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2024-05-08

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精选9篇)

篇1: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大学习大讨论交流发言稿

——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

“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反映,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兵团几代人用真情和热血凝结和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它承载着兵团人的价值理想,是兵团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凝聚、鼓舞和引领兵团广大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一面永恒旗帜。

在新的形势下,要继续把兵团建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高地,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当前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不断创新工作途径,积极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把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使之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建设美丽新疆,关键是美在人、美在心灵。要像陈明、张树红等模范人物那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尽好家庭责任做起,尽到社会责任,多为他人和社会做好事善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把兵团建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高地。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职工个人发展和单位集体发展推动兵地共同发展。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 “总钥匙”,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总动力”。发展也是兵团增强综合实力、实现拴心留人、履行特殊使命的关键。

当前,兵团发展正处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改革开放的新动力、创造兵团发展的新优势的关键阶段。兵团各级党委要努力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发展上作示范。一是要在现代企业建设发展上作示范。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加快培育师团企业,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二是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作示范。要打响兵团现代农业品牌,把兵团农业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三是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作示范。要适应“互联网+”的经济新常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包括信息、集散、储备、配送、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群;四要在职工群众个人发展、单位集体发展上作示范。要探索发展连队经济,促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以职工群众个人发展、单位集体发展推动兵地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好满足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要坚持在先进文化建设上当典范,把兵团建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高地。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的引领,社会风尚需要道德建设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要牢记民族团结是新疆的生命线,始终把民族团结牢牢抓在手中。民族团结是新疆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兵团上下一定要倍加珍惜兵地团结、民族团结的良好形势和可喜局面,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民族团结牢牢抓在手中。让民族团结之树常青,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必须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扎实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兵团民族工作,必须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氛围,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用心呵护和自觉行动。兵团干部群众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像尤良英、付江录、张永进等先进典型那样,积极主动地去推进民族团结、兵地共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带动推动各族干部群众多层次、多方式、多形式走动互动起来,把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一个个 “微行动” 汇聚成巨大正能量,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兵地共建的大好局面,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筑牢民族团结基础。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要牢记兵团职责使命,坚持把维稳戍边作为第一责任和政治任务。维稳戍边是第一责任,这是兵团的职责使命。从组建开始,兵团就是一支组织化程度高的准军事力量。几十年来,兵团坚持亦兵亦民、劳武结合、兵民合一,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群众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疆正处于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

在这特殊历史时刻,必须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维稳戍边作为兵团人第一责任和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的理念,不断强化“军”的属性,不断增强维稳戍边意识,履行好维稳戍边职责;牢固树立“100-1=0”的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各项维稳部署和措施,始终保持对当前稳定形势的清醒认识,时刻绷紧稳定这根弦,克服麻痹、轻敌、侥幸思想。每一位兵团干部职工,都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成为一名维稳战士,像柳斌等英雄模范一样,在关键时刻能够冲上去,在确保兵团辖区内部稳定、努力做到“三个确保”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维稳,实现“三个坚决”目标,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篇2: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纪律作风整顿是党员干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重要手段。作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社会稳则发展快。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开拓进取、务实高效、勤奋敬业的,但在少数人身上也还存在着思想上自甘平庸、工作上办事拖拉、作风上自由散漫的现象。通过认真学习全县卫计系统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端正工作态度,改进纪律作风,促进做好工作,查找不足,改进提高,使我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对自己的要求和实际行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谈谈我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遵守政治纪律方面,对政治纪律的内涵认识不清,理解有偏颇,认为遵守政治纪律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甚至认为只要在行动上与上级保持一致就行了思想上无所谓。

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敷衍塞责现象,觉得工作时间长了,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的多出错就多,所以影响整体工作的进程。思想僵化,服务意识不强,对于村卫生室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处理,未深究,解决其根本问题。处理问题不讲策略,探索创新工作意识不强。遇事只讲问题,不谈方法,不会主动化解职责范围内的困难和矛盾,导致一些该处理的问题未处理或者未及时办理。庸、懒、散、慢、虚方面,有时对待工作任务不够细心。对待新的任务不深入、不扎实。工作不细心,有些工作浮于表面和有应对的思想。工作标准不精益求精,对于新的问题不能虚心的去学习,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了工作标准.对于个别投诉问题落实不迅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中对于产生的问题处理方式武断存在个人主义问题,欠缺大局意识,欠缺程序意识,处理后也没有及时形成相关材料记录,总结不全面,考虑不全面。

“四风”隐形变异方面,在日常监督管理的工作中,存在一些畏难情绪,老好人的心理,未严格执行落实各项政策。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和业务技能。理论上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坚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及时学习领会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同时,要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合疗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强的一项工作,为此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应制定学习计划,除坚持单位组织学习外,每个星期还应主动抽出时间业务学习。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与业务相关的政策,加强自己在业务技能方面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业务技能。

二是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按要求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对村卫生室的日常督查上,增加稽查频次,提高电话回访率和走访次数,对卫生室的违规处理做到有理有据,减少与村卫生室的不必要矛盾。制定全年督查计划,按计划完成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稽查全覆盖、全检查。对存在问题严重且屡禁不止的村卫生室进行重点检查、反复检查,以检查促整改。对于串换药品、超收费等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检查和处理上多与其他稽查组及经办中心业务科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联合稽查。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心系群众耐心对待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在接听群众来电时耐心细心解答政策,对投诉问题,立即解决,坚决杜绝庸、懒、散、慢、虚,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通过自身的努力,服务群众。

篇3:哈佛大学教授怎样组织讨论

一、为什么分析桑德尔的《公正》课

在《中学公共问题教学》 (Teaching Public Issues in the High School) 一书当中, 奥利佛 (Donald W.Oliver) 和谢费 (James P.Shaver) 概括了两种讨论方式, 分别是复述式讨论和苏格拉底式讨论[2]。我认为, 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当娴熟地掌握这两种组织讨论的技巧。

其中, 复述式讨论的特征是教师掌控知识。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掌握了学生将要知道的正确信息, 而学生则要按照教师的期望做出反应。学生的这些反应主要是将个人经验与教师提供的知识联系起来, 或者复述与解释教师提供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个人思考很少。这种讨论可以用来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 特别是看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知识的反应程度。

当讨论的话题富有争议时, 对学生的要求就不仅限于用教师提供的知识来复述争议。这时所要应用的讨论方式就是苏格拉底式讨论。在这种讨论中, 教师要求学生在争议问题上选择一种立场, 陈述该立场并且为该立场做辩护。在苏格拉底式讨论中, 重点不在于教师提供的知识, 而在于学生得到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谨慎地考虑备选的答案, 使用分析性的概念和策略。至于最终会得到什么立场, 则不是教师的关注点。

根据奥利佛和谢费的实验, 当规定了这两种讨论方式以后, 参与实验的教师的确会表现出十分不同的教学行为模式。也就是说, 只要加以细致的说明, 这两种讨论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我看来, 广大中小学教师对第一种讨论方式并不陌生, 难点在于苏格拉底式讨论。

桑德尔的《公正》课, 体现出十分典型的苏格拉底式讨论风格。出色地应用苏格拉底式讨论, 正是桑德尔的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桑德尔的《公正》课也正好为我们说明苏格拉底式讨论提供了典型课例。同时, 这门大学课程在讨论方式这个问题上, 不仅可以为大学课程的授课方式提供范例, 也可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经验。分析《公正》课当中的苏格拉底式讨论, 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桑德尔教学成功的一项秘诀, 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找到秘诀后将之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二、苏格拉底式讨论的步骤

奥利佛和谢费概括了苏格拉底式讨论的主要步骤。根据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要完成的工作, 可以把这些步骤整理成六个方面。对组织讨论的教师来说, 完成这六个方面不是为了引领学生获得某种结论, 而是让学生学习一些策略应用。这些步骤为分析《公正》课当中的一些教学行为, 提供了基本的架构。

第一, 呈现案例。教师向学生描述有争议的案例。描述的过程除了教师口述以外, 还可以借用多媒体等手段。案例呈现过后, 教师可针对案例中的相关事实,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以确保学生理解案例中包含的事实要点。

第二, 表达与辩护。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案例中出现的情境进行决策。这时, 教师通常会提出“应该做什么”这一类的问题, 提问后邀请几名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起初, 教师只要求这些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并不对这些说理进行问难。随后, 教师开始密集地提问, 在较长时间内聚焦于某一名学生。

第三, 概括立场。教师追问一名学生:如果考虑到有争议案例中呈现的情境, 他会支持何种政策。随后, 要求该学生证明自己的立场。在说明理由的过程中, 学生可能无法正确地表达, 例如只是换个说法重复一遍自己的立场, 并没有真的给出理由。这时,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表达, 澄清其作为理由的一般化的社会价值。

第四, 凸显矛盾。教师向此前回答问题的学生展示新的类比情境。但是, 这个新的情境说明了争议性案例所包含的另一种价值。在这个类比案例中, 所强调的价值与最初的案例是相反的。这样, 学生此前提供的理由, 不再适用新的案例。至此, 教师要求学生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如果继续维持原有立场, 则要求他处理在类比个案中的价值颠覆;如果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这种立场的负面结果将会被指出来。这可以通过又一个新的类比案例来实现。

第五, 明确矛盾。教师给出的类比案例引发了不一致性的问题, 学生通常不能独立解决。尤其是, 在苏格拉底式讨论中教师不允许学生轻易地转换立场。如果看起来某位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两难, 教师可以考虑把这个类比案例引发的难题转交给另外一位学生, 例如要求新参与者针对案例情境陈述自己的立场并做出辩护。

第六, 策略应用。当学生普遍意识到两难并感受到困扰以后, 教师即暂停讨论。此时, 教师开始向学生展示“如何应对此前下的定义”“如何质疑教师所做的事实假设”“如何建构自己的类比案例来澄清状况”以及“如何精炼自己的立场”等策略。当学生初步学会应用这些策略以后, 完整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就可以暂停了。因为, 学生已经能够采取一个高质量的立场, 即定义清晰、经过检验的立场。

三、《公正》课上的一次苏格拉底式讨论

在《公正》课的第一堂课上, 桑德尔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引出了课程前半段的重要主题, 即道德哲学上的结果论与道义论。这次讨论, 集中体现了上述苏格拉底式讨论的六个步骤。下文将分环节依次呈现出整个讨论环节。在每一环节之后, 做一个简短的说明, 以说明这段教学实录在整个讨论中的位置。

第一环节 (步骤1:呈现案例)

桑德尔:这是一门讨论公正的课程, 我们以一则故事作为引子。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 你的电车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突然, 你发现在轨道的尽头有5名工人正在施工, 你无法让电车停下来, 因为刹车坏了。你此时极度绝望, 因为你深知如果电车撞向那5名工人, 他们全都会死——假设你对此确信无疑。你极为无助, 直到发现在轨道的右侧有一条侧轨, 在那尽头只有1名工人在施工。你的方向盘还没坏,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 牺牲1个人来挽救5个人。

这是电车案例的第一个版本。其中包含的争议是牺牲谁。

第二环节 (步骤2—3:表达与辩护, 概括立场)

桑德尔:下面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换你会怎么做?我们来做个调查, 有多少人会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 (投票) 有多少人会让电车继续往前开? (投票) 选择往前开的, 请不要把手放下。只有少数人选择往前开, 绝大多数都选择转弯。我们先来听听大家的说法, 探究一下为什么你们认为这是正确的。先从大多数选择转向侧轨的同学开始。为什么会这样选, 理由是什么?有没有自告奋勇的?你来告诉大家。

学生1:我认为, 当可以只牺牲1个人时, 牺牲5个人就不正确。

桑德尔:当可以只牺牲1个人时, 牺牲5个人就不正确。这理由不错。还有其他人吗?都赞同这个理由?你来。

学生2:我认为这和9·11的时候是一种情况。那些让飞机在宾州坠毁的人被视为英雄, 因为他们选择了牺牲自己, 而不是让飞机撞向大楼牺牲更多人。

桑德尔:这么看来你们的选择和9·11中那些英雄的选择是一样的, 虽然是悲剧, 但牺牲1个人保全5个人依然是更正确的选择。这就是大多数人选择把电车开上侧轨的理由吗?现在我们来听听少数派的意见, 那些选择不转弯的。你来。

学生3:我认为这与种族灭绝以及极权主义的诡辩相似。为了一个种族能生存下来, 以灭绝另一个种族为代价。

桑德尔:那换了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为了避免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 你打算直接开上去把那5个人撞死吗?

学生3:大概会吧。

桑德尔:真的吗?

学生3:理论上是的。

桑德尔:好吧。很有勇气的回答。谢谢。

这是未受问难的意见表达与理由辩护。针对包含争议的电车案例, 学生提供了两派观点, 并分别给出自己的理由。在表达和辩护的过程中, 桑德尔只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立场, 并不提出质疑。

第三环节 (步骤3—4:概括立场, 凸显矛盾)

桑德尔:我们来考虑一下另一种情况。看看你们大多数人会不会继续坚持刚才的原则, 即“牺牲1人保全5人”。这次你不再是电车司机了, 只是一名旁观者。你站在一座桥上俯瞰着电车轨道。电车沿着轨道从远处驶来, 轨道的尽头有5名工人。电车刹车坏了, 这5名工人将被撞死。但你不是电车司机, 你真的爱莫能助, 直到你发现旁边靠桥站着的是个超级大胖子。你可以选择推他一把, 他就会摔下桥, 正好摔在电车轨道上挡住电车。他必死无疑, 但可以救那5个人的性命。现在, 有多少人会选择把那胖子推下桥? (投票) 有多少人不会? (投票) 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

桑德尔: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了, 我们“牺牲1人保全5人”的原则,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第一种情况中大多数人赞同的这条原则怎么了?两种情况中都属多数派的人, 你们是怎么想的?应该如何来解释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呢?你来。

学生4:我觉得第二个例子涉及一个主动选择的问题。去推一个人, 而那个人原本不涉及这场事故。我们替他做了选择, 让他卷入进来, 而这件事本与他无关。但在第一个例子里, 三方, 司机和两队工人, 已经身在这件麻烦事当中了。

桑德尔:但在侧轨上施工的那名工人, 他并不比那个胖子更愿意牺牲自我, 不是吗?

学生4:对, 但谁让他就在那侧轨上, 所以……

桑德尔:那胖子也已经在桥上啦。如果你愿意, 可以继续说下去。 (学生示意不说了) 好吧, 这是一个难题。你回答得很不错。真地难以抉择。还有谁能为这两种情况中大多数人的不同选择做出合理解释?你来。

学生5:我认为, 在第一种情况中是撞死1个还是5个, 你只能在这两者中选择, 不管你做出的是哪一个选择, 总得有人被电车撞死, 而他们的死并非你的直接行为导致。电车已失控, 而你必须在那一瞬间做出选择。反之, 把胖子推下去则是你自己的直接谋杀行为。你的行为是可控的, 而电车则是不可控的。所以我认为这两种情况略有不同。

桑德尔:很好, 有谁回应?有人要补充吗?刚才那个解释合理吗?

学生6: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因为不论哪种情况你都得选择让谁死。或者是选择转弯, 撞死1名工人——这种转弯就是种有意识的行为;或者是选择把胖子推下去——这同样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不管怎样, 你都是在作选择。

桑德尔:你有话要说吗?

学生5:我不太确定, 情况是这样的, 只是觉得似乎有点不同。真的动手把人推到轨道上让他死的这种行为, 就等于是你亲手杀了他。你用你自己的手推他, 是你在推他。这不同于操控方向盘进而导致了他人死亡…… (学生5自己发现了矛盾, 不好意思) 现在听起来好像不太对头了。

桑德尔:不, 你回答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5:安德鲁。

桑德尔: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安德鲁。假设我站在桥上, 胖子就在我旁边。我不用去推他, 假设他踩在一扇活动门上方, 而活动门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来开启, 你会转动方向盘吗?

学生5:出于某种原因, 我觉得这样做似乎错上加错。我是说, 如果是你不小心靠着方向盘导致活动门开启或之类的, 或者是列车飞驰而来时正好可以触发活动门开关, 那我就赞同。

桑德尔:好了, 没关系, 反正就是不对。而在第一种情况下, 这样做就是对的, 是吧?

学生5:换个说法就是, 在第一种情况中, 你是直接涉及其中的;而在第二种情况中, 你只是旁观者。所以你有权选择是否把胖子推下去, 从而牵涉其中。

桑德尔呈现了新的类比案例, 学生对新案例的说理, 受到了桑德尔以及在场同学的一连串质疑。学生在电车案例第一版中应用的原则与新案例中应用的相互矛盾。桑德尔的工作是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矛盾。一旦学生对矛盾有所体悟, 讨论即宣告暂停。为了凸显矛盾, 桑德尔以“方向盘”和“活动门”替代“亲手去推”, 对电车案例的第二版进行了再改编。

第四环节 (步骤3—4:概括立场, 凸显矛盾)

桑德尔:我们来想象一个不同的情况。这次你是一名急诊室的医生。有一天送来了6个病人, 他们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电车事故。其中5人伤势不算严重, 另外1人受了重伤。你可以花上一整天时间, 来医治这名重伤病人, 但另外5个病人就会死。你也可以选择医治这5人, 但那样的话那名重伤病人就会死。有多少人会选择救那5人? (投票) 作为医生, 有多少人选择救1人? (投票) 极少。我猜理由还是一样, “牺牲1个保全5个”。

桑德尔:现在来考虑一下另外一种情况。这次你是一名器官移植医生。你有5名病人, 每名病人都急需器官移植才能存活, 分别需要心、肺、肾、肝和胰脏。没有器官捐赠者,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然而, 你突然想起在隔壁病房有个来做体检的健康人, 而且他正在打盹。你可以悄悄地进去, 取出那5个器官。这人会死, 但你能救那另外5人。有多少人会这么做?选择这么做的请举手, 楼上的呢? (投票)

学生7:我会。

桑德尔:真的?小心, 别太靠着那栏杆。有多少人不会? (投票) 很好, 你来, 楼上那位, 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7:其实我想知道是否可以稍微变通一下, 就是选择5个人中最先死的那人, 利用他的器官来救其他4个人。

桑德尔:好了, 先不管这个情况。

桑德尔:这想法很好, 只不过你避开了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哲学问题。

桑德尔呈现了新的类比案例。与前一阶段的讨论类似, 新案例都会挑战“牺牲1人保全5人”的原则。

第五环节 (步骤5—6:明确矛盾, 策略应用)

桑德尔:让我们暂时先不忙讨论这些故事以及争论, 来关注一下这些争论是怎样展开的。某些道德原则已经随着我们讨论的展开, 逐渐浮现出来了。我们细想一下这些道德原则都是怎样的。在讨论中出现的第一条道德原则:正确选择、道德选择取决于你的行为后果。最终结论:“牺牲1人保全5人”是更好的选择。这是结果主义道德推理的一个例子。结果主义道德推理认为, 是否道德取决于行为的后果, 取决于你的行为对外界所造成的影响。但随着讨论的深入, 我们发现在其他情况中, 人们不再对结果主义道德推理那么确定了。当人们开始犹豫是否要推胖子下桥, 或者是否窃取无辜病人的器官时, 他们更倾向于去评判行为本身的动机, 而不是该行为的后果。人们动摇了, 认为杀掉1个无辜的人是绝对错误的, 哪怕是为了拯救5条生命, 至少在每个故事的第二种情况中大家是这样认为的。这表明有第二种绝对主义方式的道德推理。绝对主义道德推理认为, 是否道德取决于特定的绝对道德准则, 取决于绝对明确的义务与权利, 而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将用以后的几天到几周时间来探讨后果主义与绝对主义道德原则的差别。

在一系列类比案例中凸显出来的矛盾, 学生已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了。至此, 桑德尔的讨论即暂停, 开始邀请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道德原则。

按照奥利佛和谢费所设计的法理学模式 (jurisprudential model) , 在讨论一些公共问题时我们至少会遇到三大类问题。其一, 定义问题。这是指参与讨论的双方, 还没有对所应用的词语建立共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 讨论将会受挫或者缺少成效。极端状况下, 这甚至会影响讨论的必要性。其二, 价值问题。这往往是争议的核心。但是, 价值问题往往会和个人倾向、美学判断相混淆, 而后者是不适宜进行讨论的。其三, 事实问题。在进行价值判断时, 所援引的事实是否准确?事实是否能支持特定的价值判断?这类问题, 在讨论中很容易被忽略, 所以应当唤醒对事实问题的重视。基于这些理论见解, 奥利佛和谢费所研究的苏格拉底式讨论, 重点就放在这三大类问题的分析策略上。也就是说, 学生面对包含争议的案例时, 最终选择的立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恰当应用分析策略来获得立场。

在上文的这段教学实录中, 桑德尔应用苏格拉底式讨论, 通过一系列包含价值冲突的情境, 带领学生进行思想练习。在这个过程中, 桑德尔并不干预学生选择的立场, 只是在不同阶段明确或质疑他们的说理。讨论过程的重点是, 展示丰富的类比案例, 带领学生应用分析策略。学生要完成讨论, 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操作, 其中就包含了奥利佛和谢费的三大类分析策略。例如:学生要能从具体情境中抽绎出一般价值;学生要能识别不同的价值之间的冲突;学生要能发现或创造价值冲突的情境, 且该情境要与当前案例情境类似;学生要能够找到一般化的立场;学生要能够检验自己立场背后的事实假设。在整个苏格拉底式讨论的过程中, 桑德尔的直接分析工作很少, 学生则越来越善于使用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议论。整个讨论环节由“学生自由地表达意见”, 过渡到“教师与学生的对抗”, 进而走向“师生相互配合的一般基础探究”。这些描述, 都展现了苏格拉底式讨论的特点。众多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 并不奇怪。

四、结语

古德 (T h o m a s L.G o o d) 和布洛菲 (Je r e E.Brophy) 在《课堂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 透过教学观察能够提高教学水平[3]。在国外, 对教学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并且, 即使在教师认知研究兴起以后, 它仍然是帮助教师和研究者把握教师的知识、信念、决策根据等内容的重要途径。不难发现, 这里的“教学观察”指的是教育研究中一个有着丰厚研究积淀的领域。这种观察, 不同于日常语言中那种单打独斗、零敲碎打式的“观察”。我们姑且将前者称之为“真观察”, 后者称之为“伪观察”。这样, 所谓“透过教学观察能够提高教学水平”, 仅指透过“真观察”而言。由于我们对这种“真观察”并没有多少研究积淀, 所以在当前中国很有必要强调古德和布洛菲的上述观点。

根据这个观点, 我们在观察自己或同行的教学时, 将不止是寻找一些设计的巧妙之处, 或者令人会心一笑的“教学机智”。透过教学观察, 更值得追求的是对教学行为的系统认识和反思。“教学观察”也可以成为一项研究, 这是本文希望展现的一种尝试。通过这次尝试, 我们让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教我们组织讨论。借助这种成果, 我们今后的讨论课可以着重在学生思维策略的发展上, 而不用担心学生“总是回答不到点子上”了。

参考文献

[1]Priel, D.Book Review: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in Context, 2010, 6 (4) .

[2]Oliver, D.W.&J.P.Shaver.Teaching Public Issues in the High School[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6.

篇4: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为推进“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好、讨论好、贯彻好、落实好,我院在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热烈讨论,确保活动开展不走过场,不流形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效,注重成果转化,用以指导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确保通过所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在司法为民上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切为了群众,打造安民环境

安民心、顺民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出发点。针对当前社会转型现状,应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采取有效硬性措施,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在平安建设中,以“大学习、大讨论”为载体,应严格落实“严、关、教、调、快、抓”六字方针,即惩治犯罪分子,突出“严”字,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始终将打击的锋芒对准那些带有黑社会性质、严重危害安全、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而当前刑事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刑事犯罪;提高审判质量,把好“关”字,要有重点地把好“立案关、阅卷关、证据关、责任关、权利关、素质关”6个关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落实“教”字,构建一套公正、客观、符合实际的科学教育及裁判体系,公正裁判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注重“调”字,要有效采取“一个保障、两个借助、三个把握、四个到位”的运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要体现“快”字,积极推行繁简分流、全面加强流程管理、重点提高公开开庭率;参与综合治理,要讲究一个“抓”字,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可能诱发的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心里装着群众,拓宽便民渠道

人民法院要通过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组织,高质量要求,从热情服务、文明办案入手,彻底摒弃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办事作风,大力提倡微笑服务。

人民法院要发挥立案窗口作用,建立便民立案机制,要实行起诉、立案、咨询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确保一般案件即时审查,复杂案件当日审查。要进一步完善立案、缴费一站式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的法院要调整立案庭、收费室的位置,让当事人减少不必的劳作和奔波,要设置阅览查询处和休息区,让群众享受文明、便利的服务。要建立便民导诉机制,设立导诉专栏,制定导诉措施,公布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醒当事人诉讼注意事项,更为便利地让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要建立院长、庭长值班制度,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指导,即时办理紧急事项,坚持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来信必复,即时办理和协调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要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不断地通过“假日法庭”、“午间法庭”和“下乡巡回法庭”等制度的落实和对涉及老、弱、病、残当事人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等措施,让当事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于疑难信访案件,要实行“专家会诊”制度,对在来信、来访及在审判、执行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疑难问题,由人民法院出面,邀请高校的法学教授和相关部门专家一起进行逐项分析,提出处理意见,跟踪办理情况,并结合案件实际,倡导人文关怀,防止矛盾激化。

凡事想着群众,推进护民力度

护民权、解民忧,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司法为民最终的价值取向,也是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主旨。

各级法院要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施行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要从立案、审理、执行三个环节入手,不断拓宽司法救助渠道,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在司法救助措施实施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可适当扩大司法救助范围。对司法救助对象,救助条件,要建立醒目标牌,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人民法院应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凡属于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只要符合减、免、缓交诉讼费条件的,一律依法予以批准。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人民群众才能满意。对无钱委托的当事人,要在争取法律援助的前提下,对司法救助的案件要切实做到统一立案、统一审理、统一执行;优先受理、优先采取保全措施、优先实施救助(诉讼费、财产保全费、执行费全免)、优先执行;法院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要关注到位、审理程序到位、个案监督到位、强制执行措施到位、执行后财物交付到位。对身患疾病,行走不便或交通不便的特困当事人还要实行就地开庭、就地审理、就地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诉累。

工作依靠群众,改变亲民角度

司法为民,根本上是要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人民法院开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个别法官干警在司法过程中人为存在冷、横、硬、推诿、扯皮问题。

人民法院要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成果转化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对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以重点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主,还要进一步开展好“作风强化年、质量提升年”活动,要通过各种活动,拉近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要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工作,就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实践证明,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是法院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坚强后盾。同时,要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使干警进一步增强自觉为民服务、热情为民服务的意识。法院的各级领导要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经常深入办案一线,及时了解审判工作情况,听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群众在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答复工作,能现场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做到不拖不瞒,定期予以答复。将服务态度、办事纪律、工作效率等方面内容做出公开承诺。要在廉政建设上,强化监督;在思想作风建设上,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以制度管人原则。

此外,能否开展好“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人民法院还要大胆地走出“衙门”,向社会“问诊”,让百姓“把脉”。要启动下乡征求、上门征求、会议征求、电话征求、邮政征求、信件征求、传真征求、短信征求等程序,广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做到百分之百登记,百分之百落实,百分之百整改,百分之百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人民法院新形象,才能提升人民法院的公信度,“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篇5: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交流发言稿,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各课题组贯彻落实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对成都工作“六个牢牢把握”要求,自觉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思考问题、开展调研、谋划工作,主动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大格局中谋划成都发展,高质量完成了调研报告,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格局视野开阔、聚焦成都实际、方法科学严谨、对策务实管用。大家表示,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理解领会,加深了对省情市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把握,提出了有见地、有深度、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交流学习、相互启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开展,指导实际工作。

省委部署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是全面对表、贯彻落实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是对市情社情民情再认识、再深化的过程,是对成都各项工作进行检视反思评估的过程,是统一思想认识、坚守战略定力、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总体来看,此次活动阶段性成果丰硕,呈现出对表对标站位高、领导带头作表率、联动推进

措施实、创新作为效果好等特点。下一步要继续深化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认真总结一个阶段以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深化对其时代意义和指导方针的认识,推动学懂弄通做实。

此次重点调研课题,是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再丰富再完善再提升。从汇报情况看,市委确定的城市发展理念、战略定位、重大部署、政策举措、功能项目,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完全符合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完全符合成都现阶段发展实际。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推动成都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的信心决心。

一是更加坚定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信心决心。要进一步聚焦重点,加快重构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重塑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开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形成开放城市开放化的新境界,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二是更加坚定了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的信心决心。要在发展方式上加快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在产业结构上紧扣实体经济,实现更高水平供给结构动态平衡;在经济组织方式上引导生产、功能、生活要素高效聚集。

三是更加坚定了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信心决心。要

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着力建设国际门户城市、内陆开放高地、对外交往中心。

四是更加坚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决心。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坚定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五是更加坚定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信心决心。要进一步深化对公园城市内涵、形态、路径、政策、载体的再研究,聚焦以人为本理念,突出绿色生态特质,彰显休闲城市文化,真正把成都“公园城市”形态展现出来。

六是更加坚定了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的信心决心。要立足成都天府之国、休闲之都的城市特质,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双提升。

七是更加坚定了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信心决心。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要紧扣成果转化运用,在服务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求实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集中体现在高质量调研报告的形成和转化上,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覆盖开展对企业、项目和社区的深度蹲点调研,主动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执行

效果的评估完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全面落实工作,持续把活动引向深入。

篇6: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来,xx县累计开展大学习x余场、大讨论x余场,汇编完成调研报告x篇,在充分吸收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共xx县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决定》。

“三个叠加”开展大学习。“专家+领导”引领学,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轮番进课堂接受“再教育”“再洗礼”;“省外+省内”盯紧学,认真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线上+线下”结合学,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全参与。

“三个围绕”开展大讨论。围绕省市大局开展大讨论,重点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xx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xx怎么做”开展专题讨论。围绕转型发展开展大讨论,深入讨论如何在“加快转”与“加紧赶”中实现最佳结合,如何在竞相比拼中抢夺一席之地。围绕提振精气神开展大讨论,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汇集智慧,形成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的生动局面。

“三个导向”开展大调研。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调研理思路,紧紧盯住抓转型、求创新、促跨越,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明确了全力构建“一城引领、四区协同”县域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强化“五大保障”,将xx建设成为市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调研破难题,针对工作中发现的“短板”和制约发展的“瓶颈”,强化与高校、省社科院合作,借智借力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坚持效能导向,专项调研谋实招,深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行政许可事项由381项减少到253项;探索形成“353”行政审批模式,推动平均办理时限在原基础上提速70%以上。

篇7:大学习大讨论讨论发言稿

根据机关党支部有关要求,我作为实习生有机会能够参加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担当作为谋发展,尽责实干促脱贫”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专题讨论会,我虽然来到组织部实习时间不长,但感受很深,收获很大,下面我结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学习的主要收获 一是提高了认识。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在我们党面临“四种风险”、“四种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共产党员廉洁从政教育,保持共产党员思想纯洁,对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共产党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点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我来说,要坚持做到廉洁从政,切实履行好组工干部的职责。二是武装了头脑。我认为要遵守党纪就必须知道有些什么内容的党纪条规。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尤其是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更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明确了党员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对一些具体条规内容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有底线思维,不得触犯党的纪律。三是明确了目标。作为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 纪律,筑牢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党性修养和政治定力;坚决做到用权不谋私、用权不怠政、用权敢担当、用权永谦逊;明纪律守规矩,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履职尽责,扎实工作;要开拓进取,用于创新;要襟怀坦白,提升组织部门服务水平。从自身做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坚持的几点 一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判断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具体到工作岗位来说,就是坚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同时,又要看到我们良好的工作基础、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组织工作的不断发展。二要有务实的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即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就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同事的赞誉。三要有实干的行动。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作风;认真,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遇到困难不缩手,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衡量工作能力的标准,主要是看实绩。只要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安排的工作,都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四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总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贵在坚持。我会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自己,坚持做一名合格党员。通过专题讨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 识,立足岗位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尽责实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内心选择上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在工作生活中勇于担责、勇于作为,做到对党的绝对忠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组织工作贡献自己最大的能量。大学五一文艺晚会主持词范本

开场白:

余:我们用日月精华谱写劳动者华美的诗篇,汪:我们用生命激情讴歌创造诗画人生的旋律。

邱:劳动创造了世界,世界因劳动而富有。

潘:我们歌唱劳动,我们赞美劳动者。

余: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汪:长江滚滚东流去,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用他们智慧和生命,描画了人类美好的家园,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精美篇章。

邱: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总工会和县文体局承办的“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今晚隆重举行。今天的晚会得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潘:今晚我们邀请了我县历年来荣获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劳模和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朋友们在这里共同庆祝劳动者自己的节日。县四套班子领导也应邀参加今天的晚会。对大家的光临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余:首先我们有请(领导)讲话。

汪:让我们沐浴在和煦春风的日子里,见证劳动者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印证劳动是缔造历史的动力。

邱:“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现在开始,首先请欣赏汇丰公司带来的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健身操》

余:下面我们将要请出的是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周媛玉带领的县管女干部给大家表演充满青春活力的健身操。

汪:这个节目荣获xx市女干部风采展示二等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小品《今天是个好日子》

潘:一批又一批时代劳动者的代表,体现了我们劳动者的时代风貌,他们用勤奋刻苦,无私奉献书写着劳动的光彩篇章,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无尚光荣!

邱:英雄总是用实干建功立业,崇高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典范,县公安局交警队的xx就是其中一位。下面请欣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省劳模xx和文化馆的xx为大家表演小品《今天是个好日子》。

歌曲《好日子》《大地飞歌》

歌手直接出场。

器乐合奏《翻身道情》

汪:感谢优秀青年歌手xx的精彩演唱。(掌声)劳动者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劳动者创造了崭新的世界。下面请欣赏xx等表演的器乐合奏《翻身道情》。

诗朗诵《劳动者情怀》

余:鲜花点缀了你的芬芳人生,奖章表达了你的卓越功勋,五月的星空因为你而光彩夺目,五月的诗歌因为你变得更加瑰丽豪迈。让我们用最甘醇的酒,把美丽的诗篇献给劳动者。请欣赏市劳模刘庆华等表演的诗朗诵《劳动者情怀》。

《戏曲联唱》

潘:从不言败是中华儿女的追求,默默奉献是劳动者的追求。下面请欣赏xx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国家二级演员xx等表演的戏曲联唱。

舞蹈《建设者之歌》

余: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劳动者,伟大的劳动者推动着伟大时代的前进。

汪:无论在建设的工地上,在企业的改革中,在科技的攻关中,在莘莘学子的学堂,我们的劳动者始终站在了时代的前列,肩负着历史的使命。

余:当人们为国家日新月异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不能不由衷的赞叹: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

汪:请欣赏县供电局和县文化馆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建设者之歌》。

《模特表演》

邱: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这里欢聚一堂。下面我们邀请由副县长xx带领的县管女干部给大家献上模特表演,这个节目参加xx市女领导干部风采展示获最佳风采奖。

潘:我们还邀请了未来的劳动者,小xx艺术幼儿园的小朋友同台表演。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篇8: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课堂讨论探讨

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讲解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等语言知识为主的模式不同,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开始转向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即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讨论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都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讨论活动, 例如辩论、角色扮演等等。在讨论中, 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 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对教师而言, 组织讨论活动, 可以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讨论中的种种表现, 了解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 如何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却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如果不能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 笔者就如何开展有效课堂讨论进行了反思。

二有效讨论

1. 内涵

英语学习中, 用讨论的方式交流意见和观点是练习口语的一种自然有效的形式, 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环节。从广义上讲, 讨论不仅仅包括“提问—回答”这种最简单的形式, 还包括“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以及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所进行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 语言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目标。讨论亦是如此, 通过讨论无论是解决一个问题, 探讨某种思想或者提出一些建议, 共同之处都是在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 在完成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中, 参与讨论的成员可以从讨论中获得新的信息。

清楚了讨论的内涵之后, 再来看有效课堂讨论。有效课堂讨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参与度和讨论活动的质量。首先, 学生的参与度要高, 即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而不是只有少数几名学生在说;讨论的质量主要是指在讨论活动中, 即使那些暂时没有说话的学生也是在很专注地听讲话者发言, 并且会对发言者的观点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幽默或者严肃等情感做出适时的回应, 同时发言者所讲的内容也不是三言两语的敷衍之词。

2. 要素

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活动的质量, 有效课堂讨论主要有三个要素:讨论的目的、讨论的话题、讨论的组织。

第一, 要在课堂上展开有效讨论, 必须赋予讨论某种特定的目的, 即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某项任务, 达到某种目的。讨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学生才会在讨论中更有方向性,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推断、评价以及综合能力。

第二, 讨论的话题。讨论的话题是保证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大学英语课堂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会说“我没什么好说的”或者“我不知道说什么”。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发言, 或者发言的学生简单几句敷衍了事, 达不到讨论的预期效果。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 这样的状况多半是由讨论话题导致的。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讨论中获得的乐趣或者愉悦感。关于讨论的话题, 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话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 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种则认为话题越新奇, 对学生越有吸引力。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实际上, 如果讨论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 或者话题难度过高、过于复杂或者抽象, 学生在讨论开始之前就会产生焦虑感或者挫败感, 不利于讨论的继续;如果话题过于简单或者乏味无聊则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很快就会因厌倦停止讨论。因此, 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话题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教师而言, 也是检验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挑战。在选择讨论话题的时候, 既要保证话题的趣味性, 又要保证话题的深度, 还要保证话题对学生的吸引力,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把握, 所以, 归根结底还是由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所决定, 只有选择了能激发教学对象思考的动力和表达愿望的话题, 才能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提供一个重要保障。此外, 对于讨论话题的难度, 如果是课堂上即兴的讨论, 可以适当降低话题的难度, 以便学生可以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 如果是布置给学生课下的讨论任务并且在下一次课检查时, 可以选择对学生而言更有挑战性的话题, 要求学生课下利用各种资源去查询信息、搜集资料, 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第三, 讨论的组织。这个方面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 作为课堂讨论的组织者, 教师必须在讨论之前简洁明了地向学生说明讨论的内容以及一些讨论技能, 例如, 在讨论中注意小组成员话语量的平衡, 彼此之间的尊重以及控制讲话音量避免影响到其他小组的讨论等等, 教师在说明时最好也用目的语, 如果教学对象目的语的水平尚未达到能够理解讨论说明的要求, 为节省时间, 教师也可适当使用母语来解释。其次,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 为学生创造最佳的练习环境, 例如, 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文本资料、图片、视频、音频甚至各种可能在讨论活动中用到的道具, 利用各种模态符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四,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地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 发挥好调节者的作用。例如, 有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原来的主题, 这时候, 教师就要适时地参与进来, 向学生提供一些新的角度, 启发引导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在讨论中使用母语时, 要及时提醒;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一些严重影响意义表达的错误时, 教师要及时地予以纠正。

第五, 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做出评价。评价是讨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 例如, 教师可以比较各个小组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 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提供改进的建议, 教师也可以专门留出时间让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然后让学生互评。无论哪种评价方式, 都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教师不能毫无原则不加区别地赞同学生的做法, 教师要明确地指出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3. 课堂讨论活动形式

课堂讨论活动形式多样, 常见的有头脑风暴活动、辩论、角色扮演等。头脑风暴活动是外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讨论活动。其中解释图片、视频或者音频是最常见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从报纸杂志或者网络上选择一些图片, 例如漫画或者广告图片, 或者选择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予以评价。

辩论是一种适合在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学对象中开展的讨论活动。在水平较低的学生中开展辩论有一定的难度, 比如说辩题受限以及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组织辩论首先是选好辩题, 避免采用容易引起激烈对抗和辩驳的辩题, 这样容易导致辩论失去控制;其次是辩论开始之前, 教师一定要明确辩论的规则和要求。第三是辩论分组。分组主要是取决于辩题的类型, 如果辩题属于多项选择型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观点分组;如果辩题是类似“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应该被废除VS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应该被废除”这种正反型, 可以根据辩论的立场将学生任意分组, 例如,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支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应该被废除, 另一组支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使部分学生在辩论中不得不支持自己原本反对的观点, 这样的情况下, 这部分学生必须认真思考, 发现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 但是, 如果有的学生对某个立场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教师也不要强制学生接受, 因为教师那样做会使学生对讨论产生反感, 导致辩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角色扮演是一种更具创意和趣味性的讨论活动,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 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角色扮演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教师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 情景中有几个人物角色, 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和人物角色创作一个限时的短剧, 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以及台词都由学生自己创作, 然后再把短剧表演出来, 创作过程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第二种类型则是教师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写台词并把故事表演出来, 这一种类型比第一种难度略小。但是无论哪种类型, 教师设定的情景或者选择的故事, 都要经过认真地选择, 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在完成这个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并获得一定的信息。

当然, 除了上述几种, 讨论还有很多具体的活动形式值得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小结

大学英语教学中, 讨论虽然一直是一种最常见的互动形式, 但是如何保证其有效性,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却是困扰广大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难题, 作者从讨论的内涵、有效课堂讨论的要素以及三类课堂讨论活动的角度做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英语教学中,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增强其语言交际能力, 有效的课堂讨论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 还需要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篇9:对贫困大学生若干问题的讨论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背负着因经济窘困带来的种种心理压力。在做贫困大学生思想工作时应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尽量“润物无声”,既要帮助他们解决物质方面的困难,又要在精神层面激励他们,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要以关爱为支撑点,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注重用贴近他们实际的典型事例,引导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

贫困生;方式方法;辅导员资助工作

1 贫困大学生的问题

在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中,人们一般对他们中间存在的自卑心理比较关注,其实,他们中间有的人存在的“过分自尊”心理也值得关注。面对贫困生这一群体及这种担心“受歧视”的心理,我们应当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比如,资助款主要的方式是先借给他们,立下借据,约定毕业工作后,有了条件及时还上;或者多给他们提供一些打工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这样,可以避免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消除那种为维护自尊而表现出来的不愿接受帮助的“过分自尊”行为。

在这里,“理解人”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不要把贫困生的抵触看成道德问题,甚至谴责他们从而放弃扶助贫困生的善举,因为这种不接受事出有因,他们是由于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从内心里都是感谢扶助者的,他们不是不愿意与扶助者多联系,相反,他们是担心与扶助者联系太多、接受的扶助太多,会使自己“越来越没面子”,应该说,这种想法与行为的确不是道德问题。二是要积极地有耐心地帮助这一部分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完善心理品质和性格。性格本身是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待人接物、顺应环境的产物。现实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人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其性格特征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性格的可塑性。要鼓励贫困大学生多与人沟通,多参与校园和社会的活动,让自己有一个广阔的心胸;并为他们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坦然面对周围的人和事,逐渐形成不卑不亢的良好性格。

2 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

2.1帮助大学生

人的生活总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对贫困生的帮助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物资帮助和精神帮助。从长远的意义上说,对贫困生的精神帮助是更有意义的帮助,物质的帮助总只能使用一段时间,精神的帮助可以终生受用。而且,从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思想工作的角度看,精神上思想上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

做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善于抓住时机。时机抓得好,事半功倍;时过境迁,事半功倍。把握时机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比如在学校开学时、放假前、假期中、毕业前;在学生受到批评或表扬时、获得或失去奖学金时、谈恋爱或失恋时等等。前面讲的大学生毕业后失踪的悲剧中,主要就是有关方面没有把握好对学生进行精神帮助的时机,相反,在大学毕业前夕的重要时机,学校有关方面和家长都没有掌握学生的实际精神状态,没有意识到这个时候的敏感,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以致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2.2贫困大学生的教育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弱势群体,需要特别的关爱。要对他们实施教育,首先要对他们有特别的关爱,没有对他们的关爱,实施的教育是没有着落的。所以说关爱是支撑点。而且,要将对大学生的关爱形成一种氛围、一种环境,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才能巩固对他们的教育成果,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学校风气、社会风气是重要环境,而经常与他们接触的教师、辅导员是影响更大的更直接的“环境”。因此,要实现环境育人,首先要让老师和辅导员们真正关爱贫困大学生。

其次,新近通过的《纲要》明确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就对贫困生的教育而言,最重要的也是要“立德树人”,用正确的“三观”武装他们的头脑,帮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这样,才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才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踏平坎坷奔大道,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一辈子立于不败之地。

2.3贫困大学生的引导

引导人,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但对贫困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成人成才,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所在。那么怎样引导人呢?教育学的普遍原理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于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能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所以,我们应当为贫困大学生找出好的榜样,为他们引路导航。

(1)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不断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次序,建立和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实施资助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认真贯彻学校国家奖学金评比制度,切实抓好国家奖学金评比工作。

(3)认真实施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评比制度,客观公正地抓好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比工作。

(4)严格按照学生处国家助学金评比制度的要求,抓好国家助学金的评比和落实工作。

(5)认真做好学生贷款管理工作,进行政策宣讲,指导表格填写,协助进行审查,做到严审申请、严谨管理、严格监督。从确定困难学生、公示贷款学生名单到收缴贷款材料,从组织学生填写《审批表》到认真录入贷款数据.

(6)认真落实学院勤工助学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勤工助学制度在学生资助中的作用。

(7)扎实做好助学贷款利息催缴工作。

综上所述,在贫困大学生思想工作中,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注重理解、帮助、教育、引导贫困生,使他们成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脱贫的人,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懂得感恩图报和自力更生的人。总之,要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冯萍芳,胡玲俐,杨淑敏.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6:3-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G](国办发[2004]68号).

上一篇:辛亥革命试题含解析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手指点画教案《斑点狗》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