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工作工作总结

2024-05-04

财政工作工作总结(共9篇)

篇1:财政工作工作总结

“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财政工作思路

一、“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以“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深化和推进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和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较为出色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收入达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镇(区)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长30。至2005年,全市18个镇(区)中,13个财政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其中4个镇(区)财政收入超亿元。“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累计达65亿元,年均增长32;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2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九五”末的6.4上升到2005年的11.88提高了5.48个百分点。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2714元,比“九五”末增加2098元;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排名中,由“九五”末的第19位,跃居目前第9位。连续4年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单位”称号。

篇2:财政工作工作总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是深入学习。

省第*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的伟大战略目标,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把学习党代会精神和开展“爱**、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重要内容,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工作,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加强宣传。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利用财政网站、《**财政》、宣传栏等载体,采取讲党课、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认真抓好党代会精神和“爱**、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引导全市广大财政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三是务求实效。

我们将严格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强化督导检查,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同时我们也确定了一个争取目标:即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增长23%,突破400亿元大关;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突破150亿元大关。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收入

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建立综合治税大格局,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税源控管,密切关注收入进度,加大征收力度,坚决制止和纠正收入违规减免退库,在防止虚收空转的前提下争取多超收,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开放财政”理念,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大跑办力度,开动脑筋,多谋划、多请示、多汇报,用足、用活、用好各项财政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全力以赴抓支出

认真贯彻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开支,加强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支出审核,确保重点项目支出资金需求。增强财政支出的均衡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加大牵头协调、组织推动力度,找准症结,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完成支出任务。

三是全力以赴抓预算

突出抓好预算编制工作,按照“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保重点”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有保有压地安排项目。落实好综合预算、零基预算、部门预算要求,在编实、编细、编准预算上下功夫,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以“编制绩效预算、实施绩效评价、落实结果应用、实行绩效问责”为重点,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四是全力以赴抓改革

牢固树立“制度财政”理念,坚持用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用好并不断完善支持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政策。

第二,深化政府采购改革。

继续扩大政府采购管理范围,强化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设,着力推动政府采购操作执行标准化管理和政府采购监管方式创新;

第三,深化国库管理和投资评审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推进国库支付业务制度创新,打造安全、高效的国库支付业务新流程。建立科学的财政评审工作体制,不断拓宽财政评审的职能和范围。

五是全力以赴抓服务

牢固树立“服务财政”理念。

第一,为领导服务。

切实为市委、政府当好家、理好财。继续办好“领导参阅”等内部刊物,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第二,为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服务。

针对上级的政策导向,以文化产业、水利设施、义务教育等为重点,积极协助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申报和包装项目,为全市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第三,为企业服务。

真正为企业着想,替企业解难,给企业办事。

第四,为百姓服务。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政策支出,加强对涉及民生财政政策和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补贴标准、适用范围和发放程序,确保把惠民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市财政局财政工作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篇3: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探讨

一、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重大意义

绩效评价工作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对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强化支出责任,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 2011年4月2日财政部颁布了重新修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又于2011年7月5日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财预[2011]416号) , 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也是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目的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强化支出责任,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 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是对财政支出产生效果的综合认定。

(3) 绩效评价结果是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效益好的支出项目在次年要增大预算力度, 效益差的则在次年减少预算或取消预算安排。实行财政预算与财政支出绩效直接挂钩, 是为合理分配资金提供依据。

(4)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 可以有效地控制、预防、发现渎职和腐败行为。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有效地发现财政支出中的违纪违规和渎职行为, 为打击经济犯罪、防止腐败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基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范围广、内容多, 情况复杂, 必须做好基础工作, 有效促进绩效评价工作深入推进。

(1) 建章立制、打好基础, 构建绩效考评制度框架。为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内部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 对绩效考评的内容、方法、实施步骤、考评指标体系、考评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报送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构建绩效考评工作的制度体系, 为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强绩效预算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单位申报项目支出时必须有项目绩效目标, 作为评价标准的基础, 按教育支出类、基本建设支出类、科技支出类、文化体育支出类、卫生支出类、社会保障支出类、城市维护支出类等分类构建指标库, 制定科学、清晰、简洁、合理的评价指标, 建立必要基本绩效评价指标库, 以备评价按需选取。

(3) 确保评价人力,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专家体系。绩效评价涉及各个专业领域, 对一些专业项目评价需要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绩效考评专业队伍, 建立必要专家库。制定各专业的中高级专家库的相应管理办法, 完善专家聘请制度, 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三、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要注重的环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新工作, 也是一项试点工作, 要积极的探索和认真思考。从组织领导、项目确定、内部分工配合、培训指导工作等方面入手, 全面推进绩效评价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全新的工作, 涉及面广, 为确保试点阶段工作顺利进行, 应成立相应的财政支出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指导和协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对绩效评价工作负总责。

(2) 明确职能目标。绩效评价项目面大、点多, 为确保完成绩效评价任务, 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 明确局内各股室的职责分工。绩效评价 (行资) 股牵头组织本级绩效评价工作, 制订绩效考评政策和制度规章;分解评价任务, 下达考评通知, 做好评价实施单位和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 跟踪了解实施情况, 做好评价结果反馈、应用和宣传工作。业务股室具体负责对口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参与确定政策评价项目, 配合制定评价指标, 指导预算部门自评工作。

(3) 加强培训, 广泛宣传, 提高绩效评价理念意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绩效评价工作对于财政部门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 要高度重视, 统一思想, 积极行动, 探索思考, 充分利用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和专题会议等形式, 讲解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工作主体、工作方法、结果运用、操作规程等内容, 扩大绩效评价的认知度、接受感。同时, 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 对部门开展业务培训, 帮助部门迅速掌握绩效评价业务知识, 提高了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 赢得了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4) 将绩效评价工作与日常预算管理工作相结合。由易到难、由点及面, 选择与日常预算管理工作息息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坚持“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有序开展、方法多样”的基本思路, 以财政为主体、以预算单位为侧翼、以项目为抓手, 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 预算部门、单位协助配合、分级实施。

四、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机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涉及每个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 必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提高评价结果使用效益, 才能有序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1)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年度考核。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年度股室目标责任考核, 未完成任务的股室不得参加年度评先表模, 股室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不得评优。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力度, 研究绩效评价工作, 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督促股室加快绩效评价工作进度。

(2) 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考评结果应用体系。财政绩效考评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是评以致用, 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挂钩, 财政支出绩效好的项目在次年预算安排上加大安排力度, 效果差的财政支出项目要在次年安排预算时要减少或取消预算安排。

(3) 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平台的政绩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由项目绩效评价逐步过渡到单位财务绩效评价, 以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为平台建立单位政绩评价体系, 设定年度政绩 (任务) 目标, 根据任务目标编制年度预算, 年终考核单位完成任务目标的情况及运用财政性资金所取得效益。

篇4:春节后财政工作

今年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单位明察暗访小组。年前,早就以发文的形式严令禁止系统各单位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作为区财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带头严格执行下班公车入单位车库的纪律,一时间,从党组成员到各司机,骑自行车上下班成了一种风尚。由于全区纪律严明,各大小饭店已是“门庭冷落鞍马稀”。明察暗访小组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上班时间,不定期突击检查各科室、各乡镇财政所在岗情况,检查是否有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的现象;下班时间不定期到饭店、旅馆等场所门前,检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情况,并对以上问题做到“零容忍”。

端正会风、改进文风,是机关厉行节约的重要标志。为此,正月初八,即责成办公室起草了节俭从政办法,规定尽可能精简会议议程,缩短会议时间,不重复开会。同时,针对办公室发文情况,提出了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取消。要求办公室结合信息中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内部分发的文件、通知、简报均通过财政内网传阅,不发纸质文件。各单位信息稿件全部挂财政内、外网,实行网上归档、查阅。该办法的推行,引起单位很多同志的关注,叫好声一片。

为引导干部职工迅速从“年味”中走出来,我们从初七第一天上班就要求全员到岗,为的是让同志们尽快把过节的兴奋感、松弛感转化为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为使各项工作快速推开,局里在节后迅速召开了局党组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2013年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研究部署了编制预算、综合治税、预算绩效评价、跑项目、争资金、专项资金管理等十二项重点工作,分别确定了各项目标任务和责任人,确保为全年财政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正月十二,组织召开了全系统大会,对2012年工作财政工作进行了总结,全面部署了2013年工作任务,特别强调了机关作风建设,要尽快投入带领大家投入新一年的工作。

从今年的工作来看,我局初步想重点开展预算绩效和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等工作。

当前,国家重“三农”、重民生。但从县区财政总的情况来看,预算支出尚缺乏问效机制。由于没有建立起预算绩效评价机制,财政支出虽然做到了合法、合理,但对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少客觀评价。这个问题,是我去年七月份走上财政局长岗位后经常思考的内容。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酝酿,今年伊始,我们着手成立了一个新的科室——预算绩效评价科,专门负责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确保各项支出见实效,力争给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财政管理永恒的主题。丰南区财政集中支付工作入手较早,十多年来,管理一直很规范。今年,局党组确立了一个新目标,重点要对各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争取实现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在全市各县区中的全面领先。

为着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财政国资部门制定和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办法,选取试点单位试行资产条码管理,实现资产购置、使用及处置全过程监管;摸清各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及闲置资产底数,为出租资产建立档案,对到期资产和闲置资产统一公开挂牌出租,保证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目前,政府公务仓建设已完成了选址、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公物仓正式投入使用。此举自然是触动了一些部门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闲置、出租资产实现统一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大事所趋。早迈出一步,以后的工作会更顺畅,更规范,更得民心。

篇5:财政工作工作总结

二00六年是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为实现“十一五”我县财政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积极创新理财思路,大力推

进财政改革,全力支持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财政与经济初步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至11月底,全县财政收入完成44953万元,占预算的89.9,比上年同期增收5605万元,增长14.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22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420万元,增长1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6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185万元,增长16.3。

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累计完成28788万元,占预算的87.2;地税部门累计完成9746万元,占预算的97.5;财政部门累计完成6419万元,占预算的91.7。财政支出完成57500万元,保证了工资的按时发放,保证了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必须保证的社保支出,保证了政府安排的重点支出和全县的社会发展需要,收支结构和支出效益也逐步提高。

(二)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2006年,我县深化多项财政改革措施,走在全省县级市县前列。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创新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将财政补贴农民的资金集中实行“一卡式”发放,共发放16类补助7164万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深化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减少财政管理层级,规范县乡财政管理,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率先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部门预算、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全面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初步构建了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和创新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方式,把该征的税坚决全额征收上来,至11月底两税累计入库1283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财政支农进入新阶段

2006年我县严格贯彻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农民受惠持续增加。一是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向农民及时全额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清理核实农业税垫税情况。二是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全县农林水气等支出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饮水养殖小区建设重点工程。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96万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财政支农资金得到初步整合,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要求,建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工作机制,并在部分项目开展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试点,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县乡财政困难得到进一步缓解

一是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累计安排工业园区及城市建设资金1500万元,带动了金融和民间资金,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增加对乡镇的财力补助,增强了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保证了乡镇正常动转。三是建立乡镇财力最低保障机制和财政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乡镇预算统编、支出统管,乡镇工资实现了正常发放,政府债务得到了初步控制,基层财政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五)支持全县经济发展

2006年,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支持了事关__长远发展的项目和工程的建设。累计争取国债资金3081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教育、污水处理等重点项目建设,申请国家开行贷款,多渠道筹资,支持“5511”工程的实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了鑫泰化工、天都纸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我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顺利加入省担保集团再担保体系,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1255万元,为70户下岗职工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争取徽商银行设立__支行,全方位促进我县金融体系发展。积极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全县社会事业又有新发展

篇6:财政工作工作总结

(提纲)

一年来,财政部门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指导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区委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切实发挥财政作用,不断强化资金安全和财政监管,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财政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了2013年的财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2年财政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我们顶住了压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良好。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一直稳定在16%—16.5%之间,且波动较小,应该说经济发展非常平稳。在此背景下,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税收收入增势稳定,法定支出、民生支出等得到了有效保障,债务管控有效,资金运行安全,预算管理和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收入情况……。支出运行平稳,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各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以及区乡两级政府和部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回顾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扩投资,保增长,经济财政企稳回升。

我局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了经济财政企稳回升。

1、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3、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二)着力强基础,惠“三农”,财政支农力度明显加大。我们坚持把支农惠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1、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落实农业生产补贴。……

3、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致力惠民生,促和谐,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我们大力促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1、积极支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2、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积极促改革,增活力,财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机制改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财政运行的活力和效率逐步提高。

1、强化预算管理,推行“乡财区管”。……

2、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4、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5、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五)全力强监督,促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财政运行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在加强业务工作的同时,我局还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和财政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财政干部培训,狠抓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财政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局在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2013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以扩内需促发展为主线, 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始终坚持经济决定财政及财政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牢记发展第一要务,把握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动态,积极支持做好新增项目资金申报争取工作,支持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动力;大力支持项目库建设,开发和储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资金监管,力争尽早发挥经济效益。二是大力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要积极筹措资金,继续推进国企改革。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认真落实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各项企业减税减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家电、汽摩下乡等是财政部门主抓的促消费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改进补贴资金的领取办法,加快发放进度。同时,要积极支持推进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我区经济增长。六是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支持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提升我区旅游产品综合配套水平;积极扶持开发和培育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精品,增强我区旅游竞争力。

(二)以优化结构保民生为重点,确保民生持续增利。我们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努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人均GDP增幅基本保持同步,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三)以增加投入惠“三农”为着力点,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长发展“短板”,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能力。要认真落实惠农补贴。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涉农补贴政策,加强补贴资金监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小农水建设支持力度,支持病险水库治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中低产

田和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严格控制新债的基础上,逐步化解农村公益性建设债务;积极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大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四)以增收节支为重点,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历史经验表明,财政形势越是严峻,增收节支越是重要。要切实加大开源节流的工作力度,全力增收,厉行节约,促进财政平稳运行。

(五)以促改革创新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强财政体制机制活力。我们要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增活力、促管理,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创新和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六)以促规范重绩效为目标,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推动财政科学跨越发展,必须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按照“依法依规依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进依法理财,规范财政运行,提高财政工作绩效。

篇7:财政局年度财政工作总结

一、今年度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今年,预计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4360万元,占年初任务数的103.65%,比上年增长45%,增收755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000万元,占年初任务数的100%,比上年增长35.3%。财政总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地税部门完成1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66%;财政部门完成3960万元,与上年持平。全县累计完成基金地方收入132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3000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收入170万元。

(二)财政支出任务完成情况。今年,预计全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0000万元(其中专款支出5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实绩增长19%,净增支出20701万元。全县累计完成基金预算支出14700万元(其中专款支出15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3%,净增支出5692万元。

二、今年度财政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

今年,县乡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推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财税政策措施,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合理有序安排财政支出,科学把握财政发展改革规律,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印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整合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财税增收有了新渠道。

以“招商引资、项目争取”为抓手,充分有效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加大对主体经济、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投入力度,推动“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旅游产业牵动”三大战略顺利实施,推进“五项重点工作”,改善财源结构,拓展增收渠道,为实现财税持续稳定增收创造良好税源条件。一是加大工业经济投入,培育重点财源。今年,我县整合投入1000万元用于招商引资,投入1200万元用于项目工作前期经费,投入6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加大城镇经济投入,培育速效财源。今年,我县整合投入1亿元用于发展城镇和商贸物流经济,促进特色城镇化和物流园区化。三是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培植后续财源。今年,我县整合投入1000万元用于发展文化旅游业,促进旅游产业化。四是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壮大支柱财源。今年,我县整合投入1.4亿元用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科学征管,财税收入有了新增长。

按照“按月分解、按月督查、按月通报、按月考评、按月奖惩”的要求,健全完善收入目标责任制和税收奖惩激励机制,严格依法治税,改进征管作风,加强协税护税,强化科学征管,提高征管效率。加大税源调查研究和收入动态分析监测力度,加大对重点税源行业、重点税源企业、利税大户的税收管理监控和对零星税源、分散税种的收入稽查清理力度,对企业逐户排查和督促,促使企业开足马力,尽早投入生产。加大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征缴清缴力度,严厉打击偷税骗税等各种涉税违法犯罪行为,防止收入流失,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双高增长。

(三)调整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财政支出有了新成效。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职责和落脚点,调整支出结构,科学运作资金,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促进“十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全面推行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和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全力支持和推动新农村建设。二是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措施,提高代课教师报酬和乡镇教办运转经费,全力支持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全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及时拨付和足额配套专项资金,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入力度,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四是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提高新农合、城居医保和村医报酬财政补助标准,并将乡镇卫生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五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一体化和公路养护经费的.投入,着力解决交通“瓶颈”和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今年,整合投入6000万元用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大对党建工作和乡村运转经费的保障力度,切实提高村居干部报酬,并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工程和民居改造工程。七是大幅度提高干部职工收入水平,增加职工住房增量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执行干部职工发放移动通话费补助和边远地区浮动工资政策。八是适度提XX县直部门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切实保障各部门重点工作经费投入,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九是及时整合资金2000万元用于抗旱救灾、抗洪救灾,帮助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十是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资金需要。

(四)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财政职能作用上了新水平。

一是推进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理财效益、提升财政效能的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地方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机制,促进财政监管的规范化和财政工作的效能化。二是推进财政资金事前预算评审、事中监督检查、事后追踪问效等全方位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机制,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和财政支出绩效。三是推进财政“两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提升县乡财政公共服务水平、公共保障水平和调控能力。四是加大教育经费管理力度,对全县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实施“校财局管”,确保教育经费合理合规使用。五是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管模式,规范工程建设支出管理,确保收入不流失。六是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等财政改革,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七是深化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健全“采管分离”工作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进“阳光采购”。八是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促进文化体制等改革。

(五)务求活动实效,坚持科学发展,财政全面工作上了新台阶。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加强学习教育和开展技能培训作为财政干部强身之源,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理财能力;把践行宗旨教育和勤政廉政理财作为财政干部修身之基,进一步提高“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把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积极创先争优作为财政干部立身之本,进一步提高更新理财思路理念、争创一流理财业绩、推进财政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二是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四帮四促”和“财政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廉政型、效能型、科学型、精细型”财政机关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解困难、服务群众保民生、服务发展推跨越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办事效率。三是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推进财经诚信体系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打造开放透明的财政政策环境、诚实守信的财政信用环境、优质高效的财政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财政法制环境和风清气正的财经秩序。四是持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跨越、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认真做好项目申报、跟踪和落实工作。今年,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示XX县项目资金3533万元、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00万元、产油大县奖补资金158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1200万元(已到位200万元)和财源建设上台阶贴息资金200万元(已到位100万元),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和产业发展等资金。五是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大力推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退”的用人激励机制,促进财政干部队伍的优化组合,提高开展财政工作的“创造力”,营造创先争优当先锋、增比进位争一流、干事创业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六是推进财政职业规范建设,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和效能建设,推进财政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建设与融合,提升“千方百计生财、四面八方聚财、科学精细管财、清廉高效用财”的能力和水平,加快财政经济升级升位。

综上所述,今年是我县历年来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最高、支出压力最大、收支矛盾最突出的一年。县乡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宏观决策部署和提出的奋斗目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努力开源节流,狠抓增收节支,优化资金调度,着力保障民生,全力确保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都高位增长,各项民生投入和重点支出快速增加,县乡村机构运转保障力度增强,干部职工收入进一步增多。财政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有效发挥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等重要职能作用,努力推进印江经济社会赶超跨越。

篇8:当前财政支农工作浅析

1. 支农政策有待完善。

农民普遍反映贷款难, 利率高, 手续繁;农村“一事一议”操作难, 标准低, 议难决, 决难行;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分散、名目繁多、资金量小, 涉及部门多, 发放工作量大, 行政成本高;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大, 资金使用分散, 整体效益不高;支农项目“重建设、轻管护”, 缺乏管护的长效机制;支农资金监管难度大, 惩处制度不完善。

2. 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特别是农村排灌设施有的已年久失修, 运行困难, 影响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目前实施的村级公共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农民“一事一议”筹资与财政奖补1:1落实, 由于资金量太小, 无法实施。我区地处苏北地区, 经济比较薄弱, 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教室简陋, 大多是平房, 而且很多因为年久失修都已成为危房。譬如我区2010年校舍维修改造工程, 总投资898万元, 其中省级资金299万元, 区级配套599万元, 省级资金只占总投资的33.2%。虽然每年财政都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 但缺口仍然很大。

3.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

目前很多支农项目建设都采取各级财政共同投入的模式, 由于县级财政主要支出职能是保工资、保吃饭, 配套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乡镇财政更加困难, 历史债务沉重, 资金配套更难。如我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各级财政对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套资金约需5000多万元, 即使有省级财政配套三分之一, 仍需区级财政配套近4000万元。因此, 建议省以上财政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尽量减轻地方财政配套负担。

4. 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 造成个别项目重复投资。

由于资金整合力度小, 来自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造成多头管理, 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同时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现象。例如,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扶贫等方面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种养项目在扶贫、农业、畜牧、林业、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之间存在交叉投资等。地方为了做好一项工程, 往往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申报项目, “以此充彼”的现象时有发生, 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使有限的资金分散化, 形成不了合力。

5. 项目资金下达迟, 变更手续繁琐。

农桥、河道疏浚、河塘整治、泵站等项目对季节性要求高, 但上级项目资金下达往往较迟, 有些集中到年底下达, 导致项目实施较难, 延误了季节。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点多,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小城镇建设、土地调整、土方工程等突发问题都会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变更, 按要求要层层上报, 上报与批复有一个过程, 延误了工期, 地方没有自主权。

二、解决目前财政支农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完善支农整合机制, 集中资金确保重点。

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相对集中。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人, 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人,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要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 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 把群众最关心、最企盼的事业放在财政支农的前沿、核心地位。

2.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严格审批报账手续。根据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只注重前期申报立项而不注重后期服务管理, 上一级政府和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的后期跟踪管理, 不断加大支农资金的审查力度, 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在项目管理上要做到“四制”: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三关”, 即把好项目设计规划关、资金使用关、工程验收关。

完善项目质效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监督制约机制, 将财政支农资金的跟踪监管、效益评价放在与资金分配同等重要的位置

3.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减少地方财政配套。

据统计, 每年需要县级财政配套的资金约占县级财政可用财力的10%-15%。较多的县级配套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近年来, 我区农田水利项目投资总额过亿元, 需地方财政配套约4000万元, 地方财力压力较大。如我区竹络坝灌区节水改造五期工程是拉动内需项目, 该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 其中中央1500万元, 省级1000万元, 区级配套2000万元。因此, 建议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调整省、区两级负担比例, 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尽量减轻地方财政配套负担。

4. 建议上级部门放宽项目变更自主权。

上级要求下级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时, 往往时间较紧, 下级调查调研的时间较少, 在实施过程中, 一般项目可行方案编制较早。由于近年来小城镇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项目, 以前计划与当前的发展现状往往有出入, 建议能给当地政府一定的自主权, 使得支农计划更能够切合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5. 支农资金应尽早下达,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农业上有很多季节性的项目补助资金, 如果错过季节将导致项目跨年实施, 往年项目下达时间较迟, 上报方案时间紧, 工期短, 导致项目主管单位前期工作较匆忙, 对上报的规划、可行性方案不能充分调查核实, 导致工程合理性、效益能否最大化没有时间进行充分论证。希望今后在资金下达上能够尽可能的提前, 确保地方上有充分的实施时间, 将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巨红.关于当前财政支农问题的思考[M].中国财政经出版社, 2009.

篇9:如何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是领导掌握工作动态、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上级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办公室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重要渠道,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地方、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财政系统而言,如何做好新时期信息工作,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的意义

财政部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公共财政的“理财人”。做好财政系统的信息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妥善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客观需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财政部门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保民生的担子越来越重,需要部门领导思考、决策、协调、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办公室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同级和上级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实践的现实需要。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的“前沿哨兵”,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狠抓落实的手段,是检验工作的标尺。实践证明,正确的行动来源于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政策和形式的准确把握上,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上,对相关情况的分析判断上。这方面,信息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部门的领导要通过信息渠道掌握大量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信息渠道反馈决策落实和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指导,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做好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作用的内在需要。目前,各级财政部门信息工作质量并不高,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粗糙信息多,精品信息少;反映成绩的信息多,反映问题的信息少;动态信息多,思考建议型信息少;反映一时一事的信息多,跟踪反馈事务全貌的信息少;罗列现象的信息多,定性分析的信息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职能发挥,必须对症下药,花大力气加以改进,使财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财政系统信息工作需把握的原则

信息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不是大局却关系大局,不是中心却围绕中心,不作决策却服务决策。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信息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信息的作用,必须突出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一)从全局高度来把握信息。归纳起来,财政系统目前的信息有两大通病:一个是泛泛而谈,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一个是就事论事,没有代表性,没有普遍意义。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全局高度来把握信息,需要我们财政系统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不仅要关注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情况,更要关注本地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点。

(二)从忧喜兼报角度来把握信息。信息工作最大的忌讳是报喜不报忧,但目前这种现象在财政系统偏偏比较突出。有的基层领导对报成绩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而反映问题却顾虑重重、遮遮掩掩,有的甚至把向上级反映问题看成是给本部门工作抹黑。事实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报信息,报忧与报喜同等重要,报忧可以促使领导和上级及时返现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解决问题在初始阶段。因此,财政系统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牢固树立“报忧就是分忧,报忧才能解忧”理念,勇于直面领导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报忧,善于报忧,及时发现总结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经验做法。

(三)从主渠道角度把握信息。信息化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十分宽阔。新闻媒体信息快捷,网络信息反映灵敏,有特殊职能和工作手段的部门信息反映也十分迅速。财政系统要获取信息,各级财政部门的办公室是主渠道,通过主渠道报送的信息,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领导决策起着参谋作用,对工作交流起着沟通作用,对传播经验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办公室要确保信息主渠道的畅通。

提升财政系统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措施

信息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办公室搞好智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深加工,增加报送信息的含金量,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经验信息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对于经验信息,要紧紧扣住三个点:一要抓重点,即抓住与中心工作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馈,像当前的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增值税,等等。二要找准热点,抓住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基层和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及时上报财政保障民生特别是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题的经验做法,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三要瞄准亮点,抓住部门特色,提炼经验作法,把工作放在大范围、大系统中考察,发掘其中的普遍性、典型性、独创性、先进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二)问题信息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信息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尤其是问题类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不能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否则容易误导领导决策。反映问题信息,要善于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实反映问题的时间经过、前因后果、未来趋势等相关情况,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对策建议。在如实报告情况的同时,还应简明扼要地介绍本部门的态度及已采取的措施,既履行好站岗放哨的职责,又发挥好沟通上下的作用。反映问题信息,要从个别的、零星的问题入手,综合分析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形成全局性普遍借鉴意义,使信息工作成为领导科学决策、推动各项工作的载体和平台。

(三)调研信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信息工作不能满足于一事一报,必须学会深入实地调查,探究问题的根源,抓住问题的要害,对信息进行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挖掘信息的深层次价值。要注意从微观活动中分析宏观态势,做到见微知著,凡是对宏观和全局有指导价值的微观和局部信息都不应忽视,要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住对面上和全局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微观信息,进行精加工,提高信息质量,发挥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加强财政系统信息工作阵地建设

阵地是财政系统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进一步加强信息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工作网络,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工作队伍,为深入推进信息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四个网络建设:一是抓好横向信息网络建设,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系,汇集方方面面的信息,便于甄别选报信息。二是抓好纵向信息网络建设,巩固与上下级的信息网络,做到上下贯通,成为反映情况的主渠道。三是抓好联系点的网络建设,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一些信息联系点,并建立联系点定期报送信息制度,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

(二)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信息工作,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责任心强、敢打硬仗、争创一流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作为新时期财政系统信息员,要注重锤炼三种能力。一是锤炼政治鉴别能力。要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备相应的政治理论素养,善于从政治上收集、观察、思考和处理信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锤炼较快的反应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快捷的反应能力,做到眼疾手快,能与事态的发展赛跑,与互联网的消息传播赛跑,与新闻媒体的报道赛跑。三是锤炼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需要简明扼要,文字精炼,综合概括力强。要通过锤炼文字,用精炼的文字、较短的篇幅,切中要害,让领导一看就明白。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财政部门重视信息工作,把信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凝聚个放量,发挥整体优势,畅通信息网络;经常为信息工作指方向、出点子,帮助信息员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围绕领导和上级所需,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二是优化信息工作环境。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方面适当倾斜,为信息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安排信息员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加学习培训、跟随领导考察调研,促使他们熟悉中心工作,报送信息贴近领导思路。三是注重调动和保护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对信息员高看一眼、严管一层、厚爱三分,既关心其成长,也要对其存在的不足给予教育和帮助,取得的成绩要肯定和表扬,成绩突出的要在提拔重用上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单位:黄冈市财政局)

上一篇:太子妃升职记剧情简介下一篇: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