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

2024-05-07

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精选6篇)

篇1: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疚病约有300万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将要达到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将达200万。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个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湖北省对武汉市、部州市四所中学3108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别更为惊人:其中,尝试吸烟率达21%,高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达57%,而高三学生竟达72%。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不少青少年还要不惜代价亲身体验呢?这其中的心理原因是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

1、好奇模份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L。不少吸烟的家长未重视自身行为给孩子的影响。无意中轻率地流露出“成年才可以吸烟”的思想,不少青少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把吸不吸烟当作是否成熟的标志,开始模仿成人吸烟。还有不少青少年是在同伴的影呐下,你吸我也吸,从而相互模份学会吞云吐雾。

2、交往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此风对青少年影响明显。如在某大学调查表明,男生间相互敬烟已成为习惯,无论路遇,还是同学串门互访,总离不开香烟来沟通。甚至有的学生在干部竞选、评优、评奖等都离不开“香烟开路”。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陌生,提高办事效率。”可见,烟已成为当今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粘合剂。

3、虚荣心理: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有的女生说:“男生抽烟的姿势好看,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不少男生在这种心理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生好感,顾不得“抽坏身体抽臭嘴”。

4、夸耀攀比心理:在当今商品社会影响下,大款们摆阔气、讲排场,致一些有经济背景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另一些人为了不被看轻,显示自己能耐,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买进口烟或买国产高档烟的占29.8%。

5、消愁心理:青少年期往往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对社会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

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 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 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

吸烟有害身体不过是宣传而已,并不可信:我父亲抽了几十年,至今也没什么癌 症;隔壁冯大爷从不吸烟,最近却死于肺癌。吸烟未必有什么危害。总之,青少年吸烟心理是各种各样的,这里面即有个人本身的原因,也有社 会原因;即有家庭教育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但不论造成抽烟的心理因素如 何,皆与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殊不知,青少年正处在生 长发育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身体各器官对烟草中有害物质极为敏感,吸烟 给他们的心理、生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因此,不少城市最近公 布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是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在加强对青少年 吸烟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希望教师和家长们,要以身作则,首 先自己戒烟,然后再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 利于健康的清新环境,真正地把青少年从烟雾中解放出束!

吸烟心理
吸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需求、一种习惯和一种心理依赖,吸烟时的动作也能反映出自 我的内心文化。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吸烟是一种特殊语言、一种人 际交往的最佳润滑剂。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多个“世界第一”,然而,据调查数据 显示,中国吸烟人群的结构和吸烟心态的背后却是贫穷、焦虑以及生存压力。香烟,给人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它对维护人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毋 庸质疑的。如果没有烟草,人的选择有两种可能性,一寻找另外的精神替代品,如酒,毒品,性等,二是更多人会精神崩溃和心理病态。香烟,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人心理支持,缓解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焦虑。同时可能让人上 瘾,对人的身体(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但这是过度吸烟造成的,它仍然是人的选择。

吸烟心理在中国
亿人吸烟群体蕴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心态。中国 3 亿人吸烟群体蕴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心态。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多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 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2010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协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10 年上半年组织 进行了这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吸烟人群达 3.01 亿,每两个中国男性中就有一个吸 烟。3 亿不仅意味着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也蕴含着中国吸烟人群复杂的结构以及吸烟心态以及 背后的贫穷、焦虑以及生存压力。城乡 67%的吸烟人口在农村,67%的吸烟人口在农村,两倍于城市 的吸烟人口在农村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对 183 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农村吸烟人数两倍于城市。据统计,城市 现有吸烟人口约 1 亿人,占吸烟人口总数的 32.76%;农村现有吸烟人口超过两亿,占总数 的 67.24%。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农村的吸烟率都显著高于城市的吸烟率。性别 山西省男性吸烟最多,山西省男性吸烟最多,天津女性吸烟最多 中国共有 18 个省、市、自治区的吸烟率高于全国的平均吸烟率。华北、东北地区的城乡吸 烟率普遍高于其它各地区,其中城市男性吸烟率全国之最为山西省,其次为辽宁省,再次为 云南省,分别为 59.89%,59.68%,59.20%;城市女性吸烟率全国之冠为天津市,其次为黑 龙江省,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14.15%,10.09%,8.97%;农村女性吸烟率全国之首

为黑龙江省,其次为吉林省,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29.09%,27.57%,16.40%;而

农村男性吸烟率全国之最为贵州省,其次为云南省,再次为山西省,分别为 72.85%,69.62%,68.03%。职业 男性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女性教师吸烟率最低 男性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按照不同职业的划分,男性吸烟率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为最高,然后是商业工作人员、办 事人员、行政干部、农民,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吸烟率最低。女性吸烟者中,有职业的妇 女吸烟率普遍较低,中老年无职业妇女的吸烟率最高。地域 戒烟广告 西部吸烟人口最少,东部吸烟档次最高,西部吸烟人口最少,东部吸烟档次最高,中部吸烟人口最多 而若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贡山一线为界,将整个国土分成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由于受 自然条件、人口基数、宗教信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全国的吸烟人口约有 90%分布在东南半 壁的各省市;若将整个国土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边远三个区域,则吸烟人口最多 的是中部内陆地区,卷烟消费档次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西部边地区,相对而言,吸烟人 口较少,卷烟消费档次也最低。收入 高收入与低收入吸烟比例最多,高收入与低收入吸烟比例最多,均属高压力阶层 而据广州市控制吸烟协会对外公布的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小学或初中文化的现吸烟率是 1 9.49%,高中、中专的现吸烟率为 18.5%,大专以上的现吸烟率为 14%;15 岁以上的男性吸 烟率:文盲为 67.83%,小学文化程度的为 66.47%,中学文化程度的为 53.75%,大学文化程 度的为 44.47%;女性吸烟率也以文盲半文盲中老年者为最,知识女性吸烟率较低而低收入 者即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 500 元的现吸烟率为 26.8%,高收入者即人均收入高于 5000 元的 现吸烟率也高达 22.7%。
[2]

吸烟心理-解析原因
某种意义上说,某种意义上说,他(她)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不仅是越穷越吸,不仅是越穷越吸,更是越焦虑越吸

譬如调查同时还显示,男性、40—49 岁者、无业人员、农民、工人,文化程度低(小学或 初中文化),离异/分居,低收入人群的现吸烟率较高。但事实上吸烟不仅是因为贫穷,也 因为焦虑和压力,高收入者的现吸烟率也高达 22.7%。同文化低一样,穷只是一个表象,更 深层次的原因是调查没有显示出来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公平感的缺失。某种意义上 说,他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各国经验都表明,烟民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国民的幸福指数。

男、女吸烟和非吸烟人群都认可吸烟是人际关系压力 在古人就有

“往往以烟枪敬客,恬不为怪”的说法。而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男性吸烟人群认 为吸烟有助于交际应酬的前者有 67.8%。认为烟是空闲的消遣品的有 64.7%。中国女性吸烟 人群和非吸烟人群在吸烟认识上,认为吸烟有助于交际应酬的,前者占 52.14%,后者占 37.45%。因此,我国现有的这支庞大的烟民队伍的总量与结构,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 中国的烟民总量与构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吸烟是符号消费:借吸烟满足阶层“焦虑” 吸烟是符号消费:借吸烟满足阶层“焦虑” 有些人以抽高档烟摆阔挣面子,而且香烟与个人的消费能力始终成比例。有钱的人抽好一点 的烟。香烟的价格层次培养了人们用香烟标示人身层级的文化需求。抽高档烟的人被视为有 钱有势,抽低档烟的人被视为瘪三。由于高层人士的身份需求,高层人士不放弃抽烟。而下 层人士倾向于模仿上流社会人士的行动模式的内驱力是天生的,从而培养了大量的低收入层 次的模仿者。在布迪厄看来,社会总是处于区隔——混同——再区隔的文化抗争中。而布希 亚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符号消费,人们消费的不是香烟本身而是香烟层级符号。女性吸烟大多为对独立与平等的焦虑 男性吸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吸烟驱除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紧张、焦虑,不少人在自己情绪 低落、悲伤时吸烟量增加。而女性则不同,她们之所以吸烟,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吸烟表示自 己自立、与男性平等、新潮,或希望通过吸烟减轻体重。女性吸烟者中真正像男人一样具有 “烟瘾”的其实非常少,他们更注重的是吸烟活动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时尚感,而不是烟草本 身给身心带来的满足感。
[3][2][1]

注释与参考: 注释与参考: [1]^中国公众科技网:吸烟是一种心理习惯,2010 年 7 月 16 日 [2]^人民网:青少年吸烟心理探析,2005 年 5 月 30 日 [3]^网易:吸烟心理:焦虑和贫穷


篇2: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

教学目标1.认识吸烟的种种危害,懂得不能与香烟交朋友。2.感受青少年吸烟对身心造成的巨大危害,学会克服不良心理,拒绝香烟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吸烟的种种危害,懂得不能与香烟交朋友。教学难点学会克服不良的试吸心理,拒绝烟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小学生守则》规定 :学生不得吸烟

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从以下 4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同伴因素。青少年有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倾向 ,即要得到同伴的认可

其次是父母的吸烟行为 再一个是社会媒体的因素 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人物 ,他们在思考问题、痛苦、解脱烦恼的时候 ,经常采用吸烟的方式 ,这很容易诱导青少年去模仿 ,给他们不好的心理暗示 ,青少年认为吸烟代表着长大、成人 ,这是个错误的观念

首先是健康教育。告诉青少年 ,吸烟的危害有哪些。第二是教给青少年抵制同伴压力的技巧。有些青少年并非出自个人的意愿而是迫于同伴的压力才吸烟的 ,因此要教会他们怎样抵制同伴的压力 ,做到既拒绝吸烟又能保持良好的关系。第三 ,改变青少年的认知。青少年对吸烟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 ,而行为又是由认知来指导的 ,因此就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吸烟观念。观念改变了 ,行为就会相应的改变。

先,它是对生命的危害。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比较稚嫩和敏感,抵抗力不强,而且对各种有毒物质的吸收比成年人要容易,所以中毒更深。青少年吸烟还可能导致早衰、早亡以及影响下一代的发育。吸烟会引起少女的月经紊乱和痛经。

第二,吸烟对心理功能有害无益。长期吸烟会导致注意力和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还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学业等都有害。

第三,青少年吸烟会助长其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会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为了弄到买烟的钱,不惜偷窃、敲诈勒索、抢劫。

青少年吸烟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吸烟现在已经成为引起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香烟的烟雾会污染周围环境,损害他人健康。

医学专家指出,吸 烟对发育育成长中的的青少年的的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作用,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烟气焦油中99.4%的物质是有害的,0.2%是致癌的引发剂,0.4%是癌的协同剂。目前认为烟气中的焦油是最重要的有害物,一氧化塘导致脑供氧不足严重时可以导致大脑缺氧血管破裂和心梗!头晕多是

认识到吸烟一旦成瘾难戒除,拒绝诱惑是明智选择。

一、现场调查

(活动目标:(1)呈现原生态的生活状态;(2)了解吸烟的害处;

(3)认识到吸烟一旦成瘾难戒除,拒绝诱惑是明智选择。

导入:咱们班来了多少同学?你们和我分别代表各自的家庭,一起来参与今天话题的讨论。(板: 个家庭)

1、我们先做一个现场调查,听好了!A、在我们家里,有人抽烟的请举手!(板: 个有烟家庭)

B、大多数家庭里是爸爸在抽烟吧?你们喜欢爸爸抽烟吗?(板: 个家庭有成员持反对态度)C、你们为什么都不喜欢爸爸抽烟?

“抽烟影响健康——补充信息:你知道烟在燃烧时主要会有哪些影响健康的物质?

”尼古丁(一支香烟里面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焦油(一种致癌物质,70%的焦油沉淀肺部)

”一氧化碳(听说过吗?我们家用的煤气中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过渡:烟盒上还标明了其它的成分,谁来读给大家听。说到烟碱,我想给大家看个东西。你们发现这两张餐巾纸有什么不同吗?对,其中的一张有一小块黄色的,怎么来的?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个男同事在抽烟,我让他把餐巾纸包在烟嘴上,就一口,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迹!抽烟的爸爸的长相各不同,但牙齿有共同点——黑、灰!不再有洁白的牙齿,灿烂的笑容!烟碱在牙齿上,在它经过的口腔、气管、支气管、肺部都会留下印迹!

过渡吸烟影响健康,是我们不喜欢爸爸吸烟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吗?

“抽烟浪费金钱——点的是烟,也是人民币!”抽烟影响家庭的和睦

D、你和妈妈阻止过爸爸吸烟吗? 学生谈论相关经历。

E、你爸爸成功戒烟了的请举手!(板: 个家庭反对吸烟无效)

2、深入探讨:

A、爸爸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吗?为什么还要吸烟?

吸烟,已经是爸爸离不开的一种精神依赖,抽烟,已经是爸爸不可缺的一种生活习惯,吸烟的危害爸爸怎么不知道?可他们认为“抽了这么多年的烟,也没生什么病,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啊?”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健康状况吧!

出示课件,一组图片内容包括

不吸烟者和吸烟者的肺部比较图、吸烟者肺部癌变的图片、沉淀于肺部的焦油的纤维状微粒图片、不吸烟者和吸烟者的支气管上细胞的纤毛比较图

B、说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的确,就在日积月累中,人们的身体慢慢地被侵蚀。就在不知不觉中,吸烟上瘾了难戒除,我们的小调查就说明了这点!拒绝诱惑,不要开始,才是明智选择!

辨析:(1)我们吸烟就是为了好玩。(2)吸烟不像吸毒,吸两口没关系。(3)听我爸说,吸烟还可以提神。

《不和烟草交朋友》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乖巧与叛逆期的临界点,这时候就需要正确的引导,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走上成功之路,反之,则会误入歧途。吸烟就是一个青少年不该碰触的禁区。吸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学生应了解吸烟的危害,首先自己拒绝吸烟,同时要成为禁烟的积极力量,通过参与有关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唤起他们对别人、对生命的爱心。

教材分析

《不和烟草交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中的的新问题》,主题活动二《不和烟酒交朋友》中的第二课。是“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烟是危害健康的行为,要拒吸第一支烟”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吸烟的危害,并知道青少年存在哪些吸烟的心理误区,学会防治。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探究和解读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正确面对吸烟问题,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情感上了解到吸烟的危害,从思想上拒绝吸烟,并积极成长为一名禁烟小卫士。

教学重点

1、了解到吸烟的危害

2、学会防治心理误区

3、争做禁烟小卫士 教学难点

防治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 课前准备

1、准备录像资料和课件

2、了解学生,做一个小调查

3、设计禁烟广告标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张图片(禁止吸烟)

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见过这个标志啊?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的回答,禁止吸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等等

教师总结,对的,吸烟有害健康,那今天呢我们就来看看吸烟的危害。(设计意图:揭示课题——不和烟草交朋友)

二、吸烟的危害知多少 教师设疑,那吸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来具体感受一下吸烟的危害。

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精神上的冲击)教师设问,根据这个视频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吸烟的危害。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吸烟的危害:健康,生命,财产,环境,他人 教师设置情境:经过刚刚讨论同学们都知道吸烟的危害很大,那假如你在公共场合(例如:候车室)你有何看法?你会怎么办?

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青少年的吸烟误区 教师设问,经常看到大人吸烟,那有没有看到过青少年吸烟呢?他们做的对不对?

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出几个自己看到的实例 教师疑惑,那你知道青少年吸烟的危害吗?结合书本第10页的知识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回答,影响学业,危害智力与身体健康,诱发犯罪等

教师深究,既然危害那么大,那青少年为什么还要吸烟呢?原因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模仿,猎奇,攀比,逆反,解脱心理等 教师设置活动,你有什么方法来帮助那些吸烟的青少年呢?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吸烟的少年,一个扮演“心理医生”给他们开一些“心理处方”。

学生讨论并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融入课堂,亲身体验。深刻体会到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并学会防治)

四、帮爸爸戒烟

教师设问,同学们的爸爸吸不吸烟啊?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帮助他吸烟? 学生回答有或没有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书上12和13也的戒烟小知识 学生阅读书本,并总结书本上的戒烟手段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戒烟创意和设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经过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禁烟标语设计

教师引导,同学们有没观察到烟盒上有个广告语? 学生说出看到的标语 教师思虑,那同学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标语,让吸烟的人望而生畏不再吸烟呢?

生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课后实践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戒烟方案帮助身边的亲友戒烟。(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生命

健康

板书设计:不和烟草交朋友 财产

环境 他人

《不和烟酒交朋友》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不和烟酒交朋友”是山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中第四课“学会拒绝”中的一个主题。本单元以文明为主线,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时候,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选择的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整个单元以新的切入角度,将行为规范的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明白文明习惯的培养和文明素养的形成,与社会是密切相关。以本课为例,选择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尤其吸烟酗酒更具代表性,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烟酒的危害,远离烟酒,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独立完整的辨析思考的能力。但大多数的时候是随波逐流,模仿他人。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希望别人能够把自己当成年人来对待,尊重自己,看重自己,因此刻意去模仿成年人。吸烟喝酒便属此例。如,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有明星吸烟喝酒的场景,那优雅的神态,对学生也产生负面的影响,认为吸烟是时尚的,喝酒是义气的表现,这样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是诱因之一。其余的便是家庭的因素。很多家长吸烟、喝酒并经常让孩子帮忙去买烟、买酒。家中经常烟雾笼罩,酒气熏天,这也为学生接触烟酒提供了方便。针对上述原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搜索、讨论、合作学习,从中认识烟酒的危害,远离烟酒,从小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课时)不和香烟交朋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

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内容标准编写的,主题关键词是:“远离恶习”

。教材先以3幅图片引出3种不良的行为,再以一个好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沦为阶下囚,敲响了“警世钟”。关于“香烟”的话题,主要安排三个板块内容:

“审判台”——列举烟的种种危害;

“知识窗”——查找世界无烟日和禁烟标志;

“活动角”——了解世界无烟日的历年主题。然后,教材安排了“警示栏”和“小调查”,罗列了酗酒的部分危害,让学生在调查时间中更深刻地认识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坚定远离恶习的信心。

在本课涉及的三个方面的不良习惯中,相对而言,喝酒和上网是各有利弊,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度”的问题;而抽烟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课时划分时,我把“远离抽烟恶习”安排在了第一课时,把另两个内容安排在了第二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吸烟的种种危害,懂得不能与香烟交朋友。

2.知道青少年吸烟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学会拒绝香烟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力所能及地做些宣传工作,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劝家人少抽烟。

教学重点:

认识吸烟的种种危害,懂得不能与香烟交朋友。教学难点:

学会拒绝香烟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调查表、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

“聊天室”——吸烟现状面面观

1.引入“关注生活360度”节目现场——本期节目,我们关注的焦点:香烟。

2.【现场调查一】家庭吸烟现状调查(吸烟人数、吸烟量、烟龄等)

3.板块小结:吸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板块二:“审判台”——香烟危害知多少

1.你喜欢家人吸烟吗?为什么?

2.学生交流:“香烟的N条罪状”——成瘾、有毒、伤身、要命„„ 教师踩点跟进:了解香烟中的有害成分对人体的毒害和“二手烟”对他人的危害

3.【现场调查二】既然香烟危害这么大,你和你的家人有劝阻过吗?用过些什么方法?

4.【现场调查三】通过你和家人的劝阻,明显有效的请举手!(统计)5.为什么他们明知吸烟有害,可还是吸个不停呢?

6.板块小结:香烟有害,害人害己,一旦染上了吸烟的恶习是很难戒掉的。

◆板块三:“拒绝吧”——不和香烟交朋友

1.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却发现有这么一些人也和香烟交上了朋友!(课件出示)

2.【现场调查四】在你的身边看到过青少年“烟民”吗? 3.案例导行:课件播放:小王吸烟的故事,引发讨论:(1)你猜他当时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吸上第一口烟的?(2)你估计此时的他心里会怎么想?

(3)小王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拒绝第一口烟)4.【情境采访】:此刻,你还能如此坚决地说“不”吗? 5.板块小结:拒绝第一口烟,不和香烟交朋友!

◆板块四:“宣传栏”——禁烟劝烟支妙招 1.社会禁烟面面观

2.能不能想个更有效的办法让家人少抽点烟?

3.【现场采访】采访身边劝烟有效的同学----互相支招

4.板块小结: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为创建“无烟社会”而共同努力!教学设计说明:

一、创设“聊天情境”,引导实话实说

“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品德教学的生命。“我在成长”的主题教学是触及学生生命深处的教学,关乎学生的生命成长,因此,引导孩子说实话、吐真情是教学的底线。课堂上,我们借鉴“聊天室”的节目现场,多次采用“现场调查”、“现场采访”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说真话、诉真情,并不断地生成资源,推进课堂往深度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认识的提升。

二、关注当下生活,引导未来生活

教育的功能除了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外,还应关注学生未来可能经历的生活。诚然,小学生的抽烟问题目前还不是主要问题,但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今天的教学更像是一支“预防针”,希望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拒绝第一口烟”的种子,期待在未来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种应景之举,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三、建构生本课堂,践行智慧德育

不修行,不践行,不笃行,我们的课堂只是泛泛而谈,结果一切只是空谈。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智慧人生的起点呢?首要前提就是我们要建构生本课堂——以学生为本。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是课堂上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的课堂,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教学才不是苍白无力的,才有可能以最智慧的方式进入学生的生命,从而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朱希杰老师的《不和香烟交朋友》,我已是第三次听了,每次听,每次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而相同的是:朱老师“简约大气、智慧阳光、激情澎湃”的课堂教学风格。朱老师以与众不同、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紧紧抓住了上课孩子和听课老师的心,一个以“关注生活360度”节目串起课堂,老师就成了风趣的节目主持人小朱,孩子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探讨了“香烟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吸烟给健康带来的危害,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劝烟者的队列中。

朱老师在课堂中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所以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是开放的,联系生活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不断地在课堂上绽放,听课的我们也就成了享受。

课堂上老师关注学生、关注细节、关注生成,智慧创新,原来品德课还可以这样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极多,以下就谈我最欣赏与最值得自己学习的两点吧:

一、教学语言设计——为这堂课添上了画龙点睛之笔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中,语言是师生交往、交流、互动的主要纽带。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状态。正如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朱老师的教学语言体现了简约准确,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等特点,使课堂灵动又具有时尚气息。因为他的语言简约准确,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所以的评价与反馈都在会教学目标服务,极大地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性;因为他的语言

轻松诙谐,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因为他的语言自然灵动,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深刻。如劝烟支招时,朱老师顺着学生总结道:“因为爸爸爱妈妈,所以不会打她(会听),好招,打了一副亲情牌!”像这样风趣而有深度的语言还有很多,如当讲到戒烟难这个话题时,朱老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看来一旦迷恋上了烟,戒烟难,超级难,所以奉劝大家一句:千万不要迷恋烟啊,烟,只是一个传奇!”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怎能不吸引五六年级的学生?他带给人轻松、快乐,听这样的课,真是种享受!

可以说这堂课朱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起到了传递知识、授业解惑的作用,同时也通过语言唤醒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他的教学语言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多元互动并不断精彩生成。

如果说语言是载体和抓手,那么思维、情感及导行才是目的,所以第二点显得尤为突出。

二、教学版块设计——为这堂课展现了丰富的课堂内涵

我认为最独到之处是对学生角色的置换,在这堂课中,朱老师设置了一个“360度,生活我做主“的现场聊天节目情景,老师成为了主持人,而学生则成了嘉宾。课堂中,朱老师更以“各位嘉宾,这位嘉宾”称呼学生。如此,使学生感受到担任嘉宾角色的新鲜感,师生交流也成为了一次平等轻松的聊天。全课紧扣“远离抽烟恶习”的主题词展开教学:在“聊天室”节目现场,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随后,构建“生本课堂”,朱老师通过师生交流、肺图对照、数据对比、录像解析等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控诉香烟的罪状;紧接着,以青少年吸烟的真实案例引路,引导学生学会克服不良心理的诱惑,从自身出发,拒绝香烟的诱惑;最后,朱老师采用同伴讨论互助、师生支招、榜样引路等办法,引导学生探讨“让家人少抽点烟”的更有效的办法,架起了从“心动”走向“行动”的桥梁,引领学生过更道德的生活。这堂课上朱老师还与孩子探讨十年以后遇到朋友和领导递上来的香烟,你会怎么办?真正引领孩子的未来生活,给孩子种下了“拒绝第一口烟”的种子。

我们再看四个板块的设计(板块一:“聊天室”——吸烟现状面面观。板块二:“审判台”---香烟危害知多少。板块三——“拒绝吧”——不和烟酒交朋友。板块四:“宣传栏”——禁烟劝烟支妙招)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显得扎实有密度。无疑,这是一堂成功的课,一堂理想的课!

精彩的课堂背后,是老师深入的思考与精心的准备。朱老师之所以有此精彩表现,与他课前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所做的无数个精心预设是分不开的。朱老师课前不断地磨教材,磨学生,磨过程,一切为目标服务的这种意识与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味精彩课堂 享受品德“盛宴”-----参加“浙江省2010年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有感 东港小学 王芬

正值深秋,有幸前往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参加浙江省2010年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一天半的时间里,聆听了来自各市品德学科骨干教师的11节评比课和东道主临海小学方玲华老师的一节展示课。可是说,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品德课堂“盛宴”,品味的过程,令人享受。

后生可畏

能站在这个舞台上课的老师都是不简单的,无不都是从“战场”中历练出来的,拿到会议资料翻看,不由地精神一振,资料赫然显示:参加本次课堂教学评比的教师基本上都是80后的青年教师。看来,80后的青年教师已然成了课堂教学这个舞台的主角、引领者、栋梁。听完他们的课,果然不同凡响,他们的自信大气、自身素质、语言功底、驾驭课堂的能力均让人佩服。他们,富于品德课堂生机,富于品德课堂魅力,后生可畏啊!

精彩纷呈

本次教学评比的主题是“我在成长”,11节评比课可谓是精彩纷呈,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何婵娟老师、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雷梁燕老师和杭州市胜利小学周瑾老师同课异构《失败怕什么》,三节课风格迥异,教法多样,为学生呈现了多彩的品德课堂;海宁宏达学校朱希杰老师上了《不和香烟交朋友》,课堂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简约大气、激情澎湃。宁波市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陈芳老师和衢州市实验学校邓红燕老师分别执教了《红绿灯》一课,把学生带进了“交通知识的大讲堂”,使学生懂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温岭市横湖小学吴静老师上了《向“白色恶魔”说不》一课,素材呈现生动感人,让人震撼。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俞倩倩老师执教《诚实是金》一课,通过调查统计、层层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了诚实是美德,要做诚实之人的道理。温州市瓦市小学张琪老师执教了《擦亮眼睛》一课,体现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理念。咱们舟山市的岱山实验学校沈华燕老师执教的《小心“电老虎”》一课,注重学生生活资源的选择和整理,运用鲜活的案例、实物的呈现,张贴 “用电安全小贴士”等手段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安吉县孝丰小学教育集团张亚锋老师执教《我要攀登》一课,充分调动儿童的生活经验,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而最后临海小学方玲华老师所上的一节展示课《我来画棵家庭树》,照样精彩,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家庭成员中的称谓,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理想课堂

听了这么多各具特色的课,我尤其喜欢海宁宏达学校朱希杰老师所上的《不和香烟交朋友》一课,事实上这趟课确实受到了几乎所有评委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首先喜欢的是朱老师的教风。一位年轻高大、热情洋溢的男教师与课堂、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亮点,更何况朱老师幽默风趣,富有教学机智,课堂灵动又具有时尚气息。课堂上,朱老师的话语幽默风趣、时尚却不失分寸。偶尔引得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哄堂一笑,如当讲到戒烟难这个话题时,朱老师会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看来戒烟难,超级难,千万不要迷恋烟啊,烟,只是一个传奇!”

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怎能不吸引学生?他带给人轻松、快乐,听这样的课,真是种享受!

再来赞赞朱老师对本堂课的设计。我认为最独到之处是对学生角色的置换,在这堂课中,朱老师设置了一个“360度,生活我做主“的现场聊天节目情景,老师成为了主持人,而学生则成了嘉宾。课堂中,朱老师更以“各位嘉宾,这位嘉宾”称呼学生。如此,使学生感受到担任嘉宾角色的新鲜感,师生交流也成为了一次平等轻松的聊天,聊出了真心,聊出了真情。另外,四个板块的设计(板块一:“聊天室”——吸烟现状面面观。板块二:“审判台”---香烟危害知多少。板块三——“拒绝吧”——不和烟酒交朋友。板块四:“宣传栏”——禁烟劝烟支妙招)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显得扎实有密度。

当课堂上,学生抹着眼泪为吸烟的家人感到担心;学生站起来铿锵有力说出“憎恨”两个字;学生思维活跃,想出各种禁烟劝烟妙招;学生信誓旦旦说出不和烟酒交朋友的决心„„证明,朱老师的课已深入学生的心。无疑,这是一堂成功的课!这是一堂理想的课!为年轻有为的朱老师喝彩!

点评启发

省教研员邬冬星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观课感受,对12节课作了精彩点评。她认为,本次教学活动总体上体现了“精彩、扎实、探索”六个字,每节课都有精彩之处、教学比较扎实、有的课还体现了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她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

一、树立课时目标意识,教学目标达成要有效。

二、树立生本意识,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适合学生发展需求。

三、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开展自主学习。对此,她建议:

(一)课时目标定位再小一点。

(二)教学节奏再慢一些。

(三)教师角色再退后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于“我在成长”主题的教学,教师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内涵的把握要深入。邬老师的点评使我深受启发,她提出的注意点和建议将成为我今后品德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现场调查

(活动目标:(1)呈现原生态的生活状态;(2)了解吸烟的害处;

(3)认识到吸烟一旦成瘾难戒除,拒绝诱惑是明智选择。)

导入:咱们班来了多少同学?你们和我分别代表各自的家庭,一起来参与今天话题的讨论。(板:##个家庭)

1、我们先做一个现场调查,听好了!

A、在我们家里,有人抽烟的请举手!

(板:**个有烟家庭)

B、大多数家庭里是爸爸在抽烟吧?你们喜欢爸爸抽烟吗?

(板:¥¥个家庭有成员持反对态度)

C、你们为什么都不喜欢爸爸抽烟?

“抽烟影响健康————补充信息:你知道烟在燃烧时主要会有哪些影响健康的物质?

”尼古丁(一支香烟里面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

“焦油(一种致癌物质,70%的焦油沉淀肺部)

”一氧化碳(听说过吗?我们家用的煤气中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过渡:烟盒上还标明了其它的成分,谁来读给大家听。说到烟碱,我想给大家看个东西。你们发现这两张餐巾纸有什么不同吗?对,其中的一张有一小块黄色的,怎么来的?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个男同事在抽烟,我让他把餐巾纸包在烟嘴上,就一口,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迹!抽烟的爸爸的长相各不同,但牙齿有共同点 ————黑、灰!不再有洁白的牙齿,灿烂的笑容!烟碱在牙齿上,在它经过的口腔、气管、支气管、肺部都会留下印迹!

过渡吸烟影响健康,是我们不喜欢爸爸吸烟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吗?

“抽烟浪费金钱————点的是烟,也是人民币!

”抽烟影响家庭的和睦

“"”“"”抽烟引发火灾————补充信息: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火灾,大火烧了28天才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20亿,野外抽烟丢烟头是肇事原因之一!

"抽烟还影响家人的健康————补充信息:目前我国吸烟人数为3.5亿,居世界各国之首。我们这些被动吸烟的人在中国有5.4亿!这是2007年6月29日,卫生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里出示的数据。

D、你和妈妈阻止过爸爸吸烟吗?

学生谈论相关经历。

E、你爸爸成功戒烟了的请举手!

(板:= =个家庭反对吸烟无效)

2、深入探讨:

A、爸爸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吗?为什么还要吸烟?

吸烟,已经是爸爸离不开的一种精神依赖,抽烟,已经是爸爸不可缺的一种生活习惯,吸烟的危害爸爸怎么不知道?可他们认为“抽了这么多年的烟,也没生什么病,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啊?”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健康状况吧!

(出示CAI,一组图片内容包括儿童网站

不吸烟者和吸烟者的肺部比较图、吸烟者肺部癌变的图片、沉淀于肺部的焦油的纤维状微粒图片、不吸烟者和吸烟者的支气管上细胞的纤毛比较图)

B、说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的确,就在日积月累中,人们的身体慢慢地被侵蚀。就在不知不觉中,吸烟上瘾了难戒除,我们的小调查就说明了这点!拒绝诱惑,不要开始,才是明智选择!

课后反思: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面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面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不和烟酒交朋友》是第一单元第四课《学会拒绝》的一个话题。我在课前了解到每个班上最少有70﹪的学生家长抽烟。进入这个话题应该来说并不难,但是,就是因为学生^对面题太熟悉,在纷繁多绪的生活中该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呢?我试着拟出了互动线索,在完成一个现场调查的同时,和学生进行了^对面交流:

师:爸爸抽烟,你和妈妈喜欢吗?

生:(100﹪)不喜欢。

师:能告诉大家理由吗?

生:(罗列出吸烟的种种害处。)

师:你和妈妈为了让爸爸禁烟,都采取过哪些行为? 生:我折断过爸爸的烟。生:我丢过爸爸的烟。

生:我还在家里贴过禁烟的标志。

生:我妈妈跟爸爸为抽烟吵过好多次架。

生:我和妈妈把吸烟对身体的伤害的资料给爸爸看,都没有用。

师:你和妈妈的关心,爸爸其实能感觉到。“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爸爸哪会不懂?可你们的爸爸为什么还抽烟呢?

生纷纷把爸爸常挂在嘴边的话呈现出来:“我工作忙又累,抽烟缓解压力嘛!”“不是我不戒烟,戒不掉嘛!”“不抽烟不喝酒,男人枉在世间走!”“为了应酬,抽烟是没办法的事!”

师:你们能从爸爸的吸烟戒烟经历中悟到什么?

学生意识到一旦吸烟后,很少能戒下来,而且只会烟瘾越来越大,远离吸烟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抵制诱惑,不做新的烟民。

这样,师生如拉家常般互动^对面,能迅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认为自己所进行的思维是有价值的,就有一种认同感,品德教育就在无痕的教育过程中自然完成。

篇3: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吸烟的误区

调研:为了真实了解学生的吸烟情况, 我进行了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我校七、八年级54名男生, 共设计了35个选题, 和本话题有关的5个调查结果是:认为吸烟是成熟的象征3人, 占0.6%;相信吸烟有害的45人, 占83%;家长反对其吸烟的52人, 占96%;吸的第一支烟是朋友或同学给的20人, 占37%;目前正在吸烟的16人, 占20%。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不到位, 朋友或同学对学生吸烟的影响最大, 男生吸烟的比率过大。因此, 建议学校加大对吸烟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 采取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个别教育和家校联合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戒烟。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裴贵明)

学生戒烟, 我有办法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王大龙:我曾经采取过“厌恶疗法”:让吸烟的学生用一支新烟嘴抽支烟, 然后拆开烟嘴, 亲眼看一看焦油的颜色, 闻一闻焦油的味道, 教师不用讲吸烟的危害, 学生就会主动戒烟。

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中学熊行高:学生常常在寝室、厕所等角落偷偷吸烟, 说明他们心里知道这是错误行为。遇见学生吸烟, 提醒他们赶快掐灭烟头就行。

泰来县六三学校胡淑荣:教师的一味说教不如学生之间的沟通容易让他们接受。让学生自行收集一些吸烟有害健康的资料, 使之从心理上产生对烟的不良感受;让他们说说身边人吸烟的原因;给他们讲讲关于戒烟的故事, 从正面进行引导。最后给出如下问题, 自由讨论:你吸过烟吗?烟是从哪儿来的?父母对你吸烟持什么态度?你觉得自己能公开吸烟吗?想过戒烟吗?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互相监督把烟戒掉好吗?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李慧文:只有找到学生吸烟的症结所在, 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会和他们一起看宣传禁烟的视频, 一起从医生那里得到吸烟有害健康的有力证明, 引导全班学生探讨怎样拒绝有害的“时尚”。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陈晓东:先了解学生的吸烟情况, 同时调查家长是否有吸烟的行为及对孩子吸烟的看法。然后有的放矢地讲吸烟的危害, 让家长和教师形成“统一战线”。最后, 与家长探讨让孩子戒烟的有效办法并实施。

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段云成:在新的学期中, 确定《影响人们吸烟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性主题。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可以通过找家长、问朋友、咨询电台、给知心姐姐写信等方式, 研究吸烟的年龄、性别、文化、收入、心理、目的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形成调查报告, 让学生在研究中认识吸烟的危害。

戒烟案例, 给我启迪

案例1:我和学生一起戒烟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张成全)

小鹏是一个讲义气而又倔犟的学生。他吸烟被我抓过两次“现行”, 批评教育后, 他仍然我行我素。这让我恼火不已。

一天, 寝室教师把他带到我的面前说:“他昨天晚上在寝室吸烟, 被我抓到了!”我强压心头怒火, 说道:“好吧, 交给我处理吧!”

我的怒火如火山一样爆发了。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 可谁知, 他的脸越发涨红了, 冒出一句:“老师, 你为什么能吸烟?”

“我……”从教以来第一次被学生问住,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台阶还是要下的, 于是, 我结结巴巴地说:“你先回去吧, 下次再谈。”

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悻悻地离开了。是啊, 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身体力行, 方方面面起表率作用。否则, 教育学生时真的没有说服力啊!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家里人一直极力反对我吸烟。在家吸烟时, 我像一只钻入室内的苍蝇, 被妻子、儿子撵得到处跑。何苦呢!吸烟害人害己, 现在又“四面楚歌”, 我必须戒烟!突然, 我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下晚自习后, 我把小鹏约到办公室。我说:“小鹏, 老师错了, 老师也不该吸烟!如果老师戒烟了, 你能戒烟吗?”

“老师, 我也知道吸烟的危害。你要是能戒烟, 我也能戒!”

“那我们就来个君子协定, 共同戒烟?”

“击掌为誓, 一同戒烟!”

我都有10年烟龄了, 一开始不吸烟, 抓耳挠腮、六神无主、浑身无力, 仿佛害了场大病, 可学生的话警醒我———必须戒烟!

小鹏又是什么样子呢?课堂上, 小鹏全神贯注听课, 偶尔也偷偷打哈欠;晚自习, 大家做完作业搞其他专长, 唯独他笔耕不辍, 用拼命学习来充斥私心杂念, 让自己过得更充实, 也就忘记了吸烟。

一个月后的班级专题座谈会上,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我和学生一起戒烟”几个字, 我和小鹏又作了关于如何戒烟的“经验总结”, 同学们被我俩的“事迹”打动了。从此以后, 我的班上基本没有“瘾君子”了。也许他们是被我感动了, 也许是“中毒”不深吧!

【评析1】:语言有时是苍白的, 行动更有感染力。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是何其重要。张老师和小鹏同学一起戒烟的故事让我感动。感动之一是张老师胸怀的坦荡, 当着学生的面不回避自己的错误。感动之二是张老师强烈的责任感, 为了让学生戒掉烟瘾, 不惜痛下决心和学生一起戒烟。戒烟, 对一个有着10年烟龄的人来说是何其难, 没有强烈的爱生之情是绝对做不到的。感动之三是张老师能和学生坦诚相向, 在敞开心扉的沟通中建立信任, 在相约的监督机制中互相激励, 在潜移默化中,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了一个个心灵。 (湖北省宜城市流水中学徐天海)

【评析2】:商榷之一, 小鹏吸烟被抓, 并没承认错误, 而是将自己的行为和老师对比, 丝毫没有意识到吸烟对未成年人有很大危害, 而对成年人顶多只是一个坏习惯。小鹏在主观上试图转移视线并推脱责任, 客观上成功地暂时达到目的, 张老师在帮学生戒烟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 开始和最后都没有再提及, 显然不利于小鹏对自己未成年人身份的定位和认识未成年人行为的不成熟性。商榷之二, 张老师在学生将责任转移到自己身上时, 显然没有思想准备, 措手不及, 只能将学生的过错一并揽在自己身上, 只是事后觉得学生还须要教育, 于是才和学生一起戒烟, 也算是亡羊补牢了。 (湖北省枣阳市吉河小学陶丰满)

案例2:戒烟, 不能简单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谭发礼)

这个班不省心, 我早有耳闻, 接任班主任的第一天便摊上事了。那天课间, 值周教师气呼呼地把云交给我……原来, 云和他的十来个“跟班”躲在厕所抽烟。值周教师发现时, 正好轮到云表演吐烟圈……

我将云和他的“跟班”悉数找来, 以考试的方式书面提问:“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参与抽烟的有哪些人?为什么会产生抽烟的想法……”

掌握基本情况后, 我把他们领回教室, 没有训斥, 也没有铺陈道理。我找来两个玻璃杯, 接了同样的清水, 当着孩子们的面将收缴的几支烟扔进其中一个杯子, 便继续上课。

很快, 到了作业时间, 我举起那两个杯子, 问:“对比为什么那么明显?”孩子们争相举手, 我却单选了云, 云没敢正眼看我, 声音发颤:“清水杯中没烟。”

“烟能让清水变成棕黑色, 会不会影响身体?”我追问。云低头不语, 旻接过话茬:“会让肺变黑。”我没有评价, 目光快速扫视全班, 然后打开电脑, 从网上搜索出一组禁烟图片, 每一幅图片的呈现都迎来孩子们的惊呼……

接下来, 关于“怎样看待吸烟”的讨论精彩纷呈, 有的学生认为吸烟会导致肺功能衰竭、易产生呼吸道疾病;有的学生认为污染环境、影响他人身心健康……见目的基本达到, 我顺势敲打:“拒绝吸烟不要成为口号, 要真正行动起来!”我表情严肃:“吸烟, 有损集体荣誉, 更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严厉批评了云和他的“跟班”, 按照制度扣减了他们的操行评分, 我知道, 要让他们真正回归, 还得耐心细致地引领, 更需要家校达成共识, 形成合力。当天下午, 我决定家访。

与云的外婆交谈, 我得知, 云与外婆的日子很困窘, 靠低保生活, 半年来, 家中经常被盗, 庆幸的是, 盗贼还算有些良心, 每次都只偷走少量的钱。云在一旁, 脸涨得通红。我看出了端倪, 将云叫到一旁, 同他仔细分析……良久, 云哭了, 跑过去扑通一下跪在外婆面前……

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禁烟了事, 孩子犯错的表象后一般都会有个“秘密”, 而解密的方式有时可以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在云良心发现的那一刻, 我更加坚信:戒烟, 不能简单!

【评析】:戒烟, 没那么简单!学生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归因。云吸烟也许是为了寻求一种解脱:家境的窘迫, 父母关爱的缺乏……与“跟班”们一起喷云吐雾, 聊以慰藉空虚的心。

谭老师用实验、图片、研讨的方式, 让学生清楚吸烟的危害, 这是广谱的教育, 敲山震“云”。到云家家访, 查找云吸烟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这是谭老师教育的不简单之处。找到症结, 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不光是教育云戒烟这件事, 也为以后的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富裕县职教中心学校管静)

案例3:帮亮亮戒烟的日子 (富裕县职教中心学校陈长华)

学生吸烟, 起初多半是对成年人的一种模仿, 是渴望成熟的一种外显, 有时也是同伴间的相互熏染, 久而久之便对吸烟有了依赖, 甚至成瘾。对学生的吸烟行为, 我坚决阻止, 用尽了各种办法, 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教育历程。

入学时, 亮亮那熏黄的手指告诉我, 他的烟龄不短。我找亮亮谈, 他说已经吸了三四年, 想戒, 总是戒不掉。我与亮亮立下盟约:半年内戒掉烟瘾。亮亮答应得很勉强, 我可是信誓旦旦。军训间隙, 亮亮常去楼角, 我便跟踪过去, 与他搭讪, 每次亮亮都不好意思地一笑, 跟我返回同学中间。

我与亮亮家长联系, 控制他的零花钱;与他的好友协商不给他提供烟;跟舍务老师说好, 看住他, 严禁他在寝室吸烟。开始, 亮亮常急躁, 我就给他买些小零食, 让他犯烟瘾时就吃点。亮亮吃着我给他买的零食, 甚是得意。

借亮亮做值周班长之机, 我让他组织研讨话题:向吸烟行为说“不”。我帮助他制作了“烟民的肺片”的幻灯片, 在班级的早会上播放。那一张张被焦油笼罩的肺, 让学生毛骨悚然。我请医生给学生讲授吸烟与健康的关系, 一个个鲜活的病例加深了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亮亮当即表示:一定要戒掉烟瘾, 请老师与同学们监督!初战告捷。

我清楚亮亮的戒烟行为一定会出现反复。那年十一长假返校的当天晚上, 亮亮和几个同学去快餐店小聚回来, 在寝室一边打扑克, 一边吸烟, 舍务老师来查寝, 慌忙中, 他把半截烟塞在褥子底下, 结果褥子着了, 把亮亮和舍友吓坏了, 一阵慌乱之后, 火被扑灭了, 事后亮亮被查处。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亮亮, 他痛下决心:告别香烟!

为巩固亮亮戒烟的阶段性进步, 我让他当了班级的体委, 组织间操, 安排体活。他曾带领我班男生荣获年级组篮球比赛的冠军, 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亮亮开始了阳光般的学习生活。彻底与“烟民”称号“拜拜”了。

【评析1】:教育学生须循序渐进。在这个案例中, 我感受到了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要阻止、说服、警示、鼓励, 需要教者不懈坚持, 耐心等待, 热情鼓励, 倾情陪伴。吸烟行为已植入亮亮的生活, 根深蒂固, 想要连根拔起, 需要师生联动, 更需要亮亮的忍痛割“爱”, 这种力量要靠教师激发, 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富裕县职教中心学校管静)

【评析2】亮亮戒烟到底是教育的作用, 还是火的刺激, 此案例并不能明确反映;失火以后, 老师“让他做班级的体委, 组织间操, 安排体活”等与他戒烟有没有关系, 案例也未能解释。亮亮最后戒烟似乎是偶然性的, 一场火灾“深深触动了他”。也许, 亮亮戒烟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一次失火的刺激……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朱立平)

真实情景再现:用爱拨动心弦 (泰来县六三学校赵艳梅)

最近发现班级很多男生经常上课迟到, 下课急着往厕所钻。原来, 他们课间都去厕所吸烟了。而吸烟的学生也并非都是所谓的“后进生”, 一向成绩很好的小文同学也染上了烟瘾。

小文性格内向, 不善与人交往, 家庭贫困, 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他说:“有时候觉得大家都瞧不起我, 觉得很寂寞、无聊, 所以就用吸烟来打发时间。”后来, 我经常找小文谈心, 我问他:“现在还吸烟吗?”他说:“我也想戒烟, 但总是戒不掉。”我对他说:“只要你想, 就一定能戒掉!”

为了帮助小文和班上其他吸烟的学生戒烟, 我和小文精心准备了一节《吸烟有害健康》的主题班会, 小文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 介绍了吸烟的危害。同学们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都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戒烟的意识被唤起。在班级中, 针对吸烟的问题, 我制订了戒烟的奖励机制, 鼓励学生戒烟, 并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我们要学会去接纳他人, 发现他人的弱点, 其实弱点就是做思想工作的突破点, 只有让他们从心里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从内心深处抵触香烟, 才能把烟戒掉。

当事者感言:戒烟要打好“组合拳”

吸烟有害健康, 这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是, 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吸烟的人以农村人居多, 并走向低龄化。看来, 全民戒烟任重而道远, 依赖学校单方面的教育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戒烟, 要打“组合拳”!

学校对学生教育的重点是“拒绝第一支烟”。学生吸第一支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好奇心理作祟, 有的是因为郁闷, 有的是受家长吸烟的影响, 有的是受同伴的熏染等。然而, 学生一旦产生烟瘾, 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戒掉, 更何况是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对于已经产生烟瘾的学生, 需要学校及教师多做一些耐心、细致的工作。所以, 学校十分有必要采取国旗下讲话、开主题班会、演讲、深入医院调查和医生讲解等形式, 让学生拒绝第一支烟。

我们要积极跟家长建立联系, 鼓励家长做出戒烟的表率, 用实际行动帮助孩子告别烟瘾;要求家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远离香烟或帮助孩子戒烟。对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更要加大关注力度和教育力度。据我了解, 在这些孩子中吸烟的比例更大, 应积极与其家长联系, 让家长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关心孩子。

除此之外, 社会上要加大对吸烟有害的宣传, 尤其要加大对未成年人吸烟现状的关注度, 这样, 家、校、社会一起努力, 定能保护我们的学生少受香烟的危害。

下期互动话题:面对冷漠的学生, 教师该怎么办?

篇4: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不吸烟的学生低。此外,青少年处在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推迟,经期紊乱。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者的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

吸烟损害大脑,使智力受到影响。在烟草的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很高。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正常地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的功能。由于人的大脑对氧的需要量大,对缺氧十分敏感,因此吸多了烟就会感到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头痛、头昏现象。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受到损害,思维就会变得迟钝。这样,必然会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吸烟导致的青少年弱视,被称为“烟草中毒性弱视”。其主要表现一是视力障碍:视物不清,戴眼镜也难以矫正,随着视力减退逐渐加重,到一定时期,连视力表上的0.1也看不清楚;二是视野改变:早期视野中间出现一团哑铃形或圆形黑影,后期视野缩小,视物时四周模糊不清;三是色觉异常:尤其是辨不清红、绿颜色;四是畏光:在强光下视物反而不清楚。烟草中毒性弱视病情发展比较缓慢,容易被人们忽视。

篇5:青少年吸烟的心理误区

武进区教育局 包丽娜

尊敬的家长同志:你们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家庭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真正让各位家长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华民族腾飞的新的历史时期,对子女的教育比过去任何历史时代更加吸引了千万父母的关注,也成为广大家长的焦虑和困惑。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变动,为子女的未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限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会带来极其严峻的挑战。如何帮助孩子作好准备,善于应对,争取最好的前途,不能不使父母们牵肠挂肚。而事实上孩子呱呱坠地之时,父母们大抵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孟子早就说过,“未有学养子而后嫁”。现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即使在第一个孩子身上取得了经验,也没有办法用来改进对第二个孩子的教育。何况,人的成长不能重来,不是做试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代价太大了。新的历史时期,新事物扑面而来,孩子在不同于前人的新的环境中生活,他们面临的矛盾、问题也常常超出父母已有的经验。于是许多为父母者就不免于苦恼和困惑,常常为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期望不能实现,为自己对孩子教育不能奏效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而感到不解。其实,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被家长们给忽视了,这就是你的教育,没有点燃孩子内心深处向上的愿望,而是走入了教育的误区。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这里首先得强调的就是作为家长、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走出教育的误区,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使教育走向成功。“成功的殿堂里没有名额的限制,但有条件的限制。”走进教育成功的殿堂。

一、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过多的攀比,给孩子带来满心的失望。

对于我们中国家长来说都非常爱孩子,但我们爱孩子更爱面子,经常拿孩子的不足之处与别的孩子优点相比,越比越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并且家长是越比越伤心、越比越生气,一生气就情不自禁地训斥自己的孩子,目的是想激励一下孩子。殊不知,目前象初中学生,他们有思想,更有自尊,让你这样一比较,就大伤自己的自尊,因此,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另外,这种比较,家长没有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对孩子没有信心,促使孩子放弃努力,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样

一味地攀比,还会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举例:[1]、邻居家孩子学习成绩的比较、竞赛的比较,[2]、考什么学校的比较,[3]、高中女生硫酸害人)结论,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多有烦恼,少有惊喜,原因在于不是用心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而总是盯着别人的孩子比较。要想让孩子真正能够幸福、快乐地成长,家长必须做到:“我是社会人,我要面子,但我更爱我的孩子”!

2、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对子女期望过高,这是我国当今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现在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也确实失败不起,一个失败就是全军覆没。但是,就是因为你们家长过高的期望,使孩子造成害怕失败的心理,长此以往,使孩子内心 产生恐惧、忧虑等情绪,反而又促使孩子失败。(举例:优秀大学生跳楼事例、小女生事例)分析:不准失败,造成了孩子害怕失败。虽然失败的次数减少了,但失败所要站起来的时间就拉长了,而成功的实质就是“不怕失败”,而不准失败的教育就是使孩子远离成功!严重的是束缚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心灵的不自由。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在家长来说:(1)、千万不要给孩子规定每门功课该考多少分,急功近利要不得;只要孩子学习尽力就可以了;

(2)、家长不要给孩子规定具体考什么学校;(3)、家长尊重孩子学习的兴趣,相信孩子的自发性,不强行孩子学这学那,决不包办行事,也不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

3、过度的溺爱,给孩子带来的无能,更是无情。

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只要你学习好,一切由得你,任何事情不让孩子操心。这样过分保护致使过分限制,限制孩子的能力发展,限制孩子接受挑战的机会。我们不能保护孩子的一生,我们也不应该这样做。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本领,使他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困难。溺爱的形式有:

(1)、包办(举例:大学生卖身事例、女学生事例);(2)、满足(小男孩事例);(3)、过度保护。(举例:北京大学生对孩子培养结果)分析:在育儿过程中,最不应该的事情,就是对孩子的溺爱和放任。有一项调查表明,不良少年走上歧途的最主要原因是:(1)、缺乏忍耐力和克制力;(2)、在被拒绝的环境中成长;(3)、过度的期待;(4)、过分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出,走上歧途的四个原因中就有两个与溺爱有关,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溺爱孩子。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溺爱的父母应仔细掂量一下“溺爱”的含义和分量。孩子们将来的路还很漫长,不要让自己 的爱“淹”死了孩子应有的能力,不要让爱毁了孩子的未来。结论:一个人越是被他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其自我管理能力就越低下,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越低下,社会适应性就越差。

4、家长的放任不管,给孩子带来无望。

说实在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发展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在农村一些地区的家长来说,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总认为:我们从前的成长,从来也没有谁来要求自己做什么,或怎么做,而我们也一样成长、长大;现在的孩子也只能任其自然,要好自己好,做父母的也帮不了什么,对孩子几乎是放任不管(举例:选送学校例、就近读书家长毫不过问)。结果:孩子正当需要父母关爱、帮助时,却没有希望,给孩子的影响就是:我在父母心目中根本没有地位,他们对我没有信心,我也就没有希望了,不如玩个痛快吧!整天在电脑上打游戏或上网聊天,有的就过早地谈恋爱。。。

除此以外,还有短期功利等也是十分要不得的。

二、家庭教育的艺术。

1、给孩子积极的心态和成功的自信。

(事例:一个调皮生的成长、卢勤知心姐姐的书名)“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这一教育信念非常重要。实施这一教育信念的重要前提要让孩子建立起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和“我能行”的自信。哪怕孩子身上有很多的缺点,作为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也许家长们认为,初中孩子大了,不需要家长的鼓励了,其实不然。初中孩子看起来是大了,实质上他们也需要家长对他们的关注信任,尤其当他们学习失误、情绪波动,遇到困惑时都需要家长给他们自信、希望。

2、父母做孩子的表率,言行一致。

(事例:功在平时之例、女大学生受父母的点滴行为影响)父母的言行一致,赏罚分明,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你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你自己就不能采取欺骗、吓唬的手段;如果事先与孩子定好了制度,父母就更要认真对待。否则就是“娇纵”孩子。娇纵的结果,孩子就产生了一种“顺我者笑,逆我者闹”的思想,尤其严重的是在初中阶段会使学生遇到不顺自己的事就会离家出走等,使不良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这样孩子会逐步变得执拗、任性,甚至霸道。父母的言行一致是保持自己权威,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及强者心理品质的一种良好教育方法。

3、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在乎孩子的爱。

(事例:分食物、高中学生的感恩活动)孩子们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她或许不象100分奖杯那么现实,但却是人性路上的丰碑,是父母亲辛苦付出后最殷实的收获。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只知道为孩子奉献爱,对孩子给予自己的爱

却视而不见。他们更在乎孩子的分数。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去爱并能唤起爱的能力。马克斯说:“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造就出爱,如果你作为爱者通过自己的生命表现未能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你的爱就是不幸的。”是的,如果不是心中充满阳光,如何能予人温暖?如果不是心中充满仁慈,如何能予人感动?如果不是心中充满真爱,又如何能予人幸福?只有一颗既能被他人感动,同时又能感动他人的心灵,才是真正可贵和可爱的。正确的爱的方式该是爱而有度。把孩子与自己放在同一个天平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做错了事情就给他们指出来,通过道理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培养孩子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不能越俎代庖,一切为他们包办。建立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快乐成长,学会爱,又去播种爱。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三、走进孩子的心灵。

在教育态度上要做到:

1、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知子是教子的必要前提。父母在了解孩子,认准孩子的“智能最佳点”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教子得法,教出成效,就要在了解孩子,研究孩子,发现孩子这方面下工夫。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析,人有多种智能区:(1)、语言智能、(2)、数学逻辑智能、(3)、音乐智能、(4)、内省智能、(5)、视觉空间智能、(6)、身体运动智能、(7)、人际关系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等。初中学生正是身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也是他们的各种智能表达最明显的时期,这时,尤其要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从而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举例:服装打扮、行为习惯、心境等)。

2、时刻尊重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是父母应当学会的基本态度。这种尊重不只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爱好与选择,思想和观念。(1)、尊重孩子的人格,(2)、尊重孩子的权利,(3)、互相平等,(4)、蹲下身体向孩子学习,向孩子请教,和孩子商量,(5)、解放孩子。[十个给予:时间、空间、条件、问题、困难、机遇、冲突、对手、权利、题目]只有这样,孩子的主体性意识和能力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举例略)。

3、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

孩子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 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

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家长应充分给孩子信任的目光,信任的表情,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信任在孩子表现优点时容易做到。而在孩子表现不尽人意时,家长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其实这时孩子更需要家长支持,让孩子看到家长就象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举例:初中学生买小灵通事例)。另一方面,孩子感觉非常敏感,信任就是连接家长和孩子的通道,家长把信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孩子,孩子感觉到家长的信任,并内化为成长的动力(信任孩子的能力、道德品质、潜力)。

4、真诚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举例:学习好的学生处理、差的办法等),接纳孩子,对孩子的一生都受用。(家长首先不要自卑、缺乏自信,导致孩子没有自信去努力)。在教育行为上要做到:(略写)

1、激励孩子;

2、宽容孩子;

3、提醒孩子;4唤醒孩子。

(罗森 塔尔效应)。教育的核心是唤醒孩子的灵魂,唤醒孩子沉睡的意识。要做到这点,务必使家长们能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讲究科学的教子方法和教育艺术,真正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成长,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篇6:父母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6所全日制初中学校,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12个班级,被抽取班级的所有在校学生均接受调查,每所学校被调查学生约600名。共回收问卷3 458份,将性别、年龄漏项或总体漏项率超过10%的作废卷处理,其中有效问卷3 381份,问卷有效率为97.8%。初一学生1084名(32.1%),初二学生1174名(34.7%),初三学生1123名(33.2%);男生1 812名,占53.6%;女生1 569名,占46.4%。年龄为11~17岁,平均13.5岁。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先前已开展的研究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制定[5,6,7,8]。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尝试吸烟情况、最近30 d吸烟情况、父母吸烟情况、父母对自己朋友吸烟的看法、父母平时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监管频率,父母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了解频率。从小到大尝试吸过烟(包括只是抽过几口)定义为尝试吸烟,过去30 d吸过烟定义为现在吸烟。调查在课堂上完成,由学生自己填写。调查员按照统一的指导语向学生讲解答题注意事项,并强调调查是匿名的,请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第一感觉真实作答。调查过程中请教师回避。学生完成一份调查表需要15~30 min的时间。所有学生填好问卷后,由调查员立即回收。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对有效问卷进行录入。使用SPSS 13.0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计算调整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与吸烟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尝试吸烟率与现在吸烟率

调查对象尝试吸烟率为19.9%,其中男生25.7%,女生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率为3.9%,其中男生为5.4%,女生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级升高,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初一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1.2%,初二为21.9%, 初三为26.3%;现在吸烟率初一为1.6%,初二为3.8%,初三为6.3%。不同年级之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父母吸烟与孩子吸烟之间的关系

被调查学生中有61.9%的父亲吸烟,4.1%的母亲吸烟。如表1所示,父亲吸烟的孩子中有21.0%尝试过吸烟,有4.4%现在正在吸烟;父亲不吸烟的孩子中则分别有18.2%和2.9%尝试过或现在正在吸烟。父亲是否吸烟与男生是否尝试吸烟和是否现在吸烟都没有统计学关联,但父亲吸烟的女生的尝试和现在吸烟率都明显高于父亲不吸烟的女生。无论男女,母亲吸烟孩子的尝试吸烟率均显著高于母亲不吸烟的;母亲吸烟与男生的现在吸烟率之间有统计学关联,但与女生的现在吸烟率没有统计学关联。

注: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P<0.05,**P<0.01。

2.3 父母对孩子朋友吸烟的态度与孩子吸烟的关系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朋友吸烟持反对态度,43.1%的家长表示非常介意,33.8%的家长表示介意,只有23.1%的父母对孩子的朋友吸烟持无所谓或赞成态度,见表2。但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的态度会逐渐变得更为宽松,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GLM模型控制年级和性别的情况下,父母持非常介意态度的孩子的调整后尝试吸烟率显著低于父母持其他态度的孩子,但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现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父母持非常介意的态度而言,父母持其他态度都是导致孩子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朋友持无所谓态度是孩子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

注:*P<0.05,**P<0.01。

2.4 父母检查作业与孩子吸烟的关系

随着父母检查孩子作业频率的增高,孩子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出现下降趋势。在控制年级和性别差异之后,调整后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也都与父母检查作业的频率显著相关,与经常被检查功课的孩子相比,从不、很少被检查者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的风险是前者的1.8~2.8倍(P<0.05)。见表3。

2.5 父母能知道孩子空余时间在做什么与孩子吸烟的关系

随着父母知道孩子空余生活频率的增高,孩子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控制年级和性别之间差异之后,调整后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与父母知道孩子空余生活的频率显著相关。与经常被父母掌握空余生活动向的学生相比,从不被掌握者其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2.4和2.5倍。见表3。

2.6 父母监管与孩子吸烟的关系

如表3所示,随着父母能明白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和忧虑的频率的增高,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也呈下降趋势。在控制年级和性别之间的差异之后,调整后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与父母是否能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忧虑的频率显著相关。与经常能被父母了解自己问题的学生相比,从不被了解的学生其尝试吸烟的风险是前者的3.3倍,而其现在吸烟的风险是前者的3.1倍。

注:使用GLM模型调整年级和性别的影响, *P<0.05,**P<0.01。

2.7 父母因素与孩子吸烟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以孩子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作为因变量,父母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对孩子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

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的情况下,父亲吸烟对于孩子是否尝试吸烟和是否现在吸烟均没有影响,而母亲吸烟是孩子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父母对于孩子朋友吸烟的拒绝态度是孩子尝试吸烟的保护因素;经常检查孩子的功课、经常知道孩子所面临的问题、经常了解孩子的空余生活都是孩子尝试吸烟的保护因素;而只有经常检查孩子功课是孩子现在吸烟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迅速增强的时期,一方面能逐渐形成相对正确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来自家人、朋友、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产生各种不良行为的关键时期。研究结果发现,初三年级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是初一学生的2~4倍,说明其中大部分初三学生的吸烟行为是在初中阶段形成,初中阶段应该作为防控青少年吸烟的重要时期。

有资料显示,父母自己的吸烟行为对于孩子有一定的示范作用[5,9,10]。对于10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吸烟的孩子吸烟的可能性是父母不吸烟的孩子的1.65倍[4]。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示范作用对孩子的吸烟行为没有显著影响[3,11]。本研究对于父母吸烟对不同性别孩子的示范作用的研究发现,父亲的吸烟行为可能会影响女生吸烟率,但对男生影响不显著,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12]一致,说明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被父亲的吸烟行为所影响。同时,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来自父母的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父亲是否吸烟对于孩子无论尝试吸烟还是现在吸烟都没有显著影响,但母亲则具有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相对父亲而言,母亲吸烟的较少,一旦孩子发现母亲也吸烟时,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并偷偷模仿,从而出现吸烟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与示范作用相比,父母对于吸烟的态度对于孩子吸烟行为的影响力更强[2,4,13]。需要强调的是,真正能对于孩子吸烟行为产生影响的是孩子所觉察到的父母的态度[14]。本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孩子觉察到自己的父母非常介意自己的朋友吸烟,孩子尝试吸烟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无论哪个年级,只要孩子觉察到家长强烈反对的态度,孩子吸烟行为的发生率都会显著降低。因此家长应尽可能向孩子表达对吸烟的坚决的反对态度,并使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态度。

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显著降低孩子吸烟的可能性,缺乏父母关注的孩子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孩子[13,15,16]。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说明亲子之间的有效的情感交流是孩子尝试吸烟的保护因素。但大多数的孩子并不认为家长能经常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问题,可能很多家长仍比较缺乏和孩子进行有效情感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并不十分畅通。

虽然相对情感交流而言,单纯的学习和生活上的监管可能并不能使父母了解孩子所真正面临的问题。但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父母的监管对于降低孩子吸烟的可能性十分有效,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可能部分家长认为经常检查孩子作业和询问课余生活的动向对于孩子是一种压力,会招致孩子的反感,甚至反而会使孩子出现各种不良行为,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实际上,孩子觉察到的家长监管学习和空余生活的频率也确实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但在调整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差异后发现,无论哪个年级,家长的监管对于孩子吸烟都是一个有效保护因素。同时也发现,经常监管和大部分时间监管对于降低孩子吸烟的可能性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父母只要做到大部分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空余生活动向,就可能降低孩子吸烟的可能性。

调查结果提示,对于心理、生理都处于重要发育阶段的初中生,为了预防吸烟等不良行为的产生,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家长的行为和态度影响着孩子是否能遵循一种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家长的关心和监管也可以促使孩子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帮助他们抵制诱惑,远离不良行为。

志谢 本研究得到“香港防止青少年吸烟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摘要:目的 分析父母吸烟行为、态度、父母监管、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订适合青少年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6所中学初中生3 381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吸烟行为、学生觉察到的家长对于吸烟的态度及家长对子女监管和关心的频率。结果 被调查对象尝试吸烟率为19.9%,现在吸烟率为3.9%。青少年是否吸烟与父亲是否吸烟无关(P>0.05),母亲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显著高于母亲不吸烟的青少年(P<0.01)。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能觉察到父母非常介意自己朋友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显著低于其他青少年(P<0.01);青少年越觉得父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忧虑,尝试吸烟率也越低(P<0.01);父母检查子女作业的频率越高,子女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越低(P值均<0.01);父母越了解子女的空余生活,子女的尝试吸烟率越低(P<0.01)。结论 父母尝试通过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吸烟(特别是母亲)、更多向子女传达对吸烟行为的反对态度、加强对子女的监管、更多向子女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支持等方式,可以降低青少年吸烟的可能性。

上一篇:端午节趣事200字下一篇:考研复习:习惯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