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2024-04-27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精选14篇)

篇1:“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早在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每周都会准时的收看,包括那时候颇受欢迎的《北纬30°中国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以及文化底蕴的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喜欢美食的人,今日再翻看了一下这部纪录片,仍然被其中的各色美食所吸引,同时也为自然的馈赠感动和人民的勤劳智慧所折服。

这部纪录片中的各色美食的介绍,总会以一两位人物的故事开展,记得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介绍到了排骨莲藕汤,这个对于一个湖北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一道家常菜,片中讲述了莲藕从淤泥中如何走上了餐桌。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禁感叹,餐桌上的菜肴,食之美味,来之不易。在享受桌上的佳肴的同时,也许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劳动人民。

厨房里的秘密这一集又激起的我儿时的梦想——当一名厨师,说起来对烹饪的热爱,或许也是源自耳濡目染。父亲做的一手好菜,在工作闲暇之余,总能为我们的餐桌上增添许多色香味俱佳的美味,而我每次在尝完美味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的那份满足和自豪。

片中提到一位李婆婆,和大多数主妇一样,李婆婆不曾受过专业的厨艺训练,她每天炖的汤、烧的菜,既没有美轮美奂的卖相,更没有出神入化的手段。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中国人对“妈妈菜”的眷恋。也许,这也算是厨房里的另一个秘密,那就是每道菜中,总是包含着无法形容的亲情味道。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让我感受到了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而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

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不仅给了我们视觉上更是味觉上的盛宴,但看完这部片子,再对比我们每日餐桌上的各种“食物”,镉大米,地沟油,皮革奶,神农丹种的姜,假羊肉„„,数不胜数的毒害食品,充斥的整个市场,是什么让我们丢失了最初对食物那种尊重的心态,对自然馈赠的感恩?科技在不断发展,良知却在不断丢失,我相信这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期待下一期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期待我们内心能够重新得到一次洗礼。

篇2:“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气将七集全部看完,还意犹味尽。这档节目确实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实,充满了人情味,让观众看到了久违的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珍惜和情感,摄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做纪录片的理念:“摆事实,不讲道理”。

看完了陈晓卿的资料,对于此片在摄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备极高美学修养和热爱生活的导演才能做出如此专业的片子。陈晓卿说一部好看的片子决定于题材、预算和创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题材关于“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必然会受到关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更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然也。这样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能出自这样的团队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精彩的美食世界。(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许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广的传统题材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如:历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礼仪、文房书画、收藏等等,希冀中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带给国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弃商业利益,更多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球,更能净化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让我们感恩于祖先并且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

相信只有这样的节目才纯净、质朴、感动,才更有生命力,为观众所喜爱。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最近,网络上火爆流传着一部介绍中国各个民族地区的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趁着今天心思不定,就打开了网络,好好欣赏一下。的确,通过这部记录片,我还是全面的了解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说好想吃遍中国。不仅仅从美食上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从人文上给予自己内心不少的震撼。

从开始大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深层的含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习俗,甚至是一种信仰。美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留给我们伟大的财富,比如家传秘方。美食除了满足我们的温饱之外,还让我们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个记录片,我们可以看到拍摄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乡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钢精水泥包围的大城市人群,渐渐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质,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事业或者理想,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赚钱的高低成为了衡量我们成败的标准。看着影片里乡村人们单纯的生后,相比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与勾心斗角,很让人开始怀念家乡。离开家乡久了,总有种味道让人嘴馋,这种味道让背井离乡的人在外总是流连忘返,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亲和力,生活的平淡却趣味十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大自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与环境的污染,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当我们走进乡村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我们一种安静舒适的亲和力,能安抚我们浮躁凌乱乃至受伤的心。当你走进宽阔的田野中,生活的许多烦恼顿时消失的无隐无踪,平时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一下子都变得舒坦。当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本质上也就是在消灭自己。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永久不变的话题。

记录片中震撼我内心的是讲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当我们渐渐的长大之后,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再难以感受过年的美好气氛了,过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挤车回到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吃个饭,唠叨唠叨几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车。虽然现在的过年让我们失去了儿时的味道,但是春节团圆的蕴意没有丝毫变化,老一辈的人就是多么渴望有这么几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个饭,这是不在乎物质上的多少,而在于人的参与,只要人参与,精神上就有一种平和的圆满享受。现代的生活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压力让过春节的味道变了。还记得儿时,那是多么渴望春节的来临。春节以来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与一起长大的伙伴玩耍。但是现在,逐渐长大的我们,尤其是还在为事业摸索中的年轻人,一想到春节就害怕,春节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喜悦。我们的心态渐渐的被扭曲,价值观渐渐被误导,生活作风渐渐走向浮躁。有时,当我们远离大城市而走进深林或者高山时,我们就发现原来我们所追求的生活还需要更多的色彩。

篇3:舌尖上的中国

青岛民俗馆: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

瑛飒:有谁是看《舌尖上的中国》跟我一样——泪水比口水流得快的?难得的纪录片——扑面而来的质朴的生动的生活气息能渗入身上的每一个毛孔,让我瞬间就泪流满面了。这才是中国,这才是朴实的中国人!

张艾薇:看《舌尖上的中国》,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隐忍知足。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最后说:“其实在这样一个晚上,吃什么都不重要了。此时在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这是他们全部的希望。”看着那一张张手捧各种米面食或骄傲或腼腆的笑脸,我一下心酸至极。全部的希望,听上去多么绝望。

在柳州河东开家甜品店:竹园竹升面店亮相《舌尖上的中国》不到一个月,竟然遭遇业主敲竹杠,房租从9860元/月涨到18000元/月,店家无法承受,无奈本月18日租期满时关门。高租金最终是转嫁到顾客头上的,如果螺蛳粉也因租金而结业……20年前,广州遍地云吞面,现在呢?

悠悠鱼语: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投入热情并且热爱它,踏踏实实的,就会做出不一般的成绩!让简单的食物也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好!

束霜天: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在片中露脸的广州和平路竹园竹升面馆人气大涨。但房东也要求铺租加倍,竹园竹升面馆不堪承受,贴出告示将停业,另寻店面。真是成也舌尖,败也舌尖。不论是房东还是馆主,都是商人,升价也罢,迁出也罢,等“舌尖”收回去了,谁还会记得舌尖上的东西呢。

业未成心向之:《舌尖上的中国》的片头真有央视的风格,不过毕竟是个美好的影像。

航头统战之家:今天推荐大家观看央视最近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民以食为天,中华饮食文化精致而源远流长。这部片子反映的就是中华各地美食的生态。

篇4: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文化的视觉语言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也是对中国食文化的影像记录。它受到追捧的原因不仅是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氖围,更是国内乃至国外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与探寻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为什么会存在?这与持续高涨的中国热有关,更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

五千年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其中积累与创造的文化元素在世界独树一帜,这些中国元素的发展演变,凝聚了国人的智慧,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食文化的缩影,中国食文化从色、香、味这三种感官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文化。食文化的这三种感官最普遍、最容易、最首先被人民所感受到便是“色”一食物的颜色、食物的色泽。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递的过程中,色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它的视觉语言。当下,我们所感知的中国文化集成了中国历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中国色彩是中国文化的视觉语言。

色彩跨越了国界与时空,它是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与色彩相关的意识形态的体现。探寻视觉语言背后的思想文化语境,感受中国色彩文化的表达,需要追根溯源地从它成为中国色彩文化现象的情境中寻找线索。

在不同的朝代,统治者会以多种形式传递统治思想来实现他们治国安邦的目的。思想的传递则是靠行为的统一、习惯的养成、文化的最终形成来实现。至今秦朝对于中国文化的印记还深深地烙印在陕西一带,镌刻在青铜器上,空灵地回响在编钟之间。这便是探寻中国色彩文化线索的路径与方法:还原到当时当景的主流思想情境中,去感受色彩被赋予的文化寓意,以及它留存至今仍可被发现的文化印记。

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阶段,法家、墨家、儒家这三家集大成的思想流派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最具渗透力与影响力,其中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的形成,推动了中国色彩由“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

儒家看重的色彩不是空间方位色,也不是视觉印象色、情感表现色,而是象征色,是人伦现象界合于“礼”的象征色,它象征着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伦理内容。儒家色彩观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乃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从儒家色彩的观念看来,色彩的装饰暗示人的美德,从中可以发现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色彩艺术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我国戏剧脸谱色彩斑斓,不同色彩化妆赋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儒家“比德”思想直接影响民族色彩观念。如:中华民族崇尚红色,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庄严的品格。儒家色彩美学思想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合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这种象征性的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对于艺术的态度,不同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儒家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将艺术与礼乐结合,而道家则对人为的艺术持否定态度。如老子认为艺术带来了五官功能的退化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毁坏,而庄子认为“文灭质,博溺心”,“文”带来了感觉的退化和情欲的增加,“博”则破坏了心地的纯洁,竭力主张“无为”、“无欲”和“无知”,恢复人们的耳目聪明,实现盛世理想。“道法自然”这种淡泊无为的思想,体现了道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的色彩观,而这又对中国绘画色彩观,特别是对文人画家的色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篇5: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赚钱——辛苦

家国同构——团圆

地大物博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食材,并养育了我们各族儿女。《舌尖上的中国》一场视觉、味觉盛宴,我看到的却不止这些,它不仅包含了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独特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还包括了他们独特的获取食材的方式,过程基本无一例外的艰辛,有些甚至让观者流泪,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太过艰辛。有食材的来历、寓意,以及各个不同的庆祝方式。同一种含义的食物的不同吃法。各种食物的有些方式太过古老,可能你初看时,会不解甚至嘲笑他们,可当你耐心看到最后你会被他们的古老和淳朴而感动,有些古老而神圣的仪式、活动,或者被人们遗弃了,或者被商业化了,可在一部分人的眼里,那任然是他们心底最初和最重要的信仰。(现代化,也让我们失掉了很多古老传统的东西,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可我并不希望,它的保护只是为了另一个商业化。那是应该能真正让人们能沉下心来的一种方式,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在获取食材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懂得遵守和利用自然规律,采完松茸盖上松窝以便下次采摘,在吉林的查干湖,人们捕鱼所用得7寸的网,采竹笋时利用土地做天然的保鲜,根据以往经验捕鱼。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是自然给人们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体现!

生活在山西的孩子好幸福,暂不说那面团的味道,只是看到那

篇6: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

数计院 郑海龙2011031508

第一集“脚步”,没有再如上季那般,那样精致庄重地介绍每一种美食,美食罗列顺序不再以时间或空间为序,切换速度也加快许多。刚看到有评论说是相对之前缺了厚重、显得凌乱,但看下来却是几组材料穿插结合,以情动人,诉说着大中国的乡愁。

“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其实条理很清晰,为食物为生活奔波的人们,穿插起整集内容,成为介绍美食的载体。食物不再是重心,那些采集、制作、烹饪和享用独家美食的人才是这集的主角。

弟弟上大学,因为“蜂蜜营养高”,那就去爬高树去采;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工人,在玉米收成时节回乡,忙碌间隙为子女做得“雷山鱼酱”;全年十一个月在外奔波,走向何方全看天的养蜂人,虽然是妻管严,但顾得儿女有安稳生活??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就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劳作之后,一起享用美食弥漫而起的幸福感,让我等旁观者也不禁动容。

每一种美食的背后,都是对生活最诚挚的尊重;每一次美食的制作,都饱含深情;每一次美食的享用,都带给艰难生活无上的蕴藉。

“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

这是最后的结语,从东海到湖北十堰,从福建到山东,地域辽阔的大中国为各色生活提供了无限可能。然而无论身在何方,甚至是少年离家的外海过客,最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熟悉而又遥远的家乡味道。那熟悉的味道,似远在千里又近在咫尺偏偏触不可及,不曾有半分淡忘偏还历久弥新。

无论是麻辣爽口还是香滑浓稠抑或酥脆软绵,不同的美食味觉都映射出相同的情感印记。有家人相伴,有好友作陪,再配上美食一顿,还能有什么比之更幸福。这样的幸福感又是在“家”里,频频发生。

然而这样说简单又不简单的幸福感,又是许多人都无法时时得到,这些遗憾也在偶有所得中,变得更为珍贵。相聚或是分离,在举杯落泪中,在大块朵颖时,在细细咀嚼之际,乡愁在纾缓也在滋长。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最后的结语总觉得有些突兀,让人联想到那段恶俗的“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曾听某留学党信誓旦旦,极为享受在外漂泊的自在,无论在哪里都能依然自乐,视所谓乡愁作得很。或许人各有异,于我而言,在外漂泊的生活中,总是在心里存着一处空间,安然安放远方的故乡。稍久点回乡,虽不至视故乡的歌为清远长笛,也不会认为故乡在那头遥不可及。但那种回到故乡的感觉,是熟悉乡音、旧时光景、童年玩伴、母亲饭菜交织而成的奇妙体验。

又只有离得远了,离开得长了,才能感受得更为真切。

篇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在电视上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

这是一个美食纪录片,共有八集,我和妈妈看的是第二集,讲述的是中国美食的传承。片中通过播放榨油、挂面、糕点、中餐、海鲜等美食的制作过程,讲述了我国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美食文化,在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这部片子里播放了各种各样的美食,看得我直流口水,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还有美食的神奇制作方法,比如:北方人制作的挂面,面在他们手中就像一根弹性超强的绳子,越拉越长、越拉越细,就算底下挂着石头居然也不会被拉断,我感觉好神奇啊!在片子当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一个师傅对他的徒弟们说的话。他收了二十个徒弟,但只有一个徒弟看到了他的绝技。因为这个徒弟最用心、最努力,每次下班她总是最后一个走,只要有剩余的材料,她都会用心地练习,所以师傅把自己的绝技传授给了她。这不就像我们学知识一样吗?如果自己不用心不努力,即使老师教得再好,成绩也不会提高的。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部又好看又有意义的纪录片。如果你喜欢美食的话,你也可以去看一看哦!

篇三:《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美食类纪录片,由中国各色美食铺陈开来,把空间和时间,将地理、历史、人文等内容融为一体,用味觉享受与视觉审美展现东方价值观与地理文化,既具浓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较强的可看性,并在浑然天成的讲述中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的每一集都是以一个家庭的故事来进行展开的,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身为江南水乡养育的南方人,我为自家的美食而自豪;当看到陌生却充满诱惑的北方美食,我也忍不住吞吞口水浮想联翩。同时,各地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也使我惊叹连连,大开眼界。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不仅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也是对我国广阔疆土各异的地理人文的掠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不同地理环境造就的不同文化。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写,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把它引伸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

篇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央视推出的这一个系列的关于中华民族美食介绍的纪录片,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引起了了社会上及其强烈的反响。

之于这个纪录片,我们都知道它并不是在最黄金的时间最大的平台播出的,然而引起的反响却是其他的纪录片不可比的,很明显真正的艺术首先是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纪录片以吃为主,却给我们另外不同的体会。

首先关于吃的历史,片中不但介绍了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是介绍了它的由来,不夸张的讲及其的提高了名族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不单单是指她的历史事件,更多的是文化,而我们不能否定的是美食一样是一种文化,它有力的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明。也不单单是给予我们一个关于吃的方法和认识,更是在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下的快餐文化以及有毒食物的现状下,给了现代人响亮的一记耳光,不少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会反省到自己,一部纪录片的升华点能做到如此,不怪他有如此的受众。

其次,纪录片没有高投入,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场面,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场景,最真实的现场,抛去奢华,一份真实的画面,犹如把我们送到那个曾今都是美好的年代。无疑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给予人安静平和的东西,往往会让人们乐于接受和喜欢。我想这也是人们必要反思的一点吧

最后,一个好的纪录片一定的离不开一个好的导演组。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刚开始播出的时候我是一点没看的,直到听说了这个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把他看完了。我个人是不怎么喜欢美食的,然而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往往能抓住你心中所期待的东西。当然这也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如今烂片泛滥不无关系。可是舌尖上的中国所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所有我认为的有意义的纪录片中,它也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不怪我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能把一个人们不骗不太感兴趣的话题,拍出不一样的内容,不但需要机遇,技巧,感情,更需要的是勇气。而纪录片的导演组,显然具有这

些能力和足够的感情以及勇气。作为观众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们也会因为这个纪录片的受众之多,评价之高而感到激动和欣慰。

我想当观众看到片中介绍自己的家乡菜的时候,那一份自豪还有另一份的乡愁恐怕才是更能抓住的情感,用一道菜承载着每个人的情感,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啊。乡愁自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种族情绪,所谓重土难离,多少文学作品传达的那种情绪,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别是在这个高速的大背景下,多少人背井离乡,而此时有那么一档纪录片播放着故乡熟悉的气息,是多么令人想念啊,看着图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曾经的味道,种种的感情夹杂在一起,感动难免,而其他的呢?

然而不会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也看到很多美食的制作过程是有着很多辛苦的人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他们或许都吃不到出自自己手中的菜肴,他们也在为生活挣扎着。也有些被禁了的美食,是建立在肆虐自然和杀掠动物之上的,当然影片中并没有拍出这些食物,但是我想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因此我们在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丰富情绪之外,也应该考虑到不一样的东西。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听说舌尖上的中国,应经有了第二季,实在说我是不愿意看的,怕第二季会使第一季的成就变低,对于我来说,舌尖上的中国只有一季。同样的东西,并不是能有同样的收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导演组,同样的观众。

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纪录片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带给人思念,给予人一种自豪,传承一种文化,使人反思。像一首诗,像一首歌。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它传递的东西。

篇8: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周易·系辞传》是这样描绘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文化发源于先民观天察地的活动, 是师法自然、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结果, 其最终目的在于, 通过“以类万物之情” (即类比) 的方法, 贯天通地, 融汇万物, 并进而使人在认识、体悟自然的基础上, 师法自然, 回归自然, 和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是人类精神之母, 善待自然, 汲取文化, 这是从古至今老祖宗积累下的智慧, 今天, 《舌尖上的中国》便是这种智慧的展现。从第一季开始, “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每一个朴实的名字后面都是层出不穷的美食和渊源深厚的文化。第二季也不例外, 从“时节”出发, 跟随着“脚步”, 得到了“心传”, 聊到了“家常”……其实,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的大本营, 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大熔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绽放。

传承

好味道, 是传承老祖宗的精神。

《庄子·齐物论》以“人籁、地籁、天籁”说, 指出人心应回复最自然的虚灵状态, 即定心。这也是舌尖中的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1·时间的味道》里的“虾酱奶奶”令人印象深刻。在香港大澳岛上, 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这是一个眼神平静如水的的老人, 岁月淬炼了她的沉着淡定, 虾酱成了她漫长时光里的寄托与陪伴。不做虾酱的日子里, 老奶奶习惯看着墙上的一张照片, 看着看着就哭了, 原来照片上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 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小小的虾酱, 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 更是爱人精神的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2·心传》更是用了整整一集的时间讲了老祖宗的“传承”。“心传”本身是佛教语, 意思是以心传心。禅宗指不立文字, 不依经卷, 以师徒心心相印传授佛法心。不管是苏州点心的师徒相传, “挂面爷爷”的家族传教、还是本帮菜的体系传授, 美味的每一个瞬间, 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这之中, “挂面爷爷”的故事最吸引观众。“挂面爷爷”张世新是陕西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节目组找到张家的时候, 老人已经身患骨癌多时, 家人一度很反对其上节目, 可是在“挂面爷爷”的坚持下, 节目组终于顺利拍到了老人亲手制作的空心挂面。而在《心传》一集播出后不久, “挂面爷爷”就去世了, 负责拍摄“挂面爷爷”的导演回忆道, 找到老人时, 他那浓重的陕北口音掷地有声:老祖宗的手艺, 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 传下去的。“仿佛冥冥中是他托付我记录下他渴望流传下去的手艺”。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传承还体现在, 其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 亦没有回避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 展现了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与坚韧, 与中国这个农耕文明深厚的古国形象不谋而合, 获得了应有的“沉重感”与更深刻的“真实感”。

片中对陕北农民老黄生活的记录就十分精彩。片中老黄用古老的石碾子磨面, 然后用手加水揉面, 导演在这里给他额上的汗水做了特写, 暗示他对这一古老饮食方式的坚守。接着, 揉好的糜子面被搬上热炕, 并盖上陕北特色的花棉被以发酵。第二天一早, 影片就展现灶台上那一个个热气腾腾、亮黄美味的黄馍馍, 这就是当地农民最真实、最普通的饮食生活, 让人倍感亲切。镜头没有过度渲染老黄田园生活的“诗意”, 而是不失时机地揭示他平静生活背后的艰辛和生活哲学。他一边升火一边用陕北方言说:“辛苦就赚来钱, 不干, 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 有无数像老黄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扛起生活的艰辛, 靠勤劳坚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嘉鱼县的圣武、茂荣兄弟, 他们徒手挖藕的工作极其辛苦, 面对镜头, 他们坦言辛苦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 并自豪地说:“家里盖房子的钱和孩子读书的钱, 全是我挖藕挣的。”工棚里, 计算机的声音与漆黑的湖面融为一体, 这一细节可谓传神, 令人回味。尤其令人感慨的是, 在寒冬里辛苦作业的挖藕工人们, 竟希望天气再寒冷些, 这样藕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矛盾的心理, 让观众感到些许心酸。为了挑起家庭重担, 这些挖藕人不惜承担更多苦痛, 这份担当和意志着实令人钦佩。可见,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回避生活中艰辛、沉重的一面, 而是挖掘其背后更深刻、更积极的意义, 深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体现出强烈的不屈服意识。

食物是人创造的, 是人感情的寄托, 是人精神的外在体现。就是有像虾酱奶奶、挂面爷爷、老黄这样的传统手艺人的坚守才有灿烂丰富的中华美食, 才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代代的传承。

团圆

真正的美食, 因团圆分享而完满。

《礼记·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最能代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 同时可见, “家”的概念在老祖宗眼里与“国”并重。家是国的基础, 国是无数小家的集合, 正是中国传统的家国文化, 使得美食的分享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传统中国食物总是蕴含着美好的家庭观念, 阖家团圆的饺子、甜美黏腻的汤圆、香甜可口的月饼都是家庭凝聚的象征。现代城市化的推进令传统大家庭逐渐分裂, 小家庭成为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 但只要是节日, 子女们的小家总会在大家中重聚, 和美的家宴也就有了重要的伦理意义。《舌尖上的中国》里, 孩子们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回家吃饺子、包汤圆的欢聚场景中, 而父母的关爱表现在孩子们回来时端上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 回去时备好他们从小爱吃的豆瓣酱、年糕、腊肉。“中国人心里, 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中包含了对父母、家庭、故土的思念, 传统的伦理以非说教的温情方式展示, 传统中的孝顺、家庭和睦的伦理在家宴欢乐中自然地实践, 触动着观每位观众的心房。

家庭给每个成员烙下最初的, 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 形成独具家庭特色的饮食文化。“家的味道”或者“妈妈味”成为无数人一生的记忆。比如苗族女孩龙毅, 至今回忆起童年时母亲为她做的腌鱼, 依然兴奋不已;摄影师白波对母亲做的“焖面”念念不忘, 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好吃”。温馨而直观的家庭画面, 与主人公朴素而真情的旁白巧妙融合, 充分展现了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方式, 继承了传统的家文化, 回到了亲情的源泉,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情感天地。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细节。镜头拉近, 小女孩宁宁与外婆一起做年糕:“多么漂亮呀”, 可爱的宁宁忍不住赞叹糯米的雪白, 这时画外音响起:“等宁宁长大的时候, 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 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 承载着家庭的味道, 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美食的味道牵连着儿时记忆, 流淌着家庭的血液, 这种与记忆、与成长相连的美食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感受得到。

敬意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食家。

《庄子·外篇》说:“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蜕也。”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的, 人本身就是自然之物。人既然是自然之物, 也就融于自然、通于自然、同于自然。因此, 人应该善待自然, 对自然怀有敬意与感恩之心。

舌尖系列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 自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

这种“敬意”也以“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等更加具体的理念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传递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1·自然的馈赠》就花了整整一集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片中分别介绍了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 “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其中, 体现出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中国人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自然的限制, 以求更好地生存和利用自然。食材本来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赏赐, 通过人类的智慧把它烹饪出来, 则是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成就。

舌尖系列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们利用天然食材的智慧和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论是主食的历史变迁, 还是食材的“转化灵感”, 抑或是时间对食物的“二次制造”, 以及厨房里的烹饪诀窍与五味的和谐搭配, 都体现了人们对食材自然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注解。山东烙饼、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黑陶琵琶肉、西湖醋鱼、上海醉蟹……一道道美食的背后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是这位大美食家的巧手展现……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以轻松自在的美食纪录片的形式, 带领观众开启了寻找中国饮食文化的绚丽旅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 一位位充满热情的“美食家”, 一个个动人的美食故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为国人营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让人食指大动。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 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从日常饮食到古老习俗, 从自然环境到人世温情, 从饮食文化到哲学智慧……《舌尖上的中国》还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凸显了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描绘出一幅集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缘为一体的绚烂蓝图, 展现了当今中国活力与古典并重的魅力形象, 使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跃入世界的视线, 展示其夺目的光芒。

舌尖上的, 不仅仅是美食。除了味蕾的跳跃, 更有心灵的碰撞。这份舌尖上的文化大餐, 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摘要:饮食文化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将传统饮食作为切入点, 上演了一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 掀起了海内外的持续热议。本文旨在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文化符号的解读, 挖掘其热映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 2012, 8.

[2]李慧.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新闻爱好者, 2013, 10.

[3]鲍繁.味蕾的诱惑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新闻窗, 2013, 5.

[4]黄绿新.味蕾的诱惑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文学教育 (中) , 2014, 8.

篇9:舌尖上的中国

从北到南,净是好吃的。最原始的做法,不偷懒,打动观众的不仅是工作人员想拍好一部纪录片的诚意,还有那穿起片中美食的人和他们的故事。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有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一个中国。或许在这样的情怀中,不知不觉间口水与泪水齐飞。

《舌尖上的中国》被看做是一部“隔着屏幕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吃货”。从内容上看,以普通百姓为视角切入,成为了一部很好的‘思乡片’,让他们回忆起了儿时家乡的味道。”

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

陈晓卿表示,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一道道美食背后是劳作者的艰辛,是中国历史的变迁。比如蒙古人怎么迁移,迁移后怎么对食品进行改造适应当地的气候,这其中不知不觉渗透的是一种历史。片中的食物大多是偏远地区的传统工艺,更能让人们回归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人怎么把豆子变成豆浆、豆腐、豆丝等,是一种智慧。在什么季节吃什么是一种情怀,还有那种萦绕心头的乡愁都会被片中的美食勾起。

“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超过400万次,共成交5,823,954件。备受美食煎熬的白领钟女士在看完第二集“主食”之后,她第二天就出门买了个粽子解馋,但是怎么都吃不出电视里的味道,只好上电脑立刻搜索起“嘉兴粽子”,“果然名不虚传”。

商家们手脚相当迅速,立刻在自己的商品前打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标签。卖家“金华金字火腿”说:“商家嘛,就是要随着潮流走,虽然我之前一直在卖金华火腿,但是打上了这个标签,更好卖了。”

有一集说的是毛豆腐的制作过程。“这种带着菌丝的白色豆腐,放平时肯定不敢吃,但是片子中做出来的就特别吸引人。可是这种豆腐是要通过酸水来点的,别说家里了,菜场里也没几个会做的。网上立刻下单买回来吃。”

“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纪录片的开篇如此说到,也注定在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而已的故事。

湖北莲藕的部分中,职业挖藕人的辛苦感动了很多人,正如节目中的一句话:“职业环境越是恶劣,回报越是丰厚。”

食物中蕴含的人对故乡的感情、亲人的情感和童年的记忆,才是片子真正展现给观众的东西。

编辑 赵萍

篇10: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用那细腻的画质,优美而朴素的解说,给我们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种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载着一份传承千年的文明。我们从那些精致、复杂的工艺中,看出普通家庭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让人们恐慌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大胆以美食为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表达出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尊重。

这部纪录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叙述,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当观众在荧屏上看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倍感亲切,进而激发内心深深的乡愁。

也许我们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农耕名族的软弱与保守,赞赏西方海洋文明的进取与开放。但又有哪个民族能够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苍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系于一心。他们勤劳朴实,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在工业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利益与效率,细腻而繁琐的美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流传了千年的饮食文化与特色,在工业文明面前脆弱不堪;为了生活,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与孩子,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再难寻觅继承者。。

篇11:《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纪录片在“勾人馋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网友们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腊汁肉夹馍、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国美食,可谓包罗万象,此片看后必然让你垂涎三尺,都说民以食为天,想要减肥的朋友们看片要三思哦!至于我,反正没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感动。看着冬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挖藕人吃着用自己双手挖出的藕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那是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片段。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一年中最冷的两个月,老黄可以卖出15000个黄馍馍,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上碾,揉面,发酵……每一个过程都让人感到温暖。当老黄赶着驴磨糜子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老黄驮着700个黄馍馍的车子上时,当老黄拼命蹬着车子赶路时,当有人买老黄的黄馍馍时,当老黄自豪地说自家的黄馍馍最好吃时,当老黄卖黄馍馍吆喝时,那笑容,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生活中,生活在繁华浮躁的城市中,久违的真诚的笑容!那从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脉脉温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的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

篇12:《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一般人好吃,但大多食不知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许多道理来。我算是与佛比较有缘的,在外公为主股东资助建设在山顶上的庙宇,住了几年,香火也算是吃了不少!最记得的就是一年庙会和庙里的女主持还有几位师傅在松树旁的狐槭亭煮了一壶又一壶的开水给来往虔诚拜佛的香客喝,依稀记得有谈到“第九味”!可至今也没弄懂什么是“第九味”。正常味有八:酸、辣、苦、甜、咸、涩、腥、冲、,而辣、甜、咸、苦是主味,酸、涩、腥、冲是四宾味,属偏!所以主菜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就多偏味。有人说:吃是为己,穿是为人!这话有时想来的确有些意思,吃在肚里长在身上,自是一点也肥不了别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悦了别人!所以大体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多胖子是不是都比较自私!呵呵!说笑一下!

辣!有人说是百味之王,有些菜酸甜咸涩杂交,谓之为:风尘味!没有意思!辣之于味最高最纯,不与他味相混,是王者的气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其中。用辣宜猛,否则便是昏庸君主,人人可欺,国焉有不亡之理?而甜则是“后妃之味”最解辣,最宜人,如秋月春风,但用甜则尚淡,才是淑女之德,过腻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妖媚,真真就是红颜祸水了。咸苦两味之理;咸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无咸但苦不可兼日,况且苦味要等众味散尽方才知觉,是味之隐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而咸最易化舌入口便觉,看似最寻常不过,但很奇怪,咸到极致反而是苦,所以寻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寻常之处,就看你怎么用它了。

篇13:《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原因探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概况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主要讲述我国的丰富食材, 上好的食材是制作美食的基础, 我国物资丰富, 拥有多种多样的食物原材料, 因此人们为了享受大自然给他们的馈赠, 开始采集、挖掘、捕捞自然的馈赠。第一集中便真实地拍摄了人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 而人们在接受馈赠的同时又尊重大自然的规律, 使自然的馈赠永远的传承下去。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讲述“主食的故事”, 集中在我国多样的主食上。主食, 顾名思义就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在幅员辽阔的中国, 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各自独特的主食文化。无论在哪, 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 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本集就我国各个地域的主食文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拍摄, 片中每一个镜头都让观众垂涎欲滴。

《舌尖上的中国》重点在于第三、四、五集, 分别是“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和“厨房的秘密”。主要向观众展示了菜肴烹调的技术, 同时, 导演根据对菜肴的烹调和加工工艺的不同, 分别进行两个角度的拍摄。其中, 有人类用智慧和时间对食物进行转化, 如豆腐、米酒, 还有集中于厨房的烹饪技术, 这些都展现了人类对食物的钟爱, 更凸显了人类智慧的一面。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六集当中, 主要对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的不同调味料进行了研究, 其中, 包含了川、鲁、粤、淮扬四大菜系, 还涉及到新疆、云南等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尽显各大菜系的特色, 用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示了“五味的调和”。

《舌尖上的中国》的压轴戏是酒文化的介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酿酒技艺, 不同的饮酒礼仪。针对此, 《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特地对我国黄酒的酿造进行细致的拍摄, 将酿造黄酒的每一步工艺拍摄得淋漓尽致。

二、舌尖效应

1、经济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 淘宝店与之相关的食物成交量大幅增加。“舌尖上的某某”瞬间成为淘宝上搜索量最高的关键词, 记录片中播放的特产也成为抢手货, 其中的毛豆腐和诺邓火腿的大量销售就是其经济效益的真实写照。

纪录片掀起的“淘宝热”, 生产出大量的舌尖上的衍生品,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书籍、《舌尖上的中国》DVD等。他们的诞生进一步宣传了纪录片, 为纪录片拉动了人气, 也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舌尖上的中国》真的是火了又火, 摄制组在记录普通老百姓制作美食的同时, 对他们的命运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主人公黄馍馍老汉。在2012年8月4日北京晚报有这么一条新闻, “陕北的黄老汉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 进京亲自执导地道陕北黄馍馍的制作, 并以单价三元的价格售卖。而这还不够, 北京西贝餐饮管理公司以三十万元的代言费让黄馍馍老汉亲自为黄馍馍代言。据统计, 公司一家店铺第一天平均每两秒就有一单点黄馍馍, 两天内全国黄馍馍销量达五万个。在引入‘地道陕北黄馍馍’的同时, 西贝北京第一店也完成了更名。更名为西贝西北菜, 是集团基于整体战略考虑, 目标是要打造中国的西北菜系。”

纪录片的衍生品, 淘宝网相关产品剧增的销售额, 身价速增的黄老汉, 这些都向我们证明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它的成功同时带动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文化效应

作为一个深夜播出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观众的收视习惯来看, 它都不占据优势, 然而它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率新高。同时在各大视频网站点击率也位居前列。由此, 围绕其展开各种相关话题, 多次引发了对其文化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型的广泛讨论。

《舌尖上的中国》拥有一个优秀的拍摄团队, 他们的足迹踏遍全国100个地方, 为时一年的拍摄, 为我们记录了我国的饮食文化资源, 他们用镜头为我们展现了美食来源的背后。美味的食物透过清晰的短片, 为我们展示了美味佳肴的制作过程, 在这期间也对各地的饮食民俗也起到了推广作用。这里所展现的菜肴烹制工艺, 手工技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纪录片的纪实性为这文化资源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资源的传承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以及内容, 既融入了人文关怀, 使纪录片的受众不仅仅限于具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群, 又凭借朴实的语言、平实的故事, 更好的向普通大众传递中国的文化魅力、故土情怀。

“做年糕”是本片中讲述的一个平凡动人的故事,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 经过浸泡、磨粉、蒸粉, 搡捣的过程, 分子进行重新组合, 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 在铺板上使劲揉压, 再揉搓成长条, 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通过对年糕的制作流程的展现, 许多观众第一次了解到, 平日里吃的那些并不起眼的年糕, 原来要经过如此多的工序, 付出如此多的辛勤劳动才能得来。这样一来, 就让观众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仔细回味那年糕的香甜。

因为选题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让观众们从纪录片中发现了自己身边潜在的文化价值, 不论是年糕的制作工艺还是庆贺新年的习俗, 都让观众产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崇敬。纪录片将中国传统文化广泛渗透于美食当中去, 以此传递中国文化的正能量, 体现其带来的文化性。

纪录片不但通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更蕴含着一缕乡愁的味道在里面。由于纪录片在拍摄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 因此很多观众在观看时会不由自主地由纪录片中的美食而思念自己的故乡, 也因纪录片中的美食而引起对童年的回忆。劳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 打开电视看看纪录片, 不再去想社会的繁杂, 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 让自己的心灵在浮躁和压力面前得到放松。

3、社会效应

纪录片在央视第一轮播出后, 一股“舌尖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该片在新浪微博热词排行榜名列第一并衍生出大量如“舌尖上的上海”、“舌尖上的淘宝”、“舌尖上的母校”等“舌尖体”。

如今《舌尖上的中国》已被打造为央视纪录片的品牌, 形成了品牌效应。《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满足了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该片播出后, 在新浪微博、豆瓣引起广泛的讨论。大家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益。2013年高考, 重庆语文作文题目是根据材料写作, 而题目给出的材料恰恰与纪录片中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大豆的多种使用方式相关。如此的作文命题绝不是一次巧合, 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对社会各界产生影响的重要表现。

当然, 面对这一拥而上的“舌尖热”难免也会带给广大观众和网友造成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 使《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今后纪录片的模版。这就需要创作者在迎合当下流行元素的同时, 更应该注意跳出模式化的框架, 勇于创新, 迎合大众口味, 观察观众最需要的是什么, 以此取得更佳的社会效益。

三、成功的因素

1、内容为王

(1) 小切口, 大主题

《舌尖上的中国》用最朴实的镜头和最平凡的美食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拍摄的食材不是燕窝、鲍鱼等高端美食, 而是豆腐、泡菜、冬笋、腊肠等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这就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让观众产生一种亲切感, 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它更多的是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文化。

这部纪录片从小的切入点开始, 不断深度挖掘其内在本质, 突出了纪录片的纯真朴实。这深深的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以及强调了大自然对给予人类的馈赠。主题赐予了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 使观众可以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美食。这不仅仅让观众单纯地去体验饮食文化, 更是进入一个深思的过程, 从饮食文化上升到人生哲理的层次。

我们从片中可以看到:每一集都是以一个平凡的人物为主线, 从一个平凡的角度切入, 然后伴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进入片子的主题。《自然的馈赠》中讲到查干湖冬捕者的时候, 故事锁定了77岁的石宝柱, 并附有这样的介绍:“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 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水底的世界被整个地打捞了起来, 被上天厚爱的人群又一次获得了恩赐。令人感慨的一幕发生了, 大鱼们肥美的身躯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 但是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拉上来的网中竟然没有一条小鱼, 每条鱼的重量几乎都在2公斤以上。只有老把头知道, 这正是查干湖渔民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 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 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冬, 他们还要辛勤的劳动, 这就向观众展现了劳动人民艰辛的生活境况, 此时更能让人深思的是“猎杀不绝”这四个字眼。如此简单的词语却暗藏着深厚的哲理, 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 查干湖人遵守着祖祖辈辈心口相传下来的规矩, 猎杀不绝的传统文化就贯穿其中。像这类的故事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 这些手法让整部纪录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他们毅然坚守着古老的习俗,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安逸与情怀, 责任和担当, 将美食与感恩联系在一起, 是对劳动者最好的奖赏。

(2) 平实的语言渲染恢弘的效果

当下的纪录片越来越注重画面的质感而忽略了它的内涵, 一部纪录片的成功, 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以感性的文学性的解说词为我们构造了一首赞美中国美食、歌颂劳动者、感恩自然的诗歌。

在修饰手法方面, 以白描为主, 清晰、自然、明了。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舌尖上的中国》的语言在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基础之上, 又运用了大量比喻、隐喻、对比、倒叙等手法, 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映生活。

平实是纪录片的创作风格, 是一种境界。从旁白的解说, 到人物的对话, 无不透露出一种平静、平实的感觉, 纪录片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文化传播手段, 它拥有着广泛的受众。《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 跨越了种族、文化、地域的障碍, 让世界人们了解了中国的饮食, 更真切地触摸到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

2、整合营销打造的品牌效应

(1) 借助央视打造品牌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 央视是全国最好的电视平台, 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之前, 经过长期准备, 央视打造出专门播出纪录片的《魅力纪录》栏目, 它的成立将纪录片推向更多的观众。《舌尖上的中国》首先在《魅力纪录》播出, 播出后反响强烈, 收视率极高。接下来先后在央视财经频道、科教频道等重播, 那段时间整个央视都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身影”。由于《舌尖上的中国》在大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012年7月, 其在台湾成功播出, 2012年9月在新加坡进行播放, 2012年10月在香港播出。由此一来, 《舌尖上的中国》在一年内促成了中国以及海外电视媒体的播放, 大大提高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知名度, 它也由此进入了国际化轨道。

(2) 新媒体的传播与推广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如此成功, 除了依靠央视这棵大树之外, 还得益于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大量的传播与推广。

在《舌尖上的中国》火爆播出的同时, 网络上也获得了接近两千万的点击量, 而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舆论平台, 为网民提供了相对自由的表达空间, 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 来自中国网络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数据大调查显示, 参与投票的人有33.29%通过电视直播观看, 63.04%通过网络点播观看, 3.67%通过手机电视观看、微博等新媒体了解并观看。这就说明新媒体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更广的受众平台。

新媒体时代, 网络、微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充分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这对塑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方式, 我们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舌尖上的中国”可以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形象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3、创新的表现形式

(1) 中西结合的模式

谈起《舌尖上的中国》, 大家都会拍手称快, 夸赞它的拍摄手法、语言、音乐, 还有它独特的形式。《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节目, 如果它的形式不是以纪录片, 而是同多数美食类节目一样, 如《天天饮食》《美味厨房》之类的节目, 那么它还会不会引出异乡人的乡情, 引起如此的收视狂潮呢?答案是不用质疑的。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形式感很强的纪录片, 除了整体形式跟以往美食类节目不同外, 它的各个细节表现也十分到位。它的画面精致优雅, 解说词传统质朴, 它的篇幅结构与叙事结构都很西化, 与BBC的《美丽中国》十分相似, 但在这种细节元素中还有浓郁的“中国”存在, 因为它讲述的不仅是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 更讲述了美食背后文化氛围与民族传统, 解读了中国的文化脉络和历史渊源, 让传统的中国文化外面披上了西方华丽的外衣。

这种中西结合的创新模式与文化认同、国外观众、跨文化传播等联系在一起, 意味着本片也是以国外的观众为受众对象的, 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整体框架很西化, 细微元素很中国的纪录片。

(2) 笑脸元素的运用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中国美食从食料到烹制再到形成特定文化的各异形态, 除了对美食本身的介绍, 更多的是对美食所延伸出的人文与情感的诠释。每一集记录的美食和情感都不相同, 但它们又具有共性——笑脸元素。笑脸是片中的一个文化符号一样, 细心的观众都能够观察到, 每集都以片中出现的笑脸而结束。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一幅幅笑脸不仅仅是单纯的微笑, 在这微笑中透露出的是中国劳动人民艰辛、勤劳与朴实, 更是中国老百姓最自然、最纯真的微笑。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用他们质朴的笑脸深深的吸引着观众, 激起了观众对于食物的感恩, 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敬意。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 其凭借良好的平台和优秀的内容, 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带来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离不开其内容、营销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效应,创新

参考文献

[1]熊豆豆.《舌尖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研究[J].兰台世界, 2012 (11) .

[2]窦媛媛.“舌尖”黄老汉北京推销“黄馍馍”[N].北京晚报, 2012-8-4.

[3]燕京, 吴新宏.传播美食文化新气象——浅谈《舌尖上的中国》创新之处[J].电影评介, 2013.

篇14:舌尖上的“两个”中国

两个中国

吴恒,这位27岁的复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在2011年4月发现了“牛肉可能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后,开始收集和关注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信息——那个时候,他已经吃了半年的10元牛肉盖浇饭套餐。“应该有所作为了。”已然“跳入火坑”的他决心要做些事情。

2011年5月11日凌晨,他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日志,名为《寻志同道合者》。“做个有毒食品的维基百科要不要!”他在文章里写道,“一块儿来吧,我们也能改变点儿什么。”就这样,他召集到了34名志愿者——除了1人负责制作网页之外,其他人都开始不停地搜索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2011年6月17日,他们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正式上线。

在“掷出窗外”网站中,他们收集了正规媒体在2004年~2011年7年间,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17000多篇负面报道,并将经过挑选的2107篇上网。为了方便统计和查询,他们将这些报道制成数据库,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他们还在网站设置了一个添加接口。网友无需注册即可自由上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截至2012年6月3日,该网站已有2773篇报道,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近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华丽的视觉奉献了一场味觉盛宴,吊足了中国吃货们的胃口。但吴恒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他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有传统饮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中国,一个是‘掷出窗外’网站上的中国。”在他的网站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斥着“黑心企业制造的黑心食品”的中国。

网站的首页是以蓝色和红色为主基调的“中国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图”,它会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变化。其中蓝色表示食品安全较好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的颜色逐渐变红,则表示安全警示级别在提升。而目前,从这份食品安全地图看来,中国只有4个省份和地区的颜色没有变化,它们分别是新疆、西藏、青海和台湾。

作为网站主编的吴恒,除了审核这些报道外,还写了一份数万字的调查报告。这个名为《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报告,以模仿德国人马丁·尼莫拉的诗作为开头:“起初他们在婴儿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我还没有养孩子,我不说话……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但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因为,后来大家都被害死了。”

“掷出窗外”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掷出窗外”的访问量虽然稳步增长,却一直默默无闻。随着食品安全的问题越发突出,这多少令吴恒和网站志愿者们感到沮丧。

2012年4月23日,吴恒将自己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投稿给《蛮子文摘》。“当时正值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期,像吴恒这种有行动力的公民是这个时代的珍稀物种。”《蛮子文摘》的运营人员这样认为。在当月29日,他们将调查报告几番修改后,正式在《蛮子文摘》上刊出。

于是,“掷出窗外”瞬间火爆起来。5月3日,网站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这也令吴恒始料不及。在那10多天里,吴恒掏钱升级了网站的服务器,更新了36篇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分别涉及牛奶、胶囊、蜜饯、花生油等食品。

5月7日,吴恒在一家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查询到,“掷出窗外”在中国的排名为第2144位,高出麦当劳(中国)2000位。他喜出望外:“只要站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我是那只猪,‘飞天的猪’,互联网就是这阵‘风’。”

成名后,越来越多的人将他和“邀请总理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的雷闯进行比较。吴恒自认他较之雷闯更保守,小心翼翼做网站,履行公民责任,“我佩服雷闯的勇气”。

他说,之所以没有走得更远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喜欢胡适的青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温和的抵抗者。

“我不希望网站像个公司那样去挣钱,而只是作为一个新闻数据的收集和信息展示平台。”吴恒说。网站提供了地区、食品名、关键词查询以及“随便看看”等内容。此外,吴恒还设立了“中国食品达尔文奖”,旨在曝光那些“以毒害中国人为目的、起到毒害效果、挑战了道德底线、突破了想象力、毒害人数较大、程度较深”的食品。此外,他们还会给首家曝光该类食品的新闻媒体颁奖,奖金为1.4元(谐音“一块儿死”)。

约谈之后

但随着网站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随之而来。2011年5月4日,吴恒接到了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食安办”)相关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要和他谈谈。这不是他第一次被约谈。

在2011年6月20日,那正是小龙虾、添加剂、地沟油、火锅店、火腿肠频频出现问题之时,《中国青年报》首次报道“掷出窗外”后,《新华每日电讯》和《人民日报》随即发表评论,支持他的公民参与行为。

据吴恒讲述,一周后,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位老师找过他,建议他关掉网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吴恒拒绝了,不过他修改了网站内容的部分措辞。学校新闻中心主任方明也找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方明说:“我跟吴恒分析,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媒介环境,让他注意保护自己。”

2012年5月14日,食安办致电吴恒表示要赴学校约谈,理由是“既然我们是要来交流学习的,那还是我们登门比较好”。吴恒感觉很惊讶:“虽然我是看童话长大的,但听到这段话,还是非常意外的,心里还是略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

但很快,吴恒又以“纳税人”的身份纠正了这种错误感觉,他告诉自己和网友,“我自然不是那种朝廷召见就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传统文人”。

5月15日下午,吴恒用69张PPT,将4万多条反馈意见展示在食安办正副主任在内的一行9人面前。

“我们消费者该相信谁,又能相信谁?有权人可以吃特供,有钱人可以吃进口奶粉,穷人就只能吃三聚氰胺?”吴恒问道,“为什么我们缺少强有力的监管?”

紧接着,吴恒又谈到了美国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段历史,食安办一名官员说:“即使在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安办的官员提出,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让网站继续做下去。吴恒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谈话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轻松愉快,吴恒被政府诚恳的态度所折服。“我一直没有受到来自官方的压力。”他一再这样强调。吴恒在人人网写了这次约谈的纪要,名为《那一年,我们一起推进的一毫米》。

他还记得,在约谈期间,食安办一官员问:“不知道吴恒同学的就业方向定了没有?”“我看过关于他的采访报道,他说将来不打算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另一位官员马上接话说。于是众人哈哈大笑。

上一篇:噪音扰民补偿方案下一篇:禅茶一味香自远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