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教师成长的

2024-05-21

助力教师成长的(共11篇)

篇1:助力教师成长的

助力教师成长的“关键词”

摘自2015-11-03 甘肃教师学苑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锻炼,是一个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这就是所说的教师行动。靠教师自身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增强自我规划意识,使自主成长变为一种积极行动。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一直陪伴在教师成长的路上。

关键词一 —— 梦想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激情澎湃是梦想“自由”的力量牵引着美国人不懈奋斗,最终使自由之声轰响,梦想的力量如此巨大,它可以给前进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梦想是黑夜里的航标灯,可以指引着我们的方舟躲过暗礁,驶向成功彼岸;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太阳,能驱走云霾,让心空朗照。人生可以没有财富,但是人生不可以没有梦想。有梦就有了方向,有梦就有了期许,有了梦想的人生,才会不为一时小利所趋;有了梦想的人生,才会不为一时小碍所挡;有了梦想的人生,会咬定梦想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有了梦想的人生,会风雨无阻,风雨兼程;有了梦想的人生,才会笑对坎坷,所向披靡。作为从教者的我们,更应该是拥梦而前,心中总有伟大的梦想的召唤,让我们用人格感染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让我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成就自己,使自己一直奔走在馨香四溢的幸福之路上!

关键词二 —— 诚爱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爱满天下。教师就是爱的使者,我们的任务是真诚地将我们的爱心的雨露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心之春水流进每位学子的心田,让他们在爱的浸润中,学会爱屋及乌,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对手;爱我们的自然的一草一木,让人与自和谐相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重要的是爱每位学生,爱每一片绿叶,哪怕是有斑点的。真正的使我们的教育做到为了每位学生的终生持续向上的发展奠基!让“爱”这个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时时荡漾在我们的蓬勃校园!让学生们在爱的怀抱中幸福成长,再把爱的火花散布到美丽的人世间!

关键词三 —— 专注

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教育事业是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的事业。它需要每位从教者有一种淡泊和宁静之态,不被浮华的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耐得住寂寞;不朝三暮

四、不好高骛远,有“把每件细微事情都做到最好”的信念;不蜻蜓点水、不浅尝辄止,有一种“发奋探究格物致知”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兴县着我们的教育对象,使他们不断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登攀!曾经有一道高考作文题,题目是以一幅漫画为背景材料展开议论,一个人拿着铁锹挖井,在不同地点挖了许多无水井,且自言自语地说:“这里也没有水。”其实在往下挖几锹就会有清澈的井水溢出,就其原因——因缺少专注而徒劳无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专注如一,才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即教书育人之伟业),才能焕发出每个人的潜在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关键词四 —— 合作

在《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面对鲜活灵动的教育对象,这些要求我们从教者要学会合作,合作双赢。有一篇文章《色彩的友谊》讲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色彩的自吹自擂,如绿说自己是“春天的主宰”;红说自己是血的主色是生命的基元;蓝说自己是广袤天空的基调……大家争论不休,后来雷电建议大家携起手来,合作共前,形成了雨后天边绚丽的彩虹。从教者要想使自己的天空也色彩斑斓,就需要学会合作,学会与组内教师合作,切磋技艺;学会于同一个班内的教师群体合作,各科协调发展;学会与家长合作,共育栋梁。

关键词五 —— 学习

终身学习时代,教师不断的学习意义尤为重要。第一,为学生而学习。教师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这部书比起课本对学生的影响要深刻和持久得多。为“学生而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第二,为教学而学习。教师通过学习,汲取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三,为自我而学习。它以完善人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为目的。这种学习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我们的学习应融于生活的每个时段之中,让学习成为我们行走教育的一种方式。其一是向书本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既要学习教育理念,也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将教师“T”(teacher)的基本素质不断的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朱永新);其二,向同事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多聆听名师的讲堂,甘做一中名师的学生,这种可不是听一年、两年,至少要连续听一个完整的周期,学无止境;其三,向网络学习,与国内的同行互动,向海外的专家取经;还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的磨刀石上不断的磨砺成长!

关键词六 —— 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其主要环节: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者。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的发展的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位教师只有对自己获得的经验不断地进行深入地思考,对获取的原始的经验进行审视、修正、强化等的思维加工,才能使之得以提炼和升华,经验才可以成为一种更加理性和睿智的力量,催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反思的真谛就是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活动进行深入地思考,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的超越自我,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的使新课程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日臻完美。恰切的反思方式是撰写教学后记、教育叙事等等。

关键词七 —— 感恩

教师的职业是“爱满天下”的职业,是用爱激励爱、感召爱、培育爱的职业。这就需要教师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美好圣洁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推动剂。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强健的身体和聪慧的头脑,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往而不胜。每个人都是在父母伟大的慈爱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对父母充盈无胜的感激和真切地关注,这也是人类爱的基石。感谢我们的朋友,是他们在困难时伸出友谊的大手牵引着我们走出泥泞;也要感谢我们的对手,是他们让我们生活在日进日新的奔跑路上;感谢我们的学校,是他们使我们找到了一方成就自我的天地;感谢大自然……对周围的一切花草虫鱼、日月星辰,充满感恩之心,与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和谐的相处;用爱的博大的力量是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教师成长之路,从根本上来说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之路,在成长有这几个“关键词”与你相伴,你的教书育人之路一定会洋溢着芳香、浸透着幸福。

篇2:助力教师成长的

为了能有效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模式更有特色,更有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学,县教研室以学科年级为单位系列研讨活动。我们一年级语文组根据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先征求本组教师的意见,然后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本期我组可行性非常强的活动方案。

我们群通过教研,深深地感受到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活动多,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即学即忘等特点,于是我们从本学期初开始,在深入研读课标、细化目标的基础上,对“如何高效地进行拼音教学”、“一年级的课堂如何控制”、“集体备课《四季》”、“研读教师教学用书《雪地里的小画家》”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众人拾柴火焰高,每次研讨都让初次接触低学段教学的我受益匪浅。感谢各位老师的献计献策,通过这几次研讨我明白了要想上好第一课时,就要做到“紧抓课文多练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记(字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四点:一是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二是着眼全体,时刻为“学”着想,三是千方百计,思考为“练”服务,四是读写结合,保证时间充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自求获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研讨中,瓦岗马庄小学伦伟峰老师的观点我深有感触,他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把我孩子的绘本带到学校读给学生们听。中秋节时我给他们读传统节日的绘本,让他们在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同时也对我推荐的书好奇感兴趣。重阳节时我先口头给他们讲重阳的故事,之后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在我带给大家的绘本里,这样他们都争着读,既丰富了课外知识也巩固了拼音。继而我把这种方法告诉家长,建议他们给自己孩子买本学段适宜读的拼音绘本,发动家长开启学生们的阅读模式。孩子们也非常开心,每天都会主动给家长读,并要求家长把各自的读书视频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在学校我也会按照他们发的照片每人奖励一个积分卡,这样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就更高了。

一年级的孩子灵动,一年级的孩子活泼,面对这群鲜活的生命,我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用心浇灌这些娇嫩的幼苗。

篇3:助力教师成长的

那么,如何借助校本教研这个载体,助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呢?作为一名县级英语教研员,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教师读书———没有任何借口

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口号: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越来越复杂的教学现象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倡教师多读书,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在下乡视导和教材培训中,我经常给农村教师列一些书单,供教师参考:基础类的,如《陶行知教育文集》《大教学论》《给教师的建议》《有效教学方法》等;专业类的,如《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听力教学》《英语口语教学》《英语词汇教与学》《在语境中教语言》等,从反馈的信息看,效果还是明显的。

许多教师认为工作忙,腾不出时间去学习。其实教师越忙,越要多读书。因为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每次备课的时间就少了。

二、苦练基本功———克服“本领恐慌症”

农村英语教师由于外出学习的机会少,造成了他们的思想比较闭塞。但是,只要对教师的基本功常抓不懈,就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英语教师全员参与。内容可分几个板块,如简笔画、英语3—5分钟的演讲(教师抽签,准备一小段时间根据所抽题目进行)、英文朗读(可提前圈定内容让教师准备,比如新概念2的前60篇短文)、板书书写等。

在调研中,我发现,有的农村小学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师基本功训练方面还增加了一些项目,比如行动基本功(站立、走动、对话),情感基本功(爱孩子的眼神、细节)等等,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名师引领———借助专家的力量

开展校本教研有三个要素必不可少: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如果没少专业力量的介入,校本教研很可能走进低层次重复的怪圈。

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一些专业研究人员来校指导,作学术报告,或者课堂观察,现场诊断。专业人员指导教师应用科学的方法备课、上课、教研,农村教师也会近距离感受到教育理论的魅力。我观察到,经常邀请教研员到校指导的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法,选派本校的教学骨干走出校门,参加各种专题学术会议,然后组建一个本土特色的“校内专家组”,实施“青蓝工程”,让他们通过“传、帮、带”,引领更多的年轻教师实现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职业跨越。

此外,还可以邀请英语教研员来学校进行教学现场指导。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很大。

四、课例研究———在磨课中提升自己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英语教师来源不一,专业素质与教学经验差异大,整体实力较弱的特点,可先进行“定人研讨”,再“定类研讨”。“定人研讨”就是瞄准几位新教师,在培养“二梯队”对象时,带上“三梯队”的对象。具体程序是:1.先由“三梯队”教师上课;2.进行执教者自评,独立反思;3.带“三梯队”教师听“二梯队”教师上同一内容的研讨课;4.先让“三梯队”教师评课,因为这时“三梯队”教师已有了全程的真切体验与思考,所以谈出来不空洞,有根有据,有两节课的比较体会,有改进的设想思路,再由其他教师评课,最后由“一梯队”教师进行全面点评,使二、三梯队教师都能有所感悟。纵向看自己,横向学别人。

“定人研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定类研讨”:英语教材里有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语篇教学等。选择同类内容集体备课,然后开展接力棒式的系列研讨。由第一位教师执教,全组听评课后,由第二位教师上重建课,以此类推,最后摸索出一种课型结构,以使所有的英语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如:对话教学课型的探索中,摸索出创设情景,自然、巧妙导入→重拳出击目标语→回归文本,感受语言→巩固拓展→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小组讨论的策略是“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代表发言”,体现小组合作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用理论升华职业生涯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高级形式。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其研究课题和解决问题直接来源于学校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不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具有实效性。在实践研究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科研水平。例如,在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时,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自己费了很大劲,解释了好长时间,学生仍不知该怎么做。有的教师甚至还不知跟学生进行说明,直接让学生做,弄得学生一头雾水。于是,我们就进行了“如何高效布置英语活动任务”的课题研究。教师通过研究,总结出这样几点:

1.高度关注教师自己的指令语言。(例如,可录下音自己反复听,还可让其他人观察并给予反馈)。2.预先分析设计指令语言,提炼出重要信息,并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3.把指令语与课堂中的其他教学部分(如读短文,讲故事等)分开。布置任务前可先沉默一下,可先跟学生用目光广泛接触,用沉默和体态语配合指令性语言。4.展示或示范胜于解释。5.检查学生理解情况,因为教师布置任务后,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理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一两个学生说说如何做教师布置的任务。

篇4: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

一、争先鼓勇,溯游而上——激发内驱力

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容易随波逐流,成为“迷失的新一代”。所以,找准方向、规划人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基于这一认识,学校领导周密部署,开办“青年教师读书班”,每年一期,每期一个月,读具有针对性的精选之书。在读书班里,青年教师们阅读、交流、辩论,学校领导与之进行对话、沟通、指导。比如怎样看待金钱与事业,怎样避免虚度人生,如何在岗位上用生命影响生命等问题,就值得在读书班里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在每期读书班结业时都要举办的演讲比赛上,青年教师们人人登台,激扬指点,各展风采,表达做好教育的信念,陈述发展教育的决心。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们的人生观能得到升华。

同时,还要着力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学校依靠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青年教师,学校领导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给任何人贴标签。努力给青年教师们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均衡分班,均衡安排工作量,让青年教师各显神通、尽展才华。

年度考核和评优评模公开透明。青年教师人人述职,对照量化标准进行评价;先民主选举,再集中研究,推选出让人信服的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对那些没有评上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比差距、找不足,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把思想工作做到位,确保每个人心服口服,口中没有怨言,心中没有委屈,思想上没有包袱。

激励和公平,是激发内驱力的加速器、均衡器。

二、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发挥榜样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领导注重榜样的引领作用,推选出本校三名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榜样。这三位教师的工作风格,一个以“细”见长,一个以“严”出名,一个以“爱”感人。他们从青年教师的切身需要入手,既教育人,又传授业;既重宏观,又重细节。榜样就在身边,青年教师们可以在朝夕相处中随时请教,自然地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的氛围。青年教师们从模仿开始,观察学习,切问近思,耳濡目染,浸染熏陶。长期的潜移默化,日趋成熟,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学校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让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习榜样。每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学校领导总是争取尽量多的名额,分批派出青年教师学习取经,回来再在其他教师中传达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学校经常请校外名师到学校来举办讲座,与青年教师们面对面地交流座谈,解决他们的疑难。学校领导一直坚信,培训是最好的福利,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有实效的重要举措。

值得欣喜的是,由于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们当中迅速涌现出了一批市、县级师德标兵和模范教师,他们的事迹在教育媒体上被广泛宣传。江山代有才人出,学校自己培养出的榜样,又将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注入新的能量。

学榜样,做榜样,榜样就是成长的导航。

三、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适度给压力

适度的压力,能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更专注的工作态度,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学校领导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让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担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在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毫不留情的“逼迫”下,青年教师们深入摸索,不断改进,一点点地磨,一次次地试,在经受近乎折磨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终能百炼成钢。追梦的雏鹰离不开蓝天,他们在更大的场合历练,与不同的高手过招,见识广了,胆子大了,自信心也就更强了。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他们筛选课题,搜集数据,撰写论文,成果一点点积累,由单纯到深刻,由稚嫩到成熟,他们的教研能力明显提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有多人次的论文获得了国家级奖励,获省、市级奖的更多,有多篇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走上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鼓励青年教师去镇内偏远学校支教,用艰苦的环境磨炼他们的意志,用学生纯真的眼神唤起他们的爱心,用肩负的责任激发他们振兴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有了压力,石墨能变成金刚石。压力,创造奇迹。

四、润物细无声,能开二月花——关心化动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对青年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是青年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倾心解决青年教师的困难,在关键时刻为他们雪中送炭,更能使青年教师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

青年教师刚分配到学校来,学校千方百计地保证青年教师吃好、住好、生活好。学校校舍紧张,就从旁边的幼儿园调配来足够的周转房,并及时安装水电,进行必要的装修,买家具,配备厨房和洗澡间,全方位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工会还为年龄偏大的青年教师介绍对象,并指导交往,甚至还要张罗婚事。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政治生活,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教师光荣入党,数名青年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有的青年教师被推选为广水市政协委员。

对于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大难题——高级职称评定问题,学校没有忽视青年教师群体。通过补充评定标准,使青年教师一样能努力创造条件参评高级职称。近几年,有十几名青年教师成功晋级。

学校领导经常找青年教师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在交流中帮助他们解决专业成长中的困惑,消除人际关系中的误解。对工作顺利者,给他们再添一把火;对不顺利者,为他们指点迷津。有好想法的充分肯定,有不平之声的让他把牢骚发完。这样,人人能轻松上阵,个个能稳健成长。学校领导成了青年教师的知心朋友,何愁他们不能心情愉快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呢?

关心和理解,既能产生动力,也是最好的润滑剂。

总之,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对于青年教师,应该如灯塔之于航船,指引方向;如长风之于白帆,提供力量;如沃土之于幼苗,悉心滋养;如秋风之于稻穗,积淀芳香。

篇5:教师党员志愿服务 助力学生成长

助力学生成长

阳城县第三中学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阳城三中党支部在成海军校长的倡议下,创建了一支以青年党员为主体,刘群、延小软、张学兵、张继平、许丽娟等28名党员教师积极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以“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奉献一片爱心”为宗旨,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年级、班级,走进学生,走进社区,倾听学生呼声,解决学生难题。“志愿者服务队”老师的和蔼可亲、耐心认真,赢得了学生的好评。

一、开展了比技能、比作风、比奉献的“三比”活动。

为提高党员教师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学校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比技能、比作风、比奉献的“三比”活动。比技能:看谁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将知识、情感、技能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相融合,比谁的教育教学效果好、效率高;看谁调动学生乐学、善学的方法巧;积极探索“导学问练评”高效课堂模式。比作风:组织党员教师志愿者成员参加“道德讲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教师职业特点,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探索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作风如何建设并思考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奉献:看谁对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贡献大。党员教师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学校各项大型活动的服务中去,如各级教育教学活动、大型文体赛事、课改探索、省市级课题等,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身体力行,提供优质服务。“三比”活动的有效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党员教师志愿者的业务技能。如今,年轻党员 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一线骨干力量,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

二、关注教育教学 服务学生全面成长

阳城三中党员教师志愿者服务队主要由40岁左右青年党员教师组成,他们发挥岗位技能和优势,立足本职,重在帮助那些在学业、心理、经济方面需要帮助的同学,以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为扩大党员教师志愿者的影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党员教师志愿者服务流程、学生预约方法等信息,让更多的同学及时了解资讯,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受益,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针对优秀生和学困生等不同的群体,党员教师志愿者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双向选择,在深入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学业指导、定期交流、追踪辅导帮助学生成长。每位导师帮助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记录学生成长、发展的轨迹,以便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形成教育成果。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学习升学压力不断加重,他们面临着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最优化等心理需求。在学校校委、团委及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下,党员教师志愿者对在校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跟踪调研特殊心理对象,为其提供专业疏导。学校党员教师志愿者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员”的资格考试,获得相应证书,并以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平台,开展咨询、谈心、游戏等个性化心理疏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人性化心理引导,提供常态化心理疏导服务。

三、关注社区环境 为构建美丽阳城出力 党员教师“志愿者服务队”不仅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成长,还服务周边社区,净化周围环境。“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对校园周边的市容环境进行清洁、整治。“志愿者服务队”或拿着扫把认真地清理卫生死角,或用卫生筷捡起行人随意丢弃的果皮、纸巾放进自备的塑料袋,或将散乱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摆放到规定的位置,或用小铁铲仔细地清除贴在墙上的违章小广告„„

篇6:助力成长的作文

我想,自律推动了我成长。刚上初中,总感觉不适应。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改不了小学做作业的习惯。才写一会儿,我就坐不住了。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有时还找本书瞅瞅,可这一瞅瞅就放不下了……这样下来,别人可能都写完作业去完了,可我还在月光下写字,边写还边抱怨。第一次月考的失利,让我开始反省自己,我这种毫无自律可言的方式真的对吗?我开始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我成长了,缘由我的自律。

我想坚持推动了我的成长,。就拿我假期计划默写为例吧。我放假前就计划好假期默写诗词,放假玩了几天,这计划也抛在脑后。几天后,我猛地想起,心想:“反正又没人知道,不干也罢。”但我还是写下了第一首古诗,给老师拍去。这写了第一首,就停不下来了,因为潘老师把这个发到群里表扬,刚开始坚持是为了颜面。我都告诉自己:“你默写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进步。怎么能是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写呢?”于是我为自己而奋斗,而坚持。我成长了,源于我的坚持。每天背诵默写一首古诗,至今已坚持20天。

篇7:助力成长的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我觉得,在我的成长道路中,助力我成长的那股力量,就是父母、亲人对我的鼓励与陪伴。在我看来,那很重要。父母对我很有爱心,我一点一滴的进步,就与对我的鼓励与陪伴息息相关。

在我的印象里,每当我遇到困难,父母会鼓励我。上小学那会,我很胆小,语文特差,不敢大声读书,不敢回答老师问题。回家就哭,父母经常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多鼓励我,回家后,又参与我的学习,和我一起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陪我大声读书,大声与人交流。在父母鼓励陪伴下,我变了,能读敢说了,语文成绩也提高了。

每当我做了好事,父母会表扬我、鼓励我;每当我不开心,做了错事,父母总是会教育我、开导我,帮我分析失误在何处,不改正会导致什么后果。他们鼓励我做事要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不惧怕未来道路的一切艰难险阻,做阳光、勤劳向上的人;鼓励我以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不要因为任何事而退缩。为此,我感激父母。

有些人会觉得成长道路上父母很唠叨,没有给他们自由,没有给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们的鼓励胜过一切。他们的一心一意为了我们好。正是因为这些,我觉得亲人的鼓励与陪伴是助力我成长的力量。

我知道他们把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带大,培养成一个初中生,有多少的辛酸与不容易。我现在就在想办法回报与他们,也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报答他们的深恩。

篇8:助力教师成长的

以往理论培训,大多数教师“听起来激动”,但走到现实则“少有行动”。分析问题所在,是理论与现实之间联系不紧密,教师似乎明确其中的道理,但具体到自己的学科又感到无从下手,最终的结果是听是听,做是做。

让理论与实践更紧密联系的莫过于案例,理论培训案例化,是力求将理论学习内容在案例中体现出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思考,让参培者能够明确基本理论,从而促进教师的迁移应用。应用案例培训理论,侧重于对理论应用的体验、感悟与理解,其优点至少有两点:一是让培训者更容易理解理论;二是让培训者能较好地迁移应用理论,而这正是理论培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培训完全可以通过案例化的形式来实现,像目前基于“云服务”“移动学习”“微课程”“翻转课堂”“MOOCS”等都可以通过较为经典的案例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参培者的积极性,让参培人员能较快地进入学习,从而提升培训效果。当然从案例到理论,还有一个从理论再走向案例的过程,这在培训中也是需要关注的。

实践培训学科化

实践培训学科化,强调要从学科应用的角度的来思考、设计培训,要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结合学科内涵思考信息技术有效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科应用培训方案。从学科角度思考培训问题,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思考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主要的应用方式;另一方面这些应用方式主要涉及技术要素及教师如何获得。

实践培训学科化,还强调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学科一致或相近。作为培训主讲者,应该通晓信息技术应用与本学科教学,这样培训者可以很全面地梳理出学科教学的主要应用方法,设计出容易被培训者接受、理解并可模仿的案例,切实提高培训效果;作为被培训者,各地、各校选送时应优先考虑各基层学校的学科骨干,并逐步把这些业务骨干培训成为学科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策略,提升培训与应用的实际效果。

考核评估差别化

1.强化基础与发展相结合

从基础上来说,各地、各校、各人情况不一,考核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利用考核评估的激励作用,促进应用的发展,结合基础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从地方来说,各地教育信息化基础差异很大,强调所有地方在一个时间节点完成培训是不合理的,可以考虑让一些地方先行一步,这样也可以积累经验,为后续的培训提供借鉴;从学校来说,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差异客观存在,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环境,放在一个起点上考核,显然是有失公平的。从个人来说,有学科差异、年龄差异,还有个人性格、个性等差异,对所有人采用一个评价标准也是不科学的。

2.强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一个人通过培训拿到合格证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把培训学习所得用在日常教学之中,所以集中培训只是过程之一,关键在于培训之后的应用,即应用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习质量,在考核评估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强化这一方面。具体策略上,可以考虑分段进行培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要通过集中培训与应用实践的多次结合,巩固培训效果。

3.强化个人与集体结合

篇9:助力新教师成长的三大要素

[关键词] 新教师;关怀;氛围;成长

新教师大部分是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年轻人。从人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来看,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从教育的生涯而言,这恰恰是他们工作的婴儿期和哺乳期,一旦他们在工作的初期与别人拉开差距,那么这样的差距就对他个人以后的发展造成影响,对其执教的学生造成的影响也非同小可。新教师工作的学校,决定了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营养,使他们迅速地“断奶”,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乃至优秀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学校的氛围、管理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优秀的工作伙伴

同事是工作环境中的“软实力”,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与团结互助,体现了一个团队的氛围,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教师而言,从原来学校的“象牙塔”走上充满挑战的工作岗位,陌生的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畏惧感和倦怠感。这时候来自同事的关心帮助可以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减轻心理上的不适,进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心情投入工作中。

学校要根据新教师工作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寻找良好的工作伙伴,包括带教的导师、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怀的备课团队。

1.导师指导

导师,指新教师的指导老师。现在大多数学校为新教师安排诸如“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名称不一,性质大体相同,属于师带徒的形式。通常大家都会把导师的责任理解成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而很多导师也会自然地把自己归为学科指导教师这一类型。但实际上,新教师刚上任,面临的问题非常广泛,包括班级管理的各种细节,如纪律调控、如何与家长沟通、班干部的任用、班级文化布置等,林林总总,这些都是当务之急,甚至比课堂教学技巧来得更迫切。因为这些都关系着教师能否顺利完成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学校为新教师安排指导老师,必须明确告知这些”导师”,其责任涉及新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

同时,导师也应成为新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精神引领者。导师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的倾情投入,都将会影响新教师的职业情感。好的导师,必须给自己的徒弟树立一面旗帜。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导师的人格魅力对徒弟带来的影响远比说教来得更有效。

2.团队关怀

集体的关怀互助能够给予新教师诸多情感支持。新教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有的人刚开始也许教学设备都不会使用,学校的一些常规要求不完全清楚,如何改作业,如何备课,如何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甚至外出培训活动的调课,诸多细节对于新教师来讲陌生而又繁琐。一个温馨的、积极向上的备课团队,给予他的不仅仅是关怀和示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团队像一艘船,船开得快,才能带领全体船员跑得快。

二、良好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包含硬件软件,从硬件上看,包括教学设施、校园文化布置、后勤保障等。从软件上看,涉及教师之间的关系,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等。这里说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指的是学校对新教师的管理方式。

1.提供成长动力而不是压力

对于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学校总喜欢给他们“压担子”,如给他们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总体比较差的班级。大多数毕业生总是先被分配到一年级。学校有什么大家不爱参加的活动,就安排新教师去,美其名曰“压担子”。新教师缺乏工作经验,课堂调控能力还需要锻炼,一开始就来个“下马威”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更何况他们要面临诸多培训,从范围上说有校内的、区级的、市级的,从内容上说有学科的、班主任工作、班队课、师德教育、基本功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写阅读随笔等。难怪有的新教师说,再熬一年,等考核过了就没事了。一个“熬”字,透露出多少无奈。新教师的职业初期就用“熬”来做注脚,那拼搏了几十年的老教师呢?教育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学校应从新教师的特殊性出发,让新教师先在纪律相对稳定的班级任教。

2.用引导代替狂风骤雨式的批评

新教师与老教师相比,不管是教学能力还是管理能力都有差距。当新教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教务人员不应劈头盖脸地责怪下去,而是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长辈眼里还是孩子,到了新环境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90后的年青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比较有个性,对自己的个人素质充满自信,却对自己在工作中显示出来的不够成熟的一面缺乏足够认识。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在他们身上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时候老教师就要像教育学生一样,注重示范,耐心等待其成长。

3.不把分数当作衡量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

很多学校衡量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经常采用的方式是看教学成绩。同一个年段的班级,平均分落后的教师往往成为学校领导的“帮扶”对象,轻则谈话批评,重则加强跟踪监控。这样一来,教师如临大敌,学生也累。

对于刚刚上岗的新教师,学校要给予一定的目标值,但不一定非得树立“学生成绩必须高于其他班级多少”或者“年段最后一名就是最差”这样的观念。教育的成果,有时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看得见,能力培养更能影响学生一生。只要分数差距不是很大,如3分、5分这样,大可不必过于紧张。给新教师一段时间,帮助其提高教学能力,同时发现他的闪光点,逐渐树立自己的教育风格和教学自信。

三、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

1.成立学习共同体

用任务的形式逼教师成长,教师会有抵触心理,甚至牢骚满腹。而团队的学习氛围可以对教师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教师产生“不学习就会落后”的紧迫感。学校有一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队伍,给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成长带来的正面影响非常大。学校要倡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学习共同体,用团队的力量去彼此影响,相互促进。一支团队,有一群爱钻研的人,年轻教师必然会被吸引进来,在浓烈的学术氛围影响下,提升个人气质和教学能力。

2.积极搭建成长平台

学校要善于发现苗子,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让他们勇于去表现,去参加比赛。有些年轻教师说,每一次的赛课都在不断地磨合、思考、研究,上完课后虽然感觉自己掉了一层皮,但整个教学思路都开阔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新教师的成长,需要教师本人的自我努力,更需要外部环境的刺激给予其动力。教育管理者应站在不同的方向思考,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为其助力,尽可能缩短磨合期,让新教师迅速完成角色转换,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

篇10:团队助力个人成长

(二)——团队助力个人成长

四月,张雁、方志和我都有一个意外的惊喜,很幸运成为李芳老师的徒弟,有更多机会得到师傅李芳老师的指导。师傅李老师很关心区里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我们三个徙弟的专业成长更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先是给我到砖桥小学送教的机会,并以此为契机,让淑冬主席带我到白鹤和泰山多次磨课,最终将执教的课例送至省里参评录像课。同时,她也提出希望以课例研究的方式打磨张雁和方志两位老师,在淑冬主席的安排下,两位老师多次磨课,精心准备,作为徒弟向师傅的汇报课。本来活动定在周三举行,考虑到周五有茶陵思源学校教师考察团的客人来访,所以将此次展示整合到星期五。

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非常成功,不仅得到了教师团成员的称赞,也得到了师傅李老师的高度肯定,高兴地给两位老师执教的课定位——两节展示的课都是好课,对两位执教老师也是赞许有加,给予高度评价:一是都很用心,准备充分;二是数学素养不错,语言干净利落;三是对教学目标把握准,都是有意义的数学课。也表扬了天元小学的数学团队,肯定了学校数学团队在研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张雁老师执教的《探索图形》我全程参与了磨课,方志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参与了第二次试教,所以在这里我选择对张雁老师的磨课历程和大家分享。

考虑到五年级只有两个班,第一次试教,拿五

(二)班的一半学生进行教学。虽然只有二十多名同学,张雁老师凭借自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中老师的教学主线比较明确,通过创设讨论、交流、分享、质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魔方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过程,探索涂色大正方形中不同涂色(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小正方形的位置及数量。较顺利地走完了设计的教学流程。但也存不少问题:一是学生对不同涂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棱的数量关系比较模糊,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二是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的环节不可取,既费时又误导学生,显得多余。

课后进行了集中研讨,针对本课存在的问题,数学组群策群力,对课堂中存大的问题认真归因分析:本课重点要突破不同涂色小正方体(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在大正方体中的位置,如何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大家认为可以将探究棱长为2cm和棱长为3cm的正方体作为前置作业,让学生课前用萝卜、土豆等物品进行涂色、分割、拼接,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

第二次上课是行政观点,用五

(二)班另一半学生进行执教,由于学生课前对棱长为2cm和3cm的正方体进行研究,为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并能借助魔方解释两面涂色、一面涂色与大正方体的棱长和面的关系。这次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老师不仅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不同涂色小正方形(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与大正方体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还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探究规律背后所隐藏的本质:三面涂色相交于点,两面涂色相交于棱。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对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规律本质进行探究。

这次上课,效果不错,特别是谢睿杰同学的发言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文校长更是感叹学生智慧的无穷,学生的潜力无限。但是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如老师在“一放”中探讨有几种不同涂色情况,它们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以及分别有多少个面,都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形式单一,问题的很碎,课后我们建议采用设计“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汇报中辨析、纠正、明确。

第三次上课是徒弟向师傅的汇报课,区教研员李芳老师亲临指导,还有茶陵教师团观摩学习。这次上课较行政观课又有提升:老师循循善诱,诱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其中学生有细致地观察,有理性的思考,有大胆的猜测,有合情的推理,有思维的碰撞,学生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揭开规律所隐藏的本质:三面涂色相交于点,呈点状分布;两面涂色相交于棱,成线性分布;一面涂色在面上,呈面分布;没有涂色在大正方体体内,呈体分布。老师带领学生揭开规律的面纱,规律不再显得那么神秘,它们只是与点、线、面、体有关系而已。

在课后的交流中,李老师很欣慰,特别肯定了天元小学这支年轻有思想的数学团队。她谈到跟其它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和教研员特别羡慕天元区有像白鹤小学这样出色的数学团队。现在,她都会特别强调,天元区还有一支数学团队,那就是天元小学的数学团队,这支团队在淑冬主席的引领下,也很优秀,来势很好。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很高兴,自豪之感由然而升,我们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回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张雁和方志两位老师在微信中发表的课后感言,现摘录如下:

总想起黄督的一席话,靠一个人的能力可以走得很好,但有一个团队的力量会走的更远!谢谢一路走来,黄主席、导师及方志、莹莹的技术支持,梦莹的陪伴才得以面向我的师傅淡定,从容。

——张雁

如释重负,尘埃落定!今日的教研课离不开幕后功臣的鼎力相助,师傅精彩点评,冬姐、兵哥的耐心指导,雁姐和彭总的出谋划策,以及梦莹和黄蓉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二位班主任的无限助力。——李方志

篇11:梦想助力成长作文

钢琴是乐器之王,它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激励我成长。就像莫扎特一样,他从小出生音乐世家,他由父亲指导学习钢琴,他也学得很认真。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和姐姐,去各地参加钢琴演出。他长大了,有了自己写的曲子,每次当他在人们面前演奏完了,人们就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当我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心想:“我也在学钢琴,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像他那样举世闻名的大钢琴家呢?”后来,我感悟到了,因为他很努力,一点也不松懈,每天练习十几个小时。而我呢,练习一个小时就喊累。

有一次,我们琴行要举行一场钢琴展演,所有人都努力练习着自己的曲子,可我心里一直在想:“为什么要举办展演啊?我弹错了怎么办?我不记得了怎么办?”就在这时,我好像听见莫扎特对我说:“你不会弹错的,也不会忘记曲子的,只要你有足够相信自己的决心。”可我的心里还是像有十几只小兔子在蹦来蹦去。

我无心再练习,一直在想着“出错”这一类的事故。我的手指一直弹错,十个指头像十个调皮的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都走过来,问我怎么了,因为我平时很少弹错的。我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是不可能成功了,我自己都注意到了我非常心不在焉。

回到家里,我更是无心写作业,心里依然想这件事。虽然我心里一直在担忧这件事,但我还是在练习着。我知道,我自己只要一遇到大型演出,我就会怕,那舞台上的聚光灯,对我来说,就像乌云压顶一样。以前每一次演出,我都让妈妈给我请假了,因此所有人都知道我怕上台。可这一次,老师不许我们请假。

我知道不能请假后,都快哭出来了,所以我只能好好练习。“我多么希望时间能静止啊!”我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我好像听见莫扎特在对我说:“你不要怕,你只有上台了,才能战胜自己,战胜困难,战胜与你作对的胆小,我相信你会实现你的梦想,成为比我更优秀的大音乐家。加油!”

终于到了展演的那一天了,我去到指定的地点去抽号码,我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拿了一张纸条,我的天哪,十号,这么靠前!我差点摔倒。唉,认命吧!

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时间按下了快进键,很快就轮到我了。我深吸几口气,走上了台,我心里虽然紧张,可是我还是大大方方地上台演奏。我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不要弹错啊!我能行我能行!”“是的,你能行!”我似乎感觉莫扎特就坐在我身边,我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演奏开始了,我居然奇迹般地没有弹错一个音符。我指间的音乐仿佛行云流水,连我自己都陶醉其中。我突然一点儿也不紧张了,开始享受这次表演。我仿佛看到我坐在台下,台上是莫扎特演奏着钢琴。到了快演奏完的时候,我开始舍不得这个舞台了。我又仿佛听见莫扎特在对我说:“你做到了!你真是好样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比我还出色的大钢琴家。为梦想加油!”我弹完最后一个音符,站起身,向台下鞠了一躬,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现在就是“莫扎特”,“莫扎特”就是我!

上一篇: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下一篇:计算机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