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蜗牛

2024-05-07

部编版小蜗牛(精选4篇)

篇1:部编版小蜗牛

部编版小青蛙课件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为大家分享了部编版小青蛙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睛、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睛、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请大家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教师板书课题:小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 初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3句话,小青蛙)

2. 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1)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大眼睛)

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

(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2)读课文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猫头鹰、蜻蜓、啄木鸟、壁虎……)

(3)读课文第三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我们应该保护小青蛙)

3. 课文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棒,青蛙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五、课堂练习:

正确区分下列字,并组词。

青睛()请()

清()情()睛()

六、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识字3小青蛙 大眼睛 四条腿

小青蛙

吃害虫——益虫

七、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语补上的相关作业。

篇2:部编版小蜗牛

所以我的教学建议三个课时是这样定出来的,在唱的基础上再听,会听了,再唱和听结合起来。所以听的也用一个课时引导学生会听,并且能简单描述下听到的音乐。其次,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听一节课音乐,而且还是听同一首曲子,学生难免会有听觉疲劳,更会走神开小差。所以在听的环节中加进律动的环节,有条件可做多媒体,让学生从视听动三方面去感知曲子。同时在律动环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例如在描述那环节中,学生想到的,说到的东西很多。总体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就是一年级刚体验聆听课,可能是老师讲的、提示的比较多。

部编版小青蛙教学反思

《小青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说人人都见过,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所以在一开始,孩子们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讲出了好多青蛙的特点。

最后一个环节的情感延伸,学生们都滔滔不绝,懂得了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要保护小青蛙的道理。

这种教材本身就非常有童趣的上起来稍微简单点,可是有些内容是要靠教师去挖掘的,去发现其蕴含的乐趣,我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更是深深体会了。

部编版小青蛙教学反思

《小青蛙》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它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课文中“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此,我设计本课时本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组词识字、随文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讲完课我感受颇深,反思如下:

一、激趣导入,已猜谜语的形式进入文中

上课前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引出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你发现了什么?之后我总结书写方法,并让学生书写而后再让学生来评价,来鼓励学生爱上写字。

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青”字家族的生字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自读儿歌圈出文中带有“青”的生字。出示这些字:“清、情、请、晴、睛”,引导学生认读,后随文进行识记这些字的意思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异同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初步识记;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的方法加强巩固。如:读文中的句子随文识记,联系句子的意思识记,组个词再造个句识记,初步让学生明白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此时如果我能及时引导学生给生字作自我介绍去识记,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点水,照老师这样把生字介绍给同桌听,用不同方法反复与这些字打交道,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游戏巩固检测生字

采用挑战过关(认读生字)如:送字宝宝回家、编问答歌,同时本课我先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用“游戏”加以检测,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

此时如果我能让学生到黑板上操作,相信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动手环节,同时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反思中改进

1、教学思路还需进一步规划明确,教学设计需进一步完善。如:在讲述青的好朋友时,我若能采用“自我介绍”的游戏及时引导学生给生字作自我介绍去识记,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点水,照老师这样把生字介绍给同桌听,用不同方法反复与这些字打交道,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2、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备课没有精备,没有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只一味想着让课堂有趣,一味追求多样化游戏来吸引学生,使课堂变得空洞。

篇3:部编版小蜗牛

一、关于教材总体编排

原人教版教材课本大致有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四个模块, 大体分为八部分, 教材以入学教育为起始部分, 以四幅模拟场景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日常生活, 了解日常学习常规。第二部分为汉语拼音, 分为13课学习声母与韵母, 在每课之后设有几个常用字。第三部分识字 (一) 与识字 (二) , 识字单元共8课, 每课要求我会认的字12—14个, 我会写的字3个。主体内容为20篇课文, 课文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全册包含6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口语交际话题,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交际能力。附录设有两个生字表与汉字笔画名称表。

部编教材全册大致分为六部分, 入学教育分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体现爱国主义教育, 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识字部分设有10篇课文, 阅读部分设有14篇。每个单元除了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部分新增“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与大人一起读”等栏目, 形式非常新颖, 体现提倡全民阅读的理念。附录部分有识字表、生字表、常用笔画名称表, 新增了常用偏旁名称表。

两部教材对比来看, 总体特点可以总结为立德树人, 自然渗透;保护天性, 幼小链接;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难度适宜, 梯度合理;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倡导自立;课外阅读, 纳入课程。

二、关于选文

(一) 选文篇目。

这部教材编写历时四年半, 各种审核达20多次, 编写非常严谨, 选文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部编教材选文还需要遵循综合性、实用性、便捷高效的原则。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性、具有时代性。

(二) 选文内容。

人文内涵丰富, 选文中有一篇《升国旗》与原教材《我多想去看看》, 描述孩子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真挚质朴的感情, 将人文性渗透在课文中;联系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在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单元, 《比多少》《小书包》等课文揭示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课后设置的练习也与生活紧密相连。选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有朗朗上口的古诗文, 有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儿歌、童谣, 有呈现多彩自然的童话故事;在选文的结尾增加了连环画课文, 不通篇全文注音, 仅部分难字注音, 以检验学生对拼音汉字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学生充分运用识字成果独立阅读, 形成自己的理解, 适时进行猜读。这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关于入学教育

(一)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教材入学教育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三部分内容,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从图片内容获取信息, 中国标志性的北京天安门, 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身穿56民族特色服饰笑容洋溢的学生齐聚在一起的画面, 通过教师的引导, 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谐”与“平等”。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脱离父母怀抱进入一个新环境刚入学的学生来说, 部分学生充满好奇与期待, 部分学生有些许抵触情绪, 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新教材采用一首《上学歌》, 结合图片展示几名小学生背着新书包踏着轻快地脚步进入校园的情景, 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认同“我是小学生”的角色, 同时在歌词中提示作为合格学生应该要符合的要求。

四、关于识字写字

(一) 识字方式多样而有效。

字理识字法, 有古老而又传统的象形识字, 第四课《日月水火》结合古代象形字从字形上识记生字, 会意字识字, 例如《日月明》一课中学习“众尖尘”等生字;归类识字法, 将与时间有关季节相关的字归在一起, 系统的学习生字;反义词识字, 第七课《大小多少》以几组反义词穿插在课文中,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传统蒙学, 现如今在小学阶段提倡国学诵读, 《天地人》一课以“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字作为学习内容, 选自三字经, 体现教材夯实基础, 全面启蒙的特点;儿歌识字, 在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儿歌, 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 强化运用, 联系生活。

在生字旁边书写笔顺、偏旁部首、基本笔画全书同步跟随, 这是原教材所不具备的, 这在一方面从源头上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规范师生书写汉字;识字的更大作用在于运用, 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运用, 因此很大部分识字内容与我们生活相关, 例如收集马路上超市等地方遇到的汉字, 加深学生记忆。

五、关于口语交际

识字加油站。在这一板块内容中增加了部分要求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的字, 达到读写结合, 多认少写,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 这一部分还扩展了反义词近义词等, 通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表, 学习“数学、音乐”等词语, 同样达到识字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猜字谜、童话故事、古诗、儿歌等形式识字,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字词句运用。让这一阶段的孩子接触量词、形近字, 通过字、词、句的强化训练, 让学生能够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把所学运用在生活之中,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的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生字, 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字词句运用将与季节有关的词语归纳在一起, 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篇4:部编版小蜗牛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与慈爱的蜗牛妈妈的三次有趣的对话,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用小蜗牛的慢为线索,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的不同特征。通过小蜗牛不厌其烦地爬行,让学生感受到了小蜗牛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妈妈对小蜗牛的那份隐形的爱。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我用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和课文插图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字义。(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草莓、蘑菇、芽”,说明这些字都跟植物有关;(2)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识字。如故事中的好词“碧绿碧绿”“光秃秃”“爬呀爬”“树叶全掉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很理解,都可以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猜他们的大致意思,这些字就很容易掌握了。

上一篇:以对标为抓手深入推进自主管理争创一流班组下一篇:高校道德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