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2024-04-28

[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共8篇)

篇1:[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篇一: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感悟光辉岁月

工作之余,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敬仰的心情读完了“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这本相当有份量的历史研究专著。几次欲提笔作感,却又作罢,始终觉得有些惶恐,时至今日,重新整理好思绪抒发拜读之感。

著作共分为四篇二十四章,比较详尽的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我认为,著作中有两个要点值得我们关注与讨论。

第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了红色根据地。其中主要以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和南梁革命根据地为主。1935年10月以后,这块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政治角度来讲,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西北地区有了革命政权。在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地域不断扩大和人口增加,政治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中国革命力量得到发展和壮大。从军事角度来讲,红二十六军的组建使得西北地区有了红军主力部队。红二十六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曲折的武装斗争不断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各种战斗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时至今日该军已成为全军的重点建设部队。从理论角度来讲,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西北地区的成功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长征途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党中央立足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巩固发展为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就连毛泽东也曾感慨的说:“没有陕甘边区和陕北根据地,党中央和长征的红军就下不了地”。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事实证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

第二,延安时期。所谓延安时期,是指中共中央于1935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形势下,东渡黄河前往华东地区,在延安和陕甘宁地区长达13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时期,并培育和形成了象征时代精神风貌的“延安精神”,这一时期直接

决定和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延安,这座距六朝古都西安仅300余公里的陕北要塞,是我党第一座没有付出任何牺牲代价进入的城市。在这一时期,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我党极力促成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同时,延安也是党领导的中国中农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历史见证。从政治角度讲,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战略,并及时调停斡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由此促成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洛川会议”制订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推动和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改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渗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中共七大的召开,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这一系列政治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党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处于一个成熟期。从军事角度讲,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革命力量由几万人发展到数百万人,革命根据地也遍布全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几乎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都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集中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这一个“点”上实现了民族总动员。又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正确的领导和指挥下,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挑起的内战。可以说,这一时期,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正确的军事决策是新中国成立的绝对保障和基石。从理论角度来讲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熟,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正式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作为时代象征和精神文明最高体现的“延安精神”并使其升华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时期,这个时期留给后代的历史遗产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每一章节我都细细品读和回味,我把所有的思绪都溶入书里,带着我的思想和灵魂,自己仿佛也驻进了书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女党员,和那些我崇拜的陕西革命先辈一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我对这本书的感触极深,如今我们陕西的日益富强和快速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陕西历史上写下了浓烈的一笔,与曾经在陕工作和战斗过的老党员艰苦奋斗我优良作风是分不开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极大,我怀着对党的崇敬和向往,已在我工作的单位申请入党,成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无论我是否能够被批准入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都会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更加努力,尽职尽责,紧紧跟随党的脚步,以国家、以人民利益为重,为我们陕西交通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篇二: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感悟光辉岁月

工作之余,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敬仰的心情读完了“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这本相当有份量的历史研究专著。几次欲提笔作感,却又作罢,始终觉得有些惶恐,时至今日,重新整理好思绪抒发拜读之感。

著作共分为四篇二十四章,比较详尽的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我认为,著作中有两个要点值得我们关注与讨论。

第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了红色根据地。其中主要以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和南梁革命根据地为主。1935年10月以后,这块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政治角度来讲,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西北地区有了革命政权。在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地域不断扩大和人口增加,政治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中国革命力量得到发展和壮大。从军事角度来讲,红二十六军的组建使得西北地区有了红军主力部队。红二十六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曲折的武装斗争不断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各种战斗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时至今日该军已成为全军的重点建设部队。从理论角度来讲,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西北地区的成功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长征途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党中央立足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巩固发展为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就连毛泽东也曾感慨的说:“没有陕甘边区和陕北根据地,党中央和长征的红军就下不了地”。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事实证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

第二,延安时期。所谓延安时期,是指中共中央于1935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形势下,东渡黄河前往华东地区,在延安和陕甘宁地区长达13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时期,并培育和形成了象征时代精神风貌的“延安精神”,这一时期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延安,这座距六朝古都西安仅300余公里的陕北要塞,是我党第一座没有付出任何牺牲代价进入的城市。在这一时期,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我党极力促成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同时,延安也是党领导的中国中农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历史见证。从政治角度讲,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战略,并及时调停斡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由此促成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洛川会议”制订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推动和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改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渗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中共七大的召开,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这一系列政治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党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处于一个成熟期。从军事角度讲,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革命力量由几万人发展到数百万人,革命根据地也遍布全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几乎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都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集中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这一个“点”上实现了民族总动员。又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正确的领导和指挥下,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挑起的内战。可以说,这一时期,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正确的军事决策是新中国成立的绝对保障和基石。从理论角度来讲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熟,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成果。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正式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作为时代象征和精神文明最高体现的“延安精神”并使其升华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时期,这个时期留给后代的历史遗产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每一章节我都细细品读和回味,我把所有的思绪都溶入书里,带着我的思想和灵魂,自己仿佛也驻进了书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女党员,和那些我崇拜的陕西革命先辈一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我对这本书的感触极深,如今我们陕西的日益富强和快速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陕西历史上写下了浓烈的一笔,与曾经在陕工作和战斗过的老党员艰苦奋斗我优良作风是分不开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极大,我怀着对党的崇敬和向往,已在我工作的单位申请入党,成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

篇三: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读《中国共产党史有感》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读了一本党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网上的各种资料,仔细阅读并积极思考,认真学习了一番党的历史。通过这次党史的学习,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深知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入党对每个党员来说都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凝聚着我们对党的伟大事业的追求,对共产主义信念的信仰,思想上的积极要求让我始终抱着一颗严肃的心进行学习,而《中国共产党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自己已有的努力,以及与组织上要求的差距。

本部党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对党所走过的道路、经历的复杂斗争、遇到的艰难曲折、经历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都作了梳理和反映。尤其是集中叙述了党领导人民所干的三件大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书紧紧抓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用雄辩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是决定战后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希望和平的意愿、悍然发动全面内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扭转乾坤的恢弘气魄,领导人民进行了3年多的解放战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最重要的历史前提。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迅速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全面推进了新民主主义的各项建设。在此基础上,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这期间虽然出现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但党依靠自身的力量纠正了错误。

我党始终保持着思想的先进性,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和改进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这次学习让我收获很大,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引下,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阅读收获很大,希望能学习到更多更深的党史新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篇2:[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初读《战争论》,我只认为这是一部关于论述战术、战略的书集,与我国的《孙子兵法》一样,强调的是为战争服务的各种战争技能;再读《战争论》,我发现这是一部近乎于对战争艺术痴迷的人所表达的个人情感,这种痴迷不是崇尚战争本身,而是纯粹地从人、天、地三方面的艺术联系来论战争。因此,不能说它是一部有思想有内容和有系统的完全战争理论,而更应该称它为完整理论大厦的建筑材料。

开头介绍了我个人对《战争论》的客观认识,而现在我是以一名书迷的身份来进行主观感情的表达。其实我个人并不喜欢读战争类型的书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欢战争,我认为在不必要的时间、地点发动的不必要的战争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生命的践踏。但跳出这些,我看到的是一个从年少起就渴望光明和真理,完全以自身的热情和希望构筑知识体系的“战痴”——克劳塞维茨,他被称为“西方兵圣”,毫无疑问其中有他天赋的卓越材质,更重要是他没有偏见,渴望真理,追求信念的自身良好素质。他知道自己无法完成整部书,便专心多次修改第一篇第一章,在他的自序中,他认为第一篇第一章是全书唯一已经完成的一章。而这一章,便是全书到处都要遵循的方向。可见,他对于真理的追求远超对于名誉的渴求。所以,尽管我不喜欢军事带来的伤害,但我敬佩一切追求真理而且奋不顾身的人。

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玛丽.冯.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的妻子。很难想象作为一名失去丈夫的女人,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和勇气去整理出版丈夫的遗留心血并且撰写序言的。或许,是克劳塞维茨笑着对她说的一句话,“应该由你出版”。在幸福日子里的幸福往往是日后思念的眼泪源泉。是的,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战争论》的第二个作者!

在第一卷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作者的一句话:“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前四篇就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争概论,战斗四个大体方向做了系统的概括与详细的论述。其中,关于战争,分为两种:以打垮敌人为目的的战争和仅仅以占领帝国边境的一些地区为目的的战争。前一个是在政治上消灭敌人,或者只是使敌人无力抵抗,以迫使敌人签订任何一个和约;后一个是为了占有这些地区,也可以是把这些地区作为签订合约时的交换手段。纵观中华历史,近代史上的《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等各种不平等合约便是中国深受战争荼毒的证据,或许是身为中国人强烈的祖国荣誉感,我厌恶战争,却又期望中国赢得战争,而《战争论》,便是在这种矛盾心情下去读的。题外话,也正是因为战争的可变性和可操作性,往往许多战争不存在人数、装备上的绝对优势,从《战争论》战斗篇中便有对于战斗方法多样性以及对各种因素综合利用的理论体系。因此,才说《战争论》是建筑材料,而只有拥有材料的构筑师才能拥有自己的构筑空间。

我想,对于身为军校学员的我们来说,《战争论》是强化我们战斗素养的一本书,咩有绝对的战争,在战争中彰显的只有绝对的艺术。其次,从国家层面上说,兵强,国之幸也;兵散,国之殇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将才,《战争论》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

但是,在读完这一卷之后,我也才能更加体会到战争这门艺术,而你怎样去对待战争,则关乎整个世界的安宁。如果一个聪明的人利用战争满足私欲,像希特勒一样的战争狂徒是更令人恐惧的。所以,读、学《战争论》,我们都要以一个平和且热爱和平的心去对待它,要始终牢记,战争,永远只是作为防御的最后一张底牌。

四队三班

篇3:[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梁启超研究历史人物所持的历史观的核心是英雄史观, 正如他指出的, “罗素曾言:‘一部世界史, 试将其中十余人抽出, 恐局面或将全变。’此论吾不能不确认为确含一部分真理。试思中国全部历史如失一孔子, 失一秦始皇, 失一汉武帝, 其局面将何如?佛学界失一道安, 失一智, 失一玄奘, 失一慧能, 宋明思想界失一朱熹, 失一王守仁, 清代思想界失一顾炎武, 失一戴震, 其局面又当何如?其他政治界、文学界、艺术界, 盖莫不有然。”又说“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伟大活动可以使历史起很大变化, 若把几千年来中外历史上活动力最强的人抽去, 历史到底还是这样与否, 恐怕生问题了, 譬如欧洲大战, 若无威廉第二、威尔逊、路易乔治、克里孟梭几个人历史当然会另变一个样子, 欧洲大战或者打不成, 就打成也不是那样结果, 又如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历史, 若把西太后、袁世凯、孙文、吴佩孚等人, 甚至于连我梁启超没有了去, 或把这几个人抽出来, 现代的中国是个甚么样子, 谁也不能预料, 但无论如何, 和现在的状况一定不同。”在梁启超看来历史的发展和停滞完全决定于少数英雄人物的“方寸之动”。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 若失去这些大人物, 历史的面貌就会改变。其实, 任何英雄人物, 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梁启超没有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 因此把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排除在历史研究之外, 而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作为专史的主要对象。

中国封建传统史学向来注重以礼仪或伦理原则审评历史人物, 宋明时期, 受理学史观的影响, 史家撰史特别注意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意志等等对于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局面的影响, 把封建的“忠”、“孝”、“礼”、“义”、“三纲五常”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如果个人品格有违封建伦理准则, 不论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大小, 总成为受指责的对象。梁启超突破了封建史家评价人物的政治和道德准则, 提出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新的原则和标准, 主张以人们在思想、政治、文学艺术上的建树和影响作为为历史人物立传的标准, 并敢于为被封建史学定为“叛逆”的历史人物翻案, 对封建史家造事诬蔑, 以封建正统观念评价历史人物的不正当做法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这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 今天仍值得肯定和借鉴。

梁启超研究历史人物的又一贡献, 是将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分门别类, 系统的加以研究、评价。例如他把中国历史上在思想学说、政治事业、文学艺术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抽出来, 为之作传, 加以评述。突破了传统史学只注重政治人物, 轻视思想、文学、科技人物的局限, 他不仅特别注重历史人物思想、文学、科技、艺术成就, 而且分别介绍了为文学家、政治家等多方面学者作传的方法, 在方法论上,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为文学家作传提出要转录他本人的代表作品或转载旁人对他的批评, 这样既保存了重要的资料又说明了文学家的价值、地位。为政治家立传, 应当“平均叙述”, 既说明其学术思想成就, 又叙述其政治功业, 不可偏废。

从此书中还学到了许多能够加强自身修养的东西, 历史上许多史学家也非常重视自身修养的培育。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论, 即史才、史学、史识。该论一出, 此后的史学批判, 便以才、学、识三者作为衡量史家素养的基本标准。至清代, 章学诚系统总结前人的理论和观点, 在刘知几的才学识“三长”论基础上明确提出史德。对史家修养提出了更为完整深刻的认识, 其所谓“史德”内涵丰富, 而其根本点, 就是要尽量尊重客观事实, “善恶不隐”, 如实反映客观史实, 不要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主观意图掺杂到客观史实中去。所以如此, 就是要“还历史以真实”, 搞清楚古今历史变化,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的史学大家, 完全摒弃了封建史学以传统的立义和道德观念评价人物的标准, 而以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标准来研究人物, 对某些具体历史人物的评价今天仍值得重视和肯定。他对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树和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篇4:读《资本论》第一卷序有感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资本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在当

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资本论》 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的结晶,凝聚了马克思全部的智慧。《资本

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完成了政治经济学

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资本论》同时也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经典著作。序言的开始就介绍马克思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向来源于《政治

经济学批判》的思维,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写和改进,不仅包含着价值理论和

货币理论,更有甚的发现资本社会的实质内容,由于疾病的困顿影响了《资本论》的进度。

“万事开头难”序言从开始就告诉我们书中的难点是需要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

序以“价值形式”为例,分析经济 研究的方法,要撇开那些较小的细枝小末,抓住主

要的枝干即事物的本质于共性,才能透过经济表象研究经济形式的本质。以免用显微

镜使事物的实质性研究变得繁琐化。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阐述了全书的研究内容与资本主义的实质。“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 国家所

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现象。”这句话有预见的描述了资本的发展问题。在研究资本

社会的发展问题的同时序言也明确指出一切之本的来源于剥削,对于那些没有资本的劳动力出卖者的剥削。更是以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19世纪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例。

“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压迫工人

阶级的不但是资本的老生产方式更是压迫本身带来的威胁,更是阶级和阶级之间不可

避免的矛盾,但随着时间马克思相信压迫的矛头迟早指向压迫者。“”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马克思写下这句话,已经过去了一

个半世纪,那种抓住活人的死人,那种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过时的社会关

系和政治关系,这些古老的欧洲封建制度将被资本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已死,但它们

抓住我们,死人抓住活人,使我们受苦。

“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而我们却用隐身的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后来的学习大家都知道资本的来源于原始的剥削和

积累,更有甚的是剥削那些贫苦的劳动力。以“资本家养活工人”的谎言来蒙蔽资本积累的实质。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的运动的自然规律,——一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为了引导工人阶级的革命作出巨大的思想探索。《资本论》在当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现资本社会的经济运作规律,为广大被资产阶级残酷的工人阶级探索新的出路。

“我绝不用玫瑰色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从形象的角度描述阶级的关系利益关系的实质,使得书中的研究 更加通俗易懂。同时阐明书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关系。

马克思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编写《资本论》,对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一种对“权威“ 的冲击。必然受到资产阶级的抨击,他以”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敌人“的态度对待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马克思直接指出资本利益的利害关系,把资本阶级伪善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鲜明的揭露了资本阶级的本质面貌。体现了《资本论》的阶级关系的科学性。

“现在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向我们 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为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资本论》的问世不仅揭露了资本的性质,阶级社会关系,利益关系诸多方面的科学问题。更有甚的引导法国工人的革命,从而世界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探讨。在当今,无论是熟悉现代资本主义,还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发表的《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更是对于中国现在社会问题 有极大的引导作用。中国是一个以 马克思思想为引导的国家,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是有着历史性的研究,《资本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仅发展中国家重视它,在多次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也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

从总体看《资本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恢弘的视野、严密的逻辑结构,阐释了剩余价值产生、实现和分配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剖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认识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曾经也信仰过他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也接受过他那时风行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但是,面对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也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带着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群众的深厚感情,用科学的理论来揭示他们的处境,指出他们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这个科学的理论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资本论》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它的智慧 让我们看清社会的本源,经济的运作,以及利益关系和阶级关系。《资本论》不仅是社会学科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逻辑学的著作。它的唯物思想更是哲学世界史上的一个极大成就《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瑰宝,其中孕育着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资本论》为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和科学的财富概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更有甚的向经济问题偏移,而现今中国处于“高失业,低就业“的现状,不少学者通过《资本论》寻求新的方法去解决就业问题《资本论》的再次研究更有力的对于现今困顿的中国寻求新的机遇。

篇5:[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在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的学习中,有多次提到《资本论》一书,几乎贯穿课本前后,通过对课本中关于《资本论》只言片语的理解,我逐渐渴望更深入地了解《资本论》,于是我浅读了这本书,同时查找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我不得不敬佩这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这一点很容易被认同,因为这本书里充斥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理念,能很好地映射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同时,《资本论》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人们都说,没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资本论》,究其本宗,首先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其中一览无余,它把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主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还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下面我想要分享一下我读《资本论》第一卷以后的认识:

《资本论》第一卷,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其中我印象颇深的是以下两点。一个是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第二是道德的界限。确实是这样的。不论做什么,都得有个度。就如同我们现在上课学习一样,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另一个就是资本家与劳动工人之间的关系。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往往拼命降低雇佣劳动力的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我认为如果使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原来当农民的生活水平,产业工人无疑是不会自愿当产业工人的。如果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工人以低于农民的收入来为资本家劳动的话,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并最终危及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本身。依靠降低工人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固然可行,但其社会成本更大,更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他们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先进制度,吸引、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大部分高级人才,通过对科学的创造、垄断和应用,保持并扩大他们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在劳动价值量指数方面的差距,他们总是用少量的复杂劳动交换后者大量的简单劳动,用少量的工业品交换后者大量的农产品和矿产品,用少量的高技术信息产品交换后者大量的初级工业品。但最后,如果劳动价值量指数的差异是人对人的剥削、或强者攫取弱者之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基础,那么经济学就是剥削技巧的总汇,是强者掠夺弱者的理论,•它反映了人类自私自利和追逐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

“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马克思的一句话写出了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复杂的联系,也道出了这本书的实质。

我认为《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应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坚持科学是得意生产力,提高科技生产效率,同时也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在满足资源合理利用前提下,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篇6:[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同志们:

明天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纪念日,今天县委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 历史》(第一卷)首发式,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编写出版,是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县委党史研究室精心组织编纂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我县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书为我们学习###党的历史,提供了一部良好的教材;为我们汲取历史经验,继承光荣传统,沿着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提供了精神食粮。在此,我代表县委对《中共###党史》(第一卷)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编纂该书付出辛劳和智慧的党史工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刚才,作了重要讲话,县委党研室负责人介绍了该书编纂的基本情况,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重温###党组织的光辉历程

###党史,光荣而辉煌。83年前,###党的地方组织——中共###特别支部成立,自此,古城###翻开了新的一页。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不畏艰难,前仆后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克服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土地革命时期,###特支通过办《笔写周刊》、《呐喊》等刊物扩大宣传力度,围绕反帝、反封建、反对内战,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揭露国民党的弊政,唤起民众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特支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推动川军出川抗战、动员全民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特支按照中央指示,掀起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条战线,在全县开展了英勇顽强的护城、护校等斗争。

###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迎来###的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抗击内外敌人、缔造共和国的艰难岁月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赴汤蹈火、为民请命的革命先烈,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无私无畏、永留史册的壮丽篇章。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特支书记就有3人先后被捕,有20余名共产党员献身于党和民族的解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追忆往昔,令人无限感怀。###80多年的党史,充分展示了党领导###人民争取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的光辉历程;###80多年的党史,也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二、资政育人,充分发挥党史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共###党史》(第一卷)是一部史料翔实而生动的党史教材。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首发式,目的就是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教育和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以更好地指导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的宏伟事业。

(一)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更加自觉地坚持与时俱进的良好品质,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都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产物。###从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向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的发展历程,其中取得的每一项成就,也都是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的产物。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二)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更加自觉地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主题,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强国富民都无从谈起。近年来,虽然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还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有不小差距。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要战略转型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县十二届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描绘的蓝图,苦干实干,加快###崛起,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经济总量进入全省68个丘区县前10位,城市人口达3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建成一个经济更繁荣、社会更进步、生态更良好、人民更幸福的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

(三)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更加自觉地坚持执政为民,时刻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党明确宣言,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解放和幸福事业而不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历史。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号召全党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们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救助工作,使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更加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三、加强领导,努力营造党史工作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党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失败教训、服务当前工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县委党史研究室要在完成《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编纂任务的基础上,抓紧编纂第二卷和第三卷工作,争取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县委希望全县党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积极探索我们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

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胆魄,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把加强党史研究与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与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我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要加强党史队伍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党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成为熟悉史料、擅长研究、精于写作的党史专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协调,积极支持和配合党史部门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县党史工作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篇7:[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关键词: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爱国主义,民族文化,责任感

一、作者简介

钱穆 (1895-1990) , 生于江苏无锡。名思嵘, 字宾四, 1912年改名为穆。钱穆先生没有上过大学, 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 他是自学成才, 先是在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老师、中学教师, 然后经推荐, 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年, 钱穆先生只身前往香港, 白手起家, 创办新亚书院, 1967年移居台湾。1990年逝世于台北, 享年95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按现代学科门类分, 他的治学范围广及史学与历史学、哲学与思想史、文化学与文化史、政治学与制度史等, 在人文学科中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按中国传统的分类法, 其学问兼及经、史、子、集四部, 所以有人把他称为“我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最后一位读书人”他以中国传统史学为本, 吸取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建设中国近现代新史学, 他的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二、作品简介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1961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的, 是钱穆讲述他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的主要著作之一。作品从通史和文化史总题及 政治史、社 会史、经济 史、学术史 、历史人物 、历史地理等六个分题, 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从这本书中我们尤其清楚地看到, 钱穆先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充满推崇。他认为, 相比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文化精神、历史走向等方面所具有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并且, 他一改以往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落后于西方, 甚至什么都不如西方的“民族虚无主义的传统说法。我在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时, 经常体会到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学到钱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 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三、作品特点

本书内容全面具体, 详略有当, 虽然仅仅八讲, 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并时刻穿插对中西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对比介绍, 并在每一讲中都详略得当地阐明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 表现钱穆先生的人格精神和思想情怀。

本书以“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贯穿始终, 总讲题为如何研究中国史, 并在全书的每一讲都始终渗透文化这一总主题。全书在每一讲中都遵循提出问题、阐释问题、概括总结、提出方法这一总的行文思路, 清晰易懂。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等, 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并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钱穆先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用得比喻新颖独特, 使得晦涩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 浅显易懂。如钱穆先生以“西洋历史如一部剧, 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这一比喻说明西洋历史和中国历史一个是划分开来, 各有起讫的, 另一个则是前后相承, 不可分割的。以“七巧板”的板块移动规律比喻历史文化变迁须有步骤, 有选择则更是巧妙。对比手法贯穿始终, 中西文化、地理、经济、习俗传统、宗教等的对比, 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 不同的历史名词, 命题的对比, 借此辅助钱穆先生更好地宣扬本书内容和思想。

四、作品的思想价值

1.宣扬爱国主义 传统 , 彰显民族精神 , 强调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钱穆先生在第一讲和附录中就说道:“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知道些关于他们自己本国的历史。”“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我想惟一的起码条件, 他应该诚心爱护中国。”这不是空空洞洞的爱, 而是对中国国家民族传统精神传统文化有所认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历史, 不至于盲目崇拜其他民族的文化, 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泛滥, 才能看清祖国的未来。钱穆先生启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历史所以能经历如许大灾难大衰乱, 而仍然绵延不断, 隐隐中主宰此历史维持此命脉者正在此等不得志不成功和无表现的人物身上。”钱穆先生列举了如此多的人物、史实, 就是为了说明, 即使不得志、不成功、无表现, 每一个国民有责任承担起祖国复兴的重担。

2.弘 扬民族文化 , 争取文化认同 , 重建文化自信 。

此书中钱穆先生强调各个历史都有它的独特性, 都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钱穆先生列举了中国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节制资本、调节物价的经济制度, 科举考试制度等历史上曾先进的制度, 呼吁国民认同、尊重并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骄傲。钱穆先生认为那些说“中国一切都落后, 在现代世界潮流下, 一切历史人物传统政制, 都不值得再谈了”的观点是必须否认的。钱穆先生更强调:“世界上唯有中国人无地域偏见, 无民族偏见, 而能高揭一文化大理想来融通各地域, 调和各人群。”钱穆先生以坚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以强大的融合力延续了数千年, 它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是无法被取代和轻视的, 中华民族的国民重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3.拒绝全盘西化 , 坚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

钱穆先生强烈呼吁近代的中国人, 不必因为一时科学落后, 就全面否定本民族文化, 全盘西化, 我们的文化是坚韧性最大、持续力最强、推拓力最强、融化力最强的文化, 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借鉴意义。钱穆先生提出:“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 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 以为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 便可重新创造自己。”说明我们不必全然抄袭模仿西方, 可以采人之长, 补己之短, 采取扬弃的文化交流方式, 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亦不能将优良文化传统一笔抹杀。钱穆先生一反西方规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创造性地提出看法。钱穆先生强调, 任何一文化系统, 必有其优点与长处, 当然也必有其劣点与短处, 不能说专对自己寻瑕求玷便是好。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却粗取精, 去伪存真, 采取扬弃的态度, 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之处, 进行文化创新。钱穆先生对“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作了坚决批判,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振兴提供了有理论参考价值的新方案。

五、局限性与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1.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厚爱 , 钱穆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过于倾向于理想化, 为此他要求人们应全面地认同传统、肯定传统、回归传统, 因而对传统文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 造成了片面性。

2. 钱穆先生将西方学术文化视为一种物质性的文化 , 是低于中国道德精神性文化的, 对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很少吸收且常作贬低。这反映了他思想的时代和民族局限性与保守性

六、结语

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 钱穆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守大成的人物出现, 往往被当成守旧者形象的代表, 但是现在许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钱穆先生是旧中有新, 是老树发新芽。他研究古书古籍, 并不是想回到旧时代, 而是想从中找到一条线索, 为中国近百年的求新活动提供历史的依据。他是从旧的立场出发, 寻找新的路子。他实际上是在理旧萌新。

钱穆先生是一位学者, 但并不是一位仅仅埋首书斋的学者, 他的学问有着强烈的经世意识和以天下为使命的责任感, 这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烈的表现。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 他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都在这部作品里表露无遗。我在阅读时, 经常深深地被感动, 激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同时也学到了钱穆先生治史的态度和方法, 所以认为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

参考文献

篇8:[资料]读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有感

关键词:高等教育系统变革,多元化思想

一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1.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要素

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要素主要包括:第一, 工作表达和安排的方式。这一方式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中, 学科具有综合性, 可以把各院校的相同部分联系起来, 而院校融合了国家和学科。第二, 信念。埃弗雷特·休斯说过:“当一组人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生活从而与其他人有了一定的距离, 当他们占据社会一个共同的角落, 有了共同的问题, 或许有了几个共同的敌人的时候, 文化便产生了。”人们可以通过文化发现自己的价值观, 从而对事物的好坏做出评判。第三, 权力。主要分为官僚权力、学术权威权力、政治权力以及市场权力。

2.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

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第一, 工作结构的变革。 (1) 部类的变革:从单一的讲座转向系科制度; (2) 层次的变革:从单层次向多层次的转变; (3) 部门的变革:从单一的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变; (4) 等级的变革:包括绝对等级、适中等级、几乎没有等级三种结构。第二, 信念的变革。 (1) 分化的变革:新学科的建立, 使信念产生分化和增殖, 最终形成新的思考以及行为模式; (2) 整合的变革:为多元文化组织提供一种联结, 确保复杂的系统之间紧密结合。第三, 权力的变革。官僚结构通过规划以及用行政手段推行计划的方式来促进变化, 是上述几种形式中最有条理的一种。市场模式是最不容易被改变的, 最易成为教育体制中能够很好地接受变化、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需求的一种形式。但是不同权力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不同的, 只有这几种权力模式相互融合, 才能达到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划一。

二多元化思想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1.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主要包括:第一, 部类多元化。它是指学院、学部、学系、研究所以及讲座。涉及面比较广的群类称之为学院、学部, 其是为了某类职业做准备的, 或者是人文学科、自然科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涉及面稍窄一些的群类则被称为学系、研究所、讲座, 所包含的是一个大专业中的一个小专业。第二, 层次多元化。每个国家院校层次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大部分的国家只有一个层次, 称为单层次;少数国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层次, 称为多层次。第三, 部门多元化。主要分为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单一机构部门以及多重机构部门;多重公立子系统的多重机构部门;私立和公立系统并举的多重机构部门。第四, 等级多元化。主要分为:梯度较大的等级结构、始终等级结构、几乎没有等级的结构。

2.文化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主要包括:第一, 学科文化。学科文化由学科的性质决定, 例如:数学需要逻辑性、历史需要推理性、化学需要实验严谨性, 等等。各学科文化并不是孤立的, 是需要共享的。第二, 院校文化。院校文化是指在学科文化的基础上, 由个别大学和学院产生的, 并且这种文化依附于它们。第三, 专业文化。一些教授拥有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崇尚“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术自由”等。第四, 系统文化。主要包括: (1) 入学信念:主要是对入学标准的衡量; (2) 专心信念, 每一个国家的高校都有着与自己国情相匹配、适合自身发展的传统信念; (3) 就业信念, 是高等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目标。 (4) 研究信念, 是各国高等教育系统对研究是否能与教学相结合的观点是不同的。

3.权力的多元化

权力的多元化主要包括:第一, 官僚形式。在很多国家, 官僚形式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唯一的控制形式, 并且其合法性极大地依赖于官方的等级制度。比如在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 高等教育中行政介入是很普遍的;而在英国的大学委员会中, 行政干预则较少。第二, 政治权力。波隆那大学和巴黎大学建立伊始, 高等教育就一直被国家和教会控制, 到今天, 高等教育仍然受到中央政府的控制, 受政治权力的影响很大。第三, 学术权威。目前, 很多国家的高校已经通过选举、任命由教授来进行治理。比如在英国, 一些在专业领域有着极高造诣的高级学者在中央机构任职, 有权分配资源、决定政策;在美国, 全国科学院和科学家协会的领袖们, 为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第四, 市场。市场模式最为克拉克教授所推崇, 这种模式不仅最能被高等教育所适应, 并且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方权力的平衡。

三多元化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启示

1.运用多元化思想,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第一,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系统, 使之具有多功能性、多类型性以及多层次性。我们不仅要建立学生数量庞大的巨型大学, 也要建立只培养少数人才的精英型学校;不仅要有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大学, 也要建立专攻一门的单科院校;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兼顾。

第二, 克拉克教授在书中指出:“结构单一的体制在适应变化中屡遭淘汰, 因而失去了它们的合理性。”随着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兴起, 人们逐渐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增长, 而且可以引入竞争机制, 形成公办与民办教育互补的格局。所以,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民办高校的作用与地位, 在此基础上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好关于鼓励建设民办高校的政策, 改变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的境地。

第三,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以本科为主, 专科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在社会转型期, 专科的发展是很难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所以, 我们不仅应该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也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尤其应该把关注点聚焦到现今的技术应用型高校上, 在质与量上进行双重建设。

2.把握文化对变革的作用,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第一, 在高等教育建设上, 不可忽略文化因素。例如在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并中, 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科与部门之间的调整, 更要着重思考不同学校教师的价值认同是否一致, 并及时地加以调整和重建;而且, 在高校的建设上, 不能只谈规模与效益, 重点是要保持一个院校原有的特色, 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要, 也不能只关注学术系统的外部建设, 更要考虑系统内部成员的反应。

第二, 要保持学术系统应有的内涵和特点。克拉克教授指出, 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学术系统, 才使得高等教育不同于企业、政府等其他部门, 所以学术系统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机制, 应该保持其独有的内涵和特点。应当尊重系统内部的学术要求, 并且对文化的自主性加以维护, 促进文化交织氛围。如果不重视文化因素, 只是强调效率与速度, 把用于企业管理上的方式强加于学校, 那么只会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与激烈的竞争。

3.权力分配模式相互融合, 强调权力的动态平衡

第一, 高校作为主体虽然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权, 但是面向社会、市场, 不能脱离市场对它的约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当某所院校成了其他院校的竞争以及模仿对象时, 就会阻碍学校多元化的发展。当然,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 就经费来源来说, 加雷斯·威廉斯认为大学的经费主要有三种来源:国家、大学、学生。并且他根据经费在一所大学或院校所能支配的全部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把大学的经费获得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经济决策由校外如中央政府做出, 资源根据明确规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院校。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调节占统治地位。第二种模式是院校有条件获得独立的经费来源, 即通过院校所拥有的土地、毕业生的捐赠等方式获得经费。在这种模式中专业起主要协调作用。第三种模式是大学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政府应当对经费进行变革, 制定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制度, 并且在此基础上, 拓展其他渠道获得经费。

参考文献

[1]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58~66、83、224

[2]吴岩.从官僚到市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权力协调模式的发展趋势——兼论伯顿·克拉克的市场整合观及其现实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2) :12

上一篇:雪-三年级作文下一篇:那读不懂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