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散文

2024-04-08

经典美文散文(通用10篇)

篇1:经典美文散文

初春,暖意未感,寒意依然,心思徘徊在昨天。人物依稀,拾起记忆已不见初识情怀,不见想念,相见恨晚,满怀你侬我侬已被现实击碎,各走一方,渐远渐消散。

小楼逸居,静观花儿绽放,嗅闻阵阵芬香,月夜添曲,风儿传来阵阵情歌,美好时光定位在那一刻,现今收拾起情绪封存。

春意,总使人遐想,向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陈年往事已远,不提,无殇,新起点静待迷离眼眸看穿世事沧桑。曾几何,太在意也无法挽留,放手回落安然。时光无限好,随景移不纠缠,年年花事近相似,人物更改已花非花,雾非雾,隐忍一笑,无需纠结适应了人间烟火。

惊叹小草的通幽之术,无论外界有多少未知,春来破土摇曳。无论风雨来临有多少未知癫狂,雨来低头,日出昂头;风来四面倒,依然笑对风雨声。花开花落不悲怀,欣然接受生活给予的百般滋味。

春来,赏百花,满眼绿意懂得生命珍贵;夏来,抛开束缚,抵得住严酷,怜悯自然界事物。秋来,收获丰硕,别忘困境疾苦,珍惜这份缘分;冬来,底蕴暗藏,因知道,来年春光谁也挡不住,依然释放葱郁点缀。

花儿娇艳,却很短暂,时不时被外界缩减了生命。也许,寓意美好事物不长久,疏忽的往往在身边。

春光渐暖,窗外枝条吐绿,抑制不住心情大好。只因,看破红尘事,犹如四季轮回,曲折路久困坚持不懈渐能安。

音乐缭绕,一段段往事尘封,活在当下惜缘之人,无需花言巧语,只要一个眼眸,从此无怨无悔紧握双手,为你改变小任性,苦乐相陪不离不弃便是无限幸福,最快乐的事。

篇2:经典美文散文

随着网络科技的普遍应用,各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建立,而一些站也越来越多了,这给许多的文字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平台。也成了读者们一个即方便又高雅的的休闲场所。这些站就如同茶庄一样,令人舒心,宁静。

读文章如品茶,一杯好茶如果一饮而尽,那就喝不出茶的味道,需小口小口的慢慢品,才能享受到茶香的沁人心脾和苦后回甘的美味。一篇好文章如果是走马观花般的阅读,那就根本看不出什么,所以应该如品茶一样细闻慢品,一心跟随作者的思路进入文章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华。

零零散散的文字要把他们组合成文章,那就要看写作者千多百种的组织方式了。根据个人文字功底的深浅、性格差异、不同境遇、情感变化等因素,于是形成了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文章。

那些好文章看了往往都会让人有所触动。如感人肺腑的情感文章,催人泪下的伤感文章,发人深省的哲理文章,激发人心向上的励志文章,让人身临其境的写景文章……。

有的文章清新,温婉,静美,如一个散发着玉兰花香的小家碧玉,清秀淡雅,浑然天成。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感觉是在聆听一个温柔可爱的邻家的妹妹妹的心事。

有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文章语言朴实但真实温馨,俨然走进了一个温和纯朴的邻家大姐姐的生活里。

有的文章情感丰富,感悟深深,把情感故事写的有血有肉,引起读者共鸣,这类文章如一个散发着百合花香的成熟女性,具有诱人的韵味和美感。

也有的文章华丽优美,分外耀眼,一篇里好多都是优美的词句,给人第一感觉是惊艳华美,可是读过后往往会记住一些美词美句外,却看不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就如同一个涂脂抹粉的女子,着装华丽,戴发饰,戴首饰,服装还戴配饰。看起来是非常美,但是却美得不真实。

都说女人如花,而我觉得那些优美的文章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女人花。

网上阅读量最多的当属爱情美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亲情文章和哲理性文章的阅读量相对较少,然而很多作者在写那些亲情文章时都是含着眼泪写下的,对他们来说写亲情文章是非常有意义的。读者看了那些融入真情实感的文章有的也会泪眼婆娑,那正是唤醒了他们掩埋在心底的情感。

另外,有一些带着批判色彩的文章,在鲁迅那个年代有很多。对于如今的文坛而言却是寥寥无几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但是每个时代都是有弊端的,深入社会才能看到里面有形形色色不为人知的丑陋。因此那些揭示出社会不良风气的文章,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还有的文章精简,干练,富有丰富的文思哲理,独具内涵。字里行间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在亲切的讲课,让人受益匪浅。那种文章如一棵落地生根的大树,生命力顽强,于是便成为了经典。

文不在长短,诗歌是一种短小精湛的文体,它同样能描绘出各种唯美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文词不在于优美,而要有能够打动人心的内容。就像一个女子的美,不关乎外表,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认真阅读各种好文章,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于心灵是一种熏陶。

写文字的人,内心都充满如火的情怀兼如水的柔情,能把蓝天白云,花花草草等……天地万物赋予生命力和丰富的情感。

他们人大多数都是内心丰富,情感细腻的人。有些人在众人面前可能不善言辞,朋友们的话题,可能只是随意敷衍几句,大部分时间做在角落聆听和思考。然而他们会把自己的观点与朋友们的观点在心里累积整理。于是,某一天触动灵感的弦时,就会组合成一篇文章。

写文字是一种解压心里郁结的方式。当作者把心声用文字的形式吐露于纸上的`时候,心灵就得到了升华。就像四处奔流的水蒸发为水蒸气形成了白云的过程,把一种状态变成了另一种状态。同时,无论是水沟里的水还是海洋里的水,都已经脱离了尘土污垢变成了洁白的云朵。

写文字的人多数是伤感孤寂的,他们偶尔也享受那种状态。多少文字里的忧伤,如朵朵带雨的梨花,美到令人心醉,却伤得令人心疼。当他们爱上文字时,就开始喜欢上孤独。当他们写上心情时,就已经拥有了寂寞。当他们分享了文字时,说明他们已经享受了孤寂。

喜欢写诗的人,除心思细腻、想象力丰富外还格外敏感,往往会在敏感的同时就燃起了创作的灵感,于是变成了一些或忧伤或快乐的诗句,有的含蓄,有的深情,有的大气,有的婉约。一些忧伤的诗句看起来那么伤感,可恰恰是作者的疗伤药,它能让作者的灵魂得到安放。

在写作者的心里,文字是盛开在心中的花朵,心灵在文字的妆点下变成一片清新怡人的花园。他们会把各种纷纷扰扰和喜怒哀乐都转化为一种养料,滋养心中的花朵。

篇3:利用经典美文提升语文素养

一、帮孩子选择好经典美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附录部分还附了推荐阅读书目以及名著导读,语文教育界也已意识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而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阅读基本上是自发的阅读,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阅读书籍鱼龙混杂,像一些通俗小说和流行小说,如果长期沉迷于不健康的书籍,既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可能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他们的身心将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帮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是当务之急。

二、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再加上学生作业及考试等的压力,致使学生无暇阅读,也不愿阅读。一个人学生时期能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势和发展。在中学开展阅读经典活动是语文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优秀的经典作品常是作家语言智慧的体现,阅读经典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经典作品体现了作家鲜明的个性,阅读经典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可使学生获得巨大的人格力量。阅读经典,可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助于完善自我。

摆正了阅读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明确了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还要讲究阅读的方法。

1.精读略读结合法。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感兴趣的内容要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切忌囫囵吞枣,也不能读死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阅读时还应该边读边悟边做读书笔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这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2.批注式阅读法。阅读前,我就设立一个框架,让学生每次阅读都有目的,比如:学生读什么?从哪个角度读?批注写什么?怎么批注?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阅读前需要下的功夫,学生进行阅读后,我就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走进文本去寻找批注点进行阅读、理解,将精读细研的功夫用在刀刃上,对有争论之处进行质疑批注,对精彩之处进行推敲式批注。这样的话学生的批注就有了质量和效果。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传授上,知识都是很有限的,它们的任务也只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囿于教科书上的几篇文章,也不能只囿于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而应把更多的时间交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去博览群书。所以,我在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等外,还积极利用课外经典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授课时,我充分注意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及学生自备的材料,使学生有充足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努力做到与时文接轨,课内与课外相连,教学课内经典作品时,至少补充相配对的时文与阅读课文,让学生互为补充,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1.上好文学 欣赏课 ,如在学习《孤独之旅》 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欣赏这篇课文的恒久的魅力,我印发了冉兴的《孤独之旅中的三美》给学生,明净的语言、失意的意境、纯真的情感以及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古典气息构成了本文的美学元素,让学生犹如置身于一个诗意的世界,回味无穷。

2.不拘泥于 课本 ,不拘泥于 教材、教参,围绕课本知识作必要的延伸和补充,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教鲁迅的《故乡》时,便介绍学生阅读冯晓青的《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类析》,这样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开展课外语文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课外语文活动,是语文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的广阔天地,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经典作品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班上设立“读书角”,由同学们轮流管理,利用自习时间借阅,规定还书时间。此项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条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协作、管理能力。

2.利用图书资源,组织学生集体借阅,提倡自由借阅,博览群书,养成阅读经典作品的好习惯。

篇4:经典美文呼唤“经典”编译

一、标点之误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其中“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后的分号,明显是一处误用,因为分号常用于“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而“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既非同属一个句子,也非并列分句,所以此处应该用句号。

还有第四段,“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不仅……还……”,它是一套关联词,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句号隔开,明显应该用逗号。

第七段“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各个报纸名称的罗列,相当于各个名词的罗列,各名词间的停顿应用顿号,不能用逗号。

二、连词之误

第三段中“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其中“从而”一词,解释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可见,它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而此处“从而”前是一个短语,其中心语是“生产”,其后的短语中心语是“经济发展阶段”,二者是并列关系,不具备使用“从而”的条件,应换作“以及”等词。还有“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而“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与“宗教观念”明显是并列关系,并不存在“延伸”。

三、语序之误

课文第二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应改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样才能与下文照应,因为,下边第三、四、五、六段写的多是历史科学,七、八两段写的是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所做的付出。

还有,第六段开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就这句话分析,它是一个过渡句,承上而启下,那么所“启”的就不应该是作为科学家的一面,而应该是别的方面。但译文却译出了:“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这还是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一面。若把这句话放于第七段开头,是比较恰当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正好可以做到“承上”,即承三、四、五、六段写的历史科学;亦可做到“启下”,即启七、八两段写的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所做的付出。

四、语法之误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这段话没有一个动词,亦无主语,相当于几个名词罗列在一块,不知所云,严重违反语法规范。

恩格斯的原文写得非常流畅而严密,富有感情与文采,堪作议论文与悼词的典范。既然作为一篇保留的课文,就要把它翻译好,译出恩格斯思维的严密,译出恩格斯情感的真挚,把一篇经典译成经典。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学生经典阅读误读研究”(10YJA8801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师修武 河南省淮阳中学 466700)

篇5:你又离去美文经典美文

你悄悄地离去

正如你静静地走来

生怕惊飞酣睡的小鸟

生怕吵起醉卧的花草

这是一个洒满阳光的上午

远远见你站在大草原的尽头

含羞的少女左顾右盼

象月夜的情侣流恋往返

那就让我接你回家吧

没有香车,没有玫瑰

也没有动听的`表白

只想看着你的手走进家门

请小溪作证

和你重走昨天的征程

让青山看见

让你任性的历史重新延续

趁春风吹乱你的秀发

趁秋叶还没有潇潇落下

再陪你闻一闻最后的花香

再陪你赏一赏静夜的月光

好想让时间凝固

好想把太阳留住

可是刚刚把喜悦紧紧抱起

你的脚步却悄然离去

尽管故事只停留几分钟

无奈我用山般的挽留

说一场没有结局的意义

等一场男儿该有的回忆

珍惜吧

也许夕阳渐渐西下

再一次的挽留无法说出口

篇6:淡是人生真滋味美文经典美文

淡是一种宁静,是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飘逸;淡是一种大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淡是一种镇定,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

淡,或许总比浓好。雾淡影淡,朦胧;云淡月淡,恬静;心淡情淡,高洁;名淡利淡,超逸。

在人生旅途上,用淡的心,慢慢地陪着星星走。看开一些,便能放阔一些;少一些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分对功名利禄的执着,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淡字,“水”字旁边是两火的“炎”字。炎症的炎,只有看淡了才能消炎。所以人常说,看得淡一点,伤得少一点。淡字去掉七个点之后,剩下的是两个“人”字,人与人之间有大小之异、高低之别、上下之分,如此洞察世情,自然淡定地生活。

五味中没有淡,百味中没有淡,所有味中都没有淡。其实,淡也是一味。这正如弘一大师李叔同说过“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所有味都是为了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唯独淡不表现、不显露。当人们被千奇百味的味道搞烦了、麻木了的时候,反而需要“清淡”。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生活最真的`滋味也在淡字中得以体现。淡妆素面,才出绝色佳丽;天高云淡,方能阳光普照;淡淡花香,才品读出空谷幽兰的高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许是每个人向往的境界。

一个追求人生真性情的人不在乎外界的繁华与喧嚣。无论世界如何繁华富丽,他都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独守一份宁静。他并非愤世嫉俗,孤傲清高,他会努力地参与其中,但他从来不会迷失自己。因此他能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篇7:经典美文散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参加工作已经了,面对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今天,对于很多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各种看法,我想起了自己当年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经历,那是我对父亲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乡村学校非常简陋,几间破旧的教室遇到雨天就会到处漏雨,那年父亲带了毕业班为了给学生们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他牺牲周末给学生无偿补课,那是一个星期天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父亲不顾家里还漏水的房子便急匆匆跑到学校,到了学校父亲看着教室还在哗哗地“下雨”时,他沉默了!因为怕耽误下午上课,中午便抢修漏雨的教室,当房子快要修好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脚踏的那块瓦片突然断裂,父亲从一丈多高的房子上摔下来,到医院后,医生说虽然没有伤到骨头,但是必须好好调养一段时间才能上班,当时母亲泪流满面却一言不发地把父亲接回家。

那时家里很穷,父亲是家里唯一能挣钱的顶梁柱,母亲每天都用心呵护着生怕父亲有任何闪失。然而父亲却整天惦记他的学生,几天后,他终于待不住了,便硬要去上班,一向温柔体贴并支持父亲工作数十年都毫无怨言的母亲却急了,对着父亲大吼:“老卢啊!你不要我!不要孩子!不要这个家!难道你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吗?”父亲缓缓抬头,用微弱而坚定的语气说:“是的!在毕业前我不属于你,不属于孩子,不属于这个家,等学生们毕业了,我就归你,归孩子,归咱们这个家!”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看着他举步维艰的身影,突然间所有赞美教师的华丽词语都涌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哪句用在父亲身上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伟大不在于他就是我的父亲,而是教师这个职业!是什么让他对教育事业如此坚定!如此执着呢?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不禁陷入沉思……

1994年农历2月14日――这个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刮着大风,猛烈的狂风不停地嘶吼着!整个村庄刮得天昏地暗,连同我们的心也撕得粉碎,因为就在这一天我最亲爱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记得当年父亲晕倒在课堂上,后被送进医院检查结果竟然已是肝癌晚期,那年父亲刚刚过了38周岁生日,得知这个噩耗,家人都失声痛哭,然而在父亲面前我们从不提及这些,只是默默的掉眼泪,我记得有一个学生从村里步行二十多里路就为了给父亲送一颗他家鸡刚刚下的鸡蛋。父亲看着心爱的学生们如此爱自己,他觉得值了。

父亲此时躺在病床上显得那么瘦小,那根根白发是用粉笔末染成的啊!此时他已为学生熬干了他最后一滴油!站在父亲面前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突然父亲拉着我的手说:“闺女,爸爸对不住你,更对不住那些没毕业的孩子们,以后你要好好读书,长大要当一名教师,当一名好教师,替爸爸完成这个心愿……”我扑通一下跪在爸爸床前哭喊着:“爸爸我会的`!我一定会的!”

父亲微笑着用他那温暖的手给我擦眼泪,然而眼泪却顺着父亲消瘦的面颊留下来,留下来……突然停止了,我放声哭喊着:“爸爸……”然而父亲还是走了,带着他的遗憾,带着他对学生们的牵挂在一片嘶声裂肺的哭喊声中永远地离开了,风依旧猛烈的刮着,然而院子里却挤满了乡亲们,老人们哭了:“这么好的老师怎么就走了?”

中年硬汉们哽咽着:“这么年轻的老师不该走啊!”

父亲昔日的学生们排着长长的队哭喊着:“老师!我们想你,我们会好好学习,请您放心!”

听着这感人的话语,感受着这样的场面,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我心里是怎么的一种感受!父亲在这个小山村里已经整整从教二十年了,他把青春留给了这个村庄!他把热血撒在了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上!感受着这一切,刹那间我感觉父亲这辈子当一位这样的老师您值了!因为我知道乡亲们没有忘记!学生们没有忘记,他们那位可亲可敬的卢宣老师!

欣慰的是如今我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虽然我还年轻没有做过什么,但是我已经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是我对父亲的承诺,也是我的承诺!那个曾经步行了二十多里路给父亲送鸡蛋的孩子如今已是北京大学科研所的教授,清明节给父亲上坟,谈及当年的事情,他依然是满眼泪花,是啊!父亲用他短暂的一生,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无限的爱!父亲是我的榜样,我想当夕阳映红天边,总有我桃李满天下的时候,我相信那是我会是那里最绚丽灿烂的那一片!

也许是那个时代造就了父亲这样的教师,在如今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我想我们更应该坚守这样的职业信念和奉献精神!最后我就用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与大家共勉:

篇8:让经典美文为学生写作指航

1.明确阅读经典美文与写作的关系

汉代扬雄说:“能读千赋, 则善为之矣。”此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相辅相成关系。的确, 古往今来的许多文学巨匠, 都是在大量阅读经典名篇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形成自己的创造风格并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结下累累硕果的。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和茅盾等均是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巨著、记忆中存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艺术元素的前提下, 才“下笔如有神”而成为一代文学大豪的:前者曾浅唱低吟《古文观止》200篇, 后者则将《红楼梦》倒背如流。

2.激发兴趣, 保障时间, 扩大范围

(1)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兴趣的方法很多, 比如:A, 开展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B, 开展捐赠图书活动;C, 组建班级图书角;D, 办“名人读书故事”手抄报;E, 开展“我与经典美文对话”活动;F, 写读后感;G, 交流读书体会等。事实证明:采用上述方法, 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与品鉴经典美文的浓厚兴趣, 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 所以, 很容易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经典美文阅读氛围。

(2) 保障时间, 扩大范围。其法:除了早读以外, 每天语文课开课前的3—5分钟均让学生阅读或者背诵经典美文。此外, 除了鼓励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阅读经典美文之外, 我还收集、整理、编排了85篇古今中外经典美文并附上简短的点评供学生选读, 以此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需求,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二、品炼字技巧, 学习用词的巧妙与贴切

炼字, 即作者在进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 反复推敲锤炼取舍某一最能体现诗人独具匠心和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字。教学时, 通过引导学生品鉴经典美文中的炼字, 引导学生品味、学习经典美文中用词的贴切与精妙。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 炼字比比皆是。以陶渊明的《饮酒》 (其五) 为例, 其中的“见”字就意味深长。教学时, 宜引导学生采用互换词语、比较赏析的方式鉴赏这首诗歌的炼字美: (1) 请仔细揣摩、深度体味诗歌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用和贴切, 说说这一“见”字对营造整首诗歌的意境具有怎样的作用。 (2) 请将与“见”近义或者同义的“望”、“看”、“瞧”、“视”、“窥”等依次与诗歌中的“见”字进行互换赏析, 说说采用替换字后, 诗歌的意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通过开展上述换字比较鉴赏活动, 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此外, 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也处处都有炼字的痕迹:且不说他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景物描写中用词遣句的贴切与精妙, 单是他在文中描写雪地捕鸟这一片段中运用的一连串动词“扫开”、“露出”等就极具匠心和无可替代。

三、仿布局谋篇技巧, 学会整体构思文章

经典美文通常是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构思巧妙的作品。比如鲁迅的《社戏》, 全文按照看社戏前———看社戏中———看社戏后的行文线索组织材料, 行文思路非常清晰, 文章的结构也非常完整。再如柳宗元的《小石潭游记》, 全文以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游踪为行文线索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1段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介绍小石潭的概貌;2段写小石潭中的游鱼, 反衬小石潭水的清冽;3段写小石潭的岸势, 介绍小石潭的源头;4段写小石潭的氛围和作者的感受;5段交代同游者。还如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 全文紧紧扣住“美丽的西双版纳”主题, 开篇总括全文内容, 而后从下列几个方面介绍西双版纳美丽的人文景观: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教学上述经典美文时,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清晰的行文思路, 鉴赏文章精妙的结构特点, 品鉴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 并在教学完上述课文之后, 引导学生分别以诸如《龙舟竞赛观赏记》《XXX风景区游记》《美丽的XXXXX》等为题进行写作训练, 并要求学生在写作《龙舟竞赛观赏记》时, 必须以鲁迅的《社戏》为借鉴范文;写作《XXX风景区游记》时, 必须以《小石潭游记》为借鉴范文;写作《美丽的XXXXX》时, 必须以《美丽的西双版纳》为借鉴范文。

篇9:借鉴经典书写美文

一、借鉴经典,学习巧妙构思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在构思上可谓是别具匠心。在情节安排上,一开始就给读者以阅读上的等待——悬念,夫妻两人经济上那么拮据,怎么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呢?作者以妻子德拉为描写对象,卖掉头发为丈夫杰姆买了表链。可丈夫回到家多次向妻子询问头发一事,悬念迭起,继续读下去才知道杰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妻子买了装饰头发的发梳。两人为对方买礼物而都卖掉了自己最贵重的东西,虽然礼物都没有用处,可我们被他俩真诚热烈的爱情所感动。这篇文章以设置悬念和巧妙的构思而成为世界名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构思文章时先巧妙布局,把平常的小事写出波澜,起伏跌宕,就可引人入胜。

莫泊桑的《项链》的构思技巧同样令人拍案叫绝。特别体现在莫泊桑对于项链这个道具的描写方面。这串项链是玛蒂尔德那个有钱朋友的首饰匣子里最出色的宝贝,玛蒂尔德戴上它在教育部长的舞会上出尽了风头,却乐极生悲,项链丢失。为了赔偿钻石项链,他们尝到了“穷人的艰难生活”。历经十年,含辛茹苦才偿清满身债务。可在悲剧即将结束时,玛蒂尔德却从朋友那里得知那挂项链竟然是假的。本文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妙构思令人赞叹,可以为写作提供许多启发。

二、借鉴经典,学习开头技巧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讲究开篇的技巧。朱自清先生的《绿》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引人入胜,直奔主题。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开头:“我从乡下跑进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突出了下文记叙的小事的非凡意义,是我们写作文开头的典范。

张洁的《挖荠菜》是以一种沉重的口气,向人们介绍了自己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下一代的担忧、期望、渴望沟通的复杂心情。可本文开头只有一句话,“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抒胸臆。“荠菜”“特殊”“省略号”足以使人对文章讲述的故事产生无限的遐想,文章的魅力跃然纸上。

三、借鉴经典,学习抒发真情

在学习鲁迅的《山海经》时,我们利用作者写作设计中的空白——阿长是如何买到《山海经》一书的——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阿长的自身情况来想象她买书的过程。学生下笔成文后在班内交流,阿长买书可谓历经“千难万险”,阿长对“我”的一片热爱之情也就跃然纸上,有目共睹,这更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在学习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暴风雨之夜,年老体弱的贝尔曼是如何挣扎着在墙上画出那片救命的不落树叶。通过想象写作训练,使学生更深刻地品悟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而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在作文中巧妙抒发真情的方法,使文章产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

四、借鉴经典,学习人物描写

很多学生描写人物时都是千人一面,我们不妨认真阅读《慈母情深》和《背影》等文章。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母亲掏衣袖,掏出一卷揉的皱皱巴巴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些描写足以使读者鼻子发酸,对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产生无限的敬意。

《背影》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点“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结合抒情,在对人物描写中抒情。“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读者读到这里已经是和朱自清先生一起流泪了。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此文创设作文题目,如《老师的眼睛》《妈妈的一双手》等,让学生模仿《背影》进行人物描写。

总之,精读、揣摩、总结经典课文的优秀之处,潜移默化,学以致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10:游记美文散文

游记美文散文一

《访高邮汪曾祺故居》

江苏高邮城不大,但很有名气。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清代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都是高邮人。当代着名作家、戏剧家汪曾祺也是高邮人。

去年十月份,我与几位朋友去苏北转了一趟,从扬州到淮安再到高邮,为的是去寻访汪曾祺的踪迹。经过多方打听,总算在南门竺家巷找到了汪曾祺的故居。这是一座十分普通的平房,墙上嵌一块蓝底小牌,上写白字:“汪曾祺故居”。听说有人来,一位大嫂用悠长而尖细的嗓音叫道:“汪家的……有人来看汪曾祺了……”

一位六十开外的和蔼老人出来,将我们迎进小屋。小屋不大,约莫十几平米,高不到五尺,似乎要碰头。分里外两间,前间墙上挂四幅汪曾祺的字画,画下是个长条柜,摆两个青花瓷瓶。后间为卧室,方桌上放一张汪曾祺的放大照片,作沉思默想状,是唯一的室内装饰。

老人很客气。与我们拉家常,并从抽屉里拿出签名簿让我们签名。簿子是新的,签名者寥寥,是寻常百姓。我随手写道:“瞻仰汪曾祺故居,是多年的夙愿,今日了此心愿,足矣!”落款是“一个崇拜汪老的人”。

老人见此,十分激动,讲话也期艾起来。原来他是汪曾祺的妹夫,姓金,身材高大,脸色白净,是当地防疫站的退休医生。据他断断续续的介绍,汪家过去是大户,有许多房屋在这条街上,前几年被拆,只留下这两间原先堆杂物的平房。我曾读过汪曾祺的《我的家》,其中写道:“我们那个家原来是不算小的,我的家大门开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他还说中间有正屋、堂屋、大厅和花园。可是现在都拆了,只能靠想象去填补过去的一切……

据金老介绍,小屋隔壁是汪曾祺弟弟汪曾庆的住屋,门锁着,大约他不在家。照片上看,他长得矮矮瘦瘦,活脱脱一个汪曾祺,也喜欢喝酒,当年汪曾祺送副对联曰:“金罂蜜贮封缸酒,玉树双开迟桂花”,真正点到了他俩共同的爱好。

下午,在汪家人指引下,我们去了文游台的汪曾祺文学馆。门口有启功书写的匾额,两边台柱上是邵燕祥撰写的对联:“柳梢帆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为文”。进门便是展厅,陈列着汪曾祺的一些手迹和各种版本的文集,四周墙上挂满有关汪曾祺的资料图片。中堂是汪曾祺画像,两边是林斤澜的对联:“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还有许多名家如王蒙、贾平凹、叶辛等人题写的匾额,以及邓友梅、海笑、余光中等人的题字。

对于这位十二岁就离开高邮,六十六岁后三回高邮的着名文学家来说,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故而在他七十七岁逝世后,就永远不再离开生他养他培养他成才的高邮了。

游记美文散文二

《南浔访胜》

南浔访胜南浔,大厦林立,道路纵横,红尘滚滚,哪有古镇的踪影?我问当地人,他们说:过了大桥,就是老街,果然如此:一条溪流蜿蜓而流,两岸尽是深院高墙的旧宅,马头墙、木门窗、石门槛,青苔布满旧弄堂,沿河廊屋皆为店铺:药店、茶馆、南货店、鱼行、丝行,恰逢新丝上市,客商蜂拥而至,列肆喧闹,衢路为之阻塞。

走着走着,几疑走进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影城,一派古色古香的景色令人应接不暇:明清古风犹存,酒楼上仍挂着隶书“酒”字布幌,青石街上,木屋旁尽挂着鲜红的灯笼,弄堂里不时飘来《梅花三弄》的广东音乐,夹杂着小酒铺划拳行令的喊叫声……

下雨了,我坐在沿溪陈旧的长廊靠椅上,尽情欣赏眼前的景色,这条河或者叫溪的水流缓缓地轻描淡写地流着,雨中穿过古老的南浔,象在沉思象在叙述往日流逝的历史,虽然显得有些单薄,但仍保留着这座古镇特有的灵气。忽然一阵布谷的叫声,打断我的构思,抬头见一个采桑姑娘背着竹篓碎步向石桥飘来,石桥长满青苔,一棵苍老的桑树将桥面遮住。她提着裙角,站在高高的桥上,一脸灿烂的笑容,多像南浔的形象!

等到雨停,我欣然走进一家深院,青花瓷瓶里开着五六枝箭兰,蓝色的花被深绿色的长叶簇拥着,显得无比的幽静而文雅;脚下的石板过道光滑如镜,檐下的雨滴还在滴答滴答。篱边的玉兰也开了,满树繁花,洁白如雪,一阵雨后的清风,香气袭人,沁入心脾。穿过这家小院,我又站在临河的老街。这里的店铺都是独家独院,一色的水磨青砖地面,木制的匾额显得十分庄重,醇古淡雅。

可以看出这儿很有文化底蕴,门额题匾都是当时的名人所写,一笔好字会引来许多观众啧啧的称赞。再从那些古屋翘起的飞檐瓦脊和扣着铜环、铜钉的黑漆大门来看,南浔的富庶非江南一般水乡可比,那些大户门旁矗立的青石双狮,也能感觉到时光堆积的厚度,以及它所散发的悠久文化的深沉韵味。

随后我所参观的“嘉业堂藏书楼”、民国富豪张静江的故居、花木扶疏的“小莲庄”,无不透露出他们当年纸醉金迷的奢侈,无不让人深深地咀嚼早已失散的华丽和沧凉。这些往日的过眼烟云,象画家笔下的水墨,洇在宣纸上漫衍出曾经让人着迷的画幅,从中悟出那份空灵飘逸的意境,以及那空灵背后隐藏的无可奈何的凄凉和哀伤……

游记美文散文三

《二十四桥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早在少年时代,每当夏日夜晚,我喜欢坐在庭院中,看银河横亘星空,那数不尽的明星组成的天河,在黑丝绒似的夜空闪烁着神秘的光辉。我仿佛看见横跨银河之上有道汉白玉雕成的拱桥,对对穿着古代宽袖长衫的仕女,兴高采烈地走在宽敞的桥上,阵阵晚风送来潺潺的流水声。我不禁哼起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千古绝唱。

随着阅读兴趣的拓展,我开始接触宋词。姜白石《扬州慢》似一首琵琶弹奏的乐曲:“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两代诗人共同赋一主题,奏出前无古人的华彩乐章。千百年来,它穿过历史的尘埃,拨动了多少读者的情怀?惹得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倾泻笔墨、尽情讴歌?他们各抒已见,一直没有定论。

宋代科学家沈括说:二十四桥是扬州石桥的总称,并一一列举这些桥的芳名;清代诗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里说:“二十四桥,一名红药桥,即吴家砖桥。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他将此桥与美人联系起来,令人浮想联翩。他们的争执引起后人寻访此桥的兴趣,历代留下难以计数的诗词歌赋。远的不说,近代郁达夫乘兴去扬州,历经战火洗劫的古城,当时一片废墟,哪儿去寻找她的踪迹?他颇为失望地写道:“扬州之美,美在各种名字,如绿杨村、廿四桥、杏花村舍等。

可是你若辛辛苦苦寻找这些风雅的所在,也许只剩下一点残迹,或者什么也没有。”他没找到二十四桥,而且还劝林语堂先生也不要枉费心机去寻找。五十年代末,大约没读到郁达夫那篇散文的丰子恺先生,下决心要去找到唐代已有的传诵千古的名桥。他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找到一座传说中的二十四桥,然而极其丑陋,不是那神话般美丽的桥,只是一座“跨在一条沟渠似的小河上”的桥,凄清、冷落、寒酸,使他大失所望,但他仍以幽默的笔调写道:“我们替二十四桥拍照。桥下水涸,最狭处不过七八尺,新枚(其子)跨了过去,嘴里念着‘波心荡冷月无声’大家不觉失笑。”

然而,我比前人幸运,今日不但看到新建的二十四桥,而且摄下了她的芳容。呵,二十四桥,千百年来你一直是扬州一大人文景观,是历代文人所想往所歌颂所倾倒的美景。尽管当年你仅仅是一座貌不惊人的石桥,然而你历经坎坷,成了维系扬州的精神支柱。看见你,就好像再一次经历盛唐时代的歌舞升平,再一次经历江左经济繁荣的昌盛时代!你是时代的晴雨计,国力强盛,小桥坚如磐石;国力衰败,小桥荡然无存。

新的二十四桥在着名的瘦西湖公园内。这是一座汉白玉带状的拱桥,造型优美、式样新颖,桥身围以二十四根玉石栏杆,拾阶上下共二十四级台阶,栏杆上雕以精美的古代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百鸟朝凤等图案,共计二十四幅。

漫步下桥,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词碑立于右侧。早已拓宽的瘦西湖缎带般的流水,增添了白玉般的二十四桥的英姿;远处的五亭桥及耸入云际的白塔,以及数不清的楼台亭阁,组成一幅绝妙的画图,也许正是园林艺术家所追求的“人间仙境”罢。而这座玲珑剔透、古色古香的二十四桥,已为千年来诗人的争议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古城扬州增添一道靓丽的景点。

游记美文散文四

《我的第一次驴行》

以前听说过驴团、驴友、驴行,真正的体验是今年国庆节长假的出行。一天,同事小尹帮我报名加入了一个驴团,而且相约假期去驴行。于是,我便开始了网上功课,翻阅了该驴团出行日记、照片、驴行心得,备好了出行装备,长假到来,背起行囊直奔青龙的南胡哈村。

坐车上一看,除了小尹,其余人全不认识,也不知道都是何方神圣,说话叫网名、昵称,原来大家都一样,只是他们入团较早,一起活动较多,已经很熟熟识了。

我和小尹听着他们交谈,渐渐走进了这个队伍。路上风景美丽自然不必说,到了山脚下,驴头交代了时间安排,注意事项,驴友们便兴高采烈向山里进发。

红了的,黄了的,依旧葱翠的树木、庄稼、果实,贪婪的看不够。阵阵微风裹挟着秋的芳香,醉得走不动,还时常能摘到些野果。队伍中有个小女孩,极可爱,带给我们一路的欢笑。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人间仙境,万万不可辜负。手中的相机、手机咔嚓咔嚓不停歇。

随着进山的深入,路越来越难走。驴头在前面探路,我和小尹紧跟着大队,不敢懈怠,生怕掉队,在有人停下来的时候才肯放慢速度喘口气。山,越来越陡,脚下已经没有了路,上山越来越困难。要紧紧盯住脚下,计划着下一脚放在哪,要抓到可以给力的任何植物或石头,要戳牢山杖。

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驴行,驴行就是不走人道走“驴道”。沿着台阶上山,坐着索道下山,举着吃的,拿着喝的,听着音箱的音乐,悠哉悠哉的边走边逛,那叫旅游,这驴行完全不一样呀。

不消半个时辰,已经汗流浃背了,除了体力的消耗,更有精神的紧张。出现开阔地时就迫不及待地坐下来,休息补给。有几个年龄稍大的大哥大姐,经验丰富,装备齐全,走起来轻盈敏捷,总是在前面招呼大家。像我这样坐下就不想起来的,那大姐时不时的就拉我一把。

看看前面驴头指定的目标,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顿觉压力好大。无限风光在险峰,绝不轻言放弃,走起,我和小尹牵手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山风越来越大,索性散开头发,让长发飘飞,找块平地,摆着各种年轻人才会摆的POSS,互拍、自拍,乐此不疲。忽然诗兴大发——看我长发及腰,秋日艳阳高照,层峦叠嶂秀发飘,美轮美奂景色好,青山予怀抱。

驴头一声令下开始了新的路程,望着那陡峭的山,我和小尹切切私语,咱抄近道下山吧,或者在这等他们回来,但很快被告知,下山不走来时路,只能向前。跟着大队,硬着头皮向前走吧。走着走着,一抬头看见两个并不年轻的女驴友,已经在另外的山头上,举着长焦,或趴或蹲或倚,寻找着角度,采撷着美景,看得我心惊肉跳。

但最为惊心动魄的是我下一脚不知道放哪,有荆棘,要看好才可抓,有碎石,踩不稳要滑,有大石头需要攀爬。向后没有退路,也不敢退,向前惊险恐怖,腿肚子发抖,声音发颤,刚才那长发迎风飘飞的惬意,瞬间荡然无存。驴头还在前面指挥,鼓劲。万般无奈,手脚并用,但仍然收效甚微。体力好,有经验的驴友,前面拽后面托的,让我总算跨过个了一道道险关。到达山顶,又沾沾自喜起来,第一次驴行,我居然能至此,了不起,为自己点个赞!

要下山了,唯一通道是从山缝隙里穿过,我心生畏惧,看着别人轻盈敏捷的通过,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自己经验体力均不足,于是戏谑道,借机会感受一下滑滑梯吧。也不怕被人笑话了,也抛开形象不顾了,坐在石头上,从夹缝中滑了下去。那惊恐、无奈、滑稽的表情,被驴友的相机抢下了。现在回味那一刻,虽然心有余悸,却也很有超越感。

上山容易下山难,侧着身子,脚步横着,螃蟹一样,与小尹手牵手,一步一步下山。待到山脚下,回看山腰上互相咬扯着的“小螃蟹”,我也是看醉了。驴友真是热心,抢拍了一组一组的蟹行图。看看走过的路,山真是不高,却走得我心都出汗了。

大大小小的山,也登过几个,常炫耀自己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登上泰山山顶,曾多次与祖山的木兰女合影留念,然后轻松自如地走下山去。但那都有台阶,一路又有水果、食物售卖,有石墩、台阶可坐,而这是驴道,真是没有可比性呀。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就会有大胆的继续,我要做一头快乐的驴子。

游记美文散文五

《穿越千峡》

早上七点,我们准时从岩头镇出发,赶往丽水。我们的目的地在青田县和景宁县境内。让我意外的是这片区域竟是千峡相连,幽壑交错,景色堪称一绝。

这片大山深处修建了一座电站,坝下的河流从峡谷中流出,接纳两边无数溪泉,蜿蜒流淌,漫过沙地,卵石,草丛,形成大小不一的碧色水潭,倒映着岸边翠色修竹与褚色岩石,是一副自小熟悉的美丽画卷。这段天然河流两岸,于绿荫中夹杂着几丛山里人家,砖木结构的房屋,其中也不乏两百多年的老屋,精雕细刻的门楣与花窗令人惊叹!

我们很快到了滩坑大坝,从这里开始,峡谷河流一下子成了高峡平湖,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复杂的千峡地貌形成了湖中一座座独立的岛屿,而四周依旧群峰耸峙,连绵不绝。站在北山镇的观景平台上,眺望岛湖群山,竟然蹦出“玉盘珍馐”四个字。

从北山镇往上,逐渐深入,高山峡谷气息迎面扑来。正值梅雨时节,山中气候更是多变,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千山带着潮湿的清新,夹着淡淡的花香,紧紧地包围着我们。漫长的公路上几乎不见人烟,车辆罕至,寂寂空山,静静湖水,别样的深邃寂寥!

也许正是她的原始与静谧,吸引了一众驴友。在千峡中,以炉西峡最为有名,备受驴友推崇。我们一路穿行于峡谷中,看壁立千仞,峰峦叠翠,也以炉西峡一带最为独特,很有一种深山峡谷的幽闭与俊秀。

这一路千峡风光在山中雾气的萦绕下更添梦幻色彩。我们在这儿的两天阴雨绵绵,虽不利于工作,却着实让我们大饱眼福。薄雾如纱,轻盈飞升,点缀着仓绿群山有如秘境;白雾如链,或环绕山腰,露出点点峰峦,玲珑如盆景,或笼于山尖,与天空汇成一色,山如覆白雪。我贪恋着这些变幻无穷的美景,不由感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

因为连下了两天的雨,山泉汇集成瀑,从高高的山头跌落,或粗或细,如链如匹,万壑千山,飞流争出,又是难得一见的美景!众壑飞流,让空山少了几分沉静,却难掩遗世的孤寂。

尽管此处群峰环峙,荒无人烟,但环山公路实在修得不错,路边见到不少统一的站牌和渡口,我们在山间省道上盘旋,偶尔还能遇见一两辆中巴车。只是当我们有意去寻时,竟未见半户人家,也没有想象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连船都看不见。可就在我以为人们雨天不出门时,顺利溪渡口居然出现了一艘渡船,不知从哪个峡湾中拐了出来!果然是大山深处有人家!

景宁县就是座落在这片大山脚下的一个畲乡小县城。我们先到景宁的大均,那里的河流又恢复了自由,流淌成各种深潭浅滩。河面上水汽氤氲,淡淡的乳白色水雾悬浮,连空气都仿佛被润湿了。我们采样的河边有棵千年古樟,因为植于唐代,被称为唐樟。粗状的树干一分为五,张扬成巨大的树冠,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蔚为壮观!随后才发现,这里也算景宁县的一个景点,樟树旁就是大均古街,仿古的明清建筑,前店后院,将生活与商贸连为一体。樟树斜对面有座戏台,是观看畲族风情表演的地方,大概三月三这里会比较热闹吧。

从大均返回县城,景宁那规划有序的整洁街道,山环水绕的秀丽景观,还有那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桥梁,再次让人眼前一亮。一条小溪流将县城分成两部分,溪水经过层层陡坎,跳跃而下,汇入瓯江支流小溪。县城中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座桥连接南北两岸。最为难得的是这些桥并不雷同,除了一般的平桥,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了风雨廊桥,城门桥。就冲着这些精心的规划与设计,这个县城也值得细细品味。

此行毫无预期,却穿越了千峡,到了畲乡,一路收获颇丰。人生在世,是否也当如此,少些奢望,便多几分惊喜。

游记美文散文六

《北戴河之旅》

一直梦想着可以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享受这海风轻轻的吹拂,沐浴着慵懒的阳光,自由而洒脱的欣赏着广阔无垠的大海,感受惊涛拍岸的气势与浩瀚的大海给人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累了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躺在金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来自大海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何等的享受。

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去海边的时候,那是去年酷热的夏季,我和几个哥们来到了塘沽外滩,当我第一次走近大海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兴奋与激动,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自己投入到大海的怀抱之中,想淋漓尽致的感受一下大海无比宽广的胸怀。

由于时间短暂,上次的感受就草草的结束了,当我缓缓地远离大海的时候,我心中就告诫自己,等以后有空的时候,肯定要再一次更长时间的接触大海,好好享受一下大海带给我的快乐。

我的梦想终于又一次实现了,这次我来到了北戴河,虽然它们都属于渤海的一部分,或许是由于它们处在渤海的不同位置,两地的气候不同,它们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去的时节的不同,今年比去年去的稍微早点,这也或许是它们给我不同感觉的原因之一吧。

北戴河给我的第一感觉宛如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端庄大方,偶尔也会发嗲,却又不失女子的那种矫情,给人一种很想和她在一起,白头偕老的感觉。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就是这种感觉促使着我多次徘徊在金沙滩之上,久久不想离去。

今年的这个时节去北戴河,人流量还不是很多,少了些嘈杂的声响和拥挤的人群,感觉还是很清净的。

我这个人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热闹,特别喜欢静静的一个人伫立在喜欢的美景之前,任思绪可以任意飘扬。也可以徜徉在自己思想的海洋里,可以随处翱翔。瞬间有种感觉,自己好像也长上了天使那双洁白翅膀,可以褪去人世的烦躁与浮华,欣赏这个原本美丽的世界。

整个上午和中午的时间都给了大海,此刻,却没有平时那种浪费时间的感觉,反而感觉今天的时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回忆与收藏。

下午就去了传奇温泉小鱼泡温泉。北戴河传奇温泉小鱼座落在北戴河新区洋河大桥西三公里处,所谓大树参天,鸟声啾啾,闲适梦里桃园,修竹丛林,田野浪漫,绝色成人间天堂,几十个户外泡池分布于此,这都是旅游景点的夸夸奇谈而已。

真正的面貌和夸夸奇谈的介绍相差千里,一个还没有标准足球场地大的地方,有十几个泡池,其中还有几个是空的,有鲜花池、牛奶池、中药池、亲亲鱼池、盐池等。众多的人都是奔着亲亲鱼池而来,结果传奇温泉小鱼中只有两个亲亲鱼池,那个大的还没有开放,只有一个可以容纳七八个人的亲亲鱼池,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等着期待着泡亲亲鱼池。我就先感受了其他的几个池子,就是各种池子中略微有几分特色的味道,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不同。

泡了一个来小时,亲亲鱼池中的人终于走了,我便箭一般地飞到亲亲鱼池。何谓亲亲鱼池?想必看过赵本山“乡村爱情”的人大概都有所了解。这种鱼可以在42度的高温泉水中生存,可以与你共游嬉戏,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可以亲吻你的肌肤,可以啃噬你身上的死皮,给人一种痒痒、美不胜收的感觉。

当我刚泡在亲亲鱼池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鱼儿亲吻我的肌肤,一种宛如中电的感觉,麻麻的、痒痒的,刚开始还不适应,稍微移动一下,吓得鱼儿都游走了,只能静静的等待它再次莅临。我便闭上眼睛,静放如仙自泰然般的感受这一美妙的时刻,享受着痒痒,却又很舒服的感觉。

虽然它没有介绍的那样奢华与漂亮,在这里,却是一次跟自然亲近的真实体验,平日的身心疲惫在那一刻得到了无比的放松。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经典美文散文】相关文章:

你又离去美文经典美文05-03

经典美文06-21

经典励志美文07-15

经典美文点评07-15

经典美文背诵07-31

顿悟经典美文04-24

心缘经典美文05-01

经典美文英文05-07

经典美文摘抄范文05-28

经典励志美文范文05-28

上一篇:县规划和建设局工作总结暨2009年工作要点下一篇:夜走汤峪镇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