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2024-05-05

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共11篇)

篇1: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公司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公司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内容的学习,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与缺失。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切合本职岗位职责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需坚持做到“严管理,重落实”,切实的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公司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经过认真思考后,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

自公司管理制度正式实施以来,整体面貌虽有了初步的改观,但是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执行力度不够、管理趋于形式化、岗位职责分不清楚、员工思想转变不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责任心的问题。

1、从公司管理层角度

从公司管理层角度来讲,管理制度执行力强还是弱,我认为在于管理层的监督和问责是否坚决有力,同时也取决于管理层有没有担当。公司的管理制度不会自行运转,是要靠人来执行的,而第一责任人就是管理层。如果管理层人员发现了违反公司管理制度的现象不处理,甚至徇私情,那么就会造成公司管理制度威慑力的缺失,也是对公司管理制度的破坏和管理层自身的失职。因此管理层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老好人”的思想,在公司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做到在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下不为例”,才能打消一些公司员工仍然存在的侥幸心理、观望态度。总而言之,管理层人员在公司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必须要有责任心、有担当,从严管理。

2.从公司基层员工角度

从公司基层员工角度来讲,对公司管理制度的执行取决于主动性和工作态度。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是以员工对自己岗位职责清楚的认知为前提的,只有在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在岗位职责要求的范围内需要做什么,应该做好么,才能发挥其工作主动性。如果员工连自己的岗位职责都分不清,不知道面对今天该做些什么工作、明天计划做些什么工作,什么事情都是领导交代一项工作做一项工作,这样的员工是绝对发挥不出其主动性的,甚至有可能将此不良现象感染给其他的员工,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改变此种状况只是一味的讲考核时远远不够的,1 考核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论任何事情只是一味的讲考核不但起不到威慑的作用,反而会增强员工的反感情绪,适得其反。

其次,公司员工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同样至关重要。员工的工作态度决定员工的工作行为,不同的工作态度其工作成效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也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员工的管理最重要的在于“激励”,所谓激励就是促使员工保持积极性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其管理首先应当从员工的“心”入手,结合长效的管理理念,促成员工工作态度的良性转化。

二、各项工作重在落实

公司前段时间一直都在讲认真学习、思考各自的岗位职责,其目的在于让每位员工清楚的认识到其自己所处的位置、需做的事情和要负的责任,而今后的管理工作重点应在于落实。没有落实,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将“重落实”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工作才会产生预期效果。

在学习了此次会议精神之后,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我会努力做到所有的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决不会再只把工作挂嘴边而不做,也绝不会再只做工作而不求结果。因此,结合自身岗位对自己的工作存有欠缺的方面提出几点要求:

1、关于技能培训

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培训效果的落实,技能培训不能再只走形式而不注重结果。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完善技能培训管理制度;结合实际编制、修订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按计划按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充实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加大技能培训考核力度,针对每次培训内容的重点以及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多样式的考核,必须做到一培训一考核一记录,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加强技能培训资料管理归档工作。

2、关于编写标书

认真思考本次标书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查找出原因;针对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在良村#2机检修标书编写时重点注意,避免再次犯同一错误;加强学习标书的编写技巧和方法,加强每次标书编写的总结工作,不断提高自己 2 编写标书的水平,平时应收集有关编制技术标书方面的资料并分类汇总整理,尤其是针对标书中常用的图、表等进行完善、优化,同时建立、健全多样化的资源库,方便以后标书编制时随需随取;编写标书过程中要多与上级领导沟通,明确每次招标的实际情况和侧重点,并在编制标书时结合实际情况、突出重点,使每次标书编制时都有针对性;端正态度,戒骄戒躁,改变自己易情绪化的坏习惯;加强学习标书中商务和报价部分的编写方法和需注意的事项。加强每次标书编写的总结工作。

3、关于检修技术文件

结合检修项目开工时间制订检修技术资料的编写计划;将检修项目进行责任划分,技术组成员针对自己的职责与范围各类检修技术文件,各司其职;加大检修技术文件填写规范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级检修人员的职责,力争在良村检修项目中做到检修技术文件的规范填写;加强各类检修技术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4、关于提高技能水平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大自己所欠缺部分的学习力度,努力学习自己不会的各种专业知识;加强自己在安装施工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习,进行知识储备;做到知识共享,努力使技术组技能水平整体提高;努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动手锻炼提高动手能力。

篇2: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我们一直都共同处在水厂这个既生产又生活的大家庭当中,我们的领导也曾无数次的提到关于管理这个词,大家也曾讨论过什么是管理,也知道管理的作用是产出大于投入;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国家作贡献。但是没曾想过其真正的内涵,也没有真正领会出做好一个高绩效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突破,只是在发现问题时才会想到该怎样去纠正、去解决也才会想到要做得更好。虽然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和在管理规范下要求做的事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没有把它罗列、归纳总结出来,没有知道要做到最好,只晓得被认可就可以,更没有想到要按有公司文件中讲到的“6S”管理标准来做,可能我们大家都是只在书本里看到过而没有在实际中做过,而且“7S的说法是第一次听说。其实大家心理也知道现在我们目前的境况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境况,可能有的会认为这样做比较好,有的会认为那样做也能做好,就是没有理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标准,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我们团队高效、安全的运行,并使每个人都能在快乐的工作中来成就自我。

在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总公司《关于精益管理推进方案》相关资料以后才真正知道了它的真正含义。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才能走到了一起,这是我们的缘份。所以大家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共同奋斗、共同负责、共同承诺、且才能互补、团结和谐的组织。实现和达到总公司《关于精益管理推进方案》里的目的章节里说的“通过精益工具方法的运用,不断追求更少投入、更多产出,精准投入、精益产

出,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最大程度创造组织价值,最大幅度提升员工能力的一系列管理行为”。这样来定义我们的工作内容,把我们的盛世贵天然矿泉水做成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把我们的员工精神风貌融入盛世企业文化中去。如果把我们这些员工放在精益管理里面去,相信大家是不会有任何疑义的,我们都做了,而且正在努力的把它做好,让管理向着成功的、高绩效的管理,正如文件中所说的“努力追求零浪费、零缺陷、零事故、零差错、零故障、零延误、零投诉目标;实现精益制造、精益物流、精益安全、精益工程、精益采购、精益营销和精益研发”的理想目标。但是当我看完整个文件时,我们发现其实我们离最终目标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让大家走下去。

我们是生产天然矿泉水的行业,也是属于加工制造类企业,所以在文件中提到的精益制造,给我们罗列出了工作的理想目标,就是以“质量零缺陷、过程零浪费、现场零无序”为追求目标,结合实际融入精益管理工具,消除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过多工序与环节、等待、缺陷和差错、不必要的动作等浪费,全面提升产品制造水平,实现精益生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公司的领导下,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会走得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我想我们不应该有散慢、彼此间的不信任,大家各忙各的,只求能保住饭碗就行的想法,更别提要有共同奋斗、共同负责、共同承诺、共同沟通的说法;团结和谐、执行、互助、高效能呀的更是遥远的连想都没有想过等想法,我们应该是整个公司最好的团队,使大家不得

篇3: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一、资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 资质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资质即资格与素质。路桥总公司在以往的战略规划中, 一直强调实践多元领域。即在坚持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主业不动摇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公路养护、铁路、市政等业务, 实施横向多元化战略, 打造“以路为主, 路、桥、隧、铁、市政、养护并举”的市场战略格局,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业务品质。如何使这些战略规划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 进行稳步实施, 均需要以企业资质为支撑。只有不断完善公司各项资质, 才能实现公司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第二, 资质对企业组织机构的影响。目前, 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综合实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投资导向及行业壁垒等历史原因, 国内建筑企业的产业结构是平板型的, 只在简单的土建工程中进行低层次的重复竞争。各企业之间拥有相同的组织形式、相似的管理方式及相近的生产水平, 仅仅以价格差异作为主要手段进行非有效竞争, 甚至恶性竞争, 导致经营规模做得再大, 企业经济效益亦无法上升, 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很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资质管理, 按不同的资质类别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 理顺母子公司关系,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组织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及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突围, 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而实现多角化经营、国际化经营、战略化经营。

第三, 资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企业要承揽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就要到建设项目交易中心, 即“有形”的建筑市场去收集信息、展示企业的形象、参与投标竞争活动。而资质成为竞标活动的入场券, 只有拥有它, 才能在其允许的行业、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 进行项目竞标。资质的等级、类别、范围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力, 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 资质的取得及有效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提高企业经营开发、生产产值、利润等经营指标, 应针对企业实力、社会需求等方面加强资质管理。

二、公司资质管理现状

近年来, 公司在资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由原来单一的公路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 发展为现在的一个公路工程施工总包一级主项资质, 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二级、公路路面、路基、桥梁专业承包一级、隧道专业承包二级和交安设施资质等六个增项资质。按照公司2010年工作安排及联发投集团公司的指导意见, 目前, 已完成市政公用工程总包二级升一级的申报工作, 报住建部待审。并着手进行隧道二级升一级的申报准备工作。根据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 一个企业可以申请一个主项资质, 多个增项资质, 其中增项资质里只能申请不超过五个专业承包资质, 而公司现有增项资质里, 专业承包资质已具备五个。公司若以联发投集团战略为指引, 以联发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城市圈外环、武汉外环出口路、城际高速铁路、产业园区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为依托,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 则现有资质类别必须进行调整, 即舍弃某个专业承包资质, 重新申报某类别专业承包施工资质。

一直以来, 资质管理工作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公司总体基础较薄弱, 相对于公司发展的总体规划而言, 在资质建设上仍有差距, 资质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而繁重。

三、对公司资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工作, 涉及到企业的施工能力、业绩、信誉、人才状况、管理水平、报价水平、财务能力、机械设备及科技水平等方方面面, 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企业生存的敲门砖, 更与企业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公司要做好资质管理工作, 应该做到:

第一, 深入宣传, 形成共识。公司上下应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宣传, 使公司员工充分认识到资质管理对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资质管理对公司知名度、美誉度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性, 认识到资质管理在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性, 借助资质升级的契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建议公司主要领导及资质管理人员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资质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新的形势下, 理解国家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引导方向, 顺应潮流, 抓住机遇, 做大做强, 实现企业质的飞跃。国内很多大型建筑业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资质管理部门, 结合公司战略发展及远景规划做好资质管理的规划工作, 与资质就位密切相关的注册建造师等相关人员管理也一并纳入资质管理的规划范畴。

第二, 明确目标, 认真策划。公司应进一步明确资质管理的近中远期目标, 将资质管理纳入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司最低目标即近期目标为“一主多一”, 即一个公路施工总承包一级主项, 多个一级增项资质 (市政总承包一级, 隧道专业承包一级, 并开始园林二级资质的准备摸底工作) ;发展目标为“一特多一”, 即一个总承包特级, 多个总承包一级, 享受新的资质管理规定中的“套餐”待遇。资质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准确定位, 认真策划, 确定合理的目标, 制定详细的资质申报计划, 并报公司主要领导审定。

第三, 组织实施, 积极申报。制定合理的目标后, 企业应成立资质申报小组, 建议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工程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总工办及经营开发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小组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小组成员在全面学习、理解资质申报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按分工收集相关资料, 按照对应的标准认真组卷, 编写申报材料, 仔细审核, 积极组织申报。

第四, 充分沟通, 防范风险。目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和国家住建部运用核查手段, 落实举报制及受理核查制, 强化对资质条件及市场行为的监督。作为申报企业, 沟通工作应贯穿资质申报全过程。申报前应和资质受理部门取得联系, 保持良好的关系, 得到认可和支持, 在申报中请他们对资料进行把关、出方案。资料上报后更要及时了解信息, 掌握审核情况, 及时应对。对项目核查部门要提前沟通, 随时掌握动向, 对不利消息要有补救措施, 要防范风险。

篇4: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一、电气公司经济管理现状

就目前国内的电气公司发展的现状来看,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一些缺点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电气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较为短效,并没有注重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导致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常常处于断点和脱节的模式。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短期的经济举措并没有真正起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作用,甚至会造成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的降低或者管理者的手段错误,进而进入到一种误区而妨碍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这是对于企业发展较为负责任的一种管理观念。在一些短期管理手段的影响中,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实质上的进步,或者即使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来,这种不顾以后的发展的方式是不利于企业进步的,所以这种管理方法是极不可取的。

2.经济管理的陈旧与传统,导致了企业发展缓慢,脱离了外部整体发展环境的节奏。对于一些管理者来说,改变和创新往往是比较难的一个步骤,这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基本的创新和改革理念,刻意去迷信自己的经验和旧有的知识系统、传统,在管理过程中故意忽视和忽略外部社会环境中经济发展的飞速变化和更新换代,认为创新和改革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没有用处的,一味地凭自己的经验和传统去沿用旧有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闭关锁国”的态度和政策,畏惧或者抗拒创新和改变,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甚至会导致企业绩效降低、经济能力下降,最终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

3.经济管理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导致企业内部的职工和相关工作人员不适应,从而影响管理效果和效率。对于管理者来说,有的管理者有着创新和改革的出发点,但仍然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在企业内部盲目地进行改革和创新,甚至没有顾及到员工自身的适应性,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素质,对于管理模式也有着不同的反应。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深入调查和分析员工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从情感上和心理上做出相关调整,让员工真正有动力和激情去服从和帮助经济管理机制改革的顺利完成,从而实现真正的经济管理创新。

二、加强电气公司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创新的举措

1.在企业职员内部形成一种新颖的竞争机制,加快经济发展。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这一点需要从主观上扭转员工的经济观念,让员工从心理上发挥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员工需要的是经济上的激励和支持,这种具象化的鼓励能让企业整体生产氛围始终处于一种较为活泼和积极的状态中。在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环节,应当适当建立季度或者年度的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配合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活动和工作环节,力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前进速度,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2.在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力求保持以经济集约为主的发展方向,从各个方面为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电气企业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有着诸多的电气设备和操作环节,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电气企业的一些硬件设施必须进行及时保养和检修,如果错过检修时间而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或者发生机器故障,则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利益损失,甚至有的会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无论从企业自身还是员工自身来说,这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企业日常经济管理中,应当把降低成本、定期检修作为基本的管理措施来实行,在管理方面,必须组织专门的操作和检修人员进行日常的生产和维护,对于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准进行严格把关,明令禁止技术不过关或者操作不合格的员工上岗工作,并且对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辅导,加强员工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建设。另一方面,应当注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力求做到真正的绿色环保性生产,例如减少空气污染物、白色垃圾的排放,鼓励员工爱护环境、保护厂区卫生等,使得企业内部的整体环境始终保持在清洁稳定的氛围之中。在员工内部组织定期的职业素养培训,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心、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水平,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同时鼓励员工对企业该方面的管理提出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一旦采纳,可对员工实行奖励或者公开表扬的措施,从心理上刺激和激励员工参与到经济管理中来,让企业的每一个职员都以主人翁的心理和姿态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只有员工将企业利益真正的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和出发点,才能实现企业经济的真正高速发展和质的飞跃。

3.在员工之间设立固定的评选模式,例如评选月度先进劳模、季度最佳勤劳奖、年度全勤奖等等,这些奖项的设立可以极大地促进员工的自我竞争意识,让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员工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绩效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使得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企业内部评选一些积极、先进的员工并进行公开奖励,以榜样的力量鼓励员工为自己设立一个确切的目标并努力加以实现。这种具象的奖励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从而对企业内部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双方面的良性循环有着很大的影响。

4.在企业内部加强企业整体思想政治方面的建设的管理和创新,从主观上刺激经济发展。电气企业的经济发展的管理需要的不是单方面的经济举措,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和创新也需要加强。管理者自身的觉悟有了提高,企業的管理手段也相应自然会提高,例如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思想培训方面的课程和讲座,或者组织员工参与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知识竞猜或者比赛等等。所以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力求实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举措,为企业管理方面注入新鲜的血液。

5.管理者自身的观念和模式的改变。管理者是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直接实行者和领导者,是决定经济管理效率和成绩的最直接影响者。一般来说,管理者自身观念的不同也会导致经济管理模式的不同,所以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管理者的自身水平的。身為管理者,一方面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积极参加相关的管理课程的学习、讲座和培训,力求将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意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旧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日渐变化的企业和社会,身为管理者应当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现象,通过各种开放的渠道(例如互联网、函授课、国际性质的讲座和竞赛等等)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鼓励管理者通过各种培训渠道来进行自我学习和深造,以最有益的管理方式来实现电气企业经济的长足发展,以最先进、最科学的管理理念来加强电气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

三、总结

电气企业的经济管理就目前的基本国情来说是处于一种比较乐观的发展态势的,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守旧性,所以经济管理的模式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努力加强企业内部的经济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企业内部施行完善、科学的经济举措是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的,这种良性的改革也使得电气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加飞速和高效。

参考文献:

[1] 刘嫚华.面向我国电气企业战略转型实施竞争情报战略[G]//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2] 潘卫,唐宝莲.网络环境下专利竞争情报源的适应性分析——兼析Delphion IPN[J].图书情报工作,2002,(1).

[3] 周青,毛崇峰.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剖析及培育策略研究[G]//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 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4] 张换高.基于专利分析的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及其软件开发[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 连漪,杨俊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系统的交互模型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0).

作者简介:杜鹏(1982-),男,河南太康人,经济师,招标师,从事物资采购与供应研究;崔威(1977-),男,河北饶阳县人,工程师,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郑州供电公司物流服务分中心;河南电力公司物资部)

篇5: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为公众所了解,对于企业扩大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些经常性的各种报道能够使企业在上级机关、客户、普通大众的心理上产业一种信任感,为企业未来发展赢得良好的舆论环境,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无形资产。因此,企业逐渐意识到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报道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企业对外宣传是指以树立企业对外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目的的一种推广活动。知名度就是竞争力,对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主体而言,要生存、要发展,没有对外宣传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做好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我个人认为企业对外宣传,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如广告、公益活动、新闻报道等。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实现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

一、满足媒体需求

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分子,企业的活动及其与社会的各种联系,也是大众媒体日常新闻报道的重要资源。大众媒体报道的企业新闻,既是社会民众获取相关层面生活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借以指导或引导经济工作的一个途径。

具体到一家企业,要引起媒体经常性的新闻关注,就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对外新闻报道的环境。这种环境,涵盖面很广,既要求企业领导要有敏感的新闻宣传意识,又要求企业具体的外宣人员要有过硬的笔头功夫;既要求企业要保持与媒体的沟通渠道的畅通,又要求企业对媒体要保持有足够的新闻吸引力。

企业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对外报道的环境,或是企业组织人员对社会大众媒体投稿,或是记者感兴趣进企业写稿,“进”“出”两便,形式倒是不必拘泥。只有一条要特别留意,那就是让企业成为大众媒体不可或缺的新闻报道的合作伙伴,并让大众媒体报道企业新闻时常有所收获,且绝不是金钱意义上的。

二、放眼社会写企业

要增加大众媒体上企业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具体到某一则企业的新闻报道,不能仅仅着眼于狭隘的企业宣传之目的,还应该有所超越。通过这种超越,使一己的企业新闻具有社会的共同兴趣,与“地地道道”的企业宣传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是新闻报道产生社会影响力所必须的。

有关企业的新闻报道,要想在大众媒体上有所表现,形成这么一个合适的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企业的新闻作为社会新闻来写。要放眼社会去衡量企业新近发生的一些变动或出现的情况,以社会价值判断为标准,从中筛选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经验、作法,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倾向、问题等进行报道。

大众媒体登载某则企业新闻,不是单单为某一个企业服务的,它还要体现企业外部的公众利益和看法,是为了服务广大社会受众而刊发。故而,作为企业而言,要在恰当地选题、选材、选角度、选语言表达上费功夫。浓缩一点说,处理企业推向社会的新闻,要多从民众的角度、多从生活的角度、多用大众口语的形式上多动脑筋。

企业的有关新闻,经过突出社会新闻价值的适当处理,企业直接的宣传目的虽然比较隐蔽,就像“垂帘听政”一样,从前台走向幕后,但因此更能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这比直接亮出企业宣传目的,而不考虑社会大众接受不接受的直通通的企业新闻报道来,远要高明一些。实际上讲,有时候的迂回,要比直接更容易达到目的。

事实上,在经济活动越来越纷繁活跃的现在,企业的经济现象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往往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从这个丰富的内涵着眼,将企业的经济现象进行社会的把握,才能够做到报道的入木三分,从而引起更大的社会关注。

三、找准新闻的卖点

管理中有个佩雷特原则,也叫“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了如今人们所熟知的“80-20原则”,即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其余的20%的价值则来自80%的因子。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我们企业的新闻报道。

伴随着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展开,每日每时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这些信息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受到均等的重视,应该视价值的大小不同而区别对待。选择那些要向社会发布或者要吸引社众媒体关注的信息,我们要考虑“卖点”。

企业的对外宣传,好的标准并不是量的“多多益善”,而应该是质的内含。结合“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企业应该从效果着眼,对准公众关注的焦点,着力把握的是有新闻报道价值中的20%的“少数”因子,尽量做到以少少许胜

多多许,力求这20%产生尽可能大的社会新闻影响力。这20%也应该是我们要强调的“卖点”所在。

一般说来,新闻报道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事实的直接了当的报道;第二个层面,是表面现象背后的发掘、探究;第三个层面,是对事实和探究到的东西所作的解释、分析。第一个层面的东西,属于显性新闻。就一般经验来说,大众媒体往往容易给予

足够的关注。第二、第三个层面的东西,属于隐性新闻,受专业视野的局限,大众媒体要展开报道,会受到一些制约。这就为企业介入新闻报道提供了施展的天地。

现在,大众媒体的竞争,不完全是争抢新闻报道第一时间的速度,在于对一些事件、一些现象的背后的探究、分析及阐述上,往往更能显示出高低。从这个角度而言,加强信息的解读,让企业的新闻报道体现出见识、视角、观点、观念,也是企业新闻应着力把握的20%的“少数”因子。

四、确立业界话语权

现代媒体正处于转型期,人们已不满足于新闻的表面报道。在信息十分丰富的现在,如何解读信息,读者对大众媒体提出了新要求。这方面,处于专业领域的企业,解读相关信息有着大众媒体不可企及的底蕴。企业要确立行业内的民意领袖地位,对媒体施加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就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适时地使用话语权,为大众媒体探析相关的一些现象或问题。

面对一些相关的社会问题,社会大众急于了解真相,最知情的莫过于局内人的企业。企业适时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也是企业展开宣传的好时机。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也是很明显、很功利的,那就是企业能够引导社会舆论,一定程度上让社会舆论处于企业的受控状态。这个道理很简单,涉及企业自身的事,你不去发表专业的、权威的意见,不去用自己的意见影响社会媒体,别人当然有权去探究,虽然人家说的不一定是你想听的,这是人家的权利。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并不是事实的真相,也不一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社会影响。就算相关的社会问题不直接影响企业,哪怕不关自己企业的事,但企业处在行业内的位置,对问题知情,也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看法。要知道,这时的社会,更需要有某个人站出来说话,要有人给予合理的解答。通过这种方式树立企业公众形象,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某种意义上而言,大众媒体是一个出思想的机构,媒体更热衷传播的是具有社会影响的看法、观点、思路、理念。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企业也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这个话语权,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更要充分体现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尊重与保障。不仅面对相关的社会问题,就是针对平时的一些事件或现象,企业也要争取这种话语权,为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探析和解读。

五、关注新生代媒体

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一些以市场机制运作的媒体大量兴起。由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关注社会的经济生活,这些媒体已拥有越来越强大的新闻影响力。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人员和实力的原因,这些媒体也存在着新闻来源匮乏的问题。这些媒体需要大量的经济新闻。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无疑是这些媒体关注的重点。这就为企业利用这些媒体展开宣传提供了可能。

篇6:关于加强公司机关管理工作的规定

公司机关是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连接上下级的管理中枢,是对外经营工作的窗口。机关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公司各系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机关工作尤其重要。为更好地发挥公司机关的作用,促进公司各系统的工作,强化管理,特制定机关管理工作的几项规定:

竞争上岗制

通过竞争达到强化管理、促进工作、优胜劣汰的目的。公司各部室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的岗位,由各系统管理人员竞争择岗,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将根据竞争上岗的目标、条件及措施等因素确定是否上岗。

一、竞争上岗条件:

1、各部室正职:

①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独立处理、协调本系统的正常业务。

②本系统工作两年以上,熟悉本系统的业务工作。

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

④年龄在45岁以下。

2、各部室副职:

①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

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本专业助理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③年龄在45岁以下,能指导本专业工作,业务尖子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3、一般管理岗位:

①具有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业务能力较强,专业对口。②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所任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③工作勤奋、努力,热爱本岗位,身体健康。

二、竞争上岗程序:

1、根据公司确定的各部室岗位及责任,制定出本人上岗后的目标及措施。

2、经过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考核,确定所任岗位。

3、在本岗位试用期3个月。

4、试用期满由所在部室写出试用期间的表现及聘用报告,由公司领导决定是否上岗。

三、其他:

1、为体现精干高效的原则,可以一人多岗,在一般管理岗位一人可以同时竞争几个岗位。

2、根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职责轻重,和岗位本身的繁简程度在效益工资的分配上将向管理水平高,职责重,一人多岗的同志有所倾斜。

篇7: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

工作服、上岗证穿戴管理办法

第1条:目的为了全面提高职工职业素质和修养,加强内部管理,展示职工的精神面貌,经公司总经理会议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对员工的着装、上岗证佩戴作如下要求:

第2条:工作服、上岗证的制发

1、新进职工在办理完手续之后,由人力行政部统一发放上岗证。如有岗位调换需及时更换上岗证,由人力行政部统一制发。

2、员工待试用期届满后,经确认满足岗位要求,由人力行政部核准发放工作服。

3、员工凭人力行政部核准凭证,前往公司工具库申领工作服。

第3条:穿戴规范

1、工作服和上岗证是公司形象和荣誉的象征,是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任何人都不得转借他人和恶意损坏。

2、全体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统一着装,工作服不得只穿上衣或者是只穿长裤,注意仪容仪表,总体要求是:规范得体,整洁大方。

3、上岗证必须附本人身份照片并加盖公司人力行政部公章,佩带于左胸前,不可以佩带在其他地方。证件正面必须向前。

4、检查中如发现员工所佩戴上岗证表面严重污损,视为未佩带。

第4条:日常管理

1、因为工作原因导致上岗证损坏的,经所在部门查实,可前往人力行政部给予免费更换。

2、上岗证因个人丢失的,交纳上岗证工本费后由人力行政部补(办)发。

第5条:日常考核

1、工作服着装、工作牌佩戴的日常考核工作由总经办负责。

2、对于工作期间,没有穿着工作服或穿着不规范的行为给予考核20元。

3、对于工作期间,上岗证没有佩戴及佩戴不规范的给予考核20元。

4、以上处罚结果,直属领导负有连带责任,给予考核10元。

5、所有处罚由总经办进行开处罚单报财务部,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6、全体职工日常考核和挂牌情况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如有未按规定着装或挂牌者,扣除职工所在部门的相应分数。

7、其他违反此办法的事项视实际情况另行处理。

第6条:其他

公司除营销副总、财务部长、出纳经总经理特批,可以不穿工作服以外,其他人员必须穿工作服,且穿戴整齐,正确佩戴上岗证。

第7条:本办法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编制:审核:批准:

发文:总经办

篇8: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关键词:投资公司,档案管理,有效措施

全球化模式下,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投资行业迅速崛起, 在我国经济范畴内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投资公司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 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因此对投资公司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创新投资公司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法, 投资公司需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使投资公司的档案在公司运营充当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以下一点意见, 从各个方面创新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飞速发展, 投资公司行业的竞争也不断地加大, 一些优质的投资公司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公司信誉和质量。信誉与质量需要企业人员去实现。投资公司的运营状况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然而, 管理层做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基于对市场信息的分析。这会导致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必会累积大量的档案资料和信息, 因此, 投资公司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的业务水平决定着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状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一) 企业内部进行人员培训。

投资公司在企业内部设立培训部门, 周期性开展培训课程, 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强化。投资公司在决策投资项目的时候, 支撑的信息档案千万不能出错, 一旦出现一点点的虚假信息或者不准确, 都会使整个投资项目失败, 所以人员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有些投资公司为了控制成本, 忽略了档案人员的培训, 一旦出现问题, 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加强对档案外泄的监督工作也是关乎投资公司生存发展的大事。

(二)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进步的自觉性。

任何工作岗位都是一门值得去深刻研究的学问, 档案管理也是。社会在不断进步, 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竞争也会不断激化, 投资公司的档案管理员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 要自己要深入研究, 探寻解决的最佳方案。如今要想在自己的岗位上立于不败, 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公司需要鼓舞本公司的职员不断地学习, 并建立奖励机制。通过职员自觉性的提高来改善业务水平, 促使他们做好投资公司的档案管理业务。

(三) 落实企业档案管理职员的档案意识。

信息是任何企业发展的桥梁, 而档案是信息的载体, 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关乎整个投资公司的发展, 比如档案中的机密文件, 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所以说提高档案在档案管理人员心中的重要性, 也就是档案意识, 确保投资公司信息源安全是投资公司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企业内部, 每个职员都要意识到档案安全的重要性, 在全民监督的基础上, 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才不会有丝毫的懈怠, 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二、充分挖掘投资公司有用的档案信息资源

投资公司花费财力物力去收集管理信息档案的同时, 要注重开发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 只有充分挖掘投资公司有用的档案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 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投资公司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督促管理人员注重信息的分析和提炼, 要有目的性的进行档案归类, 依据投资公司当下的项目, 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确保项目能够为公司带来预期的效益。

三、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信誉

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任何企业都需要良好的信誉才能立于不败, 对于投资公司来说, 树立信誉更为重要。因此, 投资公司信用档案的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良好的企业原始记录是树立企业信誉的基础, 如果企业拥有许多不良的档案信息, 这势必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这样问题时隐藏性质的, 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 所以, 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信誉要求档案管理业务达到更高的水平。做好信用档案材料工作, 为企业创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 在与金融机构合作谈判时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总结语

档案信息是任何现代化企业潜意识下的宝贵财富, 它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档案信息管理随着经济局面的日益复杂化, 管理难度也有所提升, 但是, 档案信息管理需要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 它依然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投资公司来说, 档案信息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是否执行, 也就是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公司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直接关系该公司的稳定发展。现阶段, 投资公司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比如在人员、制度等方面的不足, 基于此背景, 加强投资公司档案管理人才的建设, 加强人才管理, 做好档案信息安全建设, 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信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投资公司不能没有一点创新意识, 一直沿用传统管理方式, 要在管理技术上革新, 与时俱进, 开辟新的档案管理策略, 最后形成一个完善的投资公司档案管理系统, 为投资公司现阶段的发展指明方向, 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档案管理的探讨[A].信息社会档案学理论与实践 (论文集) [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篇9:关于血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体会

[关键词]血站;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血站在进行采供血工作过程中,再加上通常会使用离心机、红外线等设备,其价值较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采血、供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用许多易燃易爆物品,无疑增添了血站消防安全隐患。在一些血站中,易燃物品摆放的过于集中,再加上缺少严格的管理,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甚至有一些人员在内部吸烟。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一、预防火灾的措施

(一)分工明确,防范结合

首先,血站的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切实关注消防安全。具体来说可以专门成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对血站内部可能出现消防隐患的部位进行检查,并定期抽查相关部门是否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其次,还应当将消防安全管理的任务落实到血站的每个部门,结合每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与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划,避免疏忽大意导致火灾事故的出现。最后,还应当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将消防安全与奖金、绩效考核挂钩,促使工作人员真正地重视消防安全。

(二)提升意识,重视培训

许多血站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抽烟,携带打火机等违禁物品,就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血站一旦出现火灾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为了让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血站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一方面让其明确血站发生火灾事故可能面临的危险,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一旦出现火灾隐患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具体来说可以邀请专家来到血站进行讲座,开展血站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消防演练等。此外,还可以与当地消防部门进行沟通,请有经验的消防人员现场指导,并制定出与血站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消防方案,以免火灾发生突然,血站难以应对。天津爆炸事故发生之后,附近血站难以应对突发状况,影响采供血工作,不利于救灾行动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检查,消除隐患

要经常对血站内可能出现消防隐患的部位进行检查,确保站内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还可以找专人负责管理消防器材,一旦器材出现损耗,及时补充。还要在血站内部张贴禁烟、禁火的标志,提醒出入人员不要携带明火。对特殊易燃易爆物品,应当设置专门的房间进行储存,除了管理人员之外其他人不得出入。各个科室也要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二、血站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一)消防通道管理

一些血站发展较快,设备、物品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库房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但是由于场地有限,难以扩展。就只能在内部不断设置库房,导致一些楼梯间、消防通道被占用。许多血站出现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就是消防通道被占用,严重耽误了灭火的时间。所以,血站应当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消防通道,一方面保持消防通道的整洁,另一方面禁止消防通道被任何部门占用。

(二)易燃易爆物管理

由于血站内易燃物较多,一旦出现火灾就难以控制火势。所以在对易燃易爆物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派专人进行管理。各个部门如果需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需要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然后再统一领取。在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不能违规操作。

(三)电气设备管理

在血站中有许多医疗电气设备、空调移机电腦,这就很容易导致电气线路出现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及时检修电气线路,一旦线路出现老化等问题,就要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其次,电气设备也应当派专人进行检修,定期保养相关设备,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设备管理制度,一旦设备出现老化、故障等问题,应当立刻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三、结束语

当下,随着人们用血量的增加,血站如何安全管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突发事故发生时,血站的采供血负荷增加,如果日常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关注血站是否符合消防安全,特别是血站的大型电器、线路以及易燃易爆物品,更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只有做好了日常管理,才会有效地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血站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倪照鹏.强化制度建设提高防灾意识是做好医院消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8(08) .

[2]姜喜军.浅谈血站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J].中国档案,2009(11).

[3]左涛.关于血站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6).

作者简介

篇10: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通过在公司基地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体验以及在外地负责现场接货工作的观察,结合自己所学的若干安全管理的知识,向各位领导提出以下拙见,请批阅。

一、对于优秀安全管理系统的认识

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

A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基本保障条件,所谓“人治”指的是安全管理工作采用高随意性和高无标准性的人为管理模式进行安全管理。这在企业发展初期(小规模企业,不包括“起步晚起点高”的企业是一个很常见的模式,这种模式随意性强无法保证安全管理效果。在企业后续发展壮大后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意味着资产的增长和企业构架扩充,更多硬件的增加,更多机构的增设和更多人员的加入。这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影响企业安全的因素。这时就需要“法治”,即依照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来对公司进行安全管理。对影响公司安全的各项因素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以保障公司的安全性。因为安全影响因素的增多会导致很多潜在危险源不能被那种偶遇性的检查发现,一旦这种潜在危险源被触发,“毁于一旦”或许不只是个成语!只有科学的制定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可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B 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

什么是安全文化?书本上的定义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的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而我对它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对周围环境及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的态度及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好的安全文化会使一个人面对自己看到的不安全因素自觉的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将不再只是安全管

理人员的职责,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会指导每个企业员工严格遵守制度并及时处理周围不安全因素,将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系统里要包括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

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应该包括:足够的安全意识,正确的安全价值取向,科学的应对行为趋势,健康的安全心理程序。

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对安全管理的实际作用: 第一,安全文化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很多企业中往往无法得到严格落实,而落实制度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种责任

感,而责任感又取决于对安全的观念。安全文化的完善将改变员工对安全的观念,进而对自己的安全责任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员工在一个好的安全文化的带动下,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对安全管理制度自然就会自觉遵守,实现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二,安全文化的完善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随着安全文化的完善,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一切作业以安全生产为主。这样,安全隐患将更容易被排查并被消除,从而将安全隐患扼杀在隐性阶段。一个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将会使得安全意识深入骨髓,人们自然会照章办事,提升企业安全性。

第三,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角度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第四,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可以使我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借文化之力实现安全管理由管到防的转变,将安全管理者与生产者从对立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大家一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

总而言之,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就是使企业的每个员工从观念上接受安全制度的约束,自觉遵守各项规定,从安全管理中的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的合作者,齐心协力真正将企业安全放在首位,实现企业的真正安全!

二、我对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的依据: 通过了解安全管理系统模型的发展选取最科学合理的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分析。在安全管理模型的发展过程中,有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序贯模型;事故 事件模型;萨里模型;系统模型。这四个管理模型是按照安全管理发展时间顺序排列的。

序贯模型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引发因素以及内在机理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及解释,然而对于复杂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只是简单的将之归纳为一些总体指标,而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进一步分析和接示。

事故事件模型从人类心理和系统环境方面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决定于人为错误和系统错误,并对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分类,这是对序贯模型的发展和补充。

萨里模型则从人类行为出发,分析了人们对环境的不同反应所形成的的不同结果,具体的说就是通过模拟对危险集聚循环和危险释放循环的条件应答反应给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系统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系统模型从系统(人-机-环境系统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所以,工作中我主要是基于系统模型进行事故诱因分析及事故危险源排查的。

三、对公司目前安全状况的分析

对我公司的分析发现,在制度拟定方面可以不断完善健全,但是落实情况却不

尽如人意,一方面外出人员过多,无法实时监督,另外一方面有数的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对那么多的随时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督,即使责任到人,由于安全意识及安全价值观的偏低,对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也无法达到要求。所以我认为,公司最大的安全管理问题应该是员工的个人安全意识和安全道德理念上的认识偏差和认识不足问题,这就需要将安全文化系统全方位的建设起来。

在我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落实方面,除了董泉经理领导安全生产部每日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外,其余员工大多是抱着“安全就是应对周一安全检查”的态度来工作的。安全检查过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潜在的隐性危险源要么是无法发现,要么就是发现了予以不理睬的消极应对态度,总是侥幸的认为这种潜在危险源不能被触发。而对各项操作规章的严格遵守方面则是以生产工作为主,比如年前尹总带领大家搞的安全大检查中在库房及车间发现的种种问题,都是实例。其实不能说大家不知道这些危险源所能诱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工作中,以方便工作为主,对安全隐患持着侥幸心理而短暂性的致处理危险源工作于生产工作之后,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

而大家对于危险源的处理之所以是这种消极态度,原因就是前边所述的个人安全意识不足及安全道德观念存在偏差。安全意识不足是自身对安全隐患的存在无法及时发现的原因,而发现隐患却不予以及时合理处理则是自身的安全道德理念的偏差问题了。可能有人会发现安全隐患,但是在周围环境均在轰轰烈烈的大搞生产的影响下,对处理隐患的意志力就会被改变,甚至存在自己处理危险源而被人说道搞不清工作“轻重”的可能性等,这些均会导致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同样的对安全隐患予以不理睬态度。

四、建议----全面推进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我们的生产工作在时刻进行着,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人员是有限的几个,对于厂区大小无数的危险源以及车辆运输途中的安全隐患无法实时监督。如果增加制度可以解决问题的话,我认为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问题这一老大难问题早就被解决了。所以如果我写一些关于完善制度的内容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想为公司

安全提供质的改变,我认为只能通过全面推进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实现人人理解安全,接受安全,协助做安全工作的新局面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实现了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制度即使存在漏洞也会被每个员工强大的安全文化理念弥补掉。但这个过程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不是一朝一夕能出成绩的。

至此,我的建议已经提出,就是全面推进公司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从而实现以所有员工为主,安全管理人员为辅的安全管理工作新气象。

接下来我简要谈一下如何进行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就是要在各个方面、所有活动、一切空间营造一种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在这个氛围中,行为被潜移默化的规范在正确的安全理念和安全道德观念中。用安全文化体系造就具有完美心理程序,正确安全理念,合理行为取向,科学生产秩序的现代化大件运输企业的员工队伍,从而在每个人都搞安全监督的情况下,实现我公司的真正安全。具体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全面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以文字,影像,声音等各种途径宣传安全文化,给公司营造一个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的大氛围,同时让大家对各自岗位的安全隐患有足够了解。在潜意识里对安全隐患有印象,同时领导需要以身作则,将安全生产作为目标。为第二阶段的工作做好铺垫。

第二,树立各个岗位安全标兵,以点带面,开始全面推进。

在各个岗位选出安全标兵,通过他们对各自岗位的安全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带领大家接受安全理念,以安全第一为工作原则。这一阶段,要实现标兵的安全理念的进一步巩固,通过标兵向各自岗位周围人群传播安全理念,从而为第三步实现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做基础。

第三,适时组织公司员工交流各自岗位的安全理念,互相学习,达到大家互相

了解彼此安全隐患注意事项,进而实现每个员工均有能力实现对其他岗位的辅助监督。实现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群众监督管理辅以安全管理人员的全面检查。并保持对公司安全文化的持续“保温性”教育培训,实现对安全文化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更新。

篇11:关于公司员工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公司工作服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公司整体形象,特制定本规定。本制度规定了工作的定制、折旧标准、着装要求等。

一、职责范围

办公室根据公司的统一要确定工作服的款式和类别,编制定做计划。根据人员名单,确定工作服的数量,报总经理审批同意后组织实施。

二、着装要求

1、所有员工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着装,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2、工作时间注重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得体、大方。

3、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如有污损,应自行清洗和修补。

4、员工不得擅自更改工作服的样式。

5、员工人为损坏、丢失工作服(洗涤、保存方法不当),原价赔偿。

三、工作服的发放标准

1、工作服分为夏装和春秋装。

2、新员工试用期结束,由办公室签报,总经理审批后统一量体订做。

3、如因个人原因,造成工作服丢失或未到期破损,须按要求提前换,并由本人补缴相应的费用。

4、离职人员工作服采取优先使用。

四、员工工作服折旧标准

工作服在员工离职时全部上缴,丢失、少件按原价赔偿,一年以上按半价赔偿。(1)工作服折旧标准:

工作期1----6个月(包括6月),个人承担50%服装折旧费; 工作期6---12个月(包括12月),个人承担30%服装折旧费; 工作期满一年以上,服装折旧费由公司全额承担;(2)再使用服装折旧标准:

工作期1----6个月(包括6月),个人承担30%服装折旧费; 工作期6---12个月(包括12月),个人承担20%服装折旧费; 工作期满一年以上,服装折旧费由公司全额承担;(3)保安、保洁员工的服装管理规定

上一篇:必修二地理教案设计下一篇: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