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2024-05-19

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共11篇)

篇1: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1115080511心本班彭溪君

浅谈———《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整理与评析二十世纪西方左派政治势力的发展。作者侧重法、英、德、义、瑞典五国的历史,对於其他小国则是选择性处理。基本上,作者将本世纪西方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5年之前的扩张时期,许多地区的左派势力以不同方式嚐试执政的可能性;其次是二次世界大战到石油危机,这段期间是全球资本主义的黄金年代,社会主义也进一步落实成为各项具体的制度,细致的论述和研究20世纪西欧社会主义的兴衰起落。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社会主义者认为他们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同资本主义社会相随并行。其马克思主义版本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社会主义将是继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他们意识到——部分受威纳尔·桑巴特的启示——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美国却没有发生社会主义运动。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有着强大的工会,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才开始形成。然而在欧洲一些仍主要是农业社会的国度,诸如意大利和芬兰,却有着强大的、在选举上颇有成绩的社会主义政党。这样,就存在着一种两难抉择:在资本主义几乎没有多少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主义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俄国,社会主义运动分成两派,就如俄国的知识分子那样总体上分成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西方派认为,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在本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提供进一步朝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斯拉夫派则认为,俄国将能够跨越西方的那种资本主义。反资本主义的民粹主义者——诸如V.V.博韦弗莱洛夫斯基,他的《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赞扬——这样认为,俄国的米尔,即农村公社组织,提供了一种公共原则,它能够而且应该被普及。俄国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种以全国团结和合作为基础的更好的社会制度的典范。这种赶超西方国家的幻想几乎是俄国所有革命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中国,类似的辩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如像张君劢这样的思想家受到孙中山的启发,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公平地分配财富,而且还包括现代化和工业化。这样的先入之见一直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主义者辩论的固定话题。例如在拉丁美洲,农民主义的思想就设计了一条关于农民的发展道路。

在俄国和中国,问题在于这样的发展进程是留给资本主义去做,还是由社会主义者来掌握。那些持后种观点的人必然倾向于这样的信念,即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业化,有必要进行国家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是存在着各种可能的选择:国家可以代替那些显然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资产阶级;国家也可以鼓励资本家,帮助他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或者国家激励一些企业家,例如在农业领域或新的、较小的企业里,为处于半市场化环境中的经理阶级提供资金支持,即使在私有权被废除的地方也是如此。国家和市场怎样才能合理结合,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的问题,它在十月革命以后也同样没有彻底解决。总的来看,在此后苏联经济发展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再到20世纪60~70年代有限的、不充分的经济改革,都可以被看作是关于市场和政治之间关系的争论。

这种版本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发展型的社会主义,可被描述为一种关于现代化或发展的意识形态。尽管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但其实际任务包括要建设工业化的社会。这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即强烈地意识到,如果社会主义者不去做的话,就没有人去做了(这样国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或者交由外国人去做(这样国家就会像一个殖民地)。这种社会主义,一些人试图将其界定为资本建设的社会主义,或多或少地同共产主义及其国家社会主义变体相一致。到目前为止,发展型社会主义的最成功的例子(一些人认为是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在欧洲许多由资本家力量独自完成的任务,即国家建

设和工业化,在中国却是由共产党完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工业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同时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尽管出现了许多严重失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也有着很多好处。当时中国是同世界经济隔离的,并一直持续到“四个现代化”纲领的提出。这一纲领始于毛泽东时代,但其加速推进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这是由邓小平推动的。这样,中国就不必让世界市场的繁荣和萧条来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发展型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欧面临的一个选择。在这里,社会主义政党面对的是成熟的民族国家,相对繁荣的市场经济,自由或半自由的社会制度,诸如民选的议会、相对独立的司法体系等。在大多数西欧国家,公民权立法的一些要素,就像19世纪末期那样始终存在着。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的任务,不管其最终目标如何,就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框架内改善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群体现有的生存条件。后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任务,不是发展一个工业社会,而是要对其进行改革。

尽管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只要人们需要在市场外合理配置医疗、文化、教育资源,那社会主义就不会缺少支持者。不过悖论的是,这种从第二国际开始的所谓的改良社会主义,其目的在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是“他们发现社会主义运动越成功,工人阶级就越依赖资本主义的繁荣”。而实际上,左翼最为辉煌的30年(1945年-1975年)恰恰也是资本主义的黄金30年。

在这波诡云谲的100年时间里,萨松试图呈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生共荣的奇妙局面。这种共生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矛盾和机遇。比如在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时,社会主义政党就面临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以及作为民族国家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之间的矛盾。此时的社会主义政党代表的工人阶级必须与昔日的敌人资本家一起团结合作,抵御外敌。而在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中,同样也面临类似的局面。社会主义政党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与资本家们展开激烈的斗争和谈判,但是不可避免的“福利国家在提高劳动力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

或许也正是这种必须与资本主义共生的社会主义,使得此时所谓社会主义的失败和成功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因为冷战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高度繁荣,人们逐渐认为左翼政党似乎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时代精神在远离左翼。但是,通过仔细研究这一时期左翼获得的选票,其实所谓的失败根本站不住脚。比如丹麦的社会民主党,在1950年获得了39.6%的选票,到了1960年,它获得的选票上升到42.1%;又比如瑞典的社会民主党,1952年获得了46.0%的选票,到了1960年上升至47.8%。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主义政党获得的选票有高有底,但是总得来说,此时的社会主义政党在选票上没有失败,反而有所上升,失败的是意识形态。甚至在促进经济的增长方面,社会主义也似乎很成功,比如在1955年-1960年之间,苏联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5%-5.9%。不过,或许正是这种增长,这种倾斜于巨型工业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其失败的导火索。在萨松看来,此时所谓的失败,不是指它们在获得选票上的无能,也不是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无效,而是一种与时代不合的精神气质,因为此时的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消费社会,需要的是住房和洗衣机,而此时的社会主义却依然过分紧张和呆板。正如克罗斯兰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嘲讽:“社会主义者身上流淌的血液应该带有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痕迹,而不是自命不凡和一本正经。”

萨松的结语写得过分悲壮,并且充满了怨恨。他在抱怨资本主义兽性未改,同时也在抱怨左翼知识分子过于软弱无能。尽管他不得不承认,当社会主义政党疲于应付日常的琐碎政治时,当他们乐于融入资本主义体系时,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真正失败,但他依然相信,没有曾经的社会主义,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会变得像美国那样“邪恶”,“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西欧社会主义的主要成就就是使资本主义文明化”。他同时也在担忧,在接下来全球化的历史竞争中,社会主义将进一步失势。

《共产党宣言》里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确就像是幽灵,它扰乱了资产阶级,乃至全世界的清梦,尽管它从来也不曾有过清晰的规划,只是一个飘忽不定的许诺而已。这个许诺之后被无数的国家、政党、组织和个人信以为真,付诸实践。欧洲经历过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变革,从法国大革命的攻破巴士底狱开始,他们经历了很多很多,也失败了很多,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建立了精神上的家园,但是也一个个的幻灭,有一个古老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必然意味着公正,而资本主义就必然意味着腐败吗?

就像我们国家现在,虽然是社会主义,但是当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单纯的社会主义,单纯的公有制经济并不能使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改革,改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这就是一种向资本主义的靠拢,我们现在除了名字和资本主义不同其实其他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反而还不如资本主义好。我们身为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那种公正,反而还不如资本主义国家来的清廉。公务员公款吃喝,旅游比比皆是。《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是萨松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研究欧洲社会主义历史的经典之作。萨松觉得虽然历史证明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计划已经宣告破产,但是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激发了人性的善,培养了社会的公正,乃至良好的道德——这是大多数为社会主义辩护的左翼人士都会有的陈词滥调,从先前为社会主义辩护,变成今天为社会主义的失败辩护。我不知道这种结论是否站得住脚,以及他对于美国的资本主义认识是否充满了偏见。但这却引出了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必然意味着公正,而资本主义就必然意味着腐败吗?当初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人们对于这个制度的道德恐惧。其实所谓的不公正并不必然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相联系,相反的,反对竞争的社会主义也未必就必然意味着公正。

篇2: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世承班王丽婷

我最近在拜读《欧洲文化的起源》,一本充满智慧与历史文化底蕴的书籍。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出版的年代太过久远了,泛黄的书页,生锈的书钉,却给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读书感觉。细细品味,仿佛在翻一份老黄历,内容真实而吸引人,总是给予我新的知识与见解。对于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传说与事实这一部分里面的神话了。其实这学期我在上外国文学史的时候就特别对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特别感兴趣,而《欧洲文化的起源》这本书正好凤毛麟角般的涉及到一点,简直就是无巧不成书。

美丽的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神奇的梦。这里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在神的故事里,有着一个庞大的神的谱系,这些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并不像那群东方之神一样忧患重重、忍辱负重,而是打打闹闹地过着人一样的世俗生活。如天父宙斯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正是因为幻想与人性的融合,才使得这些神话故事拥有无穷魅力。在英雄传说中,则大多是英雄们为民除害的故事,有赫剌克勒斯的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取金羊毛的故事,珀尔修斯取女妖头颅的故事,忒修斯杀死食人牛的故事,奥德修斯漂泊的故事等。在这神话的遐想中,古希腊人寄寓了自己的智慧、理想、情感、愿望。虽然,神话是先民们通过想象对自然和社会的解释,但也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因而它的天真浪漫,它的活泼乐观,它的纯真质朴,都成为人类童年时期自由天性的真实写照。童年,有粗野的儿童,也有早熟的儿童,而马克思却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今天,当人性的童贞逐渐为成年的理性所取代的时候,这时你却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中找回那份童年的纯洁无暇。这便是古希腊神话所显示出的“永久的魅力”。

同时古希腊神话是一部以神话方式记载的人类历史。古希腊神话中有的传说,可以看成是用象征文化方式记录的人类发展简史。比如,英雄传说中,海格立斯曾作了十二件大功,他杀死了九头水蛇。那么据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考证,这实际是代表了人类所走过的文明历程。涅墨亚雄狮是大森林的象征,九头水蛇是沼泽地的象征,实际是表明了人类用自己的劳动,征服大森林,迈进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又如,提修斯杀了米诺托牛,则是曲折地反映了雅典王子提修斯冒险到克里特岛获取航海术这段历史。又如,著名的三美神金苹果之争,其实是关于土地平等权益的一场争端。由此引发的特洛伊战争则是古希腊为拓展生存空间,谋求海外制高点的一段挑战自然的历史。人们考证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

1250年。19世纪英国的伊文思博士成功地发掘到了阿伽门农王宫,佐证了神话传说的许多观念,神话终于获得了历史学家的认可,成为不可多得的人类精神觉醒历程的活化石,成为研究心理史学的素材。

所以说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它在广大爱琴海的怀抱中诞生,如同蔚蓝色海洋中的一颗明珠,在包括荷马在内的众多诗人的修改创造下,在古代游吟诗人的竖琴的伴奏中,来自各地的英雄传说逐渐汇聚在一起,凝聚糅合了艺术的美感,最终汇集成了雄伟的史诗,代代相传。而出于罗马人对希腊璀璨绚烂的文化的崇拜,罗马文化也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诗人常常取材于希腊神话,给后世研究希腊罗马神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参证。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罗马神话,都在欧洲文化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欧洲文艺及人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3: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一个新的理论能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承认并跻身主流, 不仅在于其论证的严密逻辑, 还在于这一理论确实独辟蹊径,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或是运用一个全新的方法, 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显然, 温特的建构主义符合了这些要求, 尤其是他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 在我看来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与结构现实主义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作为个体施动者的国家。只是温特走得比华尔兹更前的是, 他提出国际体系结构不仅影响到国家的行为, 更能够影响国家的身份与利益。前一种影响温特称之为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因果作用, 而后一种就是他所谓的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身份与利益的建构作用了。

温特之所以要辨明这一建构作用的目的是想证明国际政治的变化是存在可能性的, 也就是说, 在传统国际政治理论中所认定不可能发生改变的前提假定, 例如无政府逻辑, 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沿着时间进行线性发展进步的。因为, 无政府逻辑实质上是由国家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来决定的, 而由于国家的身份与利益是社会建构的, 而非生来固有的, 因此无政府逻辑也并非是一个永不变化消亡的终极定量。但同时, 温特还强调了, 建构主义虽然认定变化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却不似激进主义一样, 认为变化是容易实现并鼓励人们去实现, 相反, 他认为, 国家身份与利益, 或是无政府逻辑, “一旦建构完成并加以制度化, 就会成为最强大的惯性源泉”1。

温特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逻辑, 而是至少存在三种结构:霍布斯结构、洛克结构以及康德结构, 在这三种结构中分别是敌人、竞争对手以及朋友的角色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其中, 温特认为“角色”这一概念是国际体系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概念。他想要表明的是, “角色”应该是一种相互性的概念。进而, 温特进一步提出, 并非是体系中所存在的共有观念或文化促进或阻碍了合作。国家间能否合作, 合作能否维持, 取决于个体对于自我与他者之间角色关系的确定, 角色一旦确定, 个体就会自然基于对他者的再现界定自我姿态。一国通过确定“一种独特的自我对他者的姿态或取向”来决定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是相互威胁、是相互竞争还是相互结盟。

下面, 我想详细说明一下温特所指明的三种无政府文化。

首先, 霍布斯文化。在这一无政府结构中, 温特指出, 一国对于他国的角色定位是“敌人”。一旦角色确定, 国家可能采取的对外政策和行为就会是:采取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方式, 摧毁或征服敌人;并不考虑可能的毁灭性后果, 单纯只为了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重视相对军事力量;无限度地使用暴力。

其次, 洛克文化。洛克文化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竞争对手不像敌人那样具有生死攸关的威胁, 不会试图统治和消灭对方。如果国家之间的相对主体位置是竞争对手, 它们往往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取向:承认相互主权, 并因而有一个共有的期望———国家不会试图夺取相互的生命与自由;由于主权制度的存在, 安全已不再稀缺, 因而国家会更对考虑绝对收益, 重视未来效应;虽然竞争导致的冲突可能使得国家诉诸武力, 但是军事力量的意义已经不像对敌人那样至关重要;一旦战争爆发, 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 不以消灭对方为最终目的。

最后, 康德文化。康德无政府结构的角色确定为朋友。在康德文化中, 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 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争端;以及如果任何一方的安全受到第三方威胁, 双方将共同作战。简而言之, 就是非暴力规则与互助规则。朋友的角色定位并不说明在康德文化中不再会有争端, 只是确定朋友间的冲突不会再以暴力战争的形式来解决;并且由于预期其友谊的持久性, 争吵就不会有损其对彼此的互信。

显而易见, 这三种无政府文化之间是有一定的从无序战争向有序和平的进步性发展趋势。对此, 温特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 他认为:“即使无法保证国际体系的未来会一定比过去好,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至少不会比过去差”。一旦这种从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进步得以内化, 就很难退回到霍布斯文化中。但是,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 事实上霍布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仍是惯有的状态。国家之间仍会偶尔掉落于霍布斯文化之中。因此, 现实主义所认为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是国际政治的永恒逻辑与历史经验并没有不符与冲突。但是, 必须承认, 温特成功地验证了无政府文化是由社会建构这一观点。因而, 无政府状态并不再作为一个恒定的常量, 而是一个可以由国家自身重新定义其身份与利益, 以及界定与他者间角色来完成改变的因素。

摘要: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建构主义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外第三种主流学派范式, 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本文指出了温特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 认为这样的分类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关键词: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无政府文化

参考文献

篇4:欧洲八百年死亡笔记

例如这一次,我们将目光投向了13世纪以来的欧洲。之所以是欧洲,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的原因在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件:欧洲经历过中世纪那场著名的黑死病的肆虐,也曾有过巴洛克式的大规模死亡仪式,宗教话语长期以来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自然哲学在欧洲诞生的同时提出了“明智”的死……死亡在欧洲就是这样被立体化和具体化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和面临死亡时的各种反应构筑了这样一些片段,而也许这些片段也同样需要被这样描述。

1282年9月28日你在死人边上跳舞了吗?

今天不是一个好日子。还不到吃早饭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见了雷米那位大嗓门的兄弟高声宣布着他的死讯。他跑得气喘吁吁,但还是有足够的气力喊叫,把孩子们都惊醒了。后来听说天还没亮的时候,雷米的这位兄弟兰德斯,就眼泪汪汪地跑进了雷米的猪圈,对那些惊慌失措的牲畜说 “你们的主人死了。”雷米死去的时间是在兰德斯走进猪圈的三小时前。之所以等这么长时间,是为了避免被犬类听到,扑向雷米的灵魂,将其吞噬。兰德斯是专门被挑选出来的人,对这类事的程序十分熟练。有一天我的死讯也是会由他来宣布的假如他活得比我长久的话。

我们赶到的时候,看见他们正将雷米费力地从床上拾起,让他的双脚触地,呼唤他的洗礼名并猛烈摇晃他的身体。雷米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好笑,但谁也不敢笑。人们屏住呼吸,敬畏地看着。之后,他们开始清洗他,并将水一滴不剩地倒在门外。这样,雷米就是洁净的了。大家开始仔仔细细地用尸布包裹他。再然后,就一同等待着哭灵的妇女和教士们的到来。

雷米的死十分突然。昨天下午有人还看见过他,但很快他又小声地怀疑着,昨天看见的也许是假扮雷米的精灵。精灵以这种方式向他通报了雷米的死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也从小便受到这样的告诫:小心那些墙上的影子,尤其是没有头部的;如果有黄鼠狼穿过你面前的道路,你的死期就来了,听见母鸡或者黑山羊忽然像公鸡那样打鸣也是一个预兆;最可怕的是“马扎里”(至今我的噩梦中也经常出现他的影子),他们在睡梦中分身,个别或成群结队地在乡下漫游,他们寻找野猪,将它杀死,翻开牲畜的头,从中辨认在三天或一年后将死去的人的特征,他们也向别人宣布谁的身上有死神的影子。有人说,假如你没有遇见这些征兆,或者没有出现喃喃自语、开裂声、光线、敲门声、在马厩中说话的牲口,那你无论如何都会平安无事。而星期五烧水洗衣的女人是希望她的丈夫死去。有人也曾在圣马克之夜和万圣节时在公墓中看到未来死者的队伍。

总而言之,对待死神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像这个村子里大部分的死者一样,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死去。

现在,雷米裹着尸布静静的躺在房间中央,露出头部。说不定,他也能够看到此刻身边正在举行的仪式,两个男青年分别扮演死者和死者的朋友进行决斗,直到流血,以“雷米”死去而后复活作为结束。这期间教士们从门外走进来了,悄无声息的站在一旁观看着表演。他们是来对葬礼进行监督的,以避免死者在这群人不恰当的行为下无法远离,走上死者之路。我知道,就像去年老普吕姆死去的那天一样,他们将询问我们:你在死人身边跳舞了吗(据说一位大主教也曾经这样质问过几个农民)?你是否对尸体唱了魔鬼的歌7你是否恶作剧了?你是否吃了,喝了,从死中找到了快乐?

还有,当心那些日常举动!葬礼后仔细扫拢的灰土下葬时必须扔进墓穴:扔掉死者所有的食物、水、装奶的容器,因为灵魂可能藏在其中;注意遮盖镜子,关闭好门窗(至少三天)……也许只有虔诚而谨慎的教士们能记住这么多吧。对于我们来说,事情就简单得多了,比如现在,我的口袋里就装着一把盐呢。雷米的口袋里也有。这样,我们既保护了雷米,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唉,雷米,安息吧。

1350年5月27日你生活,然后死去,然后腐烂

据说已经三年了。我不知道是在哪里,又是什么时间开始,瘟疫袭击了我们。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但我知道,自从这种可怕的黑死病来到这里以后,时间就变得缓慢起来。

我认识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我记得他们中的第一个叫艾玛,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第二个’是她的母亲。而第三个多么讽刺啊,是给艾玛看病的医生,他是一个好人,艾玛死后的第二天,他就出现了疼痛和发烧的征兆,但他只以为是普通的淋巴发炎。从那时开始,葬礼就多了起来,从清晨到夜间,从家门口到远处的街上,随时随地都能听见令人心惊胆战的哀嚎。直到后来,人们连葬礼都顾不上了,街上的尸体还来不及掩埋就又多了几具新的。一些贫穷的垂死者也被丢弃在尸体的旁边,任由他们慢慢地死去。而听说土耳其人的办法是。向被他们围困的热那亚殖民地卡法投掷死于传染病的尸体。

我也慢慢地开始记不住哪些人死去,哪些人还活着了。自从瘟疫的消息传来,我就开始闭门不出,侧耳聆听着街上的动静。偶尔安静片刻,我便小心翼翼的打开窗,向街道看上两眼,又很快关闭。三年来,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传入我的耳朵的:我知道医生们始终对瘟疫无可奈何,人们传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逃亡(后来许多地方就是因此而封闭了港口,拒绝任何船只进入);有人说是犹太人传播了鼠疫,这个大阴谋起源于托莱多,目的是灭绝基督徒:一些男女和儿童为了逃避疾病,夜以继日地跳舞,跳到筋疲力尽为止:好人菲利普在听到年仅一岁的儿子的死讯后大哭道:“如果上帝喜欢我这样年轻就死去,我将感到幸福”:一些男女开始疯狂结婚,在仅有一个布帘子遮挡的窗内交媾;在教堂,一个男人冒险追赶戴孝的女人却并未遭到拒绝;教徒们公开处决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宣布她的死亡将为人们带来希望,后来又活埋了两个女仆:许多人加入了新成立的“鞭挞派”,其中一些在街上进行活动时当场倒地死去;一些人死去时没有被赦罪,教皇规定了请求免遭传染病的弥散也得不到实行;掘墓人把铲子背在肩上跳舞,高唱“死亡万岁”;人们在游行中将写有“鼠疫”二字的假人扔进河里淹死……

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加确定无误的事物。想起那些躲避着城外抛进来的尸体的热那亚人,我应该感到庆幸了。昨天传来消息,宫廷已经作出决定,设立检疫隔离区和检疫站,隔离可疑的病人听说是向意大利人学习的,他们早在两年以前就这么干了。

街上比以前安静了许多。因为那些房子都空了。有人传说这座城市消失了四分之三的居民,还有一些人正受到饥饿的困扰。所以那天,有人在街上念了一句比埃尔的诗,声音很低,但我还是听到了:“你成长,然后你吃饭/你生活,然后死去,然后腐烂/然后你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正在变化,你看出来了吗?我知道大家都感觉到了,他们也都在变。今天……今天!因为试图阻止对一位罪犯施以车刑,一个年轻人杀死了一个刽子手!许多年以前,这多么难以想像。但我也知道,远在1757年,巴黎的公证人巴尔比埃就在他的日记中,对过分蓄意重复的杀人仪式进行了谴责,从一开始的司空见惯、无动于衷,逐渐演变为不快(例如夜晚吊死窃贼的做法),在他认为惩罚过分的时候甚至公开表示反对。而今天,那些喜爱看到杀人场面的大众中间,终于也出现了这样一位青年。

接近我们的死亡令人难以忍受,陌生人的死,甚至罪犯的死都令人不快。有人公开谈论过这样的观点,理性的光芒正在剥夺魔法的光环。实际上人们都在谈论死,人们还在活着的时候就仔细认真地选择坟地,提出对灵车和随从的要求,为灵魂安息设置弥撒基金和服务,对烛光会、隐修会、穷人和医院给予慈善赠资:教堂祭坛后部的装饰屏上,死神也被天使所代替,不再有受苦受难的炼狱场景,而是灵魂解脱后的快乐和兴奋;死者的墓志铭也不再理会罪孽、痛苦、人间的虚荣、对死的准备,吓人的话语让位给被“召唤”或召集的人具有的信心和平静:一些死人社团主动建造了死人屋,是死者下葬以前的居所,其中有的还有供暖管道,有系在死者两端的绳索,稍有动静就可引发铃响,通知看守;在医学院以公共卫生的名义提出建议的情况下,议会规定今后将在城外的郊区,而不是在教堂建立公墓,杜绝传染病的可能发生;文学作品开始涉及自杀这一话题,令死亡进一步被理想化了……这个时代,我们还有伏尔泰,有牛顿,有卢梭和歌德;医学科学院介入了延长人类寿命和传染病研究;人们开始怀疑来世,怀疑末日,怀疑灵魂和上帝;天文学家们有勇气对彗星和地震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头项的天空已经不再布满看不见的精灵和飞行怪兽,混在骑扫帚的女巫之中:一位公证人在记录中作出了这样的结论,“耶稣基督变小了,上帝之子消失了。

篇5:《百年小平》读书笔记

刚刚读完《百年小平》对他的人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也就不说邓小平什么时候出生、原名、哪里人等这些大家都知道并且也不想去听的东西了,说一些有趣的,重要的事情。首先说一个自己这么多年都理解错的事情。1919年邓小平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当时只有15岁,经过一年的学习,于1920年10月19 号乘坐“盎特莱蓬”号邮船经历39天,行程3万余里抵达法国南部重要工业城市---马赛。由于条件的艰苦,不能支付学习生活费用,说是勤工俭学,最后俭学不成,只好走勤工之路。

本来,邓小平到工厂做工,是想以勤工达到俭学的目的。可是繁重的苦工压榨的他筋疲力尽,低廉的工资更使他连日常的生活都不能支持。资本家的压榨、工头的辱骂、生活的痛苦,是他本来十分单纯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邓小平后来回忆说“赚的钱连饭都吃不饱,工业救国、学点本事等变成了幻影。

在法国的勤工实践,使邓小平初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黑暗面,亲身体验了劳工阶级受压迫剥削的悲惨地位。邓小平在回忆自传中说“最初两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感虽略有感觉,然生活浪漫之故,不能有个深刻的觉悟”

1984年邓小平和美国工会领导人代表谈到他在法国留学时的艰苦生活时说“我也是一个工人,1920年在法国当工人,那年16,当时是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劳动,想挣一点钱上学,但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我的个子小,就是因为年轻时干了重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个好处,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可见这对邓小平以后的政治观点有一定的影响。

从前以为邓小平在法国留学是一件很牛的事,现在才知道是这样的痛苦。

1922年2月进入哈金森橡胶厂做工,是邓小平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在这里,他结识了王若飞,郑超麟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逐步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6年邓小平受党的指派,乘火车离开法国,前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故乡---苏联,在中山大学,邓小平得以有机会认真的、全面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教育,并了解了许多国际共运,联共党内和中国国内的基本情况,使他的理论水平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都大大提高了一步。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结识了与他同学不同班的张锡瑗。1927年秋,张锡瑗奉命回国,在党中央秘书处工作,在武汉她意外的遇到在党中央当任中央秘书的邓小平,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1928年结成夫妇,1930年张锡瑗因得产褥热病逝。邓小平十分悲痛。许多年后,他还深情地对子女说“张锡瑗是少有的漂亮” 1926年底,邓小平一行从莫斯科动身,历经万里艰辛,终于在第二年的春天抵达古城西安,他回国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已处在走向破裂的前夜,政局动荡。1927年4月中国政局发生突变,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在蒋介石、汪精卫联手反共的叫嚣声中,成千上百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中,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不仅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戛然沉寂,民主革命严重受挫,更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推到了十分困难的境地。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在严酷的白色恐怖笼罩下,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为了适应工作,他从这个时候起改用“邓小平”这个名字,之前他叫邓希贤的。

1937年7月 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当时,邓小平所担负的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部队改编后的思想状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为奔赴抗日战场做好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1939年的8月,邓小平去延安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延安,邓小平认识了刚刚从陕北公学毕业的卓琳。此时邓小平35岁,卓琳23岁,9月初的一个傍晚,邓小平和卓琳在杨家岭毛泽东所住的窑洞外面的山坡上举行了一个简朴而热闹的婚礼。当时在延安的中央高级领导人能来的都来了,婚后不久,他们一起回到太行山,邓小平就投入到更严酷的对敌斗争中。

对于西藏的解放,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项政策,后来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就是以这十条为基础,在这个大框架上发展起来的。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和邓小平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他几十年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仗。然而,邓小平一声却没有他上过这片使他梦魂萦绕的热土。他曾多次遗憾地说,他没有到过西藏。但是他对西藏却怀有特殊的感情。1992年1月21日,邓小平到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游览,在那里的“布达拉宫”前,这位一向不爱照相的老人破例同家人及亲属一一合影,他又一次遗憾地说“全国我就这个地方没去过”。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对于“高岗事件”邓小平说“高岗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同志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同志,我明确表示态度,说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反对高岗、饶漱石的斗争,对于刚刚到中央工作不久的邓小平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场战斗中,邓小平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充分表现出对党高度忠诚负责的优秀品质和出色的组织才能,深得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器重和信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受到迫害。在江西的日子里,生活上也受到了磨难。初到江西,家中只有3位老人,60多岁的邓小平显然是家中的“壮劳力”那些清扫拖地、劈柴砸煤之类的家务自然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卓琳身体不好,血压的高压常在200左右,但他也不顾头晕疼痛,抢着做最累最脏的活。她还时常犯病,卧床不起。每当这时,邓小平总会耐心的尽着做丈夫的义务,为她端饭送水,细心照顾。自从被监管后,邓小平的工资停发,改发生活费,全家的经济收入从500元降到200元,着200元要维持他们的生活费,又要帮助远在各地的儿女们,为了节省开支,3位老人在院内开荒种菜,养鸡。在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对邓小平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周恩来示意陈毅子女把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传出去,为邓小平的早日复出做舆论。毛泽东在对周恩来的信中肯定了邓小平,这也是准备起用邓小平的一个信号。周恩来接到信后果断决定,以中共中央的名义通知江西省委,宣布邓小平即日解除劳动,恢复党组织生活,搞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形式的活动。1973年2月18日,邓小平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江西。邓小平回到北京不久后,周恩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讨论了邓小平给毛泽东的信和毛泽东的重要批示,随后,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决定》,邓小平正式复出。4月12日,在从江西回到北京一个多月后,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赫然出现在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为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举行的盛大宴会上,受到全世界关注。一个星期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代中央起草了一份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任中央军委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篇6:《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这本书记录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从第一代到末代,各种不同的孤独始终缠着族人,加上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将孤独诠释得淋漓尽致。有对学术的不懈钻研、有对革命的追求和质疑、有对爱情的执着、有对未知的挑战。其中,名字带有奥雷里亚诺的孩子,会天生具有预测未知和洞察事物的天赋,而名字带有阿尔卡蒂奥的孩子,就会天生强壮勇猛以及鲁莽。

尽管祖母乌尔苏拉一直努力操持着这个家族,和避免家族近亲结婚,但最终由于她的去世以及多种天灾人祸的发生,这个家族逐渐走向衰败。偌大的房屋,能容纳百号人生活,缺少打理,逐渐被白蚁、蜥蜴、杂草等所淹没。直到最后,婴儿被蚂蚁吞噬,验证了了羊皮卷的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从中,我联想到国家和社会,如果社会没有一群勤劳善良、热心真诚的人在奋斗,恐怕也会慢慢地下去,中华民族将无伟大复兴之日。

在阅读的过程中,各种绕口复杂的人名层出不穷,很难记下来,而且全篇找不出主角和线索,几乎每一代人都会有一段奇幻的人生经历。其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最令我敬佩,他不屈服于保守派的暴力统治,挺身而出,率领革命军在最前线反抗,于各地辗转征战、革命,尽管屡战屡败,其后代被到处追杀。但当他的革命取得成功,即将战胜敌人,却突然领悟到革命的本源,蛮横地逼迫手下出卖革命的成果,向保守派作出妥协,甚至向心脏开枪自杀,却因子弹偏离而死里逃生。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冷静睿智,同时也具备着布恩迪亚式孤独,尽管作者写作时对他的孤独一字不提,但是从他各种举动中能够看出。如晚年的他在小作坊制作小金鱼出售获得金币,再制作成小金鱼,如此循环。又拒绝政府对他的嘉奖和授勋,埋头制作小金鱼。

篇7:《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马尔克斯是一名大作家。因为阅读《百年孤独》,我才得以在他笔下的马孔多小镇尽情游览了一番。自己只是马孔多的一个过客,但故事中的布恩迪亚一家却留存在了我的记忆里。

法国小说家伊夫・纳布尔的小说《一只特立独行的猫》里有这样一段话:“这虚幻的人生,周而复始地运转,难以承受与不公义则在一旁伺机而动。我们屈居一旁,于是乎也开始向外趋避。我们也变得像埃布尔一样年老色衰、紧张忧虑,凡事认真,这两者之间的分界点何在?我们在专注的事物上,带入了这么多的情感,同时还要冷眼旁观,因为如此才能客观抽离。”

马尔克斯在四十岁时写下了《百年孤独》这本书,距离它问世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为何还有如此多的人受它的吸引,迫不及待地拿起这本书,甚至有些人不惜花时间一读再读。

马尔克斯不仅仅只是一个作家,同时,他还是一名记者,一名社会活动家。在成为一名专职作家之前,他的一生充满了动荡。在我读到书中的马孔多被美国佬借种植香蕉之名赚取钱财,一边却又尽情压榨工人,而后发生工人罢工事件时,我就知道,这绝不仅仅只是一部描述一个家族的衰落与灭亡的故事。

小镇马孔多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都与拉丁美洲在二十世纪战争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那个时期,拉丁美洲军阀混乱(这点从奥雷里亚诺上校打了三十二场战争可以看出)。而拉美知识界也在冷战时期被世人逐渐遗忘。就像乌尔苏拉遗忘勇敢的丽贝卡一样。这时,四十岁的马尔克斯,以其冷静客观的笔触写下了属于拉丁美洲人的故事。也是他们真实的命运。

在书中,有三千多名工人因为闹罢工在广场被机枪扫射而死,但死亡的真相却被政府彻底掩盖。美国佬的到来为马孔多带来了盛极一时的繁华,他们的离开,却让马孔多变得一蹶不振,并渐渐被世人遗忘。四年多的大雨过去,繁盛的马孔多彻底不见了。

年老的奥雷里亚诺上校看着美国佬在马孔多横行霸道,但是政府却对这一切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心中不禁燃起了当年促使他发动战争的怒火。年老的他走出了自己当年封闭起来的大门,妄想重新打一次真正的战争,将这些外来者驱逐出去,换来马孔多真正的繁盛。然而,这一切太迟了。就像拉丁美洲在军阀混乱时期就慢慢地遗失掉了在世界说话的机会。大家等待得太久,久到最后曾经等待的理由都渐渐被自己所遗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代的生命出生,又死亡。最后,随着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吞噬,奥雷里亚诺死在倒塌的房屋。家族彻底消失在马孔多这个虚构的小镇。其实在这之前,小镇上就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了。

我想,除了书中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和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一定有很多人是因为被马尔克斯的个人魅力和他宏大的历史叙事吸引而来阅读此书的吧。不管怎样,他让我明白,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被世人称作伟大,不仅仅在于宏大的叙事,更在于作品间明明白白或者隐隐约约透露出的家国情怀。

即使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强调和证明人的孤独。“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偿还”、“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著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世间唯孤独永恒。”

但是,在,身患癌症的他还是说出了这样激励人心的话:“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升起;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会放过哪怕其中的一天,对我爱的人说:我爱他们。”你看,写了那么多陈尽孤独的小说,他还是那个拥有无限温柔力量的人。

布恩迪亚家族的后代的孤独真的是天生的吗

许多人都嫌《百年孤独》里的名字难记。可是你若是认真读了下去。相信我,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绝对会让你将那些如此相似却又代表不同灵魂的名字准确记下来。也正是因为情节,它并不是普遍意义上晦涩难懂的名著小说。相反,它是精彩的、引人入胜的、令人着迷的。

在这个故事里,似乎每个布恩迪亚家的人都是孤独的。无论是幻想力十足的家族第一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还是勤劳能干,聪明而富有决断力的乌尔苏拉,又或是打了三十多场战争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还有看似没有被孤独所沾染的绝世美人儿蕾梅黛丝。但是书中的每个人物又是如此的独具个人魅力,如此鲜活,在阅读道德过程中似乎可以听到他们在遥远的马孔多小镇向读者频频传来求救的呼喊。

看完这个故事,仔细回想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我越发觉得布恩迪亚家族的人的孤独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梅尔基亚德斯羊皮卷的准确预告,不过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场合理的、带着强烈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指路牌”。

从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长大成人的自我告白中,我们便可获悉。“当阿尔卡蒂奥还是个孤独的孩子时,时常担惊受怕,他经历了失眠症的肆掠,见证了乌尔苏拉的实干热情,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的疯癫,奥雷里亚诺的高深莫测,以及阿玛兰妲和丽贝卡之间的殊死对抗。奥雷里亚诺教他读写,但同时总想着别的事,仿佛一个陌生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虽然身边有人照顾,但那样的照顾总是显得十分的疏离。

在被费尔南达近乎逼迫的管教下,大女儿梅梅只好顺从母亲的意愿学习古钢琴,在不同的人面前表演。尽管内心对人们冷漠的反应早已心知肚明,但不可否认她是个聪明的人。试问布恩迪亚家族的孩子有哪一个是蠢笨的吗?可是他们都如此的胆小,如此的顺从。所以乌尔苏拉在许多年后才意识到了丽贝卡的勇敢,意识到了这宝贵的品质正是家族后代所缺乏的。

读到梅梅与工匠在一起时,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奥雷里亚诺第二会把这场爱恋称之为梅梅的悲剧。难道仅仅是因为梅梅爱上的是一个工匠吗?到故事的最后,我的疑问才慢慢得到答案。原来梅梅是因为反叛家族才选择爱上工匠。那他们之间,爱情存在吗?可能只有梅梅自己知道吧。但是在这段爱情里她是快乐的,即使这样的快乐最后仍然在费尔南达那不可撼动的权威之下破碎了。

梅梅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小说《无声告白》里的女孩。两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本质在我看来是如此的相同。女孩同样对母亲的要求从不拒绝,最后却死在了湖泊里。所谓的无声告白,难道不是无声控告吗?控告父母假爱之名,却行着剥夺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自由之实。

奥雷里亚诺第二的儿子也经受了这样的自由剥夺。他一生下来就承载着乌尔苏拉想要他成为神甫甚至是教皇的意愿。年迈的乌尔苏拉将他抚育长大,却一直向尚且年幼的他灌输着绝对的【禁止概念】,致使他对陌生的世界生出一种未知的巨大恐惧。而从未真正关心过他的成长。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的确是可怜的,正像书的最后一句所陈述的那样:“注定承受着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同时这个家族也是可悲的,因为后代人的孤独似乎正是上一辈人一手造成的。

为何家族的男人女人会互相滋生爱意,甚至故事的最后真的如乌尔苏拉所担心的那般,家族中的男女结合生出了猪尾巴的孩子。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对阿玛兰妲无边无际的想念里,我们不难得出答案。在他充斥着孤独和恐惧的童年,正是阿玛兰妲的爱抚和陪伴给予了他对这个世界些许的美好幻想。或许这的确有些病态,但在这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里,它的着重点应该在现实二字。

爱情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奢侈品。最后一个布恩迪亚家族的后代不仅长着猪尾巴,而且还被蚂蚁生生地吃掉,最后“只剩下一张肿胀而干瘪的皮”。他是家族唯一一个因爱情结合而诞生的生命,但这由爱情带来的美好消逝速度如此之快,也着实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从马孔多返回家乡的加泰罗尼亚智者的抱怨:“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著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好在他们最后并没有独自与孤独为伴,而是死于爱情以及那荒谬的预言。

篇8: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一、相关内容概述

艾布拉姆斯以构建可以统贯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范式开始, 提出了以文学四要素———世界、欣赏者、艺术家和作品为基础组成的范式体系。在这个著名而影响深远的体系当中, “作品”要素被置于中心, 其余三者则在其外围分别与其成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三种关系, 以及作品自身单独成一论述对象, 艾布拉姆斯将自古希腊起至20世纪上半叶的文艺理论概括为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与客观说。

从柏拉图到18世纪新古典主义批评的主流理论被统筹于模仿说的范畴之下, 即主要着眼于论证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模仿说的主要代表就是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其最为关键的论点, 就是认为“艺术的目的是模仿自然”。艾氏援用这一派中一个十分经典的隐喻———镜子, 来概括古典主义批评这种模仿和“真实”反映有限的客观世界的特点。与之相对的则是表现说, 其主要代表正是浪漫主义的文艺理论。相应的隐喻是灯———它表明艺术转变成为艺术家内心的光辉向外部世界的投射。这是西方文艺理论史两千余年的传统中, 首次将关注的重点移向艺术家自身。尽管被划归浪漫主义一派的理论家们在主要理论方面往往有所出入, 甚至彼此冲突, 但是他们的基本观点即在认为艺术是作家内心的反映这点上是一致的。这正是艾布拉姆斯在划分作家是属于浪漫主义还是其它理论的支持者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在艾布拉姆斯的阐述中,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被确定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两人———被反复引述和提及的英国理论家还包括了雪莱、哈兹里特等人。此二人的理论可谓代表了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亦即表现说的典型范式, 即主张诗歌 (不论是总体概念上的“诗”还是具体的某一诗作) 应是艺术家心灵的反映或表现。华兹华斯的理论, 核心在于主张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现或流露, 并与“科学”相对立。同时他认为, 诗源于原始的情感流露, 其语言也应自然体现作者的情感, 并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共鸣式的感染。与其同时代的柯尔律治除了对他的理论有进一步的阐发或者反拨之外, 最让我受启发的, 在于柯氏创立了与机械主义的文学创造论相对立的有机说, 并且以植物生长的比喻对此理论作了形象且让人信服的阐释。在柯勒律治看来, 植物吸收外界养料转变为自身一部分的生长过程, 正如艺术家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吸收各种情感的、现实的养分, 逐步将其“同化”为自身心灵的一部分, 最终又将其经过艺术创造呈现给世界的整个过程。另外, 柯勒律治论述主观和客观, 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究竟是呈现自己情感还是“如上帝一样”隐藏在诗句背后创作诗歌的世界方面, 也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在随后为众多批评家或是理论家们反复引用和论述, 因而使得两人在世界上成为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让我不无遗憾的是, 尽管本书的副标题为“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但书中对于德国浪漫主义的介绍并不系统, 尤其是对于其代表人物如施莱格尔兄弟、哥德、席勒等人的理论没有成体系的阐述。缺少对占据整个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半壁江山的德国浪漫主义的系统介绍, 对于准确理解和认识浪漫主义的历史, 不能说没有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关于浪漫主义理论的源头

浪漫主义文艺理论与古典主义 (尤其是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在对待艺术的基本观点上如此对立, 乃至引起了文艺史上著名的“古今之争”。但是引人注目而且耐人寻味的是, 二者都能在古代文论家那里找到相类似的源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这两种相左的理论最终有着同样的渊源, 即都是源自柏拉图的理念说 (或理式说) 。只不过, 二者在对柏拉图的阐释中, 为了符合自身理论的要求而侧重于其理论的不同部分, 结果分道扬镳, 及至渐行渐远, 最终才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范式。

应该说, 相较而言, 古典主义文艺批评的范式是较为忠实于柏拉图原本的理论的。他们较为直接地承认艺术模仿的是现象界的自然, 是受一定可视法则支配的自然。另外, 尽管我们可以说浪漫主义也是源于柏拉图, 但实际上他们采用的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改造的理念说。新柏拉图主义者们认为, 艺术并非只能反映现象世界, 而是可以直接反映理念。因为经验表明, 没有任何一种人类艺术是一成不变地再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它们无不加入了作者自身的痕迹。这一忽略理念说中作为中间者的现象世界, 而直接将艺术与理念相联系的做法, 尚未脱离柏拉图理念说的框架, 却为浪漫主义文论的合理性提供了经典意义上的理论依据。这一创造性的改变也为其自身在日后发展成理念在艺术家心中通过创作得到表现和反映的理论作好了铺垫。

另一个被艾布拉姆斯反复论及的浪漫主义源头来自朗吉努斯的《论崇高》。朗吉努斯在他的这篇名作中, 对“崇高”的五种来源的第二种———热烈的、激越的情感的作用作了重点而详细的阐发。尤其是他把“狂喜 (Ecstasy) 状态”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 这也为新的批评方式和批评理论提供了视角。这一批评范式在被古典主义者们忽视了十几个世纪后, 终于被古典主义的反叛者们发现并且加以发扬光大。虽然朗吉努斯本人也许不是一个正式的表现说理论家, 但是他对创作情感这一属于艺术家自身的范畴的关注确实使得浪漫主义者们受益匪浅。

至于在浪漫主义诗歌本身方面, 除了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外, 表现说的支持者们甚至直接将浪漫主义的传统上溯到了荷马身上。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惊讶和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中, 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文学传统中最早的作品, 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文艺理论即模仿说的直接来源, 长期被划归古典主义文学的范畴。但是在浪漫主义理论家们的眼中, 尽管荷马努力在史诗中隐去自己的形象, 他却通过其主人公阿基琉斯 (Achilles) 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自身的典型性格———这正是表现说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从艾氏将《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记》所作的比较中可以见到。然而史诗本身并不能严格被归为“古典的”或是“浪漫的”一方。通观整部《镜与灯》, 也能看到诸如史诗、悲剧这样在西方文学传统上长期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样式, 在归属问题上始终在“力量的文学”和“知识的文学”、“理性语言”和“感性语言”这类带有二元对立色彩的范畴之间徘徊。实际上这些作品在模仿和表现的特点方面, 本身或许就兼而有之。问题的关键仍旧在于批评家们所关注的重点和其阐述所要达到的目的有所不同:持模仿说态度的理论家强调的是荷马史诗中对历史和自然的反映, 而表现说的支持者们则突出了荷马对超自然的神的呈现, 以及作者自身借助人物表达自身情感的方面。这种差异其实反而印证了艾布拉姆斯的一个观点, 即批评家或理论家都是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或者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来阐发诗歌等文学作品, 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这一现象不仅仅在浪漫主义者中广泛存在, 实际上在其之前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为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合理性作了另一个注脚。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在源头上的相似性, 其实也是使一部分浪漫主义理论家在自己的体系或者范式中兼有模仿说 (或是实用说) 及表现说成分的原因。在这方面, 雪莱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方面, 他以柏拉图式的观点, 认为艺术应该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反映, 并且强调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他又从心理学的角度, 坚持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这一表现说的理论。这是因为雪莱持有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即认为理念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的面纱之后”, 而且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这就为他在思想上接近表现说的浪漫主义理论提供了可能。可见尽管承认表现说的基本观点, 并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具有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其《西风颂》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 , 但是根据艾布拉姆斯的阐述可以见到, 雪莱不能算是严格的浪漫主义理论家。

由此亦能看出, 自浪漫主义起, 西方许多文艺理论家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主观性。即便是被归入同一派别的理论家或批评家, 其观点也往往并不决然一致, 有时甚至彼此相左。这在重视经验主义传统的英美文艺界更是如此。不过更为关键的并不在于浪漫主义理论家们各自的理论之间存在多少差异, 而是在于通过论证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理论渊源上的相近性, 以及不少理论家的理论中兼有二者的观点, 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推断:两种范式并非处于彼此绝对不相容的二元对立状态。事实上, 古典与浪漫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这种特性也会加剧整个大的浪漫主义理论范式固有的不稳定性, 而浪漫主义范式的也基本只是存在于各理论家自己的体系中, 从未有过确切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不断的碰撞、融汇、反思与质疑中, 浪漫主义作为文坛主流范式的地位也日益受到冲击, 并最终为新的、更具现代色彩的批评范式所取代。至于古典与浪漫在何种程度上彼此相容和影响, 正如对雪莱的介绍一样, 艾布拉姆斯也只是以较为零散的方式加以阐述。事实上这也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论证清晰。

篇9:《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个现实。一个人,在有了爱和理想的时候,就有了孤独。我们愈爱,便愈发孤独。

那么,今天这个日子,于我,虽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终归不会圆满。《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生全部由童年决定,某一幕某一瞬间,就已经影响到了他们这丰富而漫长的一生。走到最后,能忆起来的,也不过是那一瞬间的景象,只不过那一刻,已不带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边,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们一样,在生命的进程中,执着于最初的不圆满,一直迷失下去。

打开那颗心,拥抱这世间的好,做个注定不圆满,却满足幸福的人。

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乐,却祝自己豁达知足。

篇10: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暑假,我读完了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最开始,我选择这本书时其实是受到了一些早期其他歌曲中出现百年孤独的字眼,所以我才去书店买了回来看。

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篇11:《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

他模模糊糊地知道,他正在干一桩渴望已久但从未想到真能如愿的事;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在进行,因为他弄不清脚在何处头又在何处,也不明白究竟是谁的脚是谁的头。他觉得再也受不了腰里冰冷的寒气和肚子里的空气,受不了那种恐惧,也受不了那既想逃走又想永远留在那恼人的寂静和可怕的孤独之中的、缺乏理智的渴望。

因为有一次当霍塞阿卡迪奥详细地讲述爱情的奥妙时,他打断了对方的话问道:“有什么感觉呢?”霍塞阿卡迪奥立即回答说: “就象一次地震。”

他们就这样在一种难以把握的现实中生活着,这现实暂时被文字挽留着,可是一旦人们忘记了文字的意义,它就会逃走,谁也奈何它不得。

在这场欺骗中,她是那样真心诚意,结果自己也从这些谎言中得到了安慰。

皮埃特罗克雷斯庇从裙子上拿走她的绣篮,双手握住她的手。“我无法再这样等下去了,”他说,“我们下个月结婚吧。”阿玛兰塔触到他冰凉的手时没打一个哆嗦,她象滑溜溜的小鱼似地抽出手来,又做起她的活儿来了。 “别天真了,克雷斯庇,”她微微一笑,“我死也不会跟你结婚的。” 皮埃特罗克雷斯庇失去了自制,毫不羞愧地大哭起来。他绝望得几乎要把手指都扳断了,但还是没有能动摇她的意志。“别浪费时间了。”这就是阿玛兰塔对他所说的一切:“假如你真的这么爱我,那就别再踏进这个家的门吧。”

白天,士兵们高高挽起裤腿,在街上的激流中和孩子们玩溺水者游戏。晚上宵禁之后,他们用枪托砸开房门,把嫌疑人从床上拖出来,送他们俩踏上归途的旅程。根据四号令对不法分子、杀人犯,纵火犯和反判分子实施的搜捕及剿灭仍在继续,但军方面对挤满司令部办公室的受害者家属的询问,却一概矢口否认,“您一定是在做梦。”军官们坚持道,“马贡多没发生过任何事,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这是一座幸福的小城。”

阿卡迪奥对死亡的这套程式感到可笑。事实上,死亡跟他没甚关系,而生命才对他有意义。因此,当宣布判决时他的感受不是害怕而是怀恋。

这时人们从窗户里望见天上正象下小雨似地落下许多小黄花。在寂静的风暴中,镇上下了整整一夜,小黄花盖满了屋顶,堵住了门口,闷死了睡在露天的动物。天上落下的花很多很多,第二天清晨,街上竟象铺了厚厚实实的一层地毯,人们得用铁锹和钉耙开道,以便让送葬的行列通过。

许多人认为他们是上了一种新颖而复杂的吉卜赛玩意儿的当,决意再也不去看电影了。他们想,自己的苦楚已经够他们哭的了,干吗还要去为虚假人物装出来的厄运轻弹热泪呢?

就这样,奥雷良诺和阿玛兰塔乌苏拉接受了小篮子的说法,并不是因为他们都相信了,而是因为这种说法使他们摆脱了恐惧。随着孕期的进展,他们俩慢慢变成了一个人。在一座只消再吹口气就能使它崩塌的房子里,在孤独之中,他们渐渐地化为一体。

她孤零零地坐在桌子一头,面对着十五把空椅子,周围有大烛台照明。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奥雷良诺和阿玛兰塔也没有分担孤独,他们仍然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孤独中生活,各人打扫自己的房间,但是那蜘蛛网却不断地洒落着玫瑰色的粉末。

此刻,两个孤独的情人正在末日的时光里逆水行舟,那蛮横的、不祥的时间徒劳地想把他俩推向失望和遗忘的荒漠。

他走到加泰罗尼亚学者过去的书店门前,头倚着门扉痛哭起来。他明白他是在补哭,对于阿玛兰塔乌苏拉的死他本该当场就哭的,可是为了不破坏那爱情的幻景,他把它推迟了。他走到金童乐园,连声呼喊着庇拉特内拉的名字,他伸出拳头打在泥灰墙上,把手也打破了。

在闪电般清醒的瞬间,他明白自己的内心无力承受那么多往事的重压。受到自己的和别人的怀恋那致命尖刀的刺伤,

墨尔基阿德斯的遗言向他揭示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他与这个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同马贡多一同灭亡。

上一篇:搞笑日常话语下一篇:市政建设项目投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