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原州区总工会组织

2024-04-08

李金花原州区总工会组织(精选3篇)

篇1:李金花原州区总工会组织

原州区总工会组织“志愿者爱心活动”情况总结

现将我会“青春暖流关爱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服务行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形成合力

制定成立总工会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爱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为困难“空巢老人”捐款的通知》等文件,以“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志愿服务方式,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和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

2、服务全面,重点突出

一是生活照料,让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称心”。为老人和孩子,提供全面服务的同时,注重针对不同层次老人和孩子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二是心理抚慰,让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舒心”。在全区开展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积极履行文明和谐单位的社会责任和干部职工的公民义务,引导干部职工满腔热情、脚踏实地地投身到关心爱护“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中。三是健康保健,让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暖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老年,孩子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为困难空巢老人和孩子提供义诊、保健咨询等志愿服务。社区志愿者还为患病的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提供陪同就医、住院陪护服务。四是文体健身,让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开心”。各社区充分利用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等,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爱心活动屋”、“图书爱心漂流”给农民工孩子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

3、贴近实际,方式灵活

总工会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社区志愿者、低龄老年志愿者、文明单位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和医疗卫生、法律、文体志愿者采取“一对一”等不同的服务形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为老人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真正实现了解心声、排解忧虑、解决困难的帮扶目标。

二、下一步的打算

在下一步的关爱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中,总工会将认真贯彻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和文明办的相关要求,学习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努力把工会的关爱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扩大工作成效,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效全面推进原州区的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为原州创建文明城市,加快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李金花原州区总工会组织

一、利州区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

1.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构成

至2012年底, 全区共有各类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5个。其中, 2012年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 评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6个, 创建省级标准化合作社2个, 共有各类成员2 000人, 机防队员750人, 其中机防队14个。各类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主要是乡镇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农药销售人员及种粮大户等。

2.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的方式

一是以乡镇农技站和村干部为依托,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主要以为农户进行代防代治和机械租赁的模式服务于农户, 在应急防治突发病虫害时, 按照突发病虫害防治预案的要求, 统一指挥开展防治。二是依托种植专业大户, 建立群众预防植保机防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部分地区耕地由种粮大户统一耕种、管理, 这些种粮大户同时购置了一些机动喷雾器, 在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农户提供病虫防治服务, 从而更好地为周围群众起到带动示范作用。

3.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模式

采用集体统防防治, 即在小麦丰产、优质油菜、水稻产业提升等项目区, 于病虫防治季节统一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通过统一采购农药, 统一防治时间, 由专业化防治队统一开展防治, 发包方一次性支付承包方相关费用。如盘龙、龙潭、大石的水稻、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 由项目实施单位 (区农业局) 统一采购农药,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目前, 种植大户首选这种方式, 它能较好地使植保技术与防治实施得以统一, 充分发挥植保技术优势, 但需要项目或乡村集体经济作支撑, 由项目实施单位、乡镇政府牵头, 村级组织、技术部门配合, 实行“五统一”模式进行统防统治。

二、专合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

1. 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通过发挥专合组织连接产、供、销一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在为全区蔬菜、水果、粮食等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引进示范、植物保护、生态循环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效;促进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2. 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以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为抓手, 突出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 建设了一批标准化产业基地。一是发展绿色蔬菜。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2.7万亩, 新增城市调节蔬菜基地2 759亩。建宝轮、白朝、赤化、回龙河、荣山、龙潭等订单海椒基地3 100亩;二是发展特色水果。全区水果总面积达6.05万亩, 在龙潭、赤化重点发展优质梨, 在三堆、回龙河发展欧洲甜樱桃, 在大石五一、宝轮宋家发展晚熟桃。

3. 通过专业合作组织, 推进产前、

产中、产后相衔接, 生产、生活、生态相配套, 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 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在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 除农产品经营收入外, 在合作社务工的劳务收入也成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据统计, 已占农民家庭收入的20%, 可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50余元。

4. 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专合组织通过承担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基地、小区)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 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 建成了一批标准化种养殖基地和观光农业园。已基本建龙潭园区、大荣园区、工农园区3个观光农业园, 使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利州区的特色产业。

5. 打造了特色农产品品牌

通过科技示范、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 推广新型实用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意识, 同时, 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准入, 对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012年全区农产品基地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粮油、蔬菜、水果产地整体认定, 完成绿色原料基地3万亩辣椒基地创建材料的申报工作, 已申报绿色食品2个 (剑门牌橄榄油、辣椒) , 检测合格, 正在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批。已获得“利州香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6. 取得的效益

根据农民自行病虫防治情况调查, 小麦生产季节农民进行了3次防治, 而实施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己防治要减少一次, 每亩节省农药、人工、燃油费最少10元, 按8万亩小麦计算, 能节省80万元, 按每亩总体防治效果比农民提高10%计算, 小麦每年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50余万元, 两项合计小麦增收节资近530万元。水稻生产农民进行了9次防治, 而实施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己防治要减少2次, 节省农药、人工、燃油费最少20元, 按5万亩计能节约100万元, 按每亩总体防治效果比农民提高10%计算, 水稻每年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两项合计水稻一季增收节支600余万元, 全年共增收节支1 130万元。实施专业化防治, 一是有利于把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从重大病虫防控的组织发动、宣传、督查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植保部门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对统防统治人员培训与指导;二是可以把广大农民从对重大病虫防控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腾出更多精力从事其他工作, 以增加家庭收入;三是此举将彻底改变病虫防治时领导担心、技术人员操心、农民不放心的被动局面。这样, 可从根本上提升我区重大病虫害防控水平, 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存在问题

1. 合作规模小、服务能力弱

已建成的植保专业合作社其总体规模和实力偏小, 与兄弟区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至2012年底, 利州区有专合组织125个, 只有7家从事专业的病虫害防治, 尚无一家省级示范专合组织和国家级示范专合组织。很多合作社的办公场所, 不是挂靠在村委会里, 就是临时设在理事长家里。由于没有资金做支撑, 很多合作社要依靠自身实力开展培训、标准化生产、产品品牌化建设等工作都比较困难。其自主意识不强、经营意识不足, 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明确, 将阻碍其今后做大做强。

2. 部分农户对植保专业合作化防治服务存在偏见

主要是担心用药效果得不到保证。根据近年的宣传和示范, 示范区仍有20%的农户自已施药, 其中10%是因为经济问题而选择自己施药, 还有10%的农户则是担心用药效果得不到保证。

3. 农民对植保专业化服务要求高

有70%的农户希望一次施药就可收到90%以上的防效, 同时对病害防治希望与虫害防治一样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 多数农民对目前提供的植保服务表示认可, 仍有部份人不能满意

针对近年来我区开展的水稻病虫害和小麦病虫大发生的实际, 经营范围比以前有所增加, 有60%的农户认为病虫发生是与气象条件有关, 表示理解, 但有20%的农户认为是防治效果不好。

5. 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少, 一定程度制约植保专业化服务发展

我区粮食播面25.1万亩, 其中水稻5.3万亩, 小麦13万亩, 油料作物6.8万亩。全年监测到农作物病虫害36.07万亩次, 防治45万亩次, 统防统治面积20万亩次;我区耕地面积12万亩, 人均占有土地较少, 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少, 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投资少, 同时小规模生产较多, 不利于集中连片统防统治,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植保专业化服务的发展。

6. 防治机手难固定, 且专业技能

各个机防队队员, 多数为农民工, 现在许多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 很少有人专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只有少部份人在家务农, 但多数都忙于搞经济收入。剩余的劳动力, 一是年龄偏大, 工作效率低;二是文化程度不高, 不能准确把握农药配制技术和施药剂量;三是病虫防治知识缺乏, 病虫发生时不能主动开展防治, 必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有时危害造成了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对防治效果带来一定影响。

7. 专业化防治收效差

专业化防治仅搞病虫防治, 营利少, 开支费用大, 不能长久维持, 不利于工作的继续拓展。

8. 机制不完善

大部份专合组织只注重外部发展, 忽视内部建设, 缺乏必要的管理章程和办法, 运行比较混乱。

9. 售后服务滞后

区植保站设立的维修点有限, 售后服务滞后, 易损零部件的供应和机械的维修工作开展不顺。

四、发展对策

1. 积极拓展专业化防治服务

一是积极树立为农服务理念。植保专业合作社主要目的是为农服务, 更好地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目标职责。只有让农民得到实惠, 在防治效果上让农民满意, 在收费价格上让农民能够接受, 生产生活上让农民便利, 才能更好的实现新形势下的植保工作目标。目前, 重点是要做好缺劳力户和种田大户的服务, 以及突发病虫、检疫性病虫的统防统治服务。在为农民搞病虫防治的同时还要搞好农资的供应、栽培技术的指导、病虫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因此植保专业合作社形式比较适合当前农村发展。二是准确掌握施药技术, 提高植保技术服务水平。在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首先是准确开展技术指导, 做到病虫防治技术指导准确到位, 确保不滥用药、乱用药、错用药, 为农户提供最优良的农药配方, 在最佳时间进行喷洒施药。只有不断提高植保技术服务水平, 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减少施药次数, 减少防治成本。三是做好药剂的供应, 稳步推进施药服务。假劣农药的施用是农民利益最大的损害。确保农药质量, 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这是目前保证病虫防治效果和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2. 开展技术培训, 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根据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不同的岗位开展技术培训, 培训方式既要有定期、定人培训, 也要有结合生产实际的应时培训。要让基层服务人员熟悉本地常见的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和防治适期, 让群众了解病虫发生的条件和实际。二是通过科普宣传, 提高全社会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减少过于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现象。利用科普宣传等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 做到常规培训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一般群众与科技示范户相结合, 基层一线服务人员与专业农技人员相结合。

3. 加强队伍建设

巩固植保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加强区级技术队伍建设, 稳定乡 (镇) 级推广队伍。按照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对专合组织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农产品经纪人的业务培训, 使其更加熟悉有关法律法规、理论政策, 提高发展专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二是多方向培育。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民需求, 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开展单项或多项合作,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服务逐步向加工领域延伸, 向销售领域拓展, 不断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支持合作社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 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及品牌培育等工作。三是多样化创建。集中力量抓好典型, 广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创建, 重点围绕我区特色农业产业和果蔬、苗木、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 每年培育1~2家合组织的能力水平, 更好地引导广大农民参加并办好专合组织。要提高农药施用水平, 从而提高利用率,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督查, 确保农药市场规范, 维护农民利益。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规范运行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内部管理。高度重视专业合作社发展, 不以为完成数量壮大队伍而盲目发展专业合作社。

4. 多形式抓示范, 着力主体培育, 推动专合组织加快发展

一是多元化发展。打破城乡、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 推动多层次、多领域的联合与合作, 立足我区粮、经、菜特色产业和花卉苗木、果蔬、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 发挥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等主体的作用, 培育一批有经营活力、带动能示范合作社。每年评选一批优秀专业合作社, 对带动农民发展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发挥作用大, 影响广的优秀合作社及带头人, 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 充分发挥优秀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效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争创国家、省级示范合作社, 有效提高我区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的比例。

5. 制订必要的扶持政策

篇3:李金花原州区总工会组织

建设创新型工会的目的和意义

建设创新型工会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内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方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推动工会工作跨越式发展。

创新型工会建设是企业发挥职工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的发展中,工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要积极维护员工权益,规范协调劳动关系,就能有力地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

创新型工会建设是工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统一的。结合工会工作特点,基层组织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工会组织人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工会建设。

建设创新型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抓住当前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所带来的问题,依托基层工会工作创新的实践加快工会管理现代化建设。

建设创新型工会的具体内容

深入开展建家活动,不断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坚持围绕企事业单位中心工作开展工会活动,把推动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企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二是坚持职代会制度,完善职工代表监督检查体系,切实落实集体合同制度;三是坚持“双维护”原则,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劳动权、经济权、发展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的同时,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维护好企业的经营权、稳定权、发展权,实现互利双赢;四是监督企业落实《劳动法》和《工会法》,建立正常增资机制,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做到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以“有为”实现“有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的落实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划分区域,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模式,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由此带动基层企业的建会和规范化工作;二是统一新时期建家工作管理办法,通过调查研究,制订了建家工作新的评选标准,规范了评选程序和考核验收办法,如按分类指导、分层实施的原则精简了评选条件,量化了考核标准,突出了维护职能,提高了可操作性,各基层工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分层施教,扎实推进工会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组织上、人力上、物力上三保证。二是创新培训工作方法,形成内容新、节奏快、重实效,适应工会干部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在培训的指导思想上,按照工会专业化、工会干部专家化的要求,坚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既注重掌握专业知识,又注重工会干部在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培训内容上,把突出和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为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培训形式上,突出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培训的新领域;在培训手段上,从过去那种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专题辅导、答疑、专题讨论、模拟训练为主,真正发挥和调动起学员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在培训教材上,应用《基层工会工作实用教程》《工会工作法规政策选编》《基层工会工作百招集粹》《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手册》等培训用书,受到基层工会干部普遍好评与欢迎。

建设创新型工会、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基层组织应有实干精神,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情为民所牵,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要以职工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来评判基层工会工作的水平,一方面让职工群众懂得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维护职工群众的学习权、受教育权,形成维护、协调、服务三位一体的大维护格局。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试验大队机关)

(责任编辑:罗志荣)

上一篇:儋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下一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