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2024-05-05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精选6篇)

篇1: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摘要:城市河道的治理,是城市步入现代化必要条件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加大,但是我们的水资源紧缺与污染的现状加剧了矛盾的发生。因此,对城市河道的景观生态环境的污水治理,景观的建设,都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水治理;设计;生态景观;污染引言

城市化的发展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城市地区的水环境,由此带来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质污染控制的问题。人们必须维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以保证其平衡。科学进行水环境治理设计和管理,将是创造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下面笔者将结合某城市河道污水治理设计谈谈自己的经验,以供参考。

2项目概况

北塘河位于新区与开发区市北区块结合部,西起滨江区,东至杭环线,全长11280米。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水流自西向东,沿途与多条河道交叉。该河系人工河,面宽35米,流经多个街道、乡镇,目前航运发达,也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水质一般,沿河景观杂乱,需整治开发。

北塘河作为萧山境内的主要交通航道,污染主要来自于来往货运船只及沿河沙场等工业为主的码头,另外就是为数众多沿河而建的以加工业为主的工厂。

3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3.1北塘河水污染总体控制方案

北塘河一期水污染总体控制方案,包括植物选育、生态护岸、表面流湿地、湿地功能区、南岸景观带等,具体实施位置见图1。

3.2植物选育

北塘河南岸污染以初期雨水面污染为主,点源污染较为集中,拟在北塘河南岸规划60m绿化带。

南岸现状多为绿化,建议保留并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初期雨水截留与处理设施,沿河沙厂和临河建筑建议拆除,进行绿化改造,通过绿化带将现有分散绿地结合起来,并设置河道慢行系统将沿河绿地串联起来,形成生态走廊。

本方案涉及植物种类有:

(1)浮水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水蕹草(lpomoea aquaticaForsskal)、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des)、满江红(Azollapinnata);

(2)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L.)Trin)、茭草(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菖蒲(Acoruscalamus L)、香蒲(Typhya L)、蔗草(Scirpus tripsueterL),小花灯心草(duncus lampocarpus)、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l ides(Mart.)Griseb);

(3)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pus L.)、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伊乐藻(EIodea canadensi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久Bennett)、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苦草(Val I isneria spirales L.):

(4)灌木与草本植物弯叶画眉草、白三叶、高羊茅、马蹄金等;

(5)边岸乔木杨树、纸皮桦等

3.3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是联结水、陆生态系统的重要媒介,对两者之间的物流、能流、生物流发挥着廊道、过滤器和天然屏障的功能,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加固堤岸,提高动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建议北塘河南岸沿线根据现有护岸形式,分段修建不同形式的生态护岸。

(1)自然缓坡型

根据河道边坡情况,河道从常水位至设计标高采用缓坡形式,在缓坡各位置根据景观设计种植水生植物及绿化植被,护岸的坡度由岸坡整体稳定计算确定,一般常水位与洪水位标高之间坡度缓于1:3,洪水位标高范围以上坡度缓于1:4.3,同时在常水位与洪水位范围内设置硬质结构进行防护。

(2)毛石挡墙+斜坡型

在北塘河沿岸已有直立护岸河段,建议采用毛石挡墙+斜坡型护岸,在河道常水位与洪水位标高之间采用浆砌块石挡墙垂直过渡,块石挡墙可用黄石堆砌生态处理,洪水位标高以上护坡种植草坡,坡度缓于1:4.3。

(3)生态挡墙+斜坡型

建议北塘河南岸沿线新建居民小区,跨河道路等需要新建硬质护岸河段,在河道常水位与洪水位标高之间采用生态挡墙垂直过渡,洪水位标高以上种植草皮,见图2。

图2 生态挡墙+斜坡型

3.4湿地功能区

前家潭社区的生活污水直排工人河,为北塘河南岸一处集中的点源污染,建议沿工人河两岸修建污水截留管收集沿线排入的生活污水,自流至工人河东岸靠近北塘河处的空地(现有绿地占地面积约为5000m2),结合现场场地条件,拟采用厌氧+组合流人工湿地工艺(生物―生物联合技术)进行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北塘河,方案拟采用工艺路线如下:前家潭社区生活污水――调节池――厌氧池――组合流人工湿地――北塘河处理设施。

3.5表面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通常用于处理各种废水,在初期雨水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作用,表面流湿地系统尤其适合于净化低污染浓度的大量废水,因此建议在北塘河文化公园内适当增加水域面积,并通过适当的地形调整,将其作为表面流湿地使用,种植大面积湿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充分发挥湿地的净化作用和截污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该区域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由于湿地系统接受BOD氨氮和TSS算污染物的量有限,因此建议在表面流湿地中修建一定数量兼性塘,以其中对初期雨水取得更好的净化效果。表面流湿地系统主要处理对象为文化公园及附近地带的初期雨水。其中市心北路雨水排放口在降水初期污染物含量较高,建议将其设置在表面流湿地中距离北塘河较远的地方,湿地系统在旱季可以引入部分北塘河河水进行深度净化,提升河水水质后汇入北塘河。

表面流湿地系统的详细设计如下:

(1)设计参考:

拟建北塘河文化公园与地面积约为36600m2,表面流湿地设计面积(A)约为2000m2,湿地边界地带设计水深(h1)范围0.3-0.5m,兼性塘设计水深(h2)范围0.5-2m,设计水体容量(V)约10000m3。

(2)形态设计

表面流湿地形态与功能设计充分考虑景观因素,结合植物特征与水体污染物的净化要求,湿地植物以挺水植物为主,适当在拦水坝上种植景观水生植物,在湿地水域小岛上种植湿生植物。表面流湿地与兼性塘上方设1.0m以上的保护高度,以便在行洪期间起到排洪防涝的作用,塘内植物以浮水植物为主,塘两岸辅以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3)边坡设计

表面流湿地边坡设计有自然边坡和硬质边坡两种形式,植物的配置与自然缓坡型生态护岸类似,从水域到坡岸依次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草皮与灌木等,具体形态结合文化公园的景观方案进行。

(4)底部设计

为了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有效保护地下水系统,保持湿地系统内的水量,湿地系统需铺设衬砌,通常用做衬砌的材料主要有氯乙烯(PVC)膜,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E)膜,土工布、土壤、压实粘土等。目前以土壤和粘土作为衬砌是湿地建设过程中最为常用,但必须进行土壤测试和夯实。

3.6南岸景观带

(1)下凹式绿地

对于河流周边入渗系数较低的绿地,为了更好的消纳地表径流可采用下凹式绿地,通过绿地改造,使绿地局部高度低于周围地表10cm左右,保证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流入绿地,绿地表面种植草皮和绿化树种,保证一定的景观效果,绿地下层的土壤改造成系数最大的透水材料,由地表到底层依次为表层土、沙层、碎石、可渗透的底层土,增加土壤的存水空间。

(2)透水砖(见图3)

结合北塘河景观规划,透水砖主要用于南岸景观带的线型道路铺装面层。

图3 透水砖典型剖面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的生态景观污水治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从整个城市水环境的范围出发,将区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因素相结合,从综合方式考虑,以达到水环境的最优管理和运行。

参考文献:

污水处理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07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篇2: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1、综合地区生态特征

首先是综合生物链情况,保证采用的景观植物在该地区处于食物链中间环节中,不至于由于天敌较多或较少导致,景观建设投入成本过高或引发生物入侵现象。其次是结合当地气候特征,选择跟当地气候特征相性最佳的景观类植物,避免由于气候不适导致植物生存环境恶劣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投入。最后综合河道的水文特征,确认河道景观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堤为主,还是观赏功能为主。防风固堤为主在景观选择上就需要倾向于湿地类植物,在涵养水源、削减洪流速度的同时发挥观赏作用。

2、综合地区人文特征

综合地区人文特征主要是城市精神文明和市民精神风貌。景观选择上应当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特征,使河道景观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生态建设,更是城市文明建设。比如:是否能够反映城市的发展方向,能否良好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关于该河道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且符合城市生态文明设计的河道景观能够极大程度的展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其次是市民的精神风貌,主要是考虑到市民对于河道附近地区的利用方式上的差异,但是无论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观赏游玩为主,河道景观都应当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活动空间上应当充足,能够供市民娱乐休闲使用,环境上应当适宜,要求景观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沉降灰尘的功能等。

3、综合景观组合美学

河道附近的景观建设不能单纯地将植物、动物或一些土建工程类项目进行罗列、摆放,河道景观建设过程是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过程。因此其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到景观和建筑物、自然风物之间的美学特征。首先,植物景观和自然风貌和谐,不能培植一些仅看起来美观,但是却不符合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特征、地质特征的植物景观;其次,景观和建筑物的和谐,景观和建筑物都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应该相互和谐,将植物和建筑物放在同一个取景器下,能够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融合;最后景观和景观之间和谐,河道附近景观建设不是单一项目,而是一个整体工程,不能存在某一部分是中国特色,另一部分是西方风格,河道景观工程建设如同穿衣打扮一样,要每一部分相互映衬。

二、河道景观规划管理方案

1、河岸线的处理

城市河道进行景观建设滞后,可以发展成为居民娱乐活动的新场所。河道附近居民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因此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河岸线的亲水性处理就是关键所在。河岸线平面、断面形状和驳岸形式的亲水性选择,是营造良好河道景观形象的重中之重。可以充分利用河道自然形态特点,在平直流畅的部分、河岸线转弯的部分、河流的部分修建一些亲水平台,既能够为群众提供观景平台又能够营造河岸线上景观亲水性特征的景色和气氛。

2、河道断面的处理

通过对断面部分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河道断面部分一般可采取分层式、台阶式或坡地立体式建设方法,通过河道断面部分景观建设将河岸和河滩部分的景观连为一体,使其构成完整的河道景观。在河道景观建设中绿化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立体式的绿化建设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首先河岸上能够为群众提供大量的娱乐休闲场所,而且河岸上的绿化能够为群众遮阴避阳,可以考虑采用藤本植物或是灌木类绿化,既不会占用大量空间且能够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驳岸的绿化可以采用灌木类、或高大茂密的垂直类植物,在装饰河岸线的同时能够净化河岸附近空气、美化环境。河滩附近培植一些水生植物或是浮游类植物,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可以对河道进行美化装饰,也是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河道景观的后期维护

1、植物的养护

首先河道景观的植物绿化不能影响到正常的蓄洪功能,对河滩地附近绿化要求树冠高度不能超过20m,不能高堤岸0.3m左右。其次,为了迎接河道的汛期水量,需要在汛期对绿化进行修剪工作。另外,河道附近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差变化明显,要注意好景观绿化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定期进行除虫作业等。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虫媒疾病的传播。

2、其他设施维护

绿化和其他建筑类景观都是河道景观建设中的一体化工程,对于绿化工程可以依靠专业人士定期进行养护工作,但是其他建筑类景观和设施的维护则需要号召附近居民一起进行,使群众一起参与其中,才能实现长久有效的维护工作。

3、保持河道生态生物多样性

保护接近原始的河流状态时景观河道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后期维护工作也需要对其有所侧重。首先,定期检查河道立体工程材料的状态,及时更换出现问题材料,保证不会有过量的水下渗,避免河道下层的地质条件被流水侵蚀。其次,对河道附近生物种类、数量进行定期统计,一旦发现有生物数量变化幅度不合理,及时请有关专家进行原因调查,同时制定出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杨晨.关于南京老城区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交互模式探索.《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5期

[2]陈杰,黄凌.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水电与新能源》.2012年3期

篇3: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生态的设计

1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生态的作用

1.1城市的防洪排水

人们居住环境越来越城市化, 城市河道的设计要保证居民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在城市雨水量上涨和周边河流水位上涨时, 城市河道要具备储蓄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加补进地下水资源等作用。不仅要合理防洪, 更要利用河道的优势, 利用雨洪或周边河流涨潮的水资源, 有效调整城市的水流量, 降低城市的洪灾危险。

1.2 城市环境保护

由于城市河流有较大的水面蒸发, 河流水的高热容性、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性, 可以增加临近区域的空气湿度, 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城市河道的周边绿化可以吸附灰尘、汽车尾气等有毒气体, 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带状的绿化还可以消解嘈杂的城市噪音以降低噪音污染。

1.3 城市的景观生态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革新, 城市河道不仅只是防洪排水, 更加要结合景观生态来设计。从河道建设的结构来说, 河道河流的分布可以改变城市地段的分布。河道具有景观性, 河道周边的景观植被可截留部分污染物, 降低岸边土壤流失, 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保证河水与地下水交换, 减弱河道的水文变化。

2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2.1 遵守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是城市河道生态设计的首要原则。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自然生物的生存繁衍, 在不破坏总体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景观美化, 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 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 建设一个符合城市发展的生态河道景观。

2.2 坚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河道整治, 不仅要满足河流防洪、排涝需要, 还要满足人们生活休闲娱乐, 观赏景观的需求。在河道生态治理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证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 保证水体循环流通, 进而改善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全方位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沿河小区的开发, 工业用地的使用, 同时, 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所形成的植被空间, 又可为水生动物、鸟类提供繁衍栖息的场所, 让城市河道景观成为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系统。

2.3 合理设计生态河道

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首要基础[2]。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 应通过人工模拟河床呈现自然的初始面貌, 建立以河道为主的生态湿地系统。生态治理是近年来发展的趋势,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动植物生命的活动转移和降解, 实现生态的修复。这种理念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建立, 促成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生产繁殖的空间, 而且造价比较低、耗能少, 不会形成大量的二次污染, 因此, 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水污染与水体治理的发展方向。在修复和恢复生态河道时, 修复的不仅仅是一条河道, 而是河道流域内相关基础设施的综合治理与改造;流域内污水的有效处理;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甚至还涉及流域内的经济、旅游和社区建设等。发挥城市河道的作用, 不断为城市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提供水源, 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使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构成一个具有良好景观的生态系统。

3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能有效的防洪排涝

许多城市河道建设没有达到标准, 当局部地区降雨量较大时, 就会侵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城市旱涝时期, 城市河道的最低水位不能低于警戒线, 有许多城市同样也没有达到水位标准, 所以, 每到旱涝时期, 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3.2 水污染严重

城市的发展不断加快, 水污染日益严重, 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随着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工农业的发展, 工业和农业污水等严重破坏了城市河道的水质。很多工业制造业不顾生态环境, 为求利益, 将未经处理的污染源直接排放入城市河道中, 有些工业污染中含有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物质, 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 影响了河道的储水质量。河道的生态遭到破坏, 其中的植被、鱼类、微生物等都被污水所恶化, 水流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景观功能不足, 与河道景观设计相悖。

4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生态建设的应对措施

4.1 优化河道景观生态建设

城市河道设计在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休闲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重防洪排涝的功效。建设城市河道时主要考虑河道的行洪速度、冲刷以及水土保持等, 严格按照城市河道建设的防洪标准来建设河道, 同时与整个城市的布局相融合, 加大河道周围的植被建设, 多以树木护坡, 河道地石采用透水砖, 保持水土均衡,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城市。

4.2 合理防治水污染

在防治水污染这一块, 应该加大防治力度, 对城市污染源实施截污管制, 把污染源汇集到一个地方集中处理, 待污染源达到排放标准后再予以排放。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染水系, 采取隔离措施处理, 坚决避免污水侵害人类健康。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加快, 也带动了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 城市河道不仅有防洪排涝等功能, 还具有维持自然生态平衡,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重要生态功能, 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但在我国以往的城市河道建设中, 只是致力于河道防洪排涝等功能, 忽略了河道的生态功能[3]。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环境越来越城市化, 城市河道建设不仅要满足城市防洪排水, 而且要求景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因此, 城市河道建设与城市防洪排水、景观生态、环境保护都息息相关, 新型的城市化河道景观生态设计更加注重生态的发展, 在具有防洪功能的同时, 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 又美化了城市。因此, 在城市河道整治设计中, 既要重视河道景观建设,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景观生态建设、河道整治, 发挥了防洪排涝的功能, 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对自然审美的要求,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并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形象, 实现了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贺福洋, 黄娅.对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民居, 2014 (6)

[2] 鲁文俊.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和防洪建设探析[J].山西建筑, 2014 (10)

篇4: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生态景观;设计

前言

长时间来,传统河道将工作重心放在航运、泄洪等方面,使用河道渠道化、局限化的模式治理,却忽略了生态功能。这类做法的缺点是隔断了生物活动,很容易影响河道生态环境。刚性护岸限制了河水流向,如果河水流量较大,势必会破坏周边环境。因此,在河道景观设计与规划中,不能只是停留在美学层次,而是设计出集交通、文化、排水、防洪、生态、绿化综合一体的河道景观环境,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成果。

一、城市河道治理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

河流环境一直活跃在历史传说与人类历史中,截至当下河流与河流所在的区域都成了河道治理的重点。同时,人类也将大量政治、经济、生态、科学投入河流管理与利用中。但是我们发现:过量的创新与投入是一种错误表现,甚至属于功利主义,为稳定水源、控制洪水、方便航行,人类将管理集中在河漫滩与河流改造中。因为河流都是相连的,所以在治理河流时,必须弄清管辖责权与责任关系,同时遵循治理原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自然安全

城市河道的首要职能是防洪,所以在治理城市河道时,必须考虑防洪能力,从根本上确保河道安全。然后是规划好河道附近的景观,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保障城市河道环境、经济效益的改善。河道作为典型的自然景观,有很多深浅不一、曲折的姿态,这些都是自然的杰作。因此,在治理河道时,必须尊重河道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保障河道形态,最终设计出和谐、自然的河岸景观。

(二)生态观赏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美感,同时为其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景观,尽最大努力为现代市民提供宜居、优美、生态的生活空间。除此之外,在河道设计中,还必须保障生存空间,这样才能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繁衍环境,确保生态平衡,促进现代化持续发展。

(三)亲水性与文化性

城市文化应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思想与内涵,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体现。在治理城市时,必须渗透城市文化,让河道拥有良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特性。而一个良好的城市河道必须是自然与人文的整合。亲水性则是人类发展的天性,所以必须在河道两边修筑亲水设备,这样才能为市民提高观赏、亲近水源的平台,为其构造出优美、舒适的空间。

二、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一)河道工程的整体布局

在河道治理中,应该将防洪工作放在第一位,结合河道主槽状况,借助中间墙将河道划分成两个领域,然后再把其中一侧堤防与中间墙设置成洪水槽,专门用来行洪;另一侧堤防与中隔墙作为景观规划地带,而景观专门用来蓄水。滨河生态景观区设置在河堤角偏高的滩地,在修建护滩工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固堤防洪价值。这种方案不仅化解了蓄水、洪水与泥沙间的问题,同时还设置了蓄水景观与滨河生态园区,既有城市河道防洪的作用,又能用作泥沙型河流治理。

(二)城市河道平面设计

河道的首要功能是防洪,所以河道平面设计必须迎合河流走势,适量后退河道暗线,这样才能为岛屿、河滩、湿地留有足够的中间地带,水生、陆生生物才有足够的空间生存。城市河道与人工开挖都属于景观内容,水流较缓,所以在河道平面设计中必须避开笔直与较宽敞的河道,或者结合河道自然趋势,为其设置蜿蜒的水路、水塘,同时设计出多种河岸线,打造多变、灵活的河道模式。通过研究发现:一条曲折蜿蜒、宽窄不一致的河道具备更多的自然气息,它更加活泼、灵活,同时也更适合生物生长。

(三)河道断面设计

在城市河道断面设计中,应避免河道中的浅滩与深潭形态,不能让河床固定,结合多样的水面,让河流拥有良好的摆幅。对于河道纵断面,应形成交错的浅滩与深潭,这样才能避免直线横断面。在河道断面设计中,必须整合园林设计理念,为其建成景观式河道,这样才能着重突出河道的亲水性与绿化功能。传统驳岸属于一墙到底的结构,它隔离了水与人,既不经济也很生硬。现代复式断面和传统驳岸相比,它更注重人性化与经济。在一般水位上面种植低矮灌木、杨柳或者草皮植物;在常规水位搭建水平台,不仅经济而且美观;在常规水位之下使用挡墙与护坡。这种复式断面,不仅能节省投资,还很好的展现了自然、生态与绿色的理念,拥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四)选择材料和生态护岸

传统的河岸更多的是刚性护面,地面、河岸、护岸会形成三面光与两面光的形式。而现代城市河道在迎合水流冲刷的过程中,结合了河道水生物繁殖与生长状态,它是符合环保生态要求与自然规律的设计。最近几年,在科研力度加大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开发了很多新型护砌材料。具体如:江苏南京已经开始应用的随机多空绿化混凝土,它属于生态环保材料,不仅能改变河岸周边植物生长环境,还具有很好的防洪功能,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果。

在生态护岸中,它使用的是卵石笼、山石与干砌石等通透的材质,既能在材料中覆盖土壤植物,还能避免流水冲刷影响。先在水位较低的区域铺设土工布,然后在上面放块石,需要注意的是块石堆放周边应自然弯曲,将种植土铺设在块石上,填满块石间隙。这样过水后,块石缝隙就会长出水生植物。使用木桩、植物梢、棍相整合的河道护岸属于自然、生态的模式,可以在坡面分层进行杨柳、灌木、草皮种植,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护坡形式。

另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空间、时间得到富有个性与艺术魅力的河道景观,着重景观层次、质感与季节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城市气候特性。

三、结束语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多、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它不仅能满足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渴望,还能回归自然。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洪处理,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欣赏自然给予的美感,这样才能实现人文、水清、景美、岸绿的城市河道规划要求。

参考文献:

[1]汤玉芩.议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33(8):43-45.

[2]尚俊伟.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景观设计[C].//2013第五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3:19-22.

[3]吴秋华.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C].//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92-93.

[4]俞军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河道治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篇5: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综述

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城市河道在生态型护岸工程和景观设计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意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 者:王雪 田涛 杨建英 吴敬东 段淑怀 Wang Xue Tian Tao Yang Jianying Wu Jingdong Duan Shuhuai 作者单位:王雪,田涛,杨建英,Wang Xue,Tian Tao,Yang Jianying(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吴敬东,Wu Jingdong(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100044,北京)

段淑怀,Duan Shuhuai(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100038,北京)

篇6:北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北方城市; 河道景观; 设计策略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河流多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明显,多为行洪河道。北方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受到来自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巨大压力,传统的防洪治理、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滨水区环境的破坏等已经严重损坏了河道的景观和健康,恢复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至关重要。河道防洪设计

1.1 城市河道平面的改造 水利部门治理下的河道多是裁弯取直,建立形态单一的人工河床,其后果导致河流结构的简单化、河流蓄水空间的减少和河道生态廊道的消失,导致河流丰水期径流量增大,枯水期径流减小。在坑塘支流和出现低洼地的位置设计分洪口,将部分河水利用低洼地滞留起来,能够有效降低洪水规模。低洼地还可以有效地沉淀雨水和洪水中的泥沙,以保证下游景观水质。

自然河流中的深潭和浅滩是交互存在的,浅滩和深潭可极大增加河床的表面积和河流内环境,形成水体中不同的流速和生态环境,增加河流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增强。在城市河流中,可以通过构筑双河道、人工岛、植石带和浮石带等方式形成浅滩和深潭,这样既有利于城市泄洪,又能改善水中的生态环境。

1.2 城市河道堤防断面的改造 堤防是使河水在河道内安全下泄、防止洪水泛滥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堤距与堤顶的高程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洪水流量下,若两岸堤距窄,则占用的土地面积小,但洪水位高,堤身高,工程量大。若两岸堤距宽,则洪水位低,堤身矮,工程量小,但占用的土地面积大。堤防的形式与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根据滨水区所在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水位落差、水流特性等诸多因素来综合确定。

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地段和河流水位落差(1.00~2.00 m)较小的河段,堤防的形式可采用单层平台式。为了消除这种较呆板的形式,丰富景观效果,可以进行一些细节处理,如可以设计成为高差较小的台阶来提高视觉上的通透性,或者在边缘处增加绿化带来软化界面等方式。

在用地不是十分紧张和水位落差(3.00~5.00 m)一般的河段,堤防的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台阶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停留机会,并可作为讲演、表演的场地。若用地紧张,也可采用分层平台式。

若城市用地比较宽松和水位落差(5.00~10.00 m)较大的河段可以采用分层斜坡式,这种方式可以适应各种水位变化,常水位通常不超过下层平台,上层斜坡较缓的地段可以进行绿化覆盖。丰水期河床整体用来行洪,旱涝兼顾,枯水期底层较窄的河槽以少量水形成水体景观。特殊地段可以采用混合式。结合滨水地区设计为滨水广场,可以加强河道景观的亲水性

河道生态保护与设计

河道具备水生系统、陆生系统和水陆共生系统的多样性,是一个具有高度生态敏感性和物种丰富性的复杂环境。因此,诸如湿地、动植物、水源、土壤等自然生态保护问题一直都是河道景观设计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2.2 建立河岸植被缓冲带 植被缓冲带是指水陆之间能够受到水体影响的植被区。植被缓冲带对滨水区环境有非常明显的保护作用,保证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能够有效控制水源污染,逐步改善小气候和有效降低噪音,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止河道改道。此外,植被缓冲带还能提供大量的动植物栖息地,能够有效保证生物多样性。建立植被缓冲带时,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尽量避免在河边进行纯观赏性的人工绿化,而应参照原有自然植被群落进行适地适树的搭配。植被缓冲带的设计应参考当地自然植被群落组成和植物种类,多选用水土保持和阻沙过滤能力强的种类。

上一篇:关于公司管理者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业务营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