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2022-05-1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网络作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给他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诸如新型社交障碍、网络孤独、畸形网恋、人格障碍及网络成瘾等多种心理问题。网络的不当使用造成的生命节律失调,语言、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问题行为也日益凸显。对上述问题和问题行为,有关部门和人士应予以更多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论青少年心理发展成因及学校心理教育问题

摘要:在校学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又有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还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加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为此,学校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在校学生 心理发展 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时期,此阶段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但认识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方式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但不稳定,思维单纯,模仿性强,易冲动,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常常会诱发学生的消极情绪,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容易出问题,甚至违法犯罪,给学生素质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为此,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观原因

在校学生虽未进入社会,但他们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有着很大的差距,表现出一种不适应态度,产生心理问题。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出现了生理发育加快,肌肉骨骼迅速增长,身高体重随之猛增,内分泌的生长、激素的系统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迅速发育,以甲状腺机能旺盛而刺激各级神经系统致使神经系统出现兴奋与抑制,性器官发育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显露,随着机能本能量代谢旺盛,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由于生理的发育直接影响着心理的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在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着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心理上探索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但认识能力的发展还不成熟,情绪上具有极大的冲动性,自我控制力不强,这些矛盾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一旦心理教育不能及时跟上,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

在校学生由于心理诸因素发展尚未成熟,各心理因素之间尚不协调,使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突出。青春期情绪比较强烈,发展迅速,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限,认识与行为容易脱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难以统一,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而意志力一般比较薄弱,控制力差,容易感情用事,又随着他们独立性意向的发展,拒绝他人的干涉,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感情疏远,摆脱他人控制的能力日益增强,但又希望在同龄人中寻找支持,又不能分辨好恶,加之自尊心很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情绪波动大,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向成人接近,然而离成人心理又有差距,造成理想与现实相脱节,便产生心理问题。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原因

1.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和积淀了等级观念,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管理中,老师强调自身的权威、特权,认为高高在上,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而青少年正处于信息时代,在网络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使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纷然杂陈,不同观点相互激荡,不良的文化思想和不正之风严重影响着学生幼小心灵,使其思想、行为与老师的教育发生抵触、冲突,产生心理问题。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形成,受他们所上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西方文化的侵蚀,受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把人格金钱化,以自我为中心,社会上产生了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由于青少年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进行教育,他们在求知探索欲望的趋使下,容易受暴力影视、黄色书籍等不良宣传品和腐败堕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容易受到坏人坏事的重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形势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物质生活强烈追求和向往,对个人、对社会十分注重经济效益,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强调自我的价值,但理想与现实相矛盾,出现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前大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最低是4%,最高达64%①;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规,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②;青少年有抑郁障碍达44%,曾有过自伤行为,有自杀念头的比率是49.33%③。面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适应,据重庆市对综合、理工、文史、艺术、师范、医院校分类,抽取10所高校调查,虽然都有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但有专兼职人员400多名,其中约占9%,专兼职人员与学生总数之比为1:4000,有心理医生仅占4.2%④;浙江省对全省城镇和农村148所学校开展问卷调查,有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并配备有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学校仅占37.1%,从师资队伍建设看,39.2%的学校没有心理辅导教师,兼职教师中,属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只有4名⑤。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领导也不重视,极不适应当前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以教育为本,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通知精神,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必修课,按照要求各学校必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心理咨询室,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教育管理部门成立督导组,使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教育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既有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高屋建瓴,统筹安排,成立组织机构,把这项工作列为学校日常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2.开展心理教育辅导与心理咨询活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家庭环境,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同,要依托公共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放心理基础知识课,增加经费,购买心理健康书籍,以供学生阅读。还要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器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反映出的带有共性的心理热点问题,开设系列心理讲座,还要针对个别学生反映出的个别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分别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等问题得以解决,要使心理咨询工作达到目的,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才能使咨询者讲心理话,教育、干预和治疗才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开设热线电话,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健康疾病、恋爱及性问题得到广泛和快速地帮助解决,使心理失衡者得以健康发展,要从个别辅导入手,逐步向团体辅导与训练,重点放在团体成员的互动中,通过开展实践性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适应性强的健康活动,在互动中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协调健康发展。

3.建立“筛查、干预、跟踪、控制”心理健康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检查制度,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普查,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干预和治疗,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对突出的心理问题,学校又无力解决的,学校应与卫生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变化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芽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为此,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档案随其升学进行移交,使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都能够掌握。按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化解心理健康问题。

4.建立统一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与有效监督机制。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机构不完备,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严重欠缺,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建立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统一的评估体系,制定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各学校和教育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办法,落实实施监督的长效机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明确监督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的学校要追究责任,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性强,除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外,还应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健康的开展。为此,要注意录用一批心理专业的毕业生,增强专门人才。学校还要积极鼓励支持和选派一批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了解、掌握学习国内外有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以改进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构建多途径、多载体、多阵地、多层次的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针对当前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各学校要利用网络技术,开设专门心理教育网站,明确专门教师负责,全国联网,利用网络和电话开展咨询,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建立全国性研究分析机构,形成完备的一体化机制和危机预警机制,面临的突出心理问题,进行公布,提出预警,使预防、控制和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校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进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必须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为此,心理专业的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非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掌握心理知识的能力,使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上都结合心理知识,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教学,把心理健康教学自觉体现和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对学生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影响,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统一起来,纳入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在于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它们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心理教育是提高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的关键。为此,要针对学生中带有普通性、倾向性、典型性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早恋、网恋、未婚先孕、明星自杀、毒品问题、艾滋病等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观点,老师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矫正其心理问题,使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遵守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还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脆弱易产生失落感,对前途、命运缺乏信心,教师应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做学生的朋友,进行平等的交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疏导,用爱心去感化、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五)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从心理适应向潜能开发的转变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心理健康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学生心理健康是个人幸福和为社会服务的基础,通过学校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他们心理适应能力,减少心理疾患,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心理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心理适应向潜能开发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心理健康自我的确立,提高自我评价和控制能力,减少心理压力,学习情绪稳定,能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尊、自爱、自控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①梁宝勇.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主试培训会上的讲话.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4.

②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1-132.

③唐江华,王高华,王晓萍等.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2005,19(8):536-538.

④何敏,叶海燕,谢忠明.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33.

⑤高亚兵.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44.

作者:刘玉兰

第二篇:网络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论析

摘要:网络作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给他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诸如新型社交障碍、网络孤独、畸形网恋、人格障碍及网络成瘾等多种心理问题。网络的不当使用造成的生命节律失调,语言、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问题行为也日益凸显。对上述问题和问题行为,有关部门和人士应予以更多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心理问题;问题行为

一、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

1.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

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具体心理问题和网络人格引发的心理问题三个方面。

网络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是:

(1)认知障碍。网络内容丰富,网络活动随意。青少年好奇心强烈,自控力薄弱,长期触网,极易造成认知的困惑与惰化。个体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能做的往往只是麻木接受而无法自己思考与整合,思考空间被封锁,对网络能带给自己什么、自己上网为了什么认识模糊。

研究发现,50%的个体不能自制地花费大量时间浏览、收集过多的对现实无甚意义的信息;60%~80%的人难以目标明确地在网上搜索。过于庞杂的网络信息,干扰人们的思考和价值取向,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引发“消化障碍”。在网上,青少年不再需要主动概括、积极反思,形象思维能力发达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缺乏,看待事物肤浅化、感性化,思考问题平面化、单向度。网络正削弱着我们的思考力。

(2)情感淡漠。网络的出现,无疑让青少年特有的心理闭锁倾向找到了新的发泄渠道。然而,身处网络,以情感为纽带的人际依存被人机关系所取代,网络中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时真时假的交往,严重影响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淡化了他们与社会、与他人的交流,使他们失去了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现实情感日趋冷漠。

调查显示,由于触网,20%的青少年情绪低落,有孤独感;12%的人与家人、朋友关系疏远,变得沉默、孤僻;10.6%的人强烈感受到互联网的负性影响[1],造成人际情感疏远。人—机互动的网络交往让原本情绪表达强烈的青少年陷入情感迷失状态,逐渐变成冷漠的机器,阻断了其社会情感交流的渠道,趋向更为孤立、冷漠和向非社会化方向发展。

(3)去抑制化。网络言行的自由、匿名、低责任,激发了青少年的猎奇、挑战心理,致使其自我监控失效,自我中心膨胀,自我言行去抑制化。50%的网络使用者有过网上攻击行为,女性网上攻击率也达73%;90%的青少年犯罪都与网络有关(陶宏开)。网络言行的自由化造成青少年自我约束力下降,自我意志丧失,导致网络攻击、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问题行为与日俱增。

网络引发的具体心理问题是:

(1)新型社交障碍症。美国学者诺曼尼认为,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和他们现实人际效应所用的时间成反比,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就越少[2]。国内调查表明,平均上网时间5小时/周的人群中,13%会减少与朋友、家人的相处,26%会减少与朋友的语言交流,8%会逐渐与社会隔离[3];网络使用超过10小时/周的人在“精神状态”词汇选项中,绝大部分选择“郁闷、压抑”,甚至有人选择“悲观、绝望”。

(2)网络孤独症。网络孤独是由于沉溺网络虚拟交往而导致的实际人际关系疏远,进而产生情感孤独、冷漠的孤僻症状。调查表明,由于使用新技术,51%的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每周多上网1小时,就会有40%的人孤独程度增加20%。网络上、下的心理反差致使他们易于陷入“现代孤独”的恶性循环[4]。

(3)畸形网恋心理。有人这样提出:网恋=无聊的人+网络+感性的冲动。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描述代表了众多青少年网民的普遍心态。19%的中学生(郑军,2002),8.8%的大学生(韩云珠,2003)有过或正进行着网恋,虽然并非所有网恋都有问题,但确有一些网恋主体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借网恋之名行恐怖、欺诈、色情之实,网恋带来的往往是痛苦、烦恼甚至伤害。

网络人格引发的心理问题是:

(1)虚拟我与现实我的冲突。现实世界中,个体依不同社会要求有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然而,在网络上,真实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等的掩蔽,角色责任缺乏,致使使用者混淆了网上角色与现实角色,忘记了真我与假我,出现了认知不协调及心理错位,导致网络上下自我角色的同一性混乱、双重或多重人格,人格不再完整和谐。

(2)数字化人格障碍。网络世界虚幻莫测,崇尚主体,张扬个性,青少年沉迷其中,极易造成心理错位与行动失调,网络上、下行为的同一性缺乏,人格发展遭受破坏,从而使偏执型、自恋型、剧化型、边缘型、依赖型、攻击型等人格障碍大量产生。

(3)网络使用引发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或称网络性心理障碍、病理性网络使用等,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对上网行为产生极强的身心依赖,往往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与社会功能损害。研究表明,网络依赖行为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大,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存在很大相关,青少年是高发人群[5]。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对30个城市青少年的网络问题调查显示,网络成瘾在全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其中13~17岁的中学生网民网瘾比例最高,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6]。

网络成瘾一方面造成青少年的躯体性损害,引发内分泌失调、失眠、视力下降、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症状;另一方面,还会带来心理及社会功能的不良影响,包括造成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加剧个体抑郁、社会恐怖、自我控制失调,诱发自我认同危机、网络孤独、多重人格或人格障碍,更有甚者还造成网络色情、网络犯罪等严重问题。目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厌学的主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络恋情、网络聊天、网络收集、网络制作等单个或多个成瘾状况同时出现。

2.网络引发的问题行为

(1)网络引发的生命节律失调。研究表明,适度使用网络并不会造成多大身体影响,但长期触网,既可能增加“腕关综合征”的患病率,也容易因起大脑神经中枢持续高度兴奋,引发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进而引发诸如植物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睡眠和饮食障碍等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同时,还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眼适应能力降低等,对青少年腰椎及颈椎的健康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2)网络引发的语言失范。网络语言作为数字化时代“新新人类”的“酷”语言,打破了传统规范对语言形式、内容的限制,无视语法、书写、使用规范,将“理解万岁,方便就好”作为使用规则,出现了将汉字、数字、字母混作一团,怪字、错字、别字引领时尚,数字化、字母化、谐音化、符号化、图形化、比喻化等多种“网语”形式混杂的局面,导致青少年现实语言文字的不规范使用,及出口粗鲁、粗俗等不良语言习惯的形成。

(3)网络引发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失范,首先表现为人们对网络道德认知的迷失[7]。置身网络,青少年往往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责任,阻碍了积极、健康人生态度的形成。调查显示,对“网络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的问题”,38.8%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42.5%的大学生崇拜黑客,60%以上的人认为“黑客”是创新人才;12.8%的人认为上网使自己道德观念下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影响的占30.4%[8]。网络的使用还促使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由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由理想主义向世俗性、功利性价值目标偏移,致使道德选择倾向日趋庸俗,自我迷失,责任缺乏,道德意识弱化、逆转。其次,网络道德情感淡漠。网络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可能存在一定的反社会性和无意识性,致使传统道德在他们眼中已激不起丝毫涟漪,现实道德情感淡漠。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人的网络道德行为严重失范。如Wallace所言,攻击、报复、宣泄是互联网的风格。在网上,人们犹如进入了“超自由”境地,没有别人,没有责任,只有自己。发布假消息、粗话、谩骂、少年黑客、网上欺诈、发泄甚至恶意攻击等无处不在。此外,网络放纵、网上色情、暴力、赌博等各种恣意妄为的举动,让青少年放弃了学业,丧失了志向,道德观念沦丧,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4)网络引发的越轨行为。首先是网络犯罪[9]。网络犯罪包括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和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前者包括非法盗取他人软硬件技术、侵犯他人软件著作权、非法入侵网络系统、传播病毒、破坏网页等;后者如网络欺诈、恐吓、网络盗窃、网上谣言、传播污秽物品等。近几年,我国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逐年猛增,由1999年的400余起,到2000年的2 700余起,再剧增到2001年的4 500起。50%以上的网络犯罪者为在读学生,且网络犯罪正朝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发展,平均年龄约为22.2岁。此外,14~25岁的青少年中,经常上网的比例,在押青少年(45.7%)高于一般青少年(25.6%)[10]。

其次是网络色情。网络色情被称为21世纪非常时尚的性玩具,对青少年毒害严重。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几十万个色情网站,占网站总数的15%~20%,网上色情网页量已超过2.6亿;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的47%与色情暴力内容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黄色照片进入互联网,有2万多个新的色情网站出现在互联网世界[11];台湾终止童妓协会1999年4~6月监看国外色情网站结果显示,全球至少有34个以儿童为主的色情网站[12];约有34.14%的大学生网民点击并光顾过色情网站,21.14%没有点击色情网站的大学生网民是因为“不知道网址”。

网络色情的主要形态包括静态或动态影像、色情文学、线上即时互动式情色交谈、色情商品广告、中介色情寻找性伴侣等。青少年的许多性犯罪均来源于网络色情的诱惑和挑逗,因网络色情引发的网恋、网婚、同居甚至介入已婚家庭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网络问题对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平等、自由、没有国界对青少年吸引力极大,同时也引发了诸如上文提及的各类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不良或不适当的网络使用伤害到青少年脆弱的身体和心理,破坏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发展。调查中,网络依赖与无依赖者在强迫、焦虑、神经病性上的差异,及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交往焦虑、自我和谐、抑郁、自尊、社会责任感、心理承受力乃至人格等方面的差异[13],均显示了网络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害。

其次,由于对网络的过度投入和使用,影响到青少年学业成绩和能力的正常发展。58%的学生报告由于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学习兴趣减弱,成绩下降;超过6成的大学生因上网逃过课;仅有24.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非法和不良信息网站。网络破坏了青少年对学业及现实人际交往的兴趣和投入的积极性,延误了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

更为严重的是,长时间投入网络,影响到青少年正确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的形成。网络信息的多元价值取向,不同于甚至逆转、背离于现实社会的要求和期望,造成青少年是非选择、发展取向、行事风格陷入混乱和迷失状态。青少年对特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认同的缺失,使他们本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遭受严重的冲击和影响。网上交往的虚拟和不确定,必然削弱外在的约束功能,同时也弱化了人们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致使青少年不良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网络问题研究展望

目前,社会各界专家都积极关注青少年网络的使用及其存在问题,对网络带来的利弊已经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剖析,但也尚存些许偏颇、有待完善之处。

一是现有研究过于注重片面揭示网络引发的问题,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育对策极度缺乏。甚多作者是“带着问题”做研究,95%以上的教育建议都有过大、过泛、过虚的趋向,方向性、指导性强而具体细化的措施欠缺。

二是现有研究都注重从问题揭示角度看网络,对网络使用的正面强化不够。已有研究大多强烈呼吁青少年热衷上网不一定是好事,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青少年不上网一定是坏事。关于网络的使用,对诸如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健康上网的具体指导及必备素质是什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等的关注太少,即重视了对网络问题的警醒而忽视了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与引导。

此外,绝大多数现有文献多注重网络问题的防、堵策略,而未能从揭示不健康网络使用的内在机制,从网络使用者良好网络素养、观念的具体培养策略着手。至于网络规范法制体系的建立,网络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等,尚只停留于呼吁层面,具体管制尺度及活动规划仍有待完善和施行。

综上所述,网络本身并非洪水猛兽,罪恶之源。面对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生活化,因噎废食并不可取。这就需要我们在后期的网络问题研究中,关注以下问题:

(1)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掌控网络这门“工具”,而非盲目触网;

(2)揭示不良网络使用的内在心理机制及健康上网的核心素养,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少年正确、积极、有效地上网;

(3)探寻操作性强、控制适当的健康上网的具体指南与培养策略,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郝路军.21世纪以来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教育,2005(4):63~66.

[2]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6~68.

[3]王勇.网络越轨:解析与控制[D].河海大学,2004:5~20.

[4]隋维娟.登上网络的健康快车——青少年网络心理病症及原因、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14~17.

[5]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3):501~503.

[6]郑灵巧.国内首个网瘾评测标准“出炉”,中学生网民网瘾比例最高[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23):122.

[7]杨海燕,李志强.试论青少年网络心理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18~20.

[8]陶国福,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235,270.

[9]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3~34.

[10]方奕.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6(3):65~72.

[11]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54~58.

[12]蔡康永.色情网站防治有一套:网路春色知多少.http://www.lungteng.com.tw/newpage/highschool/magazine/02/2knowl.htm),1999-09-06.

[13]易晓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心理科学,2005(6):437~439.

〔责任编辑:杨唯真〕

作者:程 燕 余 林

第三篇:青少年性心理行为问题及应对

【摘要】 青少年是带着生机和希望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性的认识和理解,更能体现当今性作为一门科学的价值所在。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最难以把握也最容易埋下问题的发展课题便是性的发展。本研究从心理学层面深入探讨了青少年性认知发展、性行为发展、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现象,并从多个角度挖掘成因,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以期为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性教育指明方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 青少年; 性心理行为问题; 应对

引言

在过去的中国,性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而如今,可喜的是人们已经开始将其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对待。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成熟趋早而心理成熟滞后,不同步的身心发展容易导致各种身心问题的发生。性作为这个时期萌芽并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容易困恼青少年的生活,使其无法顺利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而进入下一人生阶段。二十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但大多是围绕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性生理、心理困扰和性心理发展理论及现状展开的,抑或单独从某一角度论述青少年的性行为偏差,很少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全面梳理青少年的性心理行为问题,并深挖其成因以求找到应对之策,这也是本研究的致力之所在。

1青少年性认知偏差

——性别角色偏差的表现及成因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种。前者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解剖学上的差别,而后者也可以称为“性身份”或“性别角色”,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1]。通俗点说就是个体所表现出的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气质、性格、思想感情和行为特征。

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男人还是女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这种对自己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作出的评价或持有的看法叫做“性别同一性”,或译“性别自认”,性别同一性规定着异性间的关系和对于性的态度[2]。如今,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差现象:女生穿破洞牛仔裤,说话粗声大气,只和男生玩;男生说话细声细语,为人处事扭扭捏捏,一见生人就脸红。更有甚者长期男扮女装并自以为正常,这无疑都是性别角色认同出现了偏差,长此以往,无形中形成了与自身生理性别不相符的行为模式。

有调查显示:3、4岁儿童已获得性别认同的能力,4、5岁儿童逐步获得性别稳定性的能力,5、6岁是性别一致性发展的快速期,大多数的6岁儿童已获得性别恒常性[3]。缘何如今已过性别恒常性关键期的青少年看似仍未具备性别同一性?首先从客观现实上来说,独生子女家庭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家庭结构,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龄的性别参照和性别对比;其次,从早期家庭教育上来讲,有些父母无视子女的生理性别,按自己的心愿来抚养孩子;另外,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父母疲于奔命,与子女的沟通和相处时间减少,子女缺少对同性父母榜样的模仿机会,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并不因性别差异而区别对待;当然,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更不乏青少年对“中性化偶像”的争先追捧和模仿。由此,青少年性别中性化和性别模糊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从而使自身的性别角色概念模糊不清。

2青少年性行为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性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生物基础,也是人类种族延续的必由之路。但是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特别是道德心理都不甚成熟。在如今这样一个风云多变、真伪难辨的信息时代里,尤其容易受到不良性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性行为问题。

2.1青少年未婚先孕

2010年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人口所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婚青少年中,约有60%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宽容态度,22.4%曾有婚前性行为,其中有51.2%的青少年在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法。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其中高达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此次调查历时近2年,涉及1.64亿15岁至24岁未婚青少年[4]。如今,未婚少女怀孕或流产的消息更加频繁的见诸报端:“初生婴儿被遗弃,父母均为未成年人;11岁女孩怀有葡萄胎,父母浑然不知;13岁的初中生拿压岁钱做人流;16岁女生做人流时不慎被医成植物人……”5年前,中学生或大学生做人流还会遮遮掩掩,现在,则是直接穿着校服就去了,种种现象实在让人痛心不已。青少年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未具备为人父母的条件,但是他们却屡尝禁果,无视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对其造成的隐性伤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少女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还可能并发各种妇科炎症,多次流产甚至会导致终生不孕;在心理上,未婚先孕的事实必定会给少女及其家人带来负面影响,让他们觉得做了不光彩的事,从而抬不起头,心情压抑而无法抒怀,甚至还会造成两个家庭的矛盾而伤害彼此感情。这种种严重的后果反应出的不仅仅是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更折射出了社会道德监督的失职。

2.2青少年性犯罪

2005年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已经占到我国总犯罪量70%,其中性犯罪的比例超过30%。犯罪年龄集中在14至18岁之间[5]。如今七年过去了,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是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和众多学者的数据分析预示着这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而年龄也是更趋低龄化。以前青少年性犯罪势单力薄,多表现为强奸,但如今青少年性犯罪的情节日渐恶劣,团伙性暴力性的性犯罪案件增多趋势明显,强奸杀人、轮奸、鸡奸、性虐、奸淫幼女、强迫少女卖淫、网络裸聊等等,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犯罪形式的多样性、组织性让成年人瞠目结舌,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天津市建新劳教所年龄最小的“轮奸犯”仅14岁[6],青少年性犯罪的年龄越来越趋低龄化。这和青少年性早熟、“黄色”影像的荼毒关系最大,当然家庭教育的缺失,道德观、价值观歪曲,法纪观念淡薄也是导致青少年性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

3青少年性心理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青少年性心理偏差是指青少年期出现的对于性的认识及活动方面的问题,常见的有青少年性识别障碍、性偏好障碍、性取向障碍,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较受争议的性心理障碍——虚拟色情迷恋症[7]。

3.1性识别障碍

个体对自身生理性别的认同发生了紊乱,称之为性识别障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易性癖,又称性别改变症。其特征是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不接纳自己的生殖器官及副性征。他们的穿着打扮、情感行为、社会交往、工作选择处处按与自身相反的性别去要求,不顾舆论压力和家人阻拦,坚决要求做变性手术[8]。其实儿童早在3岁左右就确定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其后随着与外界的相互影响和社会对其的性别角色期待,逐渐形成一套符合自己性别身份的行为系统,但是有些儿童由于早期教育的缺失及不当,没有在关键期内确立明确的性别身份,这就为后来的性别识别埋下了祸根。虽然这类青少年并不占多数,但是越来越吸引眼球的“伪娘”“变性”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警醒:对青少年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引导与教育刻不容缓。

3.2性偏好障碍

性偏好障碍又称性倒错,指采取偏离正常的行为来取得性满足的心理倾向。在青少年中较常见的有恋物症、异装症、窥阴症、露阴症等形式。恋物症指迷恋非生命物体,以此作为刺激物唤起性幻想和性冲动。常见于男性,迷恋对象常为女性的服饰。异装症:指穿着异性服装,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窥阴症:反复出现的窥视他人裸体或性活动,通常引起性兴奋和手淫。露阴症:反复或持续出现在公共场合向他人暴露生殖器,暴露时出现性兴奋[9]。调查发现成人的这类问题大多开始于青春期,18岁以前开始的约占半数[10]。性偏好障碍的形成原因大多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与个体童年期被压抑的性心理发展过程有关,行为主义则认为这是习得的一种行为,但更准确的应该归咎于个体的动机和人格的部分缺失。

3.3性取向障碍

性取向是指个体性活动的对象是异性、同性或两者兼有,是一种基本的性行为活动的性别指向,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11]。这里主要讨论近些年来在我国青少年中日渐多见的同性恋现象。虽然很多国家已经认可了同性恋行为,而不再把它视做一种疾病,但由于我国文化的特点,大多数人对于这一现象依旧是无法完全接受。同性恋个体以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多见于未婚青少年。有学者调查发现,同性恋大概占总人群的4%左右[1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一直备受争议,早期的性学家大都认为同性恋主要是通过遗传决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过病态的家庭结构致使儿童发生角色认同错乱似乎更能解释这种现象。同性恋行为在我国是近几年才浮出水面并日渐公开化的:有女学生直接牵着自己的“女朋友”去上课的,也有男学生和“男朋友”公开接吻的……虽然有调查显示人们对这种行为比以往表现出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但是这种包容是极其有限的,在中国这样一个道德规范严谨且正统思想仍占主流的社会中,同性恋者仍然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

3.4虚拟色情迷恋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色情也随之潜入青少年的生活,他们登陆互联网,浏览成人网站,在聊天室里同其他网民进行网上虚拟性交,有时甚至发展到在现实生活中与网友见面并性交。有些频繁登陆色情网站的网民甚至形成了对电脑的条件反射,一登陆到电脑甚至在电脑启动之前就会产生性兴奋。有学者认为,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寻求网络性爱的行为,甚至在网络性爱影响到自己与亲近的人的关系时,他们仍然无法停止这些行为,那么对这个人来说网络性爱的迷恋就是一种真正的瘾[7]。虽然这种现象更频繁的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资源全世界范围内的覆盖,我国青少年中也已经出现这种现象。尽管目前虚拟色情迷恋症还未被列入官方诊断的范畴,也不能界定在何种程度上使用网上色情资源属于娱乐活动,何种程度就构成虚拟色情症,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网络监管不力加之青少年辨识力与自我控制力不强等原因,虚拟色情迷恋问题会愈演愈烈。

4青少年性心理行为问题应对之策

4.1性教育从娃娃抓起

这里所说的性教育包括性别教育,是广义的性教育。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在2.5岁~3岁左右,因此在学前儿童期就要开始进行性别教育。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定势及性别观念,是成年人高度明确的性概念和信念的基础,也是影响成年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学前阶段不正确的性别教育甚至是导致成年时期各种性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根源[12]。国外研究也指出,几乎所有的要求手术变为女性的男性易性癖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23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13]。因此,性别教育应该从小做起,尤其是家庭教育,家长不能不顾儿童的解剖性别而根据自己的喜好人为地去为孩子“选择性别”,当然也不能以严格的性别刻板印象去要求孩子,性别角色教育已经由最初单维的女性化、男性化教育走向适应当前竞争社会的双性化教育。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被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两性共有的。只要是孩子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积极品质就要加以鼓励。父母一方面要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但要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父亲也要从事家务劳动,照看孩子;母亲避免做专职家庭主妇,也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这样有利于孩子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14]。

4.2安全度过“危险期”——青春期

有学者形象地将青春期叫做“危险期”,这很贴切地描述了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走上“危险”的不归路,也很容易为未来的发展埋下祸根。因此,青春期性教育不容忽视,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度过“危险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多管齐下。不仅要对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向他们传授“第二性征”等生理知识,让他们了解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要辅以性心理教育,以平和的态度解答孩子出现的种种疑问,对孩子出现的正常的性欲望和性冲动适时引导,合理疏通,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心理行为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寻求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当然,性道德教育也必不可少,对女孩尤其要进行恋爱观、贞操观、忠洁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观念的教育,对男孩则要重点进行责任感、使命感、理想抱负和家庭观念的教育;同时,性法律教育和性保护教育也不可或缺,必要的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与技巧也应该向青少年全面传授。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这一时期也是早恋的常发期,对于早恋问题,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贯彻“宜疏不宜堵”的指导思想,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能雷霆大怒,尝试和孩子平等民主对话,说以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巧妙地采用“冷冻法”——和孩子达成“协议”,暂时冷冻封存感情,等考试过后再来细品这段感情,必有不一样的感触。总之,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4.3青少年性教育应纳入课程体系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要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在人文素质上武装自己,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上也要迅速成长起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完善的人,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并具备应对人生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的能力。虽然中学时期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从“生物课”上了解了一些“性知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或根本不成系统,再加之青少年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无法辩证和坦然客观地面对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将性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来势在必行。通过专门的课程开设和专职的教师授课,辅以科学的分班分层或分性别分年龄的分组教学,向青少年系统科学地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法规和婚恋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和性道德荣辱观,为其以后组建幸福家庭、融入和谐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石。如今大学生婚前同居、未婚先孕并流产、卖淫嫖娼、“包二奶”、“求包养”等现象遍地开花,这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中学阶段性教育的缺口。性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中学阶段,大学阶段也应该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应将性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

4.4净化大众传媒,隔离“有色信息”

有调查显示,80%以上的少年犯在“犯事”前都接触过含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书刊和音像制品[15]。也有很多调查揭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一种来源便是各种杂志、音像制品和网络信息。这充分说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套用描述网络利害的一句话,其实“大众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青少年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地利用大众传媒,那么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育渠道。但是,如果青少年只迷恋于一些不正规渠道所传递出的腐朽、肮脏的“有色信息”,那么其心灵必定受到毒害。青少年的自控力和分辨力都不甚成熟,很容易被垃圾信息蒙蔽双眼,这也就给政府有关部门敲响警钟: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对“贩黄”、“制黄”以及传播黄色诱惑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对传播、复制、发行淫秽、色情录相、光碟等的不法经营者的打击,彻底清除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垃圾”[16]。净化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让“有色信息”没有机会和途径接近青少年,同时辅以科学规范地性教育,相信必能还青少年一片晴空。

5结语

弗洛伊德把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都归结于性,虽然不被所有人认同,但也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性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青少年性认知、性行为和性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前提。而如今青少年受不良性信息的刺激增多,性成熟提前而性心理结构却不甚完善,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性认知、性行为和性心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现象,一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道路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也为成年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性问题找到症结之所在,从而找出应对之策,为保障青少年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参考文献

[1]Burger M. Personality Pacific G rove.CA: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32-433.

[2]李鹰.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3.

[3]范珍桃,方富熹.学前儿童性别恒长性发展.心理学报,2006,38(1):63-69.

[4]周丽.未婚先孕低龄化私自药流危害多——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河北日报,2010-11-1.

[5]马伟,王慧.试论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18(12): 91.

[6]侯林.当前青少年性犯罪变动趋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43.

[7]Jeffrey S. Nevid Spencer A. Rathus Beverly Greene.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六版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6.

[8]王希宝.性心理障碍表现.家庭医生报,2003-3-17.

[9]冯菁菁,徐秀.儿童性心理早期发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15(5):513.

[10]张劲松.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84-186.

[11]王建平,张宁.变态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8.

[12]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5):2-3.

[13]翁晖亮.儿童性角色畸形.中国社区医师,2005(16):39.

[14]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29-230.

[15]海军.青少年性犯罪透视.河北工人报, 2002-6-15.

[16]宋利平.都是黄色录像惹的祸——青少年性犯罪原因与预防经营管理者,2011(3):304.

[收稿日期:2013-01-10]

作者:郭黎岩 卫丹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论文下一篇:数学与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