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4-25

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加强财源建设,深化公共

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2007上半年,我县一般预算收入3685万元,1-6月份收入完成1896万元,占年度预算的51.45,同比增收57万元;1-6月份支出完成4824万元,占年度预算的54.58,同比增支895万元,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上半年,我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一要吃饭,二要

建设,三要和谐”的原则,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安排财政支出,保证了“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城市“低保”及构建和谐社会八项政策落实等各项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

年初,围绕下达的收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量化考核,夯实收入担子。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收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收入征管机制,重点实行收入分析监测,实时监控重点收入,确保收入按顺序按级次入库。继续巩固和保护黄金生产企业重组成果,抓好黄金企业财政财务管理办法,促进企业正常运转,收缴及时入库。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积极挖掘增收潜力,确保税收应收尽收稳定增长。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有效实施“4 X”收费管理工程,提高非税收入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入库。

在预算支出方面,按照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的要

求,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和制止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它一般性支出实行零增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妥善安排、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保证了工资发放,政权运转、社会保障、支持“三农”、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支出需求,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狠抓财源建设,提高聚财、生财的能力

财源建设是保证财政收入增长的关键。

一是我们不断强化黄金企业的龙头地位,着重发展黄金

生产,稳固潼关的财政基础。保护潼关中金矿业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巩固骨干财源;大力支持潼关中金冶炼公司技术改造,解决企业在试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氰化和硫酸车间能早日投产达效,以实现我县金属矿物综合回收利用,提高综合效益,培植新兴财源。加快兴潼公司与加拿大VVC公司的合作步伐,加快非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强非黄金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培育后续财源。

二是继续抓住中省财政向基层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继续争取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三奖一补”、“两保两挂”和收入上台阶激励等各类补助,争取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有效缓解县乡财政支出压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三是按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认真研究中、省、市财政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争取中、省、市的更大支持。目前,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我县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并已报省财厅项目库备选。同时,认真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果、蔬菜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依靠自身发展,壮大县乡经济实力,促进县乡做大做强财政经济“蛋糕”,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三、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半年,我们按照“增收为本,规划先行,尊重民意,基础突破”的思路,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三农”工作的重心,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围绕全县统一布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国家增加对“三农”投入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研究摸索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集中财力,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支出资金481.3万元,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农业综合开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同时,支出资金155.5万元,切实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实行财政资金补贴的方式,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支持规模化养殖试点示范和饲草种植,良种繁育,畜禽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实现以点带面,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上半年,做好粮食综合直补、地膜玉米补贴摸底工作,为惠农政策落实奠定基础。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584余

万元,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和谐潼关建设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财政理念,全力支持做好“三件大事”、“五本帐”工作。积极落实兑现构建和谐社会八项政策。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培训,不断加大我县劳务输出力度。上半年共支出财政

资金37.5万元。

二是积极支持深化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抓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工作,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1—6月份共支出农村医疗、农村低保、优抚、城市低保金等282.56万元。继续抓好老干部“两项待遇”落实工作,除保障老干部的基本生活费外,支出医疗费15万元。拟定《财政专户管理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按照财政、单位、个人4:2:2的缴费比例,将医疗保险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上半年投入统筹基金40万元。

三是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出资金331万元,全面免除全县10所初中、82所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17.73万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办法,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展。

五、着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一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我们按照“扩大范围,规范运作,提高效率,加强监管”的原则,不断简化内部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上半年政府采购金额115.74万元,节约资金13.7万元。

二是进一步强化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促进“阳光财政”健康发展。

三是完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科目过渡工作,并做好收支分类改革推行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收支两线管理改革继续深化,“4 X”收费工程稳步推进。对全县36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重新进行审核,建立档案。加强票据监管,严格实行缴旧领新制度,有效杜绝乱收费。

五是筹备信息中心,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为了推进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积极筹备信息中心。

六是坚持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做到日常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专项资金检查与会计执法检查相结合,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六、狠抓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上半年,我们坚持把工作做好,把服务搞好,把廉政抓好的原则,狠抓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主题党建活动,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党员干部都能自觉学习,在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财政工作。

二是广泛开展“八荣八耻”宣教活动,开辟了专门的宣传栏,并组织了“荣辱观论坛”,引导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当好人民公仆,在社会生活中,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

三是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创评活动。为了巩固创评活动成果,进一步把创评活动引向深入,我局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旨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及依法理财水平,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是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强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围绕庆“五一”、“五四”、“七一”等节日,组织干部职工举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竞技游戏等文体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上半年,在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就一定能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〇七年

《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来源于,欢迎阅读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篇2: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2007-12-07 23:13:4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2)文章标题: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县财政局2007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加强财源建设,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2007上半年,我县

一般预算收入3685万元,1-6月份收入完成1896万元,占年度预算的,同比增收57万元;1-6月份支出完成4824万元,占年度预算的,同比增支895万元,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上半年,我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一要吃饭,二要

建设,三要和谐”的原则,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安排财政支出,保证了“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城市”低保”及构建和谐社会八项政策落实等各项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

年初,围绕下达的收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量化考核,夯实收入担子。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收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收入征管机制,重点实行收入分析监测,实时监控重点收入,确保收入按顺序按级次入库。继续巩固和保护黄金生产企业重组成果,抓好黄金企业财政

财务管理办法,促进企业正常运转,收缴及时入库。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积极挖掘增收潜力,确保税收应收尽收稳定增长。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有效实施”4 X”收费管理工程,提高非税收入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入库。

在预算支出方面,按照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的要

求,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和制止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它一般性支出实行零增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妥善安排、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保证了工资发放,政权运转、社会保障、支持“三农”、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支出需求,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狠抓财源建设,提高聚财、生财的能力

财源建设是保证财政收入增长的关键。

一是我们不断强化黄金企业的龙头地位,着重发展黄金

生产,稳固潼关的财政基础。保护潼关中金矿业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巩固骨干财源;大力支持潼关中金冶炼公司技术改造,解决企业在试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氰化和硫酸车间能早日投产达效,以实现我县金属矿物综合回收利用,提高综合效益,培植新兴财源。加快兴潼公司与加拿大VVC公司的合作步伐,加快非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强非黄金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培育后续财源。

二是继续抓住中省财政向基层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继续争取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三奖一补”、“两保两挂”和收入上台阶激励等各类补助,争取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有效缓解县乡财政支出压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三是按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认

真研究中、省、市财政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争取中、省、市的更大支持。目前,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我县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并已报省财厅项目库备选。同时,认真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果、蔬菜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依靠自身发展,壮大县乡经济实力,促进县乡做大做强财政经济“蛋糕”,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三、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半年,我们按照“增收为本,规划先行,尊重民意,基础突破”的思路,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三农”工作的重心,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围绕全县统一布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国家增加对“三农”投入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

研究摸索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集中财力,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支出资金万元,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农业综合开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同时,支出资金万元,切实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实行财政资金补贴的方式,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支持规模化养殖试点示范和饲草种植,良种繁育,畜禽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实现以点带面,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上半年,做好粮食综合直补、地膜玉米补贴摸底工作,为惠农政策落实奠定基础。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篇3: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刘小燕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减收政策集中出台、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等诸多不利因素,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建立领导包市区抓收入责任制、狠抓薄弱环节和重点地区收入征管、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使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全年完成考核任务和奋斗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高度重视、支持,得益于各市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

在谈到下半年财政主要工作时,刘小燕提出,各市区要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在收入方面,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全面完成1 100亿元的收入奋斗目标。一是要建立税源监控体系,加大收入征管力度。各市区要借鉴榆林市“破五难、查三漏”的做法,研究提出本地强化税源收监控,加强入征管的措施。二是要建立市区财政部门领导包县区抓收入责任制。深入县区调研催收,实行任务包干。三是重要继续狠抓点收入和薄弱环节。要切实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杜绝非税收入的“体外”循环。四是要加强对收入的分析和预测。要切联系税务及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坚持财税收入联系会和预算执行分析会制度,加强对经济走势和收入形势是的分析。五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分解落实收入奋斗目标任务。要将收入奋斗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市区,以进一步夯实收入任务成。对收入完超过考核任务的市区,建议省考核办给予奖励加分。六是要重视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培植财源的职能。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财源建设。要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立,健立健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财政信用担保机制。七是要努力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反映,争取中央尽早出台资源从价计征等有利于陕西财政稳定增收的收入政策。八是要依法治税,确保收入质量。要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虚收、空转等现象的发生。

关于财政支出,刘小燕强调,要加快支出进度,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要整合资源,保证重点,压缩一般,安排好今年的超收。要认真清理各项财政专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集中资金用在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重点项目的保障上。二是要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提高财政支出进度。全年支出必须完成调整预(转下页)(接上页)算的85%以上。三是要管好用好资金,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基层,核实灾情,积极参与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同时,加强对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四是要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好民生八大工程。要尽快、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加快与其他部门对接项目,并要管好、用好项目资金,确保按照年初计划把民生八大工程实施好。五是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在省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各市区也要加大对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形成合力,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六是要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提高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各市区要充分认识金财工程对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到人员配备到位、机构建设到位、资金安排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四个到位”,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七是要确保全年收支平衡。对于确需增加的支出,要通过增收节支、挖掘潜力解决,不能出现财政赤字。

关于财政改革,刘小燕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财政改革30年。30年来,财政改革取得了重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也有需要再适应的方面。一是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要细化预算编制,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促进陕西预算管理水平上台阶。二是要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稳妥探索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要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动态监控功能,建立、健全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监控体系。三是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四是要推行行政事业性经营资产管理改革,整合各类资产,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转化为高效流动的国有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营性资产的规模效应。

关于调研工作,刘小燕强调,调研工作要在体制、机制、政策的研究上下功夫。要结合财政运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关键事项开展研究,促使财政改革上台阶,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把财政的职能作用发挥好,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范儒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刘小燕厅长的讲话全面深入,分析透彻,提出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进一步树立坚定的信心,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全年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指导意义。会议结束后,各市区要立即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会议精神,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篇4: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单从6月份数据来看,全国财政收入达1533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9%,同口径增长12.1%,增幅比5月份提高8.7个百分点。

支出方面,今年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支出7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同口径增长10.6%,完成预算的45.1%,与去年同期进度基本持平。

点评:为实现经济稳增长,当前货币政策在稳健中有所宽松,而财政政策则继续积极“踩油门”。目前来看,积极财政政策仍有操作空间,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减税降费和扩大财政赤字。有关专家建议,收入政策方面应该以减税扩税基为主,通过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负担,提高市场运行的活力,“放水养鱼”涵养税源。

同时,财政因承担逆周期调控的责任,需要扩大支出,所以应适度扩大赤字规模和债务规模,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六部委部署电子招投试点 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通知》要求在招投标领域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深入贯彻实施《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不断提高电子招标投标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按照《通知》部署要求,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分为政府综合试点和交易平台试点。其中,政府综合试点根据各地区落实电子招标投标制度情况,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建设运营基础,以及部门和地区推荐和申报,分批开展。

点评:一直以来,招投标市场中条块壁垒分割封闭、要素流动不畅,竞争不公平、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但是,伴随全程电子化的实现,每个标大约可节省纸张1000公斤,全程实现网络化,既省去了交通成本,又“绿化”了交易过程。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通过与交易平台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等对线上交易进行全流程监管,使整个招投标交易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实现“阳光化”。

按照发改委和有关部门“互联网+招标投标”行动计划,2016年末,全国将基本形成电子招标投标及其市场信息共享网络体系。同时,《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和检测技术规范即将发布,《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办法》已开始制定。

上半年促外贸政策鱼贯而出 自贸区初显增强潜力

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9%。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进出口总值下降,但对外贸易发展质量与效益有所改善,总体稳中趋好,发展进入新常态。

今年以来,政府出台多项外贸政策,以此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出台的促进外贸政策包括积极推进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建设,推进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及实施,鼓励新型贸易业态发展,支持外贸转型升级。

点评: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条件明显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高,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贸易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化。同时,政策的出台降低了通关成本,使通关手续更加简便、货物进出口更加顺畅、进出口的整体秩序得到改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将大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同时,研究如何运用现有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一些重点项目。

发改委拟在全国建设60个产城融合示范区

7月9日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60个左右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

根据《通知》,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指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经过努力,该区域能够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点评: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发改委内部有三类相关试点,包括发展规划司牵头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体改司牵头推进的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以及地区司牵头推进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事实上,城镇化改革在强调稳增长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在中央政府层面推进户籍、医疗和教育等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

环保行业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

在新环保法、国家PPP政策、“水十条”等利好政策推进下,上半年环保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6日,已有11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其中,7家公司预增,2家预减,2家亏损。巴安水务和凯迪电力两家公司中报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达100%。

值得关注的是,环保行业整体及子板块利润增长出现加速迹象。随着下半年“土十条”、PPP第二批示范项目等众多利好的出台,环保治理思路从重量到重质转变,环保发展新时代有望开启。

点评:据悉,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制定的环保“十三五”规划,将从过去总量控制这一单一目标,转变成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双目标,并与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无缝对接。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在环保新格局中,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成为龙头并享更大发展空间。

京津冀三地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三省市近期分别审议通过本地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三地新的功能定位随之明确。在此基础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也日渐清晰,即优化首都核心功能,强化京津双城联动,通过提升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

《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三地的具体功能定位: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点评:这意味着争论了多年的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有了定论。根据统计资料,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2014年,河北人均GDP仅为北京的40%和天津的38%,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只有北京、天津的1/6和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北京的55%和50%,分别为天津的77%和60%。

篇5: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常州市财政局

(2012年6月29日)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克服我市经济发展出现的下行压力,促使我市财政收入增速逐步回升、质量有所提高,同时,继续大力保障重点支出。

上半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8.44亿元,同比增收18.01亿元,增长10.57%。增幅低于全省平均增幅

2.3个百分点,高于苏南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结构为:税收收入153.11亿元,同比增收6.11亿元,增长4.2%;非税收入35.33亿元,增收11.89亿元,增长50.8%。税收比重81.3%,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低于苏南平均1.4个百分点。

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逐步好转。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在2月末出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后,3月底由负转正,但税收比重也首次低于80%,二季度以来,各级财税部门不懈努力,我市实现了财政收入增速的逐月回升和税收质量的同步提高。二是主体税种累计增速由负转-1-

正,为财政收入逐月回升奠定了基础。上半年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契税)完成113.99亿元,增长1.22%, 占税收收入比重74.45%,较同期下降2.16个百分点。主体税种累计增幅年内首次由负转正,成为我市财政收入有效好转的关键。三是非税收入继续高增长,但拉动力明显减弱。由于2011年除教育以外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形成了今年非税收入畸高的基数,上半年非税收入虽保持高增长态势,但拉动作用已明显弱化。四是重点行业下滑有所缓解。1-5月全市三大重点行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合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税收90.67亿元,同比减收4.06元,下降4.29%。制造业税收完成43.57亿元,同比增收1.44亿元,增长3.42%;房地产业税收完成33.47亿元,同比减收5.08亿元,下降13.18%;建筑业税收完成13.63亿元,同比减收0.42亿元,下降2.97%。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本月有所好转,1-5月两行业税收降幅分别较上月缩小8.66、1.43个百分点,在此带动下,全市三大重点行业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税收累计降幅较上月缩小3.66个百分点

二、下半年财政收入形势预测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从上半年财政收入运行情况看,主要受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外贸出口下滑明显、房地产政策调控、结构性减税政策、免抵调库等因素影响,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剔除免抵调因素

后实际增长为-1.52%)、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依然为负增长。从增值税申报情况及留抵税金看,上半年全市申报销售收入5467.03亿元,同比下降0.88%,进项税金降幅(0.43%)继续低于销项税金降幅(2.66%),反映企业购进有所减少呈现“去库存化”特征。这些因素一方面将给完成全年收入任务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收支平衡仍是财政面临的主要矛盾。

面对如此复杂的收入形势,我市将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一)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和资金早落实、早下达、早到位、早见效。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结构性减税和各项减税政策,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取消和停征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政策,为经济和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财税环境。二是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中央、省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等政策资金扶持。

(二)积极采取各项收入管理措施,确保实现财政收入目标。

面对下半年较为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为确保完成财政

收入目标,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征收任务进一步分解计划目标,落实征收责任,落实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地税协调衔接,密切关注重点税源增减变化,做到跟踪到位、管理到位、征收到位,同时认真做好收入情况和收入结构的变化分析,进一步提高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加强财政口收入的征管,及时反映政府非税收入中的情况和问题,确保财政口收入稳定增长。

(三)精选、优选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资格审核

高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成为重要的政策性减税因素,我市在运用税收手段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严格把关,精选、优选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审批管理中,注重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做到精选、优选,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要从严把好复核关,对档次不高、投入不多、潜力不足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淘汰机制,对于管理混乱、有重大税收问题的企业,税务部门要通过税务稽查,依法查处。

(四)全力稳定外贸形势,积极争取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

常州是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50%,出口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消解外需萎缩的影响对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财政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帮助企业开拓外围市场,增加对外向型企业的补

贴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出口退税指标,保证退税资金及时拨付企业。同时为企业争取省外贸奖励资金,将中央和省对外贸易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实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6: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市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强力推进全县“十项重点”工作为目标,千方百计保收入,全力以赴稳增长,尽心竭力惠民生,强力推进财政改革,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科学管理,精细理财,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截止6月20日,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295万元,占预算24076万元的47%,其中:国税完成1134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的42%;地税完成4057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的41%;农税完成2397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51%;非税完成3707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55%。

截止6月20日,全县财政支出完成67904万元,占预算支出任务158560万元的42.83%。

预计6月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00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50%,全县财政支出完成79280万元,占预算支出任务的50%,力争实现收入支出任务双过半。

(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收入进度平稳,但增幅低位徘徊。3-6月份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2.4%、21.4%、24%、18.5%,连续4个月增幅在20%左右。随着最近两年一次性收入逐步退出、机遇性税源基本完工,税收收入中的不可比因素大幅度减少,财政收入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逐步回归正常、合理增长阶段。

2、重点税源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好于第三产业。上半年,冀东水泥入库增值税2925万元、企业所得税66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528万元、639万元;今麦郎饮品、今麦郎面粉、陕铜3户企业税收同比增加150万元。反之,第三产业税收大幅下滑,祥云华府、法门寺文化景区、关中风情园、祥云房地产分别入库130万元、282万元、52万元、18万元,同比分别减少869万元、61万元、79万元、126万元。

3、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但收支矛盾突出。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年人均3.3万元的津补贴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县级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双高双普、新农合、新农保、高龄补贴、城乡低保等民生支出配套到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造林绿化、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得到有力保障。但财政支出需求大、刚性强,缺口进一步增大。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千方百计抓收入。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协调配合,坚持财税部门领导包抓收入工作责任制,共享税源信息,找准工作着力点,及时协调解决收入征管缴库中存在的问题,对短收较多的部门进行约谈催收。二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建立健全重点税源档案,完善重点税源大户联系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入库情况。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服务企业发展。及时跟踪新开工和已完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掌握项目进度和税源预期,深挖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狠抓非税收入增收。全面实施县级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力争7月底全部上线运行;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摸底清查,改革管理模式及其收益征缴办法;及时掌握占用耕地和房地产交易情况,加强对重点房地产项目和大型工程的税收征管,督促土地出让金及时足额入库。

(二)不遗余力争资金。一是明确主攻方向。结合中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掌握投资动向及信息,将2013年中央、省级主要扶持政策和投资补助项目汇总整理成册,提供给各单位在争取资金工作中予以参考。二是落实争资目标。向各股室及时下达全年争取省市补助目标任务,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将争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引导机制。三是抓好对口衔接。认真分析研究上级资金分配政策,主动配合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积极筛选和向上申报项目,确定专人及时跟进对口衔接,跑省跑市不间断,确保挤进盘子、写进计划的项目尽力落实成真金白银。截止5月底,全县共争取中省市各类财政资金60988万元,同比增长18.32%;县财政局争取中省市各类财政资金26587万元,占考核任务63125万元的42.12%。这些资金的争取和投入使用,为全县工业、农业、科教、文卫、交通、社会救济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三)尽心竭力惠民生。一是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拨付各项就业专项资金570万元,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356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上半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75万元,同期增长20%,财政贴息385万元,支持下岗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二是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及时下达124所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1814万元,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实施学前公用经费补助计划,安排107所幼儿园(学校)学前公用经费148.6万元和幼儿园“一免一补”84万元;实施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拨付122所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补助资金595万元;为268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2013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201.45万元。三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6月份,新农合补助金额4346万元,受益群众53097人。四是加快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为55756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城乡养老保险补助3000万元,为25300名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465万元。五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为1873户3409人发放城镇低保金403万元,为6817户20287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433万元,为640名五保人员发放生活费166.8万元,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六是积极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安排53.5万元,用于乡镇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七是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安排1126万元,加强全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及卫生院建设,为群众免费防疫、体检提供保障,不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八是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投入。拨付267.5万元,为231户农村危房改造户进行补助。九是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安排专项资金550万元,整合专项资金550万元,强力推进全县11个重点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安排全县上半年环境卫生配套费84.3万元,促进全县各村环境整治上台阶。挤出机关办公经费,为包抓的绛帐镇古水村购置垃圾清运机动车4辆;落实资金,帮助古水村整治渠路5.6公里,清理垃圾330车,新建垃圾填埋点2处、垃圾保洁屋2个,完成北坡绿化、渭高干渠绿化、西宝中线绿化4.2公里,一街一景绿化24条街道,植树5.1万株,新建、改建游园广场4处,把古水村打造成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样板村。

(四)全力以赴稳增长。一是做好粮食综合补贴发放工作。早动手早安排,提前5个月发放粮食综合补贴资金4059.6万元,亩均补贴81元,农户96408户。二是落实惠农政策不折不扣。通过“一折通”发放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696万元。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10个,硬化、绿化、美化道路35公里,移民搬迁、整村搬迁贫困户168户、489人。三是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中省安排专项资金1750万元,县级配套345万元,共建小型泵站8座,打配机井17眼,改造渠道40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70处,可新增管道灌溉面积3100亩。四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实施。完成财政投资2325万元,支持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顺利进展,目前建成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建设节水灌溉工程2100亩,新打机井14眼,建设果园生产道路30千米,40u型渠20千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0台,发放割灌机200台,埋设低压暗管13千米,技术培训8000人次,修建大型沼气工程1座,户用沼气500座。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对全县2013年开工建设的64个一事一议项目的监督检查,稳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顺利开展。

(五)强化监督促发展。一是开展财政资金安全专项检查。抽调专人组成5个检查组,利用1月时间,对县镇两级财政专户和财政资金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单位20个,检查账户62个,发现问题3个,提出整改措施5条,规范了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二是开展中小学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4月份,对全县16所初中,30所小学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下达处理决定书25份,整改建议书2份,合理化建议30条,收缴违纪资金6.5万元。三是开展电力附加收支情况专项检查。抽调专人,对城关电管所电价执行情况和全县市政用电情况及新建路灯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3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条。四是建立健全电子化政府采购。今年在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上招投标,电子化操作,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和专家网上对接”的电子化采购模式,提高采购效率,规范采购行为。上半年,共实施政府采购项目200批次,实际采购金额3672万元,节约资金320万元,节约率达8.67%。五是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全县国库集中支付上线单位157个,截止6月15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资金9084笔,总金额58886万元。其中,直接支付6092笔,涉及金额54925万元;授权支付2992笔,涉及金额3961万元。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全县预算单位制卡工作已全面结束,下半年将全部推行公务卡刷卡消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单位资产经营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半年共收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9.82万元,资产经营收入30.06万元。清理核实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落实偿债责任,偿还贷款本息324.28万元。

上半年,在财政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推进财政干部培训工作,加强财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有效提高了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全县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在财政宣传、后勤保障、效能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面完成财政工作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县财政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

一是财政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需求增长快于财力增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二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次性收入较多,结构性矛盾突出,收入质量有待提高;三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不断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四、凝心聚力,奋力赶超,促进全县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和“五个扶风”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持续做大财力总量。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应收尽收,做大财政。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财税政策环境。坚持一手抓重点税源监控,一手抓提高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各项税收依法征收。继续加大资金争取,做强财政。抓住机遇,加强向省市的汇报沟通,及时掌握资金政策信息,做好项目储备和对接,加大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和大招商活动,支持项目建设,做活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全县“十大项目”建设,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提供坚强支撑。从财政部门具体业务工作抓起,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为项目建设和大招商活动营造优良环境。二是全力打造民生财政。确保民生投入。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工程投入12亿元以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县,年内通过省级验收。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gdp总量的4%以上,达到3.7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支持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不断提高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免费分娩、“两癌”检查、城乡妇女产前筛查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治疗等10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深化药品“三统一”,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参合率。统筹城乡发展。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三是大力支持经济建设。支持园区经济提速发展。落实招商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上市融资等问题,支持华夏好蜂蜜酒、建忠食品饮用水、今麦郎面粉挂面等12个技改项目建设,支持机械加工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壮大中小企业。采取财政贴息、技改补助、创税奖励等办法,激发中小企业内生动力,激活民间资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培育文化休闲、民俗饮食、旅游商贸、节庆会展等第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四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畜果粮菜四大产业提升工程,支持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和现代化万头猪场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转化,重点建设生态养殖、有机苹果、小麦良种、设施蔬菜、精品苗木、猕猴桃等八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力促农民大幅增收。全面落实粮食综合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

五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整合专项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统筹省市与县镇、财政与社会各类资金,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现代农业、重点镇建设、移民搬迁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全力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加快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推动公务用车改革试点等工作,以改革创新推动厉行节约,加强公务接待、会议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等三项经费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促进投融资平台规范运作,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推进支出绩效评价试点。细化完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选取部分重大经济建设、民生保障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预算、分配资金的重要参考。

上一篇:七年初一作文下一篇:顾明桂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