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2024-05-02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精选7篇)

篇1: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蒋廷黻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编纂体系的奠定人之一;政治上,蒋廷黻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1934年代表国民政府出使苏联。蒋先生作为近代留洋博士,曾在1914-1918年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学院,主修历史学。在此期间,他阅读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俾斯麦、加里波第、加富尔等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蒋廷黻除了学历史,还选读了多门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大量事实观察后才作出结论的,这种科学的训练方法也使蒋廷黻在后来的史学研究中走上实证主义的道路。

蒋廷黻于1938年写成《中国近代史》。该书仅仅5万字,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相比于后来的专著稍显简略,所以1947年他将之改名为《中国近代史大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四种方案为线索,为后来近代史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全书共4章二十二节,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剿夷与抚夷》,从如何处理英国鸦片贸易入手,有主剿的,比如林则徐;也有主和的,比如鸿胪寺少卿黄爵滋。最后的结局,读过近代史的同志都知道是中国双半地位的开始,一系列城下之盟的启动仪式。蒋廷黻在谈到南京条约时说:“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达到近代文明的标准。”具体点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时尚不知道香港岛在哪,更不知道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性等。这一章以外患为主,清政府对国际形势的无知确实令人捧腹。

第二章是《洪秀全与曾国藩》,主要讲科举落榜的洪秀全如何冲击清政府的统治,以及温文尔雅的曾老师怎么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曾剃刀的故事。我觉得蒋先生说得最好的是关于湘军对后来军队建设的影响,他说:“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了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其实北洋军溃败后,军队私有的思想由个人私有渐渐转变为党派私有,这个问题一直到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上才正式把军队国家化的思想提出来。我觉得这种私有意识受到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是《自强及其失败》,专讲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依我看,讲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节关于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记得高三的时候有同学问我:“都说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形式是帝国主义,可封建王权也有帝国主义阶段呀,二者有啥区别?”当时我确实被问倒了,也是闷闷不得解,过后也没去细究。这次看完蒋廷黻的著作算是找到答案了。依据他的说法,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三层关系:第一层,资本主义的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有政治目的的就是侵略,是帝国主义,而无政治目的的就是纯洁的资本主义,投资者与受资者两方均能收益。第二层是商业推销,帝国主义利用武力的侵略或政治的压力倾销商品到他们的附属地,而他们内部之间却是正常的商品交流,这时他们都是纯洁的资本主义。第三层关系史原料的寻求,同样的道理,资本主义不一定要行帝国主义而后始能得到原料,同时,出卖原料者不一定就是受压迫者。总之,资本主义可变成帝国主义,也可以不变成帝国主义。这就与中学阶段灌输给学生的认知有点出入了。其实正如蒋廷黻所说的:“历史上各种政体,君主也好,民主也好,各种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也好,封建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有行帝国主义的可能。”

第四章是《瓜分及民族之复兴》,主讲其他三个救国救民方案,即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三民主义。蒋廷黻在书里最后一句说:“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明清史学的功能都强调经世济用,蒋先生这部著作秉承了这一思想。他提出的道路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其实多少也又讽刺当时蒋介石的独裁专政。总之,蒋廷黻对现代中国史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而且在于为起步不久的近代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分析框架。我写一篇读书笔记是想说中国近代史并非仅仅只有用“毛-范近代通史体系”编写出来的,很多历史换个角度描述会有不同的味道,读书切勿一刀切。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我只看过一遍,所以也不可能详细地介绍书中的内容,就捉住我觉得最有趣的写。

篇2: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临近一年一度的12.9,而我也才完成对蒋廷黻先生学术著作《中国近代史》的阅读。读罢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倍感沉重。一为蒋先生治学研究之精细严谨;二为先生对历史的剖析独辟蹊径,能层层深入挖掘历史的本真;三为我中国近代史之种种偶有柳暗花明又时感心痛悲怆。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字字珠玑,却不疏漏任何史实,对历史的评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奠定了他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

蒋廷黻,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生于一户薄有田产的农家。1965年病逝于纽约,享年70岁。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沈渭滨在前言中这样评价他:他的研究,注重史料,但他不仅没有胡适那样的考据癖,而且不愿意将历史写成材料的堆砌。这本被他称作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的深入浅出,好看耐读。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而我在读完此书后,对于初高中学习到的浅显的知识又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

一.对于真实的历史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蒋先生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他对国民性的剖析,有很多鞭辟入里之词,发人之所未发或不敢发。我们学习历史,就应如此,绝不应囿于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应有更深入的思考。

感触最深的就是对李鸿章和林则徐的认知的改变。先说说李鸿章,在以前的学习中,教科书将他批判成投降派,李鸿章一生中最令人诟病的便是他签订的《马关条约》,曾经清大臣第一人的李中堂从此成了涣散中华民族精神的卖国贼、苟且偷生的小人。

李鸿章的一生满是悲壮和凄凉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负,却无法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遭遇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说他是“再造玄黄之人”;他被西方誉为“东方伸斯麦”,与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里面办实事最多的人。他认识到西洋文化的先进性,那时清王朝和列强特别是日本的关系已经紧张,各国对满清虎视眈眈,他曾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他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数不胜数。

他也是个有高瞻远瞩的人,他是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人。他曾大声呐喊:奋起护我“蓝色疆土”,大中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洋,都不容外敌觊觎。他曾系统提出防范日本及其他西方列强。

李鸿章若生于盛世,必流芳百世,可惜他生于乱世,虽也大有作为,但仍遗臭万年。用“生不逢时”四个字来形容李鸿章的一生再合适不过。铮铮铁骨,满腔爱国情怀,大力改革后仍要接受丧权辱国的局面,那种心情,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李鸿章说到底是满清重臣,他无力摆脱这沉重包袱。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李鸿章扛起晚清半边天,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

又来说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常人来看,林则徐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人民英雄,他以虎门硝烟的大气魄以及第一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远眼光,让他成为千万国人心中敬佩的对象。林则徐,实际也有两面。一面是名族之英雄,护国之能臣,铁面无私、自发毒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在蒋看来:真的林则徐是慢慢的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源。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函,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蒋廷黻先生认为: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二.我们不应仅孚于表象

蒋先生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条理分析得透彻并见解独到。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教科书上总说,中国近代史的耻辱是更源于制度的落后。但我总不明白,制度的落后究竟怎样导致了一个传统大国近百年的屈辱。读完本书后我才逐渐清晰。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但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舆论的指摘,默而不言。而统治阶级确还想着利用民众或“民心”或“民气”去对外。

同治光绪年间的社会,如何反对新人新政,我们从郭嵩焘的命运可以更加看得清楚。书中记载,郭氏的教育及出身和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并无特别,但是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他跟着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办交涉,有了那次经验,他根本觉悟,知道中国非彻底改革不可。据他的研究,我们在汉、唐极盛时代固常与外族平等往来;闭关自守而又独自尊大的哲学,是南宋势力衰弱时代的理学先生们提倡出来的,绝不足以为训。同治初年,江西南昌的士大夫群起毁教堂,杀传教士。巡抚沈葆桢(林则徐的女婿)称赞士大夫的正气,郭嵩焘则斥责沈氏顽固。郭氏作广东巡抚的时候,汕头的人,像以先广州人,不许外国人进城。他不顾一切,强迫汕头人遵守条约,许外国人进城。光绪元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因为反对英国人进云南,秘密在云南缅甸边境上把英国使馆的翻译官杀了。郭嵩焘当即上奏弹劾岑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国有公使驻外从他起。他在西欧的时候,他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觉得不但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他发表了他的日记,送给朋友们看。他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超时代的议论,引起了全国士大夫的谩骂。他们说郭嵩焘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湖南的大学者如王闿运之流撰了一副对子骂他: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同光时代的士大夫阶级的守旧既然如此,民众是否比较开通,其实民众和士大夫阶级是同鼻孔出气的。我们的新政都是自上而下,并非由下而上。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尽苦心,慢慢的奋斗出来的。在甲午以前这少数先知先觉者都是在朝的人。甲午以后,革新的领袖权慢慢的转到在野的人的手里,却是这些在野的领袖都是知识分子,不是民众。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大阻碍之一。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何康有为等人选择拥君立宪而不是暴力革命。

三.牢记历史,勇于前行

蒋廷黻先生曾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的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名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这句话是本书的主线,四个问号更是他对近代中国的期盼,这振聋发聩的反问,问醒了多少沉睡的中国人!

这也是近代中国和日本的真实写照。同样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撬开大门,一个奋发图强,改革立新,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一个麻木不仁,妄尊自大,继续封建主义的老路。而结果就是在54年后一个扬武扬威迎接胜利,一个灰头土脸忍受失败。而这也是近代百年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命运迥然的直接原因。

蒋先生在书中写到: “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十九世纪以前,与我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不及我,基本势力不及我的外族。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妄费了民族二十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个人如此,对于整个国家更是干旱季节需要的雨水啊。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小试牛刀的几个大臣首先对西方的科学军事技能还不了解,只是任凭自己想象做事。而是时代所牵制。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宗旨是由外在的改变硬件转为内在的变更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依旧失败,因为他严重动摇了根深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义和团运动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终于,孙中山出场了。他领导的三民主主义和革命战略拯救了中国。古老的中国终于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走进了世界近代史的行列之中。

不管是哪一次改革,无论胜败,事出必有因。出了以上的原因,与领导者的胆识与目光无不有极大关系。自强运动总的曾李左就差在自身的对西方科学的局限性,而康梁虽然搬出了老祖宗孔子也难逃中国根深帝国的王朝命运,义和团说白了就是一群愤青在捣乱有勇无谋。而如了解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就知道,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诸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种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文化有正确深刻的认识。

而即使现在,中国已经跨入世界强国之列,但要完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应学习历史,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滚滚历史洪流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牢记历史,勇于前行。

四.青年人的使命 明天就是十二月九日。

青年人,从来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35年12月9日,清华女生陆璀在西直门外进行抗日演讲,这一场景的照片被邹韬奋选为当期《大众生活》的封面。于是少女瘦弱的身影与她决然的目光一起随着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传遍大江南北。

1945年1月1日,12万青年远征军应征入伍,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身为青年,前路漫漫,任重道远。生而为龙,又舍我其谁?只因大国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入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纵然盛衰荣辱斑驳了我们的脸庞,这一表达亦将世代永续,因为,那是我们的热血,灵魂,荣光,与传承。

篇3: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图景,笔者认为,李鸿章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词是对其最好的概括。而蒋廷黻先生便是对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忠实纪录者,他的《中国近代史》也正是在讨论一个主题,那便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对此他提出的主要方案是:近代化。

当时的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史尚未到著书立说的时候,这本被蒋廷黻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中国近代历史虽仅百年,历时不长但内容极为复杂丰富,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这本书是最早提出中国的强国之道在于“近代化”。哪个国家率先“近代化”,哪个国家便占据了主动。书中说,英国领先全世界率先“近代化”,从而变成了第一强国。他还举出土耳其、日本、俄国、土耳的例子,讨论“近代化”对于国家发展的突出意义。

书中多次提到“近代化”这词,由此可以认为,他是以这个独特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他曾无数次的号召,中国人民走向“近代化”的路程。若说对其评价很高,笔者想这个观点一定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近代化”真的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唯一途径吗?“近代化”的理论真的毫无缺陷吗?

这里笔者不单独论述“现代化”范式下中国近代史的编写态度,在这里,笔者以蒋廷黻“洋弟子”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原理来讨论“近代化”理论的弊端。80年代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即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争论。而“冲击-反应”理论正是现代化范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化范式是什么?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为传统农业国家到现代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冲击-反应”理论也正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冲击-反应”是社会进化论学说和国家有机体学说,将人类的生老病死用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之中,国家也因此生老病死的特征。那么,由此延展出来的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过程,是一个单线程不可逆的过程,那以此推断,这个国家走的是什么发展过程呢?显然是一个走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一个西方化的发展过程。用一个常见的词就是“西方中心主义”或者叫“欧洲中心论”,暗含的意思就是中国也应当并且必须按照欧洲的道路走。在这个体系下,显然列强是冲击,中国是反应。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个,冲击的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的文明,反应的文明是一个静止落后的静态的文明。第二个,这个静止落后的文明只有在发展进步的文明的触动下才会发生改变。第二点用赫德的话来说就是“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变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候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朦胧地睡着了”。这里可以看出冲击回应将传统和现代对立,将传统看作落后,将现代看作先进,又走上了西方路线唯一的道路。第二点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中心主义,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体作用。

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或者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两半社会的独特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谈不上社会转型的成功。“冲击-反应”理论简单的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总结为转型的过程,是非常片面不合理的。而“近代化”也正是“西方中心论”思想下的产物,是单纯的“西洋化”,而非通俗意义上理解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它是社会在工业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在今天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更应当注意这个理论对于本书的影响与我们现实思考时的角度问题。

但具有“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中国近代史》是否就不具有可取性呢?答案当时是否定的,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的总论中明确指出,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找出中国近代史的教训”,为抗战建国提供借鉴。而我们正应当把握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内忧外患的社会条件限制下,他不得不寻找发展的捷径,而学习西方正是合理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当站在多重立场上考虑他对于“近代化”问题的解读与看法,不能只站在现在或当时的视角下给予片面的评定。

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内外”问题。蒋廷黻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对于国际形势的把握切中肯綮,但令笔者觉得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阐述角度却始终以“内”为主。1938年蒋廷黻用两个月时间写就了这本《中国近代史》,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的危机之中,同时也是中国开始现代化改革的百年之机。“外交虽紧要,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他的这本著作即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体现了他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正如他在全书的《总论》中说到此书的写作宗旨是:“现在我们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但我们也可以体悟到贯穿始终的外交线索对于作者行文思路的影响。

最后笔者要讨论的问题便是书中对于人物新颖独特的评价问题,相对于其他学者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最打动笔者的地方便是别出心裁的人物评价,以林则徐为例:

提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可谓耳熟能详。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是:百战百胜、忠君爱国。历史对其的评价也多是褒奖。而在作者看来,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晚清士大夫最忌惮清流指摘,林则徐在海疆一线,深知中国器物不如西方,必须改革,可是林则徐不敢说。因为在北京朝廷的清流们,对西方器物一无所知,如果林则徐提出改革,势必会说他扬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倘若失了名誉,当官就难了。

由此不得不联系到书中另外一个见解:中国社会的守旧势力太大,一个人提倡维新,有十个人反对。在晚清士大夫群体中,能够发现维新才能救国的远不足十分之一,而能够公然提倡维新并身体力行的,更是少之又少,毕竟提出者总要遭到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对。郭嵩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西欧时,努力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认为不仅仅是器物,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值得中国学习。他的这些超时代言论自然是引起全国士大夫的谩骂,说他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故而旧时的中国官场造就了一大批如林则徐、李鸿章这样的政治两面人:一方面,公开场合上坚持维护政治正确,不敢说朝廷一个不字;另一方面,私下里洞悉中国不如西方,必须加紧变革。

所以,作者认为“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其实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颇有远见,但是他们都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也正因如此,在他笔下的林则徐由此形象鲜明同时极具代表性,这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特点。

篇4: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七下历史中,我们有提到过它“闭关锁国”“一口通商”,说这是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形成国人脑中“天朝无所不有”这种错觉带来的产物。的确,清王朝是太自负了。被打之后我们才失掉了自信。此时只有民族的复兴才是通往强国之路。

我们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器,派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去西洋,在国内所建造的有工业化痕迹的制造厂商,建立多所“外国语学校”……其中最大的动机无外乎是国防,我们总不能一直被欺负啊!于是军事建设也占比最多。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但他们近代化得不彻底(非常关键)。全国上下先进的东西是变多了,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国人陈旧的心智和国家陈旧的政治。这就像下了极大的决心,却一直在为“表面功夫”而努力。领袖们虽为“领袖”,进行过与外国的交涉,也出过国,但他们所了解的只停留在表面,也只允许他们停留在表面:学军备。然而真正需根除的是旧制度、旧社会。

这就要求领袖们去深入了解外国的政治思想、理念,学到“内核”。这一点,也是孙中山先生与这些领袖的大不同之处。

当然,也不可否认他们把中国的自强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生在清末的那若干不平等条约,不过是不得已。不得已因军备落后而签,不得已因内部起义(内乱)干扰而无法专心外交而签。唯一对中国有利可寻的条约,是琦善所签。他也正因超时人的外交观念而认作是“汉奸”“卖国贼”。

篇5: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本书成于1938年。1938年的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初期,中日战场连连失利,内忧外患,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而此时,蒋廷黻先生(1895―1965年)结束了两年驻俄大使任务,即将奔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行政处履新,于炮火纷飞的汉口作短暂停歇,在此两月间完成此书。深感国家举步维艰,作者通过对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强烈反思,积极探索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字句间无不彰显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

十九世纪初的中华民族依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国人傲慢、自大、守旧、愚昧。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大炮强行撬开了国门,“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自中英《南京条约》始,启动中外不平等条约签订模式。比起鸦片战争的失利,作者更痛惜于鸦片战争之后,道咸年间的国人并未痛定思痛,依旧坚守着落后愚昧,意淫于“天国”梦想,丧失了最好的二十年发展光阴。“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咸丰年间,中法联军攻占北京城,以恭亲王奕S、文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士大夫阶级逐步觉醒,领导发起“自强运动”。步步推进,发展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相继成立了军械所、造船厂、学校、招商局等。1888年,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水师。作者高度赞扬了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但是旧社会旧制度,乃至改革者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自强运动”带来的改革是不彻底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利,也宣告了“自强运动”的失败。

作者探索式提出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关键在于未进行彻底的制度变革。同时强调,只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才能实现一个民族自上而下,彻底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统一而政权不集中或集中而运用不大胆,不猛烈,则近代化虽进行而不能快。”作者期待一个如十八世纪沙皇俄国大彼得时期的专制体制,通过中央集权强力推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大彼得的横暴,旧马斯哥的守旧势力是不可能打到的……他是俄罗斯民族的大恩人。”而同光年间的中国名为统一,实不统一。曾李左诸人的事业不是国家通盘筹划的事业。李鸿章虽在北洋背负创设新陆军和新海军的责任,但是他的财源仅靠北洋一隅,其他各省的协饷需靠李与其他督抚的私人关系。作者叹道“只有绝顶天才始能创造新事业,始能为民族行百年大计。”“但是这些天才,没有集中的政权作后盾,不知道历史上有多少被庸人和群众反对而消没了。”

篇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这本书被称为“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的确,这本五万字的小册子,在其他历史学家的巨著面前显的渺小,可是书中足够在近代史的浩瀚书海中独领风骚。

本书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此字字珠玑,却不疏漏任何史实,对历史的评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像现在许多历史学的教科书,千篇一律,被主流意识所驱使着,没有自己的观点。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一生研究近代史的思想精粹,他将本书看做是其近代史研究的序言。本书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在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之后,蒋廷黻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全盘西化”!这点与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思潮相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激进的人,这点在书中文字也可以看出。

但他的激进是进步的、理性的。

他对近代史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要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浓缩于五万字,可见他在面对这段历史的了然于胸,一个个历史片段、一个个历史人物精心安排,字字珠玑。可谓是一字千金啊。但蒋的这本书因与主流意识形态所不相一致,多年来一直为主流学者所忽视。难怪它会使我耳目一新,因为我们一直被主流的意识形态所控制着。

这就不免使人感到困惑,到底还有多少历史事实是被主流意识所控制,阻碍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蒙蔽在主流的阳光之下?

但好书如同金子,不会永远被埋没。如今,它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此书的愿望和读者的幸运。

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完全感受不到大师与读者的距离。我们已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在读完此书之后感到震惊。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在脑海里颠覆了!

蒋廷黻对近代历史上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其中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我们眼中林则徐和琦善:一个是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收受洋人贿赂的奸臣。而蒋廷黻却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这评价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吧!但回头看看林则徐的作为,他将开眼看世界的成果交给好友魏源,魏源以此编成《海国图志》。林则徐已经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之处,却不敢自己公开提倡!所以蒋廷黻说他是中国旧社会的最好产品!如林则徐这类人都将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国家更重,何况是别人呢!

反观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这样的震撼反差,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带来的。

在震撼之外,更多的思考。

他在这本《中国近代史》的总论里,把中国能否走出“中古”状态,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作为全书的理论主题,显然渊源于此。他写道:“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这句话是本书的主线,四个问号更是他对近代中国的期盼,这振聋发聩的反问,问醒了多少沉睡的中国人!

这两点是看我之后最大的体会,也是看完多本历史著作后有别于其他的感受。在此以后,看历史书需要多想一点,更进一步。在众多的异口同声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的理解。面对主流意识所树立的楷模也需持怀疑的态度。这是学习该有的态度。

再看历史学家该做的!是堆砌史料,陈述千篇一律的观点,还是深入研究,敢于挑战正统呢?主流意识仿佛是太阳、引领者,跟在其身后的作家们,该看看事实了,为主流树楷模,为主流写“正史”,赞扬英雄,唾弃小人?英雄永远是英雄,小人永远是小人吗!史料不断翔实,历史课本该改的有多少!

篇7: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以来的被列强压迫的屈辱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更多的更严重的是我们丧失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即使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依旧没有自信,那种不自信是从骨子里面散发的,但这一部《辉煌中国》我相信肯定可以让很多人恢复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自信。这是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想法!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尤其是近五年来的取得的一些成就,可以看到现在的祖国并不是像很多普通民众所认为的那样比不上西方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集圆梦工程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网是站在世界前列的,很多的一些工程在其他国家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港珠澳大桥,兰渝铁路,全自动化的中国上海洋山港,令外国人羡慕的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此熟悉的购物扫一扫,共享单车,但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移动支付是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国家,叶就是说在其他国家你是不可能过上像中国那样的便捷的生活的,共享单车也同样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是我们可以达到的吗?这些都不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只有数一数二的强国才可以做到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

今天的中国可以站在世界的前沿,靠的不仅仅是GDP世界第二的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更多的是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靠的是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而更加在于我们的创新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占领科技的制高点,才能让国家强起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主席也说我们有能力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在这些方面如此,我们也在解决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贫困,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战略的实施,能精准到按户按人制定脱贫策略,我们的脱贫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有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为此所做得的每一份的努力也可以看得到它诚心诚意的用心—为人民谋利益。而更了不起的是我们在实现这些的变化的同时叶兼顾着环境,主席上台以来便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仅仅要有金山银山更要有绿水青山。

上一篇:中兴通讯的面试题下一篇:闸门检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