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反思教案

2024-04-17

回顾与反思教案(通用8篇)

篇1:回顾与反思教案

《回顾拓展八》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内容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新意。

2.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归纳总结本单元及本学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一是交流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了解到的异域风情;二是交流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三是交流本学期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体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本学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从他身上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

我还有很多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3.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心德。

4.进行交流评价。

5.各小组进行补充。

6.交流完后办一份“异域风情”手抄报(或剪贴报、黑板报)。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名人名言。

2.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这几个名人。

3.熟读名人名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

歌德的名言强调奉献的精神;雪莱的名言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泰戈尔的名言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普希金的名言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这几位名人的哪些名言,读给大家听。

三、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想想讲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理解(有趣之处在哪里)。

《手表广告》言外之意是说这家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好;

《最短的科幻小说》给人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交通告示》幽默风趣,富有人情味,提示司机注意交通安全──市区内限速30英里;超过60英里,要接受处罚;超过80英里,就会有安全隐患与生命危险。

3.朗读比赛。

4.最后交流一下各自了解或搜集的趣味语文材料。

教师也可相机补充一些

如:劳特公司在其生产的劳特牌胶水广告上写道:谁能用手把劳特牌胶水粘到墙上的金币掰下来,这块金币就归他所有。

再如:在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幅标语牌是这样写的:“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在长岛公路路口,有一块警示牌上写道:“电线杆自卫时,会给汽车和司机带来伤害。”

篇2:回顾与反思教案

回顾·拓展四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教学难点

在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点拨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成语故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乳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教学准备

熟悉本单元课文。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四

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第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学生积累成语故事,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感受成语故事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投影。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

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

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四

程门立雪:杨时游酢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鞠躬尽瘁

篇3:公共行政“范式”: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公共行政,范式,反思

在公共行政学术界, “范式”一词在行政类学刊和著作中的使用率颇高, 不仅如此, 学术界还存在众多范式划分的现象, 正如社会学家李哲尔所认为的, 范式是“用来界定一个学科应研究什么、应追问什么问题、如何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时应遵从什么规则等。” (1) 可见范式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范式的内涵和特点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是为了保障学术领域的稳定和迅猛发展,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构建的具有相同理论模型的共同体信念。它包括以下要素:第一, 共同体。即在主体上, 要有一批具有坚定立场的拥护者。第二, 理论模型。范式的使用离不开理论模型, 上述这些拥护者按照此范式使用所规定的理论模型去解决种种问题。于是, 从共同体和理论模型两个方面具体来看, 范式的特征包括:首先, 唯一性。如果存在第二种“范式”, 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这个范式必须能推翻既有范式并完成范式转换。也就是说, 两种范式之间的关系只能是革命性的超越, 不存在两种或以上具有相同解释力的理论模型。其次, 不可逆转性。范式的转换一旦发生, 新范式对既有范式的科学“革命”, 是具不可逆转性的发展。最后, 相对稳定性。科学史上, 相对稳定的范式会一直成为共同体成员的理论解释工具, 直至此范式不再能准确解释新的事物或现象。

二、西方主流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脉络

1. 政治与行政不可分———德国劳伦斯·冯·斯坦因的公共行政思想

德国公共行政学家劳伦斯·冯·斯坦因是对现代公共行政研究较早的学者之一。他认为, 首先行政与政治不可分离, 即行政就是行动中的国家, 由于实际工作的不同而不同, 实际的行政活动总是与特定社会现实相互作用。其次, 公共行政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民自治等个人利益的统一, 即国家是实现人类自由的手段, 自由和个人自我实现是构建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 (2) 。总之, 在其理论模型上, 他主张不管从功能还是结构上来看, 毋宁说行政与政治不可分, 不如说行政是达成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的手段。

2. 政治与行政二分———以美国威尔逊等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公共行政思想

伍德罗·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为了解决政府低效率和强调政府的责任意识而主张执行政策的“行政”应与制定政策的“政治”分离, 通过行政权力集中化和必要的监督来达到增加公共福利正效应, 减少贪腐的目的。古德诺则具体说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并不是机构上的分离而是功能上的分离, 即“政治必须对行政有一定的控制”, 但也不能在“具体细节问题上影响行政”。 (3) 行政功能的有限分离, 致使“行政”亟需一套制度进行运作。然而,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研究则详细地阐释了关于行政制度的理论, 即包括法律在内多重限制下的行政权力、上下级监督制度、公私分离、对行政官员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官员任命方式等等。毫无疑问的是, 官僚制的出现使得威尔逊为代表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思想的变得更有可操作性。后来, 在对公共行政学学科理论与知识的系统化发展方面, 伦纳德·怀特在《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中系统地着重讨论了行政学的定义, 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及其目的等学科基本问题, 为行政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于“政治”的学科构建了一套理论体系。

3. 美国公共行政的反思与身份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西沃之争

在行政独立于政治之后, 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隐患:第一, 将美国民主政治的传统与技术行政相分离, 追求效率至上的行政目标, 忽略了民主、公平、回应性等规范性价值目标。第二, 公共行政学缺少科学基础, 理论和结论还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和行政原则等没有经过科学方法检验、论证的基础之上, 缺乏逻辑性, 不足以进行科学决策。

对于第一个隐患, 德怀特·沃尔多率先进行了反思性的论证, 首先, 在公共行政核心价值问题上, 沃尔多表明“从某些方面和某种关系上来说, 研究的中心要素是人本身。公共行政的许多研究是通过在公共行政中从事这种行为和过程的人来进行的。” (4) 其最终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 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至上的价值观不应是行政科学的中心概念, 行政不应沦落为为效率服务的技术工具。

西蒙则从传统行政学的科学精确性、逻辑性角度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以科学管理和行政原则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行政学采取的是“散漫的、文学性的、隐喻式的方式”, 随意性和含糊不清的原则经不起科学与逻辑检验。西蒙运用逻辑实证主义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 要提供可行措施而非描绘原则。第二, 尽管经济人追求最优, 但决策者无法达到最大化“理性”, 最终导致无法在执行决策前选择出一套完全适合环境需求的方案。

这一时期的理论模型并不统一, 既有逻辑思辨又有实验实证的方法, 沃尔多认为应在行政中纳入民主政治的因素, 西蒙则欲把自然科学精神和方法融入公共行政学中, 敢于怀疑行政学前辈的原则描述, 将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相分离, 追求具有效率价值的“科学”决策。

4. 突破“效率至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公共行政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 认为政府不仅要关注效率和财富的增长, 而且必须使效率与公共利益、社会公平等目标结合才有意义, 并始终坚持社会公平是公共行政的首要理论, 过分的关注效率必然会在理论和实践上降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和社会平等。

新公共行政学派虽然在公共行政实践中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社会危机迭起的环境下, 强调了在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平应大于经济效率, 在理论上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5. 企业家政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 简单地说, 是伴随着“包括全球经济问题、日益不满的市民以及财政危机” (5) 而产生的。因此, 当新公共管理把矛盾对准了官僚制的同时, 便构建出一个以契约制为核心, 主张“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 (6) ,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作为新公共管理基础的理论模型。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模型, 追求公共服务最大效率的目标, 操作上注重“掌舵”, 即政府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分离政策制定 (掌舵) 与具体服务 (划桨) , “创造一种环境, 让所代表的人民出来管理和经营那些事务” (7) , 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重视契约和绩效, 最后在结果上以监督和反馈的方式实现政府的高效运作。

6. 整合力与回应力的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提升, 换来的是对公平、正义、代表制等参与民主和宪政价值的损害。以罗伯特·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明确将矛头指向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登哈特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不应该是掌舵, 也不应该是划桨, 而应是建立一些明显的有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否定与批评, 例如登哈特认为, 在现代社会由政府单独掌舵是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的, 掌舵的主体应是多元而合力的, 并在此基础上公民参与执行;再如登哈特认为政府职责应由服务于“顾客”的短期利益转向关注社区下公民角色的需要和利益, 通过建立协商对话的平台解决问题, 促使更多的公民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则是对新公共行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新公共行政侧重于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等价值目标, 而新公共服务更为关注通过建立对话和协商平台的方式来达成上述价值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希望建立政府与公民间的双重信任, 并且维护和服务于公民的共同价值观念与公民利益。

三、结论

至此, 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做进一步的整合。按照理论追求民主与效率的角度不同, 六种学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径。具体如下图所示:

用范式的理论模型来校验:A组, 传统公共行政、西蒙等人和新公共管理都侧重“管理”“效率”等概念;B组, 斯坦因、沃尔多等人、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服务均赞同“民主”“平等”“回应性”等概念。如果把六种相继发展的理论均称为范式, 那么也就是进行了范式转换, 这样就会导致以下不符合范式特征的错误:第一, 范式的唯一性, 一定时期内, 每学科只能有一种范式。然而, 实践中却是西沃之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共存。第二, 范式的不可逆转性, 从A、B两条路径来看应是不断进行范式转换。事实上, 在A组和B组的内部, 只是两组分别围绕民主价值和效率的核心而随时代不断完善的理论。从两组行政理论的特点上来说, 尽管在行政的外在形式上, 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侧重点在于管理过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途径强调效率与管理, 而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更为侧重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的途径强调民主价值、社会公平理念。然而, “公共管理并没有超出公共行政学的特征范围”, (8) 六种行政管理理论都是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 在本质上, 他们只是采取不同的办法和理论去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总之, 由于上述六种理论并不满足范式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 因而我们并不能称此六种理论为范式, 也就更谈不上范式转换。

参考文献

[1]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彭和平, 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篇4:回顾与反思

鉴于央视在中国媒体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以及其从1993年开始的广告公开招标项目(该项目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本文试以央视广告招标为出发点,分析中国电视媒体产业化经营中的若干问题并做以下两方面的梳理和研究:

(1)对央视十三年总体广告招标情况和以“标王”为代表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此阶段央视产业化经营做一定的思考。

(2)以第一部分为基础,分析央视广告经营手段和策略的发展,提出成果经验和若干问题。希望以此分析达到促使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更好扬长避短、稳步发展的研究目的。

一、央视“招标”分析

通过表1,笔者发现:

(一)广告招标数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幅相对迅速;

(二)广告招标收入呈现间歇性增长态势,出现两大拐点。分别是1998年后连续三年的下滑和2000年后的上扬,并在此以后基本呈线性状态。且增加10亿所用时间越来越短。

表11995到2009CCTV理念广告招标额增长柱状图

数据来源:根据不同年度央视广告分析文献数据总结得出联系中国实际,我国经济在进入90年代后一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招标金额的上升趋势和我国经济运行状态整体是保持一致的。而拐点的出现也说明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在初期都处于“摸索”阶段。之后的稳步上升反映出广告招标制度在不断完善,招标机制逐渐适应市场规律,企业的投标行为也趋于理性。正如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黄升民所说,投标总体已经进入了理性科学,各取所需的时代。

二、“招标”机制的转变分析

(一)招标思路的变化

2005年招标结束,央视对以前并不十分明晰的招标思路进行了总结,提出:整合中央电视台黄金品牌资源,创新招标项目设置,以客户广告传播效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启动以招标资源为龙头的当年度中央电视台广告资源的全面预售,真正体现媒体与企业、广告公司的三者共赢。在此思路引导下,央视的广告招标活动从理念层面到实际操作都有较大的改革,总结来说是:用“品牌”传播“品牌”的黄金资源道路,走频道,节目品牌化战略,提升媒体价值。

作为中国覆盖面最大、品牌力最强的权威电视媒体资源,在现有先天优势基础上打造出更好的企业营销平台,使企业和媒体更好地实现双赢,是央视广告招标的终极目标。2005年,央视台长赵化勇提出“品牌化”发展战略。这里的“品牌化”不仅要为央视广告主提升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央视本身推进到“品牌化”改革进程。随后在2006年,又提出“绿色收视率”发展理念,引领中央电视台向“民族特色、国家风范、世界影响”的世界级大台迈进,要求在追求高品质前提下的绿色增长,倡导国家电视台的社会责任。“绿色收视率”指的是电视媒体本身要注重收视率,但又不惟收视率;在顺应和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强调电视台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从受众心理学角度指出:观众确有“低俗化”收视需要,但就中国整个社会整体而言相对于“普通收视率”,“绿色收视率”拥有更高的高端观众集中度、社会影响力、品牌附加值、以及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坚持“绿色收视率”不仅保证了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的高端形象,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使招标段广告周边节目的高品质将收视率的各种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在全新招标理念的引导下,同年,央视不仅在广告招标收入上大大提高,同时也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2006年世界品牌500强” 。

(二)运作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各类节目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升了广告总体效果。在多年的广告招标实践中,央视不断摸索着更适合中国企业和媒体实际的资源配置结构,每一年的招标书都有很大不同。比较明显的变动方向是:不断深化广告资源的含义,由最初的“黄金时段”变为“黄金资源”,敢于把比较分散的时间段打包或整合招标。新闻类节目,主题微调,丰富内涵,对以新闻频道或以新闻播报和新闻咨询为主的节目的很多标的物的广告条数进行压缩,以保证有限资源价值最大化彰显。对整点播报节目,增加“冠名报时组合”的次数,通过强化方式加强该组合的广告价值。对板块类节目,按照企业要求调整部分标的物的广告时间,以实现企业在宣传品牌产品的同时,有时间照顾到产品诉求点的信息宣传。

(三)规范招标流程

1、最初几年里,央视广告招标采用“暗标”的竞争模式,导致了很多操作中的不规范。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竞标的信息,滋生了投机心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媒体内部的规范操作,是招标目标没有能够最大效用的实现。从1997年开始,招标开始“透明化”,并最终确立 “暗标入围,明标竞位”的模式,使招标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化解到最小程度。

2、施行对竞标企业的调研和资格审查,以防企业盲目竞争,造成广告资源浪费和媒体经济利益的损失。

3、打造全新广告招标团队,完善服务模式。央视充分认识到:虽同属广告部门,但媒体和企业的广告部门在功能和属性上都有天然差别。2006年,央视广告部提出“务实、创新、和谐”的经营工作理念,并提出打造“市场驱动型”品牌团队、尝试为客户提供更多品牌服务,而不仅仅满足于局限于一个广告信息的发布平台。具体措施有:整合成立“市场部”,负责研究市场、开发市场,为广告经营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策略支持;成立“产品研发部门”,在市场策略的指导下专门进行广告产品的研发。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初步形成了由市场—业务—编播技术—监督制衡四大系统构成的“市场驱动型”组织架构,明确了各个系统的职能、岗位,形成了以“市场”为核心的业务流程。

三、央视“招标”思考

央视招标已走过十几个春秋,已成为中国媒体发展史和企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充分肯定其意义和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的反思。从1994年央视招标方案启动到今天,招标金额的大体上升趋势和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是一致的。但时至今日,就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的中国而言,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国内种种天然和人为的危机,央视广告依然有近百亿的招标金额,虽然央视没有公布“标王”,但据历年数字,2009年“标王”的中标金额至少有45000万元。这样的数字不得不引发笔者的反思:央视广告是否能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呈现的事实能否真的说明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反映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

(二)利益:平衡还是抗衡。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到今天,尽管媒体本身仍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但其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已被日益激烈的竞争激发了出来。长期以来,央视“一支独大”的地位无以撼动,再加上央视不断地对受众细分,增加专业频道,不断扩大自己的媒体影响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广告资源的过度集中。目前其年广告收入已占国内电视媒体总和的三分之一,远高于其他媒体。这给省级和地方媒体极大的生存压力。为了竞争求生存,省级和地方媒体开始效仿央视加大对广告资源的开发,进行资源整合,相继推出各自的媒体广告招商会。但由于这些媒体并不拥有央视得天独厚的资源,同时对自身的开发还很不到位,或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地域和媒体特点的招商途径,在此过程暴露出很多问题。

(三)盈利模式单一,风险抗击能力不足。众所周知,媒体的经营目标决定了媒体的运作模式,运作模式决定了媒体的生存模式,而生存模式最终决定了媒体内容的设定。媒体过于依赖广告的单一经营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和风险。第一,经济形式运转良好,企业经营面貌良好,广告市场景气时,媒体就发展迅速;但企业经营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经济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世界经济危机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其二,把媒体的运作基础完全放在广告上,必然受制于广告主。广告主投放广告的最核心指标就是收视率,为了争取广告费就必然要提高收视率,从而降低媒体品质,使节目内容“低俗化”,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目前的媒体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和入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传媒市场化的程度也逐步深入,媒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竞争环境下,政府、学界对中国电视传媒的引导和研究,以及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探索、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就电视媒体而言,改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媒体内容的改革;二是针对产业主体经营行为的改革。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从本文对央视广告招标的分析以及对中国电视媒介的若干思考可以看出:中国电视媒体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的新时期,媒体广告部门需要完成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变,央视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给中国其他电视媒体和其他类型媒体做出了榜样。但作为“媒体老大”,如何处理和其他各级媒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在广告日趋理性化的时代更好生存发展等问题,仍是摆在我国媒体人面前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磊. 12年:看央视刚刚招标“以变应变”[J]. 新闻知识. 2006(1).

[2]黄升民. “2003年11月18日在‘营销攻略沙龙’上的发言” [R].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2003.

[3]沈沐. 2007招标标书方案起草小组执行组长. 2007年中央电视台换进资源广告招标政策说明[R].新闻界.2007(2).

[4]夏宏博.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2006年11月18日,2007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的讲话—‘让品牌的力量再强’” [R].中国广告. 2006(10).

[5]2006,2007,2008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方案[DB/OL].央视广告部网站. http://ad.cctv.com/02/index.shtml.2008-10-2 .

[6]李佳鹏.2006年央视广告招标出现四大变化[N].经济参考报.2006-5-9(B1).

篇5:大学生活回顾与反思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回顾两年大学时光

回想刚刚来到大学,我们便被大学里的活跃气氛所迷,刚刚挣脱中学的沉闷气息。我们有了充分的自由去做我们以前想做而没时间没精力做的事情。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我们可以去参加学生社团。可以去逛街,可以上网,可以尽情看小说杂志等等。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直到临近期末,当各种考试向我们压来的时候我们才重新感觉到了那种紧张气氛,才幡然醒悟要学习、要把学业弄好。

(一)学习与工作安排失调:“看着以前的同学,拿着奖学金,考了这个证书,那个证书,我觉得压力好大”方思霞、陈微认为来大学两年来,过多投入学生工作中,把固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学生组织里,即使逃课也在所不惜,放松了对于学业的追求。

(二)责任与目标在萎靡的生活中风化消失:“每次晚上睡觉时,都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把时间都用在学业上,可是一上课,就不知觉的把手机拿出来,或者玩其他的”王艺霖、陆炜炜觉得在娱乐方式上,往往都是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看小说、恋爱等等。而上课时间更多的是玩手机,发短信或者发呆,然后当初订立的目标就在虚度的年华中度过。

(三)生活作息混乱,韦承浩用一个词“九三学社”形容:早上九点起床,下午三点上课。大学一段时期之后,我们学会了翘课,找人带点名等“招数”这一现象在。于是早上太累,那等九点在去上课,中午太累了,睡足了在去吧。

二、三省吾身——反省我们浪费的时间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后觉得:在这种不良的氛围下生活,造成了目标目标淡化,甚至于缺失,最终造成心灵空虚。以这种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大学的生活,无论目标如何高远,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长此以往,目标还将何存,而目标一旦缺失,生活与学习则更加盲目,没有了心灵的充实感,最终表现为极度空虚。

另外颜璐、陈璐补充觉得:责任感的逐步丧失,外化为碌碌无为的混日子。刚来时踌躇满怀的

神情不见了,那种担负家庭希望的责任感也慢慢丧失,时间一长,刚开始的歉疚被麻木所取代,缺乏了危机意识,照吃照喝照玩照乐,碌碌无为,以极其无聊的方式打发看似空白实则珍贵的大学时光。

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大学生活与以往高中和初中的差别在于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是宽松的,而非设限的;它是多元的,而非统一的??大学只是给予了你自由的环境,并没有引导驾驭自由的能力的机制,这就让我们去勇于拼搏与挑战。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大家在讨论时候,都会说我的一个同学,或者某某哥哥姐姐,在大学里珍惜每一天的时间,把这个证书那个证书拿到手了,而且现在准备攻克什么什么证书。对于我们,已经度过了两年时光,在虚度中度过了两年时光,现在已经明晰:

学业,无论大学课余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或者在学生组织里任职部长、主席,都远不及把专业知识掌握。学业为本,只有自身知识掌握牢固,才能拥有一个平台,才能从容面对社会竞争。

(一)证书:证书的获取是对于个人能力掌握的评定,我们应该把已经不多的时间用在有利与自身发展的方面,现在努力一点,辛苦一点,花前月下的时间少一点都意味着以后的道路会更加的平坦。

(二)考研:大三,我们都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大四毕业步入社会?还是相着更高的一个平台去冲刺,一个高起点意味着更多得优势竞争力。考研,也是我们的选择途径之一。

(三)就业:毕页对于我们不在遥遥无期,两年的时间后,我们将踏入社会,在社会上为自己的地位而拼搏。而这一切的资本都要归结与现在,只有现在掌握我专业知识,一切才有未来。

篇6:经典诵读回顾总结与反思

维新学校七年级语文教师 刘波

在校领导和语文组同仁大力支持下,今年我们继续开展维新学校 “经典诵读”活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人文教育理念,带领初一初中部诵读经典。在本学年,全体初中部同学系统反复地诵读了《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并学习了礼乐文化。

在经典诵读课的教学当中,不断推陈出新,把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吟诵重新引入经典诵读课堂,开创了学玩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经过本学年经典诵读课的教学实践,再次充分证明:中华经典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最好补充,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开发智慧的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是固本培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历历在目,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美化教室,营造优雅古典的国学氛围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更进一步美化了各班教室。首先是设置书法练习格,并向擅长书法的同学和老师征得书法作品。同学们热情参与,共上交优质书法作品近二十幅。这些作品全部整齐地布置在书画台上,同时我收集了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并打印出来,贴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使人一进入国学教室就会感到墨香沁脾,同时有古典音乐环绕其中,让人如痴如醉,身心得以极大放松。

二、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高效优质课堂

本学期正式开始前,我起草了经典诵读课程教学计划,计划上半学年主要学习诵读上半部《论语》、《大学》和《道经》,下半学年主要学习诵读下半部《论语》、《中庸》和《德经》。在实践教学中,每次上课前,都有课堂记录,并行上下课礼。读经开始时,老师先教同学们“习礼”:向圣人行三拜礼。同学们学会后,培养一位学生主持人,以后学生们就在主持人带领下向“夫子行拜礼”,然后在行云流水般的古典音乐氛围下开始诵读经典了,做到了诵读经典和学习礼仪的完美结合。一节课中,学生们都在大声地诵读经典,没有一刻闲暇时间。课堂完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位置,老师只是起组织、引导、示范、管理、评价的作用。

学生直接系统地读读经典原典,在经典的世界里经年浸润累积,日久学理渐渐得以构建,人文之根本得到切实的巩固,学问的童子功渐渐练成,只有源头深远方能流之长久。读有深度有思想之文字,悟有深度有思想之智慧,立博大宽厚之品质,塑仁爱和平之人格。先期反复通读熟读,后期逐渐过渡到细读精读,同时边学新的,边复兴旧的,学而思,思而学,明其德,悟其理,方可臻于至善之境界。通读阶段基本不做个性化的解读,避免因断章取义而误导学生。学生反复诵读,多多识记。在诵读经典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创新了一些诵读方法,如“循序渐进法”、“循循善诱法”、“退二进一累积法”、“分组PK法”、“诵读与心灵教育、生命教育、德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等。

三、建立多层次评价机制,让不同人才脱颖而出

本学期,经典诵读课沿袭上学期考查办法,同时又有所创新。除了仍然考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以外,增加了背诵经典通关的测试,只要能熟练地背诵任何一部所学的经典,都给予经典诵读课免考的机会,同时期末成绩给予满分。

四、下学期计划和建议

一是培养经典教育师资,扩大经典教育团队,组织带动全体老师们学习诵读圣贤经典,渐渐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让书香和读书声飘满校园。最好是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校领导带头组织每周的经典学习1小时,要求所有老师全员参与。这样,老师的学术素养必将在经典诵读中得到大大的提高,思想境界得以提升,理论和实践的隔阂逐渐打通,慢慢从教师变成大师,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二是继续坚持创办并逐步完善经典读书会。通过经典读书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以及经典诵读在我校的影响力,拉近学生与老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营造人人读经典,个个学礼仪的良好氛围。同时将好的方法介绍给家长和周围的社区,积极引导周围社区和家长开展全家读经的活动,逐渐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参与的立体的经典教育模式。

五、小结

篇7:菜园三小小班化回顾与反思

小班化教学的实验已经实行了一个阶段,从提出理念时的懵懂、排斥到尝试时的失败、反思以及到初具模型时的点点收获,都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我们终于从曲折弯路中找到了一些属于小班化的“亮点”,虽然那亮点还略显粗糙,却能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一抹亮色。

一、在备课上下功夫

我们把备课本划分为两栏。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在教师的活动中呈现前置性作业设计、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巩固拓展这几部分,特别是在备课本上要注明学生的分层作业设计。在学生活动栏内,注明小组合作的学习清单,注明提问时A、B类名学生的回答,必须在每篇教案后面写上教师的教学反思。基本上上备课模式按照南京凤游寺小学的备课方式来加以操作。

二、在上课上寻找特色

1、前置性作业的实施

“前置性学习”把课堂教学内容“前置”,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又把知识进行自我构建,不仅是一种“教与学”时间顺序的变动,更是生本教育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原则的重要落实与体现。在对前置性学习的理念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操作层面:是否每一节课前都要布置?如何检查反馈?是否会加重学生负担?怎样的形式更简便易行,我们认为:新授课和复习课比较适合布置前置性学习作业;前置性作业可以在课外布置,同样也可以在课内完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形式可以多样化。目前,我们所设计的前置性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①口头(交流)式的前置性学习任务。②感悟式的前置性学习任务。③操作式的前置性学习任务。④拓展式的前置性学习任务。⑤解答式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属于较为普遍的任务)。解决问题,让前置性学习的作用得到最大化体现。前置性作业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作业反馈的问题。由于我们班额较大,前置性学习情况很难在课前及时反馈,学生对于没有反馈的作业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前置性作业如同虚设。另外,有些教师也出现前置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脱节现象,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无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对此,我们根据学程导航的教学范式,将前置性学习移入课堂学习中(体验性的除外),即学程导航自主学习环节。此类的前置性学习的安排要求更高,既要给于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又要保证课堂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

2、、归纳策略,进行学程导航实践与反思

学程导航的主要策略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我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了语文学程导航小的基本程序。(1)确定目标。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用“活动单”来进行目标引领,让每组先明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在活动开始前再重复指导一遍,效果会好些。否则,小组的合作学习很容易形成组内优生的一言堂或者一哄而起,流于表面形式。(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没有个体的自主自学和独立思考,不会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自主学习其实就是让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究知识。自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按自己基础、习惯、水平、方式去谈一谈、想一想、说一说、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对自己认为学懂的内容整理归纳,同时将不理解内容画出来,以求解答。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按照:短时、多次、有层次的原则进行。一般每次5、6分钟,一节课至少安排1次,每次安排要求要有层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必要方法上的指导。(3)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是合作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实践中我们做好了以下两方面。第一,分好组。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条件下,我们通常采用四人一组的合作方式。在小组内成员分工要明确,设立小组长1人,负责组织讨论合作;记录员1人,负责记录整理本组合作成果;操作员1人,负责具体操作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各司其职,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分工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角色都了解.。第二,引导好学生讨论。小组讨论时,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考虑那些在全班同学面前想说不敢说,达到小组或全班同学之间更大范围的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即组与组之间或在全班范围内的沟通交流,讨论学习问题和学习成果。一种情况是完全把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情况向集体汇报,交流;另一种情况是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讨论未解决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拿到其他组或全班来讨论,以达到小组或全班同学之间更大范围的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5)归纳总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反馈,二是对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表现做出科学、积极的评价,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合作学习。

三、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和常规制度,保障小班化教学实践的有序开展

为保障小班化教学实践的有序开展,学校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常规制度。2011年5月,学校制定了《菜园镇第三小学生态课堂教学行为基本约定规则》,规则中要求教师执行课前2分钟活动制度、落实课堂基本教学礼仪、建立合作小组或学习小组、小组合作汇报语言的规范使用、鼓掌的基本节奏、口令的基本约定、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的基本约定,以此规则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1年6月制订了《菜园镇第三小学课堂教学单项达标评定标准》,对课堂小组合作的具体环节做了非常透彻的布置,同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各教师课堂教学是否达标。

2011年9月,学校制定了《菜园镇第三小学生态课堂学程导航规程》,规程中对预习导航、合作学习、课堂提问、有效训练、及时辅导、多元评价、反思提升等做了明确的布置。以此帮助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指明正确的方向。

2011年11月学校制定了《菜园镇第三小学生态课堂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在细则中对备课、上课、作业及辅导、检测与反馈作了具体的阐述,以此来深化生态课堂,促进课堂转型,加快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

2011年12月,学校又制定了《菜园镇第三小学关于推进小班化教育行动的实施意见》。意见中对小班化的价值追求、推进目标、工作网络、培训制度等做了清晰地阐述,并作为今后一线教师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四、教、研、训逐步整合,稳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的研究

1、学术推动

明确青蓝工作室与名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是聚焦课堂,开展以解决小班化背景下的生态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为依托,实践小班化教学。2学年先后开展了“青蓝杯教学展示”,“青蓝工作室课题研讨”,“青蓝挂牌课”、“名师工作室课堂展示”、“名师工作室生态课堂讲座”等系列活动。其间学校还制定了每周校本研训日、每月校级课例展示,这些都是学校为小班化教学实践者提供了共享经验的机会,通过注重小班化教育常态下教育教学实况的研究,使实验个体的日常探索与常态课研究结合起来,努力更真实地呈现小班化教学现状,使教育同行者交流学习。碰撞智慧,找到更多更实际的共同语言。

2、课题研究

为推动小班化课堂学习方式的实践和研究,2010年《菜园三小生态课堂模式的研究》被立为县团体课题。质量处和教研组长认真计划,逐步将课题研究和教研组研训活动进行整合,每学期完成1个子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如2010学年语文组《生态课堂背景下的略读课文模式研究》,数学组以 《数学生态课堂模式的研究》为研训重点。2011学年语文组以《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实践,数学组以《新授课学程导航模式的研究》为研训重点。每学期,各教研组都要开展校级或校际的课题式的课例展示研讨活动,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率先攻坚克难,向全体教师展示,并带动教师共同实践与研讨。

2009年4月,我校率先推出了小班化展示活动,倪幼波老师承担了以“共话小班,协同发展”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几个率先尝试小班化的教师聚焦课堂,携手深度探讨小班化教学。

2009年5月,我校陈红老师又进行了全县性的小班化教学课例展示。本次的主题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探索”。在这节课上,陈老师很好的践行了小班化的理念,充分尝试了小组合作,展现我校的小班化教学风格,推动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0年3月,张燕老师又进行了小班化课例展示。本次课例研讨的主题是“充分发挥小班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次的课例展示开启了基于小班化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浓厚了研讨的氛围,唤醒了教师潜在的教学智慧。

2011年11月,我校骨干班指导教师罗松飞、苏峰、任朝红、张燕老师在自己平时实践的基础上向全县呈现了成熟的小班化课例,构建了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轴的课堂教学结构,收到听课老师的好评。通过这些课例展示和研讨,以点带面,逐步积累小班化课堂教学经验。

3、校本研修(1)学校层面:

为实质性启动小班化教育,营造良好的研训氛围,搭建沟通、交流、分享的研训平台,促进培训教师的反思与实践,菜园三小曾多次开展小班化教学培训活动。具体内容有:寻找相同尺码论坛,小班化教育恳谈会、课堂移植。同时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破界限,引进对话机制,与兄弟学校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我校多次承担小班化教育实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同时我们走进上海幸福四平小学、山东潍坊实验小学、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等省内外名校,不断学习,汲取营养,从而提升了认识,拓展小班化教学改革视野。(2)教研组层面

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探索过程中,各教研组积极尝试,找准形成教研训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与突破口,低段语文、高段语文、高段数学组分别进行了以课堂观察为内容的校级研训展示活动,其它各组都尝试开展了新型的听评课,各教研组围绕研训主题,精心设计研训方案,制定与实施课堂评价标准,探讨课型方式,研讨课堂教学,通过专题化、主题化的研训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力求让研修活动发挥强劲的作用,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那就是有效的教研范式。在这方面的探索过程中,数学组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学校的研修活动做了一个示范作用,她们研究的课题制定了适合课题研究的校本教研流程:确定主题——集体备课(或同课异构)——课堂探索——观课记录——集体评议——网络研讨。

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与探讨,学校所确定的两个小班化的子课题研究都略见成效。各组的研训活动也初见模型,从组内分工到任务布置,到课例展示,再到课堂评价、课后反思。各个环节安排到位,每位教师责任明确,课堂点评也在量化观测的基础上更为实在。在整个研训活动中,每位教师既是执教者又是观课者,既是学习者又是传授者,大家通过“评”认识到了自己“教”的不足,又通过“教”让“评”更有说服力。在教研、科研及研训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整合的实效与高效,同时让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3)教师层面

学校为抓实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改进,上学期学校要求教师撰写课堂改进计划。计划主要分为四个版块:走进教学的真实场景、学校质量评估诊断、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学科学力分析。课堂改进计划实际上是上学期推出的小班化微型课题的延续,现在已整合,目的是改变以往空洞的课题研究,真正把小班化的课题研究与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目的是督促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能抓住一个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践与反思。通过生态课堂的实践性操作培训,促进基于学科课型的课堂规程的形成。同时,学校质量管理处又加大力度进行常态课的推门听课,要求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的常规训练。要求课堂呈现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轴的课堂结构;要求课堂上学生人人能交流、能表达;学生实践的时间和合作、展示、受表扬的机会要得以增加,教师的评价要得到重视。不仅要培养学习习惯,而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听课完毕质量管理处就针对存在的问题撰写了各教师课堂整改意见,以此跟踪教师的小班化教学行为。这学期,学校有对全校基础学科教师进行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达标检测。

四、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保障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1、从2008年起,学校就搭建了课例展示平台、小班化教学比武、星级教师展示课等,把一学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向全校或全县教师展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011年学校还开展了小组合作达标活动,根据《菜园镇第三小学课堂教学单项达标评定标准》来逐一判定,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形式初见端倪。2012年,学校进行了小组合作的全员赛课。

2、搭建网络学习的平台。在校园网中,设立一个小班化课题研究的专项学习和交流频道,通过网络,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理论及科研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3、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多次组织教师福上海四平小学、南京凤游寺小学进行小班化观摩与学习,并计划将该校作为教师培训学习的长期基地。

经过三年的小班化教学实践和探索,我校已经初步完成了小班化教学的经验积累,建立了小班化的各项规范和制度,形成了教师的小班化理念和学生的小班化意识,教师能初步运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教学。成效分析:

经过二年的语文学程导航范式的实践和探索,步运用学程导航的教学范式进行教学。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望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4、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

但我在实践和探索中,也面临着很多困难。

1、由于学程导航范式的实践和推进缺乏师资的缺乏和专家引领的缺失,我所走过的探索之路是异常的坎坷和艰辛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依靠同伴互助进行探索。

2、由于近几年来外来学生生源的流入,使原本薄弱的优质生源更加稀少,因而在遵循“学程导航约定和规则”能力的培养上要付出更多的经历和心血。

3、借助于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理念,语文组提出学程导航一教学范式,以此来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时间与空间没有完全得到张扬。

4、由于受班额较大的影响,如何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前置性学习的反馈。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这一方面效果不明显。课堂内学生形式化合作学习现象仍存在,教师课堂上的关注度仍无法达到人人顾忌的程度。

篇8:“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笔者从CNKI期刊网上累计检索到1990~2008年全国期刊中文数据库中关于“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论文3685篇。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仍是职业教育领域实践的热点之一;从研究成果的质量来看,人们更多从理论角度、宏观层次研究“双师型”教师,讨论的大多是教师的应然状态,可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仍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难点之一。通过对20世纪以来“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的薄弱和成熟环节,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建立,更好地指导“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背景

“双师型”教师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且和教育领域、社会领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育领域

“双师型”教师伴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而产生我国职业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据调查,197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仅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20.72%,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校生比例为2∶8,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严重失衡。调整教育结构成为必然。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此后,一大批普通中学逐渐转为职业中学。这种学校尽管在形式和名称上是职业中学,但是实质上无论从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带有严重的普通教育烙印。面对大量由普通教育师资转化而来的职业教育师资,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师资,“双师型”教师的提法应运而生。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纵观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形态有三种:企业形态、学校形态、校企结合形态。各种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客观条件。如今,为适应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迅速发展的现实,世界职业教育已由封闭转向开放,其发展形态也由单一的学校形态向多样化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式广泛存在,这在客观上要求职教师资了解职业世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正是适应国际大气候的一种尝试。

(二)社会领域

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直接影响到为经济领域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发生变化,以满足企业和生产单位的需求。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师资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纵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主要成果发现,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措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较多的关注。

(一)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研究

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一元论;一种是二元论。

一元论 持一元论的研究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固化在教师个体双重素质的培养上,反映了我国职业学校办学的封闭性,是学校形态下的职业教育对师资素质的要求。从对教师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来看,该理论又可以分为:“双硬件”理论,如“双职称”理论、“双证书”理论、“一证书一职称”理论;“双软件”理论,如“双素质”或“双能力”理论;“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理论,如“学历证书+实践经历”理论。

二元论 该理论认为,“双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特征。徐平利认为,“双师”团队应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两支力量构成,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任务驱动性和项目导向性。

(二)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措施的研究

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是高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措施。研究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措施。

宏观层面 研究者认为,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应根据《教师法》及职业教育特点,从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师德等方面分别确定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标准,确立职业学校教师的准入制度。其次,研究者建议,除国家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对职教师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对志愿从教的非师范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再次,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灵活性,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法律和相关政策协调高职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促使职业教育社会化,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有的研究者还建议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使职教师资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更具有人性化;加大学校向社会招聘、引进生产一线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

微观层面 研究者从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实际阐述了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应然模式和实然模式。在职前培养方面,卢双赢介绍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本科+技师”一体化培养模式。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对职教师资职后培训的主要途径。贺文瑾等人认为,应形成“大学—高职学校—企业”三元合作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职教师资。刘勇认为,为了使专业教师队伍具有“双师”特征,应建立结构型教师团队。该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型教师与技能型教师及“双师型”教师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二是双素质教师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类别结构是指“双师型”教师中兼职教师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比例;层次结构是指“双师型”教师中不同经历、不同水平者应形成一定的梯队,该梯队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徐平利主张,改变学校本位的“校企合作”思维模式、僵死划一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建立工学互动组合教学团队。由学校和企业两支力量组成的团队是互动、合作、利益共享的关系,政府通过立法或颁布政策承担协调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关系,为二者找到利益双赢的平衡点。

(三)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多年来,各高职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研究者分别研究了政府、高师院校、高职学校和企业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贺文瑾等人认为,缺乏职教师资的准入程序、严格的准入标准、强有力的人才吸引机制是导致职教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的政府原因。徐平利认为,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存在着社会责任感低、合作意识差、政府协调不当的问题。高师院校培养目标不到位、培养模式不科学、培养课程不合理,是职教师资入行前难以具备“双师”素质的原因;高职院校缺乏长期的培训计划、培训机制不灵活、培训内容缺少个性化、评价标准缺乏发展性和激励性造成教师职后培训积极性低、质量差的现状,兼职教师的聘用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的原因。

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成果的数量成稳步上升的趋势,其质量也有所提高,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实践培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理论分析方面尽管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具体而言,众多的研究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从研究队伍上看,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主体队伍庞大,不仅有职业师范院校和职业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还有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者。研究人员中既有教师,也有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理论研究者。有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有的则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

第二,就研究内容看,尽管“双师型”教师研究产生于我国教育结构调整时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研究的深入总是伴随着国家一些重要的政策、文件的颁布,但是,纵观整体,“双师型”教师的研究涵盖了宏观、微观、理论、实践、教师个体、教师群体等各个方面。不仅研究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也研究了教师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还试图从职业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视角探寻“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第三,从“双师型”教师研究归属的学科来看,该研究不能单纯地归属于某一学科。国家重视、市场需要、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双师型”教师的研究深入到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层次、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正在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四,从研究路线来看,该研究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研究路线。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起源于教学实践,是学者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一种介绍,属于实然状态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意识到在“双师型”教师问题上存在着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于是,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个案中挖掘普遍的本质内容加以提升,从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原理和职业教育原理的角度阐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在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原理的指导下,探寻政府、学校、企业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改进措施,属于应然状态的研究。目前,各学校的研究者正在利用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结合学校和地域特点,构建校本培养模式,并加以讨论与改进,属于实然状态的研究。

(二)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不足

多年来,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总体上进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通过分析大量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存在着概念模糊、理论分析深度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如“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多变,划分维度过多,难以掌握;在培养模式方面,缺乏充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支撑,可行性差。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部分研究者视角狭隘,仅以学校为本位,强调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技能考核,忽视对兼职教师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素质的培养。第二,研究者更多地注重教师的职后培训,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如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考核、实践经历的积累等问题。第三,实践层面的研究,理论基础薄弱,重复研究多,浅层次研究多。

(三)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论题式研究走向命题式研究论题式研究是任何理论研究初始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其最终是为了实现命题式研究。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出现的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下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引用程度不高的现状,需要研究者思考如何使“双师型”教师研究走向命题式研究,进而提高研究效率。

概念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明确规范的概念体系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概念不统一,导致“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出台科学的、人性化、区域化“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

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新时期的研究应由宏观转向微观。具体研究院(系)各学科专业教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兼职教师的培养计划、模式和考核标准。尝试性构建区域性人才网,使职业教育真正走向社会。

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增强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也有助于提升实证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厚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是我们学习、借鉴与实践的宝贵财富。新时期的研究应由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理性分析、介绍阶段转向结合实际利用、创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汤生玲,曹晔.论中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产生与内涵演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9).

[2]徐平利.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3]卢双赢.高校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

[4]贺文瑾.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上一篇:我父亲的教育之道作文600字下一篇: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