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2024-04-28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精选6篇)

篇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退缩青少年的友谊特点

用社会测量法和问卷法调查了初一到初三120对社会退缩儿童友伴的友谊状况.结果显示:(1)退缩男孩组的友谊质量低于女孩组和混合性别组;(2)与非退缩对照组儿童的友谊相比,退缩儿童在班级内的地位较为不利,但其友谊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3)多元回归表明受欺侮和亲密交流对退缩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较强.建议从群体角度、友谊特性及适应后果等不同层面来综合判断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

作 者:万晶晶 周宗奎 WAN Jing-jing ZhOU Zong-kui  作者单位:万晶晶,WAN Jing-jing(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875;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74)

周宗奎,ZhOU Zong-kui(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9)

刊 名:心理发展与教育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1(3) 分类号:B844.2 关键词:社会退缩   青少年   友谊   受欺侮  

篇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平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青少年阶段在营养需要上同人生其他阶段有很大的不同,这个阶段营养的供给不仅满足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还要满足身体生长发育以及保障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的营养需求。

1、身体正

青少年的基础代谢率较成人高,单位体重需要更多的能量;另外青少年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也会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要每天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证身体正常运行。

2、身体组织生长发育

第一,身体生长。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是身体成长的第二个生长高峰,身高每年可增加5~7厘米;体重每年增长4~5公斤。身体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钙的摄入。第二,性发育。性发育包括性腺、性器官、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和性功能的具备。青春发育期的男女青少年应注意热量的补充,提供丰富的营养素。

第三,繁重学习,脑力劳动。

篇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自我表露的概念

自我表露 (self-disclosure) 一词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悉德尼.朱拉德 (Sidney Jourard) 于1958年提出[1]。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交流对象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对自我表露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告诉另外一个人有关自己的信息, 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2

二、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一)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张大均认为适应性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改变自身或环境, 使自身和环境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3]。

(二) 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1. 社会适应和人格

社会适应与人格有较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相关显著。[4]人格主要与社会适应中的独立生活、自我定向、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等因子有显著的相关, 和个体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日常活动有关。

2. 社会适应和自尊

琚晓燕 (2005) 的研究指出, 自尊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显著, 自尊是儿童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中介变量[5]。

3. 社会适应性和家庭环境

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 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一般来说, 个体在一生中与家庭成员的联系比与其他任何人的联系都要长久, 家庭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接触的环境, 对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席[6]。而父母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的人群, 父母直接影响着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有研究表明, 在社会适应性的不同维度上, 和母亲形成的依恋影响个体的心理优势感, 而对父亲的依恋影响最大的是个体的心理弹性。[7]

4. 同伴关系

中学阶段是儿童对同伴关系最渴求最需要的阶段, 也是同伴关系最好最值得信任的阶段。儿童逐步从对教师的崇拜转为对同伴的依赖、信任和崇拜。在这一年龄阶段, 同伴关系可以更良好地帮助儿童完成社会化整个过程。同伴关系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发展, 良好、亲密、信任、沟通的同伴关系能够预测个体的人际适应性。[6]

三、国外离异母亲表露和青少年心理的相关研究

几项研究显示, 随着父母的离婚, 许多的青少年被母亲作为情感的支持者和母亲敏感话题的倾听者 (比如家里的财务问题, 对前夫的愤怒和抱怨—通常是成人间的话题) 。事实上, 不管是离异家庭还是完整家庭的母亲都会比父亲更可能把孩子作为表露的对象, 在表露敏感话题的时候性别的差异尤其的明显。即使是离婚家庭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接触到母亲表露的敏感话题, 她们在表露的频率, 深度以及依赖孩子的情感支持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母亲的敏感话题表露会造成孩子不堪重负, 还会带来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担心, 所以会给孩子带来心里的压抑和痛苦。

Arditti (1999) 认为离婚后的母亲把孩子作为情感支持的对象, 对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是有利的, 家长信任孩子, 把他们当成好朋友, 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 要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所以他认为离异母亲的表露会促使孩子的成熟, 养成孩子独立的品质。

Susan Silverberg Koerner (2002) 通过对62对母亲和青少年女儿的研究发现, 大多数离异母亲尽管在表露的细节和动机是不同的, 但都对女儿表露两个敏感性话题—家庭的财务问题和对前夫的抱怨。母亲的敏感表露和女儿的心理沮丧和痛苦有关。

Susan Silverberg Koerner (2004) 通过对194个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离异母亲表露的频率和细节不会因为青少年的性别不同而有差异, 但是母亲表露的频率和细节与青少年的心理调节困难有关, 尤其是与青少年的心理沮丧和痛苦有关。但是性别与青少年对母亲表露的反映有关。

Susan Silverberg Koerner (2006) 通过对81个青少年的研究发现, 孩子作为离异母亲情绪的援助者既不会对他们的主观年龄也不会对他们的社会参与情况造成影响, 但是母亲向他们表露的家庭财务和工作问题会对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比同辈人年龄要大, 同时母亲对个人问题的表露与孩子更多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有关。而且至少对年龄更小的孩子来说母亲对前夫的负面表露会造成孩子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程度的增大。

参考文献

[1]Jourard S M.The transparent self[M].New York: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71

[2]Jourard S M.Disclosing man to himself.Princeton, NJ:D.Van Nostrand, 1968

[3]张大均, 冯正直等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

[4]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5]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篇4: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特点

[作者简介]王先民(1964- ),男,安徽潜山人,安庆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校德育理论。(安徽 安庆246011)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85-01

对青少年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其他道德规范教育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不断探索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保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笔者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以下特点。

一、层次性和系统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八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国家观、人民观、科学观、劳动观、人际观、义利观、法纪观、生活观,涵盖了中国社会公民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体现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它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重点在青少年。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对大、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任务。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制定每个学龄阶段甚至是年级的荣辱观教育目标,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教材,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抑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容易引起共鸣,更能够触及学生的灵魂,起到美化心灵的作用。同时,要将荣辱观教育的目标、途径、方法等体系系统化,纳入到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结构中,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一个衔接有序、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德育局面,使荣辱观教育和其他德育工作在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取得最佳德育效果。

二、针对性和对比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青少年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在形成中,部分独生子女和留守家庭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享乐,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团结互助意识、诚实守信意识、遵纪守法和艰苦奋斗意识等严重缺失。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我们一直以来所注重的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体和深化,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更能促进青少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有荣必有耻,既要从正面讲,又要从反面讲。过去总是强调正面,不讲反面,或多讲正面,少讲反面,是标准的片面。现实生活中,荣耻共存,有荣必有耻,有耻必有荣。“八荣八耻”从正反两方面,用“荣”“耻”相对照的方式,鲜明系统地表达了是非、善恶和美丑,发人深省,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给青少年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树立了标杆,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也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开展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既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又要利用反面典型警醒、鞭策青少年,使其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和内在道德要求,使青少年在光荣与耻辱、正确与错误、低级与高尚的矛盾斗争和道德判断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三、主体性和实践性

“荣”和“辱”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心理感受。道德主体是指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精神的承载者、奉行者和体现者。在对待“荣”“辱”的道德行为和水平上,人们存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主客统一,表现为道德同感;主客分离,表现为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主客背离,表现为以耻为荣,以荣为耻。作为道德主体的青少年,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两个基本过程,即一个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即由外向内的发展,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性要求“内化”为主体的内在心理需要,另一个环节是由内向外的转化,即内在的道德需求“外化”为个体的外在道德实践活动,从而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把社会公民的行为规范、处事准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青少年道德价值的要求,深化对道德品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全面理解,逐步形成青少年道德价值体系的内省式认识,激发道德主体的自觉性。教育就是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青少年内在的自觉和需要,充分尊重青少年在荣辱观培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引导他们通过学习、立志、实践、自省等基本形式,在生活中自己创造、亲身体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各种道德环境中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调节、自主践行和自主体验,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进而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生活化和自动化

荣辱观是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关系的价值体现,是世界观的一部分。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荣辱观教育要根据学生成长各阶段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创设教育情境,不断激发青少年趋荣避耻的动机,将荣辱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环境的方方面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细节教育,从小事做起,使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受到浸润和熏陶,让学生在付出自己的体力汗水的过程中去体验,升华自己的感情,逐步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评价标准,内化为青少年的品德和价值追求,外化为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通过把理论转化为行为,把行为沉淀为习惯,让习惯升华为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习惯的力量是很大的,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就会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程度,就会在以后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履行道德职责,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五、长期性和立体性

青少年践荣拒耻的观念和行为是一个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工作必须立足长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之中,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认真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好做法、好经验,将有效的一时之策转化为经常之举,将成功的基层首创上升为制度化成果,建立健全学习教育、实践修养、榜样示范、考核监督和强化激励等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诚然,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校要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学校各部门、各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师德建设都应该紧密配合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形式。但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全社会认真开展“八荣八耻”的主题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成为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自觉落实到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之中。宣传思想、新闻出版、影视文化等部门要形成立体交叉的荣辱观教育网络,大力改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践荣拒耻的良好社会环境,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乃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青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阐释[N].光明日报,2006-08-07.

[2]赵馥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主体精神[N].光明日报,2006-08-07.

篇5: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比率

一、青少年犯罪动机。具有贪利性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理所当然地就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因而也无法完全摆脱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就消极因素而言,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市场的竞争性,使一些人为了获得利润,甚至不惜违法犯罪。有人将当前犯罪归纳为“三种手段,一个目标”。一种手段是权,利用职权,大搞贪污犯罪;其二是钱,用钱贿赂,买通关节,大干违法犯罪勾当;其三是拳,既无权,也无钱,又想发财,只好靠拳头,进行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追求一个目标-钱。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影响,绝大多数为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犯罪。据吉林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所1996年对吉林省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1992年到1995年吉林省未成年人犯罪共有3892名,涉及到7种犯罪类型,侵犯财产犯罪(盗窃、抢劫)为2840名,占总数的72.9%。另据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统计,1993年48名少年犯中有42人犯盗窃罪,1994年56人中有40人犯盗窃罪,1995年96人中有61人犯盗窃罪,分别占同年少年犯总人数的87%、91%、63%。从犯罪动机分析,绝大多数是追求享受,任意挥霍。

二、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表现方式具有疯狂性特点。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具体表现为:

(一)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有的青少年谋财害命、焚尸灭迹;有的报复杀人;有的因婚恋矛盾杀死对方;有的因邻里矛盾打架斗殴,严重伤害他人。如深圳市早在1989年一年之中发生该类类案件56起,死19人,伤害38人,案犯中青少年占60名,为总数的84.5%。

(二)暴力抢劫。近年来,青少年抢劫犯罪已由原来的随意性向特定性方向发展,犯罪手段由原来的仅仅凭借拳脚施暴、口头危胁转向使用武器,如手持匕首、棍棒、屠刀、抢支等作案。

(三)暴力强奸。这部分犯罪分子手段恶劣。例如,1994年湖南省怀化市发生的4起重、特大强奸案,犯罪分子都是挟持女子搭乘机动车到市郊偏僻失控地区实施强奸,其中搭“的士”的三起,搭三轮车一起。

(四)疯狂地侵吞公款。从近年来查处的此类案件来看,这类犯罪分子不仅年龄小,犯罪数额巨大,而且往往是钱财到手,即大肆挥霍,或周游中国,或携款潜逃国外,或偷渡台港澳地区。例如辽宁鞍山市民生食品厂出纳员金某,工龄仅4年,贪污的历史劫有3年零3个月,共计贪污24.38万元。云南省大理市工商银行石如刚,21岁,竟贪污70.5万元。再如广东省东莞市的贪污犯林某某时年方19岁,贪污数额竞高达126万元。如此疯狂的攫取,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三、青少年犯罪的组织形式具有团伙性特点。渴望友情、乐于合群,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想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一群体。青少年违法犯罪也便多以团伙形式出现,这些犯罪团伙大小不一,少则三五人,多则上百人。由于青少年经验少,能力差,他们结伙作案,可以相互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恐惧感和孤独感。特别是一些未成年犯罪人员往往是在校的双差生、辍学生、流失生。

这些人往往是学校的落后群体或者是由于邻里关系,或者是结识于游戏机、录放厅等低游戏场所共同的失落感、消极心理和志趣,使他们聚合在一起。因此,团伙犯罪则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态,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据有关部门调查,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约有60-70%属于团伙犯罪。据黑龙江省公安厅研究室对哈尔滨少管所700名在押犯调查,团伙犯罪占88.23%。其中杀人团伙占17.1%,抢劫团伙占43.75%,盗窃团伙占27.38%,强奸团伙占7.25%。大兴安岭行署公安局1995年1-10月份打掉犯罪团伙84个,其中未成年犯罪团伙就有79个,占94%。在青少年团伙犯罪中,有些属于一般性结伙犯罪,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犯罪团伙向犯罪集团发展,并且有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已经成为完整上意义的犯罪集团。从近几年青少年团伙犯罪发展趋势看,团伙作案惯做大案要案,一旦团伙中加入了“两劳人员”或“惯犯、累犯等成员时,团伙便很快从一般性结伙犯罪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甚至成为一种带有黑社会色彩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当前许多青少年犯罪团伙不仅有名称、有头目,而且有纪律,实施犯罪时有计划、有分工,大部分青少年犯罪团伙属于同性组成的团伙,但也有不少是男女青少年组成的混合型团伙。有的犯罪团伙实施特定的单一类型的犯罪,但也有不少犯罪团伙实施多种类型的犯罪。犯罪团伙的精神纽带主要是”哥们义气“和性格志趣的一致性及犯罪意识、犯罪利益的相联性。他们凭借人多势众,称霸一方,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一般地说,大案要案均为青少年犯罪团伙所为。十多年来,多次”严打",团伙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历史与现实的情况表明,团伙犯罪比青少年个人实施的犯罪危险更大,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腐蚀性,因此对于这类犯罪要坚决予以严惩,决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

四、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看,具有反复性特点。青少年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极易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易于接受教育改造。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例如,有的青少年犯过去只是“一面手”,通过劳改、劳教农场出来后,则变成了“多面手”。根据研究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间,我国青少年重新犯罪率很低,一般不到5%;到了八十年代,重新犯罪率上升到100%左右。近些年来,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不断增加,有些地方达到15%以上,甚至在20%左右。个别地区超过了30%以上。据调查,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所犯新罪往往比以前犯罪的要严重得多,当前我国许多大案要案和恶性案件,多系重新犯罪分子所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惯犯、累犯、教唆犯及犯罪团伙头子,他们虽然经过多次处理和教育挽救,但是,由于他们多次人作案强化了犯罪动机,已由初犯的恐惧,转为熟练,不仅不思悔改,当他们的犯罪行为受到制裁或不切实际的需求受阻后,非但不予收敛,反而疯狂地报复社会,成为对社会治安具有极大危险的分子。所以加强研究重新犯罪的特点和规律,预防和控制重机关报犯罪率是一项极其重要任务。

此外,就少年犯罪而言,还具有突发性、连续性、传导性的特点。突发性之所以成为少年犯罪的特点,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化,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所谓连续性,是指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所谓传导性,青少年有强烈的模仿性,然而由于他们年龄幼小,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易感性强。这种传导性在团伙中犯罪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团伙中少年犯常以老带新,多面手带单面手,把自己违法犯罪的“技术”、“经验”传授给新伙伴。所以,有人比喻青少年犯罪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回答人的补充2011-05-24 15:27

案例一 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案例二:

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男,汉族,17岁,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在湖里后埔某网吧上网,因其盗用他人帐号上网被管理员发现而被赶出网吧,2005年1月4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纠集了两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该网吧为其被赶出的网吧的事出气,到网吧后该三人将网吧管理员李某打成轻伤,将另一管理员黄某的手划伤,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检察机关经审查以寻衅滋事罪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批准逮捕。

案例三:

篇6: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并通过积极探索与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旺发达、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下一代反腐蚀防演变,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事。本文仅据调查掌握的一些资料对张掖市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做粗略概述和剖析,以向全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1999年至2001年上半年,全市各级法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443件499人,分别占同期刑事案件的4.12%和4.05%。其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有:

(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和智能化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犯罪青少年一般都曾是由于某种原因辍学的文盲半文盲和学校中的“双差生”,平时就有小偷小摸、逃学、说谎等不良行为。由于处境、习性相同或接近,加上封建社会的行邦意识在未成年人中的抬头,以为群体作案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成功率比单个行动要高。因此往往聚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交叉感染”,逐步走上犯罪道路,形成犯罪团伙。据调查,各类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与团伙有关的占80%左右,初次违法犯罪年龄在6至14岁龄段的占总数的20%左右,15至16岁的占总数的50%左右,18岁以上到25岁以下的青年人犯罪占总数的30%左右。这表明14至16岁青少年是犯罪年龄峰值期,而18岁至25岁青年的犯罪亦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在逐年增多,年龄最小的还不到10岁。

——青少年犯罪手段日趋恶劣且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有的犯罪前有预谋、犯罪中有伪装、犯罪后有对策;有的作案前探讨反侦察手段,制定进退的“最佳路线”,以多种形式变幻莫测地化妆作案、伪装现场,作案后实施反侦察的伎俩手段成人化;有的利用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及多种电器、电子设备和电脑等作案,犯罪趋向智能化。据有关部门不完全掌握,许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已是“二进宫”、“三进宫”,许多刑事案件中的成年人在未成年时有过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以获取不义之财为目的财产型犯罪为主

全市各级法院1991年至1999年审结的156件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犯罪居于首位,占66.67%;以流氓、强奸、奸淫幼女为主的性犯罪居第二位占13.46%。1999至2001年审结的443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案件虽然仍居于首位,但所占比重却下降至41.5%,而伤害案件却占到11.9%,居第三位。

(三)青少年犯罪的暴力色彩日趋严重

青少年罪犯在作案中往往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极其野蛮残忍,施暴程度不断加重。全市各级法院1999至2001年上半年审结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抢劫、伤害等恶性暴力犯罪占23.8%。总人口近50万且人口流动性大、交通便捷而使社会治安管理任务繁重的甘州区,1991至2002年区法院审结的95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抢劫案25件占26%,伤害案14件占15%,两者合计要占结案总数的40%。

(四)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和盲目性

从全市17岁以下未成年案犯的身份上看,不在校的社会闲散人员所占比重很高,占到72.2%,而在校的中小学生犯罪占27.8%。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差,缺乏自控能力,实施犯罪常常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看,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表现出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感情易冲动,犯罪往往带有突发性的特点。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浅析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这里仅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以及其它某些原因做一些综合性的探索分析。

(一)心理因素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与此同时,青少年又好幻想、易冲动,特别是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在个人求学、就业、生存竞争中对所面临的一些心理矛盾不能妥善缓释和解决,极有可能形成某种犯罪心理。

一是依附心理与独立意识的矛盾。11岁至15岁间是未成年人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发展的时期,往往表现得既懂事又在许多方面思想幼稚、不够懂事,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缺乏辨析能力;既向往有很大的独立性,又不善于约束自己,易受怂恿、诱惑、教唆而走上邪门歪道;其主观上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试图逐渐减弱,有步入社会的要求,却不具备独立生存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易受不良环境熏染、盲目模仿尝试而误入歧途;他们喜欢向朋友讲知心话而反感老师和家长的“唠唠叨叨”,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就容易成为学习、品德不好不受欢迎的“双差生”,从而转向社会寻求理解、温暖以满足自尊心或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是青少年上当受骗、被“坏人”驱使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教育引导,就会失足犯罪。

二是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没有独立经济地位的心理矛盾。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金钱、物质对人们的诱惑力日益增大,高消费观念也刺激着未成年人,他们之中不少人要求穿“名牌”服装,吃高档食品,用进口商品,个人需求偏离常规和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畸形的消费欲、占有欲使得一些青少年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吃喝玩乐,部分青少年甚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不切实际的个人奢侈生活需求,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以获取不义之财为目的的财产型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居于首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社会文化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青少年精力旺盛。处于长身体长智慧的最佳时期,要求有充足的文化娱乐时间、场所和内容丰富新颖的活动。由于西部经济、科技和文化都欠发达,在文化娱乐的内容和设施上不能满足青少年的特殊要求。加之社会上的文化娱乐场所已进入商品化,更多的也是满足成年人的需求。而当前充斥于影视制品、地摊书刊及“三厅一吧”(即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媒介内容不健康或纯粹属于渲染色情、暴力的文化垃圾与精神毒品,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影响力,诱使一些人精神空虚、误入歧途。据调查,青少年案犯中有60%以上的人是受到各种文化垃圾的污染而逐步演变为追求刺激、染上赌博、流氓、吸毒等恶习,最后发展为犯罪。

四是性生理发育、性意识萌发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不强的矛盾。少年12至16岁进入青春期,性生理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感,喜欢结交异性朋友,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在我国,无论家庭或学校对性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性道德及有关法律知识的灌输教育开始较晚,许多未成年人接触到黄色书刊、录像等不能正确面对。这成为青少年性犯罪率增高使之仅次于财产型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家庭因素

主要是指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心理极易扭曲的危险期,如教育不当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犯罪。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众星捧月式教育。由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故将孩子置于家庭特殊地位,娇生惯养、百般溺爱,使孩子极易养成娇骄二气和蛮横、任性、自私、贪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可以说这种类型的青少年是潜在的犯罪者。

二是封建家长式教育。此类家庭信奉“棒打出孝子”的宗法教条,在孩子存在问题或犯有错误时不是以理说教,而是粗暴体罚、随意打骂。这使孩子容易形成不服管教的逆反心理和

粗野残忍、喜欢打斗的个性,可能走向极端而违法犯罪。

三是放任自流式教育。此类家庭对子女亲情不足,缺乏责任感,或者即使泄芙痰床坏闷浞ǎ挥胁τ行ЯΓ佣ナ判摹⑺餍圆还芤灾劣诜湃巫粤鳌U庵旨彝ソ逃厝皇棺优タ刂贫牙虢】党沙す斓溃獠涣艘呱掀缤尽?BR>四是不拘言行式教育。个别家庭忽视子女的好奇心和摹仿力,在孩子面前不知谨言慎行,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无意之中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如当着子女面与人攀比物质享受,容易刺激孩子的消费欲望;父母不妥善保管带有诱因的不健康书刊和录像带,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引发越轨行为等。

五是问题家庭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经济利益趋动和家庭承受压力与考验的增大,问题家庭日益增多,尤其是离婚率的上升使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越来越多。一旦家庭不再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支柱时,未成年人由于没有和缺乏亲情而自卑感加重、上进心缺乏,在校学习成绩下降,生活依赖由父母转向朋友辈,从而成为社会不良分子的猎物,极易染上不良恶习甚至失足越轨犯罪。另一方面,作为孩子首任老师的父母、家人和其他亲人中如有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抢劫盗窃等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时,对未成年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无疑是毁灭性的。因此,对于生活在父母离异、单亲、再婚及有道德缺陷或违法犯罪记录家庭的青少年,必须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应受到关注的重要部分。

(三)社会因素

主要指来自学校、社会等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大致有:

一是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应试教育”的体制和方法决定了学校的重心必然要放在“升学率”上,把大量人力和精力投入到中考与高考备战中,而很难把重心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等素质上,无暇顾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即使上法制道德教育课,也是一般地读读法律条文、空洞地说教而已。“教书”与“育人”脱节,全面素质教育落实不好,从而使一些青少年高智低能,缺乏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及承受困难与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自立能力,进而导致个人悲剧发生。同时“应试教育”也导致一些学校不重视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与帮助,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甚至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另外,对社会上未成年人的法制、道德教育更是难以有效落实的薄弱环节。

二是社会文化环境污染的直接毒害。近年来各种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极端利己主义思想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不时地流入文化市场广为传播,黄、赌、毒及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屡打不绝。这不仅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法制宣传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妨害了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幸福观的确立,直接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据调查,青少年案犯中有50%以上的人是由于盲目追求吃喝玩乐的生活享受而陷入犯罪的泥潭;在青少年性犯罪案件中有80%以上看过黄色录像或书刊。

三是法制不完善,执法不严、打击不力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的重要成因之一。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切实强化领导

为了切实搞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1998年地区行署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设立了办公机构。1999年全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启动时,地区成立了由团委、综治办、公检法等10个部门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2001年4月地区又成立了由政法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均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组织网络。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

为了从源头上遏制减少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市区县各有关部门、单位、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预防作为根本、教育作为主要途径,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经努力,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管齐抓、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认真贯彻落实《张掖地区学校法制教育实施方案》,普遍建立了德育工作、法制教育内容和法制教育行政管理“三个体系”,形成了目标管理、典型引路、督导评估“三个机制”。基本做到了法制教育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强化了学校法制教育功能。全市90%以上的学校聘请了由公、检、法、司执法人员担任的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开展系统、经常的法制教育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部门主持,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政法机关指导督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全市基本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已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综合整顿治理,净化成长环境

一是积极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整顿治理工作。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近几年把开展“扫黄打非”集中统一行动和对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密切结合起来,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作为严打整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同工商、文化、城建等有关部门,不间断地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查禁收缴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和电子版物;查封取缔非法经营的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坚决清理整顿校园内外的非法摊点和出租房屋。公安系统在加大警力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的同时,建立健全学校内保组织和防范制度,打击了一批混扰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分子,从而净化了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为学校教学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近些年不法分子拐卖、绑架、侮辱、勒索、残害儿童、奸淫幼女、胁迫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恶性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形,市区县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实施重点查处,造成了社会声势,震慑了犯罪分子,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三是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法维护犯罪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量不使用治安拘留等强制措施,凡监护人有条件管教的,一律不实行劳教、收容教养和少年管教;对可捕可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一般作出不捕不诉的决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坚持不公开原则,充分发挥特邀陪审员和诉讼参与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的当庭教育、感化作用,在量刑上优先考虑减轻、从轻处罚。与此同时,各级公检法及有关基层组织普遍建立帮教小组,对获释、解劳及缓刑人员持续不断地搞好帮教,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及时解决他们诸如重新上学难、工作受歧视等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自立自强之路。预防重新犯罪,巩固了司法教育挽救的成果。

四是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构筑青少年维权新机制。由市团委、公检法司等10家单位联合开展并成立办公室,制定各行业创建活动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中的职能作用并做到创建网络、区域联动。争取筹措资金34.74万元,建起希望小学3所,救助失学儿童587人。自始建活动开展以来,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被命名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地区司法处、甘州区人民法院、张掖电视台新闻部、山丹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等10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另有31个单位被命名为地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全市范围内还深入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以社区内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弱智子女、刑满释放解劳人员、吸毒贩毒人员为对象开展“帮教活动”和“结对子活动”,努力为社区青少年特别是有困难的青少年提供帮助与服务,极力消除法制教育盲点。

四、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一些思考

(一)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意义重大而深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以说通过这项工作,已经和必将继续感化、教育、挽救大量失足和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使党和国家永远能“赢得青年”也“赢得未来”,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自己将义无反顾毫不懈怠地投身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此项有意义的活动不断奉献微薄之力。

(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径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实施综合治理。市上在这方面已经积极地做了并取得成效。但是据了解,仍然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贯彻实施“两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重视不够,工作措施和组织协调不力。一些部门和单位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扎实,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等各个环节的保护、预防工作还没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等。一个做得较好的地区如此,在全国全省其它一些地方怕就很带有普遍性了。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学习和贯彻实施“两法”的力度,继续下大力持久性地做好全社会的宣传动员工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分行业治理,分别落实学校、家庭、社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职能和责任,以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减少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在于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只有不断克服贯彻“两法”中的模糊观念和认识,认真解决好法制不完善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宣传、夯实基础、健全网络”,依法维护权益、预防犯罪,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预防犯罪与维护权益结合,各司其职与齐抓共管结合,优化环境与满足需求结合,社会保持与自我保护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法制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开创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大新镇妇联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下一篇:升旗仪式情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