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2024-04-08

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精选4篇)

篇1: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历史如何不再徘徊

——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20131011322 杜莹莹

本书的作者以冷静的头脑、独特的视角对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很多鲜为人知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介绍,并做出了深刻、理性而又客观的剖析,既有纵向的条理清晰的阐释、分析,又有横向的与同期其他国家国情的对比,引人深思。

在我看来,虽然作者的职业是一名记者,而非专业的史学家,但他却掌握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向当时和以后的读者还原这段历史,阅读、研究了大量的史料,甚至进行过采访。最打动我的,是他拥有的很多专业史学家都不具备的不肯为了哗众取宠而肆意改写历史的正直,不会为配合粉饰太平而掩盖“伤疤”的勇气,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客观冷静而又理性地独立分析过去的每分每秒的智慧,最重要的,是那份代表着大爱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人民公社在我国始建于1958年,到1984年彻底终结,其全部的历史计为27年。它发生在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目标是将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但是它却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悲剧。这是20世纪中国人死于饥荒以及战胜饥荒的最重要的史篇,也是世界舞台上最为凝重的一幕。”——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我对人民公社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了解仅限于此,简单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考试机械地记忆,读过此书,除了对人民公社及相关历史事件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的介绍和对相关事件的深刻剖析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产生了很多问题,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同一种历史,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研究,会产生很多种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为了增强这本书的真实性、可读性,让读者不觉得枯燥,不为那段灰蒙蒙的日子心情过于低沉,引用了许多当时的“积极分子”所编写的诗歌,比如形容农民消极怠工,有诗云:“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争公分武松打虎。”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农民消极怠工的现象。

作者在行文中,还给出了很多数据,来证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存在的不合理性,数字是冰冷的,但是,我想,更冷的,应该是当时农民的心了。若是不冷,怎会“肢解吞吃死去的同伴”?若是不冷,怎会“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勒死煮食”?这样的画面,让我联想到了《一九四二》,先看了电影,又拜读了刘震云的书,觉得除了“人吃人”的场面之外,《历史不再徘徊》还有很多地方都和《一九四二》相似,如将农民的痛苦万分和当权者的麻木不仁进行对比。不同的是,1942年的饥荒,始作俑者是国民党,这使我不由得更加钦佩本书作者的勇气。

虽然人民公社的终结距今也有30余年,并且改革开放以来,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是稳步提升的,每年不同规模的自然灾害也在发生着,却从未有过那样大规模的饥荒,但我对那场灾难仍是心有余悸,为了当时我未曾亲身经历但却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人们所面临的痛苦,也为了对现实和未来的恐惧:我们在今天,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结束三十年有余的今天,审视它,觉得当年的中国人,上至高高在上的中央领导,下至最卑微的农民,都有那么几分荒谬、可笑,但是,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在审视我们的今天,今天的我们时,是否也会由

于某些原因认为我们“很傻、很天真”而情不自禁地发笑呢?

有一种场景,贯穿全书,也充斥着那段历史:农民、基层干部为了竞争、邀功,虚报粮食产量,如1958年,大跃进初期,全年粮食的实际产量只有上报产量的52%,数字中埋藏着饥荒的危机。这让我想起一个童话故事:猴王命令猴子们摘桃子,储藏起来以备过冬食用,有一只小猴子,既想少干活儿、又想邀功,于是虚报它摘桃子的数量,猴王信以为真,决定停止储备桃子,冬天来临时„„猴王和其他猴子被一只爱耍小聪明的小猴子玩弄了,类似地,当时,聪明的全体中国人把自己玩弄了„„不同的是,那是用以教育小孩子不要说谎的童话,而这,是足矣教育所有中国人的血淋林的历史。

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几近愤慨:“按照华国锋对8亿农民的要求,在即将到来的1977年,他们并不是要筹‘包产到户’,甚至没有必要顾及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要将精力集中于一场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我想问:政治家应有的责任是什么?政治因何而存在?难道不该是为了人民服务么?为何现如今,人民已然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人民连肚子都填不饱,甚至饿殍遍野、国将不国之时,何谓政治?我想,作者对此在后文给出了很明确的回答:“物质乃是治国的第一要旨,至于意识形态,例如政治运动之得失,无产阶级理论专政之利弊,毛泽东思想之功过,自然也很重要,但人只有在吃饱了饭之后才会有功夫来讨论这些。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这些是非之争不能给人们以更多的物质利益,反而令人民越发贫穷,则意识形态的教义即使再崇高,领袖的思想即使再辉煌,仍不免是空中楼阁,终有倾覆的一天。”毕竟,任何法律和专制手段都是无法制止饥饿的啊!

作者在第四章写过这样一句话:“取得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人民以真正的利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想,一个政党、或者说领导人、统治者的威信的树立,绝非出自严苛或者武力,而是给人民以真真正正的实惠。

以前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等历史事件时,总结事件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中国人犯了盲目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读过这本书,我对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切的恐惧。

人无完人,被崇拜的那个人,一旦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他的被崇拜程度越深,危害越大。但是,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开始、推广和延续,除了毛泽东个人原因,还有其它原因。

从个人原因来看,我觉得毛泽东是有好大喜功、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嫌疑的。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过这样一句话:“老鹰的翅膀拴上金块儿,就再也无法凌空飞翔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众多作家的处女作是毕生难以跨越的高峰,也能解释为什么众多伟人晚年犯错。毛泽东没有转变他的惯性思维,他将对付敌人的手段运用在统治人民上,将战争的经验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推移,照抄照搬到经济建设上,这是不合适的。“终其一生,毛泽东始终认为精神力量之重要远远高于技术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他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至少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期间,有这样的嫌疑,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类似的观点就可以证明。

毛泽东将他的一生的作为都总结为两件事:一个是打败了蒋介石,还有一个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将这两件事合起来看,其实就只有阶级斗争一个要旨”。事实上,他的是非功过,远远不是“阶级斗争”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能够概括的。但通过他对自己的评价,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阶级斗争”在他心中崇高的位置。

历史性的错误必然不会只是一个人导致的,“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是“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这多少都会让毛泽东寒心的„„导致历史徘徊甚至停滞不前的客观原因同样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国的领导人和他们的苏联前辈可能有着无数的区别,但是在计算到达共产主义的时间表时,其紧迫的心情如出一辙”。这不能只怪“共产主义过分美丽”,我们的领导人忽视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对经济建设太过在乎,才会失去了理智

和清醒的头脑,可以见出凡事都要平常心去面对的重要性了。当然,想让新中国迅速富强几乎是当时所有华夏儿女的梦想,这也进而导致了全民的不冷静——“几乎所有的人,官员、记者、学者、诗人、政治家、甚至最有名望的科学家,都在推波助澜。”

尽管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领导人、高层决策者的身上,但是,我认为,建国以来,或者说五千年来,中国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倒退的,而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作为政治家,应该做的,就是让人民在前行的路上,少走弯路。将责任推给“自然灾害”,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就算老天爷连年地故意刁难,何以自从人民公社的大旗在小岗招展起来,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就从没有让人吃饱过肚子?”并且由于我国所跨纬度较广,气候种类较多,季风区所占比重较大,近些年的自然灾害也并非罕见,但并未出现过那样严重的饥荒问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可怕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让历史重演、再度徘徊,不让若干年后,我们成为后代的“笑料”,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首先,作为领导,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臆断,要善于倾听,倾听社会各个阶层发出的声音。

作者在第一章中,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例,分析了统治者早年的个人经历对于日后为官时进行各种决策的影响。每个人的时间、经历有限,而万事万物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阅历有限,统治者亦然,但是,作为统治者,在做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比如农业政策之前,虽不能去农村常住进行体验,走进农民、广开言路却是必须的。“问题不在于人们表面上说什么话和敲什么锣,而在于心中所想的弦外之音”,这“弦外之音”才是真正的民意,民意是信息的来源,充分考虑民意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改革走到了深水区的今天,对于党和政府,倾听民意才能真正使得一切工作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否则,领导人和百姓就会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距离,怎一个远字了得?

在第四章介绍邓小平时,作者这样说:正是由于落难江湖,他对官场中的种种虚伪更加了解,而人世间的真情常在百姓中。走进人民群众,也是走进真实,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它更接近我们的生活。而要想听到群众的“弦外之音”,也绝非易事,在当时那样的制度下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意见本身的是非正误,而是它是否有效以及是否会累及个人的安危进退”,有很多不顾个人安危说真话的人,也真真受到了“惩罚”,比如,在一个叫“武店”的公社,由于饥饿,“四病”——浮肿、子宫下垂、干瘦、闭经——泛滥,官员为维护人民公社的名誉,决定对“四病”加以治疗,找来医生,询问病因,名叫王善身的医生,不愿独善其身,不肯为公社矫饰,表明:只少一味药——粮食,结果当场被捕。领导人想听真话,就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公民的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让人,民敢于说真话,让人民说了真话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是必须的,“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富于天才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经济的天才。不过,个人的贤愚得失最终能够左右大局,乃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既成制度中缺少遏制个人行为的力量”,“与其说他(毛泽东)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如说他具有超越常人的行使智慧的权力”因此,将权力“装进笼子里”,这把双刃剑才会发挥它应有的正能量。

此外,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我们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建设一定要吸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经验教训:“有人认为,人民公社是最完备的形式,可以容纳共产主义的生产力,真实荒唐透顶。想将胚胎预先取出当婴儿抚养是不可行的,即使给他穿上最美丽的衣服,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急躁冒进,是万万行不通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是断断不能走的,只有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才是王道,“科学与愚昧断然没有可能在一个殿堂里面共生共息,不是科学改造愚昧,就是愚昧把科学也变成愚昧,二者必居其一”,所以,除了尊重客观规

律,科学发展,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应该看到,当代中国,在一系列华丽的经济增长数据背后,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如果单纯地追求GDP地增长,而忽视了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饥荒”是有可能再次重演的,只不过,这一次,贫乏的也许不再是物质,而是灵魂。如果走得太快,我们会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以90年代人们的眼光来看,‘两个凡是’的荒唐和霸道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个人崇拜具有明确的批判意识,并且付诸行动,确需一种罕见的勇气。”在很多人选择随波逐流或是沉默时,也有很多人在为捍卫真理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着,如果不是这些人的点滴努力的汇集,人民公社最终走向衰亡的时间可能还要延后。清楚后果还要为了苟活而助长错误的人是为人不齿的,逃避错误或者发现错误却不敢说出口的人,在那个年代,是有权利辩解并值得被理解的,而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人才是铸就大写的忠诚的人,无论他们试图制止错误的行动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虽然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以求明哲保身,且即使他们敢于直言犯上也不会起任何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任何强制的手段虽可令人俯首就范,却永远无法征求其内心世界。”就算是暂时的妥协,也只是委曲求全,因为低下头颅,是为了扬起思想。并且,我认为,真正的勇敢并非是出自无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而是理智分析利弊、内心挣扎矛盾痛苦纠结过后所做出的无畏的选择。

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功绩,也有一代人无法摆脱之局限,因此便会有错误的产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地是犯第二次,如果第一次犯错是无知、是巧合,那么第二次,便是选择。避免犯错,就要实事求是,正视矛盾,历史才有可能不再徘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继续扬帆远航,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篇2: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昨晚睡前读到杨聪《好老师可以这样做》中的一篇名为《不再脸红心跳》的文章,本来睡意浓烈的我读罢之余犹如芒刺在背、如坐针毡,不得安睡。

文章大意是这样的: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老师,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初为人师,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突然有一天校长异常严肃地召开了迎接县教育局来校检查“减

负”实施情况的紧急会议。会上明确,班主任一定要交代好每个学生,不要说学校有统一发单元试卷,暂时不要把各班自己购买的各种练习册带到学校来。另外,检查组可能会抽几位师生个别座谈,也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班主任一定要事先对学生进行答话的训练,让他们记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令这位新老师纠结的是怎么向学生传达会议精神呢?明明是教学生们说谎可还必须要说。就在她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地转述会议要求时,“善解人意”的学生们却心知肚明、谙熟于心地说出了校长的会议要求。原来去年检查组已经来过一次了,这让她如释重负。第二天,一直等到第三节课时检查组的小车才缓缓驶进校门,不久学校领导就簇拥着检查组同志吃午饭去了。检查的结果是学校减负实施情况效果明显,检查组领导很满意。这位新老师觉得以后再向学生说类似的话不会脸红心跳了。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没有评论的下文,这令我非常失望。然而,转念一想,杨先生的聪明之处便在于此。这种教育现象在当下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或许也可以称得上是教育的“潜规则”了。如果说得太多必然会针砭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思维和行事作风,进而这本书能否出版也成问题了。反观现状,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把学校的教育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了,知识质量的无限强化以及多如牛毛的检查验收创建工作让学校疲于应付、不堪重负。而道德教育的缺失却越发严重,虽然引发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间学校教育的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于学校而言,这样反教育的言行并非本意,大致都是无奈之举。因为多数校长都不敢对这种教育现象说“不”。我臆断杨先生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教师,也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逼迫无奈地反复演绎着这样的“故事”吧,又何以评述呢!

篇3:读《雨季不再来》有感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平凡的长大。”一个叫三毛的女子,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传奇,却在多年以后提及自己的雨季如是说道。当真平凡么?

自幼严重偏科,一场作弊零分的羞辱,使得年幼的她立志再不入学校。姑娘说“每次考试都好像一场屈辱,你说你不会,别人不相信,偏拿张白纸要你来证明”,难以想象,那个年纪的孩子这般强烈的自尊。即使是所有人都不信的事实,她也要倾其所有去I卫,这便是三毛传奇的起点。

学校可以滚,但书不可不读。这样骄狂而理智的三毛,是那个时代不一样的女子。20那年,3000多册藏书,处处居所有张挡住整面墙的书柜,随身拿纸笔,随时带眼睛,姑娘性子淡,极少开口,却将读书融入了她的骨血,一头扎进书里便是无数个不管不顾的日夜。所以她独一无二,所以她的生活注定灿烂缤纷。姑娘的雨季,馥郁墨香。

即使时光倒流,生命在一次重演,我选择的认识这条同样的路。三毛选的是条什么样的路?一介女子拒入学堂,年纪轻轻,带着满腔火热的怀想,一个简单的行囊,奔赴异国他乡游荡。爱上一张撒哈拉的照片,忆起前世乡愁的牵绕,又是那么一份潇洒,与心爱之人隐居大漠深处,纵使风沙摧人老,姑娘依旧在那一片明亮的火热中笑的从容沉静。总有人猜测三毛的矛盾,的确,一个女子一生潇洒,娴静从容,心底的乡愁却心系火热之地。其实,不过是姑娘,生来便向往骄阳的炽烈。姑娘的雨季,心怀骄阳。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却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这样的一句字数不多的话语,姑娘花了一整个雨季来领悟。后来学画,纵使天赋不高,却一直在参悟,每天一大早去美术馆找一幅自己爱的画,细细的观赏,一坐一天。后来才知道,之所以当初那么执拗地要学画画,就是为了画出自己故事中的场景。不善言语,那就换成这双手又如何!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走出学校,仍旧没有停下指尖的笔,写不好,就先读人家写的好的,写完了,就想办法让人家看。那些年,一盏昏黄的小灯,那些从心间流露出的文字,垒成厚实的基石,通往梦中的殿堂。所以那个执拗的姑娘,在许多年后,成了自己口中的‘写字的平凡人’。所以那么多年,再有那么一个叫三毛的女子,铸就一段独一无二的传奇,何其难得!姑娘的雨季,志在远方。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姑娘在那么短的雨季里,长成了一棵树,许多年后忆起,幽幽一叹‘我忽然很想念二毛。’只是三毛姑娘,这样的你,未负此间雨季。这便够了。

我想那些明亮耀眼的光芒,是三毛该得的,只是我更爱的是那年雨季里,不惧风雨的二毛。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那齐天大圣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时,桀然一笑,道‘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这样的骄傲,是这雨季中特有的元素。

篇4: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这本书从图书馆里借来好久了,总算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尽管我已经看过了它改编的电影,知道了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但是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很唏嘘。为这书中的人未能和相爱之人相守、因死亡而别离而感慨万千。

最先了解这个故事是从高中老师那里。那时我们正要放国庆假期,我们语文老师在课上向我们推荐的,老师叫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这部小说的改变电影来看。我其实是被这部小说的名字吸引的,当时就觉得《穆斯林的葬礼》这个书名很有趣。那时正是许嵩等网络歌手大火的时候,他有一首歌就叫做《玫瑰花的葬礼》。我蛮喜欢这首歌的,所以对这本小说也充满着好奇。不知是不是因为电影太长的缘故,还是因为电影拍摄的时间早的而画质不好的缘故,我那个时候并没有很认真的看完它。但是我还牢牢地记得故事的结局:电影中主人公韩子奇、梁君璧和他们的女儿韩新月最后都去世了,最后还剩儿子、儿媳和他们的孙子孙女及常年待在国外的梁冰玉。

尽管电影是基于小说改编的,但我想大致的结局应该还是一样的。于是我抱着欣赏悲剧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书的序篇是“月梦篇”,读了序篇,若对故事有所了解的人不难看出里面的“她”是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我不禁感慨:玉儿最后还是回来了。她并没有忘记她最爱的女儿新月,也没有忘记生她养她的故乡。但是,玉儿啊,时隔二十几年,早已物是人非,桑田亦变沧海了呀。这二十多年的海外漂泊,不知你有没有动过想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的念头呢?又是什么阻止了你回来的脚步呢?我想,你可能是觉得没脸回来看他们吧,你心中的愧疚定是日日夜夜折磨着你吧。

冰心曾称此书是“一本奇书”。冰心说过,“看了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她说的陌生是因为本书是一个回族作者写的,书中描绘了许多关于回族的民族风俗习惯,我们汉族会对这些感到陌生。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回族人民,除了韩子奇之外。但韩子奇一直也都把自己当做是回回的一部分,他也遵循着很多回回的习惯。虽然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绘回民的生存情况,但是这本书也能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的缩影。这样更加吸引我去详细了解故事的内容。回回是真诚的穆斯林,他们信仰真主安拉,他们将以毕生的自律回报真主安拉的护佑。

纵观全书,这是一部场面阔大的悲剧。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而这部小说则在于摧毁主人公原本应当美好的生活来给人以启示。本书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的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这部《穆斯林的葬礼》,我反复阅读,最后总是难免哀叹。一个穆斯林的传奇故事,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三代人的沉浮与共。通过韩子奇与梁冰玉、楚雁潮与韩新月的爱情悲剧,让我们发出对命运艰辛的悲叹。书里精心策划的情节安排,月篇和玉篇交叉布局,让我们能在不同的时间里了解不同的人的故事。先说韩子奇与“玉器梁”的牵连,韩子奇原本叫易卜拉欣,他的命定之路是跟着其“巴巴”吐罗耶定经历千难万险到达远在阿拉伯的圣地麦加去朝觐穆斯林心中的.真主,而韩他却因为摔坏了梁亦清的玉器留在了梁亦清的奇珍斋中。似乎韩子奇留在奇珍斋是命里无法逃脱的,留在奇珍斋学习琢玉技术也是他命里的定数。于是,故事的序幕便从韩子奇身上拉开了。一切,都是命里有时终须有,无法逃脱。

韩子奇在奇珍斋的命运是在梁亦清因劳累过度、吐尽心血而亡之后而发生巨大转折的。梁亦清的玉匠精神非常令人敬佩。他花费三年时间,呕心沥血,日夜辛劳,好不容易就要将《郑和航海图》完工了,却因劳累过度而猝死还把就要完工的玉器给砸损了。这真的是作为一个出色的玉匠的最大遗憾。梁亦清去世后,韩子奇和梁家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子奇跟了蒲绶昌三年,梁家一家人在梁君璧的坚持下也勉强过活着。在跟着蒲绶昌的三年中,韩子奇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英语和经商之道。不得不说,韩子奇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在三年里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玉匠而自甘堕落,而是默默地提升自己,丰满自己的羽翼。从他离开蒲绶昌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因为害怕承担师傅梁亦清留下的烂摊子,他其实只是想完成师傅未竟的事业。

韩子奇和梁冰玉的爱情是在抗日战争时躲避到伦敦时萌芽的。他们两个的爱情应该是不伦的吧。姐夫和小姨子,这样的不伦之恋,实在是令人不齿。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两个漂泊海外,无依无靠,只有两个灵魂相依为命,爱情也就悄然来临。我又不禁感叹命运的安排太令人难堪了。兵荒马乱的年代,无法揣测的命运无情地降临,他们无法反抗,唯有相互取暖。在他们的结合之下,新月出生了。

新月,即初一时冉冉升起之月。寓意着新生。韩新月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女孩,她的身上有着朝阳的气息。韩子奇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予在新月的身上,新月就像是他的新生。新月是一个很出色的女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家里的爸爸哥哥都很为她开心和自豪。只有母亲为她将要上大学而感到忧虑。母亲的忧虑并不是害怕她即将要离家上学,而是觉得她一个女孩并不必要读那么多书,觉得女子应该早日嫁人为好。新月为母亲的不理解而苦闷,她苦苦思索也无法明了母亲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她觉得母亲离她越来越远,她无法也不太敢和母亲沟通各自的思想。新月怀着苦闷的情绪来到北大,在看到校园和可爱的同学之后,新月的郁闷慢慢地散去了。上了大学,意味着她将有新的人生,新月对未来满怀憧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上了不到一年学之后,父亲的意外受伤让新月受到了刺激,新月意外昏倒了。新月得了风湿性心脏病,这对新月一家人来说无疑是噩耗。新月是那么可爱的一个人啊,她阳光开朗,学习好,很受同学的喜爱。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患如此绝症呢!

命运的不眷顾,让新月一家整日地愁云密布。卢医生最后也对新月的病束手无策,新月的病情不久就恶化了,命运没有眷顾她。她的老师也是她喜欢的人楚雁潮,在她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仍在鼓励她要活下去,新月做到了。新月在最后的时光里大多时间是笑着的,即使在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母亲,她的小姨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她都还对这个世界怀着希望。

新月是幸福的,被许多人爱着。父亲母亲、哥哥嫂嫂、楚老师和郑秋思等同学都深深地爱着她。在她生病期间,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楚老师总会在有空的时候从学校赶来看她,和她说话。新月又是不幸的,她的亲生母亲是她家一个禁忌的存在,她在本应该绽放的年华患上了绝症。新月啊,她的身上寄托着很多人的希望,她就是一道光亮。她的夭折,对家人来说就是一种毁灭。新月去世了,就意味着他们心中的亮光熄灭了,从此,他们心中一片灰暗。

雁归有声,潮来有汛,唯独明月不再升,此后新月亦不再有。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月下葬的时候,穆斯林的葬礼仪式进行到下坑时,要逝者亲人下去试坑,楚老师越过天星为新月试坑,尽管这是不和穆斯林葬礼要求的,但天星不忍心阻拦他。看到此处,我不禁泪满眼眶。只是一个土坑,却将生人与死人永远隔开。

楚老师曾说过:“爱情,是一种信仰,它储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储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新月的逝去,是楚老师心中永远无法言说的悲痛。我总在想,即使新月不成去世,他们也是无法在一起的吧。他们不仅隔着师生有别的身份,而且还隔着宗教信仰的不同。如此悲哀,不是死别,也会是生离!在新月去世的几十年后,楚老师还去看望新月,他立在新月碑前,用小提琴弹奏着新月喜欢听的《梁祝》。可见,楚老师对新月爱并没有因为新月的逝去而消散,他的爱与新月的灵魂同在。

上一篇:四年级安全教育课教案下一篇:新安全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