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2022-06-25

第一篇: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度抓党建述职报告&聚集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基层党建培训班讲话

2019 年度落实主体责任述职报告

一、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一)高位谋划推动,在安排部署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 X 次;建立班子成员指导联系机制,累计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X 次。。

二是加强谋划部署。按照县委总体安排部署,精心制定 XX 镇主题教育推进路线图,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确保主题教育不走样不变形。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 LED 屏、村宣传栏、村村通广播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党员群众对主题教育的知晓率、参与度。

(二)践行初心使命,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领导“ 率带学” 。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X 次,领导班子带头开展专题研讨 X 次,观看教育片 X 次。

二是丰富载体“ 促进学” 。实地参观 XX 纪念馆、禁毒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三是营造氛围“ 共同学” 。X 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了“你是XX人吗?你爱XX吗?你为XX的发展尽力了吗?”大讨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三)坚持求真务实,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一是做到精准选题。通过“上级点、自己选、基层提、集体议”等方式,确定调研主题 X 个,以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二是做到深入基层。紧紧围绕调研主题,深入联系指导的村(社区)、非公企业和基层单位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摸实

情、听意见、找对策。

三是做到实处发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调研成果,形成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 X篇,解决工作难题 X 个,办好惠民实事 X 件,发现好经验好典型 X 个。

(四)深挖症结根源,在检视问题上下功夫。

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围绕初心使命,采取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多种渠道,共征集对班子意见建议 X 条,对个人意见建议 X 条。。

二是找准差距短板。对照党章、正反典型,既对标先进、又正本清源,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达到了深化认识、凝聚共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效果。

三是梳理问题清单。把检视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结合工作思想实际,查摆问题 X 条,确保检视问题不虚不空不偏。

(五)对准问题靶心,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立行立改。坚持立行立改,对马上可以整改见效的要抓紧整改到位。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盯住改、限期改,稳步推进整改。二 是开展专项整治。聚焦“X”专项整治,盯住脱贫攻坚、禁毒工作、XX 新城开发等重点工作,一件一件梳理研究、一项一项整改落实。

三是开好民主生活会。在 XX县长和县委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镇党委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了突出问题,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主题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理解把握不够精准。个别基层党组织对主题教育的整体把握上存在偏差,各

项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

二是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虽然形成了一批成果,但在推动成果转化、落地见效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虽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务实管用的经验、制度,但是在结合工作实际上、抓常抓长上还需持续着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持续用力,切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效。

一是坚持学以致用,持续强化理论之基。始终把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政治任务,结合 XX 实际,抓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是奋力担当作为,持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发扬 XX 精神,引导全镇党员群众见贤思齐、见德思齐,在联系群众、连心群众的过程中,不断砥砺初心、担当使命,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三是立足长效常态,持续巩固教育成果。抓好“回头看”,通过看学习教育是否扎实、看调查研究是否充分、看检视问题是否深刻、看整改落实是否见效,逐项查漏补缺,使“回头看”成为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进的过程,不断巩固和扩大主题教育成果。

二、关于基层党建工作 (一)聚焦补短提能,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抓实主责主业。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上主动作为,坚持勤安排、作表率、抓督促,主持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 X 次,带队开展党建督查 X 次,约谈党支部书记 X 名。

二是注重靶向提能。在

主题教育调研中逐村调研了解村干部能力弱项,集中举办 3次集体培训,靶向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征地拆迁、禁毒工作、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能力。

三是聚焦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学、广泛讲、微宣传等方式,引导全镇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

(二)全面融入中心,有效服务大局。

一是服务脱贫攻。

坚。把主题党日与扶贫走访日有机结合,开展“大核查”工作,通过交叉检查对“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情况进行再核查,发现并整改问题 X 个。

二是服务 XX 新城建设。抽调 X名党员干部组成征拆工作组,细化任务、分片包干,截至目前已完成核心区域 X 户 X 万平方米拆除工作,如期完成 XX征拆任务。

三是服务安全稳定大局。落实领导包案和信访接访日制度,今年以来处理省网信访件 X 件、县新联办交办件X 件、化解信访积案 X 件;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检查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四是服务禁毒工作。村(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巡逻队,建立“每月一摸排,每月一研判,每月一会商”机制,今年以来,共破获涉毒刑事案件 X 件,起诉 X 人,行政拘留吸毒人员 X 人,强制戒毒 X 人,社区戒毒 X 人。

(三)突出问题导向,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抓实问题整改。紧盯上年度落实主体责任述职评议点评意见,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和主题教育查摆问题,整改突出问题 X 个,有效提升工作质量。

二是有序推进“ 一肩挑” 。从严抓好村级带

头人队伍建设,对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进行逐一审查,调整撤换 X 人,及时开展补选工作,推进 X 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讲授党课 X 场次;坚持政治标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X 名,新发展党员 X 名。

四是做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严格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着重做好食堂、宿舍改造等基础保障工作,及时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目前,全镇干部职工总体状态较好,食宿等保障基本满足。

基层党建工作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短板。

一是 压力传导不足。规范党建基础工作要求还不够严、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一些基层党支部工作质量较差。

二是成效不显著。尤其是在服务中心大局方面的效果还有差距,比如今年初,XX 寺村、XX 村因发现制毒窝点被通报。

三是为民服务意识不强。XX 村党支部服务能力不强,信访矛盾较突出,群众反应较强烈。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努力,做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一是加大督查力度。采取月推进、季检查、半年督促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党建任务落实。

二是巩固基础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务干部能力素质和业务能力,切实提升工作质量。

三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禁毒工作、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强化使命担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一是抓好统筹谋划。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全镇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定期研究布置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制。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从廉政教育、廉洁履职、联动公开、监委会工作等方面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链条、闭环式责任落实体系。

三是强化考核督促。镇党委与各村(社区)党组织签订了《千分制综合目标考核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分数 X 分,今年以来,已经开展全覆盖工作督促 X 次,切实把党风廉政工作压力传递给基层党组织。

(二)加强政治建设,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是深入推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成立了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类分层制定了全镇科级领导班子和村(社区)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坚持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意见建议、检视自身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认真、持续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确保主题教育学习入心入脑。

二是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突出位置,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营造了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抓纪律的氛围。

三是持续强化思想政

治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扎实开展党员民主评议。

(三)坚持标本兼治,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规定和禁令。进一步完善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机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等多项制度;管理使用好项目经费,健全完善财、物管理制度。二是严格请假、考勤等日常工作制度。规定上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及配备制度,杜绝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公务接待杜绝铺张浪费,按程序填写公务接待清单。完善财务手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严把政策关,杜绝了工作中出现违纪审批、把关失控现象的发生。

三是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廉政风险防控要求,认真做好 A 级廉政风险点所涉及的权力运行时间、地点、事由、方式、责任主体、结果等,做到行权留痕、责任可倒查。

(四)强力正风肃纪,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一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惩贪治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约谈,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力正风肃纪。

二是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坚持公开选拔职位、公开任职条件、公开选任程序,优先选拔在重要岗位、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工作中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干部,增强干

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

三是强化作风效能巡查。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镇纪委对服务窗口及工作人员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建立巡查台账,重点对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在岗情况、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了巡查,通过约谈、通报批评、限时整改等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

党风廉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问题和短板。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知识培训和基层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二是业务培训偏少。目前各村(居)监委会发挥作用有限,普遍存在年龄偏大、业务不熟的情况。

三是干部教育有待加强。通过近年来的党风廉政教育,贪污腐败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部分干部在责任担当意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持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错变大错。

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常态化梳理廉政风险点,不断完善制度和措施。

三是加大干部职工的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筑牢防止腐败的思想堤坝。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 。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督促班

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制度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定期开展调研摸排、问题研判、决策会商,并瞄准问题建章立制,用制度推动问题的解决。

三是完善规范体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运用考核指挥棒作用,真正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二)强化思想建设,明确工作态势。

一是抓统筹推进。组织学习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统一班子思想认识,主持召开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分析会,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情况。

二是抓政治统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注重学以致用、学用转化,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三是抓思想引领。利用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干部职工会和镇村干部会,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反对传播政治谣言、诋毁和贬低党和国家领导人等错误思想倾向。

(三)加强监管管理,确保正确导向。

一是强化重点监管。加强对长期越级上访、缠访人员的监控,杜绝其在各个场合制造和发布抹黑党委政府的言论,对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实的言论,安排专门的舆情直报员进行回复和处理。

二是确保舆论导向。重点关注乡村文化院坝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演艺队,镇综合文化站不断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指导,引导他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公告栏、宣传横幅、广播站、宣传

单等形式,对老百姓重点关心的政策法规进行重点宣传,对非法串联、造谣生事的重点人物重点监控,牢牢把握舆论形势。

我镇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是新形势下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是对外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用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力度和结果运用,把意识形态工作考核与理论武装、党的建设、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聚集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县委书记在基层党建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要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一、突出党建引领,从“跟着干”向“争着干”转变 1.书记要真抓,带好头。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都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将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返乡能人、本地乡贤等培育成为农村基层班子成员,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更多优秀干部到村任职,着力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推动工作重心由巩国脱贫成果向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2.部门要配合,搭好手。要健全责任体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主动投入到乡村报兴战略中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出力,事事为乡村振兴让路的良好局面。

3.能人要作为,示好范。要广聚乡村人才,在有、引、用上

下功夫,适当放宽条件招录大学毕业生充实县、乡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加快培有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通过迎老乡回家乡建家乡、引乡贤议乡事,切实发挥好乡贤能人的作用。要鼓励乡土能人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鼓励农户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资金、技术等入股方式创建或加入合作社,使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金。四是农民要主动,出好力。要坚持以农民、本土人才为主体,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消除农民“等靠要”的思想,突出党员带头,通过以奖代补、宣传培训等措施,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民的内生动力和自我造血功能。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引导退休干部、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参政议事,形成“大事一起干、优劣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要适度提高村干部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完善体制机制,从“因缺施策”向“因材施策”转变

1.坚持规划先行,一杆到底。规划不能“为了规划而规划”,要避免过度规划。要依托我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科学编制结合我县实际、符合民意的特色产业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规划要特别强调社会责任,讲求实效不折腾,要接地气。规划重在执行,定了调子,绘了蓝图,就婴一张蓝图抓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切忌换个领导换个调子,换届班子换个棋盘子。

2.坚持绩效并重,减轻束缚。乡村振兴事在人为。

要加强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权重,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不能只看“做了没有”,更要看“效果如何”。要建立可行的纠错容错机制,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搞乡村旅游的风险很大,在考核中应充分考虑实际,不能“一杆子打死”追责。要适度减轻乡村干部工作压力,让其陪检查、补资料的时间少一点,谋发展、抓经济的时间多一点。

3.坚持以奖代补,倾斜扶强。要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我县已出台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不仅要长期执行、严格兑现,还要适时调整奖补方向,重点向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倾斜,向农村电商、品牌营销、乡村旅游等市场环节倾斜,扶持重点领域突破,扶持发展龙头做强,不撒“胡椒面”。要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调动农民积极性。

4.坚持集体经济,打牢基础。要鼓励各村通过资源资产回收、租赁、开发、入股等各种形式,盘活村集体资源,适度发展产业基地、乡村旅游、社会化服务等,逐步建立集体经济运营组织,使村集体经济发展趋向市场化。要探索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对于村集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井将续产生效益的,可考虑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切块“蛋糕”,经考核作为村干部绩效奖金,以改善村干部传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围绕生活富裕,从“建美乡村”向“建富乡村”转变 1.要因地制宜,留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要按照“传统建

筑现代化、现代建筑传统化、公共设施景区化、建筑取材本地化”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挖舌尖上的乡愁、传统手工艺的乡愁、传统节日的乡愁。

2.要先易后难,分类推进。要重点抓好农民观念转变和素质提升,可以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党员示范星级评比、送绿化苗木等活动,鼓励农民建好美丽庭院。要结合人居环境改善整治,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在公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沽化、绿化、美化行动,有条件的村庄着手开展河水治理、村庄景区化改造等工作。

3.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做好“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工作,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村,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样板,开展老年康养、民宿、写生、观光、农事体验以及供外地取经学习的农旅项目建设,学会讲故事,深挖文艺元素,拓展和延伸景区内涵,拉长游客消费时长。要重点做好村庄规划,聘请国内顶尖设计团队,精美布局村庄,精心设计游玩项目,精准定位游客需求,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4.要农旅融合,衔接市场。旅游的目的是聚集人气,赚钱靠背后的产业。要精准定位市场,完善配套产业,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做准确的市场推广。

第二篇:打好“三张牌”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这是在充分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后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创乡村振兴大好局面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人才聚则事业兴,事业兴则国家强。要坚持“派强用好”与“严管厚爱”双管齐下,用好人才这张“王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早日照进现实。

打好人才“选拔牌”,任人唯贤“尺度”清。干部人才队伍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要把好“三关”,把真正愿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留下来。把好“政治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党性纯洁、信念坚定、明辨是非的干部选出来;把好“能力关”,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原则,结合地域实际,对队伍进行科学搭配、优化组合,发挥人才最大效能;把好“作风关”,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持之以恒端正干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打好人才“管理牌”,责权明确“戒尺”严。驻派干部不仅需要在改善农村产业布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上专研发力,也要成为基层党建的带头人,使基层工作不断在党的指引下实现突破、开创新局。同时,驻派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共同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还需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共谋乡村发展。此外,要严格考勤、请销假、工作汇报等要求,明确请示报批流程,让纪律成为规范言行、强化担当的有力手段。

打好人才“发展牌”,严管厚爱“方向”明。组织“招贤纳士”是基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人才发展制度是“筑巢引凤”的根本保障。定期对驻派干部进行分级培训,可帮助干部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履职水平。不定期开展与驻派干部的谈心谈话,可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排解负面情绪,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干部晋升和福利保障制度,可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此外,适时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不仅可对品质好、业绩优的干部形成精神激励,同时可在社会营造学习先进、干事担当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基层、奉献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篇:某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地属**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核心区和**万亩高原夏菜基地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X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2019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X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X人,评定技术职称X人,与**市**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X人次,实现劳务收入X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X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四、“文化”为魂,树立乡村文明和润新风

大力实施文化繁荣兴盛工程。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创建行动。充分利用学校、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乡村大喇叭、村社微信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村民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乐在农家”广场舞比赛、农民丰收节等活动18场次。二是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引领农村社会风尚。邀请区级道德模范开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为主题的道德讲堂2场次;结合七一党建活动日,表彰了一批五星文明户、孝老爱亲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褒扬乡村新风,努力在全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为弘扬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制作道德文化墙,依托“一约四会”等群众性组织,坚持正面引导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常态长效整治不良习俗,重点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第四篇:践行普惠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大善县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开展情况作以下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工程。为更好的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2018 年以来,人民银行大善县支行紧紧围绕普惠金融的工作要求,充分借鉴普惠金融兰考模式,以农村商业银行为试点,以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为载体,以评级授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形成了以农商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协同参与

的发展模式,我县的做法,多次受到市县主要领导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大善日报、学习强国等主要媒体也多次予以报道。

一、主要做法 (一)创建党建金融联盟,发挥党建统领作用。

一是人民银行大善县支行积极推动县政府制定出台《大善县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形成了以县委县政府为领导、各部门参与、金融机构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建对普惠金融的引领作用。二是各金融机构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经营班子为副组长,各支行行长、部室经理为成员的普惠金融实施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做实、做深、做精农村金融,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更近、更快、更实惠的金融服务,为大善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一是根据大善地域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定,形成了全员参与、以信用定额度、以额度定星级、宽授信、严用信的工作方法,既扩大评定覆盖面,又严控金融风险。

二是以信用评定试点村为依托,全面推进信用户信用评定。信用村居民贷款一律享受利率优惠 2%的政策,信用村中的信用户贷款再增加3%的优惠幅度。信用户第一年用信记录良好,第二年用信可以再优惠 3%,第三年乃至以后扩大为优惠 5%。

三是逐步完善信用体系的建档增点扩面,建成了“城乡居民—城乡商户—企业及其上下游”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保障惠农支农资金的有效投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三)

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打造品牌化金融服务

为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工作,人行大善县支行专门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大善县支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分工方案》(延银发【2018】46 号),分工明确,任务具体,重点打造“物理网

点+自助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一是开展人口分布调研,根据大善县域村庄分布特点和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特点,针对不同乡镇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计划。组织各金融机构与服务站管理员签订管理协议,明确服务站管理员工资考核办法,刺激服务站管理员办理业务的积极性,使普惠金融服务站管理有制度保障,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二是增加普惠金融服务站设施配备,满足群众差异化金融需求。硬件方面投入使用了新型惠农自助终端I58,与传统型设备相比,新型普惠金融设备全程自助操作,无需人工代办,实现了小额现金存取、转账、查询等多项业务功能,同时提供缴费、充值、消费等民生服务,有效节省客户排队办理业务的时间;软件方面在每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张贴“阳光信贷服务公示牌”,宣传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及服务,使普惠金融服务站成为阳光信贷业务的联络站,切实打通农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扩充服务站

活动形式,打造多功能服务站点,与县民政局合作,在服务站设立爱心捐助活动中心,张贴“爱心接力 温暖麦乡”慈善二维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捐赠活动中。同时每月组织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服务站进行宣传,内容主要包括普惠金融服务站业务范围、假币识别、反洗钱和非法集资等,提高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四)

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促进普惠金融全面发展。

一是确定大善农商银行为普惠金融业务重点培育对象,鼓励其大力开发特色金融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稳步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二是大善农商行先后推出了金燕 e 贷、幸福 e 贷、扶贫 e 贷、“乡村振兴贷”等六大系列 26 款金融产品,其中“金燕快贷通”简化了贷款流程,大大地缩减了审贷时间。同时,对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上门金融服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合作社给予信贷资金支持。

三是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考

核评价、差异化政策等方面着手,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完善自身普惠金融产品和政策,促进“三农”业务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五)规范管理,严防发生风险

为有效防控普惠金融服务站运营中的潜在风险,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七项管控举措:

一是聘用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加大巡检力度,每月至少巡检两次,按月提交工作报告,并实行风险共担机制,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二是把信用评定、金融知识宣讲、客户维护活动定期在普惠金融服务站开展,同时反复宣讲普惠金融服务站的业务范围,既能扩大活动效果,又能有效监督。三是发挥“党建金融联盟”作用,让当地党员和协会会员参与监督。

四是明确检查监督的次数,并认真考核,严禁在原有代办站设立,严禁对普惠金融服务站分配存贷款任务。

五是发挥监察专员的作用,定期对监察区域的普惠金融服务站进行独立巡查,在第三方公司监督检查基础上再监督。

六是扩大公示范围,在普惠

金融服务站之外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形成监督合カ。

七是加强后台运行数据监测,发现异常动向,立即进行专项排查,真正管好风险 。

二、取得的成效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突飞猛进

一是农户电子信用档案逐步健全。截至 2020 年 3 月底,大善县已为 6 万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覆盖率 52.7%,农户普遍拥有了经济“身份证”。二是信用贷款逐步增加。截至 2020 年 3月末,大善农商银行已累计完成信用评定行政村 337 个,占全辖345 个行政村总数的 97.68%。采集电子信息建档户数 63332 户,评定信用农户 49467 户,授信金额 18.67 亿元,用信金额 2.02亿元;累计评定信用商户 2726 户,授信金额 1.68 亿元,用信金额 0.43 亿元;评定信用企业 143 家,授信金额 23 亿元,用信金额 17.51 亿元。

( ( 二) ) 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截至 2020 年 3 月末,大善辖区建成投入使用普惠金融驿站共 151 个,布放 ATM 机具 108 台,POS 终端 778 个,流动银行车1 台,初步构建了“营业网点+自助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实现了“简单金融业务不出村,复杂金融业务不出乡”的金融服务目标,满足 50 万群众的需求。

(三)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作用发挥明显。

截至 2020 年 3 月末,累计走访贫困户 6040 户,发放扶贫明白卡 15200 余张,投放各类扶贫贷款 1085 笔,金额 24440.8 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 16 笔,金额 22412 万元;小额扶贫信用贷款 1069 笔,金额 2028.8 万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01 户脱贫;保障了惠农支农资金的有效投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和兰考普惠金融“一平台四体系”在我县得到了深入推广和复制。

(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防范了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通过信用评定工作的开展,老百姓明白了信用就可当钱花,返乡就业、创业人数增加,涵养了当地税源,农民贷款难、贷款贵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农村空心化”的现实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老百姓的金融素养也大大提高,挤压了农村非法集资、电信诈骗、保健品诈骗的市场,有效保护了农村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许多村组、农户都将信用户牌当作“好人牌”“文明村民”牌,是农村“娶媳、嫁女”的重要参考标志,都争取早日挂上信用户牌,整个社会信用意识全面增强,村委凝聚力显著增强,乡风更加文明。自2018年2月23日以来,大善农商银行300多名员工历时810个日日夜夜的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构成了新的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社会上一些小偷小摸等违法犯罪人员无立足之地,社会治安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提升了老百姓的安全感。

第五篇:让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

——旌德县乡村振兴战略调查报告

张美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主战略。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面积904.8 平方公里,人口15 万,辖10 个镇、68 个村,现有林地面积97.7 万亩,森林覆盖率69.2%,林木绿化率73.1%,素有“山区小县、林业大县”之美誉。旌德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践行这一伟大战略,从机构设置、人才配备、政策保障、财政供给全方位的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一、 旌德县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

1、争当“两山”理论的实践者和排头兵。

旌德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手抓绿水青山,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文明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旌德样板;一手抓铸就金山银山,紧扣五大发展理念,打造健康产业,重点抓好“健康制造”“特色小镇”、“全域旅游”、“文创会展”、“银龄康养”等产业。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勇当两山理论的排头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被国家环保部选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旌阳镇成功入选国际慢城组织,成为安徽省首个获此称号的县城。

2、党建引领,配强村两委班子。

扎实做好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把一批思想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办事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廉洁奉公守法的优秀村干部选入村两委班子,起到领头雁的作用。比如路西村村书记黄晓本就是一位非常实干,有思想,有眼光的村书记,在他的领导下路西村千年古树得以保存,空中茶园经营有道,全村初步形成了生产区、生活区、生态区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的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外包,发展欣欣向荣,每年给路西村集体经济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是旌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这与路西村领导强有力的引领带动作用分不开。

3、率先推行林长制,守护绿水青山。

2017 年6 月,旌德县率先在全省县级层面推行林长制。林长主要承担本行政村范围内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大力宣传林长制,全面落实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定期上报林长制工作进展情况,协助乡镇林业站管理生态护林员。旌德县现有林地面积97.7 万亩,森林覆盖率69.2%,林木绿化率73.1%。全县紧紧围绕“增绿增效、管绿护绿、用绿富民”的目标,各村书记亲自担任林长,肩负起守绿增绿的重大责任。新安晚报、安徽网的记者在旌德县采访时看到,在县城和通往乡镇的道路上,有很多诸如“林长制,林长治,不砍树,能致富”之类的宣传牌。旌德县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继续实行产业转型,从原来的‘砍树’,向现在的‘看树’发展,发展一些经济林,增加林业的附加值,多方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同时适当照顾贫困户让他们加入森林的管辖与看护,以增加其收入。

4、勇于改革创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旌德县在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开展了“抓股改,促三变”改革,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18年2月份率先颁发了全国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发放首笔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抵押贷款。村集体产权改革后,农民们每年都能获得一笔分红收入,为今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了个好头,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锋和典范。

二、旌德县乡村振兴存在的不足

1、主导产业不强,持续增收乏力。

主导产业不强,农民经营性收入难以快速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形势不容乐观。作为一个山区县城, 过去乡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近年虽然某些乡镇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比如宣砚小镇的宣砚,云乐镇的灵芝产业,但还不够集中壮大,尚未完成完整的产业链。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很多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去年曾经有些村每年每人分红只有十几块钱,还不够缴纳保洁费,这不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也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不符,需要继续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的途径。

2、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

旌德是个山青水绿,资源丰富的地方,主要农产品有灵芝、石斛、茶叶、优质大米、葛根等山货——这些农产品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绿色商品,越来越紧俏。很多游客来乡村旅游见到这些恨不得多买一点带回去,旌德县文旅委主任许文玉向我们介绍,一些游客跑到老百姓家里去找这些农产品,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如何让这些农特产品快速便捷得走出去,为更多的人所知所喜?销售渠道和方式上可以多元化多样化一点。

3、农业劳动力缺失

农业劳动力支撑能力不强,农业劳动力缺失问题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近60%,严重制约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受规模宏大的城市化影响,乡村人口依然处于外流的状态,在路西村在籍人口只有1500多人。更别提人才了,很多大学生村官来了不久也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

人才的断档容易造成政策缺乏连续性,影响美好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进程。

4、农民收入有待于增强。

据统计,2017年旌德县农民年收入平均大概是12000到13000万元。旌德县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路西村一年最多的收入也就45万,但是全村1500人,人均下来每人也就300多元,和发达地区村集体收入动辄几万不能比。不断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依然是旌德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只有农民富裕了,生活变好了,才能更加安居乐业,建设美丽家园。

三、深化乡村振兴的具体对策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而乡村规划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乡村建的好,规划很重要。乡村规划首先要注重顶层设计,每个集镇,每个村庄,都可以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规划,但是这些局部规划必须与全县乃至全市的总体规划协调一致,既互补又有差异,避免雷同。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互补发展。比如云乐镇大力发展以灵芝为核心的产业;比如宣砚小镇,以宣砚为核心,打造宣砚经济文化产业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规划不能照抄照搬,应当结合旌德县的县情、民情、特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发挥旌德的优势,寻找自身的亮点。要科学规划乡村空间布局,继续强化环境保护治理,加强产业融合创新,加快推动绿色经济升级发展,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新时代美丽旌德样板。

2、做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引领作用

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这些资金不可能全部由政府承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农户、金融机构,多渠道获得资金支撑,尤其要重视重点优质项目的引领作用。兴隆镇三峰村悠然谷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利用社会资本的例子,三峰村口有一个水库,水库清澈见底,空气清新,优美的自然生态吸引了来自苏州张家港的投资商顾雪丰。他说一次自驾游来到皖南古徽州,被这里的好山好水所吸引,就萌发了在这里投资建设生态度假区的想法。目的是将这里原生态的食材送进大城市,让更多的人分享青山绿水带来的健康食品和健康理念。悠然谷前期投资5000万。目前已经对外营业,吸引了周边众多的游客,拉动了集体旅游的发展。生态度假区的建设,还有力带动了三峰村脱贫的步伐。

旌德县正在启动的重点项目还有田园综合体一号项目、灵芝主题公园、冰雪文旅城等等,这些重点项目一旦建成必然会进一步带动旌德乡村发展。

3、加强核心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旌德县最大的优势就是绿水青山,旌德县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意识都非常强,并非常善于保护、利用这一巨大优势,积极谋划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强县富民。目前已经发展出以灵芝、茶叶、宣砚等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链,已经初具备规模和品牌效应,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在文化效应上也为旌德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丰富的内涵与色彩。

4、重视政策保障与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绝对不是刮一阵风,而是我国转型期提出的一项伟大战略,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举措。必须从政策上确保其长效机制。尤其要处理好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城镇化、特色小镇之间的关系,要明确这几大战略的提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消除城乡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把乡村建设得宜居宜业宜游,如果在执行中出现了冲突与矛盾,那必须要理清思路,疏通关系,统一到乡村振兴的大布局下来。

5、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资源 乡村振兴重在富民。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最终止目的是要让老百姓富起来,生活好起来。——这是一切规划与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由于历史原因,旌德县一些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有力产业带动,农业,农民收入与兄弟县市相比还处于中等偏下。今后这些落后村镇要奋起直追,结合实际,寻找本地的特色产业,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入优质项目,让农村资源活起来,让农民荷包鼓起来。

6、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民收入倍增

在一些旅游景点和村镇是不是可以设立农产品专柜或者类似的固定销售点,让游客们可以比较方便得购买到旌德的农产品。大力支持农民依托特色产业开设网店、微店,让农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牢牢盯住低收入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富民项目落地生效。政府也可以为农产品搭建平台、畅通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为比较偏僻的乡村地区的农特产品搭建一条流通的高速公路,让这些绿色产品走出去。比如,与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展开合作,开设农特产品馆,助力农民扶贫和乡村振兴。

旌德县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有序,思路清晰,分步推进,重点突出。 在“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生态立县理念的指引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县下好“美丽乡村、全域旅游、集体经济、精准扶贫”一盘棋,全方位,立体化践行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必然成就美丽旌德的安徽样板。

上一篇:对班级管理的思考下一篇:读把栏杆拍遍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