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复习教案

2024-05-11

议论文复习教案(通用8篇)

篇1:议论文复习教案

浅议如何搞好中考数学总复习

浅议如何搞好中考数学总复习

河北省肥乡县实验中学 李紫祺

【摘要】初中数学总复习的过程首先把握好基础知识复习关;其次要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理解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接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补缺补差,查找不足,做中考的最后冲刺。通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做好中考的准备。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学生心理压力大,提高其质量和效益,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提高效率;计划;目标;心态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35-01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为了科学有效地安排好复习,使同学们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归纳、消化、提高,进而有一个质的飞跃,下面对复习方法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吃透大纲,制定系统复习计划

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模拟试卷的制订。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以做到师生共同努力很好的`完成初中数学总复习。

二、狠抓基础,搞好双基训练

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复习中,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在复习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教材明确学生所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根据《标准》的评价理念,去分析中考试题,挖掘其丰富内涵。

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搞好系统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专题训练是这样划分的:(1)数与代数式;(2)方程、方程组及应用;(3)函数概念和几种常见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4)关于线段、直线和角的问题;(5)关于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的问题;(6)关于四边形的问题;(7)圆的知识;(8)统计学知识;(9)中考试题分析与训练。这样分类的复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把整个知识进行分类并做为各个专题复习。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四、轻松应考,调整心态

首先是提高解数学综合题的能力。数学综合题通常是指综合运用若干个概念、定理和公式,沟通各部分数学知识和各种数学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总复习的第三阶段是综合和模拟的训练。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

以对中考命题趋势的准确把握和中考信息的判断为基础;以摸中考题路、题型,抓中考重点、热点为核心;以讲授审题方法、解题规律、点拨应试技巧和思路为切入;以知识迅速积累、能力快速提升为目标,达到提高学生中考总成绩的目的。因为前面通过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的模拟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以及模拟试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

五、查漏补缺,进行最后冲刺

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如何做好考前复习至关重要,学科的总复习,通常要紧扣《考试大纲》,引领学生去经历一个由基础到综合,再回归基础的过程。要做到总的原则是把握基础,查漏补缺,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发现生疏的考点及时重点地补习一下,已经熟练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对于复习资料保管较好或建有“错题集”的同学,重温错题也是一个高效的梳理方法。在把握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同时,考生要注意结合实际,多练习一些新题型。

总之,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能力与方法的复习,专题训练的复习,最后通过模拟考试加以训练,经过这样的系统复习,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迎接中考中,数学是没问题的,一定会考出好的成绩。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准确记忆定理、公式和法则,掌握数学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能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各种数学方法,具有较强的解数学综合题的能力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标志。

篇2:议论文复习教案

听不懂一定要看原文

练习过程中对于文章或段子听不懂是否应该硬听,直到听懂为止呢?否,千万不要这样做,听3到5遍之后,若发现听不懂应马上看原文才是!但看过原文之后应反复听,直到听到关键词都能够大脑条件反射,既不用想也知道!记住!对于听力而言,反复听已听懂的要比听听不懂的重要的多!同时效果也好很多!因为当你听不懂而去翻原文时很少是应为单词不认识耳听不懂,大多是熟词但出现场合改变而已!

建议每个考生把所有的听力音频反复听上十遍

在考试前一定要把所有的听力过一遍,可能要花两天时间。你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听,要求是你一听到小段子,你就知道答案是什么,是考事件,还是时间,或人物!这段子的重点是想考你什么!同时培养耳朵和大脑的条件反射!这样会使你在考试时,还没紧张答案已经出来了!很有好处!

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听,无论是小段子还是文章都可以这样去做

这样做会使你听力一听完,答案就出来了!而且不必要的更本可以不听!特别是长文章更是如此!先看文章的题目,再看答案,把文章的内容和重点先有所了解,而且要有对答案,文章的问题提法有所猜测,把自己的猜测和实际听力去对比,你会发现听力讲的事你有所了解的事情,而且有过思考的事,这样化被动为主动,是很有帮助的!要能够使自己的猜测准确需要平时的多听,多练,多想!除了练没有别的任何方法!

托福听力:如何练习长段子精听

阶段:听抄至少3篇。一句一句地听,把句子完整地写下来。不会拼写的写下大致的拼法就行。一句话多放音不超过三遍,即使没有写下来,也不要再回头去听。

第二阶段:听大意至少五篇。以两至三句句子为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一听。然后写下这两、三句话的大意。不需要再像阶段一样写下每个单词。

这个阶段练习的是概括能力。托福长段子的长度决定了它的题目数量,一般来说4~5题配上这点长度(200个词左右),每2~3句话必出一道题才能出够题目数量。

第三阶段:听全文至少5篇。听好之后总结下文章的key point。然后看自己听到的与问题所涉及到的句子是否一致。一致就说明你听到点子上了。那么其他的话就算有没听懂的也无所谓了。

这个阶段练习你对主旨题的把握,以及对重要句子的敏感度。

说明:

1、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所以不要跳掉任何一个阶段或者颠倒阶段次序。

2、每个阶段5篇是个基数,大家觉得不够可以酌情增加。

3、合理安排、认真练习的话,两周就可以把段子题的错误控制在两个左右。

在托福备考的过程中,托福听力的备考理解一些长段子的内容往往被一些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所重视。而然,在这其中,我们又要找到重点的一些环节。

托福听力:获取听力高分的技巧

1.体现美国人思维方式的题型。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别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总是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这种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托福听力理解。因此解题过程中,对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视是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对托福做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Michael举三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个例子

A: Since I didn’t even begin my project, I might not go to class today.

B: Are you kidding, that will only put you further behind.

第二个例子

A: I’m still waiting for the clerk to come back and make some copies to this paper for me.

B: Why bother him, I’ll show you how easy it is to work the machine.

第三个例子:

A: I don’t know if I should take the early or late bus.

B: Does it matter. You don’t need to be back until midnight.

由这三个例题中,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表达观点总是非常直接。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使得他们说出来的前面的东西显得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时候,你抓住前面的东西往往就能把这一题解出来。

2.建议题型。

建议作为一类题型提出是有道理的,在日常生活中和托福听力中的地位亦不容轻视。因为一般来说,只要有建议就是考点。这在新题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当新题变得越来越长,考生越来越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抓哪一部分时,建议出现了,迷茫之中的考生就如同看见了灯塔一样。

表达建议的方式多种多样,同学要对所有这类表达法熟悉起来。看一看下面的建议表达法你是否熟悉:

I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right now?

Would four o’clock be all right?

Wouldn’t it be easier if we just took a taxi?

Will Friday do?

What if we collect some shells after lunch

How about the whole week?

3.暗示题和推论题。

这类题的问题永远是what does the man/woman imply?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onversation?这种题型在新题当中出现很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托福考试改革之后,一开始是六七题,后来到八九题,再后来就变成了十五题,几乎占到一半。

这类题往往是难度较大的题,我们的考生出问题主要也是在这些题里。这些题的难度大,我们可能无法化解这些题的难题,但是这些题做题有一个办法,而这种办法的命中率还是相当的高。

篇3:浅议初中地理有效复习

一、研读《课标》,抓住重点

依据地理 《课程标准 》弄清教材 每一部分 的地位、作 用和内在结构,有效整合,复习内容直接指向重点章节。如七年级教材中的地球与地图、大洲大洋既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着重复习。还可以根据每次考试中的高频考点确定复习重点, 如中国区域地理部分近几年考点主要集中在四大地理区域、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我国的地形地势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可以将以上内容当做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方面加以复习并适当拓展深入,其他知识点可简略复习。如果不细致深入地研读课标、分析重点,对知识点和知识深 度把握不 当 ,复习过程 冗长、繁琐 ,就会既浪 费时间又影响效果。

二、注重基础,合理引导

基础知识是整个地理学习的支撑和建造工具,初中地理中的基础知识主要集中在上册课本,所以复习时要重点复习突破。首先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网络的构建,有不少高效做法。如复习经线纬线、我国的主要山脉时,将知识列表对比或形成网络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好方法。这种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将较分散的知识整理集中, 把容易记混淆的知识归类比较,条理清楚,便于记忆,同时能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或者根据教学内容将本章、本节甚至一册书的复习内容,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材中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貌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之间的关系等,这种信号形象、直观地揭示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有利于学生记忆、联想、分析关系,基础知识复习效果较好。学生通过以上案例的引导,在今后复习过程中可自行对类似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以点带面、全面覆盖。

三、手绘地图,提高能力

著名人文大师房龙说:“你学好地理吗? 那就看地图吧;你想学通地理吗,那就绘图吧。”可见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大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学好地理的方法, 那就是绘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像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像。繁琐的文字记忆起来非常枯燥,这是有些学生学不好地理的一大症结。要在地理学习中取得突破,绘图非常必要。如复习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四大地理区域、世界的气候、地球的公转时可以用绘图法(这些内容都为初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填图能力的提高,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效果较好。

四、关注热点,迁移运用

课标明确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学习用以服务生活,所以会考经常提及与地理有关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嫦娥探月工程、马航MH370、Apec蓝、沙尘暴等灾害的发生等,所以在日常复习中要关注此类信息,如课前讲给学生听,一起讨论或者打印小文章张贴在教室中, 在模拟考和平时测验中充分体现对热点知识的关注,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的运用和此类题目的应答能力。

乡土地理是地理会考的热点方面,因为缺少复习资料,不易抓住重点, 所以复习时要与中国区域地理、甘肃地理相结合。抓住主干知识进行了解,如嘉峪关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及旅游发展等,最好将学生已知的关于嘉峪关的地理知识相互交流并整理成资料,学生既感兴趣,又化记忆于无形之中,效果显著。

五、当堂练习,及时反馈

通过分析近几年会考试卷发现, 绝大部分读图分析类试题答案不理想,存在答案够不到知识点、地理术语不规范、逻辑关系混乱、词不达意等问题, 同时地理学科兼文兼理的特点,一些简单的计算丢分现象严重也是常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记得多、做得少,实际操作能力差。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加强练习,最好当堂练、当堂评、当堂讲,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馈,让学生迅速发现自己的不足,趁热打铁易成型。如此学生会对自己的失误铭记于心,不犯第二次错误。所以,在复习中要适当、适时地设计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记忆,提高答题能力。

篇4:浅议地理复习方法

【关键词】精读;知识结构;知识点;读图;填图;析图;综合能力

初中地理是地理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初中地理复习为高考奠定了基础,也是取胜的重要环节。从历年的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地理图表题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而在实践中,地图能力却是许多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所在,怎样复习地理,方法很重要,好的复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我这里介绍一下地理复习方法,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

一、把握地理复习步骤

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熟悉教材很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做到精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要求做到读、划并行,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为正确把握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基础。然后学生要能归纳出各章节知识点,了解各章节知识结构。精读教材的同时配合教材内容,进行读图、析图的练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地理分布规律。读图、析图就是读取图中的信息和地理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规律。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更清楚、更明白,使地图知识更牢固,可以达到图文转换的目的。其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及地理事物进行定位。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的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方法是让学生自绘一张地图,把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如山脉、河流、、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分别填写到绘制的地图上,把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点归纳在一张图上,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转换的程度,这样学生的知识水平会得到提高,读图用图能力增强,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学生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地理教材学薄,学精,达到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最后是练习、测试。这是对学生强化记忆好方法。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自己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会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让学生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的复习,学生就能进一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把握,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复习的目的。

二、加强读图、析图能力

复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正确认识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图表和绘制图表,能够自如做到图文转换,是复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考试说明》中的基本能力要求。现在的地理试题常依各种图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正确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考查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运用地理原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地图能力的基础是空间辨识能力,要培养学生空间辨识能力,就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看地图,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每天可以利用闲散时间翻看地图,多读图多看图,空间感觉自然就有了,无意读图这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和心理调适方法。现在新教材中补充了大量的文字阅读素材,更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图像、图表等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复习中,也要多看、多记。地理概念和原理也要准确、全面地把握和透彻地理解。因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尤其是体现地理逻辑、地理思维的一类知识,都是地理试题的命题焦点。要把握这些都离不开用图,要根据各章节提供的文字、图像、图表等信息进行相应的复习。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对学习中遇到不知道的地名都要在地图上查找,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理解和记忆地图,获取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地理文字和图像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两个载体,图像是地理信息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表现手段,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地图能力的培养必须利用地图,要提高信息综合能力,就必须多析图还要多填图,进行恰当、适度的填图训练。填注地图要注意方法,有规律地按照一定顺序填写,记忆的效果最好。即提高了地图本身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填图的乐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养成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处理地理信息的习惯,提高综合记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会感觉到做再多的试题,碰到原题的概率几乎是零,发现还是对付不了考试,试题总是“出人意料”,因此,在复习地理时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归纳知识结构,整理知识结构,分析知识前后联系,要从基础知识着手,扎扎实实地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巧用简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理解掌握解题思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图像应用能力。若能学会用地图解析、通过理解来记忆会省力又可靠。

总之,地理考试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运用地理图表材料,直接和间接地考查读图能力。要注意地理考查,多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就必须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解题方法,以图析题,注重方法和能力,灵活地进行图像信息和文字、数据信息的转换,再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可以提升自身的图表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篇5: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复习三个小建议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难度不是很大,但每年都有人落榜,我个人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是哪些落榜考生不会复习,不会合理利用时间,不会在复习中去寻找一些比较好的复习方法造成的。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时间安排上,上班的时候每天应保证四个小时看书,休假时间每天要安排至少7个小时看书(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晚上2小时,要保证每天充足精力)。周末一定要留个早上睡懒觉,一个晚上自由放松。这样可以缓解我们的复习压力,以便我们今后能够更加高效和长久的复习。

2.复习要学会用巧力。别人复习几遍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理解掌握了多少。真正深入复习,一遍就足够应付考试了。学习讲究效率,不能求快,贪多。复习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想一蹴而就,就像是根基不稳的大厦,总会在关键时刻倒塌。

3.用应试的思维复习考试。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能出的,所以要找出重点,要学会把书本变薄变活,根据考试大纲去掉不重要的内容。复习时结合模拟题来揣测命题趋势,增加题感。

总之,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要善于复习,这样才能比较轻松的通过考试。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复习不可找借口

很多参加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总是给自己找借口。一些考生一味强调客观条件,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开口闭口就是工作忙、时间少、事情多。忙时没时间学,闲时不愿意学,考时碰运气。平时听课也是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芝麻大的事都成为不上课的理由,寻找借口,原谅自己。结果浪费时间,破费金钱。

篇6:议论文复习教案

一.有关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与元素 2.集合的分类

3.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集合的表示:列举、描述、韦恩图 5.子集与真子集 6.常用数集

二.集合的运算 1.交集 2.并集 3.补集

三.集合的运算律

四.集合中元素个数

集合A,A中元素个数表示为Card(A),并且以下等式成立: Card(A∪B)= Card(A)+ Card(B)-Card(A∩B).例题 已知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两项测验,分别及格人数为40、31人,两项均不及格的为4人,那么两项都及格的为

人.

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0

;;

2、已知,则.

3、设,若,则a=__________.

4、若方程8x2+(k+1)x+k-7=0有两个负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5、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B.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为

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若为全集,且则

6、设集合,则()A.

B.

C.

D.

7、已知集合P=,Q=,那么等于()A、(0,2),(1,1)

B、{(0,2),(1,1)}

C、{1,2}

D、8、若P={y|y=x2,x∈R},Q={(x,y)|y=x2,x∈R},则必有

()

A.P∩Q=

B.P Q

C.P=Q

D.P Q

9、若a>0,使不等式|x-4|+|3-x|<a在R上的解非空,则a的值必为()

A.0<a<B.0<a≤1

C.a>1

D.a≥1

10、不等式的解集为R,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11、设全集集合,那么

等于()

A.B.C.(2,3)

D.12、已知集合M和N间的关系为,那么下列必定成立的是()

(A);(B);

(C);(D).

13、定义集合A与集合B的“差集”为:,则

总等于()

(A)A;(B)B;(C);(D)

14、设U=R,A={x|-5

15、全集U={x|x<10,x∈N},AU,BU,且(CB)∩A={1,9},A∩B={3},(CA)∩(CB)={4,6,7},求A、B.

16、设集合A={},B={x},且BA,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7、集合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

(1)若A∩B=A∪B,求a的值;(2)若A∩B,A∩C=,求a的值.

18、集合A={(x,y)},集合B={(x,y),且0},又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

()

A 7

B

C

D

3、若{1,2}A{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的个数是

()

A.B.C.D.4、若U={1,2,3,4},M={1,2},N={2,3},则C U(M∪N)=()A.{1,2,3}

B.{2}

C.{1,3,4}

D.{4}

5、方程组

的解集是

()A.{x=0,y=1}

B.{0,1}

C.{(0,1)}

D.{(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A 4

B

C

D

7、点的集合M={(x,y)|xy≥0}是指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B=,若AB,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满足条件M=的集合M的个数是()A 1

B

C 3

D 4

10、集合,,且,则有

()A

B

C

D不属于P、Q、R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若,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2+x-6=0}, B={x| ax+1=0}, 若BA,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A=,CA=,则=,=

14、集合,____________.15、已知集合A={x|}, 若A∩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6、已知集合A={x| x2+2x-8=0}, B={x| x2-5x+6=0}, C={x| x2-mx+m2-19=0}, 若B∩C≠Φ,A∩C=Φ,求m的值

17、已知二次函数()=,A=,试求 的解析式.18、已知集合,B=,若,且 求实数a,b的值.

19、设,集合,且A=B,求实数x,y 的值.20、我校高中部先后举行了数理化三科竞赛,学生中至少参加一科竞赛的有:数学807人,物理739人,化学437人,至少参加其中两科的有:数学与物理593人,数学与化学371人,物理与化学267人,三科都参加的有213人,试计算参加竞赛的学生总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D A C D C C D A B 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12、13、a=2或-4;b=3

14、、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6、解:由题意得根据B∩C≠Φ,A∩C=Φ,得,则:,解得m1=5,m2= —2经检验m2= —2

17、由得方程有两个等根22 根据韦达定理

解得

所以f(x)=x2-42x+484 18解:由,得

当时,方程有两个等根1,由韦达定理解得

当时,方程有两个等根—1,由韦达定理解得

当时,方程有两个根—

1、1,由韦达定理解得

19、由A=B得

解得

篇7:议论文复习教案

一、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

(一)科技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 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英、法的农奴制在14、15世纪已经瓦解,货币地租盛行,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都是其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起来。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办起的牧场和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法国的富农经济则是一种小农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普鲁士的容克农庄也成为有着浓重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2.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1)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万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随后是德国、俄国、日本。而各国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机器进行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世界工厂”。(2)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

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对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①以农业和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农业文明)向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文明)转变;②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工业资产阶级将成为新的执政者;④出现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潮流;⑤殖民扩张加强,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3.进入电气时代(1870年至20世纪初):工业化的完成,资本主义高速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2)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惊人发展,汽车、电力、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于是垄断组织(超大规模企业或大型企业群)应运而生,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大国就是有力证明。(3)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不平衡性

1870年以后的三四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各国发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对缓慢,俄、日自身比发展迅速、横向比相对落后。20世纪初,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

(二)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的演变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6-18世纪)(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在手工工场时代发生的革命,主要有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客观使命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确立治国基本原则的问题。在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领导者,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经过革命诞生了荷、英、美、法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少数国家开始确立。但这一时期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拿破仑帝国灭亡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就说明了这一点(2)法、俄、普、奥诸国的改革

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改革。改革是由原统治者推行的,以富国强兵目的,如法国路易十四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及奥地利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共同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推动重商主义政策。在手工工场时代,虽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通过改革的道路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但上述改革无疑是以改革方式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早期形态。

2.19世纪20-70年代的改革与革命(1)概况

在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精神鼓舞下,19世纪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主要有:

①20-30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如希腊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独立战争,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2年英国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等。

②1848年欧洲革命:它典型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的特点,革命的任务不像早期那样只是反对封建制度,而是还要反对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上层建筑。在革命规模最大、取得成就也最大的法国,就完全是为了推翻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另外,民族主义因素在这次革命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大利革命都以争取国家统一为主要任务,东南欧的革命则属于民族独立运动。

③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④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德、意的统一,基本上是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统一之前,意大利的撒丁王国已经由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德意志的普鲁士也是如此。统一后,这两个邦国的制度也分别扩展到全意大利和全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标志着两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⑤俄、日的改革: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日本发生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过渡到了资本主义。(2)结果

通过19世纪的改革和革命、俄、日、德、意一系列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原有资本主义国家也变革了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上层建筑,70年代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与封建主义势力相比,资本主义势力已占据了明显的优势。3.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两种政治模式及其成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各主要发达国家跨进了工业社会。工业的大发展和垄断集团的形成改变着社会阶级结构,分化组合成各种利益群体,人的素质、公民意识明显提高。因此,国家的协调职能加强,在政治上必须推行更加民主化的政策。于是公民参与、政党政治、议会民主、自由竞选、胜者掌权这样一种政治上的模式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成型了。但是,从美、德、英、法、俄、日这6个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形成政治民主化模式的,只有美、英、法3国,而德、俄、日3国则采取了专制主义的手段来协调社会矛盾和稳定政局。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同,原因是美、英、法都是经由资产阶级革命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旧制度、旧传统的冲击和改造较为彻底;而德、俄、日都是经由改革进入近代社会的,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改变主要大国间实力的对比,从而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这一背景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军备战,终于把人类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解放运动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美国与拉美结局不同。(2)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革命风暴:仍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发展不平衡,亚洲、拉美出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中国与墨西哥成果突出),印度出现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而非洲仍多属于旧式的武装斗争。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19世纪中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潮流: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2)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①特点是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组织性大为加强;②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是突出成果。

(四)国际关系的演变

1.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16世纪-18世纪中期)(1)焦点: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

(2)表现: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打败荷兰,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地位的巩固(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1)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法国的崛起威胁英国霸权,从18世纪末起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仓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

(2)维也纳体系:拿破仑帝国覆亡后,由英、俄、普、奥操纵,按欧洲均势原则与维持欧洲封建统治的宗旨而建立。其瓦解是必然的(潜伏三大矛盾,逆流难持久),经过希腊独立、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而瓦解。

3.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1)普法战争(1870-1871):普鲁士打败法国,统一的德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2)两次局部性的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1898)、日俄战争(1904-1905)。(3)第一次世界大战(1814-1918):在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法德、俄奥、英德矛盾尖锐,形成三国同盟(1882)和三国协约(1907)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近代史重点难点分析

(一)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

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可以这样表述: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支撑这一核心的有两个基本点,那就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工业化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典型的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潮流。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的支撑点以及它们的辐射和影响构成的。

资本主义要发展,必须要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列宁的一段论述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很有启发意义。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话是针对资产阶级革命而言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翻开世界近代史教材,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占去了内容的一大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1870年法国“9月4日革命”、美国内战等都是典型的标准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有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等;也还有以改革或维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1824―1867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更有以民族统一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等等。不管它们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是由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也不论它们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他们均不同程度地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营造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空间,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条件。

纵向来说,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列宁说得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就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任务的解决„„也就是能够产生资产阶级革命的这个基础的本身的消灭,资产阶级革命的整个周期的完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789年开始的,一直到1875年(甚至可以说直到1879年)才完成,至于其间法国的“大革命”、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二月革命”、1870年的“9月4日革命”等都只能算是整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浪潮。美国情况也是如此。它是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美国内战、约翰逊的重建等四个大的浪潮才算真正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也就是说,从18世纪80年代末到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历史整体上就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历史整体上就是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发生的1824―1867年的改革同样是在完成当年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其它国家的历史也都不同表现地具有这一特点。世界近代史的另一个支撑点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在世界近代史上的直接表现就是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继而扩展到法、美、德、俄等国。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发展,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乃至人类文明的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与工人运动的发展。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均表明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高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于是产生了第一国际以及在第一国际的影响和指导下发生的“巴黎公社”的伟大斗争等。工业革命对各国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进展的高峰期,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都先后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为进一步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条件,进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并更加直接和明显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一方面加剧了各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同时也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和社会经济政策上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整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这种国家社会职能的作用,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相对和平”状态。另一方面,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夺取更广阔的原料市场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加强殖民扩张,因而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把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体系,从而使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二、世界近代史的“世界”发展逻辑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进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逻辑就是世界由分散向整体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表现在人种的重新分布上。欧洲白人大量渗入南非和美洲。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在欧洲白人的侵略和屠杀中大量死去,非洲黑人又被大量贩卖到美洲。欧印混合种人、黑白混合种人随之而生。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伴随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如此等等,大约到1760年前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较之“地理大发现”带给人类的相互知悉,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二步。

另一方面,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诸如为欧洲的工业品开拓了日益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更培养了发财的狂热和惟利是图的精神,等等。随着这些条件的积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终于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尤其是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大规模运行,使英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英国的煤、铁生产,棉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39%,在世界贸易额中占22%。19世纪中叶,在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大落后于英国的情况下,英国便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的中心。英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工业革命最终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当时的英国经济史学家史丹莱•杰温斯还就英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巅峰地位有过一段非常形象的描写:“实质上,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历史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候,第一次形成了通过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把各国的生产、流通、分配融为一体的世界经济。这样,由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扩散所带动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上标志着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全球规模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国际贸易为纽带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正是因由于此,我们把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理解为世界加强地区间联系,实现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第三步。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迅速向全世界扩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真正确立起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也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确立起了它的政治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中后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在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世界金融资本剥削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残酷斗争中,把整个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从而实现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和国家的统治,实现了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但伴随这一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交通通讯业的发展使世界变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于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迅速传遍全球各地,世界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资本主义经过4个世纪的艰难开拓,终于推动世界实现了由分散走向整体的第四步。从此,世界真正具有了“世界”性,世界历史也才真正成为了“世界历史”。

三、期末测试卷

高二年级期末历史测试卷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15—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回答1-2题: 1.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新航路的西方航海家是()2.“价格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a、金银价值上升,货币需求猛增 b、金银价值下降,物价飞涨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回答3-5题 3.下面哪几组人物和作品的搭配是正确的()(1)薄伽丘《十日谈》(2)拉斐尔《大卫》(3)伊拉斯漠《巨人传》(4)塞万提斯《堂吉诃德》(5)但丁《神曲》 a、(1)(2)(3)(4)(5)b、(1)(4)(5)4.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

a、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反映

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珍藏的珍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象。”对这句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

(1)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2)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3)反映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4)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 a.(1)(2)(3)正确,(4)错误 b.(1)(2)(4)正确,(3)错误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西欧一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回答6-8题

6.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7.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 b、革命主要是反殖民主义统治

8.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1)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2)建立了资产

阶级民主立宪制,(3)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4)开始了议会制政治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运动具有指导作用,回答9-10题 9.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a、被美国首次成功的运用 b、以反对天主教会的神权为主要内容

10.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人所受剥削加重

b、在空想社会主义指导下,工人的斗争屡遭失败 d、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出现高潮,资产阶级在全球的统治基本确立,回答11-14题

11.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的扩展

12.在美国内战中,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的转折点是()a、颁布《宅地法》 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19世纪中期,标志欧洲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的最主要事件是()a、德意志的统一 b、意大利的统一

14.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以改革而不是以革命方式完成,主要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在改革前缺乏思想动员 b、政局稳定、阶级矛盾缓和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及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回答15-18题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缩短 b、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1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先出现垄断组织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工业、机器制造等传统的工业部门 b、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

d、军火制造、飞机制造等与军队定货直接有关的工业部门

1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比重所发生的突出变化是()a、轻工业占有最大比重 b、传统工业逐渐遭到淘汰

18、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a、内燃机问世 b、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 19.世界上最早证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20.依据电磁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发明电话的是美国人()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声称对于任何国家出现的“严重”的人权问题,国际社会都应该干涉,回答21-25题:

21.历史上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规定“天赋人权”的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22.在19世纪以前的殖民扩张中,西方殖民主义的主要侵略方式是()a、公开进行资本输出 b、大肆倾销工业品

23.19世纪西方国家对亚洲侵略与17世纪相比,其影响的根本不同点在于()a、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奴役了各国人民 24.“亚洲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最大区别是()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5.俄国和日本的垄断组织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是()a、沙皇和天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b、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根本原因是()a、巴尔干的民族矛盾复杂 b、巴尔干某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 27.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敌 b、抗意斗争得到外国援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日本加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对远东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回答28-30题 28.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的性质是()

a、争夺远东海上霸权的战争 b、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29.标志着日本完成向亚洲大陆扩张第一步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夺得了中国台湾的领土 b、日俄战争夺得库页岛南部及附近岛屿 d、夺取旅顺租借权和东北筑路权

30.1905年日本把朝鲜变成实际上的殖民地,其支持者是()第ii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引自《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2: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全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品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据《英国经济史编》

——据《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4分)后来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何变化?(2分)请指出导致两种态度的原因、影响。(18分)由此可以得出什么认识?(6分)

32.阅读与思考 日本政府„„和英国政府就英日同盟的目标之一„„——巩固与维护东亚地区普遍和平——决定和英国共同采取有关的必要措施„„通知德国政府如下:

(1)全部德国军舰应立即从日本与中国邻近海面撤出。凡不能撤出的船舶应解除武装。(2)德国政府应在1914年9月16日以前,将全部胶州租借地无条件地和无补偿地移交日本当局,以便归还中国。

„„如果在本月23日,星期日正午以前,得不到德国政府无条件接受上述建议的答复,日本政府就采取它所认为必要的行动。

——日本致德国的最后通牒

(1914年8月15日)

依据以上材料和你了解的历史情况,请回答:

(1)日本准备向德国宣战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的胶州湾“归还中国”吗?(4分)(2)你还了解哪些与上述中国山东总是有关的历史事件?请简要列举。(6分)

高二年级(上)期末历史测试答案 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篇8:浅议电工基础课程复习

一、模块结构法

“电工基础”重点分析的电路有直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 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上三大模块.再将三大模块加以细化.我们知道:直流电路是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它分为简单直流电路和复杂直流电路两种.简单直流电路用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混联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压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戴维宁定理、叠加原理等方法来计算.正弦交流电路主要是确定电阻、电容、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值关系, 相位关系及功率,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是由三相电源供电的正弦交流电路.需要掌握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特别是负载作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把各个条理的知识体系, 进一步纵横联系, 将不同的知识体系经过移动, 扩展为专题讲座, 形成一个个知识版块, 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让学生达到知其所以然的能力目标.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使一条条知识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面.这样模块结构使教材由厚变薄, 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加清晰, 更加容易复习, 也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分析比较法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后, 应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串连, 通过点的互动使之连接成线.将每个零散的知识点串为一个整体, 一定要前后联系, 碰到与前面的模块有类似的知识点和方法时, 一定要前后联系起来, 找出不同点、共同点, 反复练习反复理解记忆, 这样可使学生分散记忆, 灵活分析, 综合运用.

比如, 复习复杂直流电路中, 可以举例并试用七种不同的求解分析方法求解.即: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戴维宁定理、节点电位法、叠加原理, 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法等.这几种方法看似独立, 相互联系不大, 通过求解具体电路找出它们解题思路异同.例如, 求解各支路电流时用支路电流法较容易解决, 当电路内网孔数目不多 (2个为宜) 的条件下,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较方便;求解某一支路电流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求解;当电路中只有2个节点的条件下, 用节点电位法求解很容易掌握……通过分析比较各自优缺点, 从而得出它们不同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还能加深他们的记忆, 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归纳法

在每次复习完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本章知识点进行正确的归纳总结, 找出本章学习主线, 明确重点、难点, 画出知识结构图, 使学生能有的放矢.要能进行有效的归纳, 必须对公式、概念和定理有所理解掌握, 还要将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能将公式、概念和定理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 这样才算是对知识真正的吸收.有了公式、概念和定理等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做题中就可总结相类似的题, 归纳出解决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将这些问题目一一归类, 再比较, 自然而然就会找到其中的特点, 从而总结出自己的解题方式.例如, 第五、六章的内容, 可总结为———磁与电磁的两手定则, 是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 三个定律是指磁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两手定则及三个定律是学习电磁学的基础, 也是学习交流电流电路的基本条件.明确左手定则是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依据, 右手定则是判断导体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依据.楞次定律是判断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依据、电磁感应定律是确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依据, 关于左右手定则亦可总结为:左电右发.即左手是电动机, 由电产生力, 右手是发电机, 产生的是电流.这样总结概括, 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四、实践法

“电工基础”作为一门电子类专业基础课, 其知识都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如果教师仅满足于纸上谈兵, 或搞一些题海战术, 学生虽有的强行记忆下来, 分析解题的思路, 但学生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过几天又会忘掉.因为他没有相应的感性认识, 无法和生产实际相联系, 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了.有的教师认为高考班, 时间太紧, 实验会耽误学生的时间, 对口高考也不考实验题, 白白浪费时间.其实如果在高三复习时, 能够在复习理论的进度中设计一些简明的实验, 加以演示,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再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 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可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牢固化.而且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适当利用讨论、练习等方法.活动中, 我们去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张学生多提问题, 注重教学中的讨论, 让学生积极学习.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一般具有猎奇心理.生活中常出现、自己又不能理解的问题, 经过老师适当引导后, 往往会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去挖掘教学内容的创新点, 寻找相关课题的例题探究, 使之有新鲜感.

总之, 在对口单招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从职校生实际情况出发, 把握好其特点, 使其掌握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知识点下一篇:调度员应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