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2024-04-28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精选8篇)

篇1: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目标

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中第一课第二给项目的内容,是在上一课让学生体会家庭温馨之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交流技巧的问题。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影响以父母沟通的原因”,二是“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前一个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后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一个层次“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以访谈对话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认清导致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原因,为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提供认知基础,第二个层次“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中,集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学会与父母主动、积极的沟通。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学会以父母沟通,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

教学主要主要围绕“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如何与父母沟通”两个方面展开。具体通过“学生预习展示----自主感悟----师生合作探究----走进生活----收获平台”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1、关于“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的教学,通过父母与女儿的两封信的展示,给学生创设情境,思考问题,同时通过“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

2、关于“如何与父母沟通”,通过欣赏配乐散文,让学生思考与父母的沟通的必要性,再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与策略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合作探究法为主、以活动参与教学法为辅,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1)教师精读教材,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

(2)教师搜集、整理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案例。

(3)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总结自己与父母沟通交流的积极经验,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组内合作检查预习结果。

2、组长汇集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向全班征求解决方案。

(二)感悟导入

欣赏歌曲《天亮了》,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讲述:

歌曲创作背景十分凄凉,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自己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甚至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还有少数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要解决与父母沟通的问题,就要求我们了解、认识影响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会与父母沟通。

板书标题: 学会与父母沟通

(三)合作探究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了解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克服这些影响沟通的障碍,学会与父母沟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中学生与父母沟通不良呢?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板书)

活动一:观看图片和来自父母和子女的信,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讲述:(按教材P9——10页讲述。)

(1)青春期心理特点:“逆反心理”

相关链接——逆反心理(见教材P10页链接材料)

造成我们与父母难以沟通除了自身的心理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距。

(2)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

(3)与父母的差异-“代沟”

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这些差异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就能够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2、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板书)

活动二:听一听:散文:《父亲的爱》

想一想:自己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教师讲述:

通过思考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要与父母之间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活动三:案例情境分析

通过分析小明与妈妈之间的矛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巩固第一个知识点。然后讨论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可结合教材的阅读来得出结论。学生讨论并阅读教材P11——12页正文内容:想一想:教材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与父母沟通时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讲述:

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求:

(1)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理解父母是与父母沟通的基础,只有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谅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才能消除抵触情绪,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

怎样理解父母呢?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首先,要理解父母的“唠叨”,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多余的“唠叨”,其实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其次,要理解父母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体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要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父母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于责任和对自己的关切之情;最后,要理解父母也有烦恼,知道他们也需要向子女倾诉,希望得到子女的安慰。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切,我们还有什么话不能像父母说呢?又有什么想法不能和父母谈呢?

(2)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是与父母沟通的前提,也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怎样做到尊重父母呢?(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尊重父母,就要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交谈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分寸;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要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作为子女的我们,在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的态度。

(3)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与父母沟通仅有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态度还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阅读教材P11——12页正文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与父母沟通都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①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等情况 ②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

③主动和父母聊聊天 ④创造机会和父母开展一些活动

活动四:说一说: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大家在平常与父母沟通上一定有很多办法,不妨与大家交流一下。说说我的高招:

活动五:拓展阅读《成长不烦恼-专家支招》

(四)走进生活

当你处于下列情景中时,你会怎样做?

情景一:上学前,父母又不厌其烦的交代:路上注意安全,上课一定好好听讲

情景二:星期天自己想出去找同学玩,但父母却要求自己在家学习

情景三:放学回家见到父母心烦意乱情绪不佳

学生自由谈论一下自己的做法,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收获平台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都有哪些收获,自己今后有何打算。

附: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2、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课堂检测

1、选选看:

(1)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是()

①正常的、自然的、但可以避免②父母对我们管教严格的结果

③不正常的、也可以避免④父母的关爱与子女渴望独立之间的误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2)理解的途径是相互沟通,我们可以()

①经常与父母谈心,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②有事多与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③做错了事主动检讨,向父母道歉④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闹独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D2、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央一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小孩看到了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给奶奶洗脚,说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他也偷偷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

材料二: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是怎样认识孝敬父母这一问题的?

参考答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孝敬父母,就是要

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孝敬父母,不是对父母的盲目顺从,与父母的错误要帮助他们改正。

(2)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我们可以陪父母聊聊天,替父母做饭、洗衣服等

(3)你认为材料二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其具体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小芳的表现属于逆反心理现象。具体表现在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4)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参考答案:小方应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和沟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告

负,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拓展材料

与父母相处的十条建议

1、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2、艰苦朴素少花钱,不与别人比吃穿

3、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4、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5、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挂牵

6、学会道歉学会笑,不去顶牛和撒欢

7、递杯茶水问声安,爸妈辛苦挂嘴边

8、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记心间

9、衣食住行讲礼貌,尊老敬长想在先

10、大事小事不计较,学会宽容无事烦

课外作业

1、知识梳理比比看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总结归纳重点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

2、主动沟通我先行

回首自己十四、五年的成长历程,仔细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然后满怀感恩之心,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悄悄放在父母床头,表达自己内心最诚挚的感受。

教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学习到一些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热爱父母之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但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家长和学生一起把“子女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问题”处理好。

篇2: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父母的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解决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正确认识“逆反”心理,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教学难点: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学方法:活动参与、合作探究、情境体验 教学过程:

透视亲子矛盾,我们曾经如此相爱。可现在是怎么了?

你与父母的沟通满意吗(举手调查)

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心理因素:逆反心理

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 代沟也是影响子女与父母沟通的因素。

合作探究: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上小学还好好的,一上初中就变了,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出现不服管教、不听话、常与家长对着干的现象。探究:同学们怎样认识这种现象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的危害、怎样克服逆反心理

合作探究二:据调查:目前大部分中学生与父母在穿衣打扮、业余爱好、课外读物、交友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感觉与父母总是谈不一块去,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

1、这说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什么现象?

代沟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两代人,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3、有何危害?

影响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4、怎么办?

换位思考,加深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化代沟为代桥„„ 板书:

二、搭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你一般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回答。

怎样学会与父母沟通?读课本11-12页

(1)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 理解

自己的父母,A、要理解父母的 唠叨,唠叨的背后是关爱。

B、要理解父母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体现了父母的殷切希望。

C、要理解父母也面临许多的压力,也有烦恼,需要子女的体贴。

(2)学会与父母沟通要尊重父母自己的父母。

A、要尊重父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B、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做出让步和道歉。

C、要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

D、与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时,不能采取 回避、顶撞、疏远 的态度。

篇3:学会用心与学生沟通与交流

[案例]

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时,我任教的班里转入了一名女学生,总是寡言少语,对于教师的任何询问,都是一言不发,平时与同学也很少交流,而且不爱完成作业。后来,我从该生的舅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家里是老大,由于父母重男轻女,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她的生活中就开始缺少父母的爱,有时还会无端为那受宠的弟弟遭到父母的打骂。久而久之,她开始封闭自己,以无声来抗争。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对她开始投入更多的关爱。不久,我注意到她是一个比较热爱劳动的学生,她经常主动帮同学值日,打扫卫生、擦黑板等。一次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了她这种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精神,尽管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表扬,我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微笑,两只眼睛里闪着喜悦。那天放学,她竟然破天荒地对我说了一声“老师再见”。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每次提出问题,她总是举起手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用信任的眼光告诉她:试一试,你一定行。有一次,她似乎看懂了我的眼神,微笑着又举起了手并答出了问题,我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赞扬了她,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从那以后,她开始做作业了,我趁热打铁,经常在她的作业里附一些简单的评语。慢慢地,她的作业质量提高了,而且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向成绩不理想的她正在慢慢地进步,同学们对她的态度也改变了,她开始融入这个班集体了。现在,上课时,我已能见到她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的认真,下课时也能见到她和同学们玩耍时的喜悦了。

[反思]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还你以笑容。教师的工作很平淡,但教师对学生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一生的,这就是爱。沟通是枯枝败叶的环境中沁人心脾的那阵春风,沟通是冰天雪地的日子里穿破云层的那缕阳光。我们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构筑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关切的话语,一次真诚的祝福,都会给一个人的心灵带来一股股催人奋进的暖流。因此,师生之间要用心进行沟通,让教师用真诚开启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孕育学生成长,用希望放飞学生理想,用和谐谱写新的美丽篇章。

篇4:学会与父母沟通

一、说服父母的方法

我们要说服父母,过于生硬直接不好,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比如类比法。将“类比”用在说服上,将较为简单的事理与复杂的事理作比较,从较为简单的事理证明或推论出与之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复杂事理。这种方法,因其简明直观,往往一下子就能打动人心,使其信服。

假如你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现在要说服父母让你去学跆拳道,经分析知道你的父母因为担心影响你的学习而不准备让你去参加这类课外活动。这时你可以这样举例来说服他们:“我的同班同学张明最近因为学了跆拳道,成绩反而上升了,其原因是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学习跆拳道可以让心情放松,缓解压力。另外,六年级备考既费脑力又费体力,我也需要锻炼身体,给自己增加体能。如果您让我去学,我保证不会影响学习,并且争取提高模拟考试成绩。”

在这个谈话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你的父母感受到你对跆拳道的热爱之情,让他们为你的执着和热爱而感动。另外也要从父母的角度考虑一下,减少他们的担忧,尽量做到不影响学习,甚至要更加勤奋地学习。

二、与父母日常交流的方法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可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多向父母“献殷勤”。献殷勤不仅仅是讨父母欢心的手段,也是维系家庭亲情的有效方法。它不是虚情假意的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孝顺和敬重。

首先,我们要经常关心父母,真心地对他们嘘寒问暖。例如,每天早上出门,你可以跟他们说:“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我会照顾好自己,认真学习的,拜拜!”这表面说的是自己,事实上却是为时刻操心自己的父母分忧。当天气转凉的时候,记得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工作那么累,一定要注意身体哦,天气转凉了,记得添衣服!”这样的话会很贴心,很温暖。当父母生日或父亲节、母亲节时,一定要记得送上小礼物,并且真诚地送上节日问候:“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养育之恩,让我可以每天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我祝你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这样的话虽然一年才说几次,却非常有感染力,而且是借着节日说出来的,不会让人感到很突兀。

三、 在父母间劝架的艺术

父母发生摩擦闹矛盾,甚至公开吵架时,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当然不可做旁观者,这时候,我们是充当中间人进行劝架的最合适人选。因为子女是父母感情的纽带,你说的话在他们心目中是很有分量的。

篇5:《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1、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

3、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

二、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1、理解自己的父母。

2、尊重自己的父母。

3、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

★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 我和孩子的沟通心得

★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父母要先会说话

★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 孩子婚礼父母答谢词

★ 父母课堂孩子读后感

★ 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 孩子生日父母演讲稿

篇6: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也是《学会沟通》。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的孩子对社会上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多的感受,常常因为与家长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看法不一致,处理方式不一致,进而出现诸多成长的烦恼。面对与长辈之间亲密与疏离、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应该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他们渴望得到指导与帮助。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是我们品德课堂的重中之重。

二、说学情—分析现状,突破沟通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与自己的父母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意见不统一时,却没有选择和父母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从而容易冲动,产生矛盾。这种家庭矛盾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孩子的个性成长。同时也影响孩子将来社会化角色的健全发展。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考虑到教材的承前性和延续性,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方法,作为子女,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从而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尽量化解矛盾。在突破重点的过程中,我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交流、学生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引发学生内在的共鸣。通过创设情景教学,产生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解决了教学上的这一重点。教学活动中,我请家长进课堂,再现了家长和学生互动的沟通形式,以此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互动效果,突破怎样与父母沟通,理解、尊重父母这一教学难点。

三、说解读教材,落实目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尊重是一种美德,知道生活中应尊重、理解、体谅父母。

2、技能目标——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建议,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学会冷静面对,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多与父母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父母长辈沟通交流,并且贵在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

4、能力和知识——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对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作为孩子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有些矛盾是本节课不能解决的,教师应引导课后与家长进一步沟通。

四、说设计思路

《学会沟通》一课是全单元的结尾课,它是情感教育的范畴。它要求孩子多实践,多去与家长沟通。作为老师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沟通?怎样去与父母有效的沟通?沟通有哪些方法?沟通时注意什么?在这个环节我依据教材文本,呈现了一组与父母沟通的具体方法,同时我还采取角色变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家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还有那些好的沟通方法。例如:我让学生表演小品、从正反两面去引导学生讨论沟通的方法。其目的是在挖掘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创新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教材虽然很重要,但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对待教材,我充分研读、大胆设想,在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灵活处理,依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增、减、改编等再创造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我手中的教材就“厚”起来了,课堂就“活”起来了,学生生活实践的天地就“大”起来了。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充分利用课件,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真诚地、发自内心地鼓励,赞扬就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比如值日生组织教学,我就表扬他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小品表演很生动。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觉得主要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兴趣,再者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

1、再现生活,返璞归真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品德和社会课堂应从生活中来,再现生活。反之教学就脱离生活,就是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达到教材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自己解决矛盾”。

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在新课改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面对面真诚沟通能消除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对化解矛盾尤其重要。根据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创设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景再现、师生互动交往、家长和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获得情感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可见,我设计的教学思路就是依据了上述的教育理论而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

3、“多种沟通化解方法”拓展开放

品德是一门开放的课堂,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时间还是教学地点,教学评价还是教学资源,都是开放型的,都在努力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拓展:除了面对面沟通交流之外,我们还用什么方式沟通交流?例如:老师就在此基础上总结:沟通的方式很多,如:电话、书信、网络等都是沟通交流的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到位,更有效学生接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四个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

(一)学生自主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解决课本上的问题,.学生小品表演,引出冲突。

三)由小组讨论交流使冲突升华沟通。

4.学生小品表演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的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并判断出结论:同样一件事,因为处理方法不对,心情和情绪会不一样,提炼出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要学会沟通。例如:我说:“倘若家长带上坏情绪开车、上班行吗?你因家庭矛盾心情不好,来上学快乐吗?这样的设问就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正确的沟通方法是何其重要,我们必须有效地去沟通,才能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5.老师小结:是的,有些时候发生矛盾时是做父母的不对,我们做孩子要学会理解家长。这样,既可以解决矛盾,又能学会尊重父母,得到父母的理解,这也是化解矛盾的办法。所以,我们从小要学会和父母有效地沟通,当然沟通不是一时一次的,需要我们坚持。这也是我们做儿女在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感恩于父母的具体行动。之所以这样小结,是对前面课程的巩固,同时也是将本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用一根红线串起来,进行归纳总结。

二、说导行巩固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那是很平常的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例如:我采用角色变换的教学方法,分别让三个同学进行角色变换,先说书上童年的榜样,再说自己在家的表现。对比教学方式,学生明白道理。达到了导行巩固的目的。

三、说小组交流

首先,通过孩子和家长双向写信活动,让学生知道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并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其次,通过读信交流活动,帮助了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的进行思索,受到启发和感染。以便他们今后遇到矛盾时能冷静处理,而不是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影响情绪,影响家庭和谐。

四、说传递爱的信息——亲情互动活动

1.设计亲情活动的方法是:老师收集父母和孩子沟通的一些心理话,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家长和学生互动看信,学校开展课堂,选代表性地学生将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促进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2.设计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当矛盾发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正确化解,学会和父母真诚沟通,那么我们和父母之间,心与心之间就不会有距离,烦恼的事情就会及时解决。

五、说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跟家长进行长期性、有效性地沟通,并不是为了上一节课,完成某项任务,而是对学生进行一次难忘的终身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通过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化解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真诚沟通,尊重理解父母、体谅关心父母。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家里应该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家庭责任。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既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又是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可见,体验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六、说课后活动延伸

1.同学们,让我们在自己的心情卡片上写下解决矛盾的方法,贴在自己的床头或门上,以此来提醒自己。

2.给家长写信,不管是长短,都要坚持跟家长进行愉快的沟通。

七、说板书设计 学会沟通 父母子女

理解、尊重、贵在坚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播放歌曲-―韩红创作的《天亮了》。请了解故事的学生为大家讲讲歌曲故事背景。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首先让学生为自己能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并被父母深爱而感到幸福。为下文研究与父母沟通的问题设好感情铺垫。父母是如此爱我们,我们深深爱着父母,但是彼此深爱的两代人是否就能毫无障碍的和谐相处呢?从而引出这节课所要探讨的课题-《学

会与父母沟通》。(板书)

活动一:明镜台: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哲学系 于晓昀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会与父母沟通》。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掌握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学设计理念:

教法和学法设计――情感体验教学法,自主探究活动法

真正的学生活动不是身体动起来,重要的是思维活起来。所以,这一课,我准备采取“诱导式”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谈感受,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然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甚少,原因就是与父母缺少沟通,继而引出对影响沟通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案例分析、角色模仿,让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与父母沟通。这样让学生会由感情的触动到理性的认可,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三、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一)导入

------苦恼的女儿

◇与父母的差异-“代沟”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采用的就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法。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下一步引导学生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三)、思考交流

1、案例:小明(化名)课余对电脑的兴趣可浓了,打字、上网查资料、制作电脑小报,样样在行。可妈妈一直不同意他的爱好。这天,小明拿着一张单元测验卷回家。妈妈一看成绩,火了:“叫你别去参加什么电脑班,现在好了,“良”都考出来了。”小明一脸委屈,大声辩解道:“这次考卷有点难;再说,你怎么知道是打电脑影响的呢?”“如果你用打电脑的时间多看看书,难道会考这么差?电脑班别去上了!”小明急了,嚷道:“你就知道让我看书,打电脑也可以增加知识,我就去!”“你还敢顶嘴?”„„母子俩整整三天不说话,后来还是在爸爸的调解下才勉强和好。然后提出问题:(1)为什么小小一张考卷会引发母子俩那么大的矛盾?

集体交流:妈妈的原因;小明的原因

(2)你们能不能帮小明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妈妈同意小明继续他的爱好而且双方又不伤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尊重父母,学会正确与父母沟通。给学生支招:走近父母的方法。

2、.想一想:当我们和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办?

说一说:大家在平常与父母沟通上一定有很多办法,不妨与大家交流一下。

血浓于水,父母与我们是最亲的人,没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只要我们用心,想想办法,动动脑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篇7: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设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影响沟通的原因,学会正确的沟通方法

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在引导学生认识影响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原因的基础上,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学生与父母平等沟通。教学形式及手段

谈话、交流、师生、生生互动;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情感渲染

多媒体播放歌曲《天亮了》并作背景介绍,让学生要歌声中感受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故事背景:

2000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时出现意外,,缆车载着游人们滑入了生命的深渊.缆车上遇难的人中有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只有几周岁的小男孩,就在缆车落地的瞬间,小男孩的爸爸用双手竭力托起了他,小男孩只受了轻微的伤,而他的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

韩红正是以此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天亮了”。

师:听了这首歌,了解了这首歌曲的背景,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体会)

师:这首歌曲让我们体会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深深了解到父母为儿女献出的那份爱。但是,我们也知道,爱是双方的,一个温馨、和睦的家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探讨一下:“学会与父母沟通”(点出本课课题)

二、层层递进:交流与分享

1、我们曾经如此的相爱„„

交流:说一说生活中父母关心你的一个具体事例

2、可现在怎么了?

共同探讨: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讨论来自女儿和父母的来信)

“苦恼的女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觉得自己家庭的空间变小了,难道是我的个子长高了,才感觉家里的天花板给了我一种压抑感?我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毫无自由。父母与我朝夕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们对我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现在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了。我和父母要么是不搭理,要么就是激烈的争吵。我该怎么办?

------苦恼的女儿 师:女儿为什么苦恼?

(学生自由发言)

“伤心的父母” 女儿是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后,与我们的交谈明显减少了,问她学校里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们,平日里我们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我们认为美的,她却不屑一顾,我们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原来那个依偎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吗?

------伤心的父母

师:他们伤心的原因,你从信中找到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那么在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实话实说:

说一说:我与父母的沟通有没有出现问题?怎样的情形?(学生交流)

3、是什么使我们疏远?

分组讨论:是什么使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可以从自己家庭中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出原因)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春期心理特点

2、逆反心理

3、与父母的差异-代沟

师:了解了影响与父母之间沟通的原因,我们要做的是要搭建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集思广益: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4、我们还能亲密如初吗? 听一听:散文:《父亲的爱》谈谈你的感想?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们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为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让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的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摘自《读者文摘》1987年12期)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目的在于通过交流让学生从内心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并学会换位思考。)师:也许等你们长大后会对父母有更深的理解,要理解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父母。想一想:你是否了解你父母? 自我测评:

1、你父母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父母的体重是_________。

3、你父母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父母穿_______码鞋。

5、你父母喜欢颜色是________。

6、你父母喜欢水果是________。

7、你父母喜欢的花是________。

8、你父母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是_____________。答对6题以下的请你以后多与父母沟通。(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自我反思)

师:那么子女与父母之间如何有效沟通呢?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案例,想想母亲和孩子的做法是否正确呢?

小明(化名)课余对电脑的兴趣可浓了,打字、上网查资料、制作电脑小报,样样在行。可妈妈一直不同意他的爱好。这天,小明拿着一张单元测验卷回家。妈妈一看成绩,火了:“叫你别去参加什么电脑班,现在好了,“良”都考出来了。”小明一脸委屈,大声辩解道:“这次考卷有点难;再说,你怎么知道是打电脑影响的呢?”“如果你用打电脑的时间多看看书,难道会考这么差?电脑班别去上了!”小明急了,嚷道:“你就知道让我看书,打电脑也可以增加知识,我就去!”“你还敢顶嘴?”„„母子俩整整三天不说话,后来还是在爸爸的调解下才勉强和好。

(1)问题1:为什么小小一张考卷会引发母子俩那么大的矛盾?

集体交流:妈妈的原因;小明的原因

(2)你们能不能帮小明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妈妈同意小明继续他的爱好而且双方又不伤感情?

(自由组合4—6人进行讨论,并记录讨论的结果,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友情提示:当我们和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换位思考,及时稳定情绪; 其次,自我反思,主动承认错误;

最后,说出感受,商量解决问题。师: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大家在平常与父母沟通上有哪些高招?有哪困惑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我的高招:

我的困惑:

给你支招: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师:了解了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那么让我们现场试一下:

模拟表演: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

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好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

活动要求: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 “小莉”。

三、我的行动:亲情计划

回音壁:趁一切还来得及,我该怎么做呢?

篇8:要学会与学困生沟通

一、相互信任, 坦诚相见

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需要有一个较好的心理基础。而决定这个基础的就是“信任”和“不信任”。信任感从何而来?重要的是我们要体现诚意, 真心实意地爱护这些学生、帮助他们, 从他们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 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在沟通过程中, 应注意一些问题。

1. 以热情换取信任。

对待学困生的困苦, 热心相助;对待他们的忧思, 要热心化解;对待他们的进步, 热情肯定。用自己火热的心肠去温暖他们的心, 让他们从你的热心、热情中体会温暖, 并用这种温暖换取他们的信任。

2. 以坦诚换取信任。

俗话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有诚心, 讲真话, 学生便会大胆地坦诚交心, 敞开心扉, 吐露心声。相反, 如果你言不由衷, 讲假话、空话, 他们不仅会三缄其口, 还会避而远之, 心理沟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 诚心实意, 对学生讲实话, 不避讳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以此来赢得他们的信任。

3. 以信任换取信任。

对学困生的志趣、能力、个性等予以充分的信任, 可以使他们保持欢快、进取的精神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师生情感容易引起共鸣, 容易实现心理沟通。

二、主动接触, 细心观察

扩大与学困生的接触面, 可以增强相互间的联系, 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求得更多的共同语言, 准确无误地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从而,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 增进双方的理解。实践中, 由于我们处于教育活动的组织的指导地位, 他们处于受教育的地位, 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走出办公室, 融入到他们之中, 了解他们, 熟悉他们, 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他们心理沟通的条件, 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 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师生双方接触增多, 可以随时向他们提问、解释、补充, 了解他们思想问题的症结所在, 求得心理接触, 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创设接触的情境, 如打球、开晚会等, 这样会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接触的过程中, 加强观察和分析, 了解他们的心态, 增进双方理解。要达到这个要求, 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来进行观察分析:一是注意听课情绪的变化。同样是一节课, 有的学生兴致很高, 全神贯注, 有的却愁眉苦脸, 情绪低落。对于后者, 老师要加以分析研究, 把握这类学生的心态, 并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二是注意集体活动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满腔热情。这可表现出差生心理, 不但可以从中看出他们是否具有集体感、荣誉感, 还可以看出他们对组织的态度。三是注重突发性情绪的变化。如受到表扬时的兴奋, 受到批评时的懊丧, 厌学时的消沉, 出走时的绝望, 等等, 我们要抓住时机, 根据他们的神情、脾气、行为的变化。顺藤摸瓜, 了解他们的深层心理。

三、平等相待, 情理相济

青少年的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 其中有一根是和弦, 只要找到它弹一下, 就会使其他的弦一起发生共鸣, 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学困生心中也有一根这样的和弦, 我们如何拨动这根和弦呢?这时就涉及一个如何实现心理沟通的问题。我们首先得体谅他们, 和他们平等相处, 他们才会有言敢发, 有话敢讲。其次, 教育得讲究方式方法, 用真情去拨动这根和弦, 坚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情理相济。如果这样的话, 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1. 改善自我, 不要自高自大。

我们要改善自身的形象, 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 亲近他们、理解他们, 创造融洽和谐的沟通气氛, 使他们获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他们有了这种体验, 就会把你当作自己人, 从而产生心理沟通的契机。如果我们以教育者自居, 自命不凡, 整日对他们绷紧脸儿, 拉着架子, 动辄训人, 他们就会敬而远之, 产生逆反心理。这样, 双方的沟通就失去了基本的条件。

2. 提高自我, 不要不懂装懂。

心理沟通的目的, 是提高学习不太优秀学生的觉悟、改变不良行为、促进他们的转化。要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本身要具备“一桶水”, 否则, 在与他们沟通中往往会处处碰壁。因此, 我们要坚持“活到老, 学到老”原则, 不断提高自己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对学生的提问, 不能不懂装懂, 更不能瞎说一通, 而要讲明道理, 以理服人。

3. 摆正自我, 双向沟通。

上一篇:十级阅读之星获奖证书下一篇:高血糖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