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经典散文

2024-04-07

大漠孤烟直经典散文(共3篇)

篇1:大漠孤烟直经典散文

身在戈壁走,用手、用身触摸沙地、戈壁,这里的山体不是岩石而是由像沙子但是又很坚硬的物质堆积而成。古老的民族本身就有神秘性,敦煌位于大漠深处,就更加充满深不可测的神秘,昏暗洞窟内那一尊尊庄严、肃穆的大佛与菩萨像,则让人倍感宗教的神圣。

这里的颜色很美,红得、黄的,犹如被炼出来一般,铺天盖地一望无际、大气磅礴,热情而又奔放,很能代表我们炎黄子孙的博大胸怀和深厚情感。在这大漠里行走逐渐被沙漠包围、融化、感触!我被这种大美陶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也很淳朴,没有城市的喧闹和繁华,没有城市人忙碌匆匆的压力,人与人之间是单纯的,没有尔虞我诈。他们有着和土地一样的淳朴情怀。天地将美赐给人类,让美与人类结伴而行。让人进入一个美的境界,从而产生强烈表现美的欲望。

对大漠的亲身体会和感触激发我的创作欲望。我想用笔墨来抒发内心的情素,表现这种大气磅礴的精神、博大的胸怀和浑厚的情感。记得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说过这样的话,画的美,不在于艳丽的色彩也不在于材料的高贵,就像诗之美不在于词藻的华丽一样。我要用我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大漠的苍茫、大漠的精神、大漠的美、大漠的质感、大漠的灵魂、以及它的人文精神,从精神气势到表现形式的创作。

翻阅中国绘画史,“南宗”“北宗”的山水画大师笔下描绘的大都是名山大川, 幽景胜地, 而贫瘠荒凉的西部地区从未激起过历代画家们的表现热情, 更谈不上有什么留下来可以借鉴的表现技法。那是因为一个世纪前中国南方和中原的画家们, 都罕有机会远赴连绵着大山与高原的中国西部。

西部山水虽然没有传统,但仍可以从传统中找到对应和印证的色彩。深入山川写生,任何人都可以“处境生情”,睹物兴怀,这种大气象、大境界的、大美的画从技法到意境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气象是个抽象的概念,但也是一种直觉感受。它与气韵、气势、气派、气息、气机都有联系,但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国文化就哲学思想来说,认为“气为万物之母”是本源本质,世上万事万物都由它衍生变化的。所以画就要画出万物的生气、强调气得表现,甚至画一根不具象的线条也要“气机贯通”、笔断意连。比如画人物,我们可以在儿童身上发现稚气,老人身上感受老气。画山水亦然。研究中发现周韶华、周尊圣、贾又福、蒋志鑫、吴冠中等几位画家都做到了。

大西北的风光不管是黄土大地还一望无际的大漠本来就很纯朴,我的作品需要的正是这种气质,重点要把大漠与这个淳朴的质感和品位统一起来。因此作品色彩基调定位在灰调子上。灰不是死,是把寂静的、空旷的、浩瀚的,无边的沙漠在灰色的调子中表现的活起来。让观者看到画作就能感受到大漠的气息,这就需要用相应的材料和表现方法了。

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不可重复的有生命意味的形式创造。艺术创作,是一个由构思、构图到创作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由认识生活到表现生活、表现自我个性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就是表现心性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最终创作出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出对象的形神。黄宾虹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取舍由人,取舍不由人”1,告诉我们道理就是要懂得取舍,如何处理主管和客观,再现和表现,写实和写意问题。要非常尊重我要画的对象所给的感受,画不同的地方就用不同的方法。艺术创作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运用艺术的构思、构图、夸张、取舍、笔墨等方法,塑造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最终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面对一张宣纸脑子里呈现的都是大漠场景的再现,坐在客车里放眼茫茫的大漠偶尔一片红的绿的骆驼刺、几只骆驼、几只羚羊、斑驳的寺庙……激情四溢,想表现的东西太多,而写意画像书法一样不能打底稿,必须放笔直取、胸有成竹,我的写意沙漠系列主要是表现在寂静空旷沙漠中的生命力、人的精神和信仰。让阅者想象生命背后的艰辛。大漠创作我用的墨是宿墨,宿墨一般人之所忌,因为宿墨为隔夜之墨,又称埃墨,用了容易发灰,发脏,但黄宾虹独善用之,却能出奇制胜。造成意外的效果。今天我也用,不过我是学聂危谷先生用丙烯调蘸调好的深淡不同的宿墨再加以金银粉。危谷先生说过,宿墨不能重画,重了就焦而不透,染色尽量二次创作不要平涂,花青要加墨否则会轻浮。

至于有的学者不赞同中国画用丙烯,笔者认为只要能表现出心里要表现的效果用也无妨,“凡笔墨不能表达者,必另选工具、另觅材料、另创技法、另辟蹊径,是谓“是皆智得之也”2,吴冠中先生一向是不择手段的大胆改革了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图式为了达到特殊的审美效果,不管是继承是发展感觉好就用,任其自然而为之。表现大漠特有的质感除了用笔还有材料有关系,我尝试用中国画颜料加一点丙烯金粉来用,画面感觉就有沙质感觉。刚劲的风格用笔爽利挺拔,线画质感有钢铁金石感觉。齐白石的画风是刚柔并济,但柔多余刚。前辈认为线性来自笔性,笔性来自心性,画为心印。

创作时候在心里先经营好位置,画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画法由心而生,因景而变,法无定法,无法而法。用笔肯定,用笔要快,笔笔到。笔笔相生、任性逍遥。因为水多不可能画的慢,慢了水就会跑,从而破坏画面。这就要求把握很准不可能给你停顿考虑用笔,这需要在创作前就要经营好位置,做到落笔心中有数,方可出手落落大方做到不慌不乱。快,才可能把你对大漠的激情、体会、感悟一股脑的发泄出来。才能符合大气磅礴的大漠气势与画面气氛保持一致。

可是控制水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刘海粟说过,用笔难,用墨亦难,用水更难。我初次创作的时候也遇到这个难题,落笔时还感觉不错,可是等一会画面就化作一堆烂泥了,不见笔触,明明一笔一笔画上去的,结果成了一堆。水分过多也会造成负面效果漫延事情。所以始用此法往往是废纸一堆。

想让自己的画面格调高一点,就要舍弃很多色彩,周尊胜的红色山川颜色基本统一在红色的大调子里,但总感觉机械重复部分太多,周韶华的作品格调很好总觉得空旷中缺少点细致,贾又福的画颜色很漂亮精细地方也很精彩,但整体感觉画面很软。当然我只是从借鉴的角度去吸收,所以我的画我尽量去避免这些不足。初次尝试经验不足在画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摸索前进。心里要表现的和实际出来的效果总是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我把画面基调定在灰调子上,所以弄不好有时就会脏和单一,在用笔的时候就要求很高,笔笔要有变化,让画面气氛活跃。国画创作里面注意的事项太多:立意、取势宾主关系虚实、疏密、轻重的处理透视与光暗等等。因为我是表现大漠的,立意、主题都已经明确,但是大漠空旷颜色单一,如何用图式语言表达中布局留白、虚实相称、取景造型、笔墨用法都很讲究。

画,源于心灵,用心则动情,动情则有灵气,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来自生活、来自自然。面对大自然有了抒发灵感和欲望才能有激情去表现。对大漠的感悟我有表现的冲动欲望,心中有景,心中有境,那看似无生命之地其实充满生机和希望。作画需要激情和灵感。想法产生往往就产生在景物最初接触的一瞬间,光有这个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精心思索、分析、归纳、取舍,有意识的把情思与物象结合,如果对被描写的对象没有什么感情,甚至不感兴趣,不会激起创作冲动和产生灵感呢。是不可能的。

艺术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入怀,水入心,物我合一。大漠虽然气势宏大,可是表面看来寂静、茫茫无边,如果没有好的节奏和韵律就会死板。这些在我的作品中都能体现。毕加索说过,艺术没有发展,只有变化。目前根据写生体会尝试创作,还未成熟,在颜色上为了达到高雅而显得单一,等绘画语言成熟了还要在颜色上下功夫,多画多想多研究。完成我在山水画中追求的清而厚、简而丰的格局。寻找自己风格面貌的同时还需做到两点:

首先要多临摹古人,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家应该学习的传统。通过临摹加深对传统的理解,以提高表现技法。学习传统目的是吸收传统精华化为自己的营养。打进传统再走出来。

其次还需要多练习书法,把书法的笔意用到画上。目前我在作画的时候虽笔笔用力,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没有力透纸背,黄土地张显的是淳朴的西北人的力量,我没有把那种力量运用到线条上,导致画面气质效果不理想。

绘画史是内外双修的事情,我相信这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非一朝一夕之功可就

敦煌写生是结束了,留给我的是启示和无穷的回味。人生中能遇到多少次对自己收益很大的启示?仅一次敦煌之旅已经让我在绘画中茅塞顿开、感悟至深了。忽然明白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意思了,首先明确强调了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从事大量的艰苦、深入的艺术实践,全面了解他所表现的对象多个方面的形态。在绘画实践上充分强调对所表现客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是中国绘画的一贯传统。我更认为它不仅仅有走出去到大自然中的意思更有要不断创新的要求在里面,南京艺术学院张友宪教授说过,在艺术探索中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画会形式化、程式化而没有发展,他只想不断探索突破自己眼前的水平。我思索,有这种想法默默无闻不断超越自己进步的画家有几个?敦煌只是我一个起点,是给我艺术创作提供充满艰辛而伟丽道路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的教程》山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胡同庆《品味敦煌》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3]丁方《为晨曦而流浪的大地》凤凰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4]聂危谷《艺道宏伟》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5]《中国书画》2012.第三、四、五期

篇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关键词】边塞诗;意象;豪放;奇异;风格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下面笔者将逐步介绍边塞诗的一些知识,希望批评指正。

一、边塞诗常用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铁骑、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二、边塞诗的内容

边塞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现列举如下: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李白《塞下曲六首》:“愿将腰下劍,直为斩楼兰。”以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2.描绘塞外战斗场面,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苦,揭露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达反战主题。如:杜甫《兵车行》:“行人但云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等句子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带来的痛苦。又如:高适《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凌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句子展现了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胡骑”迅急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暗示了汉军必败的原因。

3.描绘征人与亲人的离别情绪,表达思乡思亲的主题。如: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借写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来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情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和边塞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从地域和季节的反差揭示了边疆气候的异常。“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了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三、边塞诗歌的艺术风格

边塞诗歌的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了这样的内容:身处边塞,远离亲人,夜光美酒,战争催人,军人们在酣醉时相互劝酒,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体现了豪放旷达的艺术风格。又如: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用四种景物对比构图:宽广的大漠拥抱着悠悠的长河,浑圆的落日映衬着直逼霄汉的一束孤烟。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这首诗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借以歌颂边塞,赞美军人,体现了雄奇壮美的艺术风格。再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用飞将军李广表达了对将帅腐败无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豪壮悲慨的风格。

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篇3:大漠孤烟直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骑友圈里,或许并不算是特别热门,但在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历史里,却再也找不到其他比它更为重要的线路。《金刚经》和印刷术都是通过它传进传出,不夸张地说,它为文明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过天山南北,再由中亚西行至地中海沿岸城市的陆上交通大道。不同于川藏线和新藏线的骑行,似乎丝绸之路的骑行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起点和终点,有人从西安出发,花一个月的时间骑到乌鲁木齐,甚至继续骑出国外。也有人直接从兰州开始,骑到敦煌或者哈密。我们最终选择的是从兰州到敦煌这段为期10天左右的线路,这样绝大多数的骑友都可以在小长假的时候,请上自己的年假圆一圆自己当年的丝路梦。

D1 兰州-苦水-永登 120公里

早上从兰州出发就一路缓上,海拔最高上升到2010米,和六盘山的海拔一样,没有下坡,很是磨人!一路是平坦的柏油路,由于兰州很长,所以要骑一段时间才能出兰州城。之后就来到黄河边,沿着黄河骑行一段,再来到祁连山下富饶的盆地里。转过一个弯,可看到一座烽火燧突兀地立在一个山头。兰新铁路在一旁,不时有火车轰隆隆欢快地经过。

食宿点:看出发的早晚,中午可到苦水或红城镇午餐,大多以面食为主。住宿不用担心,到了永登县城后,进城的地方就有不少旅馆,价格大概20~30元/人。

D2 永登-武胜驿-天祝-打柴沟镇-乌鞘岭-古浪 111公里

一路缓上,阳光也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毒。海拔也越来越高,从永登的1950米上升到天祝的2275米,另外据说在乌鞘岭海拔能达到3000米,中午到达天祝,这里是藏族自治县,但见到的藏民不多,是回藏汉杂居的地方。乌鞘岭,难度一般,爬岭的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节节的古长城,壮观,古朴、雄浑。一出天祝就是缓上,大约30公里后开始变陡,海拔变高的同时,呼吸可能会有点困难,之后是约35公里的大下坡,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靠景泰,南依天祝,西北与武威接壤,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相邻,为古丝绸之路要冲。明初,以水名"古尔浪洼"(藏语,意为黄羊沟)冠县名沿袭至今。翻过高耸云天的乌鞘岭,穿过绿草如茵的山坡草地,便进入古浪峡。古浪峡是一条约50公里的狭长峡谷,两边祁连山山峦起伏,传说中这里是穆桂英出征西夏的地方。

食宿点: 中午到打柴沟镇午餐,这里海拔稍高,米饭有点夹生。晚上住古浪宾馆。价格约20~30元/人

D3古浪-武威-丰乐镇-永昌 134公里

古浪至武威整体都是缓下,感觉不明显。出古浪,高速没有收费站,旁边的国道很不起眼,路面窄,建议走国道,这样更贴近民风,尤其是不会错过武威的白塔寺。国道穿梭在麦田之间,夏季人们忙着收割麦子,好一派丰收的景象。有的人家开着拖拉机转圈碾着晒场上的麦穗,真是别样的脱粒方式。武威是丝绸之路上比较大的城市,也是不错的城市,干净、整洁。这里有著名的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为国家文物珍品,现在更是中国旅游的标志。不过真品现存兰州甘肃省博物馆。武威至永昌的路基本是缓上,偶有平路,从武威到永昌的这段路不是很好,都是上坡,坡度总体都在9-25°之间,难度虽然不算很大但是整个坡很长。上路后,走走停停,路况还好,但天气会开始越来越干燥,酷热,并且开始出现戈壁滩。骑出武威丰乐镇,树就稀少了,土地沙化也很严重,一眼望到远处的祁连山脉,冷峻威严。这天路较长,到达永昌后,建议尽早休息。

食宿点:中午到武威,去到北关市场,当地的特色小吃“三套车”。“三套车”由凉州饧面、腊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永昌县城中心的钟鼓楼外有旅馆,价格大约25元/人。

D4永昌-山丹 124公里

永昌到山丹的这110公里左右的路段是很不好走的,首先你要翻越一个名叫“绣花庙”的高坡,那里有60公里左右的上坡路段。坡度不是很大,但是坡长很长很长!更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河西走廊你最大的敌人不是绵延不断的慢上坡,而是强烈的西北风!这一点太致命了,关注天气预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遇见大风(西北风)天气,宁可歇一天也不要贸然上路。路两边的风景也不错,还有一节明长城,一直缓上坡61公里,然后才是33公里的下坡。午后风会越来越大,出城后的路略带上坡,高速和国道并行,而且国道会跨过高速绕行很多次,高速公路上并没有多少汽车。麦收时节还可见到一辆辆穿梭在各个麦田之间的收割机,据说他们早些时候就从河南一带一直收割过来的。走到马营口加油站休息一下,G312是加油站旁边那条路,而不是正前方那条直道。大概接近中午的时候能到水泉子,食品店是在高速旁,建议在此解决午餐,因为此后还有约15公里缓上坡,最高处海拔约2200米,然后20公里到丰城堡才有小餐馆。从丰城堡出来,不经意之间就走到了高速缺口,高速公路破开明长城西去,没办法,只能上高速了。努力骑大约能在下午4~5点到达山丹,山丹县城还好,人也和善。山丹军马场是亚洲最大的良马场,在世界上亦是第二大的。那马场据说是两千多年前霍去病将军所建。到了山丹,一定要好吃好喝,好好犒劳自己一下。

食宿点:建议在永昌多带点干粮,中午可到水泉子午餐。晚上山丹县城中心附近就有旅馆,价格约在20~30元/人。

D5山丹-张掖-临泽-南华镇-高台县 150公里

山丹至张掖的60多公里是一路的下坡,沿途的风景也是很漂亮。你可以一边放坡,一边欣赏旁边的戈壁和古长城,那个感觉太爽了。张掖至临泽的路况还算比较好,几乎全是平路。张掖是丝绸之路很重要的城市,是有名的绿洲,而且还有一块保护得不错的湿地,这让连续看了好几天黄土戈壁的你会情不自禁地兴奋不已。山丹到张掖,因为是下坡,中午时分就能到张掖,不仅有绿洲,还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盛开的葵花。午休可以选择在临泽,一直骑,大概下午4点就能到达高台县南华镇。

nlc202309021541

食宿点:在张掖民主东街的甘州小吃一条街上,可尝到各式各样的小吃,这是在南方见不到的景象。搓鱼面,拉条子,炒炮,揪面片,炒拨拉,鱼儿粉等本地小吃,还有诸如兰州拉面,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等等,数都数不完。临泽的旅馆20-30元/人。

D6南华镇-元山子-清水镇-下河清-酒泉-嘉峪关 171公里

从高台到清水有大约75公里,途中要经过元山子。元山子正如其名,是座挺高的山,从高台出来到南华就开始爬山,刚开始感觉坡度不大,越骑坡越大,一路上很荒凉几乎全是戈壁滩带,但有别样的戈壁景致。路不错,上午有几十公里的上坡路,不过要是遇上顺风的话,就不会觉得特别累,中午过清水镇后就进入一望无际的戈壁,走了几天戈壁路后,总结出的经验就是每当你远远看到绿色时就是快到有人烟城镇了。清水到酒泉还有差不多75公里的路,上坡路段约占87%,平路则占11%,下坡只有可怜的那么一点点!过了下河清就有人家了,再到总寨,总寨离酒泉还有差不多13公里,加把劲,到了酒泉就好了。酒泉市里除了“泉湖公园”外没什么好玩的。不过这离嘉峪关只有23公里的路程,虽然是缓上坡,但是,如果一鼓作气的话,大概90分钟就能骑到!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的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一定要好好游览一番。

食宿点:在临泽或南华镇买点干粮,以补充在到达元山子前的能量。元山子是个不大的镇子,只能吃到面食,不过可以先来碗面汤,很好喝的。嘉峪关市内有很多住宿,价格大概20元/人。

D7 嘉峪关-新民堡-清泉乡—赤金—玉门 130公里

这段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分成两天来骑。嘉峪关到清泉乡基本上都是缓上坡,国道基本没法走,有些路段完全就看不到国道,被高速占去。听过往的司机讲,直到安西都是这样。清泉乡25公里后到达赤金,这里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过了赤金一路下坡直到玉门镇。玉门镇很有名,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老城不大,新城正在建。嘉峪关到玉门市,还有75公里的地方,全是上坡,而且坡度还比较大,途中路过黑山湖。黑山湖是个水库,风景不错,可以考虑在此留影作纪念。因为玉门市坐落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气温比嘉峪关和酒泉要底3~5°c,所以准备好外衣是必要的。在玉门市区你就见不着骑自行车的,所以坡度就可想而知了。不过从玉门往西之后又有23~30公里的下坡,坡度和上坡一样,所以会爽的,不过要千万注意安全。总的来说,这天的路程压力有点大,路面的质量也很一般,在到新民堡的途中时而有起伏,因为高速公路在一旁,国道上的车辆并不多。出嘉峪关约20公里就有路牌指向玉门市,正确的行进路线应该是直走,直接去玉门镇。

食宿点:午餐可在清泉乡吃面食,下午的路程有点远,多备干粮。

D8 玉门-桥湾道班-双塔水库-瓜州 134公里

出玉门镇后,一路基本都是缓上坡一直到安西,从安西距国道好像还有几公里左右的路开始,以后就全是下坡,之后又是缓上。头顶西风、烈日,即使有汗,出来的汗也立刻让风吹干了,情况可想而知,骑在上面,你估计只能听见自己大口大口喘气的声音。路很差,尘土飞扬,风大到有几个下坡都骑不动。没有吃饭的地方,中午需要自带食物,路过双塔农场时,可以休息一下。瓜州物价贵,然后就是蚊子特别的厉害,要千万小心。

食宿点:自备午餐,中午的时候路上没有小店。

D9 瓜州-甜水井-敦煌 117公里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最后一天的骑行了。行进在茫茫的戈壁之中,平坦的柏油路,注意靠边骑,敦煌是旅游城市,汽车较多,车速会比较快。早上从瓜州出发时你可能会遇到大风,这也预示着当天会很累,如果太阳晒得你发晕,那你可以停下来,在单车的阴影里躲避一下炙热的阳光。20公里起伏路后你将到达314省道收费站,接下来一路就是没完没了的上坡加西风,两个字:痛苦!茫茫的戈壁看不到头,上坡一直到能看见敦煌路标时才变为平路,这时建议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骑进此次的终点敦煌。莫高窟,不用说你也懂的,绝对不能错过!

食宿点:自备午餐,晚上住敦煌沙州市场内的八景楼旅馆,价格在20~30元/人。

大猫的泪

曾经青春年少,想知道自己可以走多远,于是就骑上自行车,载上行囊,踏上了丝绸之路。

兰州是一座狭长的城市,黄河穿城而过,城市黄蒙蒙的。我骑行路过黄河第一铁桥已是傍晚,黄河边有啤酒小吃的摊子,摊主大哥得知我是骑友,开了6瓶啤酒,说是招待我喝。

夜深,在黄河母亲的雕塑旁我扎起帐篷,可能是刚刚喝的黄河牌啤酒的原因,听着黄河水声很快我就入睡了……旅行的美好莫过于此。

早晨来一碗正宗的清清白白的兰州拉面,再加上一勺红红的辣椒油,几口下肚,舒坦。出兰州,继续向西,会有祁连山相伴,起伏路,骑车吃力,但景色已换了天地。人少了,天地宽阔,心旷神怡,雪山白云,仿佛人在天际。翻过几个忘记了名字的垭口,却记住了一个叫“炒面”的小村庄,然后武威,张掖,直到嘉峪关。

嘉峪关过后,景色又有了变化,戈壁多了,绿色少了;过了安西,就算是到了荒芜之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我的心情也莫名地有了些小悲伤。

无遮无拦的戈壁,风都比在城市里大了许多,加上被太阳烤热了的柏油路面,骑着车一点都不享受,这时人就仿佛是一根肉串,全方位多角度地被炙烤着。现在想起,都还是浑身的发烫。

清流老枪

小时候从地理课本中读到“丝绸之路”,记住的只是它的线路:从西安(古称长安)起,穿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洲和欧洲。“丝绸之路”真正的在我的脑子里立体化、感性化,是看了舞剧《丝路花语》。这部舞剧带给我的唯美震撼在我的脑子里深深种下了根:长大后,我一定要去走一趟丝绸之路——只为看看那些异域美女,吃吃那些异域美食。

真正骑着自行车踏上丝绸之路时,我已是个成熟的男人了。心底和脸上都有了些许的沧桑。骑行中,我的思想常常信马由缰:或许,在不同的时空,玄奘法师正风尘仆仆地与我并肩而行,支撑他的应该是对佛法坚不可摧的信念吧。或许,在不同的时空,马可·波罗正含笑地用灰色的眼睛与我对视;又或许,在不同的时空,那一队队的商队带着瓷器、玉石、丝绸正缓缓地从我身边走过……

丝绸之路是我少有的边骑行边不由得陷入沉思的骑行。大漠孤烟、小绿洲、风沙突起的戈壁中,众多的名胜古迹时不时地拽住我的车轮,有时我干脆把车停在客栈,背上背包去转转。小时候向往的异域美女、美食和瓜果这时反倒在其次了。此时此刻,恍然明白:哦,我已经长大了。

上一篇:暑假个人学习生活总结下一篇: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