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联想发展

2024-04-12

看联想发展(通用6篇)

篇1:看联想发展

柳传志应对联想危机的启示

摘要:通过介绍柳传志在2009年重新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帮助深陷金融危机的联想走出困境的事件来分析市场领导者如何迎接挑战,渡过危机。以及阐述我从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字:柳传志

联想集团

应对危机 启示

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2009年2月5日下午重新出任),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董事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2008年、2009年联想集团连续出现季度财报大幅亏损。具体情况如下:

1、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自然季度为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本季度中,联想集团销售额为35.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4.93亿美元下跌了20%。同时亏损9671.9万美元,其中每股亏损1.09美分,这是联想11个季度来首次亏损,去年同期联想盈利1.72亿美元。

2、全球四大区销量均下降,亚太区下降最多

(1)在联想集团大本营,大中华区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6亿美元,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45%。由于经济危机影响持续,集团在中国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7%)。

(2)集团在美洲区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3%)。

(3)欧洲、中东及非洲区第三季度销售额占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20%。个人电脑总销量年比年下降3%(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上升1%)。

(4)联想在亚太区内的个人电脑总销量年比年下降23%(该区整体市场销量下降4%)。

此次国际经济危机对联想的打击会非常大。因为联想的国际客户主要都是大的商业客户,这是联想并购IBM PC的业务基础。现在经济危机出现以后,这些大的国际客户削减成本的主要方式,首先就是削减IT的成本,再不行才是裁员,联想能否渡过此次危机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2009年5月2日,重新复出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挽救联想目前面对的困境。柳传志复出后,面对危机局势,针对联想当时现状采取的策略有:

(一)对联想集团高层做出调整:当时的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则取代阿梅里奥担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阿梅里奥将以顾问身份服务于联想公司。同时联想集团企业运营高级副总裁Rory Read被任命为新设立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ory Read将继续其领导全球运营的职责,同时负责部分全球职能。

篇2:看联想发展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投资20万元,创立了国有民营的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在过去的15年内,联想集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联想集团从一个11人的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员工7000余人,年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并于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科技集团。

怎样进一步推动联想集团的发展,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成长?这是联想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993年,在国外公司及其产品的强烈挤压下,联想集团第一次没有完成销售计划。联想走了麦城,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也急得病倒了。病倒了的柳传志开始深入思考一个问题:联想要发展,不改革不行了。

柳传志认为,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遇到四个大的困难:观念、管理能力、环境和产权,其中产权问题是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领导者的积极性。他断言:“如果产权问题不解决,企业的发展成果和前景与他们无关,这就很难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中国成功的高科技企业在成长中,历尽了无数的商业风险、政策风险等,它们的主要领导者吃尽千辛万苦才将企业做大。像微软等这些国外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初创业时创业资金都很少(甚至比联想还少),他们之所以能将企业做到今天这么大,一个必要的条件和原因就是管理者是企业的主人。这是联想人想到解决产权问题的第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计算机信息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当联想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参与创业的老员工无论在知识储备、眼界和精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局限,尤其到了1993年前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急需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充实到第一线来推动企业的更大发展。但如何处理好新老交替的问题,使老人愿意退下来,新人能够尽快成长,这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老同志是联想的创业者,他们为联想的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改革滞后,他们的贡献没有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一直拿着很低的工资待遇。如果他们退下来时,仍然只给很低的退休金,于情于理都是不公平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将企业未来的发展与退休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结合起来。

正是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联想开始了股权改革的勇敢探索。

柳传志说,产权问题的复杂程度较高,国家不搞一刀切,允许某些单位、部门和某些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只要对企业发展、对社会进步有好处,国家就肯定会支持。最近,国家对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问题更持积极态度,这为我们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对企业的管理采用了为“赛马中识别好马”制定规则的方式。产权关系也是“赛马”规则中的一条,一个企业“跑”得好,科学院会给它一个恰当的分配原则。

联想的大股东——中国科学院,对联想的改革一直积极支持。在听取了柳传志等人的改革设想后,1994年,中科院领导非常明智地从资产股份中拿出35%给联想集团,作为分红权进行试点。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红利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效益,这使全体联想人都关心企业的发展,而不只是一味地关心个人的得失利益。它为联想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

由于体会到自己的创业通过红利形式得到了认可,联想的老同志非常愿意并支持将年轻人推到领导岗位上去,他们也希望联想的事业能有更快更好地发展。

分红权有了,但还没有量化到个人,职工的贡献率还是无法计算。人们希望联想改革的步子再大一

些,于是,联想人正式开始了股权改革的实践,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改革进行新的尝试

联想股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让企业的创始人、管理者、业务骨干能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联想这次股权改革涉及到的只有联想控股公司中员工持股会所持有的35%股份。这35%原来是以分红权的方式存在,这次股份改革就是要将这35%的分红权变为股权。

据介绍,这35%的股份是这样进行分配的:这一部分整体比例依照35%、20%和45%的份额进行分配。也就是说,35%分配给公司创业时期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共15人;20%以时间为限,分配给1984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较早进入公司的员工大约160人;45%并没有固化到具体人身上,而是根据作出贡献的大小分配给以后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而且,有了认股权后,要分四年来实现,它对于留住高水平的人才是有很大帮助的。

可以这么说,联想的股权改革是将35%的股权切割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激励老员工,这部分占35%中的55%;另一份,是对联想未来的留成,这可以看成是联想的“未来激励股”,它占股份的45%。这一方案的最大特点正是兼顾了企业的过去和未来,既妥善地解决了创始人员的历史贡献问题,又恰当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途,因而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比较公平、合理的股权改革方案。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联想的改革得到了公司员工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赞同。

在改革中,联想管理层注重股权配比,柳传志个人所占份额仅为总股份的1.2%。联想人认为,领导者的份额小一点,让员工的比例更大一点,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利。

柳传志说,从理论上讲,在股权改革中,可以按贡献大小进行股权配比,管理者有权多得一些份额,但要想使联想真正成为与国外大公司相抗衡的大企业,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发展的根本优势,就在于那些有能力的员工,无论是新员工也好老员工也罢,能真正成为公司的主人。我们改革时反复考虑的问题是,成为主人要由两个方面来体现:一个是在公司内有股份,另一个是有舞台,两者缺一不可,股份的总额是有限的,领导者的份额小一点,让员工占的比例更大一点,主人翁感觉强一些,对整个联想的事业会有利。

有人计算说,依照股权份额,柳传志有一亿元的资产。对此柳传志解释说,这所谓的一个多亿的资产,是指分到我名下的股份的价值,但实际上,我名下的股份包含在员工持股会的35%之中,而员工持股会拥有的这35%的股票是不能卖的,它是联想的“镇山之宝”,目的是为了防止恶意收购。我及其他持有股票的联想员工拥有的是“不能卖”的股票中的一块,只享有分红权。

柳传志说,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关于股权改革的整体工作已有了明显推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我最兴奋的是有关领导部门的积极态度。改革需要深化,而深化改革是一项富于创新精神的事业

“35%是联想和中科院在1994年经过协商后定下的比例,这不能成为所有企业解决产权问题的唯一模式,因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有多有少,如果都是35%则有失公允”,柳传志强调说,“我个人感觉,如果国家投资大的,员工持股所占的比例可以少一些;如果国家投资少的,企业是靠滚动中发展起来的,员工持股所占的比例可以再大一些。总之,要实事求是。”

产权问题是解决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柳传志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产权问题的解决会有更大的发展。他说,联想在产权改革方面进行了股权改革试验,改革的路无比宽广。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出更多的新路来,为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作出切实的努力。

篇3: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

近年来,心理词汇已成为心理语言学讨论的热门话题,涌现出大量有关心理词汇的研究。纵观以往研究,最早对母语心理词汇和二语心理词汇间的差异感兴趣的学者首推Meara (1982;1984)。他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词汇联系不如母语心理词汇中的词汇联系那么稳定; (二) 语音因素在二语心理词汇中起的作用更大; (三) 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语义联系与母语心理词汇中的语义联系有系统差异。Meara的结论在此后研究中被广泛引用 (Carter 1987;Channell 1988;Gass&Selinker 1994) 。Laufer (1989:17) 也认为, 母语心理词汇中词与词之间是靠语义联系的, 而二语心理词汇中词与词之间主要是靠语音联系的。Channell (1990) 在回顾了相关的母语和二语研究后也得出结论:很少有证据表明, 二语心理词汇与母语心理词汇是相似的。

对Meara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应当予以肯定, 但他并未进一步调查二语心理词汇和母语心理词汇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系统差异。此外, 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两者间的差异, 往往忽视了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 给予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和发展更多重视对于外语词汇的教学与研究有较大的意义, 而这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二、研究问题

对第二语言研究者而言,二语心理词汇的构造和发展一直有待探索。对此,Jiang (2000)在总结之前的研究,特别是在Levelt (1989)词汇内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二语词汇习得模型,但其心理现实性有待验证,本文不予讨论。张淑静(2003, 2005a, 2005b)证明了二语心理词汇和母语心理词汇间存有系统差异,而且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二语心理词汇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吗?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其心理词汇构造是否完全或趋于一致?此外,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学习者接触三语的机会增多2,三语会不会对二语(假定为英语)心理词汇结构产生影响,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能找到针对这些问题的证据,将有助深化对二语词汇习得的认识和了解。

研究者往往借由单词联想实验关注如下三类反应:纵聚合型(paradigmoctic Response)、横组合型(Syntagmatic Response)、语音反应(Clang-other Response) (Wolter 2001:43)。聚合型反应词和刺激词属同一词类,很可能在指定句中执行相同的语法功能,如dog-cat, dog-animal, dog-terrier, dog-canine。组合型反应词和刺激词有顺序上或搭配上的联系,通常来自不同词类,如dog-bite, dog-bark。语音反应词和刺激词仅在语音上相似,几乎没有语义联系,如dog-bog。

我们的研究问题是:二语心理词汇能否继续发展直至接近母语心理词汇水平?对此我们作如下假设:(一)对于高频刺激词,同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英语专业学生的聚合型和组合型反应比例更高;(二)对于低频刺激词,不论外语背景差异,所有受试倾向于产出语音反应;(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三语(非英语)对其英语心理词汇的构造有较大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受试

本研究随机抽取某外语学院英语专业4年级、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专业3年级本科生各15名,共计60名学生。和国内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样,他们均通过了高考,接受正式课堂教育,且都没有在英语国家生活学习的经历,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些受试者当中,15名英语专业学生均已通过专业八级考试,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大部分其他语种的学生已通过公共英语四级测试,且无人通过专八考试,他们与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

(二)调查工具

1. 自由联想测试

本研究所使用的刺激词均来自Wolter (2001:68)。该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刺激词的词频和词性,即依照伯明翰大学COBUILD词频表,分别从词频为1000~1100的词中取名词、动词、形容词各一个。再隔500个词,从词频为1500~1600的词中取名词、动词、形容词各一个。以此类推,直至取到词频为8500~8600的词。这样共得到48个不同词频的刺激词。本研究采用看写方式,受试看到一个刺激词后须立即写出一个英语反应词。

2. 词汇知识深度测试

该测试旨在调查受试对刺激词的熟悉程度。它借用Wesche和Paribakht (1996)提出的词汇知识等级(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 VKS),要求受试根据自己对刺激词的熟悉程度,对刺激词进行评估分类。VKS共分5个等级:I级表示对该词完全陌生;II级表示见过该词但不知道意思;III级表示知道意思但不大肯定;IV级表示肯定知道意思;V级表示非常熟悉该词,不仅知道意思还能用该词造句。该测试在自由联想测试之后随即进行。刺激词顺序与自由联想测试中的顺序稍有不同。评分标准如下:受试标I类的词得1分;标II类的词得2分;标III类的词得3分;标IV类的词得4分;标V类的词得5分。待两项实验结束后进行问卷整理,共收回有效问卷60份。

四、实验结果

本研究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multivariate ANO-VA)来研究刺激词词频及受试外语背景对反应类型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配合F分布表查询结果表明:外语背景对反应类型存在一定影响(F=4.667>临界值2.81),而二语受试的词频均值(熟悉度)以及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于他们的反应方式不存在显著影响(均小于临界值)。

(二)二语受试和三语受试的反应类型

如图1所示,出乎我们的预料,不同语种受试的反应类型产出比例大致趋同。就总体反应类型而言,几乎看不出二语和三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讲,二语和三语受试的语音反应比例明显高出其他三类反应的比例,所有受试均产出一定量有意义的反应(聚合型和组合型反应),但远不及语音反应。该发现证实了Meara的语音说1,即二语心理词汇本质上是语音的。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所选词表而言,英语专业学生均能全部作答,而其他专业均有学生就某些词没能在规定时间作出反应。这表明同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专业学生词汇量稍大,这

(三)非常熟悉的词诱发的反应类型

如图2所示,对于非常熟悉的词,二语和三语受试的反应类型也趋于一致。不论外语背景差异,四组学生均产出了一定量聚合和组合型反应,其中韩语专业学生的聚合型反应高达38.6%。各种反应中,语音反应比例明显占优,无反应(No response)很少。

(四)相当熟悉的词诱发的反应类型

图3表明,对于在词汇知识深度测试中得4分的刺激词,各组受试反应类型基本一致,集中产出了大量语音反应,然后依次是聚合型、组合型以及无反应。其中,韩语专业学生的聚合型反应达35.3%,越语专业学生组合型反应达25%,同比比例最高。对于4分的刺激词,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反应产出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详见后文讨论)。

(五)中等熟悉的词诱发的反应类型

如图4所示,3分刺激词总的反应模式和4分刺激词相似,二语和三语受试都产出了大量语音反应(英语专业学生高达85.7%),然后依次是聚合型、组合型和无反应。

(六) 似曾相识或根本不认识的词诱发的反应类型

如图5所示, 对于词汇知识深度测试得分为1到2分的刺激词, 各组受试的语音反应显著高于其他反应, 聚合和组合型反应和之前相比明显减小 (英语专业甚至没有组合型反应) 。而除了英语学生, 其他受试无反应比例明显升高 (日语学生高达33.6%) 。不难发现, 随着对刺激词熟悉度的降低, 二语和三语受试有意义反应 (聚合和组合型反应) 的比例呈递减趋势, 而语音和无反应比例激增 (详见图6~图9词频降低引发各种反应比例的变化) 。

五、讨论

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受试的外语背景对反应类型有一定影响,而平均词频对反应类型无显著影响,这在随后的反应类型比较中得到进一步证实。从高频词到低频词,各语种受试产出最多的始终是语音反应,其他反应类型随熟悉度降低而一致变化。外语背景差异或多或少影响了反应产出,例如仅英语专业学生未出现无反应的现象,三语受试对其熟悉的刺激词产出的有意义反应有时甚至超过了二语受试等等。图1-图5表明,不论受试对刺激词熟悉程度高低,二语和三语学习者均产出大量语音反应。换言之,我们之前假设英语专业较其他学生对高频词的有意义反应比例更高的情况并未出现;但不论外语背景差异如何,整体受试对于低频词都倾向于产出语音反应。因此,我们的第一条假设被证伪,而第二条假设得到了证实。对于不熟悉的词,产生语音反应很正常,因为除了词形,受试对这些词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对VKS记5分的词,二语和三语受试语音反应产出仍然偏多,这表明对于相当多的词,学习者尚未建立起有意义的语义联系。有些词即使建立了语义联系,这种联系也较薄弱,还不能通过唤起联想词来体现。没有建立语义联系的词,在提取时就会对词汇习得造成障碍。这即部分解释了本实验中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几乎无从谈起的原因。换句话说,二语和三语受试英语水平上的差距不能想当然地和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空间画等号。

(一)语义网络

词在人脑中并非孤立存在。尽管对于心理词汇的组织结构尚未取得一致见解,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心理词汇存在于一个语义网络中,各个词以各种形式互相联系,这些联系主要是语义联系,也有形式联系。

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同义、反义、反向、上下义、部分整体以及语法关系。除此以外,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还有一种跨语言词汇关系,即翻译对等词(translation equivalent)。一个词只有语音或语际翻译联系绝对不够。不难发现,无论二语还是三语学习者,对刺激词不熟悉时往往就会产出语音反应;然而对于一些(较)熟悉的刺激词,受试也往往会产出语音反应。如对ANTICIPATION1这样一个高频词,很多受试的第一反应竟然都是*pation。又如TREND一词,VKS得分表明受试总体对该词熟悉程度较高,然而共有8名受试(其中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做出的反应无一例外都是*trendency。此外,很多三语受试都把TREND误认作tend,进而产出一系列由tend诱发的反应词,如want、plan、to等。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受试明明感觉对该词很熟悉,却总是倾向于产出语音反应?答案很可能就是受试的主观意识和实际情况不符。受试可能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某词用法,而事实往往是他只能对该词进行单一的母语对等翻译,而没能习得该词的组合、聚合关系或其他用法,也没能针对该词建立起有效的语义网络。

针对第三条假设,单从受试提交的问卷中我们无法准确反推其外语背景。换句话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三语对英语心理词汇的构造未产生较大影响,至少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是如此;无论语音、词形或词义,三语词汇均未明显影响二语反应词产出。不过也有例外,如一名英语专业学生给出了attaché(刺激词为ATTACH)。据了解,该生选修二外法语长达两年,并几乎达到法语专业学生水平。但仅从特例出发,我们还无法对二语和三语心理词汇的存储提取方式做出肯定描写。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有针对地改进实验设计并控制好实验变量,以期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

(二)心理词汇的重组

有时受试没能提供一个语义反应,并非因为其心理词汇中没有这样一个语义反应,而是有这么一个词,但受试潜意识里不知道它与刺激词有联系或受试一时提取不出该词(张淑静2005a:56)。

研究证明,母语词汇习得过程中有一个重组阶段。Harris (1992)认为,词汇发展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前30个词的习得,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词汇爆炸(vocabulary explosion)阶段,表现为词汇激增。第三是知识重组阶段,这一阶段从学龄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上大学以前。词汇重组主要由两方面进行:既要把所学词汇按相关性归类,也要将词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复杂化(张淑静2003:280)。对母语者而言,词汇重组过程是自发无意识的;而对二语学习者来说,由于课堂环境下二语输入贫乏,且存在一个和母语词汇系统密切联系的概念/语义系统(Jiang 2000:49),词汇重组的自然发生往往不大可能。一方面,课堂中的学习者通常缺乏足够高度语境化的目标语输入。因此,要求他们提取并创造一个词的语义、句法和形态相关信息并融入词条(lexical entry)中无疑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一个既定的母语词汇系统的存在,学习者往往会依赖该系统来学习二语新词而忽略了意义提取的语境暗示(Jiang 2000:50)。此外,这一既定的语义系统还会阻碍和该系统词汇意义相似或相左的二语词的语义创造。为此,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词汇知识重组,并在相关的二语词之间建立联系,否则二语心理词汇的实质性发展恐怕难以实现。

(三)词汇发展与词汇教学

教学是影响二语词汇发展模式的又一大因素。图2~图5揭示了这样一个奇怪现象,从高频词到低频词,英语专业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如三语受试,他们的聚合及组合反应同比始终低于某一(两)组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且其语音反应比例几乎总超出其他专业的学生(非常熟悉的词除外,但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反应比例也非常靠近其他三组)。针对中高频词的语音反应,我们整理并比较了各组受试问卷,结果如下:

(注:计算结果=具体语音反应数量/该语种受试反应总数)

如表2所示,英语专业学生对于(非常)熟悉的刺激词的语音反应几乎占到全部反应三分之一,显著超过其他组,而对于中等熟悉的词其表现却又明显低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这表明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往往以语音形式来表现对熟词的掌握。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三语受试的语音反应和刺激词通常仅有单纯的语音联系,英语学生反应词则以刺激词的派生形式(derivatives)居多,如ANTICIPATION-antici-pate, ASSIST-assistant, CONCENTRATE-concentra-tion等等。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英语专业学生接受的长时间英语教育似乎成了词汇发展的牵绊,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词汇教学过于强调词汇学习的派生性延伸,而忽略了真实语境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接受了这种训练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参见Selinker 1972),自然把对一系列派生词的熟练掌握等同于词汇的完全习得。

六、结语

本研究通过比较二语和三语学习者的反应类型,探讨了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和发展问题。结果表明:对于相当多的刺激词,学习者整体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语义联系,语音联系在二语心理词汇组织中占主导地位。中国学习者必须建立并强化二语词汇语义网络,对二语词汇进行重组,语言教师则需要对词汇教学理念和教授方法作相应调整,共同努力以实现二语心理词汇的突破式发展。本研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还在于:(一)从语言使用角度看,语义联系更有用,因此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建立二语词汇语义网络。(二)学习者应重组心理词汇。(三)为减少传统词汇教学的训练迁移对词汇习得的负面影响,语境教学法应得到提倡,即词汇教学不应脱离真实文本。

篇4:百位CIO看联想

这些问题,不仅对联想,对联想的竞争对手同样有现实意义。

我们通过《计算机世界》数据库,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一批大中型企业CIO进行了定向的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对重点CIO的深度访谈,希望可以给读者一些启示。

调查从3月中旬开始,共收回有效问卷134份。这些CIO来自政府、医疗、教育、制造业、零售批发、电信、交通运输、公共事业、IT业等近10个行业。其中,单位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占到了30.47%,单位规模在100~500人的比例为28.91%,而50~100人的比例为17.19%,50人以下的比例只有14.84%,这表明受调查者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拿到数据分析后,联想的PC产品应用范围之广、CIO对于联想发展关注度之高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CIO们的回答也折射出联想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PC应用广泛

IT产品线不全

问卷显示,采用了联想产品的单位共有104家,占受调查总数的83.2%,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但是,很多单位都同时采用了好几个品牌的PC产品,在同一个单位里,联想品牌独大的情况并不多。具体来看,高达33.83%的单位采用联想PC的比例在20%以下; 联想PC的比例在20%~50%之间的单位有30.28%,联想品牌占90%以上的单位只有11.93%。

这些使用了联想产品的企业里,具体选择了联想什么系列的产品呢?毫无悬念,Think系列最受欢迎,比例高达45.87%,其次分别是扬天(24.77%)、昭阳(16.51%),消费型台式机家悦也有一定的应用比例(4.59%)。

这个结果对联想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说明联想购买IBM PC部门收获不小,不仅获得了Think品牌,也继承了很多使用Think产品的优质行业用户。

最近,中石油刚刚更换了一批新电脑,全部都是联想品牌。记者了解得知,中石油以前就是IBM的用户,IBM PC被收购之后,中石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联想的用户。由于中石油采用了集中采购的购买方式,下属各单位只能在办公室确定的入围产品里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联想2005年针对中小企业市场推出的扬天系列产品,已经在商用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当时,联想敏锐地发现了中小企业没有专职IT人员的特点,在扬天产品里引入了一键杀毒、系统拯救、内核自修复等功能,从产品上解决了一部分维护问题。

除了产品本身的价格所形成的初始购买成本外,维修是否容易、服务是否快捷方便,这些使用成本也是影响CIO购买的重要因素。记者采访日信证券时获悉,这家拥有4个营业部的证券公司里,PC产品大部分都是联想品牌。“我们最近刚刚有一笔总额百万元以上的IT设备采购,其中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总价大约80万元,全部买了联想的产品。”公司的IT相关负责人说。

2008年,日信证券与联想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大批量采购PC时可以享受比较优惠的价格。一般来说,一款媒体报价4000元的台式机,按照协议,大约2700~3000元就可以买到。同时,协议还涉及订购、付款、验收、保修、结算等各个环节,联想会定期把产品报价单发送给公司。这样,不仅购买价格上有一定优惠,日信证券也能享受到企业级的服务。

不过,问卷和记者的采访都显示,产品线不全是联想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的阻碍。问卷显示,使用了联想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单位比例很高,分别为39.45%和43.12%,但是购买了联想服务器的比例只有13.76%,采用了联想打印机等其他产品的就更少了,只有3.67%。

“我们的核心服务器用的是惠普的,一般券商运行交易系统的核心服务器都是IBM、惠普或Dell的,PC和笔记本电脑则采购国内品牌的比较多,用起来更顺手。”日信证券的IT负责人表示。

正德人寿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公司80%以上的PC机都是联想品牌,但服务器却是某跨国公司的产品。“我们使用过联想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事实也证明了其产品的可用性。但是,联想服务器的技术和稳定性还有待考验,至少他们对于服务器的宣传不够。”正德人寿CIO裴兆旭表示。

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PC产品的联想,在专注于PC这个核心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线不齐全带来的问题。Dell财报显示,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非PC业务的服务器、存储和软件。惠普也有同样的优势,它可以用打印机或服务器、IT服务的高利润去补贴获利较少的PC,从而使PC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惠普还有利润率更高的服务业务。面对企业客户希望厂商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需求,联想亟待做出改变。

IBM旧痕未褪

Lenovo仍需努力

2003年,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工作了十多年的裴兆旭回到国内,出任一家健康险公司的信息技术部负责人。那时,他才知道有联想这个品牌。当公司做IT采购评估时,名单上只有Dell和惠普,联想甚至没有进入被评估的名单。原因很简单,“它没有Dell便宜,没有惠普质量好。”直到2005年,公司才对联想的产品进行了评估,并最终购买了联想的产品。

促使他做出这种改变的有两件事,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以及联想成为国际奥组委TOP赞助商。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联想产品的品质获得了国际认可,联想的技术实力值得信赖。

在企业用户的心目中,联想的品牌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联想?相比其他品牌,联想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32.8%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支持国货”; 其次,20%的人选择了“大品牌,信得过”,15.2%选择了“渠道建设完善,购买和维修容易”; 至于“产品质量过硬”和“价格优惠带来的性价比好”这两个选项,加起来的比例也不过15.2%。

受访者对另一个问题的回答更值得联想深思。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列出最愿意购买的前3个PC品牌,Lenovo、Dell和惠普位列前3位,其中Lenovo份额最高,为34.12%。富有戏剧性的是,竟然有2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IBM这个已经消失的PC品牌。

为什么一个已经消失的PC品牌依然出现在购买意愿最高的产品名单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购买联想是冲着支持国货去的?显然,联想自身的品牌塑造还有提升的空间。

2008年4月,联想正式发布了定位于全球消费市场的IDEA子品牌,并效仿ThinkPad、ThinkCentre的名称形式,推出了IdeaPad和IdeaCentre。在海外市场,并购后的联想只推出了Lenovo 3000这一个系列的笔记本电脑,其他仍是Think系列,以及国内已有的消费PC产品。

如今,伴随着联想今年3月底业务架构的大调整,联想全球的产品集团也由过去的全球消费业务部门和全球商用业务部门变为IDEA和THINK两大产品集团,正式形成了两大子品牌并驾齐驱的局面。此前的1月1日,联想中高端台式机品牌“开天”也正式谢幕,融入到ThinkCenter里。

如此频繁的品牌调整,不用说国外市场了,就连中国的用户也感到眼花缭乱。难怪他们分不清THINK到底是IBM的品牌,还是Lenovo的品牌了。接下来,联想将怎么办?如何推广联想的整体品牌,而不仅仅是THINK?这是联想面临的首要问题大问题。其他则是一系列执行层面的问题。

我们还发现,与消费类客户主动到卖场或品牌专卖店比较、选择的购买行为不同,企业客户的购买呈现出很大的被动性。“那些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品牌更容易被选择,因为我们更了解,我们不会主动去了解、选择一家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厂商的产品。”一位CIO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意味着,PC厂商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与潜在客户接触,给他们了解自己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机会。

商用客户还非常看重总体拥有成本。“家用客户可能会两级分化,有钱的会买最好最贵的电脑,没钱的就买最便宜的产品。商用客户一定会综合考虑价格、质量、维修和服务等全部环节。”裴兆旭说。这样,维修和服务的方便与完善,也成为了影响企业客户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用户体验待加强

联想大旗不能倒

“最近两年是否感觉到联想产品的质量有一些下降?”

“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投诉。”

“联想的售后服务有明显的变化,有质量下滑吗?”

“也没有明显的糟糕的投诉。”

“对他们提供的产品比较满意吗?”

“还可以,不能说完全满意。”

“如果你们再采购PC,还会优先采购联想的吗?”

“应该会,它不会做到很差的地步。”

以上是记者与国内某中型企业CIO的一段对话。从他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企业用户并没有认为联想变得糟糕,却也并非对联想100%满意。

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也很类似。比如,49.21%的受访者认为联想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快”,43.65%的人认为联想的售后服务“好”,大部分人觉得联想的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保持稳定”,比例分别是45.67%和42.20%,都是最多的选项。但是,这两个问题,选择“略有缩水”的都是第二多,分别是20.35%和34.15%,认为“略有改进”的比例排在第三,分别是17.32%和14.63%。

呈现出类似分布结果的还有“最近几年采用联想产品的数量变化”和“最近几年采用的联想产品的质量如何”这两个问题。虽然选择“保持稳定”的人最多,都在50%上下,但是,每一个问题中,选择“略有下降”的比例都要高于“大幅下降”的比例,而“大幅下降”的比例高于“略有提升”的比例,选择“大幅提升”的人比例最低。

也就是说,在将近一半感觉到联想变化的人里面,感觉变差的人要远多于感觉有改进的人。这种感受变差的趋势值得联想警惕。日信证券的IT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之前曾经用过方正的PC产品,后来因为一些软件兼容性等小问题影响了使用感受,最终换成了联想品牌。“虽然服务是由一些很小的事情构成的,但对客户的影响却很大。就像一个客户为什么选择这家证券公司而不选择那家开户一样,影响客户决定的可能就是很细微的原因。”这位负责人表示。见微知著,联想应该思考,到底是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并要时做出调整。

对于联想当前遭遇的困境,中国的企业客户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87%的用户表示“比较关心”,表示毫不关心和无所谓的比例不到5%。这些关注,一方面来自用户对联想这家民族企业的关注,他们呼吁“联想大旗不能倒”、“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于自身利益的关注,“如果联想出了问题,我们使用的那些联想产品的售后服务怎么办?”

被调查者都对联想这家中国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有着很美好的祝愿。深圳胜福陶齿技术有限公司的付文斌表示: “25年前,已是不惑之年的柳传志开始出来打拼,今天Lenovo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傲的全球大企业,这是很了不起的。虽然联想今天面临困难,但我认为这是磨砺企业的过程,相信联想能度过困境,更加成熟。”

基于这种浓浓的感情,60.32%的受调查者对联想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相信它能够走出困境”; 24.6%的人认为“联想暂时有困难而已,不会伤筋动骨”。这种信心也影响了他们未来的采购行为。对于今后企业是否有意愿继续购买联想的产品,36.51%的人表示“会,而且会很大比例的”,40.48%的人选择了“会,但比例不太高”。显然,一些客户把对联想的支持落在了实际行动上。

一位CIO告诉记者,作为用户,他们惟一关注的是联想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对于企业本身的变化并不特别关注。但是,他个人非常欣赏柳传志的一个观点,“掌握住自己可控的部分”,“金融危机是外部的不可控因素,但是企业自身的战略、管理和文化却是自己可控的部分。”

篇5:看联想发展

梅花的联想

校园中的梅花开了,白的,粉的,红的,一株又一株的那样的艳丽。

我采了几朵梅花,中午在家中静静的欣赏,梅花开的真艳,可我知道这梅花已维持不久了,因为是树上的花也会凋零的一天,更何况是被我摘下来的花呢?我居然有点想学林黛玉葬花了,不过那也许太悲伤了一点。

梅花是清雅高洁的,我要给它一种特殊的美。我将花瓣撒成一瓣一瓣的从阳台下轻轻的撒了下去,因为高居五楼,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清风的吹拂下,花瓣飘飘撒撒,在空中来回打转,缓缓的向下飘去,那是一种壮美,凄凉的感觉。

我想到北宋的爱国诗人林和靖,终身不娶,“梅妻”为伴,增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歌宋梅花清雅高洁的形象和风韵。

我觉得每朵花,象人一样,有的在一个角落静静的开放,慢慢凋零,有的正在美丽的时候死去了。

篇6:看联想发展

一、词语联想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

纵观近两年的中考作文试题,欣喜有加。命题的整个风格趋向质朴,在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表达真情实感,创造性地发展心智才能上有了积极的探索。最令人振奋的是,大部分试题开而不漫,放而不散,既用开放性的手段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同时尽可能避免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让作文评价遭遇尴尬。

让学生能够“收放自如”是中考作文命题成功的重要标志。这个目标的达成渠道很多,重视立足常规词语,以考查学生词语的联想能力为起点来考查作文能力乃是渠道之一。这种命题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对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也有不少启示。

所谓词语的联想能力,类似传统语文教学中对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的联想,但含义更加深广。它指学生在面对一个词语的时候,能够迅速联想到与该词语相关的内容,然后通过概念具化、寓意扩展等方法,以这个并不生僻的词语为“钥匙”打开自己的“心理词库”,使考题和自己的心理融合,从而快速构思成文。

现在语文教学已经很少直接提及与此类能力相关的术语了,但是在具体的考查中,作文能力的高下和这项能力的高下密切相关。考生要想在作文考试中神思飞扬,写出不落窠臼的好作文,平时就必须在快速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等“词语联想”能力上多下工夫。

随机抽出2007年的中考作文试题稍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考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前,其实首先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词语联想能力。

比如广州题《心中有盏红绿灯》,如果思维仅仅停留在指挥交通的信号灯上,而不能迅速地联想到红绿灯是对行为和心灵的一种规范上来,就很难写出有独特感受的文章。烟台的《握手》也是同样的道理。握手当然只是一个动作,但它更可以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以及人与万物之间甚至万物与万物之间的认同、沟通、契合。深一点的如临沂的“每一种草都会开花”,如果不能由自然界的草、花联想到我们生命当中的平凡或者绚烂的状态,根本就无法成文。又如扬州的话题作文“吃”,难道“吃”就仅仅指咀嚼后吞咽的生理行为吗?思维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当然也能写出作文,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词语联想能力可以进入到“吃”的吸纳、承受、探索、深入、品味、感悟、超越的层次,可以联想到“吃”的对象既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别有一番风景。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今年的中高考作文试题中,关键词语总是让人浮想联翩:翅膀、钥匙、平衡、奔跑、走出、路、晨、朋友、约会、春光、天空、清水、风化、传递、坎……对于联想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这些常规词语的背后都有无限的风光。

作文考查是语文能力考查的最高形式,其对学生词语联想能力的要求从上面可见一斑。而处于考查“底层”的“积累与应用”这些年来各省市也在不断改革,基本原则是:在应用中考查“活”的基础知识。比如2007年湖北孝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第一题的第二问是这样的:

文章中的“桥”你读过,生活中的“桥”你看过,心中的“桥”你想过,“桥”对于你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根据你对“桥”的解读,回答:为什么“桥”历来是文学和艺术中的绝好题材?

这个问题看似艰深,其实考查的就是词语的联想能力。如果能联想到“桥”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这道题的解答自不在话下。

以上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词语的联想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能力以及整体语文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词语联想能力,努力让词语教学同时成为拓展学生思维和丰富学生情感的教学非常必要。

二、词语教学着力渗透思维训练是培养词语联想能力的关键

中学词语教学的现状是让人担忧的。

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完全具备了进行词语联想能力训练的良好基础,但是中学的词语学习又基本虚化。因为大量的教学时间被烦琐无味的课文分析所占领,所以词语教学普遍仅仅停留在“读一读”“记一记”的层面上,比小学做得还马虎,可以说,中学词语教学是无序列的更是无作为的。我们的日常教学往往好大喜功,在不自知中把语文建成了空中楼阁。这也是造成初中生写作既失掉了童真,又沉溺于表浅的原因之一。

培养学生的词语联想能力,首先要对中学阶段的词语教学目标有深刻的认识。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教材建设,建立使教学有章可循的中学词语库,努力改变中学生词汇学习要求模糊的现状。中学生到底应该掌握哪些词语,掌握的数量和程度如何,中学生的词语能力训练和小学生的词语能力训练差距在哪里,这些问题绝不应该是一笔糊涂账。语文学科的知识序列不清晰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但词语库这个知识板块却完全可以清晰起来。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依旧非常滞后,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事情。

培养学生的词语联想能力,关键是要重视在词语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

我认为,词语教学分显性的词语教学和隐性的词语教学。在阅读过程之外,集中地相对独立地进行词语教学是显性的词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思维训练也是显性的。要求较低的如词语接龙或者单词造句,要求较高的如让学生用一组完全不相关的.词语说作文等等。

隐性的词语教学价值更大,因为它对学生的训练更灵活扎实。这种词语教学往往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了。它产生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借助于活的文本这块肥沃的土壤。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就能在阅读教学中巧妙渗透具有思维训练特点的词语教学,从而让词语的学习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水乳交融。

对此,一线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是大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下面的两个阅读教学片段,笔者其实就是在力争痕迹不露地进行词语教学。

案例一:《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

联想词语:开花

(和学生一起赏析“我要开花”这个句子)

师:请同学们假想你就是那“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的紫藤萝花,然后笑着嚷着读出“我要开花”这个句子。

(生兴高采烈地尝试着用各种语气和语调朗读“我要开花”)

师:同学们能不能够不用“花”这个词语,而用另外的词语或者短语来代替,但是同样表达出藤萝花的感情和追求呢?请你说“我要开_______”

生:我要开出我的笑脸。

师:真好!对“花儿”作出了形象的诠释。

生:我要开出我的激情。

生:我要开出我的尊严。

生:我要开出我无限的生命力。

生:我要开出我的自豪。

生:我要开出我的快乐。

师:真棒。原来“花”就是生命的一种绚烂的状态,它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现在,要求难一点儿,同学们能不能够不用“开花”这个词语,而用另外的词语或者句子来代替,但是同样表达出紫藤萝花的追求呢?请你说“我要_______”。

生:我要绽放!

师:好!你要绽放出什么呢?请继续说。

生:我要绽放出我最绚烂的色彩。

生:我要绽放出我对生活的爱。

生:我要绽放出我对春天的渴望。

生:我要绽放出对未来的向往。

生:我要让我的青春绽放。

生:“我要开花”就是“我要美丽”!

生:“我要开花”就是“我要燃烧”!

师:真美,同学们的发言组合起来就是一首诗了。

(课文的收束阶段)

师:同学们,紫藤萝花儿让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许多道理。此刻,藤萝花儿“我要开花”的热烈的呼唤又在老师的耳边响起。现在,假想那“我要开花”的“我”不是紫藤萝花,而是你自己,那么什么样的状态又是你开花的状态呢?请你说“我要开花,就是_______”

生:我要开花,就是要在初中阶段做一个学业优秀的人。

生:我要开花,就是上课要主动发言,不做沉默的人。

生:我要开花,就是要不怕任何困难,相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生:我要开花,就是要积极锻炼身体,不怕长跑。

生:我要开花,就是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

……

师: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花季,但愿你们也像那一束束推着挤着笑着嚷着的紫藤萝花,在花样年华绽放出生命的辉煌……

【自评:以“开花”为文眼带领学生深入挖掘,通过对“开花”一词的联想,带领学生领悟文本的深刻含义。有了这样的词语学习,碰到像今年“每一种草都会开花”的一类话题学生一定会充满了自信。】

案例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片段

联想词语:走

师:在这个故事中,小主人公真的是靠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出了自然的险境,“走”当然是“走路”的意思。联系我们的生活,你对“走”还有更深的感悟吗?

生:“走”就是向前进。

生:“走”就是一种不放弃不停止的状态。

生:“走”就是努力。

生:“走”象征着变化。

生:奔跑、跳跃、飞翔也是一种“走”。

生:读书、写作、思考、旅游也是一种走。

师:对,同学们,这里的“走”,是身体上的一种行为,也是精神上的一种超越。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地不断地提升自己,脚踏实地地去实现目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你有这样“走”的感受吗?

……

【自评:相信有此学习经历的学生,绝不会在《奔跑》《跨越》一类作文题面前不知所措】

总之,渗透思维训练,词语教学就有了密度、广度和深度。智慧的词语教学既可以独当一面,又可以携手阅读和作文,使语文教学一举三得。这样的训练,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词语联想能力,而且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文考试虽然是语文能力考试的最高层次,但其训练也不妨从词语联想能力的训练开始。对语文教师而言,这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

上一篇:女装广告语大全下一篇:描写夏雨的段落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