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历史文化

2024-04-14

黄州区历史文化(共6篇)

篇1:黄州区历史文化

平台共建 资源共享 互动共乐

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本报讯11月5日晚,黄州火车站开发区单家堑社区40的农民陈海涛来到社区图书室,打开一台电脑,不一会儿便自个儿笑了起来。

“就要立冬了。冬天里采取哪些饲养方法,我养的那60多头猪才不生病、长得快呢?上网一看,方法真多。”陈海涛跟图书室管理员说。

像陈海涛一样,每到晚上或节假日,黄州区城乡许多居民或到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看书、上网,或一堆一伙,你健身,他唱歌,我跳交谊舞。从团黄路到黄上路,从黄堵公路到沿江公路,歌队延绵十里不绝,舞姿翩跹四季不断。

2007年以来,黄州区构建起以经济建设为龙头,以先进文化为主线,专业业余共为一体,城乡文化相互映照,全民共同参与的大文化格局。全区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多元投入、政策保障、考核评价、奖励激励”等五个机制,从“功能布局、设施建设、活动载体、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实行城乡统筹,形成了文化基础设施遍及城乡、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互补、城乡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发展态势。

围绕发展规划一体化,黄州区构建城乡文化互动体系。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提出“城乡文化互动助推文化和谐”战略,立足区域优势,围绕东坡、农民画、红色旅游等特色文化,确定了以城区为中心,沿黄上、团黄两线南北对应为两翼,9个乡镇街道为纽带,138个村(社区)、6个旅游名胜区为载体的文化互动工程建设总体框架。围绕设施建设一体化,黄州区搭建城乡文化互动平台。“十一五”以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累计投入2900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文化设施三覆盖”:全区96个村、42个社区全部建成达标的“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以区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为枢纽,建成辐射全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的文化设备,由区文化局统一配送。围绕文化活动一体化,黄州区推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本着“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全民参与”的原则,做好“城市文化下乡”和“乡村文化进城”两大文章。近3年,仅城乡互动的“大家乐”文艺展演就举行了67场,演出节目1200多个,参加演出的3000多人,观众多达20多万人。“下乡”和“进城”,推动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蓬勃发展。迄今有4个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2个社区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

篇2:黄州区历史文化

端州区文化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品牌,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综合文化服务网络,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图书公益服务、艺术展览、少儿文艺、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广场文化、电影巡播、粤曲“私伙局”等群众文化发展均走在全市各县(市、区)前列,我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称号。

一、成绩现状

1、努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近年,我区共投入1800多万元到区、镇(街)、村(居)三级文化设施建设中,推进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区文化馆经改造,建成总面积460平方米、展线210米的双层展览厅,以及230平方米的室内演出排练场馆;城北、城西、城东、睦岗建起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端州图书馆不断进行改造和修缮,大大增加了馆藏书库容量和阅览坐席;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端州分馆经搬迁装修和增加设备,成为全省最大的流动图书馆分馆;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投入近400万元建起21间农家书屋;相继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端州支中心、端砚数据库等项目,城区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夯实,文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端州图书馆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广东省文化厅列为“免检馆”,顺利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并连续四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城西文化站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赞扬;城北办事处年获得“全国读书活动先进街道”,城东办事处获得“全国第六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街道”,城北康乐北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城西府前东社区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社区”。

2、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树起了一批群众文化品牌。“端州区文学艺术创作年”活动催生了本土群众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有力地舞动了群众文学艺术创作的龙头;“五四”征文活动和“迎春书画摄影展”坚持举办了32年,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与区纪委共同举办的“颂荷说莲”文艺演出和“清风·莲韵”文艺晚会成为打造廉政文化的又一品牌;广佛肇粤语童谣大赛开启三地联创群众文化阵地的先河;端州敬舞团、海韵童声合唱团、天天舞蹈室、城北腰鼓队、城西夕阳红艺术队等群众文艺团体以及近15支曲艺队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少儿文艺事业领跑全市。区文化局组织端州图书馆、区文化馆、城区电影公司每年都超额完成三送任务。举办高雅、大众、贴近生活的各类展览,迎合各层次群众。

3、主要做法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之后,我区及时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制订建设文化强区总体规划,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成立区、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先后制定《端州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端州区五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设立《端州区文化站站长工作奖励制度》、《端州区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和《端州区农家书屋奖励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事业经费年年有增加,财政安排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少于区财政总支出的1.01%。积极争取中央、省的基层文化专项资金,尽最大努力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全民素质。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部分文化基础设施空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一样,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植。我区尚有2个文化站站舍空缺。解决独立站舍难处在于选址、资金投入上,由于省、市政府关于文化站建设的文件较少,下拨扶持资金也少,纳入泛珠三角后,更是不能享受山区优惠政策,扶持资金骤减。当地政府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还要解决楼舍问题,而文化站属于公益行业,没有经济效益,使得当地政府望而却步,欲为而不为。

2、文化站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组织群众文化工作缚手缚脚。除了城西文化站有3名专职人员外,其他各站人员以文化站编制入职的都是兼职文化工作或从未涉足文化站。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占用的问题已存在很久,多数文化站站长身兼多职,同时对口民政、环卫、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文化只占他们工作的1/6。

3、文化人才结构和能力与端州文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区文化公益性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人员新进速度跟不上退休速度。街道社区6位文化站长的平均年龄为40,只有1人是专职文化工作的。二是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以文化馆为例,原来的美术、摄影、舞蹈三个品牌,随着“带头人”的退休,由于新进人员无法达到专业和管理要求,优势逐渐弱化。十几年来,摄影和戏曲类人员一直空缺。另外,区文化馆、图书馆都没有高级职称人才,同时,与当今公共文化群众需求和审美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与建设端州文化特色区的高要求与任务不匹配。

三、措施

1、以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为目标,建设一批基层文化设施,抓好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整合现有宝月台文化馆、图书馆、老干之家、宝月公园、宝月荷塘等公共资源,建成一个具有综合文化功能,代表端州文化形象、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的全新“端州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完善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设,力争各文化站拥有独立站舍。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行政村有农家书屋,每个社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

2、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为动力,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培育群众文化知名品牌。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鼓励扶持各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将社区文化专干、社区文化辅导顾问和辅导员工作制度完善起来,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在不断将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的同时,培养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带动其他社区规范化将活动开展起来。打造文艺团队品牌。大力扶持和引导群众文化团体不断做大和提升档次,争取政府支持,对大力支持送戏进社区的艺术团队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和培训帮助,让各业余团体能够有更大的提升。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将“端砚文化节”、“纪念伍丁先师宝诞节”等节庆活动推向深入,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潜力,组织开展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将“迎春书画摄影展”、宋城墙灯谜竞猜等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的文化活动推向深入。打造文艺培训品牌。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市区一体化,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好区文化馆、青少年宫、老干部大学、社区文化中心等阵地,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的文化培训,提升全民素质。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培训工作,大力扶持各种民营培训机构发展。重点开展少儿舞蹈、少儿语言类的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交流活动,创出特色。

3、积极推进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把人员编制划归区文化馆统一管理,区财政统一供养,不与镇、街行政机关相互混岗,全面推行文化站站长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着力实现文化站人员编制专职专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明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把资源资金向基层倾斜,全区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文化惠民保障机制扎实有力。一是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益文化事业筹资机制。区、镇(街)财政对文体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实现文体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以上。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区印发了《关于实施高明区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的意见》(明府办〔2009〕147号),以及连续几年执行高明区“五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区、镇(街)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惠民工程的扶持力度,发挥了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三是把握机遇,大力实施《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规划》,有力保障了高明区革命老区各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建立完善全区各级公共文体阵地管理机制,制订完善服务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五是继续实施基层文体建设考评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确保文化惠民工作落实到位。

(二)文化惠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推进新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等一批区级重点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工作。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影剧院达国家三星级影院标准,6家博物展馆设施也不断完善,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各镇(街)文化站向综合化转变,杨和镇新建文化广场、明城镇优化布局镇文化中心等。村(居)一级文化设施不断扩容,实现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在72个行政村、社区的全覆盖。部署开展93条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的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2010年建成了10家示范点。全区51条行政村全部达到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实施要求。

(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成效,老区镇文化站达到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农家书屋”全覆盖老区行政村,老区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全面铺开,老区健身广场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青少年文化宫和谭平山纪念园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全区529条自然村全部通有线电视,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园园通” 有线电视工程,受惠企业800家、员工约8万人。推动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和联合图书馆协同发展,实现市、区图书馆业务“一卡通”,区、镇(街)和村(社区)公共图书定期轮换。每年购买公益数字电影1000多场送到基层。年平均组织“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活动100多场,观众近20万人次。启动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广泛开展“文艺三下乡”、“高明讲坛”、“高明艺术讲坛”等活动,文化惠民工作载体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科技化特点。

(四)文化惠民活动逐步形成品牌。积极与企业合作,与媒体合作,实施大型文体活动项目招商,增强了发展活力。读书节、新年音乐会、元宵烟花文艺晚会、“魅力大舞台”、区运会、龙舟大赛、“体育村居行”、百村篮球赛、“体育嘉年华”、2010畅赏高明绿色欢乐节等,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成为高明区具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项目。如2010畅赏高明绿色欢乐节,组织开展了区首届绿色博览会、区第四届万人濑粉节、镇(街)特色文化旅游推介、区首届登山节等10多项特色活动,让全区群众共享文化旅游盛宴,进一步打响了高明“宜游宜商宜居”的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品牌。此外,通过创设表演平台的办法,大力扶持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与条件成熟的单位、企业、学校、村(社区)共建文艺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慰问演出、艺术辅导、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等活动,让基层文化真正扎根基层,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和公共文体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高明区文化惠民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于形势要求。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离佛山市提出的基本创建成为省特级文化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村(社区)文化设施缺乏,个别文化阵地处于无人员看管、无维护资金、难以对外开放的境况。

二是文化惠民管理机制不健全。区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运作模式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指导力度不足。文化站干部兼职过多、人手不足、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村、社区缺乏专(兼)职文化管理人员,文化辅导员制度有待完善。

三是文化惠民产品和服务不足。全区艺术精品创作和演出的数量比较少,文化产品质量比较低。部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管理不到位,开放时间不足,服务效益偏低,特别是在如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办法不多,探索精神不足。

四是文化惠民资金不足。各级财政对文化惠民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同时,文化惠民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树立“文化民生”观念,保障文化惠民。加强文化惠民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文化民生”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作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作为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手段,努力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把文化建设的重点下移至农村、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

(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渠道,夯实文化惠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也是高明区文化惠民工作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必须大力实施文体设施全覆盖工程,规划建设西江新城演艺中心、体育中心、“梁发报园”和古耶贝丘遗址公园等标志性文体设施,做好阮涌村古村落保护开发前期工作。启动体校综合楼建设工程,优化区体育馆功能布局。重点加强镇(街道)和村(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镇(街道)建设和升级聚合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影剧院(放映厅)、展示馆、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广场)、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多元化设施,形成资源集聚效应。继续实施基层体育设施扶持计划,将杨和镇文体广场打造为镇级全民健身广场示范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93家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形成城市“十分钟文体圈”和农村“十里文体圈”。

(三)加强文化创新,促进文化惠民与时俱进。以发展智能文化为切入点,推进电信网、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依托“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多渠道配送文体资源。深化“园园通”有线电视、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千场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各项文体惠民工程。用三年时间建立区、镇(街道)两级联合图书馆网络。配合佛山建立阅报一体的智慧驿站,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促进文化惠民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和群众多元化需求。

(四)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文化惠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完善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组织架构和网络,成立区体育总会,调动文体协会和社会团体积极性,壮大文体服务志愿者队伍,促进文体活动举办社会化。创新开展“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新年音乐会、元宵烟花文艺晚会、全民歌唱大赛、群众歌会、粤曲小戏小品展演、读书节、龙舟大赛、羽毛球公开赛、体育嘉年华、村际(百村)篮球赛等常设活动,促进传统品牌与时尚品牌相结合。积极走政府主导、资源整合、企业支持、媒体担纲的运作新路子,深入组织开展绿色产品博览会、濑粉节、美食节、水果节、登山节、龙舟节、观音文化节、房博会、垂钓大会、摄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实现“十节(会)”举办制度化,运作社会化,效益品牌化。

(五)加大投入,保证文化惠民可持续开展。首先是要突出政府投入为主,并改进投入的方式。政府投入逐步从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投入转变为文化项目投入,政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主要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在保障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的基础上,设立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部门开展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对偏远山区实施“文化低保”政策。其次是要畅通民间投入管道,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文化,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办“文化户”、文化活动室等,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经营和服务活动。

(六)深化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增强文化惠民活力。开展区属文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进区电影中心转制,支持事业单位实行二次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把握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机遇,加大对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加快下放权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基层的支撑力。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建立全区文化人才库,通盘规划和开展人才提升计划。加强对基层文化专干的考核,逐步实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完善社区和行政村文体活动辅导员制度,研究组织开展“四特”(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明星)评选活动,培育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全方位促进文化惠民工作。

(七)加强评估考核,保证文化惠民任务落实到位。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的考核,要以文化建设规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以及服务网络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绩效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点,丰富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文化惠民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让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这是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的要义所在。不过,如何在浙江这片文化热土上写好这个“惠”字,仍是各界人士值得思量的事。

本报记者就此邀请省人大代表、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高地社区党委书记施雪龙,省人大代表、玉环县楚门镇三联村村委会主任狄绍增,省人大代表、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村民郭文标,省政协委员、浙江绍剧团副团长姚百青,省政协委员、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施小琴,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郭艺展开讨论。

为群众送去文化春风

记者:农村和城市相比,在文化需求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差距在哪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文化惠民该如何抓,才能行之有效地为群众带去文化春风?

施雪龙:农村和城市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文化设施和文化氛围,所以将文化惠民工作落到村一级变得尤为重要。我经常到全省各个地方去看当地的文化建设,虽然有的地方文化设施不错,但如果没有懂文化的人来组织,群众还是会有意见的,这是整个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

有了文化设施后,怎么做才能管理好,这是文化能够真正惠民的关键。现在许多地方都提出了要找像社工一样的人来管理,但我认为,不拿报酬、又有激情的人是很少的,指望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文化管理工作,肯定不切实际。有些地方则准备以给编制的方法来解决文化管理员缺乏、留不住的问题,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管理员一旦有了编制,就不一定会有长久的积极性,而且财政负担也变重了。

姚百青:文化惠民是一项综合工程,给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浙江绍剧团的职责所在。我这几年一直在跑农村,发现戏剧在农村非常火,许多村民都希望能在一年中看上一场大戏。

一个现实情况是,我们到农村出演一台大戏,下午、晚上各演一场,每场3个小时,费用是5万元钱。尽管和其他演出形式相比,剧团开出的费用已经很低了,但能花得起这钱的村子还是不多,所以大戏进村目前还是存在瓶颈。

尽管现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已基本普及,还有一些文化下乡的综艺晚会进村,但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农村传统习惯就是看大戏。

郭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很重要,作为文化惠民的一块工作,应该将文化遗产看作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资源,要服务于民众和社会。

一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区。对于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态区进行整体保护,其主要核心是维护传统文化生态区的完整性,并惠及民众。对本乡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使生态保护区拥有良好的民风,从而建立和谐生态社会。

二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具有服务于民众文化需求的功能。经过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发掘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保护成果需要向民众展示,使民众拥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文化惠民,政府扶一把

记者:文化惠民中,除了送戏、电影、图书、报刊等下乡外,村民们最需要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最需要政府支持的政策又是什么?文化惠民,是否只是开展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那么简单?

狄绍增:文化下乡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不仅要带去各种文化节目,更要在节目内容中增添法制宣传、道德等内容。现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效果很好,但是如果能多送一些宣传法制的电影到农村去,效果肯定会更好。毕竟一些流行的电影,其实村民们都可以在别的渠道看到,而法律知识的传播却很缺乏,有些老百姓就是想学,也没地方。这方面政府要加强工作力度。

郭文标:渔民整天都在海上忙碌,普遍缺乏文化底蕴。比如我们村的渔民,一年中有8个月在海上,回来整理下网,又要出海了,所以很多文化活动渔民都没法参与,图书什么的也看不进去,只能在船里看看电影和杂志。时间一长,就和文化失去了联系。

但是渔民对文化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就像我是村里舞龙队的队长,只要我在村里,舞龙队的活动肯定搞得起来,而且每次大家想举办文化活动了,也会出份子钱一起来做,可以说积极性是很高的。

不过问题是,渔民的钱是很有限的,小型的文化活动可以做,大一点的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政府能否出台一些政策,拿出一些扶持资金给渔民们,这样每次文化活动的经费政府贴一点,渔民出一点,大家的压力就小很多。还有,能否在每艘船上安装卫星电视?这样渔民在船上就可以知道许多国家大事,看到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的渔民了解到文化的魅力。

施小琴:文化惠民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化生成的本质问题,要保护好文化生态系统,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从课堂里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人的本性、黑土地以及创造力。楼建得再高、地浇得再平,都无法成为文化的基石,社会文明的发展,应该为人性的完善、民生的幸福提供更美好的前景。回归人性、回归自然,是当下最大的文化。

就目前城乡百姓日渐高涨的文化需求来说,文化惠民还有很大空间。送文化只是一方面,要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文化生产者的培养、文化场所的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要把大量的文化产品进行细化、分流,就像百货公司一样,让老百姓有享受不同文化的权利,有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要让百姓有自发的来自于当地文化传统的文化生活,让大家通过各自富有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再创造,共同建造一个精神家园。

文化惠民进万家

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现代传播能力建设,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

一、以完善文化设施为抓手,增强文化惠民的支撑力

1、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谭逢敬艺术院已顺利完成主楼封顶,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82万元,正转入装修阶段。争取省广电局支持农村电影放映车1台,争取省文化建设基金支持美术馆建设资金80万元、支持三埠文化站建设资金7万元。市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市文化馆小剧场改造工程已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平支中心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镇级支中心已进入设备招投标阶段。抓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目前已建成129家,今年,省建点49家、我市建点35家正在配送书籍和书架。按照行政村文化室“五个有”标准,2011年,指导基层基本建成文化室36间。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截至10月底,完成放映2534场,完成全年任务的93%。指导三埠街道、水口镇启动文化广场的建设,三埠文化广场正在施工。

2、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建

2011年开平市元旦春节系列文体活动共29项。开展送文化进社区(企业)、送戏下乡等活动,全年举办文化演出75场,文化展览20多场。举办“农信杯”开平市第八届金秋曲艺敬老活动周,举办“追寻沙飞足迹——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作品及文献巡展”大型图片展览。举办赤坎乡土文化艺术节。

二、以扶持文艺创作依托,增强文化惠民的生命力

1、重视文艺创作的扶持和引导

举办《青年文学》开平碉楼文化笔会,国家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6月上半月刊)刊登了开平碉楼文化专辑,我市13名作者发表了作品。成功举办“书坛点将——首届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打造书法文化品牌。成功申办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必将对我市文化名市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3月初,2010江门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市选送的作品中有1件获一等奖,3件获二等奖,2件获三等奖。目前确定的2011年重点创作项目进展顺利:张碧云创作的长篇小说《庄园依旧》与北京唐德国际传媒公司签订拍摄协议,已完成剧本创作阶段。谭发宁创作的歌曲《闯金山》已完成录制工作。舞蹈《泮村灯会》进入音乐编排阶段。

2、重视文艺培训,培养文艺人才

举办了粤曲演唱暨打击乐公益培训班、龚耀年歌曲培训班等艺术培训班。组织市艺术团、民间乐团、舞蹈团、天使乐坊等艺术团队定期辅导排练。举办了暑期免费艺术培训班,开设语言艺术、器乐表演、舞蹈、音乐等10个专业,全市共360多名少年儿童享受了免费的艺术教育。

三、以深化文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惠民的保障力

1、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根据市编委的精神,完成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报市编委,争取将我市文化单位全部定为公益一类单位。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文件要求,经市编办批准,撤销开平市粤剧团牌子。

2、探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和调研相关工作,深入了解我市文化产业目前状况、了解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组织印刷发行业商会参加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四、以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增强文化惠民的承传力 市文物局扎实推进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1、加紧修编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规划

落实了编制规划的经费、召开了3次编制工作会议,目前已进入初稿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将召开镇、村座谈会,按照各部门意见修改后,再按程序逐级报上级部门审批。

2、认真做好文物普查工作 已完成了开平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并印刷出书。文物普查田野摄像工作室外拍摄部分已完成,到年底将完成文物普查摄像的编辑整理工作。文物普查名录正在编辑当中。

3、扎实做好碉楼保护工程

继续完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力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工作,目前,进入设备调试和设施检验环节。省政府下拨的第一笔1000万元开平碉楼与村落维修整治专项经费的使用进展基本顺利:11月1日,碉楼维修与防雷工程正式开工;自力村防盗监控工程(二期)已全部完成并已验收完毕。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文物部门按照文物工程管理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核心区、缓冲区内和托管的40座碉楼(庐)。

4、做好碉楼认养大会相关工作

已召开了5次座谈会,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目前,正在筹备碉楼认养大会的相关资料。

5、做好第二轮世界遗产定期报告及监测报告工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完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定期报告的填写工作,完成率达到100%。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报告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物局等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

赣榆县在1999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荣获全省群众文化先进县的称号。近年来,赣榆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打造了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草根文化”、“赣榆风情”文化广场、海洋文化等品牌;荣获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先进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县”、“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图书馆”等称号;赣榆县普法说唱团被评为省特色文化团队;柘汪镇文化站长苏宁被评为省优秀文化站长。

一、文化投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县级财政每年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增幅略高于同级财政的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人均文化事业费略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县政府建立了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每年列入预算并足额拨付。2009年至2010年,县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3.12%和56.73%,县财政拨付县直文化事业费为3051万和4918万,分别增长120.9%和61.12%。2010年,赣榆县文化事业经费为4918万元,人均达到44.7元,高于全省水平。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社会各界初步形成了重视文化,支持文化公益事业的良好风气,最近3 年来,采用冠名等形式,企业对于文化活动的赞助达到3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设施网络逐步健全

赣榆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赣榆县加大对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县级“文化四馆一中心”,总投资达1.6亿元。其中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文物陈列布展1000万元;县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县博物馆、县图书馆分别已于2010年10月26日和2011年4月29日开馆并全面对外开放;42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立、命名10个“非遗”保护基地;33个社区文化中心一举通过省级验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个支中心、18个基层服务点实现了正常运行;人均藏书量达到0.9册。赣榆县在培树内部培训、在岗培训、资格培训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人才的层次和水平。广大文化工作者,在为群众奉献文化产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关键体现在文化惠民和文化乐民的服务水平上。新建成的“文化四馆一中心”对群众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培训一大批镇村文艺业务骨干,培树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等;大型演出、广场文艺活动让群众免费参与,精彩广电文艺节目及时呈现;重大节庆、“三送”活动、“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三乡”文艺汇演、农民读书节、社区文化节等等,极大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实现文化利民、文化惠民。

三、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成果,赣榆县重视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文化工作开放性、群众性。继续开展“三送”活动。开展向山区小学及相关部门送书1000余册,送图书下乡20000册;送戏下乡220场、送电影下乡7500余场;积极配合宣传部门组织开展“赣榆风情”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化进社区、企业、校园、部队等活动;采取城乡共建方式,大力推进文化进村入户,18个镇文化站、92支民间文艺团队年演出达1700余场;相继举办了首届农民读书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节”系列活动;举办各类文化培训达4000人次以上;94名文化志愿者活跃于镇、村,积极开展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的“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大型电视纪录片《走遍赣榆》受到全县观众喜爱;《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获省优秀专栏节目,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赣榆广播电视新周刊》成功改版,大型演出在县级台率先实现现场直播;《徐福东渡传说》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海州湾锣鼓《渔家鼓声》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广场类金奖。重点打造“海州湾女子锣鼓”、文华演唱团、中心社区吕剧团、青口镇民间艺人说唱团、赣马镇男子十二乐坊等特色文化团队;继续打造“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赣榆风情”文化广场、“草根文化”品牌。

四、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赣榆县有效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制度,近年来,相继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12期、印刷发行培训班6期、管理经营人员培训3期,参训率95%以上;配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8次;规范网吧、游戏厅管理,开展执法检查320次,查处违规经营户134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路板30块,取缔非法经营音像摊点17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33684张,收缴非法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1808张,查缴非法出版物14500余册;开展“春雷行动”,清理书摊34家,查处违规经营的音像店5家、书店13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0000余张,盗版教辅30000余件;查处违规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备300余座,联合工商部门查处销售窝点15家,查处违规户600余户;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功能,有效净化了全县的文化市场。经过多年的实践,赣榆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有计划、有预案、有总结,各类管理档案资料规范,已形成县镇两级文化市场管理联动协调机制。文化市场安全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各类安全检查措施得力,责任明确,管理规范。3年来,全县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娱乐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赣榆县置县于秦,是泛海东渡第一人徐福的故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2008年,赣榆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实了专门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建立了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县政府2009年公布了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37项,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人。在“市二批”保护项目和“市一批”传承人申报工作中,赣榆县有8个项目、16人通过初评,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在“国三批”申报工作中,配合市文化局挖掘、整理、拍摄《徐福东渡传说》、《苏北大鼓》、《柳编》三个省级保护项目,组织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徐福东渡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赣榆县被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县。

赣榆县通过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我们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我们对全县的不可移动文物展开摸底调查,收集各类物理数据,建立文物档案;建立了规范性的“四有”档案,文物的“四有”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每年不定期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还和镇文化站建立安全责任制,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文化站加强日常监管,还聘请了义务保护员,加强对遗址的巡查。3年来,我县没有发生一起不可移动文物被破坏、损坏的责任事故。

六、产业发展初显成效

2010年以来,赣榆县坚持引导发展文化娱乐业、演出业、印刷业、文化观光休闲业、传媒业等,迅速壮大赣榆县文化产业规模。以金山镇为中心,建设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传说》等民族特色为主要内容,集旅游、演艺、饮食、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徐福文化创意园、在县东城区天籁片区开工建设徐福主题公园。以海头为中心,建设以海洋渔民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主体,集旅游、演艺、饮食、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区。面对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着力构筑四大产业集群,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挖掘徐福文化底蕴,完善徐福祠、兴会寺设施及陈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赣榆国际徐福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赣榆优越海洋风光,完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功能,擦亮江苏北戴河品牌;打造中国秦山岛国际海钓旅游基地;挖掘、整理赣榆古老造船和海洋工艺、祭海风俗等内容,建设赣榆海洋博物馆;利用赣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建设赣榆海鲜产业链;依托抗日山这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头,建设全民国防园,串起刘少奇旧居、小沙东海战旧址等革命遗址,形成红色旅游长廊,打造了叫响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挖掘农耕文化特色,加快夹谷山风景区、塔山湖风景区建设步伐;赣榆县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作大型文艺演出、展演、竞技、培训等活动,提高经营效益;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探求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参股合作、赞助、冠名等形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多元延伸产业链,为赣榆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积蓄了后劲。2012年的春天,多雨的南昌寒意不减,但长达一个月的“相约春天”——2012年公益大展演活动,让8万多市民走进剧场,免费欣赏到11个院团的18个剧目35场大戏,沐浴着“文化春风”。2009年首创的“相约春天”公益大展演,是近年来江西省创立的多项有影响的文化惠民品牌中的一个。

为了改变全省农民单调的文化生活,2005年9月,江西省在全国首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委、省政府投入6000万元,免费请农民看戏、看电影、开展文体活动。这是江西省继“百团下基层、百戏送农民”、“名人名剧下基层”等文化活动之后,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一项文化民生工程。对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1亿元,2007年起每年1.2亿元。目前,该活动累计送戏下乡46529场,放映电影98.85万场,开展文体活动25714次,受益群众达3.5亿人次,被称为“百姓工程”、“民心工程”。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

如果说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解决了农民看戏难的问题,那么2008年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则着力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群众看好戏的问题。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加速了江西原创文化作品的生产,推动了江西文艺舞台的繁荣。3年来,全省每年新创戏剧剧本100多个,获得扶持投排的剧目50余个。从2009年开始,江西省以繁荣工程生产出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依托,打造了一个文化公益展演平台——“相约春天”公益大展演,让普通百姓能在高雅艺术殿堂免费看到代表江西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剧目,有残疾证、低保证的困难群体优先领票。“江西一元钱的文化投入,产生了一些省市十元钱都难取得的效果。”文化部艺术司一位领导这样评价。目前,浙江等地正在学习江西省公益大展演的做法。

2007年11月开始,江西率先分两批向社会免费开放1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7个试点省份之一,2008年底江西在全省免费开放84家博物馆、纪念馆。如今,全省100多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观众逾1900万人次。由于历史原因,19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中有63.7%的馆舍面积狭小、设施设备陈旧落后。2008年起,在全省实施的60项民生工程中,基层文化“两馆”获得维修专项资金,到2010年省政府累计投入1.1亿元。2011年底,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命名工作中,江西省被文化部认定上等级的文化馆有104个,上等级馆的比率为90.43%,排名居全国第三。

2009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省文化战线在新年伊始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以王金山、王三运、臧世凯、谢广祥等省领导重要批示为动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线,以“文化展示年”、“体制改革年”、“文化服务年”为抓手,实施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文化惠民、文化产业工程,成功完成了大事要事的组织,经受了急事难事的考验,各项工作创新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丰收。

一、出精品,出效益,艺术创作生产实现突破

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认真规划,精心打磨,全力推进艺术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展示徽风皖韵的精品佳作。省话剧院的现实题材话剧《万世根本》,获中宣部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黄梅戏《雷雨》历经5年磨砺,成功入选2007~2008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安徽舞台艺术作品首次跻身这一奖项,实现重大突破。儿童剧《山里的泥鳅》参加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二等奖,并在全国巡演。黄梅戏《徽商胡雪岩》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方片)展演,获参演剧目奖。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花鼓敲天下》,在全国“桃李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安徽舞蹈取得“桃李杯”迄今为止的最高奖项。国画《生死印》、油画《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庆期间在中国美术馆献礼展出,之后用2年时间在全国巡展,安徽省美术创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省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省文化厅与阜阳市委宣传部共同拍摄的电影《农民工》、与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共同拍摄的电视剧《诗仙李白》、省徽京剧院京剧《天地人心》、省话剧院儿童剧《山里的泥鳅》、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逆火》获优秀作品奖,省文化厅获组织工作奖。一年来,全省专业艺术院团相继创作、投排徽剧《一文钱》,黄梅戏《江淮儿男》、《孤山妈祖》、《水仙阿珍》、《独秀山下的女人》、《血泉》、《山梅》,坠子戏《故土情深》,嗨子戏《王家坝纪事》等一批大戏剧目。加工修改黄梅戏《美人蕉》、《徐锡麟》、《桐城六尺巷》等剧目。合肥市庐剧院创作的庐剧《村长娘子》,在社区、乡村演出近百场。全省院团演出剧目上百个,演出上万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圆满完成安徽省与中央企业调整结构合作发展会议、李长春同志接待、春节团拜等36场重要演出任务。

二、重创新,树品牌,重大文化活动出新出彩

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成功举办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策划组织了“百团千场万人”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100余个省直、市、县专业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将优秀节目送到社区、乡镇、厂矿。国庆60周年期间,组织“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由进京献礼演出、优秀剧目展演、重大文化活动和大型展览活动共4大系列50个项目组成。《天仙配》、《女驸马》、《万世根本》、《山里的泥鳅》4台大戏进京参加中宣部、文化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创全国性调演我省入选剧目数量之最。全省优秀剧目展演,集中展演20多个剧目、200多场次,20余万人次观看。全省文化馆举办公益性广场演出2845场次,观众569万人次;各类展览549场次,观众81万人次。系列活动面向群众,热在基层,规模大,影响好,为国庆60周年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

第四届中博会文艺晚会“江淮和畅”围绕“创新、合作、共赢、崛起”主题,突出安徽特色、中部特色、时代特色,以“树立起来的徽州风格,流动起来的中部气派,呈现出来的中国水准”,博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被认为是“2009年中国电视文艺、中国文艺舞台、中国区域性文化品牌的一个扛鼎之作”.省文化厅被省政府授予第四届中博会“活动组织奖”.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11月7日在滁州激情唱响,歌会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三农”发展前进脉络为主线,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为主题,激情歌唱八亿农民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当代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尽情书写金色田野的富饶与美好,唱响勤劳致富之歌、幸福希望之歌、科学发展之歌、时代艺术之歌。主要有“小康大道”开幕式文艺演出、“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和新作专场演出、“欢唱的布谷鸟”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全省联动演出、“金色的田野”第二届安徽省农民画·画农民作品展,以及华东地区超级杂交稻原粮生产和示范基地授牌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进一步打造了安徽特色、中国一流的文化品牌。

此外,省文化厅与安庆市共同承办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组织“绿水青山带笑颜”大型文艺演出以及新剧目展演、经贸招商、展览展销等10大类50余项活动,上下联动,规模空前,展示了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新成果。由省文化厅牵头负责的安徽彩车“江淮和畅”,历时近10个月,经过设计、制作、组装、调试以及合成演练,2009年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我与祖国共奋进”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中精彩亮相,亿万观众通过电视收看;10月2~11日,在天安门广场完美展示,1500万人次现场观看;返回安徽后在合肥体育中心、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展示。安徽彩车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识别性强、信息量大、科技含量高、展示位置佳”,尽情表达了安徽人民对新中国60华诞的深情祝福,充分展现了山水安徽、人文安徽、创新安徽、崛起安徽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安徽的美誉度、影响力,受到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和省政府通报表彰。

文化交流有声有色。春节期间,省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赴欧非四国7座历史文化名城巡演,皖风徽韵首次在世界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创造了安徽对外文化交流的多项第一。省长王三运挥毫题词“徽韵出墙,乐舞金色”,鼓励与赞扬安徽民乐走出国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臧世凯作重要批示。11月,“安徽文化周”演出团携黄梅戏、徽剧、京剧赴台湾,4天演出4场,反响强烈,促进了皖台文化交流,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之旅、合作之行。全年共组织杂技、黄梅戏、花鼓灯、徽剧等特色艺术22批次、320人次,到近30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或举办展览。

三、抓重点,保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全力推进省民生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制定下发了《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办法》和《考核办法》。在中央投资的基础上,按每站30万元的标准补足配齐建设资金,下拨全省。坚持月度通报,及时掌握进度,先后组织5次综合检查,覆盖所有市、县。各市在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过程中,坚持标准重规范,强化督查抓质量,严格要求见成效,工作有力,进展有序,协调有方,推动有为。纳入2009年省民生工程的3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竣工,实际完成投资 1.47 亿元,超过计划投资 13.21%.【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组织村级基层服务点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利用中央和省级配套经费7063万元,为全省17658个村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投影设备。制定下发了《安徽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指导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召开县级支中心建设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安排1632万元,建成32个县级支中心。省中心共征集视频资源安徽地方戏剧420部,全年增加数字资源4TB,完成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安徽民间传统工艺》以及《安徽杂技》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文化部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情况通报中,对我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基层网络建设、丰富数字资源、创新传输方式以及合作共建取得新进展等予以充分肯定。

【推动两馆建设】

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评估达标纳入2009年省政府对各市文化建设考核指标为契机,推动两馆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安排3700万元,对7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实施维修改造达标,对新建或已达标的两馆给予内部设施配套资金补助,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质量。组织开展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各级图书馆对照标准补缺补差,77个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参加,600分以上61个。数据表明,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在办馆条件、技术装备、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省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接受文化部专家组细致评估,有望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

【继续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

在2008年全省49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2009年新增22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拨付2009年两批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4717万元,有力提升了71个博物馆的文化教化和辐射能力。继省博物馆成为国家一级馆之后,安庆市博物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淮南市博物馆、亳州市博物馆等17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经省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于11月1日在安庆市揭牌。

四、重传承,促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着

【加强文物保护】

扎实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组织调研督查,全省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已完成98%,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266处,其中新发现14229处,复查9037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1771处。12个市、93个县级行政区、98%的乡镇完成实地调查任务,其中怀宁县、固镇县、舒城县,黄山市屯溪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和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8个县区顺利通过验收。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考古发掘被评为2008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安双墩和蚌埠双墩考古发掘队双双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组织馆藏文物调查,加快文物数据库建设。圆满完成了新四军军部修械所旧址、休宁三槐堂、芜湖中江塔维修工程等省政府15处任期目标任务。按照“多报、报好,争取多批”的原则,经层层筛选、专家论证,完成169家文保单位申报第七批国保工作。在淮北市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固镇县成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屯溪老街跻身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加强文物安全和法制工作,制定并实施《安徽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淮南市文物执法,宿州、定远等地打击文物犯罪取得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徽重要考古成果展”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推出,共展出全省60多家文物单位收藏的国家珍贵文物800多件。《安徽文物总店玉器图录》等一批论着出版。“鉴宝江淮行”走进黄山、马鞍山、合肥、宣城等市,共鉴定文物艺术品 2000 余件。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普查工作基本完成,进入全面总结阶段。全省共普查民间文学等16大类计10016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形成文字记录1981.46万字,收集照片29976张,录音1646.5小时,摄像3249.65小时,实物1521件,汇编文字资料838册,录制音像资料 1436 盒,电子资料 977.49G.各市相继汇编非遗普查资料共2000余万字。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评审确定92个项目,经省政府同意报文化部审批。组织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集中展示了安徽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6000 人参加巡游,60000 人争相观看。周美洪、蚌埠市文化局等一批非遗、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先进单位和个人分别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及国家文物局表彰。青阳县图书馆、皖西学院图书馆等9家博物馆、图书馆成为“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单位,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成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论文集》、《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以及60万字的《中国黄梅戏》等完成编纂出版。全年投入非遗保护经费 1395 万元。

【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通过面向社会招标、组织专家论证,完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文化部论证审批。推动黄山市、宣城市扶持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公布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等10家单位为实验区首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与黄山市共同承办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与黄山市文化局、绩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共同完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第3届文化部创新奖唯一特等奖。同时,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高职艺术人才就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创新奖,实现我省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五、抓改革,促发展,文化实力不断壮大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贯彻文化部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制定印发《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全省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及任务书。调研、论证、修订、上报《安徽演艺集团组建方案》,成立安徽演艺集团筹备办公室,积极推进集团组成单位的清产核资、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安徽文化艺术中心和安徽乐团成立报批衔接等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会同省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组织4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督查贯彻落实情况,确定安徽省杂技团为国有文艺院团首批转企改制试点单位。积极推进厅属17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包括省图书馆、文化馆、博馆在内的全省100多家公益性文化单位推行制度改革。从转变职能入手,完成了厅机关机构改革,增设了政策法规处(与办公室合署办公)、非遗处、产业处,机构进一步健全。与有关部门联合转发中宣部、文化部等《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意见》,推动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职能整合工作基本结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加快组建。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市场保障行动为主线,针对重要节庆、重要时段,分阶段开展以网吧、电子游戏机市场为重点,包括演出市场和娱乐场所等门类在内的整治和集中执法行动。围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部署实施了全省网吧市场专项治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和清查低俗音像制品专项检查行动。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共出动29万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0多万家次,立案调查 3100 余件,办结案件 3000 余件,警告 3700 余家次,罚款900余万元,停业整顿1000余家次,取消经营资格和吊销许可证200余家,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全力推进全省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平台建设,完成6个市新安装和10个市的恢复安装工作,网吧监管在线率提高到85%以上。制定印发《安徽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细则》,组织并完善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和案卷评查。举办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六省区)培训班,兄弟省区和安徽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18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技能大赛,17个代表队7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各展英姿,合肥、安庆、芜湖三市分获团体前三名。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适应扩大内需、项目建设带动形势,积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和文化系统“861”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中博会、徽商大会、银企对接会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在第四届中博会上,推介重点招商项目15个,总额近10亿元,涉及演艺、影视、工艺美术、艺术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等门类,12个项目参加中博会项目对接会。与芜湖市共同承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展览展示、展映展播等系列活动,签约合作项目93个,总交易额达92亿元。主办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演出项目洽谈会,来自北京、湖北、江苏及我省的数十家艺术团体演出商和演艺经纪机构代表100多人参加。列入省“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的省博物馆新馆、省歌舞剧院剧场“徽煌大舞台”、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二期工程2.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封顶,省杂技团剧场“百戏城”完成立项工作。安徽大剧院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在保质保量完成全省重大活动接待任务同时,不等不靠,面向市场,积极开展经营创收活动,2009年主体经营收入创历史最好业绩。

【加强对民营文化的扶持和引导】

启动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3311”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壮大临泉杂技、埇桥马戏、安庆黄梅戏三大特色区域民营演艺产业,扶持表彰100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培训1000名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骨干),开展民营团体负责人培训、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百佳剧团”创评活动,促进安徽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健康加速发展。与阜阳市联合主办临泉首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有踩街巡游、杂技比赛等12项活动,全国民间杂技演员和客商2000多人参加。在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典型经验交流会上,省文化厅的典型发言得到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

六、抓效能,争先进,文化影响力显着提升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围绕学习提高、深入调研,分析检查、查找问题,整改落实、解决问题3个阶段11个环节,突出重点,注重特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着眼长效,认真推进。整改落实方案中列出的20个项目全部完成整改落实目标任务,省文化厅的做法和成效得到省委指导检查组充分肯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完善制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制定办法,推行“一岗双责”,将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加强对重大建筑工程项目、招录人员、职称评定和领导干部重要事项的监督,加强对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执行情况、“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全国文化系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省文化厅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典型发言。

【加强政风效能建设】

厅机关开展每月一个主题的政风效能建设主题月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强化效能意识,推进重点工作。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务窗口建设,厅领导和各处室局负责人定期到省政务中心窗口协调工作,选调机关公务员到窗口锻炼。就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生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赴阜阳、蚌埠、六安、芜湖、安庆、黄山、宣城等地学习调研。高质量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47件,做到件件满意。2008年,我厅获省政府机关政风评议满意等次、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进入第一方阵,创历史最好成绩。芜湖、铜陵、蚌埠、池州、六安、黄山、巢湖等市文化局在市政府目标考核中成绩优异,位次靠前。

【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轮岗交流、调整提拔23名厅机关干部,调整充实了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安徽大剧院领导班子。对厅直单位和演员艺人严格要求、全力服务,队伍破难题、打硬仗、抓落实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干群讲大局、守纪律、共和谐的局面蔚成风气。继续实施人才大培训计划,举办全省戏剧高级编导、非遗普查培训等26个班次,培训2950人次。省黄梅戏剧院优秀演员周源源以在黄梅戏《逆火》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安徽省第11朵戏剧“梅花”.省艺术研究院时白林获“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提名奖。繁昌、铜陵、五河3个县,宁国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颍上县文化局、滁州市文化局、安徽省图书馆6个单位,苏伟、刘传师、张志翔、金明、高扬、沈汉青、靳晓苏、曾玉琴、蒋建国9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表彰。

【文化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除两个项目入选第3届文化部创新奖外,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厅系统出版《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专着23部,《文物研究》、《新戏剧》、《农家乐》等期刊丛书3种,《黄梅戏唱法与唱腔》等教辅资料7种,《安徽省书画院建院30周年作品集》等选集11种,《安徽民歌经典》光盘第一辑。编印《调研报告选编》以及中国农民歌会画册等重要资料24种,对宣传、总结、提升我省文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不久颁发的2005~2006全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优秀成果中,全省文化系统获艺术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获社科类着作、论文二等奖各1项,涵盖多种艺术门类,获奖率逐届提高。

此外,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受到文化部、省委宣传部表彰。第四届中博会、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等文艺晚会录像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在新华社印发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新闻图片中,安徽彩车图片得以入选,扩大了安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七、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科学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2009年,文化部领导多次来皖调研,给安徽文化工作以高度关注,充分肯定,及时指导。4月25~26日,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一行出席第四届中博会相关活动,并调研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情况。5月20~21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赴安庆市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10月15~1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陪同李长春同志来皖考察、调研,在省委、省政府汇报会上指出:“安徽首创中国农民歌会,2009年准备办第二届,这在文化建设上是非常有意义的,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工作主体的思想”.10月21~24日,欧阳坚再次来皖,出席在芜湖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并到黄山市、马鞍山市考察调研,就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遗产保护和动漫产业发展等发表了重要意见。10月29~31日,周和平副部长出席在安庆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考察调研黄梅戏艺术中心暨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10月27~31日,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长李洪峰到黄山市、池州市考察文博单位,指出,安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工作任重道远。11月6~8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并接受媒体采访,指出,这两年安徽文化发展势头很好,舞台艺术有目共睹,文化产业走在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11月2~9日,文化部原党组书记于幼军到黄山、宣城、池州、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市调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也多次来安徽检查指导。

2009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文化建设列入对各市人民政府考核指标,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文化项目纳入省民生工程;王金山、王三运、臧世凯、谢广祥等多次听取文化工作汇报,多次就文化工作作出批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文化战线更重要的历史责任,给全省文化战线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每当夜幕降临,藁城市人民广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边,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太极拳表演得出神入化,那一边,二三百人组成的广场健身舞队跳得正酣……活动有场地,表演有队伍,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让该市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当排头,还要在文化建设上创一流。”为推进文化繁荣发展,该市先后组建老年文体协会、铁钺书社、滹沱书院、彩虹俱乐部等多个民间文体社团组织,全市城乡共有战鼓队近120支,健身队178支,京剧票友社3个,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文化组织工作网络。

在大力加强市级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该市不断加强镇村文化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乡镇文化站15个、农村文化广场150个,建成新农村书屋149个,村村设有文化活动室,70%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年,该市在文化建设上提档加速,将大力实施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推出一批文化产品、培育一批文化队伍、打造一个文化品牌的“五个一”工程,着力建设有文化内涵、有文化魅力、有文化品牌、有文化享受的文化名城。围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系列文化活动,“百场经典电影”、“百场精彩大戏”、“百场农村文化活动展演”下基层、下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三百”工程,把丰盛的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并且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承耿村故事、屯头宫灯、藁城战鼓等民俗文化,提高全市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根据新近出台的《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到2012年年底,我市将基本建成设施网络覆盖城乡、服务供给高效便捷、组织支撑坚强牢固、保障措施持续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独具特色、辐射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郑州模式,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

市文广新局局长李宪敏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惠要让老百姓看得见。

抓好一批重点工程

抓好郑州图书馆新馆续建工程建设,2012年建成向市民开放;规划启动郑州广播电视中心二期工程;全力推进郑州博物馆新馆建设;积极推进郑州世界客属文化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对市区7家影院和县级有条件的影院进行数字化建设。

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

乡镇(街道)100%建成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到2012年年底,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都建有室内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完成 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任务的基础上,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户户通广播电视,提高广播电视自然村的入户率;到2012年实现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每月放映1场电影;2012年“农家书屋”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每个书屋拥有1500册以上适合农民群众阅读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2012年年底达到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提高场馆建设标准

到2012年,巩义市、荥阳市图书馆、文化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登封市图书馆、文化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并主体完工;新密市、新郑市设计规划新的图书馆、文化馆。

全市范围内,实现市有国家一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县(市)区有国家三级以上的图书馆、文化馆,80%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市、县(市)区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7次以上。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实现每个行政村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重点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原传统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广场文化活动”、“绿色周末”、“周末戏曲大舞台”、“绿城读书节”、“送文化下乡活动”、“文化进社区活动”、“舞台艺术送农民”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为平台,广泛开展群众喜爱的、提升审美情趣的公共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全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在远离市区图书馆的街道、社区试点安装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市、县(市)区两级图书馆未来两年建立20个以上分馆和馆外服务点,内设盲人阅读区,配备盲文读物和设备。

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加强对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以及戏曲、杂技、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

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对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实施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市、县(市)区财政做好资金保障,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金需求。

4月初,一场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演出成为港城焦点,“蓝色旋律”奥地利韦尔斯乐团大型古典音乐会在市会展中心举行,来自该乐团的60位艺术家为港城市民奉献了一场盛大的文化视听盛宴,韦尔斯乐团的音乐家们精彩的演奏使在场观众如痴如醉。

韦尔斯乐团在日照市的演出,拉开了今年日照公益文化项目的序幕。今年,日照市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以“文化惠民、文明育心”为主题,以建设滨海文化名城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打造“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细数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历程,近年来亮点频现:

2008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了部署;2009年,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加强基层文化服务和建设”、“市图书馆建设”项目;2010年,全市创新性地组织实施了“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共完善提升规范化村居文化大院1154个,培训文艺骨干3218人,推出广场文艺演出541场,演出地方小戏1393场,新组建庄户剧团138个,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利用,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全市各级公共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实现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翻开“2012年公益文化项目计划表”,6大类35个文化项目件件关乎公益惠民,舞台艺术表演、广场演出、文艺展览、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及文化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项目涵盖城乡全域范围,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依托,市各级文化部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社会效益,真正让文化走进了平民百姓。

目前,日照市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市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市广播电视中心、市会展中心、档案馆、美术馆、日照市数字影院、日照日报新闻中心、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基层,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五项工程不断推进。目前,市县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建成率实现100%,农家书屋覆盖率面达90%;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进村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实际居民入户率达到93%,走在全省前列。

一座座文化场馆在欢呼声中落成,一场场精彩演出在喝彩声中落幕……

文化广场上弦乐阵阵、歌舞翩跹,健身的人们娴熟地使用健身器材,博物馆里人流如织,农家书屋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百姓幸福指数节节高。

文化设施遍布城乡

走进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综合文化站,上下四层的大楼里,阅览室、电脑室、培训室、排练厅、健身室、电影室样样俱全,每一个功能室都张贴了近期、远期工作打算。“有了文化站,可以看书、下棋、上网,还可以学跳舞、练字,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意思。”罗坊镇蒋家村村民蒋力斌说道。

老百姓钱袋子鼓了,吃穿不愁了,对文化科技的需求更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便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平台。2008年开始,我省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到2010年,全省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95个,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乡乡都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

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是我省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环。近年来,江西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了一大批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民生工程。

——江西艺术中心一举填补了江西没有专业大剧场、音乐厅、美术馆等大型文化集群的空白。

——全省11个设区市52个县(市、区)完成图书馆、文化馆维修改造65个,新增的31个两馆维修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依托中央财政1667万元的投入,为全省各地46个社区文化中心、223个社区文化室添置了设备。

——2008年至2010年,省级财政共下达文物维修经费86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配套资金约3000万元,文物保护和利用有了更加良好的基础。

5年来,我省还完成9979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省城市影院达到22家,3D放映厅26个。

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永新县里田镇南城村44岁的农民龙桃仔,看到今年种的14亩红米稻增收了2万多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逢人便说:“有文化共享工程的帮助,致富途径更多了。”

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永新县支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春耕帮扶时,了解到龙桃仔缺少种植红米稻的经验和技术,立刻派人给他送去一张光盘和农技书籍。对照光盘上的要求,龙桃仔当年就实现了红米稻丰收。在龙桃仔的示范带动下,南城村及邻村农民纷纷种植红米稻。为更好地引导红米稻种植,永新县图书馆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设在龙桃仔家。如今,南城村村民在共享工程的电脑上轻点鼠标,便可以享受到相当于1500万册书籍的文化、信息资源。据悉,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1136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

欢乐文化,快乐生活,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享受着文化发展的成果。

2008年,我省首次实施“江西省文艺创作繁荣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用于扶持舞台艺术创作。3年来,全省创作新剧(节)目、音乐作品、美术作品4000余件。为活跃城市文化,保障城市困难群体均等享有文化权益,从2009年开始,省文化厅以繁荣工程推出的剧目为主体,以展演、巡演的形式,连续举办优秀剧目公益大展演,推出近40余场精品大戏,不仅在剧场演出,还下到高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演出,6万余名观众近距离欣赏到了大戏。

此外,省委、省政府在全国首创设立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基金,通过政府埋单的形式,切实解决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到2010年,实现了三项活动与和谐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艺术团体送戏下乡1.4万场,受益群众1320.7万人次。

文化创新打造品牌

8月的江西,骄阳似火,但烈日并没有阻挡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据悉,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日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创下了今年日接待游客量的新高。

2007年11月起,江西率先分两批向社会免费开放1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2月,江西被列入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7个试点省份之一。数据显示,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年均推出精品展览300多个,年均接待观众1600万人次。省文化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江西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力度大,效果显著,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2010年,我省创造性地选聘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实行农家书屋、残疾人就业两个民生工程一起抓,得到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好评。今年,我省进一步实施农家书屋工程,4月底前就完成201050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此外,省财政还安排了专门的培训资金,计划培训残疾人7000名,其中农家书屋管理员5500名,各县(市、区)已在4月底以前完成新建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多年举办的中国红歌会,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红歌爱好者直接参与,数十亿人次观众收看。

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我省还形成了以永丰农民画、彭泽“彭蠡情金秋农民艺术节”等为主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兴国山歌艺术节、上高农民摄影展等4项活动,获得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

5年风雨兼程,5年成就辉煌,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江西文化人正高扬起时代的风帆,继续书写红土地上文化事业的新篇章。

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的新干县“三馆两台”大楼建设现已进入装修阶段,由广电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部分组成,将成为当前全市建设标准最好的县级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这是新干县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文化设施的一个大手笔。近年来,新干县将文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群众“乐陶陶”于文化惠民政策。

该县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建成了覆盖县、乡、村、社区的四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在城镇,青铜文化公园、体育馆、生态公园、影剧院、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以及遍布各地的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建设等五项文化工程的扎实推进,让农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该县先后新建、改造了13个乡镇文化站,引导了中洲等一批村庄利用村祠堂改建村文化室,建成了120个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则让119个村步入了信息化轨道,拟投资近百万的农村广播恢复工程,将实现广播“村村响”。由县财政投入支持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了牛头城遗址等抢救性文物保护和新干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文化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内涵。同时,该县创新公共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的广告传媒、艺术学校、网站等文化实体达50多家,年总产值近千万元。

新干坚持文化共建共享,组织引导群众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在潭丘乡潭丘村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农民剧团一应俱全。这里,农民演员每月都要表演一场以上的节目,每年春节还举办“潭丘村晚”,所有节目都是当地农民自排自演。现在全县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数量迅速增加,共有农民剧团50多个。各地农民群众还自发组织开展各种品位高、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三湖镇红橘节、大洋洲镇葡萄节、溧江乡西瓜节、金川镇端午包粽子大赛、麦斜镇晓坑村农民艺术节等,一大批洋溢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活动犹如烂漫山花,迅速布满了全县乡乡镇镇、村村寨寨。

该县还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为载体,提升群众对先进文化的享有度与满意度。近5年来,新干采茶剧团送戏下乡1180场、创作剧目46台;县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12474场;县文化馆组织群众文艺活动340场;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年均观阅人数10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影视服务到村、文体娱乐服务到村和图书服务到村,极大满足了农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渴盼与需求,并有效引导了农村陋习向文明转变。全县农村呈现出“三少三多”的喜人变化,即打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科技创业的多了,社会风貌焕然一新。潭丘乡中洲村文化给力由“麻烦村”变“文明村”,如今已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洲村文化活动室还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篇3:黄州区历史文化

关键词:宋庄,文化产业,盈利

宋庄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上, 西与朝阳区接壤, 距CBD中央商务区十三公里;北与顺义区为邻, 距离首都机场两公里, 正好处在空港相邻地区, 是临空经济和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宋庄镇总面积115.929平方公里, 辖四十七个行政村, 镇域内户籍人口近十万人。宋庄地势开阔, 土地整合和开发建设的空间很广阔, 自然及人文环境相对保存完整, 民风淳朴。

一、文化产品的特殊性

文化产品大多数可以说是一种有形产品, 而这些文化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影响是在无形中的, 并且是深远持久的, 但其社会评价是滞后的。而宋庄镇的大部分文化产品约85%是画作, 书法作品和一些画作衍生品约占10%, 其他 (3D打印等约占5%) 而在这些画作中90%还是原创作品。很多人会将文化产业错误的理解为是文化事业, 但其实文化产业有时是跟文化事业共生的。文化事业也是提供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 但文化事业并不以盈利为其主要目的, 而且其消耗的原材料及场地费等费用通常由政府职能部门来买单, 而文化产业却是以获取利润为第一目的, 政府不会为此支付任何费用, 但国家指定的政策是宋庄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 例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就是宋庄的一个机遇, 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宋庄镇在2014年9月25日——2014年10月5日举办了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率

文化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后, 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一下就能体现出来的, 而是一步一步的呈现出来的, 而随着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 审美水平的提高, 对文化产品的需要也与日俱增, 这就致使文化产品占GDP的比重也在上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正从起步增长步入稳定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北京市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 2009年的前9个月里, 全市GDP的11.8%都是文化产业创造的, 04年仅为10.1%。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率不仅体现在GDP上, 还体现在了税金上。仅0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上交税金267.1亿元, 占全市地税收入的7.3%, 且从业人员高达102万人, 吸纳就业效果显著。目前, 北京市已经汇集了近万家文化创意产业, 并向周边进行辐射, 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区域为龙头、区级持续发展的格局, 而宋庄镇正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2014年举办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中, 其设置的2大主展馆、5个主题展馆、1条艺术淘宝街、5个分会场及高峰论坛和工作室开放等内容, 共取得了客流量34万人次, 总成交额24.29亿元的骄人业绩。其纯艺术类销售、拍卖为16亿元, 艺术衍生品、复制品销量达到8.29亿元。

三、宋庄镇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在宋庄生活创作的艺术家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人。集聚区内现有大型美术馆14家、画廊113家, 艺术家工作室4500多家, 文化相关制造企业50家、文化相关服务企业25家, 集中展览、经营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 艺术工作区从原来的零散发展到现在近20个, 餐饮、休憩、时尚空间150个, 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达到年均50万人次。集聚区每年举办各类活动近千场次, 一年一度的宋庄艺术节, 更是将艺术家们推上一个面向国际的展示舞台, 并就此形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艺术家群落。

四、宋庄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优势

1. 分区清晰

原创艺术创意区集聚在北部, 西部是设计产业和动漫产业区, 中部是行政商贸、金融、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区, 东南部是教育科研和生活居住区, 并以艺术原创与会展交易产业、动漫网游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娱乐休闲产业为四大主导产业, 着力打造创意设计研发基地、动漫网游产业基地及大型综合演艺广场, 力争最终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典范性意义的世界一流的文化创意社区。

2. 政策优势

集聚区享有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等为促进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适用“通州区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涉及文化类企业的全部政策, 并专门制定了“宋庄镇2009年企业税收奖励扶持政策”, 引进总部型企业, 政策优势凸显。

3. 地理优势

独特的天然风光, 让艺术家置身于田园生活中;低廉的房租可以使得艺术家将更多的财力投入与创作中, 不必为了生计而担心。与京哈高速公路、东六环路、京榆旧路等道路构成了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集聚区距首都机场13公里, 距天安门24公里, 距中央电视台新址20公里, 途经中国传媒大学, 构成了独有的“中央文化产业走廊。

根据国际上的以往经验, 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金之后, 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会大大增长;当超过10000美金后, 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就会进入到另一个新阶段。文化消费是稳定增长的, 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产业不但要随着经济同步发展, 甚至发展速度会比其他行业更快。

参考文献

[1]《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首都城市副中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 (政府文件) .

[2]厉以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3]《2014年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收官》.新华网, 2014.10.11.

篇4:黄州地域文化的优美之歌

何谓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等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既立足本地,表现具有地域意义的生活,又面向未来,使文学拥有现代情怀,进而为当代人类提供精神滋养。这也是中国文学面临的任务。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那么,这个地方必然根底浅薄,成为世人遗忘的角落,难有发展潜力。因之,各地对地域文化开发极为关注。如红安的红色文化、蕲春的医药文化、黄梅的禅宗文化,包括当今开发出的黄州遗爱湖文化等,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效益,大大提升了这些地域的知名度,增强了文化含量和品位,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黄州是古代楚地,是历史名城。自隋改衡州为黄州,称永安郡,唐代改称齐安郡。闻名天下的赤壁,始建于东汉初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因山崖石壁全是红色,故称赤壁。后经多次战火,屡毁屡建。尤其是北宋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至此,躬耕东坡,他给自己取了个“东坡”雅号。清代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由于敬仰苏轼的道德文章,他在修葺赤壁时,就把“东坡”二字刻嵌在赤壁上,故黄州赤壁又称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不仅是因东坡而扬名的文赤壁,也是因为当年孙刘攻曹之赤壁大战而载诸史册的武赤壁。悬挂在黄州赤壁门前有一副对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正好印证了赤壁具有文武特色的黄州地域文化。当今的为政者,为了传承和光大黄州地域文化,斥巨资兴建了甚有独特创意的遗爱湖工程,创建了东坡文化的又一载体。一壁、一湖,交相辉映,使黄州地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放异彩。正如宋代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遗爱湖文化,是当今黄州地域文化的又一崭新亮点,是吸引海内外投资者和游人的灿烂灯火。我们黄州地区的作家、诗人,有责任创造精品力作来宣传遗爱湖,打磨这张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炉的耀眼名片。张卫生的《遗爱湖景观赋》就写得很有特色。赋这个文体是很难写的,自宋代欧阳修、苏东坡以后,就很少有人染指了。既然写的是赋,就要有赋的特点。什么是赋的特点呢?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陈也。鋪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何谓“铺采摛文”?铺字和摛字是同一意思,就是说要在铺叙中彰显文采。何谓“体物写志”?就是说要在描写人和事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张卫生的这个赋,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仅在铺陈叙事上字斟句酌,而且在体物写志上独具匠心,亟具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我们知道兴盛了四百余年的汉赋,最大的特点就是兼有先秦诗歌的音韵美,和诸子散文的语言美。可以说,张卫生把握了赋的精髓,叙事状物,为文造情,可触可感,甚有文采。

一是引用了不少名言经典。如赋的开端的一段描写,就引用了司马迁《史记·历书》中的“冰泮发蛰”和西汉礼学家戴德《大戴礼记·诰志》中的“百草权舆”,点明春天到了,正是百草生长的旺季。文中的第三段写遗爱湖“积连日累岁之功”时,又引用了荀子《荀子·大略》中的“积微成著”和《荀子·不苟》中的“兼权熟计”表明此湖之工程是经过领导者多方考量、深思熟虑而决策的,是历经累岁之工建设起来的。这些名言经典,一字含百意,一语抵千言。张卫生竟引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二是锤炼了语言。如写到何谓“遗爱”?仅用了三句话:“为吏者誉在青史,爱在民心,去而人思之。”写到遗爱湖成就时,也只用了十二个字:“合‘三湖’为一体,变荒泽为瀛台。”

三是营造了意境。如此赋的第三重点段,浓墨重彩地描述公园胜状,一连用了具有骈文特色的两个四六联句式:“汲天地之精华兮,青山势壮;纳山川之灵气兮,绿水流长。”随之一连运用了四个排比句式:“亭阁舒远目,牌坊耀金光”“清风醉千古,一湖漾琼浆。”把个绝世佳景、人间天堂的遗爱湖,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崭新的境界。

四是融合了诸多的审美元素。如“集生态为一体,融休闲于一炉”“清风醉千古,一湖漾琼浆”,简直就是一副律韵皆工的楹联。更有甚者,他运用“迟日”“慵闲”“秋尽”“银装”,代表季节性的典型短语,突出遗爱湖四季美景,也是煞费苦心。应该说,我读了不少作者描写遗爱湖的辞赋,包括一些名家之作,总感到大都是浮光掠影,而没有切入精髓,因此很难打动人心。我认为张卫生的这篇赋,既写出了黄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又写出了沉重的历史感悟,是一支黄州地域文化的优美之歌。

当然,张卫生的这篇赋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一些需要推敲和润色的地方。主要是文字还有些重复、拖沓。作者要舍得割爱,不要因文字累赘而损害全篇。

赋,同古典诗词一样,属于国学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一篇优秀赋作,具有永恒的价值。张卫生的《遗爱湖景观赋》,注重了传统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传承与创新,是对崭新的黄州地域文化的弘扬,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

黄州,是大别山经济开发区的热土,是长江流域的人文奇峰。我们应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辞赋作品,来反映黄州地域文化的全新风采,让黄州这座既古老而全新的文化名城,名满天下,光耀千秋。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刊前任主编)

篇5:黄州区历史文化

凉州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449个行政村,聚居着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0多万人。凉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凉州贤孝”、“西凉乐舞”等特色鲜明,“凉州会盟”、“弘化公主和亲”等历史事件影响深远,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凉州文化。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在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推动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规划实施情况

我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共28个。第一批4个,第二批24个,自2008年投工以来,文化站建设得到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总投资880余万元,分别在2008年至2010年建设完工。其中,2008年建成4个,分别是:下双乡、清水乡、柏树乡、洪祥镇;2009年—2010年建成24个,分别是:河东乡、永昌镇、金山乡、羊下坝镇、长城乡、九墩乡、五和乡、四坝镇、怀安乡、发放镇、新华乡、大柳乡、东河乡、中坝镇、金塔乡、张义镇、古城镇、金羊镇、丰乐镇、和平镇、松树乡、康宁乡、金沙乡、武南镇。这些文化站新建筑面积都300平方米以上,结构为砖混建筑,具备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等功能区等。

(一)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我区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现已全部竣工,基本投入使用,总投入88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8万元,地方配套432多万。我单位财务上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

(二)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们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室集图书阅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所以在功能上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等。认真确定了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我区28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现已全部完工。

(三)使用情况。凉州区农村现37个乡镇文化站都配置了电脑、音响等办公设施设备。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乡镇文化站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都已投入使用,每个文化站都能依照乡镇政府安排,在正常开展活动。

(四)保障措施。每个文化站除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外都配有至少一名文化站站长、文化专干。我区37个乡镇文化站积 极落实免费开放资金5万元,用于文体活动,有了这笔资金,将搭建全方位开放平台,更好的为乡村干部群众服务。同时各乡镇文化站负责村文化室的业务指导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积极制定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五)稳步运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区文体局积极组织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及文化专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组织各乡镇自乐班子及文艺人员在多功能活动厅举行文艺汇演,为群众带来欢乐。

2、积极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平日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存档备案,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

3、积极宣传和帮助各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形成全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管理网。组织图书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推进各乡镇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4、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始终坚持公益性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各类适用于农村的先进技术,引导农民群众走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一)积极与各方配合。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各方密切配合,每个阶段查看验收时,我们都会联系监理公司、设计人员等,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将来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发展特色乡镇文化。积极鼓励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特色乡镇文化。如四坝镇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攻鼓子之乡,该镇文化站,积极发掘凉州攻鼓子潜力,不断鼓励攻鼓子研究创作保护传承人员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团结协调好各方势力,充实内部队伍力量。在组织实施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文体局积极下派工作人员对各乡镇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开展活动。同时每年举办文化站长、文化专干培训活动,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或某些大型活动时,认真对活动确定主题,放宽参与者表演形式、内容,许多乡村民间艺人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精彩。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乡镇文化站规划做的早,但到批复实施时,已经两三年以后的事情,这样随着物价的上涨,而凉州区是基本上靠上级拨款才能实施项目,实施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一个文化站建起来,整体建设资金往往要比拨付的多出好多,让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好多资金困难问题。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未充分发挥作用,原因有两点:缺乏书籍,由于资金原因缺乏书籍,现有的不能及时更新,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乡镇文化站缺少现代化操作仪器,加重了借阅的难度。若能增加一台扫描仪可大大提高图书的借还效率,保证准确性,将所有书籍录入电子信息库,就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读者提供书籍的查询服务。

(三)大量文体活动的开展受制约。部分乡镇无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开展大型活动只能是借用场地,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多数工作人员难以独自承担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 和文体活动的辅导工作,文化站工作人员主要精力投入在做乡镇中心工作上,而且人员常有变动。由于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参与人员主要是依靠有较多空余时间的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和自愿性,而大量农村低收入人群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却要为了生计忙于日常劳作。这样就很难保证文体事业真正做到全民化,某种程度上讲也加速了文化依附于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文体事业经费,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共享文化成果。

四、政策建议

(一)凉州区乡镇文化站虽已全部完工,但因为物价上涨,需要追加部分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恳请上级领导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该类问题,以便使“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有个良好的结尾。

(二)凉州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还有9个乡镇、2个指挥部文化站无独立房舍,工作用房小,有一房多用的状况,另外还由于个别站因当地乡镇政府拆除旧文化站,无力建造新的文化站,建议上级部门加大文化站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全覆盖。

(三)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提供设备全覆盖和技术指导培训。

(四)保障基层文体事业工作队伍。大量基层文体事业工作人员凭借兴趣、爱好组织管理民间文体活动,收入偏低甚至没有收入,为保障群文事业健康发展,建议扩充基层群文队伍,为基层群文事业工作人员设岗定编,保证基本活动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五)保证群文事业全民化,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各界成立群文事业慈善基金,鼓励各类文体协会提供技术指导,资助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的文体事业有序发展。

五、今后设想

通过开展文化站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我区文化站的建设,就我区文化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来看,改善设备设施、解决业务用房、活动场地、业务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稳定队伍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地文化活动特色;二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地方政府和区文体局是难以办到的,只有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逐年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业务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稳定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开创文化站建设的新局面,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站人员素质,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篇6:巴州区三星乡与文化站责任书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伤亡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市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现结合我乡实际与乡文化站签订2011年11月20至2012年12月31日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加强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文化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台帐,抓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年安全事故控制在下达的指标内。

2、落实安全生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文化站安全由站长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也是直接责任人,落实本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做到层层分解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并签订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目标的贯彻落实。

3、加强消防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要加强本单位、本系统的用火、用电、用气管理,杜绝火灾事故。要教育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不乘坐无牌无证车、农用车、超载车、报废车、超速车等,督促本单位、本系统的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有牌有证驾驶,按期年检审,不违法违规行驶,督促职工遵章守纪。

4、负责农家书屋,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公众娱乐场所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所属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

5、加强对有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的风景区或历史文物保护区的安全监督管理。

6、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常识。

7、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长效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本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落实监控、监管措施。

8、制定完善本单位、本系统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负责本行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

9、本责任书一式二分,双方各一份。

三星乡人民政府(盖章)三星乡文化站(盖章)

责任人: 责任人:

上一篇:经经皮肾镜的术后护理下一篇:《flash Mx动画制作》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