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2024-04-07

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通用8篇)

篇1: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平台共建 资源共享 互动共乐

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本报讯11月5日晚,黄州火车站开发区单家堑社区40的农民陈海涛来到社区图书室,打开一台电脑,不一会儿便自个儿笑了起来。

“就要立冬了。冬天里采取哪些饲养方法,我养的那60多头猪才不生病、长得快呢?上网一看,方法真多。”陈海涛跟图书室管理员说。

像陈海涛一样,每到晚上或节假日,黄州区城乡许多居民或到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看书、上网,或一堆一伙,你健身,他唱歌,我跳交谊舞。从团黄路到黄上路,从黄堵公路到沿江公路,歌队延绵十里不绝,舞姿翩跹四季不断。

2007年以来,黄州区构建起以经济建设为龙头,以先进文化为主线,专业业余共为一体,城乡文化相互映照,全民共同参与的大文化格局。全区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多元投入、政策保障、考核评价、奖励激励”等五个机制,从“功能布局、设施建设、活动载体、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实行城乡统筹,形成了文化基础设施遍及城乡、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互补、城乡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发展态势。

围绕发展规划一体化,黄州区构建城乡文化互动体系。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提出“城乡文化互动助推文化和谐”战略,立足区域优势,围绕东坡、农民画、红色旅游等特色文化,确定了以城区为中心,沿黄上、团黄两线南北对应为两翼,9个乡镇街道为纽带,138个村(社区)、6个旅游名胜区为载体的文化互动工程建设总体框架。围绕设施建设一体化,黄州区搭建城乡文化互动平台。“十一五”以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累计投入2900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文化设施三覆盖”:全区96个村、42个社区全部建成达标的“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以区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为枢纽,建成辐射全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的文化设备,由区文化局统一配送。围绕文化活动一体化,黄州区推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本着“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全民参与”的原则,做好“城市文化下乡”和“乡村文化进城”两大文章。近3年,仅城乡互动的“大家乐”文艺展演就举行了67场,演出节目1200多个,参加演出的3000多人,观众多达20多万人。“下乡”和“进城”,推动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蓬勃发展。迄今有4个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2个社区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

篇2: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读者点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发展文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比如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前不久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作出了部署,请问,如何认识和理解城乡文化一体化?

答疑专家: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 郭君铭

“一体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国际关系和经贸等领域,指两个以上原来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提法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指的是把特定区域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的做法,是城乡各种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所在地区文明进步的程度。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很多内容,城乡文化一体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理论上讲,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其具体的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正是基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考虑,把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作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四大举措之一。这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也是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重大部署。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第一,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第二,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才能理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遏止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三,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城乡两种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影响农村的文化面貌和习俗,城市文化也能吸收农村中的传统元素与乡土气息,从而实现城乡两种文化的合理对接。

当前,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物质、社会和文化条件,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要继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乃至历史文化遗产和农村山水风光,既是融合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又是农村吸引城市资金和项目、促成城乡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媒介。充分发掘好乡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吸引市民到农村休闲旅游,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各地不乏极具内涵、富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资源。利用好这笔财富,用足、用好地方文化资源,是我们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是要继续解放思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思想;要破除文化建设就是单纯投入的观念,明确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意识。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保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篇3: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新农村的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活。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提高精神生活, 提高生活的质量, 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 不能只有物质标准, 还要有精神文化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 是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这必然要求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让农村居民逐步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文化待遇。

文化建设的推进, 正在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正在开阔村民的视野, 提高村民的素质, 他们的精神世界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可以让他们更快地实现身份转变, 一方面减少城乡一体化实践中的思想障碍和文化阻力, 另一方面也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乡村的园艺文化日趋多姿多彩, 逐渐形成同城市的大花园、公园争奇斗艳的趋势。在农村, 人们的花园样式因地因人而不同。有圆型的、有方形的、有扇形的, 也有的是主人根据城市里有名的花园的样式仿造的, 花园的样式较讲究艺术。花园里有的讲究花草的配合, 有的讲究花草和池塘的配合, 也有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中也有名贵的品种。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成了农村人们群众的花园中的常客。春夏秋冬四季皆有花香, 花香满园、满院!在农村人们也可以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品菊花酒, 冬赋白雪诗!农村人们的后花园虽比不上城市的大花园、公园, 但也是别有风韵的。农村的人们有实力与城市的人们谈花论茶。乡村的园艺彰显了现代农村人们的精神风貌, 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与城市人们的园林艺术相得益彰、遥相呼应。农村文化建设, 使更多的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得到发掘和整合, 进而转化成文化资本, 形成文化产业, 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 农村文化建设不再是传统村落文化的自我循环, 而是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农村文化的建设, 也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支持和文化内涵, 促进了城乡文化共同繁荣。

城市的夜晚依然灯火通明, 女性当中的老年、中年、青年甚至小孩, 都在尽情的舞蹈、歌唱。各种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广场中、不同的霓虹灯下奏响, 有的激昂, 有的柔和,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群有不同的音乐。她们都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 她们是投入的、欣喜的、和谐的、守时的。她们舞的是城市群众的文化, 舞的是和谐社会的幸福!无独有偶。近些年来, 农村的夜晚也不再是漆黑一片, 也不再是“鸡鸣桑树颠, 狗吠深巷中”了。农村也有了音乐、也有了舞蹈、也有了舞队。这里有腰鼓队、太极拳队等。农村的这一变化是受到城市群众文化的辐射, 或者说是城市群众文化的延伸。在农村她们这些人群年龄阶段较特殊, 基本是中老年。不过与城市的晚舞相比, 农村的晚舞在内容上、形式上较单一。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人们群众文化交流的加深, 农村人民群众学习的热情高涨, 她们一传一、一帮一、一带一, 这种传帮带的方法必然从意识形态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的夜晚必然与城市的争鸣!

城市文化虽然从丰富性和现代性方面要高于农村文化, 但追本溯源, 城市文化其实也植根于农村文化。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图书馆里有关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书籍琳琅满目。养生堂在城乡都设立的自己的分店。以前不能进饭桌的野菜、青菜也成为人们养生的佳品, 备受城乡人们的青睐, 闯进了有名的饭店、饭桌, 入住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菜单里。近年来, 农村人民群众的在养生、生态文明方面的意识觉醒。各地建立起来了生态园, 生态园也成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典范, 参观的人民群众络绎不绝。生态园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也增强了城乡群众文化的交融。

篇4: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文化民生;城乡统筹;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2;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6-0130-05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发展中的战略课题。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主题,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观,饱含深厚的理论根基、强烈的时代意蕴和浓郁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以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和决心,重点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新的时代强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筑美丽中国的征途中,全面解读和深入分析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涵、理论定位及理论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平均化”“同等化”,它主要是针对“二元化”问题而来的,是要对相对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行根本性改造。城乡两大区域系统在经济发展、政治民生、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也兼具历史性和永恒性色彩。因此,“一体化”不仅是指地理空间范畴上的衔接,实现地域一体化,而且要有主体层面的平等,实现人群一体化,更主要的是在尊重城乡发展规律、保留城市和农村各自特质基础上,将城乡纳入一个整体视野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筹发展,为城乡创造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使异质的二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一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同质化的国民待遇,保障城市与农村享有平等的发展空间。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理论命题和民生战略命题,但对其具体的理论内涵,无论是学界和理论界目前都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阐释。从学界研究成果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黄枏森等指出,“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引、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1]祝影强调,“城乡文化整合就是要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互接触、融化、吸收、最终达到趋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2]。杨玲认为,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空间、政策等六方面构成要素,而文化要素主要是“城乡文明一体化”,包括“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居民思想观念一体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3]高善春认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统筹规划城乡文化事业,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共同繁荣,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相同的文化权益”[4]等。

在综合借鉴学界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乡文化一体化不是城乡文化的一致化、一样化,也不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同步化、同等化。它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尊重城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打破城乡文化分割的发展模式,创新城乡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互补、文化发展互动、文化改革互促的新格局,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渊源,为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的重要理论镜鉴和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城乡协调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内核,从生产关系角度深入剖析了城乡对立的原因和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途径,指出城乡关系是沿着城乡混沌—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关联—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历史脉络演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把城乡分离和对立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关系作为一个基本的历史范畴和理论范畴,把人类社会的分工作为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私有制则是造成城乡差别并形成尖锐对立的直接原因。并且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进一步导致近代城乡尖锐对立的根本原因。“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以及由于另一方面农村的相对孤立化。”[5]虽然,“城市资本主义竭力提供一切现代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农业技术,但是生产者的社会地位仍旧和以前一样悲惨,城市资本不能有系统、有计划地把城市文化输入农村”。[6]因而城市作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7]城乡间的对立最终使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开来,使农民和工人分别隶属于具有泾渭分明的区域性和产业性的“城市动物”和“农村动物”。在城乡对立的趋势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视野科学预展了未来社会不是继续扩大城乡分野,而是在更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融合”的最高境界。“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8]当然这不是乌托邦式的勾勒,而是一个具体、历史、阶段性的过程,因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积累这些条件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设想一蹴而就消灭城乡对立是不可能的。最终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9]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同样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产生、本质特征、地位和作用、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作了科学阐述,为当前中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厚重的理论基础。

从发生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以实践的观点诠释对文化的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从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那一瞬间起,就开始形成的。人的劳动实践对象构成人的生活对象,随着人的实践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在不断演进,对象化世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发展期,并成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发展的鲜明标志。

从文化功能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是人类迈向自由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因为文化具有信息、教化培育、认知等社会功能,以及“文化生产力”功能,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而实现共产主义是克服异化,使创造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成为享受文化创造的主体的唯一路径。在这个“更高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里,“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11]

从文化发展规律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并不一定完全同步。如希腊艺术“可以给我们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3]

从文化发展趋势来说,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4]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超越了民族地域的限制趋于同一化,文化全球化成为由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发展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通过上述对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发展思想概要式的挖掘和解读,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不同的时代语境,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很多富有远见的思想观点。尽管文献中这些思想离不开当时的理论背景,且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所探讨的关于城乡文化的内容是宏观的、粗线条的,对于今天我们探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不可能提供具体的答案,但就其理论整体和内核来说,他们对城乡融合这一崭新社会境界的谨慎而又颇富科学性的预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仍然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给我们留下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和广阔的理论思维空间,对于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

正如西方著名哲学家萨特深刻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15],因此,当下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做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文章,并给予现代意义上的深化和拓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融合理论的当代中国形态,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来发掘当下问题的应有立场。

三、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定位

(一)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属性

理论创新往往能大大推动改革实践,实践创新又促使理论实现新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既体现为理论推进与观念创新,更凸显在文化惠民及文化强国的丰富实践之中。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城乡文化领域生动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映照,其形成发展脉络和精神气质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契合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维度。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深刻折射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城乡文化一体化坚持科学把握城乡文化的发展内涵、发展实质、发展动力和发展道路,坚持以谋求文化发展为起点,以研究文化发展为主题,以揭示文化发展规律为手段。城乡文化一体化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文化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城乡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乡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向农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始终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始终强调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始终强调要着力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破解文化发展难题、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始终强调文化一体化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命题拟置的理论源泉,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演绎的指导思想。”[16]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实践为纲领,致力于改变城乡文化二元化结构,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正在“五位一体”建设的同步态势中发挥着杠杆支撑功能,已经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民生国策。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既是新时期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又是指导城乡文化建设的全新发展观。

(二)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质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主题,理论主题通常表示某种理论针对何种问题而来,它要解决什么样的重大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的根蒂所在。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要素,破除文化领域的二元结构,是破除整个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和环节。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的根蒂所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是当时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最可能和最现实的选择。这种选择既使中国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又使国家实行了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就业和福利保障等城乡二元化制度设计。在不破除这些二元体制的前提下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真正认识到这个症结所在,还是最近这些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任务基础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7]从而使解决“三农”问题进入了目标明确的实质推进阶段。

从我国城乡文化差别来看,二元化的制度对固化和强化城乡差别、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长期倾斜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理论实质或根本任务就是破除城乡文化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本质上看,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尊重城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着力破除文化二元体制的束缚,消除城乡文化鸿沟,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和发展空间,建立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说,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最终实现城乡文化差异互补基础上的共赢与融合,进而达到一体化的理想境界。

四、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容

(一)以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理念,牵导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成为城乡文化发展新的价值理念、现实关切和政策取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方面,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改革目标;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议题,提出到2020年要使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并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等,处处彰显着我党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文化民生上的主动担当。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精髓,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更是引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一条红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特别注重理想、信仰的价值和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着力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具体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种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人们在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质、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平台,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部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一,就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农村文化明显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此战略高度上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8]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也就成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依托和重要抓手。具体而言,从实践取向上,要以农民、农村和中西部偏远地区为重点,在财力、人力上给予重点倾斜;从发展机制上,要使城乡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从发展路径上,要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原则,不断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的供给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等。可见,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必须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契合其主题要求,把握其建设机制,才能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平台。

(四)以农村和中西部基层地区为重点,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农业大国的实际,客观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在“保基本、重基层、惠民生”。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基层地区为重点增加文化服务总量,推动文化资源和公共财政向基层农村倾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坚持公共文化的重点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导向,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坚持从群众文化需求入手,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保障、基本服务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体区域。

(五)以统筹城乡为根本方法,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基本方略。我们讨论城乡统筹,不能仅仅讨论经济上、福利上怎么统筹,更应该关注文化上怎样实现统筹。文化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正确处理城乡文化领域内部矛盾和外部失衡关系的科学思路和根本方法。并且,“自觉统筹中国城乡文化发展,是衡量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尺度”[19]。因此,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就要坚持用统筹的理念和方法,着重从城乡文化制度功能和发展规划上,统筹好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国内和国外文化资源等重大关系;就是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农村对城市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建立城乡文化互动互促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要统筹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其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枏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祝影.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4):34-37.

[3]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9):23-26.

[4]高善春.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6):32-3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33.

[6]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0-131.

[7][8][9][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240、243、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

[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14.

[15]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16]王列生.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2-08-21.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

[19]李君如.文化自觉与城乡文化统筹[N].北京日报,2012-03-12.

篇5: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一、现状及成效

1.城乡规划管理逐步完善。一是规划体系有序推进。立足规划先行,努力突破规划编制滞后的瓶颈。中心城区规划向318国道以北拓展,重点编制完成了《荆州区总体规划(2011—2020)》以及荆北新区、华中农高区、临港工业新城等重要片区控详规划,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古城周边7镇两场总规编制完成,规划面积达到1 100公顷,控规编制今年内全部完成。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增加建设用地预留区1 300公顷。重点中心村规划编制按照“四规合一”(社区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要求扎实推进,目前全区24个中心村、55个支点村规划已进入评审阶段。二是定位更清晰,重点更明确。根据《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荆州区全域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北片区”、“城南片区”、“西南片区”和华中农高区、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3+2”新城新区组团式发展格局雏形初现,现代商贸示范区、工业新区、旅游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得到加强,弥市镇、川店镇被纳入城镇规划重点建设镇。三是组织更协调,权责更清晰。坚持以规划引领全区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征地、统一供地制度,不再受理和审批村(居)民个人建房申请,禁止村(居)民个人零星建房,严格控制零星开发项目,在中心城区和集镇规划控制范围内禁止零星建设,并对零星建设作了严格的界定。

2.城乡基础建设亮点纷呈。一是中心城区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核心区的带动引领作用,以第三产业为支点,辐射周边乡镇,转移农村人口,提高非农收入。二是集镇建设、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三是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四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3.城乡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中心城区周边的石油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食品工业、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工业园区按行业进行了分类布局,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4.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便民服务长足发展。2013年底,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7∶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五化”村卫生室总数已达到56家,“四化”标准化卫生院年内将达到5家,做到基本覆盖全区农村。

5.城乡社会保障明显加强。2013年,我区城乡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6.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按照大城市管理理念,实行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让镇村在集镇和农村新社区工作中人、财、事权责统一。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对违建控管、环境整治等细化打分,真正做到责、权、利对等。健全了镇级规划职能机构。城市、农村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健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包括城乡统筹力度不够大、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不过硬、城乡环境面貌不够靓、城乡产业支撑不够强、城乡资源利用不够好、城乡公共服务不够优和城乡基层组织不够强等诸多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1.学习先进理念,构建核心“框架”。荆州区区情特殊,推进城乡一体化决不能贪大求洋,简单地搞规模扩张、人口聚集,要坚持顶层设计、科学指导,统筹发展、分步推进。一是要健全领导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全区工作一盘棋”,加强全局意识,强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督促检查等工作。二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牵住困难的“牛鼻子”,合力攻坚。把搞好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强化生态保护、完善农民宅基地管理、抓好现代农业扶持政策、深化土地改革、完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强化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障体系等作为我区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点,在跨部门工作中建立健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实绩联考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城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三是要明确建设阶段。按照“以点带面、城乡互动、先易后难”的原则,梯次推进新城新区建设、老城棚户区改造、乡镇集镇扩容提质以及中心村建设,抓紧做好交通完善、设施配套、产业支撑、社会保障、环境宜居等方面工作,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一阶段,做好设计。主要是完成组织领导、规划编制、政策制订等顶层设计及相关架构。第二阶段,抓好试点工作。第三阶段,连片推进。“园、城、乡”基本连接成片,乡镇集镇和中心村竞相发展,城镇布局初具雏形;第四阶段,无缝对接。荆州城区几大片区全面“无缝对接”。

2.严守规划“导向”。一个严谨科学的规划,就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严格管控的规划,就是最大的节约。要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全面完成区城乡一体规划,做到规划“一盘棋”。一是要加强规划衔接。要坚持“全域规划”,让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更清晰。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强化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电路网水系等规划的指标衔接。二是要完善规划体系。在原有“四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完善交通网规划、教育事业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市政设施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三是要做深规划链条。在当前已有控规的基础上,强化城市策划,由“二维规划”向“三维规划”推进,让规划最终达到控制单体建筑建设的效果的目的。同时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功能、空间、景观、文化的融合。四是要严格规划管理。严格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执行一个法、建设一盘棋”的原则,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打造靓丽“风景”。一是要分区域布局。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强化片区规划理念,打破行政界限,推进“三个集中”,优化开发格局,形成全区域统一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的城乡建设新格局。结合“四区”建设的发展定位,加快构建“3+2+5+24”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努力形成“以主城区为龙头、以乡镇集镇为骨架,以中心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框架体系。“3”就是做大做美三个片区,即城南、城北、西南片区;“2”就是打造两个新区,即华中农高区和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按照一平方公里一万人规模进行打造。加快启动临港工业新城商务中心建设,完善园区金融、商务、公租房、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鼓励支持开发区建设标准厂房,为企业“拎包进驻”创造条件。“5”就是规划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将纪南按旅游型城镇打造,将川店镇打造成为“四化”引领示范区,将李埠打造成工业港口、农业型城镇,将弥市打造成农工贸型重镇,将郢城打造成商贸交通型城镇。“24”就是建设24个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即以城乡交通为纽带,在全区规划建设24个中心村或新型农村社区。通过镇村规划编制,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在全区选1个规模大、人口多、基础好的中心村,加快水、电、路以及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形成“乡镇集镇 + 中心村”的模式,努力建设具有田园风光和现代气息的新型农村。二是要分类别改造。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各地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区要保持城乡之间的差异化特色和互补性,要重视挖掘乡村生态文化资源,提炼地方建筑元素,鼓励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原则开发建设,凸显地方特色和风格。城乡一体化并不等于城乡一样化,而是在空间形态上要城乡有别,要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社会形态上,实现城乡一体,使广大农村既能保持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要科学定位各镇村功能,对城中村,采取拆旧建新改造;对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采取辐射合并组建;对集体经济条件较差的一般村,主要进行环境整治;对有丘陵风貌、特色产业的村,主要进行生态和景区打造;对文化名村,采取复古修复修建;大力营造变化有序、错落有致的乡村空间布局。三是要凸显文化特色。没有文化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是没有生命力的。配合古城风貌,古城内建筑均突出以“青砖灰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为格调的明清风格,古城外民居打造突出楚文化风格。同时深入挖掘沿线的人文风俗、历史典故和文化底蕴,优先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旅游点。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中、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生态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强化政策支持,围绕综合保护古建筑与存有环境,深入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编制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整治村落环境,全力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工作。

4.夯实产业“底盘”。产业聚集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命线。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一是要突出工业经济。我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而周边又缺乏强有力的工业城市辐射。单纯依靠农业和服务业难以支撑城乡一体化。为此,必须高举“工业兴区”战略大旗,坚定不移做强城南经济开发区,坚定不移做强石油机械、造纸包装、农产品加工等百亿产业。二是要壮大集体经济。突出“富民强村”,通过宅基地整治、村级留用地政策发展经济、打造村集体经济增长点。资金、土地、规划要素向农村地区倾斜,全区当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指标总量的10%用于农村新社区建设,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按照“土地入股地生钱、劳力入股立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的思路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三是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各项工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涉农网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唤醒土地“财富”。推进城乡一体化,核心是改革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从过去偏向城市,转变为兼顾城乡;从过去单向索取,转变为双向互补;从过去低偿征用,转变为等价置换。当前,我区用地指标有限,既要保红线,又要保发展、惠民生,必须按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走“节约优先”战略,扎实推进挖潜节地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是要盘活存量。可以探索实行“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双置换(即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市社会保障、以宅基地使用权换城镇和新社区住房),走出一条具有荆州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道路。全面开展低效闲置土地清查工作,利用农村土地确权改革试点契机,大力探索推进农村股份化改革,提升生产规模化程度。二是要优化增量。提高用地准入门槛,严格项目准入制度,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投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按照有保有压,严格耕地保护,优化供应结构,优先保障民生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对产业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能耗及环境影响小的项目用地,优先土地供应。三是要提高质量。对于低效用地,通过“两退两进”(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来腾出空间,发展投资强度高、占地面积少、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大的更高层次产业,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6.力求服务“均等”。城乡一体化化决不是新一轮“造城运动”,它是要让城乡居民就业、收入、福利和公共服务均衡,让进城农民生活得更好。一是要路网先行。突出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互动,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产业聚集、人口集镇承载功能。二是要服务先行。按照服务设施社区化的要求,围绕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全民增收,加快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综合服务体系。三是要环保先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完善城乡固废、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网络、环卫管护长效机制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卫体系。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坚持与水为邻,与水为伴,打造湿地文化、建设清水之城,从严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打通荆州区内外围水系圈,实施护城河生态引水工程,努力实现江湖连通,打造荆州古城周边250公顷湿地生态公园。加快湿地保护、生态公园、道路绿化、绿色长廊、村庄绿化等建设步伐。围绕绿色通道、城市绿地、村庄亮化和水廊绿化四大重点,探索建立道路建设和绿化同步推进机制,新城绿化突出景观建设,老城改造抓好住宅小区、生态公园绿化完善,农村绿化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家园行动,加快引江济汉运河两岸50米风景带建设。

7.构筑富民“根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深化认识。要正确认识荆州区的资源禀赋,结合村情乡情,在更高层面谋划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把土地集中起来,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民按股分红,还可以在园区务工;把劳力集中起来有组织开展培训,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让务工者随时感觉有组织,有家的温暖;把农户资金集中起来抱成团搞产业开发投资,小钱办大事。二是要提升能力。系统组织基层干部学习城乡一体化相关知识,学习增减挂钩等土地政策及市区两级相关规划政策。三是要健全机制。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依据,探索建立村干部考核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各镇村发展定位,实行差异化的城乡一体化考核体系,把城乡一体化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大课题、大战略,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需要一步到位地“划”,更需要一步一步地“化”,一步一步地“走”。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全区人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实干,“荆州路径”就一定会拥有更多思想的厚度、实践的深度、民生的温度,就一定能够汇聚“荆州力量”,为振兴大荆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新时期“四化”同步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荆州区城乡一体化现状和问题的调研,结合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提出更新理念、构建核心框架、严守规划导向、打造靓丽风景、夯实产业基础、激活土地财富、力求服务均等、构筑富民根基等建议,对荆州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类似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篇6: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关键词】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大对衡水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对服务于当前衡水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1.衡水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衡水市城乡文化发展中对文化建设投入呈逐年增长,并且取得 了成效,城乡文化差距也逐步缩小,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等。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资金、专业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影响,衡水城乡文化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尤其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综合性的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处于摸索阶段尚不成熟。

2.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2.1各级干部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文化观

(1)要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虽然我们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给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是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要转变小文化意识,树立大文化观念。改变过去认为文化就是唱唱跳跳的狭隘理解,确立大文化的观念,充分挖掘区域优秀文化资源,如:有关民间传说、民间手工艺制作、流传的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诗词歌赋、实用技术等都是文化,都可以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打破“城乡分割”的思想观念,解绑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能够在发展中相互融合,统筹协调发展。

2.2建立以城带乡的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帮扶力度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指出,在“十二五” 时期,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因此,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要建立以城带乡的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帮扶力度。实现在文化上的城市哺育农村,运用城市自身优势大力支持文化下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农村带去新鲜文化元素,同时农村也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城乡统筹互动,优势互补。为此,一要创造良好的城乡文化交流环境,开展多层次、各种模式的文化合作,在助推城乡文化整合的同时,提升乡村文化的竞争力;二要注重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秀经典的城市先进文化走进农村,与农村本土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有本土特色的适合农民需要的乡村文化,服务于城镇居民。三要在人才队伍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农村来说,强化乡村文化的个性,要发挥乡村文化的优势。文化个性体现一个乡村内在的个性魅力,它培育了固有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个性特色。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乡村必须注意强化自身的文化个性,以便在城乡文化的整合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在参与城乡文化整合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城市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从而提升乡村文化的质量。

2.3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

文化设施建设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整体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城市,重点推进以完善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品位为切入点,能够体现时代气息和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的覆盖率;在农村,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以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大力扶持乡村文化活动室的建立,通过层层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形成最基础的地方文化设施体系。从而带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二是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意识,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同事农村地区也要主动的从外面招商引资,把一些优秀的文化企业引进来,结合本地优秀资源,发展本地文化产业,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载体,逐渐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三是加快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城乡结合部,合理规划、布局文化、体育设施和各种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让城乡居民真正享受文化设施建设带来的服务。

2.4要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保护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为重点的农村文化产业

篇7: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0 引言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 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 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 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本文主要围绕陈塬办事处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线, 针对陈塬办事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陈塬街道办事处地处陕西省商洛市商洛商州区西郊, 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川乡镇, 辖区面积30.18km2。全办共辖10个村, 1个社区, 90个村民小组, 共有4448户, 14742人, 共有耕地面积6813亩, 2012年全办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1559万元。

2 陈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2.1 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 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为了各地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蕴涵着无限商机和开发利用价值。陈塬办事处境内有双乳山、闯王寨历史文化遗迹等, 近年来已经吸引了商州城区众多市民慕名而来。随着陕-沪高速公路和西商高速公路的开通, 外地客流不断涌入, 更给当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2.2 畜牧业发展优势大

陈塬办事处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川型的乡镇, 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较好, 主要类型是农区畜牧业, 以饲养牛、羊等为主。陈塬办事处牛出栏数从2009年的400头增加到2012年的569头, 年平均增长率为14.08%;羊出栏数从2009年的200只增加到2012年的276只, 年平均增长率为12.67%。近年来由于政府的积极指导、扶持以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大, 畜牧业开始转变为规模养殖, 畜牧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3 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陈塬办事处紧邻312国道和西-合铁路,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新一轮建设, 特别是沪-陕高速公路、西-商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 将会使陈塬快速融入到西安1小时经济圈, 给陈塬带来一条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势必有效改善陈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吸引更多的资金, 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 有利于群众开阔视野, 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这种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进而逐步告别封建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 激发当地群众的致富意识。

3 陈塬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劣势

3.1 农业生产落后

陈塬是一个半山半川的乡镇, 一般来说都以种植业为主。2007年人均生产粮食308kg, 2012年下降到291kg, 粮食总产量从2007年的4420000kg, 下降到2012年的4284000kg, 可见陈塬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这主要是由于陈塬虽然地域广泛, 但是50%以上地区为山地, 裸岩, 陡坡限制了大规模耕作。再加上水利设施、水肥、土质、乡村公路等生产条件差, 农业产出效益低, 政府投入有限、财政乏力, 农业结构单一, 商品化率较低。

3.2 失地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7],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类城市建设与投资项目越来越多, 使得大量的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失地农民并未太多收益, 反而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 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3.3 培育新农民步子还较慢

目前, 陈塬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 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比例较少, 整体素质不高, 尤其缺乏温室大盆种植、食用菌栽培等职业技能, 并且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不少人只图眼前利益选择外出打工。由于以上原因, 既会影响现代化农业设施的发展, 又会影响新农村建设, 从而导致城乡一体化滞后。因此, 只有培育新农民, 使其提高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掌握促进农业发展的真本领, 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收,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稳定核桃、水杂果、食用菌及设施蔬菜等传统主导产业。要加快对传统农副产品的提质升级和包装宣传, 使传统的农副产品尽快转化成为专业化、区域化和特色化的产业, 向产品的深加工要效益。同时, 注重生态建设, 走林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增效益的道路, 开发绿色林业资源, 从而实现山变绿, 水变清、人变富的目的。再者, 还要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在保护当地优质品种的基础上, 不断引进优质良种, 提升陈塬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二要建立专业化的畜牧产品购销系统, 进行加工、冷藏和运输一条龙服务, 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增强农牧民的信心, 从而促进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4.2 加快培育新农民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 文化程度较低, 因此, 可以通过对农民教育、培训等方式,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通过农家书屋和网络课堂来加强对农民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成为商州区城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4.3 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 对现有的村庄、屋舍、道路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把小村建设成为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 这样也可以节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 也便于管理。

参考文献

[1]郑会霞.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思考[J].学理论, 2011 (34) :80-82.

[2]李善峰.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7) :15-17.

[3]梁颖.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东公路, 2011 (5) :35-36.

[4]商洛市统计局.商洛统计年鉴2010-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2013.

[5]王鹤龄, 王润元, 刘春芳, 牛俊义, 黄文德.基于退耕还草的村域农牧结构优化生产模式—以甘肃省镇原县北庄村为例[J].草业科学, 2008, 25 (4) :70-75.

[6]高利峰, 张磊.少数民族地区镇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初探-以镇安县茅坪镇为例[J].价值工程, 2012 (1) :45-46.

[7]赵士寿.活地增效正当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 2001 (2) :101-104.

篇8: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关键词 文化“失根”;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文化

一、文化“失根”危机的现状与问题

城乡之间的文化断根,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使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大批在城市融不进、在农村回不去的“摇摆人”。他们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属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么遥远,造成了他们只能游离于城乡的边缘,成了真正的“文化无根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进,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步消亡。在农村,代表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消逝,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的消逝。生活方式的转变正是文化“失根”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2.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在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乡村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淡漠和紧张,人们的安全感丧失。在乡村,赌博、打架斗殴、暴力犯罪的现象也不少见,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

3.传统乡间伦理价值制度解体

在现代物质社会的引领下,乡村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原来传统的伦理价值制度已经被解体。有专家表示:“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住在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呢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

二、文化“失根”危机形成的原因

1.文化“失根”与城乡文化的不融合

文化“失根”和城乡文化的不融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育,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积淀的传承同样离不开教育,而城乡文化融合也离不开城乡教育的统筹和整合。

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障碍

学术界现在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界定,这就使得学者及大众对它的理解有所不同。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根据城乡个区域各自之间的优势与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3.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有认识障碍,而且还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很难去实施。

三、解决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而城乡文化教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文化危机和教育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按照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教育 ,无疑已成为解决“无根化”危机的必要之举。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深入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

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2.加强对乡村中小学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问题,按标准配备教学设施、技术装备,大幅度改善乡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加大对乡村教育转移支付和均衡配置的有效机制,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同质的教育资源。

3.加大城乡教育沟通,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城乡一体化

文化“失根”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各成体系,才导致他们陷入“农村回不去、城市融不进”的尴尬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要加大城乡之间的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拓展沟通多层次模式,形成沟通长效机制,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与城市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协调的教育文化。

4.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改革

文化“失根”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在制度问题上,有很多的实践操作都是要在制度上面付诸行动的,如果制度没有改革,很多的实践措施就会难以实现。因此,制度改革更具有挑战性、风险性和艰巨性。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就很难实施,即便是实施了,也是一体化质量、水平等都会远远低于理想状态,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相关文章:

黄州区历史文化04-14

黄州中学04-16

黄州苏轼范文05-16

黄州公交范文05-16

苏轼黄州范文05-17

黄州时期苏轼04-15

黄州区白潭湖水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05-01

苏轼在黄州范文05-21

黄州公交路线范文05-27

黄州时期苏轼范文05-27

上一篇:《整理和复习:比的认识》教学反思下一篇:新协管员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