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2024-04-1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精选5篇)

篇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一、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习内容,延伸课堂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教学,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潮,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可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比如,在教学“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时,由于这是寓言故事类的专题教学,教师在本节课知识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或者是自己猜寓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查阅寓言故事的方法,如百度搜索、爱问搜索、谷歌搜索等,还可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寓言故事网站,或者是电子书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阅读途径,激发想象思维,提高学习效果。这也是大阅读、综合阅读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二、利用电子书包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教材情境,提高学生感悟教材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电子教辅资源———电子书包走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教学资源依托校园网平台,能够在班班通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电子书包里的数字资源有文本的训练题,有原汁原味的视频专家讲座和欣赏,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教材情景,实现学生与特级教师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版本教材上知识的对比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等能力,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感悟水平。

比如,在进行“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上课伊始,教师可从与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套的数字资源库里调出“卢沟桥的狮子”的网页课件,点击课题引入按钮,这样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卢沟桥的全景,从整体上给人庄严、神奇、独特之感觉。桥的两边是排列整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大大小小的狮子数不胜数,大狮子身上有小狮子,大狮子虎虎生威,小狮子活灵活现。随着视频课件的播放,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对每个狮子的特效描写镜头,使学生深切感悟到这数不清的狮子彼此各有情趣,如雄狮弄绣球,雌狮戏小狮,给人一种惟妙惟肖之感。学生不由自主地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作力发出了赞叹之声。惊叹之余,教师应抓住教学时机,提醒学生:卢沟桥是在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年代建成的?在什么背景下建成的?为什么建造卢沟桥?它对当代和后人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燃起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渴望。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数字资源的感悟,进行详细分析,深刻领悟了卢沟桥建造的历史意义,燃起了爱国的热情。而且,学生从写法上也深刻理解了景物描写的妙笔神功,体会了文学的博大精深。数字资源的巧妙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巧用生活中的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材处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语文教学要抓住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小学生很喜欢走进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为学生创设实践学习的平台,综合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时,我提前一段时间建议学生及家长,有条件的话去亲身游历圆明园,并在游历过程中租用一个电子导游。每到一景,电子导游会详细介绍景点的具体情况。通过电子导游的介绍,可使学生全面掌握了圆明园的建造历史、景区布局以及惨遭毁坏的原因,增加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爱热之情,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斗志。教师还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前安排学生学习任务,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所看、所闻、所感讲给大家听,再结合教材内容,从语文的写作手法上、从文章的结构上、从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解。学生听得很仔细,理解得到位,学习效果极佳。这种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材处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运用能力。

四、小结

总之,语文教学应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实际,科学合理选用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与实践能力,综合体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篇2: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一、传统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渗透过程停留在表面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想能够明确,但是内心的重视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反而使学生对这种道德说教逐渐厌倦。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将自身的素质进行充分提高,而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大教师还应充分予以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积极转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思想束缚较为严重

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过程的发展,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向的关键,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过程应该在课外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德育素质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难提高。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动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应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自身的素质应该怎样提高。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德育引导与渗透过程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才能够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这一过程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

(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展开深入教育过程

在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内心进行积极观察与总结,从而对其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这样的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具有

xiaoxue.xuekeedu.com

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也会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形成可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内心的发展特点进行普遍观察,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划分,对于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保证德育教育活动深入研究以及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传统教学思想在于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相脱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将自身的素质进行积极提高,而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没有得到积极引导。从这一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之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同时对其思想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这是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三、总结

篇3:让新课标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全球经济化及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年了解世界、接受发展的必备条件。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质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又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对教师而言, 这是一个新的契机、新的开始、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强、创造精神强等的特点, 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 不喜欢单调、机械地重复与训练。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优缺点, 开展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愉快和自信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激情引趣, 指导学法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 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小学生在课堂上以无意注意占优势, 刚刚接触英语时会感到新奇、有趣。新教材版面设计新颖、色彩斑斓,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 新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如会话、歌曲、故事、儿歌等。因此, 教师要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作正面引导。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开展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愉快和自信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如:采用游戏、唱歌、画画、魔术、全身反应及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无论哪一种教学活动, 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要选择好时机, 选择得当, 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

比如在教学pen, pencil, ruler, book, schoolbag, crayon, eras- er等文具的单词时, 请一个学生到讲 台前面 , 把文具装 入一个盒子内, 蒙上学生的眼睛, 拿出其中的一种文具, 教师问: “What’s this?”学生答 :“It’s a ...”如猜对 , 全体同学 会说 : “Yes! It’s a ...”如不对 , 则说 : “No, it isn’t.”这样全体 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课堂的最后, 可以把这些单词编成简单的歌谣:Schoolbag, schoolbag是书包, 学习用品跟着你;Book, book是书本, 有字有画有知识;Pen, pen是钢笔, 写字画画能用你;Pencil, pencil是铅笔, 写字画画你最行; Ruler, ruler是直尺, 量出长短全靠你;Eraser, eraser是橡皮 , 改正错误全靠你;Crayon, crayon是蜡笔, 五颜六色真美丽。学生一边念, 一边把这些单词熟记于心。

二、互动交流, 改革教法

以往的英语课堂总是老师“满堂言”, 学生“被填鸭”, 最终的教育教学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迷糊, 学到的还是“哑巴英语”。

《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听”、“说”教学放在首位, 教师多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以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且坚持反复运用, 逐步让学生进行英语会话,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语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适应交流、合作、展示等互动式教学形式, 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 多采用外部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口头表扬、同学激励、小奖品等, 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乐趣及成功, 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教学方式的转变, 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又搭起了知识与运用的桥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轻松愉快, 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将得到较快的提高。教师不再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 而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学习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

三、多元评价, 共同发展

传统学习评价往往只是单一地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 比如看学生认识多少词汇、记住多少句子、背诵多少英语对话、写出多少单词, 等等, 只重视考试分数, 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行为及学习习惯等, 造成对学生的片面评价, 从而导致学生发展片面。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新的教育 形势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 建立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使教师多渠道地获得信息,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 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 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 更要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 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努力做到: 评价的内容是多维的, 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 评价的方面是多样的。

篇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应该是在学生经历了同单元中精读课文系统的方法习得之后,学以致用,自学自悟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感悟情感。那么,哪些是教师该放手的呢?

一、生字新词,预习为主。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说:“生字认识就行,词义大致了解即可。”每学习一篇课文,总是需要学生先去预习,初读课文的,因而,生字新词对于已然习得的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是可以借助自我拼读、查找资料等方法来轻松解决的。

二、文本梳理,默读为主。

默读即为不发声地读。默读过程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它讲究眼到、心到、手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着独立作出选择,独立进行思考,并且培养自律的品格。而对于在学习精读课文时经常朗读的学生而言,默读是朗读的进一步的深化。因为眼到,就需要学生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不能不求甚解。心到提醒学生要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手到要求学生边读边动笔,划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落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在提高默读的效果的同时少了教师的朗读指导,节省了课堂时间。因为略读课文一般安排一课时的教学时间。

三、习作指导,少做仿写。

平时,让学生动笔写写,基本以模仿文章的结构、篇章、写作手法为主,对本身就捉襟见肘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说,无疑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尽量不安排类似的仿写。

略读教学虽然是能省就省,但是叶圣陶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时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时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如果只注意了精读,把略读课文一略到底,一掠而过,是片面的。略读课文也应该时略中有精,稍作“精”处理的,教师该出手时才出手。

一、明确目标,正确把握重难点。

准确的目标定位,具体的目标内涵,全面的目标指向,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前必须运筹帷幄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权在握的。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脚踩西瓜皮,说到哪里算哪里,学到哪里是哪里的。教师需要及时刹好车,把好关。比如,汪越老师在《刷子李》这篇课文就紧紧扣住“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来展开课文的学习,以点带面,辐射全文。

二、重“导”轻“教”,适时点拨渲染。

《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急需教师引导点拨之处——文本的含蕴处,重点内容处,内容矛盾处,内容变化处,让学生先读,再质疑,之后教师才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这才是给学生送去的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学生也就有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然大悟。这一点,显然,汪越老师做的比较到位。《刷子李》这个课题一出示,摆在学生面前就是一只不小的“拦路虎”,虽然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了解了为什么把一个粉刷匠称作“刷子李”,但仍留有疑惑:这是个固定的词汇吗?这种构词的方式为什么那么特别?所幸的是汪越老师并不仅仅停留于此,而是在提出“刷子李”就是粉刷技艺高超的姓李的一位师傅后,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深入:捏泥人特别捏得特别好的一个姓张的师傅就叫——“泥人张”;风筝做得特别好的姓王的师傅就叫——“风筝王”,依此类推,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解这一汉语的语言特色。没有这一课题的深刻理解,就不能为下面展开课文的学习做铺垫。同样的指导也出现在“匀匀实实”和“蘸浆”这两个词语的学习上。如上所说,一般,略读课文的生字新词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的,尤其是高段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熟练掌握了字词的学习方法,即便是精读课文,教师也只是有重点的有选择性地加以指导。而在这堂课上,汪越老师却隆重地将这两个词语在课件中推出,不仅多次让学生练读,并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意思。后来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对“蘸浆”仍有出错证明,汪越老师的这一做法是得当的,也是必要的,甚至在教学时上还可以再加以强调,使教学效果更显著更有效。而在教学“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的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那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一长句时,就更有精读的味道了:让学生自由读读,引导学生交流反馈自己对于这句话中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字词并表述自己的理由,之后,重点让学生体会“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与“悠然摆来摆去”二者间的不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天衣无缝”,在课文中具体怎样才是“天衣无缝”。一边体悟刷子李的精湛技艺,一边模仿刷的动作来感情朗读,读出长句的节奏和韵味,从而了解作者遣词造句之用意,——为了凸显人物形象服务这一写作的方法。这一环节精读细讲的教学方式,无疑加深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印象与感受。

三、延伸拓展,开阔阅读天地。

“精读课文,只能把它认作例子的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这是叶圣陶所说。张化万老师也认为略读教学的第一要素是拓宽、积累、持续。在学习这一组单元的文本后,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类似的文章,能让学生的习得得以进一步深化、内化。汪越老师在这堂课上,一开课就出示了《俗世奇人》这本书,着实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好奇,接着让学生来猜想这本书大概的内容,就更加激起了学生一睹为快的欲望,再由此引导出课文《刷子李》,实实在在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这是其一。其二是在课堂结束的环节,汪越老师别出心裁地列出了一副对联,其中横批就是“俗世奇人”,让学生重温了对这本书的感受,同时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此书的一种鼓励。而这种课外阅读的推介,是平时教师很乐意做的一件事。如学了《普罗米修斯》后建议学生去读读希腊神话故事以及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学了《渔夫的故事》后提醒学生去阅读《天方夜谭》等等,不胜枚举。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生自然就把一时的被动阅读转变成了长久的持续阅读,终身阅读,对学生而言,真可谓是受益一生的。

篇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导思浅议人教版新课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善学”,这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这里结合小学数学课教学,概括几种导思的方法。

以趣诱思。

如在教“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让学生分别量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学生得出了它们的周长分别是9厘米多一些,12厘米多一些,18厘米多一些。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圆形的场地直径是100米,用刚才的方法量周长方便不方便?”接着教师说:“现在看谁最聪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以疑激思。

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随便报数,教师很快说出了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验算,结果全对。

接着顺势诱导: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呢?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学生分别观察正面和反面,数一数,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观察结果,一方说是12个,一方说是18个。老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懂得了: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大小正方形来度量。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质疑,在关键处激疑,组织学生讨论解疑,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

以比促思。

根据神经系统的对称规律,两种性质不同或类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强思维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6个三角形,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

xiaoxue.xuekeedu.com

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几类?然后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比边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

纠错畅思。

学生在做题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质?(2)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以几?(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乘以几?这样巧设提问,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变活思。在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修了多少平方米?”

还可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3/4,还剩多少平方米?”等等。

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掌握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思维更加活跃。有些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广泛探求解法。

上一篇:“农村青年培训行动”实施方案下一篇:教学实习心得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