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的性质及中国战略

2024-04-21

朝核问题的性质及中国战略(通用8篇)

篇1:朝核问题的性质及中国战略

朝核问题的性质与中国的战略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07级国际政治

学号:2074050264

姓名:朴香玉

时间:2011-4-3

朝核问题的性质与中国的战略

【内容摘要】 朝核问题的久拖不决对中国外交构成直接挑战。如何认定问题的性质,不仅对了解问题的症结至关重要,更直接关系到具体的应对战略。目前学界绝大部分观点似乎都本能的认为朝核问题是一种危机,明确将其定性为冲突的观点较少。笔者认为,危机的认知对于即时性的应对是有益的,但考虑到朝核问题的历史延续及复杂性,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朝核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朝核问题属性的分析界定其具体性质,并对美朝当事方的战略分析,为中国的外交应对提出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属性 性质 战略 选择

一、朝核问题的属性及其性质的界定

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发生了多次危机。自2002年10月,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新一轮的朝核博弈再次展开。对于美朝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该如何理解?如何看待跌宕起伏的朝核问题?它具有什么属性,性质如何界定?笔者将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阐述。

〈一〉线性:朝美核问题的历史及延续

朝鲜核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冷战的直接产物。朝鲜开发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援助朝鲜开发核技术开始,朝鲜核问题经历了整个冷战时代,并延续至今。1985年,美国官方首次透露朝鲜秘密建造核反应堆消息,随后开始向朝鲜施压,要求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监督与核查。美朝双方在此问题上矛盾不断。1990年4月,美国军方正式提出朝鲜核问题,质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在随后的核查过程中,美朝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美国以军事压力威吓朝鲜,企图迫使朝鲜接受强制性的“特别检查”。但是朝鲜却于1993年3月12日以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其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时间,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由此爆发。

经过艰难谈判,美朝双方于1994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正式签订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基本缓解。但是,框架协议的执行并不顺利。协议签订之后,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的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尤其是在小布什上台后,对朝实行强硬政策,这再度引起朝鲜方面的激烈反弹。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2002年10月初访问平壤后宣布朝鲜已经承认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于是美国废止《框架协议》,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指责美方违反了《框架协议》,使这一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同年12月12日,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一系列事件终于酿成了第二次朝核危机。

之后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启动了六方会谈。经过艰苦谈判,最后达成《9·19共同声明》,美朝就弃核及提供援助等问题达成协议。但随后朝美双方在谁先采取行动落实共同声明的问题上又出现分歧。美国更是对朝实行金融制裁,导致六方会谈陷入僵局。而朝鲜在2006年7月5日进行导弹

试射并于10月9日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再度将朝核问题推到危机的边缘。联合国安理会相继通过1695和1718号决议,对朝鲜实行制裁。围绕朝鲜半岛核问题引发的新一轮危机再度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随着第五轮六方会谈的重启,与会各方在第三阶段会议上达成《2·13起步文件》,由朝鲜核试验引发的新一轮危机才有所缓解。

危机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使得其只是一个“点”的概念,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反映的是由于竞争而引发的矛盾和敌对的持续性。通过历史考察可以看出,朝核问题的发展是线性的,而不是非线性的。朝鲜与美国之间的敌意自朝鲜战争之时就已经开始积累了,朝核问题更是朝美敌对的直接产物。所以一定程度上,朝核问题的本质不是核问题,而是朝鲜半岛残存的冷战结构。从孤立的角度观察,历史上朝美之间的每次对抗都可以称为“危机”;但从线性的角度看,危机是国家间矛盾由量变转为质变的关键点,而冲突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朝核问题不单单是几次孤立的危机,而是历史上朝美持续的冲突在新形势下的延续与激化。

〈二〉对立性:朝美双方目标的互不相容

其一、冲突有三要素,具备了三个要素的矛盾对抗都可以称之为冲突。而美朝对抗具备了这三个要素:第一,目标的不相容性:长久以来,朝鲜追求获得核武器或者以核武为威慑手段维护自身的安全。在“先军政治”的政策下,核武器直接关系着朝鲜的国家安全;美国认为朝鲜获取核武器将会严重损害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构成对美东亚安全秩序的威胁,力图阻止朝鲜的这一企图。第二,双方的对抗态度和敌对行为:双方都以排他性的思维看待自己的生存问题。自朝鲜战争之后,朝鲜和美国就表现出了对对方的敌意——美国妄图通过包括武力在内的方式颠覆朝鲜的现有政权,实现朝鲜的政权更迭,建立自己主导的东北亚安全秩序;而朝鲜则通过发展自身的威慑能力针锋相对、毫不妥协的应对美国的威胁、维护自身的安全。第三,双方的直接对峙状态:美国通过实行金融制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等手段对朝鲜进行遏制,要求朝鲜以彻底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朝鲜则发展核威慑来应对美国的包围与封锁,并要求美国彻底放弃对其的安全威胁,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朝美双方的追求目标互不相容,两国采取的追求自身目标的行动直接加剧了双方的对抗。

其二、冲突不能简单的以武装暴力为唯一特征。从冲突三要素的角度来看,武装暴力只是冲突的一种形式而非全部。符合冲突三要素的任何对抗在性质上都属于冲突,冲突也有软性和硬性之分。

虽然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之后,朝美之间的武装冲突行为得以停止,但两国间的冲突状态却一直持续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朝美关系龌龊不断,冷战结束后更是危机频仍。所以,虽然从行为上来讲,朝美之间还没有发生武装暴力;但从冲突的角度来看,双方却一直处于冲突的状态。根据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所的评估,朝鲜问题属于非暴力冲突,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软性冲突。由此看来,朝核危机只是朝美之间软性冲突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三〉摇摆性:朝美矛盾的复杂及久拖不决

朝核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1、植根于朝美两个主要当事国之间的敌对和相互间的极度不信任;

2、朝美在核问题上的对立根源,涉及双方复杂的利益关切;

3、朝核问题涉及面太广,牵动世界主要大国及东北亚有关国家的传统地缘政治利益和威望。

从根本上讲,朝美之间的冲突不仅在于朝鲜的安全保障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冲突源于非物质层面的因素。在这种冲突中,利益的客观标准往往为价值观或自我认同所笼罩,这使得冲突变得棘手并难以解决。在这种冲突发生改变之前,冲突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转化的,而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是无法解决的。朝美冲突的根本原因部分即在于此。

源于物质需求不相容的冲突会由于物质利益的满足或可替代资源的出现而得到解决。而这种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牵连到核心身份观念的冲突却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动力。敌人意象一旦形成,就变得难以改变。同时意象本身也加重了冲突并使之永久化。由于这种冲突的复杂性是由冲突的自身动力激起的,除非双方对彼此的认同基于基本的信任开始发生变化,才能打开冲突方关系良性互动的阀门,否则恶性循环的强大惯性会阻碍冲突的解决。而朝核冲突将物质性因素融入意识形态的争论,导致朝美冲突具有持久性。

而在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之后,美朝双方的基本立场更加尖锐对立。朝鲜在获得核威慑力之后不会轻易放弃核武器的考虑与美国难以接受朝鲜核地位的考量更是直接制约着矛盾的解决。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在核武器的刺激下会更加难以消除,这无疑为双方的互动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美朝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将变得更加棘手和复杂。

朝核问题的这三个属性决定了其性质,即朝核问题是朝美双方由于历史上长期敌对而形成的、集意识形态或认知性冲突和安全利益矛盾于一体的软性冲突。这场历时半个世纪的冲突虽然没有再度演变为武装暴力行为,但其复杂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演化,时起时伏,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二、美国与朝鲜的战略

朝核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冷战的遗留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朝核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美朝的矛盾性不仅源于冷战结束后的核问题,更是1950年朝鲜战争后双方极度不信任的产物。朝核问题的凸现只是美朝之间互相敌视的恶性循环的一个环节。作为冲突当事方的美朝又是如何看待这场冲突呢?

〈一〉美国的战略

总体而言,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应对战略已经远远超越了朝核问题本身,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冷战期间,朝鲜半岛是国际政治角力的重心之一,原因不仅在于朝鲜半岛的战略位置,而在于这是美苏争霸的最前沿。冷战刚结束之时,朝美之间冲突激化导致了第一次朝核危机。当时美国还没来得及重新审视其对朝战略,所以与朝鲜进行了双边谈判,最终与朝签署了《框架协议》。冷战后,美苏争霸已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终,朝鲜半岛对美国的重要性也相应下降。美国开始对朝鲜的战略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而2002年朝核问题的重现以及1994年美朝《框架协议》的彻底瓦解更加坚定了美国重新制定对朝政策的决心。对于美国而言,冷战后的朝鲜半岛已经由国际战略层面下降为地区安全的层次。所以在朝美冲突由于核问题再度激化为第二次危机时,美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即以一般的地区冲突问题来定位。相应地,美国的外交战略也就转为通过多边的地区方式来应对,即要求地区的“利益攸关方”与美国分担朝鲜发展核武器带来的后果,共同为朝核问题埋单。所以,美国拒绝同朝鲜进行双边谈判,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已经不再将朝核问题看作是双边问题,朝鲜半岛无核化也不仅仅是美国的责任。

固然,朝核问题的凸现给美国造成不小麻烦,但在美国看来并没有触及到其核心利益。因而,朝核问题在美国外交议程中并非位于最优先的位置。美国的算盘是通过朝核问题“地区化”的扩散效应加大相关国家的危机感,迫使相关国家组成“孤立”朝鲜的联合阵线。所以美国才会在谈判中采取僵硬的立场,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各国向朝鲜施加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明白,对朝的任何单边军事行动不仅会疏远与韩国的关系,还可能造成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孤立。而通过“地区化”的多边方式处理朝核问题不仅可以维持自身的领导地位,还有利于借助其他国家的能力杠杆制约朝鲜的行为。所以,从宏观上来讲,要求地区的“利益攸关方”分担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成本是美国的一项长远战略。但“地区化”并不意味美国将放任其他国家主导朝核问题的进程,美处理朝核问题还从维持美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领导地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预防崛起大国(尤其是中国)夺取地区领导地位。

9·11之后,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成为美优先关注的领域。但是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传统威胁的关注,中国崛起对美国构成的挑战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对美国而言,朝核问题并不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根本威胁,预防中国的崛起才是美国的长远关切。如何处理朝核问题是涉及到美国能否继续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地区充当领袖还是被其他崛起大国边缘化的重大问题。允许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对于遏制冲突升级有积极意义,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是对美国而言,这种允许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危及美国在该问题上的领导地位。美国不会坐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钥匙落入别国手中。所以,由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基本上对朝核冲突形成制约之后,美国开始显示自己掌控六方会谈进程的能量,防止中国扩大影响力。对朝实行金融制裁以及美朝柏林会晤,甚至希尔邀请金桂冠访美都表明美国开始夺回处理问题的主动权。“2·13起步文件”的达成其实只是对美朝柏林会晤成果的背书,而第六轮六方会谈无果而终更是美国在解除对朝鲜金融制裁问题上“耍花招”的一种结果。美国希望六方会谈能按照自己所设置或所能控制的步骤进行。

在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将阻止朝鲜获得核武器转移到防止朝鲜进行核扩散上。布什总统在朝鲜核试验之后的讲话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或许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在美国看来,防扩散现在是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认为,朝鲜核武器本身并不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的利益在于防止核武器与恐怖主义的结合。或许也是基于这一考虑,美国加紧了与朝鲜的双边接触,但是其坚持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

〈二〉朝鲜的战略

苏联的解体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瓦解使朝鲜失去了赖以依靠的后盾。如果说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尚为朝鲜的生存提供了一丝呼吸空间,其发展核武器计划姑且还是小心翼翼的话,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的世界格局则对朝鲜构成直接的压力,迫使朝鲜认为通过发展核武器,迅速增强自身的威慑力实行自保是维护安全的首要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朝美冲突会在冷战结束后以核危机的方式爆发出来的一个原因。

固然,朝鲜希望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和外交承认,但是历史上长期的敌对以及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使得朝鲜一时难以找到与美国对话的合适渠道。通过激化核问题迫使美国让步,或者由此构成对地区的安全压力迫使地区各国向美施压,从而获得安全保障与经济援助,最终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是朝鲜的最终目的。

试图实现与美的直接对话一直是朝鲜追求的目标。即使是冲突爆发后举行的中美朝三方磋商,朝鲜也认为这是朝美之间的双边会谈,而不是美国所谓的多边谈判。一定程度上,六方会谈并非朝鲜最中意的外交途径,只是当时迫于现实的困境与各方压力才采取的“次优”选择。导弹试射以及核试验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朝鲜向久拖不进的六方会谈表示不满的信号,也是其寻求与美直接谈判的一种方式。

在核试验之后,朝鲜加大利用核武牌的力度,充分利用了核武器的威慑效应,成功地让相关国家意识到冲突升级的危险性,并迫使美国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实现了朝美双边会谈。

可以看出,朝鲜也并不认为核问题只是一场危机,否则朝鲜也不会提出包括安全保障、朝美关系正常化以及经济援助等一系列要求了。朝鲜只是借用这场核危机凸现出长达半个世纪的朝美冲突,以此彻底解决这种软性冲突长期以来对其造成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

朝美冲突的日益严重,突显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即在朝鲜战争停火五十年之后,东北亚地区仍然没有走出历史的阴影;在冷战结束已逾十载之际,世界上最后一处的冷战遗迹还处于对抗中。这个地区还远未完成国家间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朝鲜核问题的激化使地区各种潜在矛盾凸现出来,不仅牵动着东北亚安全的全局,还关系着东北亚今后长期的稳定与发展。

尽管美方一再兜售这样的观点,即“朝鲜核危机问题与其说是美国问题,倒不如说是中国的问题。无论怎样,这场危机首当其冲受到挑战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但是朝核问题毕竟是美朝双方的问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既不置身事外又不过度介入、为别有用心的国家所利用,是事关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问题。

首先,通过对朝核问题的属性分析及性质的界定,我们应明确,朝核问题是朝美之间的软性冲突。而经过对美朝当事方的战略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双方是从冲突的角度看待这次核危机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冲突的角度而言,忽略了朝核问题历史上的连续性就忽略了朝核问题的本质;忽略了朝核问题当事方的对立性就会影响外交应对中的自我定位;忽略了朝美矛盾的持久性就容易模糊中国的战略思考。

具体而言,第一,朝核问题线性而非非线性的属性以及朝美双方目标的对立性表明,朝核问题是朝美基于历史上的敌对而产生的软性冲突,而不仅仅是一场危机。中国不应当局限于“点”的危机管理,而应制定长期的冲突管理战略。通过逐步落实工作组机制,维护六方会谈机制的持续运作,将朝核问题稳定在外交解决的轨道上,实现朝核问题冲突管理的延续。

第二,朝美双方的对立性以及朝核问题的摇摆性决定了朝核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六方会谈作为冲突管理的一种机制,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朝核问题不仅涉及到朝美双方的利益关切,还直接影响到未来东北亚地区的格局演变。中国要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朝核问题,将朝核问题的解决与推动东北亚未来安全机制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

第三,朝核问题的性质以及美朝各自的战略还要求中国要准确定位、审慎应对朝美间冲突。美朝双方都有应对问题的长期的或即时的冲突战略,中国应当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朝鲜与美国是冲突的主要当事方,也是解决冲突的关键因素,中国的角色定位就是充当“诚实的调解人”,这就要求中国要以“软性战略”来应对朝美之间的“软性冲突”:中国不仅要维持冲突管理的动力,努

力实现朝鲜方面核问题的“软着陆”,避免局势的进一步紧张;还要谨慎看待各方的战略变化,并理性评估自身实力,适时调整政策,做到灵活而有弹性。

正是鉴于以上几个原因及考量,笔者认为,中国应采取冲突管理战略应对朝美之间的核问题。

所谓冲突管理,即是对冲突进行管理的应对策略与方法。与危机管理不同的是,冲突管理是一种过程性的应对战略,即通过在对由于不相容性引发的冲突进行协调和管理,采取谈判、调停等第三方介入的手段和冲突管理的框架性机制等一系列方式和途径对冲突予以引导性管理,防止冲突演变成剧烈的暴力行动,从而缓和冲突的烈度、降低冲突的危害性。其最终目的则是通过第三方介入对矛盾的不相容性进行管理来缓和冲突的爆发性,给冲突各方提供重新寻求外交解决的机会与空间,促使冲突各方互动方式由毁灭性向建设性转变,从而为冲突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在具体操作上,冲突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框架内,对冲突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其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管理的目标、设定计划及程序安排;调动可采用的资源对实施管理计划,并对各方进行引导和沟通;对冲突管理进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保证操作运行与管理目标相一致。

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之后,中国通过启动并主持六方会谈介入朝核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把朝核冲突纳入到冲突管理的轨道,奠定了外交解决问题的基本架构。随着朝核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中国适时地对六方会谈机制进行深化与扩展,将朝核问题的解决细化为五个工作组,利用朝核问题的契机,全面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朝核试之后,虽然“2·13起步文件”极大地缓和了一度升级的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朝鲜核试验所引发的巨大冲击,但朝鲜核试验引发的后续效应却正在慢慢扩散。朝鲜也初步关闭宁边核设施,启动了无核化的第一步。但长远来看,朝美双方的分歧依然很大。随着谈判程序的进行,问题的实质会越来越敏感,变量的增加也会导致问题日趋复杂化。除非其中一方做出重大政策转变,否则矛盾还有可能会再次激化。基于这种客观而务实的判断,采取冲突管理的战略,将朝核冲突维持在一个相对缓和的水平上而不至于升级甚至失控,无疑是现实情况下中国外交唯一理性的选择,因此,中国应坚持不懈地推动六方会谈不断向前发展、将朝核问题稳定在外交解决的轨道不仅对遏制冲突升级、缓和美朝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保持地区稳定,并最终为构建东北亚和平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考虑到朝核问题的复杂性及长期性,中国应做好长远的战略打算。当务之急应继续对朝核冲突进行冲突管理,稳定六方会谈作为冲突管理的现实有效手段,并使之成为构筑东北亚新格局的重要内核。这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符合相关各方的利益。

注释:

[1] 徐纬地:《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李敦球:《朝美,六方之外谈什么》,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4期。

[2] 参见高辉:《朝鲜核问题的症结与解决前景》,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4期。

[3] 张琏瑰:《六方会谈:新起步 新检验》,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5期。[4] 时永明:《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5] 郑永年,《外刊论朝鲜核爆综述》,载《国际展望》,2006年11月,第8页。

[6] 崔立如:《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

[7] 有关朝核问题与危机管理的精彩论述可参见:林利民,《朝核危机管理与中国的外交抉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

[8] 有关冲突管理理论的详细论述可参见拙文:《冲突管理理论初探》,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1期。

篇2:朝核问题的性质及中国战略

摘要 :2009年4月6日朝鲜为维护自身的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武器研制,表示退出六方会谈。然而,朝鲜发展核武器会为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提供借口,会为美国军事打击朝鲜创造可能,也会为东北亚地区发展核武器提供条件,这些将严重影响到中国的核心安全利益。中国应坚决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但面对中朝之间独特微妙的关系,中国还应同时继续保持中朝传统友谊,采取灵活的对朝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朝政治决策的影响力。中国非常需要朝鲜,基于此,中国应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做出巨大努力。

关 键 词 :朝核问题 国家安全 中朝关系 战略选择

朝美双方在安全与战略利益及目标诉求上存在尖锐矛盾,最终使朝鲜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这种针锋相对的矛盾注定会使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十分复杂而纠结。2006年10月9日,朝鲜向世界宣布成为有核国家,中国政府用了“悍然”二字,对朝鲜进行的核试验进行报道及评论。尽管中国的报道未能压制反倒助长朝鲜的核武器研究,中国仍然强调六方会谈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最佳选择,并且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2009年4月26日,朝鲜又一次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去核化恢复原状,试射导弹。中国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哦中朝关系,另一方面是来自国际方面的压力。进退维谷中,有些学者指出中国对朝鲜不应一味迁就,必须照顾到自己的外交局面。我觉得,中国首先应当考虑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国方方面面的影响即朝鲜在政治经济上对中国发挥的作用,站在国际形势的角度上,慎重分析该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选择路线。

一、朝鲜半岛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

首先,目前,美朝双方互不让步,如果朝鲜危机越演越烈,美国对朝鲜的强烈反应便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制裁上,在军事上,美国还会进一步施压,并且不排除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一旦美国攻打朝鲜,中国的“安全屏障”将失去。在这几十年来,中国美国等与反华势力斗争,朝鲜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中国的大门。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朝鲜与我国不仅山水相连,平壤沈阳长春等地的铁道也紧紧地连接在一条线上。如果没有朝鲜,在台湾海峡危机和南海诸岛危机频发之时,我们那还有精力应对东北方面来的美日直接军事威胁。与此同时,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最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而这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将直接威胁到中国渴望稳定繁荣的长远利益。

其次,朝鲜拥有核武器有可能会使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复杂化。朝鲜拥有核武器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会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倘若如此,中国将处于众多核国家的包围之中,威胁不言而喻。同时,日本会因朝鲜发展核武器而加强军备,进而引起亚洲的军备竞赛,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者,北约不断东扩,美国势力扩张至中亚地区,朝鲜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更加凸显。中国有理由也应当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而保持同朝鲜的友谊。因而朝核问题直接影响中国的安全利益,中国应坚决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同时也反对美国对朝鲜实施制裁和军事威胁,注重能够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危机。

二、中国的战略选择

“国家的对外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业就是为了保持扩大和现实国家权力服务。”1

目前,朝鲜的形式不稳定具有颇强的不确定性。朝核问题是目前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变数,朝鲜的核发展计划与中国的根本利益相抵触,最终导致了两国的利益冲突。对中国来说,1 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利与和平的斗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P3 朝鲜是一个很想自主自尊心极强又很倔犟的穷孩子。1他闯祸,中国替他收拾;他贫穷,中国拿出巨大的经济资源帮他发展。然而,朝鲜一直在严格防止中国政府干涉其内政,同时中国历来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我国对朝鲜的影响力还是十分有限的。此时,倘若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向朝鲜施压,朝鲜将完全孤立,会无视国际社会,猖狂地进行核试验使得危机升级。随后,一旦战争爆发,朝鲜大量难民将涌入中国东北,出于人道主义中国不得不收留这些难民,这将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中国与朝鲜在历史地理政治上的联系注定了中朝的关系,中国不应向其施压,应当做到邻里关系融洽,共同进退。中朝关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中国必然能意识到一点。

毛主席曾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朝核问题上,朝鲜韩国是谈判桌上的棋子,真正进行较量的是中俄和日美。我们真正的敌人是美国日本,朝鲜即使不是我们的朋友,但是至少不是敌人。作为朝鲜的邻居,我们应该理解,朝鲜也有自身的核心利益。中国不能盲目听从日本美国的带有目的性的意见对朝施压,否则,若将这位邻居变成敌人,受害的只能是中国自己,而日美很可能看见中国让出朝鲜这个棋子而捂嘴窃笑。

因而,我认为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中国还应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耐心等待朝鲜的重新加入,加强与美日谈判争取减弱其对朝鲜的制裁和军事威胁带来的压力。要在充分尊重朝鲜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密切两国往来,加强经贸合作,加大对朝经济援助,并且尽最大可能通过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朝鲜决策的影响力。继续保持并深化中朝传统友谊,在重大国际事务中鲜明地支持朝鲜。中国需要朝鲜,应将朝鲜引导为一个好兄弟,使其成为力守东北大门的勇敢战士。尤其在当今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已经向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发出勇敢挑战,我们更加需要朝鲜,严防美国金融帝国崩溃时以军事手段反扑中国的全球经济战略。

中朝关系唇齿相依,中国应为朝核问题及半岛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同时,立足于中国国家利益和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中国在继续保持中朝传统友谊的同时,还应对朝鲜明确表示我们的底线,防止每日韩三国协调体系的强化,防止朝核危机的进一步升级。

参考文献:(1)朴键一 朝鲜半岛核问题与新世纪中国外交

东疆学刊,2007(2)

(2)李南周 朝鲜的变化与中朝关系——从友好合作关系到实利关系

现代

国际关系 2005(9)

(3)李晓光 陶常梅 “一条线”外交政策下的中朝关系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5)

(4)吴德烈 中朝经贸合作的机遇与发展思路

中国经贸 2008(1)

(5)张玉山 中朝经济关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势分析 东北亚论坛 2006(1)

篇3:朝核问题的国际法探析

关键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朝核问题的背景

(一) 第一次朝核危机与《日内瓦核框架协议》

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美法卫星照片显示, 朝鲜正在研发核武器, 美朝双方通过交涉, 在1994年10月签订《关于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美国承诺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并且帮助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 朝鲜则承诺不在研发核武器, 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这次朝核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二) 第二次朝核危机

《日内瓦核框架协议》签订后, 美国并没有按照协议规定向朝鲜提供重油, 帮助朝鲜建设水反应堆的计划也未按期实施, 2002年, 美国发现朝鲜在进行浓缩铀计划, 朝鲜则宣布解除核冻结, 并于2003年1月再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二、朝核问题的是否违反国际条约探析

(一)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与朝核问题

1. 朝鲜没有违反《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如果核试验没有超出国家领土范围, 就没有违反该条约, 朝鲜核试验是在朝鲜领土上进行, 没有在大气层或水下进行, 因此朝鲜进行核试验的行为并没有违反《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并且朝鲜不是《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缔约国, 所以朝鲜不属于该条约的管辖范围。

2. 朝鲜没有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的界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地方进行核试验, 但是因为美国等国家未批准该条约, 该条约还未生效, 所以对朝鲜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朝核问题

1.《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具有不平等性和歧视性

首先, 根据该条约第9条规定只有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即美、英、法、俄、中是有核国家, 其他国家都不能拥有核武器。其次, 该条约第1条规定“每个有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向任何接受国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第2条规“定每个无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从任何让与国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的转让”;这些规定强化和保障了美、英、法、俄、中的核武器国家地位, 剥夺了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权利。

2.《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退出规定上存在漏洞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每一缔约国倘断定与本条约事项有关之非常事件危害其本国最高利益, 为行使国家主权起见, 有权退出条约, 该国应在提出前三个月将此事项通知所有其他缔约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某一事件是否危害一国的最高利益没有清晰和准确的判定标准, 极易导致解释上的随意性, 朝鲜的退出并没有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则性和强制性规定。

(三) 《联合国宪章》与朝核问题

1. 朝鲜核试验违反《联合国宪章》“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宗旨。《联合国宪章》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法律文件, 《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确立了“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为此目的, 采取有效集体办法, 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的威胁”的首要宗旨, 朝鲜发展核武器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违反了“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宗旨。

2. 朝鲜核试验违反《联合国宪章》“不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的原则。“不适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是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 朝鲜发展核武器目的正在于以武力威胁国际社会为换取最大利益赢得筹码, 显然违反了这一基本原则。

三、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国际法途径———六方会谈

(一) 六方会谈的性质

六方会谈是一种国际调停行为, 调停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政治手段。调停是指第三方以调停人的身份, 就争端的解决提出方案, 并直接参与谈判, 以协助争端解决。

(二) 六方会谈机制是解决朝核问题中的最佳途径

1. 国际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朝鲜核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系列关于朝核问题的决议如2006年通过的1718号决议, 2009年通过了1874号决议, 2013年通过了2094号决议。这些决议采取的制裁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朝鲜施加了压力, 但是并不能从根本是解决朝核问题, 并且国际制裁是一种强制措施, 可能导致朝鲜的过激反应而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威胁。

2. 六方会谈符合《联合国宪章》国家主权原则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首先, 六方会谈在各方自愿和平等的前提下进行谈判和磋商, 各方提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通过谈判、妥协、协商一致形成决议。不因国家实力的强弱而使己国主权高于他国主权或将己国主张强加他国, 充分尊重小国、弱国利益。其次, 六方会谈是一种调停行为, 符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要求, 六方会谈为相关方充分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良好平台, 各方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谈判磋商, 最后达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决议, 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武力冲突。

3. 六方会谈为构建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合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六轮六方会谈的举行, 在解决朝核问题的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六方会谈机制成为世界公认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方式, 随着六方会谈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最终形成区域安全组织奠定了基础, 对应对东北亚地区危机, 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

[2]常佼.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3]林春诚.六方会谈框架下朝核问题解决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 2010.

[4]曾令良.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国际法考量[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1) .

篇4:中国解决朝核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朝鲜;朝核问题

收稿日期:2009-12-04

作者简介:黄少花(1981-),女,海南海口人,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坚定的立场原则

朝鲜半岛核试验再次成为热点,如何应对局勢的发展和走势已成为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从目前走势上看,有关各方在半岛利益上的博弈将进入新的局面,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更显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中国一贯立场是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并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多次表态,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并希望朝鲜半岛核问题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维护和实现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对朝政策已经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进一步调整对朝政策已提上议事日程。在朝鲜进行核试验以后,中国对朝政策进行了调整,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国家关系”迈进,把对朝政策纳入到中国全球战略的轨道上来,[2]从国际战略的高度,审视和处理朝核问题以及东北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

二、坚持通过协商与对话方式和平解决问题,反对武力威胁

六方会谈是化解摩擦的最佳途径。自2003年以来,“六方会谈”对推动朝核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各方提供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级别的对话与合作机制,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框架。“六方会谈”是目前有可能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的多边构架,也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尽管朝鲜又再次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但“六方会谈”毕竟为外交解决朝核争端打开了大门,所以,朝方终究会选择多边协商机制。朝鲜半岛问题涉及数个大国的核心利益,始终牵动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目前,在东北亚地区除“六方会谈”外,尚未有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这显然不利于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随着“六方会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美、日、韩、俄、朝均对中国的作用和这个进程进行肯定。在此基础上,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示,愿意巩固与进一步发展这个机制。[2] 很显然,在满足了朝鲜核研发之外的援助等条件之下,经过灵活变通的“六方会谈”,依然是各方能接受的主流路径。如今,对立双方剑拔弩张之际,不能期待重启“六方会谈”问题立即取得突破。在朝鲜半岛,除了有关“弃核”与防止核扩散问题外,还有建立“和平机制”、相关国家关系正常化、促进经济合作及谋求半岛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惟有通过“六方会谈”方能一揽子解决。此外,还应当认识到,实现半岛的无核化,绝非是“六方会谈”的终极目标,它只不过是建立东亚安全框架的第一步而已。

三、极力劝阻朝鲜弃核,对其施加压力

朝鲜虽然在中国副外长武大伟2009年2月19日访问时,提出了让“六方会谈”的其他各方帮助其建设轻水反应堆作为接受全面验证的条件。2009年10月5日在会见中国温总理时也表示,朝鲜愿意就核武问题进行双边、多边会谈,包括重新举行“六方会谈”,但前提是,美国必须改变对朝政策,把敌对的双边变为和平关系。朝鲜外务省发言人也在2009年1月17日的谈话中反映出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的意图,或者它提高了弃核的筹码。因为它明确表示,朝美关系正常化和核问题是两码事,美国的核威胁一天不消失,即使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朝鲜也不会放弃核武。也许在朝鲜看来,尽管朝鲜目前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只要在核武器上取得突破,不但可以改善朝鲜的战略态势,增强朝鲜的国际地位,增加朝鲜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主动权,使朝鲜的国家安全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这个看似合理的逻辑,在当前朝鲜的内外环境和特定的国际时空背景下是不现实的。朝鲜发展核力量即使能短期内起到对内鼓舞士气,对外增加讨价还价筹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它并不符合其根本利益。国际社会不但不可能承认朝鲜核试验的合法性和朝鲜的核地位,而且将对朝鲜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核心利益是半岛的无核化,因此不能姑息迁就朝鲜的极端冒险政策。2006年10月,朝鲜首次核试后,中国政府立即高调严厉谴责,首次使用“悍然”一词,既凸显朝鲜冒险行为的严重性,也充分表明中国的鲜明态度。对朝鲜2009年再次核试验,中国在严厉谴责的同时,毅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范围更广、力度更强的制裁案,特别是承诺自己也要诚实履行相关义务,这次中国对朝外交上已不再一概否定、排斥制裁和施压,这无疑是对朝政策上一次更具分量的施压,显示出中国外交应有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对于局势的未来走向,如果朝鲜继续试射远程导弹,对韩国发出战争威胁,让东北亚面临更危险的境地,那么中国政府的态度应该更强硬、更明确;当然,如果朝鲜将来有变化,比如说重回“六方会谈”,重新进行无核化,那么中国的态度也将随之调整趋缓。

四、缓和美日韩对朝的过激举动

朝鲜第二次地下核试验后,美韩日等国都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强硬态度。奥巴马誓言要保护韩国,在联合声明中,美国首次以书面形式表示要给韩国提供“核保护伞”。韩国总统李明博6月1日表示:“对威胁国民安全和国家安保的事情,绝不存在任何妥协”。 日本国会全体通过决议抗议朝鲜进行核试验。与此同时,美韩日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美国最先进的F-22战机飞抵冲绳,韩国在黄海分界线一带增加部署了3500吨级的驱逐舰,美日韩三国军方相续启动了各自的“危机应对预案”,相关军事单位提升警戒水平等军事措施,这都使得朝鲜半岛重现战争的猜测。美韩日盟国的举动虽然显得十分协调,但强硬的姿态并不能推进朝核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制造出新的紧张。朝鲜方面已就此做出强硬表态。实际上,朝鲜半岛近年来的局势演进已表明,说狠话,较狠劲只会使危险螺旋升级。

中国向来反对使用强制战略,而且中国认为经济制裁是无法奏效的,只能恶化局势,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及更多的难民等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制裁也可能使得朝鲜采取极端的行动增加区域紧张,甚至诉诸战争。在朝鲜核危机中,每当美国宣称要对朝鲜进行制裁时,朝鲜就强硬地回应“制裁就意味着战争”。因此,中国不会轻易地使用经济和政治军事制裁来对朝鲜施加压力,而是寄希望于劝说朝鲜,缓和美日韩,使各方能在融洽气氛中进行会谈。

五、与俄罗斯合作,争取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主导权

与中国一样,俄罗斯在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同时,也希望朝鲜核问题能得到和平解决。为此,俄也付出了不少努力。2009年4月9日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涅斯捷连科指出:“对朝鲜进行更加严厉的制裁,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会对六方会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使朝鲜更加孤立和怨恨,进而迫使其采取完全相反的对应措施。”[3]俄外长拉夫罗夫4月14日说,俄罗斯认为除2003年开始启动的六方会谈以外,没有必要就朝核问题建立新的对话机制。“不必就朝鲜半岛局势问题建立任何新的国际对话机制,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应当继续进行下去,六方都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2]归纳起来,俄方立场如下:希望有关各方本着相互妥协和让步的精神,共同促成六方会谈取得进展;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对朝鲜进行惩罚,强调应用和平的、政治的、非武力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肯定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愿意为会谈取得进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中国应与俄罗斯合作,争取在解决朝核问题中取得主导权,极力劝阻朝鲜避免采取过激行动,缓和美日韩的先发制人,激励有关各方对朝鲜的安全要求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激化矛盾,通过六方会谈为朝美进行建设性对话营造气氛,通过各种方式力促双方达成共识,避免危机升级;有关国家应加强与朝鲜在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通过密切经贸关系来化解矛盾。

六、积极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

推动问题的合理化和平解决,更好的发挥多边外交的作用,减少多边外交存在的不稳定性等局限性因素,只有通过寻求机制化的建设,可以说多边外交的机制化建设是多边外交更有效的展开和深入推进的保证,这也是朝核问题得到可能性解决的一大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东北亚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应包括两个层面: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与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在一般意义上讲,东北亚安全机制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和直接动力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进展和“六方会谈”进程中形成的合作模式和逐步形成的信任状况。

东北亚安全机制可借助“六方会谈”内的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工作组和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内部的磋商工作的深化,根据有关协议和原则形成组织性的结构,定期召开会议、设立常设机构、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与协议、明确目标和方向,成立相应的协议机制和监督机制,规定参加人员的等级。其定位的功能不是去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是就广泛的安全与合作问题进行协商,各成员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议题,变换合作对象,以双边牵制多边;以多边制约双边或单边进行各种形式的协调与沟通。

不管朝核问题解决的进程有多么曲折,时间有多么漫长,但由于有中国的这样的和平力量的存在,并越来越成为美朝双方的核心力、与其它三方的助推力汇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为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朝核问题定能取得“共赢”的圆满结局。

参考文献

[1]徐宝康.应把对朝政策纳入全球战略 [N].环球时报, 2009-9-8.

[2]刘鸣. 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 构想与问题[J].东北亚政治,2009 (7).

[3]俄外交部[J]. 国际观察,2009.

篇5:浅谈朝核问题及中国对此政策

摘要:美朝双方在安全与战略利益以及目标诉求上存在的尖锐矛盾,最终使朝鲜走上了发展核武器之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在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而朝鲜则否认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的核武器严重影响它的国家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自此,朝鲜核问题就像幽灵一样一直萦绕在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朝核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安全与稳定,中国有必要采取应对对策。本文就从朝核问题的原由、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在朝核问题方面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浅析。关键词:朝核问题

中国安全

应对对策

一、朝核问题的原由

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美国怀疑朝鲜进行核武器研究,对朝鲜进行了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没有达成统一。1993年2月,国际原子能力机构理事会做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定,同时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同年3月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了它在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撒核武器条约》,作为回应美国的进一步威胁。后来双方从各自利益出发,1994年10月在日内瓦达成协议签订《朝美核框架协议》。根据此协定,朝鲜同意不再实施核计划,也就意味着朝鲜承认了正在研发核武器,所以美国怀疑朝鲜也并非子虚乌有。同时协定规定美国必须停止联合军事演习,负责帮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向朝鲜提供重油,暂时缓和了双方的矛盾。但是双方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议激烈,矛盾并没有就此终结。随后在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后,宣布朝鲜“已承认”铀浓缩计划,并指控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而朝鲜则表示,朝鲜“有权开发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同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随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上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在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空前紧张,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热点,备受关注。

朝核问题实质其实就是美国控制东北亚事务主导权和朝鲜扩展生存空间的一场斗争。一方面,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介入朝鲜半岛,致使朝鲜半岛南北的分裂。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量核武器,对朝鲜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作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并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并不能依赖与苏联和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在这种时刻面临威胁却没有强大保护力量的形势下,朝鲜也就不得不倾向发展自己的战略武器能力。综上,从朝鲜角度的上看,它选择发展核武器也是情有可原。首先它国力弱小且经济落后,在国际上根本就没有说话权,但是如果拥有核武器就能拥有讨价还价的筹码,不至于处于被动地位,任人摆布。再者,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无法逃脱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干预,国家安全时刻面临着威胁,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要说发展就连自身也难保,那么发展防御力量也就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在国际和国家利益面前,我们不能做感性主义者,必须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虽然从朝鲜方面说无可厚非,但是它研发核武器本身就违反了国际秩序,对国际安全也是一种隐患,如果不限制朝核问题,某一天朝鲜为达自己的要求使用核武器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解决朝核问题十分有必要。

二、朝核问题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朝核问题事关多国复杂的利益,对中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中朝唇齿相依,有共同的安全利益

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拥有1300多公里共同边界,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属于同一类型,自古以来双方就保持着密切而稳定的联系,且有一种唇齿相依的战略关系。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多次成为列强入侵或觊觎中国的战略通道,其局势对于我国东北以及首都北京乃至整个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使中国丧失400千米的安全防线,美日联盟军事也会推进鸭绿江。届时,中国东北地区将面临空前的安全威胁,需要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以防美日的攻击,军事压力随之加重,不利于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因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对中国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朝核问题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朝鲜研发核武器势必会引发周边国家研制核武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特别是日本和韩国很可能以此为契机跟进核武器的研发,而且以日本与韩国的经济与政治力量在研发核武器方面更具有优势,这样中国将会受到多方的核威胁,周边不安全因素随之增多,会严重损害中国安全。再者由于朝鲜与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矛盾,美国肯定会加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进一步加强美日、美韩同盟的关系,对于与美国关系一直不稳定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威胁。

(三)朝鲜半岛关系到中国融入东北亚经济发展圈的进程。

亚太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都是中国的重要经济贸易伙伴,在“图们江三角洲地区开发计划”中,中国必须依托朝鲜半岛这个中介,才能更好地将中、朝、俄的资源、能源、劳动力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引进韩国、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使其成为“延吉—清津—海参崴”金三角。另外,中国和朝鲜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中国在朝投资项目广泛,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量,而且中国需要有效开发和利用朝鲜的自然资源。因此,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对我国对外经济环境有重大影响,其稳定有利于我国融入东北亚经济发展圈,扩大经济利益。

(四)中国东北是朝进行核实验是直接受害者 核武器具有严重的危害。核爆炸时的冲击波有极强的高压杀伤破坏力,能摧毁周边一切它可以推到的东西。同时它还会释放具有高温杀伤力的光辐射以及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自身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而邻近朝鲜的中国东北,就成为这些危害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朝核实验引起的“难民潮”涌入东北,会严重影响中国东北的和平与发展,甚至破坏东北民族自治地区的稳定。

三、中国解决朝核问题的对策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十分明确,不管局势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为使朝核问题和平解决,中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积极促成朝、韩、美、日、俄参加六方会谈,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但朝核问题十分复杂,六方会谈不可能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对朝核危机的策略。

(一)加强合作与协商

朝鲜和美国是朝核问题的主要涉及方,双方的态度和政策对朝核问题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一方面要在中朝友好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队朝鲜政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展中美关系,在现有“六方会谈”的平台上与美沟通协商,争取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二)协调美国对朝政策

个人认为解决朝核问题,最重要的是美国的态度。如果美不在朝鲜半岛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联合日韩挤兑朝鲜,那么朝鲜就不会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在这种安全暂时能够得到保证的条件下,朝鲜也就不会耗费如此多的精力去展核武器,可能更多的是将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经济上。朝鲜本来就是一个小国,它没有称霸世界的妄想,只要能平稳生存才是它最大的愿望,如果国际社会给予它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它又何必研发核武器引起公愤呢?因此,在中美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立场下,中国需要积极促成美朝达成统一协定,缓和朝鲜半岛上的矛盾,维护其和平与稳定。

(二)对朝施加压力,劝阻朝放弃核武器

中国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不会变,如果朝鲜坚持进行核试验,中国有必要对朝鲜施加压力,严厉阻止朝鲜开发核武器,这是维护我国周边环境安全以及国际环境安全的正义之措。当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我们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协商合作,有效利用中朝传统友谊,互利合作,在不损坏中朝双方利益的条件下,促进朝美关系正常化,实现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四、结语

朝核问题对中国安全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应该在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半岛无核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国际作用,通过协商合作,促成朝核问题的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天津日报《朝核问题的由来》

2、黄伟韬.:浅析朝核问题与中国国家利益

篇6: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2

摘要:

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抗的延续。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则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的作用是以其独特的地理、政体、贸易等优势,协调各方重归谈判桌。并且,中方将尽最大努力作多方斡旋,发挥较大影响,以求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中方的作用对谈判的最终结果,仍可能是有限的。

关键词:核武器

不扩散

斡旋

谈判

安全保证

限制

正文: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显示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其直接目的是抵御美国的侵略意图。在冷战及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下,发展核武器在经济上可以大量减少军费开支,又可以振奋国民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巩固现行政治体制。这对于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又长期处在美国潜在的侵略威压下的朝鲜是一个绝好的出路。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我国建国初期克服重重阻碍终于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经历。2004年是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四十周年,回想起研制两弹时中国与朝鲜的国家状况与国际环境是如此的相似。杨振宁曾回忆道,“因为当时我国还非常贫穷,受过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人也寥寥可数,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五年之内做出这么大的成就是不可想象的„„以前中国人自己觉得自己落后,有很深的自卑感。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使中国学者感到:只要我们振作起来,并不比别人差。”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曾不止一次地威胁要使用核武器,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从此全力以赴发展核武器。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慨叹当时领导人的政治眼光。虽然经济贫困,技术落后,但核国家的地位是仅仅具有经济和一般技术力量的国家无法比拟的,核武器对一国的安全保障是根本性的。想到今日的朝鲜,不免有我国六十年代的情势与追求吧。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称,朝鲜的首次核试验“非常成功”,此次核试验是一次历史性突破,能给朝鲜军队和人民带来幸福。这在当时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江漪《从美国的国际法观来看朝鲜核问题》)

可以说,朝鲜发展核武就其国家现状而言是理性的。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世界反对大国核垄断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中国积极介入之前,朝美就核问题产生过数次摩擦,而最终都没有实质性解决问题。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情况更是急剧恶化。朝鲜政府在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声明中写道,“现在破坏朝鲜半岛和平与安全,把局势推向极端的幕后指使者是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政府非但不向朝鲜提供不使用核武器的保证,反而将朝鲜确定为‘邪恶轴心’,将朝鲜列为‘先发制人’核打击对象。美国以‘核威胁’为借口,又停止履行朝美核框架协议中规定的向朝鲜提供重油的条款,拒绝签订我们提出的朝美互不侵犯条约。” 这成为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主要原因。处于美国的威胁下,单方面要求朝鲜不发展核技术是朝鲜无法接受的。美国的条件是只要你不发展核技术,我就可以维护你的安全,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江漪《从美国的国际法观来看朝鲜核问题》)

2002年,中方开始积极介入。2003年3月中旬,就在美伊战争打响前夕,美国向朝鲜半岛派遣航空母舰、隐形战斗机和宙斯盾级军舰,加强军事集结。朝鲜因此警告说,它将采取报复措施。朝鲜半岛剑拔弩张的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不安。4月4日,联合国特使毛里斯·斯特朗在伦敦发出警告说:美国与朝鲜之间“完全有可能”爆发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倡导和平解决, 以其政体、经济、地理环境和大国影响力等多重优势协调各方重归谈判桌。最终促成2003年4月的中朝美北京三方会谈。对于朝鲜来说,中方是其潜在盟友,美朝开战势必波及中国。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有利于中国边境安全、东北亚的和平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政体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折冲于各种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成为双方争端的缓冲地带。经济上,朝鲜每年能源供应量的9O%、其外援总量的约30%,以及进口产品中的38%左右都来自中国。而美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依赖性更达到了极高的程度。除此之外,中国在地理上的优势及其大国的影响力,在东亚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北京成为六方会谈的主办地,代表了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和平的身份,使得之后马拉松式的谈判有了多一点成功的希望。

尽管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发挥了其他国家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从朝鲜问题的发展过程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作用也受到相当的局限。

冷战结束至今,美朝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已经持续了50多年,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两国在外交上仍处于50年前一样的隔绝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国在半个世纪的敌视和对峙中,双方难以做到相互信任。克林顿时期两国彼此的态度稍有缓和,但布什上台后又采取了强硬的政策,两国重新陷入僵局。而这反映到“六方会谈”中,双方态度更显出严重分歧。美国认为朝鲜是一个十分无赖、流氓的国家,而且政治独裁,经济凋敝,难以理喻。在美国眼里朝鲜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国家,所以美国不肯签定给朝鲜安全保障的双边协议。美国认为朝鲜放弃核研制计划是谈判的前提,先要朝鲜放弃核研制,美国才给予核保护伞。朝鲜则认为美国不时的在半岛军事演习,对朝鲜安全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如果美国不能给予安全上的保证,朝鲜就不会放弃对核武器的研制。美国对朝鲜的谈判,在提出前提的要求上是不能满足朝鲜预后的安全保证的,这是朝鲜僵持的正当理由。然而,朝鲜两次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两次推出这个条约,尽管在参加时是附有允许其随时退出的条款的,但从具体做法来说,又成了美国抓住的把柄。所以,在这个重要关键上,中国是需要也能够运用政治智慧来帮助双方协调至于重新谈判的。(李原名 《关于中国对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作用》)

可惜,第一轮“六方会谈”后,朝鲜认为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毫无变化,对“六方会谈”持否定态度,对下一轮的“六方会谈”也不感兴趣。第4轮“六方会谈”中,美朝两国又开始了外交上的“口水战”,这都增加了中国外交上的难度。

自古以来,中国和朝鲜都存在着邦交,就近代来说,当沙俄、日本入侵朝鲜半岛时,中国以保护人的身份介入支持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由此引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军侵入朝鲜,并在鸭绿江畔肆意对我国进行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这种地理上的睦邻关系,军事上的唇齿关系和文化上血脉关系使中国与朝鲜半岛命运相连、相依。但这种关系的现实发展,使外界不得不重新评估两国关系的亲密程度。这不仅体现在两国冷战结束后政治上的冷淡和经济贸易关系的下降,而且朝鲜在许多问题上也越来越独立。因此,中国虽然在促成“四方会谈”、“六方会谈”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从促成这些会议的艰辛过程来看,中国的这种影响力对谈判的最终结果可能还是较有限的

诚然,自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后,朝鲜半岛50多年内没有发生战争。但是,这种表面的平静实际是脆弱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朝鲜半岛是美苏冷战对峙的前哨阵地,是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战略的温度计。事实上,朝鲜半岛现存的脆弱的和平状况,在强大的美国霸权前的前景叵测的,战争随时可能发生。故中国的斡旋工作就好像是在战与非战的边缘行走。半岛脆弱的和平很难保证朝核问题会在和平框架下行到彻底解决,所以中国的“有所作为”还是受到朝鲜半岛局势发展的根本限制。

综上,中方正在尽更大的努力在双方之间斡旋,以求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而同时,中国在斡旋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坚决担当起维护朝鲜半岛、东亚与世界和平的重任。情势表明,中国在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以及在地区安全磋商中,已起和将起到无可代替的建设性作用,但也受到相当的局限。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朝核问题

李原名 《关于中国对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作用》

江漪

篇7: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朝核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核问题再次升级。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当务之急,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防止朝核问题的扩大化。关键词:朝核问题,中国,影响,措施 一.朝核问题发展及现状

朝核问题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朝鲜虽然与国际原子能结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但双方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紧接着就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布什上台后,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并将朝鲜列为核打击对象之一。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为解决朝核问题中,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从2003年到2008年6月,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了共六轮。2009年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要求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禁止进行此类通信卫星发射的1718号决议,第二日致使朝鲜宣布正式退出六方会谈。朝鲜不久就成功实施第二次核试验。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朝鲜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朝鲜进入战争状态。二.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一)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对中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朝核问题可能引发核竞赛:.朝鲜拥有核武器势必造成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对和平崛起经济发展的中国是非常不利的。日本利用朝核及朝鲜导弹问题为借口扩充军力,尤其是高科技的太空技术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也将使东北亚军事格局更加复杂化。朝鲜拥有核武器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将会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倘若如此,中国将处于众多核国家的包围之中,威胁不言而喻。同时,日本会因朝鲜发展核武器而加强军备,进而引起亚洲的军备竞赛,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核武器包围的国家,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朝鲜与我国不仅山水相连,平壤、沈阳、长春等地的铁道也紧紧地连接在一条线上。朝鲜为维护国家生存,在未来美朝军事冲突上可能使用核武器,由此造成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必将冲击我国东北地区。朝核问题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决策与信息-2009-9 11页

2.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如果没有朝鲜,在台湾海峡危机和南海诸岛危机频发之时,中国将没有精力应对来自东北方面美日的军事威胁。假如美国控制朝鲜,那么在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时,美国就多了一条武装干涉的新战线。如果将来战争爆发,朝鲜作为军事战略的缓冲区,在战争中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将朝鲜地区作为空中加油基地,这对于擅长空战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在中国的右臂上插上一刀。如果处理得好朝鲜半岛问题有利于杜绝了美国势力的深入,有利于中国的战略安全。并且还有可能形成中美关系“双赢”的局面;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好,可能再一次引发朝鲜战争,那样中美关系将会再一次出现冰点。丁峰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研究_【D】16页

(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朝核问题使中国的外交处境极为尴尬和被动。由于朝鲜的毫无责任心的行动,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经常碰壁。在重要时刻,很坦然地引发重大争议,将中国拉进与美国对抗的被动局面。„„必须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东北亚局势,并采取符合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王忠文” 「从新的角度密切关注朝鲜问题与东北亚局势」的论文中2013年3月7日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对朝核问题的决议,主要对朝鲜进行经济、金融制裁,这一制裁必然使其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如果中国对朝核试验进行制裁就会破坏中朝关系,那么朝鲜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如果把朝鲜逼急了,肯定又会“誓死一战”受到危险的还是中国。如果中国不同意制裁朝鲜,美日等国则会鼓动全世界舆论讨伐它,到时候朝鲜局势更加复杂,中国的立场又将如何。中国与朝鲜的外交是一种微妙的关系,朝鲜作为中国的“天然屏障”,中国给予朝鲜经济上援助,双方相互的平衡,可是朝核问题使美国在中国跟朝鲜之间插上一脚,使这平衡被打破,而朝鲜对于中国的态度阴晴不定,使中国很难处理对朝鲜的外交关系。朝核问题的背后反应的还是地缘战略的大国博弈。中美俄罗斯以及日本在该问题上各有各的算盘,因此朝核问题将是大国角力的智慧和实力体现。

(三)对中朝经济合作的影响

三.朝核问题应对措施

(一)重启六方会谈,尽早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

朝核问题以何种方式解决都直接关系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关系到东北亚的国际安全与和平稳定。中国应积极重启六方会谈,想办法把六方会谈的机制制度化。如果六方会谈在解决朝核问题之后发展成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或建立其他包括东北亚主要国家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或建立澳大利亚提议的亚太共同体,那么将会形成陆权跟海权的合作机制。夏立平美国对朝鲜政策特点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五期21p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的重要地区之一,涉及到了多国的国家利益,国际结构复杂,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国家之间政治上互信缺失。当前要充分利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的相对有利的地位和条件,在东北亚区域安全领域重视和加强多重的双边合作的机能效应。

(二)应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保持中朝友谊

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待朝鲜问题上,中国应该中国的本国利益和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重启六方会,继续保持中朝友谊,积极实现半岛的无核化。朝鲜对于其核问题的立场和对美国的态度主要取决于美国对朝的政策,也就是采取以硬对硬以软对软的方针。中国向来反对使用军事制裁,这样做会使局势更加恶化。每当美国宣称要对朝鲜军事制裁的时候,朝鲜就强硬地回应“制裁意味着战争”,因此中国不会轻易使用武力来对朝鲜施压。另一方面,中国应加强与美日谈判争取减弱其对朝鲜的制裁和军事威胁带来的压力。

(三)恢复军事平衡是最优选项,邻国的安全就是中国的安全。朝鲜核危机的实质是朝鲜半岛安全平衡被破坏,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恢复军事平衡。2003年8月8日出版的《舰船知识》杂志第九期,作者:敖广 面对危机,通常有三种对策:(1)妥协,(2)战争,(3)恢复军事平衡。其中妥协是最差选项,因为妥协的实质是先承受损失,再被迫进行战争。不但没有解决矛盾,没有代价的收获。其次,战争的风险和代价都很大,但有时是不得已的选项。国家利益两个最基本要素是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其中安全利益永远高于发展利益。所以一旦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就必须坚决给予回击。假如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假如美国占领整个朝鲜。中国的安全形势就处于强敌环伺的状态下了。可见恢复军事平衡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选项。

(四)灵活的政策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不确定因素正在进一步增加。中国不能盲目听从日本美国的带有目的性的意见对朝施压,否则,若将这位邻居变成敌人,受害的只能是中国自己,应根据情况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对策。

总之,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朝核问题在中国外交和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应在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解决朝核问题提供平台,努力做好协商工作,以争取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真正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第一,完善核不扩散机制,使其更加合理、规范。现行的核不扩散机制存在一些不公平因 素,它的限制对象主要是无核国家,对于有核国家却毫无限制。所以首先要限制有核国家,为无核国家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其次,在朝鲜半岛范围内,对核力量的制约要对等和公

平。美国为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是一种事实上的核威慑。这显然无助于消除朝鲜的不安全

感。朝在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应享有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第二,六方会谈不可取代。对话和外交途径是第一工具选择。朝鲜必须大幅度修改自己的

行为方式,美国至少必须认真考虑正式向朝鲜做出持久性的安全承诺的问题,并且开始切实

履行逐渐争取朝美政治经济关系正常化的义务。美国政府还应当认真反思和修改它自“

911 ” 时间往后时时异常显著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黩武主义态势。

第三,说服美日韩抛开朝鲜弃核前提论。

美日韩坚持朝鲜先弃核,然后再实现关系正常化,这种思路导致朝核问题走入死胡同。朝鲜也知道,坚持“拥核”对它没有好处。须知,这样 的话,它将不仅失去得到的这一切,而且朝鲜作为落后的贫穷小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来发展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核武器只会使其经济雪上加霜。坚持“拥核”还会使朝鲜在

国际上众叛亲离,将更加孤立。如果朝鲜的安全问题和经济补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仍然不弃

核的话,它将面临参加六方会谈中的其他五方的共同反对,包括失去中、俄对它的支持,若 如此,即使拥有核武器,朝鲜处境将变得更加危险。所以朝核问题解决的关键不在于朝鲜是

否会弃核,而在于美国是否会改变其对朝长期的强硬、敌视和僵化政策。国际社会应当推动

朝鲜融入国际社会。

最后我们也认为,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自身的问题,是朝鲜民族自身为了争夺国家、民族

篇8:朝核问题的性质及中国战略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问题,对策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明确跨国经营战略规划

跨国经营是民族企业国际化, 成长为TNC的必经之路。要开拓和占领同国内市场迥异的国际市场必须要有企业发展战略预案。但纵观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0多年的成长史, 尤其是一些重大的失败案例来看, 均缺乏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规划。具体表现在对于分析企业的优劣势, 做好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锁定, 企业要进入市场商品和服务的定位, 产品价格策略、品牌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渠道策略, 同国际同行企业的竞争战略、区域及国别发展战略等都具有明显短期行为, 很容易受国际政治气候及东道国的社会舆论、贸易纠纷的左右及影响。

2. 缺乏技术优势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方面, 中国在桌面电脑的产量跃居第一, 但电脑核心部件CPU则完全依赖美国Intel公司和Microsoft等国外企业提供。同时研发经费、人力资源不足, 制约技术的创新且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

3. 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按照美国世界著名品牌战略专家David Asker的说法, 一个企业的品牌是赢得顾客忠诚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不论是国内市场, 还是国际市场市场竞争是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价格、渠道等综合实力的竞争。但最终要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

4. 缺乏优秀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人们一提起跨国经营, 以为只要外语好就可以。实际上跨国经营中的障碍不仅在于语言文化关, 而且还必须要有一大批懂国家政治、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熟悉国际市场及海外投资操作, 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 了解和适应东道国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商业操守、政治、法律制度、宗教及工会势力、利益集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目前, 中国企业的人才状况却是严峻的。一是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很难适应紧张而又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二是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特别是熟悉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及国际营销及投资环境的人员奇缺。三是既懂技术、管理又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和外语纯熟的本土人才少。四是大多数外派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国际背景实践经验。五是存在关系和照顾出国较多, 更有甚者将参与国际经营活动作为出国镀金, 轮流坐庄等。这些人才队伍建设的弊病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企业正常的跨国经营活动及效率。

二、针对性的对策

1. 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首先完成企业转制。必须按《公司法》规定理顺政企关系, 政府肩负监管和仲裁之职, 企业则为经营法人, 自觉履行法律赋与的权、责、利。同时在用人制度上, 打破用人机制, 不管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人, 只要有真才实学, 具有国际企业经营才干, 愿意为中国企业效力和服务, 我们都应当不惜重金聘用。其次, 在管理决策机制上。大胆引进和借鉴创新西方企业的管理决策方法。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效能, 弱化高层微观管理职能, 重市场调查和宏观调控。最后实行全球经营战略。中国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包装、销售、运输、品牌等必须按国际标准进行。在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后, 要创新本国企业的产品及行业标准, 以打破西方企业的垄断地位。

2. 大力培养和引进跨国经营人才

其一, 眼睛向内, 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培养。有的企业一提及国际经营人才就眼睛盯向那些学外语、外贸专业的大学生、硕士生, 甚至博士生, 抑或花大钱聘请外国人来装点门面。实际上, 任何一个著名的国际企业, 人才的发现和使用大多来自于企业自身所提供的成才环境及用人机制。因此, 中国企业必须眼睛首先向内, 从制度、机制、经费投入、环境等方面入手来制定人才的培养、引进规划, 逐步实现人才的现代化。其二, 眼睛向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其经营活动本身带有国际性, 其管理的对象、内容、过程都带有非常强的跨国背景。因此, 完全可以实行人才的本土化、多样化、国际化战略来解决国际经营人才问题。在人才招聘管理、奖罚制度等方面, 大胆引入发达国家企业的人力资源。

3. 以创新为导向, 尽快形成技术竞争优势

其一, 改革创新体制。按国家创新体制的要求, 在科技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 而非高等院校的科研所。即企业必须自觉承担技术创新的主角。其二, 革除研发产业化两张皮的弊端。即所有的科研项目必须是企业自主成立的研发单位或委托定单式与专门的高校、研究机构紧密结合。其三, 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化。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将每年经营利润的10%~15%, 甚至20%的经费投向引领企业发展的顶尖项目上, 成立政府专职监督审计机构,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杜绝浪费、挪用及贪污现象的发生。其四, 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奖罚机制。其五, 加大中外合作力度。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先进技术及创新理念。在学习过程、合作过程中创新、创造民族企业的技术优势。但要注意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规避技术失密及发生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其六, 顺应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 实施跨国资源优化配置。为了使跨国品牌经营获得成功,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协调经营资源。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在全球范围采购、以全球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是一些著名品牌的显著特征。中国一些著名企业品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度, 充分调动和利用外部经营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质量最好、成本最低的零部件或原材料, 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经营资源, 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健民.创造名牌产品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39~141

[2]葛传华.美国企业是如何实施名牌战略的[J].企业标准化, 2001, (6)

[3]陆娟.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78~180

上一篇:凝重表示态度造句语录下一篇:南东坊中学健康校园”自查自纠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