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案例讨论

2024-05-05

大学生法律案例讨论(精选8篇)

篇1:大学生法律案例讨论

通过大讨论的学习,深刻理解了区委提出的“着力提速、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存在一些不足,不足之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按部就班;不足之二是思想观念陈旧,工作缺乏激情。不足之三是主人翁意识薄弱,习惯于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通过大讨论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位成员目前的责任和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个人来说,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年是创建“平安街道”的第三年,如何继续开展创建“平安街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第一、要强化政治意识,稳定就是政治。要深刻领会关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的意义、安排部署“平安街道”工作,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第二、要强化全局意识,抓好关键环节。要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采取“一个问题、一个方案”;

第三、要强化群众意识,抓好基层基础。平安创建的重心在基层,要害在基础,关键在群众参与。

加强法制建设是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基础。法律、法规与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大力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依法规范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首先要提高社区干部的法律知识,因为他们是社会最基层的服务管理组织,作出的决定都关乎着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其次要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教育引导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培养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减少法盲,真正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作为一个基层法律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新知识,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发挥好自己的特长,才能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咨询;再次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好公民,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影响其他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确实给我很大的触动,思想认识有所提高,在今后在工作中要做到认识和行动的统一。工作中要树立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压力意识,二是树立创新意识,三是树立争先进位意识;要克服工作中的被动思想、疲沓思想,进位不强的思想。在今后工作中,树立强烈的工作自豪感,把自己的工作与**的发展融为一体。今后我将进一步转变自己工作态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做到“四要、六讲”:即政治要过硬、信念要坚定、思想要解放、作风要扎实;学习讲自觉、工作讲质量、说话讲文明、办事讲效率、干事讲奉献、廉政讲自律;时刻以先锋模范作用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以满腔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工作当中。

篇2:大学生法律案例讨论

19岁的大学生张某多次趁室友王某不注意时,使用对方的小灵通拨打电话。王某察觉话费异常后,打算查询话费清单。张某当心事情败露,于~年~月~日,携带事先准备好的尼龙绳,菜刀,水果刀,将王某骗至其居住寝室的楼顶,趁其不备持菜刀朝王某的头,颈,肩部,双手等部位连砍数十刀,直到自己认为已将王某砍死后才逃离现场。事后,倒在血泊中的王某被同学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经法医鉴定,王某已构成重伤并6级伤残。

分析:

一、二、启示:

张某作为一名大学生却做出如此莽撞,冲动的行为,是一种法律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学校关于法律教育的课程明显是很少的,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是

学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大学生学习已经不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而是为了不挂科。导致学生只是在考前

一两个星期苦读,而平时没有注重。应付考试之后又把只是抛到九霄云外。

3、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普遍停留在皮毛的状态,就算知道,也不太重视。主要指

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4、高校对于学生法律教育相对较少。比较注重本专业学习的督促。有关法律知识的活动几乎为零,没有很好的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加法律教育的课程,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

2、开展更多关于法律知识的活动,可以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带学生旁听审判等

等。

3、大学生要树立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良好心态,不单是为了应试,还要为了提高自己的文

化素养,法律知识。

4、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多浏览关于法律的书籍,观看法制节目,增强法制观念。

篇3:大学生法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案例的准确性

案例的准确性就是要选择最能反映法学理论本质的、最能表现教材所述观点、理论的案例。准确、典型的案例, 一方面, 可以启发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从而由简入繁, 由现象到本质, 由具体到抽象, 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有示范性, 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 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培养了自身素质, 提高专业能力, 为培养合格的初等教育师资创造条件。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教学内容的中心, 对所掌握案例进行反复比较, 精心筛选。选用准确、典型案例, 以增强讲课的说服力, 达到教学目的。

二、加强案例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中, 案例的针对性是高师法学基础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 只有案例具有针对性, 才能达到深化教学内容, 简化所述理论, 正确理解我国法学基本理论和各部门法的基本精神, 同时, 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大学生自身发展处于青年初期, 世界观正在形成, 在思想认识上往往会存在一些偏差, 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偏激、片面。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需不断完善, 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学生往往只注意社会阴暗面, 如果不加以引导, 就必然影响法学基础课授课质量。只有案例有针对性, 才能针对学生实际, 纠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使学生自觉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基本观点, 树立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行为准则, 澄清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觉悟, 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和人民教师创造条件。

案例的针对性, 一是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 通过举例使问题由繁到简, 由抽象到具体;二是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倾向, 通过案例使学生掌握理论, 澄清是非, 提高认识, 增强法制观念。三是要针对高等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 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己的思想、行为, 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三、注意案例的趣味性

只有教学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才能够使用权学生在学习时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 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趣味性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法律基础课中多为较抽象的法学理论、法律基本知识, 如果我们仅用逻辑的角度从理论到理论给予论证很难为学生所接受;大学生年龄在20~24岁, 抽象思维已经形成, 但仍对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大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基础教育的学生, 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 趣味性对于教学特别重要;因此, 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应选择趣味性强的案例, 证明原理, 使大学生在把握理论的同时, 积累素材, 为将来基础教育教学打下基础, 应反对“乐”而“不教”或者“教”而“不乐”。

教师应从以下角度挖掘案例的趣味性:第一, 从案例的内容上尽量找有趣的新颖的案例。第二, 从案例的使用形式上, 采取多种形式并用, 如讲述式, 讨论式, 模拟法庭等新颖形式,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 在学习继承法的代位继承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我选取了这样一个案例。冯长根 (男, 68岁, 妻子早亡) 与妻子生有一子一女。其子冯勇与高玉芬结婚后生有一女孩取名冯小丽;其女冯怡尚未结婚, 与父亲及兄嫂、侄女共同生活。1995年3月10日, 冯勇在陪父亲冯长根去医院看病途中遭遇交通事故, 父子俩身受重伤, 抢救无效冯长根、冯勇均死亡, 死亡的顺序为冯勇先死亡, 冯长根后死亡, 未立遗嘱。冯长根财产折合人民币8万元, 冯勇个人财产折合人民币3万元, 对于如何继承冯长根、冯勇的遗产, 高玉芬与冯怡发生纠纷, 告到法院。如果你是法官, 你怎样分配冯长根、冯勇的遗产?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分析讨论, 较好地理解了所学继承法的知识。

四、侧重案例的思想性

法律基础课是政治性、思想性非常强的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初步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法律素质, 成为“四有”新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政治觉悟尤为重要。因此, 必须突出案例的思想性, 它是核心, 是教育学生的关键。

如何突出案例的思想性?

第一, 要精心筛选, 掌握“关节点”掌握“度”。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 把可作为案例的素材, 精心筛选, 选择最有教育意义的, 最有思想性的案例, 在援引时, 抓住案例的“关节点”——思想性, 把它作为重点来突出;掌握“度”, 指把案例蕴含的思想性切合实际地挖掘, 既反对无限度地拔高, 单调地说教, 又反对“乐”而不“教”, 哗众取宠, 把思想性、政治性抛到一边。

第二, 联系实际, 突出师德。

高师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 因此在援引案例时, 应多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为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创造条件。

五、搞好案例的实效性

案例的实效性, 指它的实际教学效果, 要想向学生传授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完成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就必须注重案例的实效性, 如果不重视案例的实效性, 就不可能很好地教育学生, 甚至有时会使案例带来不良影响。

强调案例的实效性,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通过经常性的调查工作, 实事求是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行为倾向、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所受的社会影响, 以掌握哪些是对学生健康成长起促进性的因素, 哪些是起消极性的因素, 为选择合理案例创造条件。

第二,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教师应多用科学的、准确性的、典型的正面案例, 去论证教学内容, 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健康成长。同时, 注意少讲案例中犯罪手段, 而重在讲清对犯罪分子的量刑, 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三, 注意克服反面案例的消极因素。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时期, 明是非、辨美丑的能力与成人比较还是较弱的, 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偏激, 因此, 应少用反面案例, 如果需要反面案例, 应使用恰当, 发挥其反面教材作用, 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反面案例的消极因素, 从而使案例能启发学生思考, 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 高师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坚持案例的准确性, 强化案例的针对性, 注意案例的趣味性, 侧重案例的思想性, 搞好案例的实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案例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法律基础.

篇4:大学生法律案例讨论

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再将法律意识外化为守法、用法的行为。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案讲法、以法论案。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助于创设开放式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将有助于达到创设开放式的学习情境的目的。比如:在讲《继承法》之前,教师可引入一个案例:某位老人退休多年,身体每况愈下,她有两个孩子,都在老人的照顧下上学、工作、成家。在关于如何赡养老人的家庭会议上,二儿子提出“不要遗产,不尽赡养义务”的观点。针对这一观点,老师设置问题“不要遗产,可不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同学根据学过的法律内容,如新《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父母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学生经讨论一致认定:成年子女必须尽赡养义务。接着可以质疑:是不是不要遗产就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呢?激发同学进一步研究新问题的兴趣,需要了解什么是遗产,遗产继承的原则、方式等相关问题。明确继承遗产是我国公民的权利,有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但义务必须履行。针对本课内容,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解答的要尽量予以解答,本次课不能解答的问题,也一定要在下节课上给予解答。

2.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通过举例或分析案例中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其作用,让学生懂得法律不仅“治人”,而且“护民”,从而热爱法律,自觉知法、守法和用法;或分析案例中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或利用案例中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教育学生要嫉恶如仇,勇于护法;或结合案例,联系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实际,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修养,防止失足等等。这样,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学生对法律常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并由此逐渐形成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3.有助于中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青少年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容易成为非法侵害的对象;作为社会公民,大多缺乏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经验。因此,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自身合法权益和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案例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跟学生研究“当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选取了这样一则案例:公民建俊霞曾被李自超打成重伤,一直怀恨在心。这天,她发现李自超5岁的女儿李敏敏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便哄着将她和自己9岁的女儿带到村里的蓄水池边,唆使女儿将李敏敏推入深达6米的水池,致李死亡。建俊霞想以3000元私下了结此事,但李自超夫妇没有同意,并及时报告了公安机关,建俊霞很快被逮捕归案,最后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建俊霞死刑。我发动学生展开系列讨论,学生兴致盎然,讨论激烈,在不知不觉中法律知识潜入学生脑海、深入学生心田。

篇5:中学生法律案例分析

1)违反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章使用“热得快”,是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2)生活中养成的粗心大意,在这次火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依据有关规定对李某某治安罚款100元

案例二: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据调查,在100个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完成的,而且不少违法行为实施后,他们都没回家。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案例三: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和好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有利于共同进步。若是和不良的朋友在一起,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帮助他人、助人为乐是做人的美德。但是为了哥们义气两肋插刀,最终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对他人包括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预防犯罪能力,时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自由、快乐。

案例四:口角纠纷引发杀人惨案。一天晚上,原励德实验中学发生一起故意杀

人案,让人费解的是杀人凶手竟是一个未满14周岁的少年,而被杀者竟然是他的同学。该校初一年级学生陈志明与刘小乐因锁事发生口角纠纷,陈志明动手打了刘小乐一耳光。恼羞成怒的刘小乐失去理智,从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对着陈志明的脑部、腹部等处连刺三刀。陈志明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案件发生当晚,县公安局迅即组织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将刘小乐抓获归案。

分析:爱冲动是一种性格缺陷,青少年学生更是由于心理不稳定容易冲动,有时酿成大错。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学校、家庭都要重视加强道德、心理素质修养,不使性子,遇事冷静,才能更健康成长。案例五:体罚导致师生冲突,学生退学

2002年6月20日下午,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马某上自修课时吸烟,并且大声喧哗.班长陆某指出其错误,并要求马某立刻改正.马某不服,当即用粉笔扔陆某.陆某找来班主任处理此事,班主任严厉批评并教育马某,随后罚马某做掌上压100次.马某愤怒至极,大肆侮辱和恐吓班主任,随后跑离学校,并找来社会上的人在校门口乘放学之时,将陆某殴打致伤,并且就此自动退学.分析:马某的行为是错误的.第一,上课吸烟,大声喧哗是违反学校课堂纪律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二,向陆某扔粉笔,找人殴打其致伤,属于不服从管理和侵犯了他人人身安全权利的行为.第三,大肆侮辱,恐吓班主任,是不服从教育,并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权利的行为.第四,自动退学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陆某指出马某的错误并要求其改正,在其处理不了时,找班主任协助处理是履行班长职责和协助班主任工作,是正当的.班主任向马某提出严厉批评和教育是履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是正当的.但罚其做掌上压100次,属于变相体罚学生,是违反《教育法》的行为.由此可见,体罚常常引起严重后果。案例六:一天晚上,某县中学的4位学生,傍晚闯进了城郊某中学的男生寝室里,掏出匕首威胁并殴打宿舍学生,共抢劫200余元。由于受害学生报案及时,他们在回家40分钟后同时落网。

分析:在此案中,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对财物的保管者、所有者、守护者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迫使其交出财物”;在方法上,实施暴力,公然“对被害人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例如,捆绑、殴打、禁闭、伤害等等”,严重威胁着他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在主观上,是有意地采用暴力手段,夺取钱物,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4位学生的行为已触犯了刑法

案例七:无业游民李某于某日晚将一刚下晚自习走在回家路上的中学生钱某拦

住,持刀架在其脖子上要求钱某把钱拿出来。在此过程中,李某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求学时的辛酸,遂良心发现,觉得学生可怜,便抽身离开。看着拦路抢劫者离去的背影,怒气未消的钱某从地上捡起一石块将李某砸伤。问:钱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为什么? 分析:

1,钱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是构成故意伤害。

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必须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本案中,李某已终止犯罪,钱某此时将其砸伤,属于故意伤害。

案例八:2007年7月8日,顺义区仁和镇红星小学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因一句脏话被三少年殴打致重伤。这三名伤人者,其中两名男孩未满14岁,在校读书,另外一名男孩刚刚近17岁。如果这几名学生都懂得遵守道德规范,懂得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团结,会有这血淋淋的一幕吗?如果路过的学生都有法律意识,知道及时制止或报警,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吗?

分析:近几年,学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颁布的《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上规定: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是未成年的不良行为,违反了一个学生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万一发生了什么小的纠纷,解决的方式只能是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案列九: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

篇6:大学生就业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2000年2月,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小毕突然看到某外资企业登出了一则招聘广告,广告中写道:“本单位录用的员工将送到国外培训半年至一年”。小毕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顺利地进了新单位。加入新单位的小毕对工作充满希望,想通过积极的工作以得到重视,及时得到出国的机会。但是2年过去了,出国培训的事情依然没有动静,也没有听说哪位同事出国培训了。小毕找到单位负责人理论,单位应当履行在招聘广告中的承诺。单位负责人当面答应小毕一定会考虑。几天过去后,单位还是没有动静,小毕觉得自己两次出国都没有成功,用人单位实在欺人太甚,明明写好的条件单位却没有给予兑现,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利益。

争议问题:

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是否为合同承诺?

针对此案,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此案。该外资企业在其应诉书中声称,单位与小毕的劳动合同中并没有规定单位具有送小毕出国培训的条款,因此单位没有此项义务,招聘广告中的条件并没有写进劳动合同中来,因此并没有法律效力。

最终,仲裁庭采纳了该外资企业的意见,作出裁决:小毕与该外资企业的劳动合同并没有规定公司应当承担送小毕出国培训的机会,因此公司没有此项义务。招聘广告中的承诺,因为没有写进劳动合同中去,因此不具备法律效力,驳回小毕提出单位应当履行“招聘广告”中规定的义务的请求。

判决后,小毕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公司写在招聘广告中的条件就不算数呢? 其实,许多企业为了能够找到本单位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往往在招聘广告中或者面试中开出许多优惠条件,许多人便慕名而来,有的不惜辞职、承担一定的违约金、赔偿金等。至于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该如何处理,许多人并没有底。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招聘广告的性质及效力;二是招聘广告与随后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关系。在各国早期的立法中,劳动法只是民法典的一部分,劳动立法的日益“公法化”才致使其逐步从各国的民法典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部门法。因此,劳动法的独立,是现代社会“私法公法化”的产物,它与民法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及相关调整合同关系的一系列规则,在与国家强制性规范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对劳动关系的调整依然是适用的。在我国,为了避免立法重复,对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共性问题,比如合同的订立程序,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附随义务、合同的变更及解除以及契约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情势变更原则等,在《劳动法》中都没作详细规定,而是适用民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因此要约与承诺是合同订立的必经程序,劳动合同也不例外。现实中,用人单位通过报刊、杂志、新闻媒介等方式发布招聘广告,许多求职者则通过这些广告应聘,对于招聘广告的法律性质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要约与要约邀请。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识表示,该意识表示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要求他人向自己发出的,要约邀请本身对发出者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要约的有效特点:

1、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提出旨在与他人订立合同,并且唤起相对人的承诺,所以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一方的当事人。由于要约人欲以订立某种合同为目的而发出某项要约,因此他应当具有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我国《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能力人或依法不能独立实施某种行为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发出欲订立合同的要约,不应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效果。

2、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目的。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而这种订约的意图一定要由要约人通过其发出的要约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在受要约人承诺的情况下产生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中必须表明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拘束。

3、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约合同的受约人发出。要约人向谁发出要约也就是希望与谁订立合同,要约原则上是对向特定的相对人来说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发出,此时应具有一下两个条件:①、必须明确表示其做出的建议是一向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②、必须明确承担向多人发送要约的责任,尤其是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必须具有向不特定的相对人做出承诺以后履行合同的能力。

4、内容必须具体确定。根据《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内容必须具体。所谓具体是指要约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当根据合同的性

质和内容来加以判断。合同的性质不同,它所要求的主要条款是不同的。所谓确定,是指要约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要约应当使受要约人理解要约人的真实意思,否则无法承诺。

5、要约必须送达到受要约人条件。要约人只有在送达受要约人以后才能为受要约人所知悉,才能对受要约人产生实际拘束力,我国《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如果要约在发出以后,因传达要约的信件丢失或没有传达,不能认为要约已经送达。

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要约与要约邀请在表面有相似之处,但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别:

1、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包括将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内容,要约中含有当事人表示愿意接受要约约束的意思,而要约邀请则不含有当事人接受约束的意思。

3、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往往采用对话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分,是审判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按合同法第14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按此规定,要约在性质上是一种意思表示,其内容是邀请对方和自己订立合同。但仅仅邀请对方和自己订立合同尚不足以成为要约。要约是以和对方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开列欲订立的合同条款并等待对方接受的法律行为。

根据上述分析,现实中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在性质上只能属于要约邀请,理由在于:首先,要约要求其对象必须是特定的对象,而招聘广告的对象并不是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不特定的对象。其次,招聘广告没有具备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

我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7项条款,企业的招聘广告一般并不包含上述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最后,招聘广告是指企业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将招聘劳动者的信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布的行为。

因此,招聘广告本质上与招标公告有非常相似之处,而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

法》第15条对招标广告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依照该法第15条的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招聘广告应当属于要约邀请。

相比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言,要约邀请发出后对发出人并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发出人没有履行要约邀请内容的义务,因此,用人单位对于招聘广告中的内容并不承担必须履行的义务。受聘的劳动者如果要使用人单位受招聘广告的约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将广告的内容写入合同条款中,变为合同的内容。这样用人单位就应当受合同约束,如果单位不履行有关约定,受聘者可以要求单位实际履行。如何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方法大体有四种:

1.依法律。合同法第15条中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仅限于这几种,而且其中的商业广告同时又规定“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何为符合要约规定,何为不符合要约规定仍不明确,等于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出发的位置,所以依法律不能全部解决问题。

2.合同的必要条款是否齐备是要约和要约邀请的重大区别。看合同的必要条款是否齐备是传统民法里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由于合同法大大减少了合同的必要条款,缩小了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范围,但在某些时候仍能发挥一定作用。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全面。全面就要求必须具备合同的全部必要条款。例如,一份订单只有采购货物的名称、规格,没有数量,不可能成为要约。

3.依交易习惯,特别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出租车开亮空车灯,行业惯例通常视为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而非要约邀请,因此乘客上车只需告诉司机目的地即可,无需另行协商。两个当事人在以往的交易中形成固定的交易习惯,则可能一方“需要300吨”的电报也可以构成要约。

4.看行为人是以和对方订立合同为目的还是以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为目的。这是法律上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最主要方法。因为目的属于主观范畴,很难作为客观的认定标准,合同法专门规定了一项制度使行为人在行为时将其主观目的反映于外部,这就是第14条第2项要约要“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

篇7:大学生法律案例讨论

检察院开展“执法为民 服务发展”大学习大讨论 及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县政法系统“执法为民,服务发展”学教活动领导小组:

我院按照上级检察院和县委政法委开展教育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完成了前两阶段的任务。现就第 一、二阶段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动员,统一思想。全县政法系统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院立即行动,召开动员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了市院和县委政法委关于这次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并传达了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和要求,把干警的思想、行动统一到教育活动上来。同时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开展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为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为加强对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指导、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制定了我院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下发至各科室局,明确了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

三、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切实抓好第一二阶段教育活动内容的落实

一是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把学习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坚持每周一、三、五早晨为集中学习时间,每次学习不少于2小时。在学习中坚持做到“六个有”,即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有学习读本、有学习纪律、有学习心得、有集体学习讨论的记录、有学习达到的目的要求。至目前,我院组织干警集中学习达10多次20小时,印发教育活动相关资料2万多字,平均每人自学在20小时以上,整理笔记均达到5000字以上,每名干警都写了有深度的心得体会1篇。

二是组织全院干警收看了《扭曲的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痛悔――湖北省官员现身说法警示教育》、反贪大案要案专题片《以共和国的名义》等教育录像片,列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

三是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队伍素质。6月10日至6月16日,组织全院干警进行微机操作集中培训,课后听课干警上机限时操作演示。这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警微机操作水平,推动了办公办案现代化,提高了工作效率。6月18日,我院邀请党校教师为全体干警进行宪法学习专题讲座。这次宪法讲座使检察干警更全面地掌握了宪法的有关知识,对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宪法》意识。6月17日至18日,市院政治部、研究室对我院检察干警进行素质普查调研,我院50 岁以下干警参加了普查。经过自我填表、民主测评、抽阅干警所办案卷、微机实际演练、即兴答辩和知识测试,普查组认为,我院干警能够胜任或基本胜任本职工作,干警素质悬殊不太大,提出了今后提高干警素质的具体要求。

四是采取典型引导和案例剖析相结合、座谈讨论等方法,要求干警认真查找揭摆本科室局和个人在执法观念、执法方法、执法作风、执法水平、执法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贯穿始终,对一些能及时改正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那些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对策在今后各阶段逐步进行整改。重点进行了六项清理工作:

五是对涉法上访案件限期挂牌消号,一件一件狠抓落实。我院的`两件涉法上访案件已全部办结。

六是加强信息宣传,制定了《检察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安排意见》,及时反映教育活动动态,增强教育活动的社会效果,并对教育活动期间的信息宣传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三、存在的问题

第一、二 阶段的教育活动强化了干警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干警的执法用权行为得到了规范和制约,工作作风有了较大转变,初步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干警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当前检察工作的需要。对本职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干警微机操作不熟练,打字速度亟待提高。二是竞争上岗和调整工作到新岗位的干警,对新岗位知识不能尽快掌握,缺乏紧迫感,部分干警对新岗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干警已办案件卷宗归档、书写等方面不够规范。四是对干警日常纪律管理不够到位。五是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不大,案件线索少,院领导缠身于后勤等日常事务,精力不够集中;六是从优待警关心不够,经费不足导致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精神状态不佳;七是学习教育的进展不平衡、改进作风、全面推进检察工作上还有差距?BR>四、整改措施和后几阶段的工作打算

1、切实解决好对排查整改工作的认识问题,克服得过且过、不求实效的摆形式走过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厌战情绪、短期行为的错误倾向。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进行再发动、再动员,进一步修订完善整改方案,逐段逐项抓好落实,确保排查整改取得实效。

2、切实解决好整改阶段的力度问题。针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教育活动和检察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批准逮捕、审查起诉、查办职务犯罪、诉讼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等各环节,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在检察环节上确保不枉不纵。特别是要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根据我院推行的优化人力资源组合,分组协作办案的新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办案责任制,充分调动自侦组干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早日打开自侦工作新局面。二是把从优待检和从严治检结合起来。院领导要想方设法解决干警生活待遇问题,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对干警提出的问题限期尽快研究解决。同时,加强对检察队伍日常纪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纪律涣散的干警坚决按制度予以处理。三是年底争取一个科室配备一台微机,开通政府信息网,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办案现代化,各科室文稿录入从10月1日起各负其责,打印室只承印不打字。四是以岗位练兵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面开展好岗位练兵活动和业务竞赛活动,坚持赛、练、学、并重,以赛促学,以练促学,在全院营造重学习、比业务、赛技能、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建立练兵竞赛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五是开展依据案例设计一份笔录、写一份法律文书、组织一次案卷观摩评比的“三个一”活动,提高办案人员的侦查能力、审查能力、公诉水平、询问水平和笔录等能力。六是鼓励全院干警苦练钢笔字,规范文书书写。

3、进一步解决好领导责任和工作到位问题。一是领导带头,领导班子要深刻领会整改阶段工作安排和有关要求,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把教育活动与抓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排查整改,对于查找出来的问题,决不姑息迁就,针对问题拟定具体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同类问题的发生。二是逐项分段抓落实,在教育活动方案的框架内,科学分段,合理分配时间、工作和力量,进一步细化整改工作,切实把整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个科室,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检察干警。

篇8:税收法律关系的讨论

税收法律关系主要是国家与纳税主体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了权利与成本, 税收法律关系主要需要对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 从宪法性的税收法律关系到具体的税收征纳法律内容来进行充分的研究和优化, 从而对税收法律关系做到充分的认识和应用。

1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

依宪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之一, 财税法治则是这一方略的突破口。确定依宪治国与财税法治的研讨主题, 对于财政宪法、公共产权收入、政府非税收入、法律不完备性、税收谦抑等概念需要进行讨论。

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 但公有制未能抑制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 其原因可能在于公有制只是停留在宪法上, 没有制度配套;公有制国家有大量财富, 需以此为前提做好法律对收入的流量控制。

1.1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 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征为: 1主体的二方只能是国家;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其主体由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构成。其内容包括征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两大方面, 既有单行税法中规定的实体性权利义务, 也有征管类税法中规定的程序性权利义务, 还有诉讼类税法中规定的诉讼权利义务。由于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所以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以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为核心组织的。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货币、实物和行为。税收法律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变更和消灭, 其影响因素包括纳税主体应税行为的产生, 生产经营及自身组织状况的变化, 税法的修订或调整, 不可抗力造成的破坏以及纳税主体纳税义务的履行或免除, 纳税义务因时效而消灭, 某些税法的废止, 纳税主体的消灭, 等等。

1.2税收法律关系平等性目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税收本质作出比较合理解释的是新利益说, 这一学说也可称为“税收价格论”。它将税收视为是人们享受国家 (政府) 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费用。作为国家 (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产品, 它由社会成员私人消费和享受, 国家 (政府) 由此而付出的费用也就必须由社会成员通过纳税来补偿。私人为了自身消费而支付费用的现象, 正是典型的市场等价交换行为在公共财政活动中的反映, 从而税收也就具有了公共产品“价格”的性质。法律经济学也指出, “税收主要是用以支付的公用事业费。一种有效的财政税应该是要求公用事业使用人支付其使用的机会成本的税收”。这一经济分析的观点证明了税收本质上的“价格”属性。公共选择学派也认为, “从某种宽泛而有用的概念意义上讲, 捐税也是一种由个人或个人团体为以集体方式提供的公共劳务所支付的‘价格’。”“税收价格论”在揭示了税收的价格属性后, 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税收价格仍然遵循“等价交换这一市场本性”。 如果说在边际效用价值论产生以前, 对税收的价格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话, 那么, 当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引入这一理论讨论中之后, 税收的价格属性就具有了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支持。 萨克斯认为, 在税赋方面, 每个人都应按自己的价值评价, 依国家对他提供的服务的价值, 缴纳全部的货币等值。从经济上讲, 大于这个货币等值就不能成为任何公民的纳税义务, 而这个等值是按个人的主观边际效用评价得出来的。

1.3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反映的是对国家税收权力的约束, 是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 是对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其法理基础是民主法治, 是基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法治路径。有学者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税收法定原则进行了研究, 认为在税收领域可吸收古人的智慧, 继续开拓道德人文来补充理性人文, 使中国的税收法治能走出一条更为自主和更为平衡的路径。税收法定主义实现了从原则到规范、从口号到行动、从云端到人间的转变, 并肯定了财税法学者在立法博弈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他重点强调应尽快启动税收法定入宪的工作, 从新修改的立法法中并不能解释出是对税收法定的原则的落实, 而刘剑文教授多次提出的税收法定入宪问题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接下来进一步需要推动的重大问题。

2以电子商务为例探析税收法律关系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兴起, 对于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首先对于电子商务的征税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是我们的主要探讨内容, 由于网络交易平台自身的限制性容易造成一些监管的空白地带, 这就造成了违法主体的增加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的介入能够有效的对各种交易模式的电子商务交易主体进行规范, 从而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电子商务交易环境的安全。税收具有公平的原则, 纳税人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在这种理念下就需要对国民之间的税收进行平均分配, 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种形式, 所以为了维持公平原则的实现就需要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工作。同时, 由于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就需要针对电子商务环境进行税收的方式制定, 从而适应和推动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 必须强化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制度, 完善电子商务的税收数据处理系统, 从技术和制度上保障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有效进行, 对于税收发票的开具可以进行电子发票的应用, 从而作为税收凭证, 更易于监管和操作。总而言之, 在电子商务税收法律的控制过程中要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从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关系, 推动税制和电子商务的和谐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 在税收法律关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其范围日益扩大, 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大涉及面的体系, 其中包括了税收宪法法律关系, 税收征纳关系、立法机关等部门, 所以在不断的进步和优化过程中, 我们需要充分的人情税收法律关系, 为社会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福昌.税收法律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 2007.

[2]赵庆慧.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3]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2 (02) :154-166.

上一篇:小故事《罪不知谓之虐》阅读答案下一篇:打水仗_三年级写事作文400字_三年级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