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水乡歌》教学反思

2024-05-08

诗歌《水乡歌》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诗歌《水乡歌》教学反思

在《水乡歌》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以画激趣

在开始学习之前,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画,比赛看谁画得像,画得快,看以闲笔,实则是教者在一次下乡试教时灵感突现偶得之,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让学生兴奋起来了,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并且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师生关系融洽,亲近起来,便决定比赛那天也采用这个小环节,事实证明,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发挥了以上所说的作用,还为精读部分以画促读作了很好铺垫。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放水乡影像,让学生对水乡的景色有了初步感知之后,紧接着配以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文本语言,学生对教材有了较全面的认知,能够直接反馈水乡的典型特征是三多,即水多、船多、歌多。通过一番看、听,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的风光,再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己感知、体悟,在交流不懂的问题后,及时地把相关问题归类,如字“渠”“驳”的理解,先教给方法,“歌”和“曲”都是人唱的,意思相近,可以组词“歌曲”,那么“驳”是什么意思?学生经过老师的示范和指点,很快就能想出“驳”是“船”的意思,可组词“船驳”,“渠”有“河”的意思(是人工开的河),可组词“河渠”,字词的理解也体现出目标的整合,相对地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精读,以画促读。

在三段的精读时间内,设计以画促读,创设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出来。画要画好,课文必须要读懂,学生便饶有兴味地去读课文了。三段的画方法也有不同,第一段在充分读之后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得出水乡水多、水绿、水清,先读好这一段再指导学生作画。第二段在自由读后,请一位学生画一只船,教给方法,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教师画上云朵,由画到文,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由画促想,这么多船在干什么?水里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在小组充分交流后再作画,有感情读第二段。第三段以画设问、促读,歌可以画吗?先自读第三段,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师小结,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么多的帆船你能听到他们在唱歌吗?这一段虽未画歌,但通过图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认识到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真正做到以画促读,未着笔墨却体悟深情的目的。

三段学完以后,继续以画促进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画什么?楼房、小鸟、树木等,揭示出“鱼米之乡”,进一步认识水乡风光优美,作画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四、积累,配乐背诵

在教师小结课文之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上音乐,会背的学生站到讲台前,以类似大合唱的形式为一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如读的不够充分,不到位,精读部分能读懂了,但离读美还有一些距离,画是本文设计的一个亮点,但同样是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画得不够细致,教师的具体指导没能显示出来等等,上好一节课是要千锤百炼的,我相信,经过不断思考,我会上得更好!

篇2:诗歌《水乡歌》教学反思

之后的两个小节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选其中一个小节来探究,方法和学习第一小节时是一样的,就是要想象出画面。学习第二小节的学生说,水乡船多,躺在船只上,船只随着清风水波飘荡,人也好像飘荡起来,多么舒适,多么自由!所以朗读的时候要读出点自由舒适的味道来。学习第三小节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水乡歌多,为什么文中说“装满一箩又一箩”,歌怎么能用箩筐来装呢?其他学生也帮着一起思考,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思是歌多得要用箩筐才能装得下,有的学生认为水乡人民用箩筐来装丰富的水产,心中高兴自然要歌唱一翻,所以文中说“装满一箩又一箩”其实是指水乡人民生活富足而美好,所以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快乐幸福的感觉来。

篇3:诗歌《水乡歌》教学反思

一、紧扣教材, 各段突破

诗歌通常由几个结构相似的小节组成, 句型相似, 字数相当, 如果每段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则势必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 同时使课堂了无趣味, 因此必须对相似段落各个击破, 根据每段的语言特点寻找不同侧重点,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水乡歌》一共三个小节, 每一小节都用同样的问题开头, 每段的句式都很相似, 针对这一特点, 我在三段教学中寻找不同切入点。第一段, 详细分析文字的写法, 分两步走:首先, 让学生找找为了说明水多, 诗人描写了哪些和水有关的事物, 学生能分别找出“渠”、“河”、“池塘”、“绿水”、“清波”, 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都是能装水或者是和水有关的事物, 写这些事物多, 就能充分说明水多, 从而明白诗歌精心选择描写事物的特点。第二步, 让学生细读课文, 看看为了说明这些事物很多, 精心选择了哪些词语, 然后进行以下词语的品析“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通过词语的品析, 感受诗歌在选词造句方面的精当。教学第二段时, 这些具体事物和精彩词语只是一带而过, 重点选择打比方的句子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这个句子, 分三步走:1.找出打比方的句子, 说说是把什么比成了什么。2.看图说说为什么把白帆比成白云。3.感受这个句子描写的美妙, 进行感情诵读。教学第三段, 选择学习的难点“装满一箩又一箩”进行重点分析, 箩是用来装鱼装虾的, 怎么能装歌呢? 通过看图想象, 让学生明白, 其实这里是把歌比成了鱼、虾, 表达了渔民们丰收的快乐。通过多次诵读, 感受词句的美妙。

这样在三段教学中, 找到不同的突破口,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彩, 而又没有一种重复啰唆的感觉, 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步凸显。

二、渗透学法, 有效训练

对于二年级孩子, 我们要加逐步强学法的渗透, 让他们通过一篇篇文章的学习, 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 以此进行自主学习。

在《水乡歌》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背诵方法, 在第一段的指导背诵时, 我采用了“填空背诵”的方法, 让学生填写一些关键字词, 从而将课文背诵熟练。在第二段的教学中, 我又渗透了“熟读成诵”的方法, 让他们明白, 只要多次朗读, 就能逐步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另外, 进行“看图想象背诵”的训练, 分三步走:先让学生看着文字, 对照图片, 在心中留下一个印象, 然后将文字去掉, 让学生尝试背诵, 最后, 将图片隐去, 让学生直接想象背诵,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让学生逐步掌握了背诵这类文字的方法, 可举一反三。

三、层层深入, 回环复沓

诗歌是非常精炼的文字, 值得反复诵读, 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 投入朗读, 但不能让学生在多次诵读中有枯燥之感。

《水乡歌》的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千首曲 , 万首歌 ,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 在让学生理解了“装满一箩又一箩”这个难点之后, 先让学生欣赏甜美的《太湖美》, 接着采用欣赏图片、层层深入、回环朗读的方法, 出示这几幅水乡的图片:鱼虾螃蟹图、荷花丛图、水面蓝天白云图, 图片下面出现了这句话:“千首曲, 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然后开始层层导读:这甜美的歌声飘荡在鱼虾河蟹中, 读——— (学生一读这句话) , 这悠扬的歌声, 飘进了荷花丛中, 读——— (学生二读这句话) , 这柔柔的歌声飘到了蓝天白云底下, 读——— (学生三读这句话) , 这动人的歌声, 久久地回荡在水乡, 也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读——— (学生四读这句话) , 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 感受了歌声的甜美, 感受了水乡的新生活, 感受了水乡人的幸福, 勿用多余的语言, 理解便水到渠成。

四、巧用媒体, 渲染诗境

诗歌描写的画面通常都是非常唯美的, 因此吸引学生进入情境, 是帮助理解的好方法。媒体的选择相当重要, 但不能显得过多过滥, 以致冲淡文字的韵味, 所以一定要有效地选择媒体。

教学《水乡歌》时, 我尽量采用简单、平易的媒体, 在关键时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教完第一段, 感受到水乡水多这一特点之后, 我放了一段淙淙的流水声, 配上这样的画外音:“水乡, 真是个水的天堂, 水的世界, 让我们在淙淙的流水中, 再次感受水乡的魅力!”课堂气氛非常和谐, 诵读伴着流水声, 美好的文字就这么一点一滴地开始浸润孩子的心灵。

在教学“唱咱水乡新生活”这句时, 我穿插播放了一句《太湖美》的歌声, 甜美的女歌手将太湖的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很长, 但是我只选了一句“太湖美, 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循环播放, 因为只放了一句, 学生感觉意犹未尽, 紧接着让他们继续进入文字, 有感情地诵读,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次的媒体使用是在全文教学结束之后, 出现三小节文字, 让学生观察三小节文字的特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白, 诗歌的文字通常结构相似、句型相同, 朗朗上口, 甚至可以谱成曲、唱成歌, 因为这已经是下半节课了, 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 我播放了歌曲《水乡歌》, 歌词就是这篇课文的文字。学生在欣赏歌时感受到了诗歌文字的魅力, 有的甚至开始摇头晃脑地唱起来, 这样的课中休息与课堂教学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

篇4:《水乡歌》教学设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学生齐读:水乡歌)

上节课啊 , 我们熟读了课文,大家知道了这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的三多(板书:多)一是水多、二是船多、三是歌多(同时板书:水船歌)

过渡:(指板书)那课文具体是怎样描写这三多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体会。

二、学习第一段。

我们先来看水多。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你从哪些词读出了水多?

(指名学生汇报:千条渠万条河一个连一个处处)

看课件下方插图,师解疑”渠”: 这是我们江南水乡特有的水田,这条长长的像河一样的带子,也就是课文中说到的“渠”,只要渠里面有水,庄稼蔬菜他们就能喝的饱饱的,长的壮壮的。渠多吗?那河呢?池塘……?多吗?(生答:多)

师:那就好好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当我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我觉得小河非常多,池塘也很多 (还有谁来说说你读到的画面? <我看到了一个一个的都是池塘>(师:是啊!一个连着一个,密密麻麻。 ) <我看到了 到处都是水,数也数不清的河渠和水塘>(是啊!处处就是到处这里也是水那儿也是水))

师:会读书的小朋友不仅能读出字面的意思,还能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更美的画面,你还会看到什么?(不会就再读课文)水底会有什么呢?

(预设:水底有很多鱼虾在那做游戏。

水底还有威武的大螃蟹,正在那悠闲地吐泡泡。

水很清,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很美丽。)师:是呀!当你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时,心情一定好极了,那

能不能试着把你心里所感受到的读出来呢?

(指名学生读),评价。

师指导看图: 大家看数不胜数的小河和水渠布满了水乡的每一个角落,湖面上到处都有水,水底鱼虾成群,甚至连你们开心的小脸都倒映在水里,这样的水让老师忍不住想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带着老师去水乡慢慢地看水吗?首先邀请男生与我一同前往,齐读第一节。

女生再齐读第一节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船多。

过渡:水乡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底游动的鱼虾和螃蟹,这么多的鱼虾吸引了很多的船儿来了,水乡的船多吗?读读第二节。

老师介绍“驳”:在水乡有很多这样的船,这些船长的方头方脑的,肚子里能装好多的货物呢。这就是“驳船”,书上有个词说驳很多“万只驳”。

“千只船,万只驳”都是说船很多;我们想象水乡可能会有哪些船呢?

师指导:水乡不但有渔船,驳船,还有货船和游船,想一想,水乡人乘着这些船干什么去了?(预设:他们有的在打渔<是啊说明水乡的鱼虾很多 > 有的在装载货物(是啊水乡的物产很丰富,这才会吸引那么多的货商前来)有的在带游客游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游客呢?)(因为水乡的景色很美)

师:水乡人民乘着船儿每天早出晚归,为幸福的生活而忙碌,你来夸夸他们!(出示:水乡人民真()。预设:勤劳)

师:是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么多的鱼虾水乡人民根本都吃不完,聪明的水乡人就想到了把这些水产品用船运到祖国各地,让其他地方的人也可以吃到美味的鱼虾。

这节里还有一个打比方的句子也是说船很多的,把白帆说成是(云朵),插图上有白帆,你们找到了吗?你觉得白帆和云朵有哪些相像的地方?说的真不错,为什么不说“白帆一片像云朵”呢?从“片片”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怪不得书上说“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就这两个“满”字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湖面上有船,小河里有船,就连水渠里都飘着船呢,水乡的船真(多)啊!所以才会(飘满湖面飘满河);

师: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船,总觉得它很神奇,可以在水面上航行,现在你就是水乡的孩子了,请你来自豪地读读水乡船多的部分。带着对家乡的喜爱、带着自豪再读一读这一段吧!

(指名读)

评价语: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很多船儿飘在湖面上!

指名读,3、4个同学一起来。

评价语:这儿也是船,那儿也是船,千只船,万只驳,湖面上可真热闹,老师都看不过来了,老师想请你带着我把水乡的船而看个够。师问,女生接、师再问,男生接。一起齐读。

四、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歌多。

师:水乡水乡,水多,船多这个我们都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还会歌也多呢?我们一起去水乡太湖看一看,听一听就会明白了(录像:太湖美)说说:为什么说水乡歌也多?

(引导:丰收了,高兴啊 ……

师:他们唱的歌多吗?用文中的词回答,

(千首万首一箩又一箩)

过渡:歌儿真多,他们都在唱什么呢?

“唱咱水乡新生活”,水乡人们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师讲解:水乡的水孕育了水底的鱼虾,水乡的船儿又将这些鱼虾运往祖国各地,渔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这就是----(生:新生活),那就用你们的朗读带我们去看看水乡人们幸福的生活吧,自由练读——三小组站起来赛读。

五、熟读成诵,深化主题

现在有个外地小朋友想来水乡看看,你准备带他看水呢?看船?还是听歌?我们都知道导游可是都不带书的,试着把课文背出来。

水乡人民的生活真幸福啊,你们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背吗?女---水多,男生--- 船多,一齐---歌多

告别了水乡,我们要重新回到城市里了,在离别水乡的这一刻,你最想说什么?“水乡……”心里很高兴,有你们的爱,水乡会更美。

六、自主迁移,以读促写

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东西,回家后大家自己仿照课文写一写。

篇5:水乡歌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必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首先得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样的调动也必须是合理地、有效地,所以在导入新课阶段,笔者利用多媒体能使音响画面结合的优势,让动听相融,配以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学生的求知欲不知不觉地被激发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初读课文阶段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读课文。首先,教师充满感情地配乐范读,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美。接着,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并进行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第三步,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扫除障碍,学生基本已能做到正确。

每一次朗读都应有不同的要求,要能让学生有不同的甚至进一步的理解和发现。接下来的两次读课文,笔者均提了具体的要求。

自读自悟阶段,让学生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这样一来,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水多、船多、歌多。并以此抓重点字词指导读好课文,使学生能流利地朗读。

鼓励质疑阶段,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三个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后,给其自由选择问题的权利,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课堂形成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讨论激烈,说得也很有道理。教师则在一旁扶持指导,简单的问题当堂解决,而有难度的就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引出了道儿,埋下了伏笔。这样的教学设计唤起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课文的内在深意。

篇6:水乡歌教学反思

第三党小组李艳萍

这是一首新诗。教师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水乡特点,勾画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教师抓住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小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指导朗读中充分借鉴了江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句押韵,读出了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篇7:水乡歌教学反思

有人说,教育是一堆细节,教学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这里我就对《水乡歌》一课的教学作如下反思:

一、精彩的细节,来源于精心的教学设计

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两者是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的。正如古人所说的:“聚沙成塔,汇水为渊”,多个细节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而设计好的一些细节也应该放在学习整体中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细节”,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想法、一种理念。理念是细节的升华,而细节则是理念的具体操作。

设计1:

在学习了1、2两小节,我设计了仿写环节。

水乡不仅说多,船多,物产多得也数不完,你瞧――(PPT)

(藕多、鸭多、菱角多……)

你能学着说一说吗?

如:

水乡什么多?

藕多。

千支藕,万支藕

装满一篓又一篓。

水乡什么多?

藕多。

千支藕,万支藕。

装满一篓又一篓。

营养丰富又可口。

反思:《水乡歌》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小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诵的好材料。其实让学生读读背背即可,动笔写,反而写不出诗歌的美。

设计2:课后作业

收集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你也可以试着仿照课文的样子自己写一写哦!)

反思:第一课时,课文还没有背诵,安排这样的课后拓展,显然是不合适的。把字扎扎实实地写好,把文读好、背好,这样的目标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的很不够。

二、精彩的细节,来源于精心的提问

“发明千万法,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首诗不仅强调提问的重要性,更强调了提问的技巧。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问题设计得好,教学环节会一环接一环,层层递进,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问题设计不当,就会造成过程零散、脱节,启而不发,变成教师毫无价值的自问自答。

提问的有效性

设计3:教学课文前,我设计了同桌互相检查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反思:在同桌互读之后,我的`问题是“你觉得你的同桌读的怎么样?”孩子们的评价要么就是“好”,要么就是“不好”。这样的提问和评价效果在哪里,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很准确地展现出来。

三、精彩的细节,来源于生成资源的捕捉

叶澜教授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生成点”,它可以是意外的资源,也可能是错误的资源。教师要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设计4:

教学“白帆片片像云朵”

片片:观察一下这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叠词,说明帆的数量多。前面也有一个这样的词,你找到了吗?)

如果说水乡的荷花多?荷叶多?螃蟹多?

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比喻句,把白帆比作什么?

它们哪里有相像的地方?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说的非常精彩。他们发现帆和云都是白色的,都特别多,甚至还有孩子说白帆在水面上慢慢地飘,白云也在天空慢慢地飘。一个“慢慢地”说的真好,如果在此情境下,我如果能够引导孩子再说说蓝天、碧水这样的背景,那水乡的美一定印在孩子们的心里了。

四、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教学语言的关注

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教师要重视对教学语言的锤炼,要善于组织教学语言,置学生于主体的地位,尽量备详案,使教学有的放矢,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吸引学生。

设计5:

请三位能干的同学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介绍了水乡的什么?

反思:尽管在课堂上没有说这句话,但是教学设计也是自己平时语言的一种习惯体现。三个能干的孩子读了,那言下之意是不是剩下的孩子都是不能干的呢?

同样,在注重教学语言锤炼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中的细节。外出听课,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很多教师往往是这样评价的:“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完整,谁来帮他补充一下?”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已经回答出了问题的两个方面,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面?”我想这样的鼓励性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绝不是没有原则的说好话,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教师的一种课堂机智,是教学应变和教学能力的体现。

篇8:《水乡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 识记2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听音乐, 欣赏水乡的景色美

1.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带我们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时此刻, 让我们一起聆听音乐, 走进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吧!

2. (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屏幕出示江南的风光片) 。大家看, 多美呀!这就是水乡!绿水环绕着青山, 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再看看湖面, 好热闹啊, 好像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 让人心情舒畅。

3.你们喜欢水乡吗?为什么? (师相机概括“白帆如云”、“青山绿水”等优美词语。)

今天, 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水乡, 读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板书课题:水乡歌, 学习“乡”字。

二、读诗歌,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教师配乐《秋湖月夜》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2.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 有没有意见。

3.学生自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想办法解决。小组内合作学习, 互相帮助解决生字。 (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问老师, 问同学, 看拼音, 猜一猜等。)

4.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先试读, 再指名读。 (2) 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 开火车读, 并口头组词。

5.再读课文, 把你认为美的地方多读几遍。

6.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分节读全诗, 及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错误。)

7.这首诗怎么读着这么美呢?你们知道吗? (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 每一节字数相等, 句句押韵。)

8.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体会韵律美。 (齐读)

三、品诗歌, 欣赏诗歌中的想象美

1.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相机板书:“水多、船多、桥多、歌多”。

师小结: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 多美呀!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

2. (出示句子:千条渠, 万条河, 河塘一个连一个) 。 (1) 看这里千条渠, 万条河, 水真多啊!谁想来读?指名读。 (2) 这里是河塘, 那里也是河塘你会发现, 河塘里的水真绿呀!指名读。 (处处绿水扬清波) (3) 师生合作读, 师读第一句, 生读二、三句。

3.水乡不仅水多, 船也多, 看看湖面上, 好热闹啊, 捕鱼的小船你挨我, 我挨你。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节, 边读边在脑海里放电影。 (1) 交流:刚才在脑海里放的什么电影? (课件出示插图和课文) 。引读:白帆片片像云朵…… (2) 同桌合作朗读第三小节。

4.水乡歌更美, 让我们一起听听水乡的歌。 (1) 师放音乐, 生闭上眼边听边想象。 (2) 张开眼, 跟着音乐, 读读这一节。 (3) 过渡:水乡的水多, 船多, 人们的歌也多。水乡人民的生活大家了解得不多, 下面我们看看几张照片。课件放映水乡渔民打鱼的情景图片。 (4) 你看到了什么?这情景, 我们也在哪篇课文中学过? (夕阳·归舟·渔歌) (5) 如果你是这些丰收的渔民, 那么你心情怎样? (6) 齐读第三小节。

四、朗诵诗歌, 感悟诗歌中的情感美

(1) 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2) 能把这首儿童诗背下来吗?怎么背呢?想象背, 看着课文插图背…… (3) 生自由练习。 (4) 生配乐试背。

五、写诗歌, 渗透诗歌的意境美。

(1) 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形成了它独特的美景, 其实我们家乡淮安也是美丽的地方。课件展示淮安风光。 (2) 让我们来当回小诗人, 夸一夸家乡美。屏幕出示句式:家乡美;家乡什么多?________。千_______, 万______, __________。

(3) 生自由练习。 (4) 朗读诗:把你作的诗朗诵给大家听。 (5) 点评。

板书设计:

水多美丽

21.水乡歌船多勤劳

上一篇:新时代辽宁精神感想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