述。突破了传统史学只注重政治人物, 轻视思想、文学、科技人物的局限, 他不仅特别注重历史人物思想、文学、科技、艺术成就, 而且分别介绍了为文学家、政治家等多方面学者作传的方法, 在方法论上,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为文学家作传提出要转录他本人的代表作品或转载旁人对他的批评, 这样既保存了重要的资料又说明了文学家的价值、地位。为政治家立传, 应当“平均叙述”, 既说明其学术思想成就, 又叙述其政治功业, 不可偏废。

从此书中还学到了许多能够加强自身修养的东西, 历史上许多史学家也非常重视自身修养的培育。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论, 即史才、史学、史识。该论一出, 此后的史学批判, 便以才、学、识三者作为衡量史家素养的基本标准。至清代, 章学诚系统总结前人的理论和观点, 在刘知几的才学识“三长”论基础上明确提出史德。对史家修养提出了更为完整深刻的认识, 其所谓“史德”内涵丰富, 而其根本点, 就是要尽量尊重客观事实, “善恶不隐”, 如实反映客观史实, 不要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主观意图掺杂到客观史实中去。所以如此, 就是要“还历史以真实”, 搞清楚古今历史变化,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的史学大家, 完全摒弃了封建史学以传统的立义和道德观念评价人物的标准, 而以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标准来研究人物, 对某些具体历史人物的评价今天仍值得重视和肯定。他对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树和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篇4: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摘 要:本文通过带着历史学是什么的疑问,在联系对当代青年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他们选择未来的方向上,来探讨现今历史学的研究方向变化以及其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学;历史;史学

一、总论

历史学是什么,什么是历史,对于当代很多学过历史这门课程得人来说,给历史学是什么下一个定义,想必没有几个人能做出一个系统而又确切的回答,因为这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葛剑雄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面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他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历史的方法和理论。”①这是葛教授对历史学一个高屋建瓴的统领性概括。而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就是一个对这种思想重新加以组织的过程。”②但是从学科研究的内容来探讨又有不同的解释,“由于历史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些社会现象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或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③而联系到当今社会,重科学经济类学科轻人文社会类学科的时代,人文社会类学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来小,特别是像历史学这种冷门学科,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去安下心来去研究历史,一些学生失去了诚信,读书不下苦功夫,只想走捷径混学位,不在意是否做出了真学问,长久以往,历史学甚至整个国家教育将何去何从,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当代历史学是否应该考虑转变发展方向,是逐步和经世致用的理工类学科相结合相互促进,还是独树一帜继续走前人那种踏实做学问的道路,已经成为现今一代以及以后几代人都无可回避的的难题。

二、历史学的研究的方向变化以及其该何去何从的走向问题

现今历史学不在是单纯在史料、考据等研究领域上下功夫的学科,以现今很多学校为例,历史学开始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道路,比如历史开始和旅游,特别是红色旅游开发史相结合,这是历史学转变发展思路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这不仅摆脱了过去只单纯研究某一地方史窠臼,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历史学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上的衔接。事实证明不能给社会带来实际效应的学科和研究会慢慢被社会和时代疏远,于是就有了现今的很多学校把历史学科的研究方向轉移到本于当地的经济以及文化产业上来,研究本地区的经济史,区域发展史,这是走活历史发展领域的一种方式,当然这样研究导致了对整个中华历史的研究导致了大断层,因为各地方只专注于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历史的贸易保护主义藩篱也不断加深,从而导致了对整体中国历史宏观的研究的实力不足,但是这样至少却保存了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火种,这在全国来说不是一小部分情况。当今的现实不容许大批的人去做史学研究工作,毕竟历史不能养活中国这么多的人,也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历史的发展领域和方向上应该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先生存后发展,走与时代相结合,古为今用,经世致用之路才有希望继续走下去。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笔者对这句话一直有自己的想法,笔者认为胡适先生说的是应该多谈些实际问题,去研究实际问题,不要拘泥于长篇大论的深奥理论,而不是说不谈主义,就如当今高校中一些青年学子,为生活而读书,为前途而研究,或者说的更露骨即是为了功利而读书和研究,这与历史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是不符的,因为短期内你很难从学习历史中获得回报,而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也违背了从事历史研究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事历史研究需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着眼于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精神,同时具有分析科学与社会进步的能力和卓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情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通过比较看到我们自己国家研究历史的不足之处,从国外史学发展过程中汲取有益经验,来延续历史作为推动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学科。总的来说,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历史学才能真正的继续延续下去,而古老的经典只能活在过去的摇篮最后成为生活的死化石。

三、略论当代青年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面对历史和现今该如何寻找出路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如果连青年都不再学习历史,不去关注历史面向未来,那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将魂归何处。“隔着纱窗看晓雾,时光迁移,潮来潮去,不知不觉,历史的选择让我们到了现今,这是一个山重水复之后的峰回路转的时代,其中有许多同人谋相联系的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却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史后终于站了起来。”④但笔者想说的是不仅是站了起来,更是发展起来,逐渐强大起来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发展和富强,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更是精神层面的多样化,青年一代面对不同的各种流派和思想,容易困惑,这些困惑的背后最终还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潮流面前,历史完全无力抵抗,学习历史看不到前途和出路是青年学子最大的感叹。但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是站在战略高度对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革命史和党史重要性,而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可以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探索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出路。

四、结语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⑤这不正是当代青年学者所缺乏的核心价值观吗?当代青年最大困惑还是对生活的追求与历史的研究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矛盾,致使当代青年一直在艰难中徘徊,大部分的高校学子,特别是学历史学子,当你们正在为自己未来出路而困惑的时候,希望你们回过头来认真想想,你们是否真正有喜欢过,哪怕有片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态度对待过自己所学的历史,笔者也在这里希望后来甚至更后来者能找到一个在追求生活和学术之间的平衡点,尽管这只是一种设想,但是我始终相信历史是写过去,而不是为过去而写,它是为了今天和明年的所有大众特别是有志青年而写,它会为真正喜欢它的人绽放美丽的花朵,为真正喜欢它的人结出丰盛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

[2]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学是什么[M].商务印刷馆,1981:19.

[3] 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 [J].河北学刊,2004, (6).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426.

[5] 蒋廷黻.中国近现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扉页.

注解

①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②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学是什么[M].商务印刷馆,1981年第19页.

③ 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 [J].河北学刊,2004,(6).

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426页.

篇5:读《历史的化石》有感

我读完了这本《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

知青下乡的命运,梦断龙门的失落,在人生的低谷,木斋先生没有放弃希望,坚韧的执着的追求,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考取研究生,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意的人生是木斋老师的追求,奋斗的人生是木斋老师的写照。木斋老师的人生奋斗史也是一部参考书,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并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这本书内容中下篇〈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所有的人在于人生是最重要的选择。

篇6: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读了安徽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课本《历史的选择》之后,使我爱不释手。尤其是对《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文中写了一名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一个女子——张海迪的事迹。

她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我,她的成长中充满着酸甜苦辣。她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生活,她无法上学,也不能单独生活,只能靠父母养活。面对残酷的命运,张海迪没有选择沮丧和沉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她虽然没有进过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自小学到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付出的所有艰辛、心血和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她的作品出版不到半年,就重印了3次,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不难看出,这些背后张海迪付出的心血是数不胜数的。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并不可怕,我们应该乐观地面对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才可以不断地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接美好新一天。想想张海迪,再想想自己。我是个四肢健全的人,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家里放着许多好吃的,穿的是新衣。上学有车接送,学校有崭新的教室,窗明几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也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好。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要学习张海迪的精神,做个像她这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华瑞小学六年级学生

李峰

篇7: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20131011322 杜莹莹

本书的作者以冷静的头脑、独特的视角对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很多鲜为人知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介绍,并做出了深刻、理性而又客观的剖析,既有纵向的条理清晰的阐释、分析,又有横向的与同期其他国家国情的对比,引人深思。

在我看来,虽然作者的职业是一名记者,而非专业的史学家,但他却掌握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向当时和以后的读者还原这段历史,阅读、研究了大量的史料,甚至进行过采访。最打动我的,是他拥有的很多专业史学家都不具备的不肯为了哗众取宠而肆意改写历史的正直,不会为配合粉饰太平而掩盖“伤疤”的勇气,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客观冷静而又理性地独立分析过去的每分每秒的智慧,最重要的,是那份代表着大爱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人民公社在我国始建于1958年,到1984年彻底终结,其全部的历史计为27年。它发生在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目标是将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但是它却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悲剧。这是20世纪中国人死于饥荒以及战胜饥荒的最重要的史篇,也是世界舞台上最为凝重的一幕。”——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我对人民公社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了解仅限于此,简单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考试机械地记忆,读过此书,除了对人民公社及相关历史事件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的介绍和对相关事件的深刻剖析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产生了很多问题,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同一种历史,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研究,会产生很多种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为了增强这本书的真实性、可读性,让读者不觉得枯燥,不为那段灰蒙蒙的日子心情过于低沉,引用了许多当时的“积极分子”所编写的诗歌,比如形容农民消极怠工,有诗云:“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争公分武松打虎。”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农民消极怠工的现象。

作者在行文中,还给出了很多数据,来证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存在的不合理性,数字是冰冷的,但是,我想,更冷的,应该是当时农民的心了。若是不冷,怎会“肢解吞吃死去的同伴”?若是不冷,怎会“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勒死煮食”?这样的画面,让我联想到了《一九四二》,先看了电影,又拜读了刘震云的书,觉得除了“人吃人”的场面之外,《历史不再徘徊》还有很多地方都和《一九四二》相似,如将农民的痛苦万分和当权者的麻木不仁进行对比。不同的是,1942年的饥荒,始作俑者是国民党,这使我不由得更加钦佩本书作者的勇气。

虽然人民公社的终结距今也有30余年,并且改革开放以来,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是稳步提升的,每年不同规模的自然灾害也在发生着,却从未有过那样大规模的饥荒,但我对那场灾难仍是心有余悸,为了当时我未曾亲身经历但却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人们所面临的痛苦,也为了对现实和未来的恐惧:我们在今天,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结束三十年有余的今天,审视它,觉得当年的中国人,上至高高在上的中央领导,下至最卑微的农民,都有那么几分荒谬、可笑,但是,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在审视我们的今天,今天的我们时,是否也会由

于某些原因认为我们“很傻、很天真”而情不自禁地发笑呢?

有一种场景,贯穿全书,也充斥着那段历史:农民、基层干部为了竞争、邀功,虚报粮食产量,如1958年,大跃进初期,全年粮食的实际产量只有上报产量的52%,数字中埋藏着饥荒的危机。这让我想起一个童话故事:猴王命令猴子们摘桃子,储藏起来以备过冬食用,有一只小猴子,既想少干活儿、又想邀功,于是虚报它摘桃子的数量,猴王信以为真,决定停止储备桃子,冬天来临时„„猴王和其他猴子被一只爱耍小聪明的小猴子玩弄了,类似地,当时,聪明的全体中国人把自己玩弄了„„不同的是,那是用以教育小孩子不要说谎的童话,而这,是足矣教育所有中国人的血淋林的历史。

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几近愤慨:“按照华国锋对8亿农民的要求,在即将到来的1977年,他们并不是要筹‘包产到户’,甚至没有必要顾及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要将精力集中于一场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我想问:政治家应有的责任是什么?政治因何而存在?难道不该是为了人民服务么?为何现如今,人民已然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人民连肚子都填不饱,甚至饿殍遍野、国将不国之时,何谓政治?我想,作者对此在后文给出了很明确的回答:“物质乃是治国的第一要旨,至于意识形态,例如政治运动之得失,无产阶级理论专政之利弊,毛泽东思想之功过,自然也很重要,但人只有在吃饱了饭之后才会有功夫来讨论这些。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这些是非之争不能给人们以更多的物质利益,反而令人民越发贫穷,则意识形态的教义即使再崇高,领袖的思想即使再辉煌,仍不免是空中楼阁,终有倾覆的一天。”毕竟,任何法律和专制手段都是无法制止饥饿的啊!

作者在第四章写过这样一句话:“取得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人民以真正的利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想,一个政党、或者说领导人、统治者的威信的树立,绝非出自严苛或者武力,而是给人民以真真正正的实惠。

以前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等历史事件时,总结事件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中国人犯了盲目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读过这本书,我对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切的恐惧。

人无完人,被崇拜的那个人,一旦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他的被崇拜程度越深,危害越大。但是,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开始、推广和延续,除了毛泽东个人原因,还有其它原因。

从个人原因来看,我觉得毛泽东是有好大喜功、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嫌疑的。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过这样一句话:“老鹰的翅膀拴上金块儿,就再也无法凌空飞翔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众多作家的处女作是毕生难以跨越的高峰,也能解释为什么众多伟人晚年犯错。毛泽东没有转变他的惯性思维,他将对付敌人的手段运用在统治人民上,将战争的经验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推移,照抄照搬到经济建设上,这是不合适的。“终其一生,毛泽东始终认为精神力量之重要远远高于技术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他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至少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期间,有这样的嫌疑,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类似的观点就可以证明。

毛泽东将他的一生的作为都总结为两件事:一个是打败了蒋介石,还有一个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将这两件事合起来看,其实就只有阶级斗争一个要旨”。事实上,他的是非功过,远远不是“阶级斗争”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能够概括的。但通过他对自己的评价,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阶级斗争”在他心中崇高的位置。

历史性的错误必然不会只是一个人导致的,“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是“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这多少都会让毛泽东寒心的„„导致历史徘徊甚至停滞不前的客观原因同样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国的领导人和他们的苏联前辈可能有着无数的区别,但是在计算到达共产主义的时间表时,其紧迫的心情如出一辙”。这不能只怪“共产主义过分美丽”,我们的领导人忽视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对经济建设太过在乎,才会失去了理智

和清醒的头脑,可以见出凡事都要平常心去面对的重要性了。当然,想让新中国迅速富强几乎是当时所有华夏儿女的梦想,这也进而导致了全民的不冷静——“几乎所有的人,官员、记者、学者、诗人、政治家、甚至最有名望的科学家,都在推波助澜。”

尽管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领导人、高层决策者的身上,但是,我认为,建国以来,或者说五千年来,中国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倒退的,而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作为政治家,应该做的,就是让人民在前行的路上,少走弯路。将责任推给“自然灾害”,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就算老天爷连年地故意刁难,何以自从人民公社的大旗在小岗招展起来,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就从没有让人吃饱过肚子?”并且由于我国所跨纬度较广,气候种类较多,季风区所占比重较大,近些年的自然灾害也并非罕见,但并未出现过那样严重的饥荒问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可怕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让历史重演、再度徘徊,不让若干年后,我们成为后代的“笑料”,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首先,作为领导,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臆断,要善于倾听,倾听社会各个阶层发出的声音。

作者在第一章中,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例,分析了统治者早年的个人经历对于日后为官时进行各种决策的影响。每个人的时间、经历有限,而万事万物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阅历有限,统治者亦然,但是,作为统治者,在做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比如农业政策之前,虽不能去农村常住进行体验,走进农民、广开言路却是必须的。“问题不在于人们表面上说什么话和敲什么锣,而在于心中所想的弦外之音”,这“弦外之音”才是真正的民意,民意是信息的来源,充分考虑民意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改革走到了深水区的今天,对于党和政府,倾听民意才能真正使得一切工作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否则,领导人和百姓就会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距离,怎一个远字了得?

在第四章介绍邓小平时,作者这样说:正是由于落难江湖,他对官场中的种种虚伪更加了解,而人世间的真情常在百姓中。走进人民群众,也是走进真实,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它更接近我们的生活。而要想听到群众的“弦外之音”,也绝非易事,在当时那样的制度下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意见本身的是非正误,而是它是否有效以及是否会累及个人的安危进退”,有很多不顾个人安危说真话的人,也真真受到了“惩罚”,比如,在一个叫“武店”的公社,由于饥饿,“四病”——浮肿、子宫下垂、干瘦、闭经——泛滥,官员为维护人民公社的名誉,决定对“四病”加以治疗,找来医生,询问病因,名叫王善身的医生,不愿独善其身,不肯为公社矫饰,表明:只少一味药——粮食,结果当场被捕。领导人想听真话,就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公民的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让人,民敢于说真话,让人民说了真话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是必须的,“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富于天才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经济的天才。不过,个人的贤愚得失最终能够左右大局,乃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既成制度中缺少遏制个人行为的力量”,“与其说他(毛泽东)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如说他具有超越常人的行使智慧的权力”因此,将权力“装进笼子里”,这把双刃剑才会发挥它应有的正能量。

此外,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我们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建设一定要吸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经验教训:“有人认为,人民公社是最完备的形式,可以容纳共产主义的生产力,真实荒唐透顶。想将胚胎预先取出当婴儿抚养是不可行的,即使给他穿上最美丽的衣服,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急躁冒进,是万万行不通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是断断不能走的,只有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才是王道,“科学与愚昧断然没有可能在一个殿堂里面共生共息,不是科学改造愚昧,就是愚昧把科学也变成愚昧,二者必居其一”,所以,除了尊重客观规

律,科学发展,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应该看到,当代中国,在一系列华丽的经济增长数据背后,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如果单纯地追求GDP地增长,而忽视了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饥荒”是有可能再次重演的,只不过,这一次,贫乏的也许不再是物质,而是灵魂。如果走得太快,我们会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以90年代人们的眼光来看,‘两个凡是’的荒唐和霸道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个人崇拜具有明确的批判意识,并且付诸行动,确需一种罕见的勇气。”在很多人选择随波逐流或是沉默时,也有很多人在为捍卫真理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着,如果不是这些人的点滴努力的汇集,人民公社最终走向衰亡的时间可能还要延后。清楚后果还要为了苟活而助长错误的人是为人不齿的,逃避错误或者发现错误却不敢说出口的人,在那个年代,是有权利辩解并值得被理解的,而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人才是铸就大写的忠诚的人,无论他们试图制止错误的行动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虽然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以求明哲保身,且即使他们敢于直言犯上也不会起任何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任何强制的手段虽可令人俯首就范,却永远无法征求其内心世界。”就算是暂时的妥协,也只是委曲求全,因为低下头颅,是为了扬起思想。并且,我认为,真正的勇敢并非是出自无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而是理智分析利弊、内心挣扎矛盾痛苦纠结过后所做出的无畏的选择。

篇8:读《不忘历史》有感

关键词:城市设计,同时运动系统,空间

1 什么是城市设计

作者指出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空间, 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并引用了《城市设计的实践》作者Gerald Crane的观点作为城市设计的定义, “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的设计。城市设计在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从成果看, 最好将它作为前二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 则可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 从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的主旨:好的城市设计, 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 一种对赋予城市及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 它与保护和开发都有关系, 从而不顾此失彼。关注城市设计, 将使一个有理解力的设计师联想到每一个村落, 城镇, 城市和大城市区域, 不论其包含的基地、地形的自然特征或人为问题如何, 都具有根生于自身的自然形态、固有的地方感, 历史感, 具有精神和伦理潜力。它促使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 也促使每一个人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

2 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及如何进行城市设计

2.1 对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作者是从理解“空间”入手的

作者认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成分是由体量和空间两项要素组成, 设计的实质就是两者的相互关系。建筑形式是体量与空间的接触点。以体量和空间确立的明晰性与活力决定了任何发展时期建筑作品卓越的程度。

2.2 在空间的基础之上, 作者又引入了时间的概念

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每个动作或每个瞬间总是由前一个感受引导, 并将成为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序幕。如果承认生活的目标是获得和谐感受的过程, 那么经历时间感受到的一个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

2.3 介入空间的概念

建筑就是空间的表现, 就是要使身临其境者产生一个与先行的和后继的空间有关的明确的空间感受。要使一种空间意识推向创造性的运用, 就要求设计者全神贯注的介入。设计者的课题并不是创作建筑的立面和体量, 而是要创造一种包罗万象的感受, 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是人民的艺术, 一种共享的感受, 也是一个艺术家可遇到许多具有潜在鉴赏能力者的地方。设计师的作用是在于构想一个观念, 灌输入社区共同的思想中, 使之培养成长, 这样最终的结果使之有可能接近他原来的观念。

当社区和设计者把规划和建造一个城市的过程转变为一件艺术创作时, 真正的介入就开始了。

2.4 同时运动系统

同时运动系统可以说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有关如何进行城市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上述的三个概念是理解这一理论的基础。在书中, 作者再次加以强调理解同时运动系统的前提。

2.4.1 体量和空间的关系, 第一步就是要使一个人的思想尽可能适应空间作为一种支配力的观念, 对空间作为一项自在的基本要素作出响应, 并在其中抽象的构思设计。

2.4.2 感受的连续性, 人们在空间中运动, 所产生的感受连续性都是从运动空间的性质和形式中派生出来的, 运动系统在建筑设计中作为支配性组织力量这一概念, 指出了关键所在。换句话说, 设计者能将他自己投入身历其境的思想和感情中, 并为使用者设身处地地感受而理解这个设计, 这样, 这个设计也就实现了原来的意图。

2.4.3 同时的连续性, 必须看到, 在一系列运动系统的条件下存在着空间感受的连续性, 这是以不同速率不同模式的各种运动为基础的, 每一种运动系统既与其他系统相关联, 又对居民生活总的感受起着一份作用。

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同时运动系统, 作者把它比喻为一棵树, 树的基本结构中有一种形式, 它有生长能力, 它是一系列基本运动系统的直接的自然的表现。树的种子中包含了生长的原动力, 产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素质的管道导向:统一或相互平行;这与所处的环境有关, 目标为垂直向上。可见, 作者把同时运动系统看作为建立城市有机秩序的原动力与法则。在城市中, 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点必须加以突出, 它是设计上丰富的所在。

2.5 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当面临制定一个城市大范围开发设计的问题时, 明智的办法是一开始就细致地研究基本的运动格局, 以便在一个相当有节制的规模上开始建立建设性的、有目的的运动系统。然后, 对这个中心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开展设计。运动系统必须与天然和人工地形有关, 他们必须考虑地形和自然特征, 或其组成部分的结构物的性质。它们能对在社区中有特殊意义的教堂和尖塔、公共建筑和历史性纪念建筑起加强、烘托的作用, 或赋予新的意义。

每个系统的正确设计必须联系运动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一般性质。快速系统要求自由流畅的形式和曲线以及间隔宽阔的网络划分;而步行运动系统要求情趣变化和急剧变幻的印象。这可以通过频繁使用焦点和标志性的目标, 或是通过一系列有确定的视觉终端, 成不同角度的短的段落到达。城市设计者面临的是同时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和不同的感知程度, 创造各种形式, 使坐车游行者和步行者都能同样感到满足。

可见, 同时运动系统在组织众多建筑师的设计成为统一整体方面, 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一个基本设计结构, 使每一个建筑师的单体设计都有了依据。

接下来, 作者通过对人感知环境, 空间的方式的分析, 以及介入的研究, 指出了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该如何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来处理细节。

3 思想付诸与行动

在本章中, 作者通过在费城的实践为读者演示了城市设计如何从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过程。

3.1 原则:

本质之中统一;非本质中自由;两者之中兼容。本质即指运动系统。

3.2 决策:

决策应该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可以把它看作形成假想并对反馈作出反应以修订假想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重新考虑建筑师和业主的基本关系, 建筑学方面妄自尊大的传统习惯必将让位于老老实实承认业主也有一份作用的原则。对业主个人利益的传统承诺将让位于一个含义更广泛的业主;据此, 对直接业主的关照将扩展到周围的人们和社区。

3.3 设计结构:

一个设计结构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共享的感知序列的结合, 由共同的感受发展成一个组合形象, 从而产生一个基本的秩序感, 个人的创作自由和变化都和它联系在一起。在这里, 作者是以贝聿铭的“贝氏塔”来举例说明的。

3.4 形式:

根据设计结构, 考虑基地环境及向基地延伸的外来的设计力, 形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而对形式评价的标准就是对它的建筑群能不能加以移动而不损害整个规划。

3.5 建筑表现:

建筑表现的束缚或自由是由这座建筑在更大的设计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在限定的条件内, 建筑师的设计水平成为决定城市设计质量的最后因素。

在本书的最后, 作者再次强调了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它既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 又是验证一个城市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4 结束语

篇9:读《不忘历史》有感

国家文化部“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自2012年11月27日开幕以来,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得到众多美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笔者曾见到公交、地铁站台旁张贴的展览广告,又应朋友的极力推荐,曾专程前往该馆四层展厅参观,确实感到不虚此行。虽说当今画展中配合文献资料和视屏的方式已经较为普遍,但就“北平艺专”这样的具有学术研究性质专题展,恐怕还是有史以来的首次,除去经过不同程度修复后展出的自1918年建校以来的艺术家留下的30余幅珍贵佳作集体亮相带给观众的震撼之外,相应的校史档案、纸本图册的配合陈列也是难得一见,视屏访谈中有徐悲鸿时期国立北平艺专教师戴泽、学生靳之林先生深情回忆往事的画面,更是令人感慨万千。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美术学校,曾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然而遗憾的是,长久以来,北平艺专的形象远没有被廓清,历史意义远没有被认识。“更为遗憾的是,关于它的历史资料、文献、档案、作品、实物的收集整理,更是匮乏到几近苍白。此次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展,或许能唤起人们对北平艺专和它所承载的那段历史的关注。”这正是策划、主办人的用心所在。①

笔者注意到展品中有幅沦陷时期(伪)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38-1940)学生富家珍留校作品《女人体》(作于1939年,布面油彩,81×63.5cm)当为毕业前夕课堂习作。该作构图饱满,色彩沉稳,用笔简约,采用勾勒轮廓线的方式,既有欧洲野兽派的画风,也有中国画线描的影子在内,虽经重新安装画框,但原框痕迹显露,留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伴有一幅风格相似的“佚名”作品参加陈列,于此看出展出者的严谨认真的学术风度。这两件作品与展柜中陈列为数不多的几件同一时期教员名册及富家珍的学籍档案卷宗,构成了支撑开启研究之门的重要史实依据,看惯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以“解放区”“国统区”为理论框架进行分割,如今增加了校史沿革中“沦陷区”的介入,应当是一种观念转移和学术研究上的突破,意义重大。实际上,无论从当时的执政者对该校办学的重视程度、办学的宗旨、办学的时间和地点、办学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延聘、教学成果展示,还是师生在艺术界(主要是华北地区)的影响力,都在延续着建校以来的体制甚至规模,可以看作是“国立北平艺专”发展沿革不可断裂之脉络,尽管在以往被人们认为是段蒙辱的历史而极力采取回避和遮掩的态度处之。换言之,隔断了这条脉络,将意味着屏蔽掉一批曾经就教就学于该校的现代著名艺术家的历史,也势必产生出一些形象模糊、历史含混、史料匮乏、研究乏力、著述寥寥的研究现象,当“你把历史弄清楚以后,你就发现后来有无数的骗子”②,要做到尊重历史,正视历史的存在,就必须面对历史的遗存,做严谨细致的发掘、鉴别和评价工作,通过进行深入的史料发掘,来尽可能地复原历史现场,留后人以信史,作为鉴古知今、开辟新境的借鉴。

曹庆晖先生《主线、主流及其他——看央美美术馆藏北平艺专西画作品想到的》③长文中,对办展宗旨、北平艺专沿革、画家及展品介绍有详细的论述,在分析了参展作家作品中主要来自以取法欧洲特别是法国学院为主要途径的群体——如徐悲鸿美术教育学派——最终在北平艺专成为主导力量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仅凭这一部分师资并不能完全勾勒北平艺专西画引进与实践的全部轮廓,更不能因此而遮蔽北平艺专沿革史上日本留学生的功绩:“实际上,五四时期北京美术学校的初创、30年代上半期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中兴、抗战时期(伪)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的延续,离不开留日回国的美术青年致力于西画引进与实践的努力,而他们经由日本美术学校转引的西洋画法与画风,较之赴法留学生经由法国美术学校所引入者而言,相对偏于西洋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的新传统,即印象、野兽派等现代流派构成的传统,但总体上依旧未出写实的范围。有关这一点馆藏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生富家珍1939年所做《女人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证据,据作品背后保留的原签显示,这件富有野兽派倾向的人体作业的辅导老师——也是富家珍日后的夫君——恰是曾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一直读到研究科的林乃干(1907-1992)。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西画中并无一件留日画家的藏品,我们看不到由王悦之、严智开、汪洋洋、卫天霖、宋步云等赴日留学生所建立起来的另一条西画引进和实践的轮廓痕迹,就好像他们从未存在一样。”如此看来,开展对沦陷时期(伪)国立北京艺专校史及任教就学师生作品、资料的征集、保护、整理,更是亟待相关机构和研究者共同立项解决的课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立北平艺专部分师生在校长赵太侔带领下南迁湖南沅陵后,于1938年6月间,奉教育部令与杭州艺专合并为国立艺专。留平师生经过近九个月的课业停顿后,旧生百余人于1938年4月初陆续返校报到,遂由日本顾问领导下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责令恢复开学上课。先让有着留日学习美术经历的原雕塑系教授王石之接替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保管处主任,不久正式聘用为校长。校内组织仍照以前该校组织办理,设秘书处,由张鸣琦任主任,下分文书股,由周颖夫任股长,会计股由张士弘任股长,事务股由喻项坡任股长;教务处由邱石冥任主任,下分注册教具股,由刘君卫任股长,图书馆馆长一职由黄宾虹兼任。职员在京者,继续录用,以资驾轻就熟,办事便利;经费方面,遵前规定,无大出入;学科方面计分绘画科、雕塑科、图案科三组,绘画科下并分中国画、西洋画两组。各组之教授及讲师,经校长慎重遴聘,有绘画科国画组教授黄宾虹、张大千、溥心畬等,西洋画组教授卫天霖、专任讲师林乃幹等,雕塑科教授为王静远等,图案科为专任讲师李旭英等,为研讨日本之雕塑及图案起见,还聘请日本籍教授北原鹿次郎、鹿岛英二两位。

鉴于原西城京畿道旧校址已被日军占用,乃仍暂在阜成门外驴市口成达中学,因所有房舍光线不适用于作画,需要全部加以改建,然而非短时间内所能竣事,乃又呈请教育部,准在西直门内井儿胡同五号前育德中学旧址为校址。其间,曾一度借用和平门外后孙公园五号京华美术专门学校作为临时校址,办理学生注册事宜。旋又因育德中学旧址交通不便、教室不敷应用等原因呈请教育部在城内另觅校址,最终由教育部划拨位于北总布胡同原北京大学商业学院旧址为办学新址的时间,已经是在该校开学三个月之后的事情。因私立文肃小学占据商业学院旧址不去,曾由教育部总长汤尔和签署训令北京特别市教育局出面协商办理接收,井儿胡同校址则由教育部立师资讲肄馆移入使用。

北京艺专正式开学的时间为1938年5月10日,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即日上课。报纸上刊登了《艺专通函启用印信》的消息,通报了奉教育部第三零六号令派王石之充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及教育部第三一一号训令就该校“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钤记”、“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之章”启用事照知各机构。随后经教育部核准后公布实行《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组织大纲》,凡十四条,明确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方针,以养成艺术专门人才为宗旨。”以后又经修订为十六条,增添训育主任诸项。

这一年的招考新生八十名的时间为7月中下旬。因连日阴雨,交通不便,该校特在东城米市大街青年会内设临时报名处,想必北总布胡同新校址的择定已在筹划之中了。考试日程为:8月1、2日体格检验;5、6两日笔试国文、外国文、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石膏炭化、毛笔画、铅笔画等。各科的试题也在当时的报纸上公布过,如国文试题作文部分有:(一)业精于勤;(二)图画为百工之母;(三)文学中之唯美主义与唯用主义比较论(以上三题任作其一)。常识部分:(一)何谓四史、五经、六书;(二)诗与词不同之点安在?(三)赋之起源由于何种文体?(四)何谓公安派?(五)汉志分诸子为十家,其名家之代表者为何人?古汉语译为白话:“济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可去其谢也可食。”可见当时教育倾向及美术学府对录取新生文化修养要求之一斑。

8月中旬本届招考各科一年级新生竣事后,鉴于该校因要求转学之学生甚多,遂就所余之空额,于9月初开始招考二年级编级生九名,计绘画科西画组三名,雕塑科二名,图案组四名,并于23、24日进行笔试,26日口试。

富家珍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科西画组正在此时。

配合作品展出的有关富家珍学籍档案计有《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招生表格履历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生学历总表》两份,细读之后,可以大致了解她在国立艺专就读前后的个人信息、求学经历、学业成绩等,通过这些信息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更可以延伸至对其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受业教师、参与艺术活动及创作诸方面的探求,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不同政治环境下美术教育、艺术活动对一位从艺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有关富家珍生平介绍的文字资料并不多见,收录多种名人辞典中的词条依据主要参考了富洪《富家珍传略》一文④,从中得知她1917年生于北京,满族镶黄旗,祖上为富察氏。父亲富荣泰,伯父富华丰,系清朝最早一批派往日本的留学生⑤具有维新思想。由于富家珍从小酷爱美术,不惜重金聘请名家衡平、曾一橹培养她学习绘画,在未入美术学校之前,已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十几岁考入华北美专,从王青芳等学习绘画,常外出写生,画技日益进步,三十年代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创作了许多油画,并参加展览,作品《四大金刚之一》曾参加当时北平美术展、获得第一奖。她走遍北京各风景名胜,进行写生,例如《北海之一角》便是她学生时代的作品。1940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成绩名列前茅,本来她可以留任助教,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致未能找到适当的工作,埋没了她的才能,虽然过了几年,在铁路局找到了一般的工作,但不能发挥所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她的才华才得到施展,她参加美术设计工作,从事国际列车内部装饰以及美术教育工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为后来者了解和评价女画家的从艺经历有所依托。但对应学籍档案资料,也有可资探讨的地方。譬如作者的出生年,从招生履历表中填写的“十九年三月廿一日”和学历总表中“民国8年3月21日生”,无疑是公元与民国纪年的不尽规范书写方式,且是同一指向即公元1919年出生的准确记录,与填写入校时20岁年龄也是符合的。展览说明牌中沿用了1917年出生,且“1935-1940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注释,有待明察。从履历表中我们还获悉富家珍别号蕴云,北京大兴人,当时居住在地安门内黄化门司礼监乙六号,这与她1935年9月至1937年6月就学于西安门外皇城根(西四前礼王府)华北学院的校址不远,同属内六区的管辖范围。只是“家长或监护人”栏中填写了弟弟富家鹏的名字,令人莫名。

在“入学前学历”的“肄业学校”栏中,填写了“华北学院艺术教育科二年修业(民国24年9月至26年6月)”。北平华北学院原名华北大学,根据南京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1930年改名为私立北平华北学院。1931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准暂立案,并获补助金3万元。该校设有政治、经济、法律及政治经济系,同时附设银行会计、日文商业及艺术专修科。1935年秋何其巩为院长时,聘王森然为艺术专修科主任。1936年9月鉴于我国艺术教育之消沉,且有艺坛划分中西,鸿沟太深,偏重技术,轻视理论之弊病,经过多次酝酿终于增设艺术教育科,学制三年,合中画西画,图案雕塑、音乐戏剧、文艺诗歌于一炉,技术与学理并重,以期振兴东方艺术,及沟通中西艺术潮流,达到造就艺术师范人才,发展艺术教育之目的。

该科延聘的师资有:史学专家李泰芬担任金石学与考古学;本科主任王森然担任创作、艺术批判、文艺政策;陈启民担任西洋画;钱云生担任艺术概论、美学概论、透视学、色彩学、劳作概要、图案设计、中国美术史;张丕振、李苦禅担任写意花鸟;赵菱渊等担任工笔花鸟;管平担任人物;侯子步担任图案实习并与周元亮担任山水;张秀山担任音乐;王青芳担任题画诗、篆刻、木刻;孙之儁担任漫画及艺术教学法、艺术思想、西洋美术史;雷德礼担任戏剧实作、艺术哲学、实用美术;夏晨中担任工艺雕塑。此外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新文学、速记以及国文等课,也视具体情况由专家分别教授。

科目设置由王森然亲自编定,如二年级课程为:

中画(翎毛、草虫)、西画(木炭、水彩)、创作与鉴赏、美学概论、透视学、西洋美术史、艺术解剖学、题画诗、篆刻、文艺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色彩学、艺术思潮、广告及装饰设计、漫画木刻、器乐、文艺试作、书法。

上一篇: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简报下一篇:校园音乐节目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