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解说词

2024-04-26

《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解说词(共6篇)

篇1:《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解说词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他们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非凡智慧无处不在。从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富饶的江河湖泊。从严寒荒芜的高原到高楼林立的都市。哪里有绿色的生机,哪里就有天与人的和谐。

潘银少和黄兰荣是生活在贵州省的壮族,他们居住的下尧村距离省会贵阳有300多公里的山路。刚刚采摘的枝条散发出新鲜的气息。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叶片会在即将到来的节日里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贵州省从江县,侗族、苗族和壮族聚居的山区,这里的人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

潘银少和黄兰荣会说普通话,受过中学教育,但从未离开过从江县。

这是一种枫树的叶子,来自附近的山上。

自然的馈赠包含着丰富的可能性。当地人总是能够善加利用。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节,壮族聚居的下尧村,正在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设置的节日---新米节。

口感上,水稻常备区分为糯和非糯两类。粘性特别强的统称为糯稻。含量丰富的支链淀粉使它蒸煮后极具粘性和韧性。现在,潘银少和黄兰荣要把树叶放到沸水中煮上一番,略加蒸煮,树叶就会溶解出黄绿色的溶液,成为糯米的天然染色剂。浸泡后的糯米再加以蒸煮变成了黑色。现在,他们用另一种植物将糯米染成黄色。

用植物给食物上色是一种古老的智慧,它既满足了一个封闭而艰苦的民族对色彩的渴望,又在客观上保护了食物天然的品质。这种米饭油脂丰富,结实耐饿,被当地人看做最值得依赖的食物。

离下尧村不远的加车村也种植糯稻,这是一个苗族村寨。王小整今年58岁,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在当地被称为糯娃,这意味着他们是吃糯稻长大的。

上世纪60年代,为提高稻谷产量,政府曾经推广过一种高产的籼稻,后来的年轻一代就是吃这种籼稻长大的。但在王小整看来,只有吃糯稻身上的肌肉才是结实的。山上的梯田不适合机械化的收割,人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摘禾刀。和平原地区相比,在陡峭贫瘠的大山里种水稻需要更多的智慧。顺应着山势,王小整的祖先们完全靠双手创造了这一切。

上古,糯稻曾是长江流域吴越民族的主食,秦汉时期,北方族群向南方扩张,同时也将糯米引种在这片区域。但糯稻并不是唯一的收获,水田里还藏着其它的秘密。

1000年前,王小整的祖先们就发现,水稻田里可以同时养鲤鱼和鸭子,鱼和鸭可以帮助糯稻清楚虫害。而它们的粪便又能给稻田提供充足的养分。至今,这里的土壤几乎没有使用过农药和化肥。

糯稻品质卓越,但单产仅有水稻的一半。在中国的栽培总面积不足水稻的5%,但大山里的人们仍然播撒着祖传的种子,与糯稻相互依存。这些古老的糯稻品种包含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今天以及未来的餐桌上将愈加珍贵。

如今,在王小整的村寨里,一些年轻人已经脱离种植糯稻的生活,定居在城市。伴随着糯稻种植圈的不断萎缩,传统农耕所维系的集体生活方式也日渐隐退。新米节的主食准备好了,潘银少和黄兰荣开始制作主菜---腌鱼。

贵州从江终年潮湿,为了避免腐败菌大量滋生,大部分的鱼都要腌制保存。当地人相信,辛辣可以帮助他们排除体内的潮湿。木姜子独特的味道和山奈发酵出来的酸,成就了从江壮族独一无二的酸汤鱼。

乡村的盛宴就要开场了。下尧村的炜酒十分有名,取用当地的一种香糯酿制,今天的这坛炜酒是潘银少酿的已经窖藏了7年。

体现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受到世界的关注。

大山里的民族在贫瘠的山地创造了美味的食物,这得益于他们面对高山的智慧。但要想在汪洋大海里有所耕耘和收获,却需要具备另外一些超乎寻常的技能。

王德峰是一名新入行的潜水员,他的师傅王书辉虽然也同样年轻,但已有15年的潜水经验。

现在是夏季,但这身装束仍然不足以抵御水下的寒冷。今天是王德峰职业生涯的第一天,王书辉将引领他完成这次不寻常的旅程。

他们的工作是寻找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这只海参正在静静地沉睡着,但它的夏季休眠计划不得不提前结束了。

獐子岛,黄海北部一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岛屿,却因为海域里的物产富甲一方。

碧波之下,生存着一个兴旺的群体。被中国人视为海中珍品的海参、鲍鱼、海胆等无脊椎动物恰好占据了其中的多数。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洋流造就了它们非凡的品质。

这是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但王德峰却无暇顾及,30米的水深,对一个初来乍到者会有很多不适。

海参的家族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6亿年,但迄今为止,除了西班牙人之外,世界上只有中国人鳝鱼烹饪海参。这个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

但王书辉师徒采捕的海参并非此地的土著居民。三年前,数以亿计人工培育的海参幼苗被播撒在这片水域,它们和野生同类的成长轨迹完全相同,以相同方式进行海底播种的还有鲍鱼、扇贝、海胆等数种海珍品。今天,獐子岛2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已经成为中国甚至是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了耕海牧鱼的理想。

海产品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它为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

海参在中餐里的代表莫过于鲁菜的当家菜---葱烧海参。山东特产的优质大葱市这道菜最重要的辅料。富含蛋白质的海参炖煮后变成胶状,柔顺香滑并带有浓郁的葱香。

而鲍鱼是当今中国另一种高端海味,它的发迹史要大大晚于海参,算是酒席上的新贵。

海产品丰厚的利润推动着今天的闯海者,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采捕船被安排在不同的作业区,这片海域洋流异常活跃,环境越恶劣回报也越丰厚,在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上栖息着最鲜的海味---鲍鱼。

鲍鱼喜欢藏身于礁石缝隙,这并不是采捕的好位置。鲍鱼是攀岩高手,它们宽大的肉足吸附力高达200公斤,即使在狂暴的海浪中也能紧贴着岩石,这使采捕异常困难。王书辉师徒在潮涌中劳作,而岸边已经迫不及待地展示着他们的收获。

有一种海珍品并不在其中,因为属于它的季节才刚刚到来。

45岁的王厚喜正在准备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入水。他是一名重潜员,铅块、头盔以及铁头鞋,加起来超过50公斤的负重让他能够深入到水下40米。

海胆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但它被列入中国人的食谱仅仅只有30年,这与日本料理在中国的流行有关。海胆最原始最受欢迎的方法是生食,这缘于它坚硬刺壳中的海胆黄。这种美味只在每年的6到8月份才会出现。

完成这次采捕,王厚喜将告别这个职业。在中国,重潜作业的退休年龄是45岁。这是属于德峰的舞台,任务繁重,一天之中连续6个小时内,他和王书辉要上下往返数次。此时,书辉师徒已经精辟历尽,这是德峰作为潜水员的第一次收获,一些没有发育好的扇贝抛回大海继续生长。

收获茫茫水域里的物产并非易事。獐子岛人入海探宝,而太湖边的人却更善于静候坐享其成的时机。

10月,西北风来临的月圆之日,河蟹小太悄然爬出水面,出发的日子到了,回到海水繁衍的古老本能驱使着小太和其他同伴离开江湖,寻找返回大海的道路。

小太生活在浙江湖州一片40亩的养殖河塘,7个月前,它和20000多名同伴来到这里时只有纽扣般大小,如今,它们已经膏肥体壮了。几天前,小太经历了生命中第19次蜕壳,这是它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蜕壳。这标志着它终于成为一只真正的大闸蟹。

在中国,蟹作为一种食物已经有4000年了。深谙烹饪之道的中国人在吃蟹上崇尚朴素的方式---清蒸,这是食蟹而不失原味的最佳方法。被中国人推为天下至鲜的美味就在壳中,但除非有足够的技巧和耐心,今天的人们很难做到物尽其用。

一直以来,蟹都是中国餐桌上极有地位的美食,但与过去时光相比,今天的人极少能够吃到野生河蟹了。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繁衍期,它们成群结队从栖息的支流和湖泊迁移到长江口。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今天,野生中华绒螯蟹已经十分罕见。

小太是人工繁育的一代。河塘里的水全部引自太湖,小太的食物是湖里的水草和小鱼虾,与吃饲料的同类相比,它拥有更长的生长期和更健壮的体魄。

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河塘,小太和同伴之间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身价,这取决于它们的体重,市场上一只100克的大闸蟹通常能卖到25元,而一只350克的大闸蟹价格却可以高出20倍。小太没有让主人失望,它的体重超过了350克。

因为传统的蟹季只有两个月,加之价格昂贵,河蟹的美味只能为少数中国人享受,这种遗憾催生了一道菜的诞生,它们是普通的食材,和螃蟹没有丝毫联系。

现在,烹饪大师要开始他的魔术了。并不复杂的组合,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与蟹十分类似的味道。

在中国,用低廉易得的食材所进行的味觉转化,是一个充满趣味的烹饪主题,这道菜有一个骄傲的名字:赛螃蟹。

今天的中国,大闸蟹已经成为利益最高的养殖项目之一。自然江河里,一亩水面大约生活着100只野生河蟹,但在同样面积的养殖水域则至少是600只。对于小太和同伴们来说,这意味着食物短缺和氧气不足。养蟹人需要请一位帮手从太湖里捞上来的水草投放在养殖的水域。水草是净化水质的高手,同时又是河蟹理想的食物。

河蟹的产地,人们在利用这一食材上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流传百年的靖江蟹黄汤包是其中的经典。

复杂考究的用料以蟹黄和蟹肉为主,遵循古制,汤包的褶皱多达32个。蒸汽的热力将食材的精华融入汤中,包裹着滚烫汁水的面皮薄如纸,韧度惊人。面皮的秘密掌握在制作者的手中,这种中国式的绝活不仅考验着厨师,也挑战着食客。消费大闸蟹的人群集中在城市,上海是其中最大的一张胃口,这和地域有关。

上海座落在长江入海口,这里曾经是野生河蟹繁衍生息的起点。大闸蟹一向不是普通的消费,但对于这项开支,精打细算的上海人却从来没有犹豫过。

上海人所代表的江南食客是中国最挑剔的鉴赏家,他们自觉遵循着螃蟹的时令,即农历九月母蟹最美,十月公蟹最肥。

上海往北50公里是大闸蟹的故乡---聪明岛。古老的地质运动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同时期发育而成的是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长江三角洲。富庶的鱼米之乡已有千年历史。今天,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这样的城市化进程中,地处长三角北端的江苏兴化水乡仿佛一片被时光遗忘的土地。

盛夏的正午,夏俊台和王元凤把船划进了湖荡,给一种嗜水的高大蔬菜进行浇灌。他们脚下这块样貌独一无二的土地叫垛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要利用有限的土地提供足够的食物,需要非凡的想象力。垛田就是兴化人富有诗意的创造。

1000多年前,这里是低洼的沼泽荒滩,为了防涝,人们将淤泥堆叠成高出水面的陆地。洪水留下的沼泽湖泥成就了垛田。

各种葱茏的蔬菜中,身形魁梧的芋头是绝对的多数,四面环水的垛田恰好能够满足这个物种最大的嗜好---喝水,但浇水却是个苦差事。

老夏落脚的地方十分有限,更何况对面是一人多高的芋头梗叶。戽水瓢是垛田人自创的农具,长长的竹竿运用得力,可以将瓢中的水泼得又高又远。

每天,老夏要给芋头浇四次水,每次浇够一个小时才能保证芋头的需水量。他今年49岁,两个儿子都在诚城市工作,妻子是他唯一的帮手。

芋头生长的旺季,老夏夫妇一整天都要在垛田忙碌,他们的午餐就在田头。湖里都是野生鱼,捞起来用湖水煮煮就是一顿美味的野餐。

夏季里,芋头地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施肥,肥料同样就地取材,湖泥夹杂着水草就是最好的有机肥。像呵护孩子一样,老夏夫妇精心照顾着他们的芋头。秋天,土地深处的酝酿终于成熟。

芋头用来食用的部分就是这庞大的球茎,芋头营养丰富,并且极耐储存。2000年来,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广泛种植。表皮光滑的龙香芋敦实可爱,它们是夏俊台的骄傲。垛田的龙香芋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兴化人相信,这缘于垛田独有的水土。

在古代,粮食丰欠起伏不定,结实耐饿的芋头是重要的辅助粮食。芋头收获的季节,湖里的河蟹也肥了。在淮扬菜的食单里,至今保留着乡土气息浓厚的蟹黄汪豆腐。

蟹黄入锅后油香四溢,清淡的豆腐和芋头因为融和了蟹油,也变得油汪汪的,汪豆腐也由此得名。但对老夏来说,他更喜欢芋头红烧肉。芋头与肉一起烩熟,肉变得香而不油,芋头则吸饱了肉汁。

在兴化,逢年过节的餐桌上总少不了芋头。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祖居兴化农村的夏俊台可能是家族中最后一位从事农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安享这里的一切。天然的垛田以及他和妻子的家。顺着既有的水土,兴化人对应出了垛田及其丰厚的回报。这种顺应是水乡人的智慧。

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原,能够迎来一种作物的成熟就是一年中最值得庆祝的事了。8月的清晨,高原的空气还透着阵阵寒意。桑吉起得很早,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家人还在熟睡。桑吉是家里最能干的女人,两天后,正在翻动的青稞谷粒将变成甘甜的美酒,新的一天在期待中开始。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奔向藏南的谷底,开辟了西藏最富庶的农业区——日喀则。这里的藏族世代种植青稞,并以此为主食。凭借着青稞带来的营养和能量,他们在人迹罕至的高原顽强地生存下来。

锅里的水已经被青稞充分吸收,接下来是一道重要工序。青稞过热会使酿出的酒变苦,对于温度,桑吉总是把握的恰到好处。

村外,人们种植的青稞就要成熟了。青稞是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超强的耐寒性使它能够立足于荒凉的高原。

在低气压的高原彻底煮熟一样东西是不可能的。人们必须先将青稞炒熟,再进行加工。糌粑是青稞作为主食的最终形式。青稞粉、酥油茶、大块的酥油以及奶渣是糌粑的最佳搭配。富含热量的食物组合缘于高原生活的特殊需求。

在寒冷的极地,人们需要借助饮食来补充生命的能量。每一穗青稞的成长都意味重大。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转地头是望果节不可或缺的仪式。每家都选出了重要的成员参加,桑吉也在其中。时代流传的古老仪式,在日喀则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这是人们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

祭台上,铺满青稞粉的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相信,祈祷的声音可以直达天宇。望果节的欢庆持续一周,每家都支起了五彩的帐篷。

桑吉的青稞酒终于酿好了,她酿的青稞酒甘甜清冽赢得了赞许。

藏地的饮食正如高原上的一切,朴素自然。这种淳朴在千里之外的大都市也赢得了一席之地。食材仍不失天然,但搭配更为丰富,并融入了多样的烹饪手法。

对许多内地人来说,高原的一切神秘又令人向往。

忙碌的秋收开始了,高寒的气候使青稞的成熟比中原地带的其他麦类要迟两个多月。收获正值西藏的雨季,无论谁家的青稞熟了,邻居们都来帮助,以便在晴朗的日子里尽快完成收割和晾晒。困扎好的青稞整齐地散放在高原的土地上,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

这些离天最近的劳作者,恐怕很难想象,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人们怎样来感知自然的气息。

张贵春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这个春季的早晨,他并没有像其他的邻居那样去遛鸟,或者打太极拳。老北京人的种种爱好被屋顶上的一样事务取代了。

5个月后,贵春播撒的种子将为他所在的城市创造一个不小的空中奇迹。北京,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2000多万人口在此生息。800年间,它成为数个王朝的都城。今天,这里是繁华的国际化都市。林立的高楼,围绕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围绕着不同气质的老街小巷。

住在胡同的贵春有一个不平凡的理想:拥有一片自己的菜园。这是一个奢侈的愿望,2000万人口的城市,还在不断涌入新的人群,土地已经成为最贵的资源。于是,贵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顶。

种子在地下静静地沉睡着,屋顶上的鱼池还留有去年冬天的残冰。夏天一到,贵春的屋顶完全换了容装。

当都市中的人们涌向菜场,将远道而来的蔬菜带回家,贵春却可以像个自在的农夫,就地取材,自给自足。贵春种的西红柿酸甜清新,正是令人怀念的几十年前的老味道。

把菜园搬上屋顶的贵春对于怎么吃,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含苞待放的倭瓜花在他的创意下也成了美食。尽管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但让人最放心的是食材的新鲜和健康。

都市里,成片的屋顶裸露着,而贵春的屋顶上却生机勃勃,这里是一片理想的栖息地。屋顶菜园从建设它的第一天起,贵春就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盛夏的正午,烈日炎炎,15厘米厚的土壤存不住任何水分,眼看植物就要被晒死,贵春决定大胆一试。

夏天,都市被热岛效应所包围,闷热烦躁。而贵春的屋顶菜园却是一片清凉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绿色屋顶,用它的每一个叶片,净化着都市的空气。它们是贵春送给这个城市的礼物。

今天立秋,贵春要请邻居们吃饺子,饺子馅就是贵春菜园里收获的大角瓜。

立秋节气,天气开始转凉,中国的北方人讲究吃饺子。这个习俗在北京叫作“贴秋膘”,荤素搭配的饺子,在老百姓看来室补充能量的理想食物。

每天,夜幕降临,北京数以千计的餐馆流连着各色食客。这里汇聚了来自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食材,而贵春和他的邻居们也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属于自然的美食。

在不同的地域,中国人用各自的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来自他们对上天的敬仰和对土地的眷恋。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篇2:《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解说词

第七集 三餐

清晨六点的巴塘草原,丈夫和孩子外出放牧,吾金卓玛为全家准备酥油茶和糌粑。简单的食物为一家人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这是一个藏族家庭的早餐。中国人吃早饭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实行早、午、晚三餐制,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尽管一日三餐几乎成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换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现代城市人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简单快捷,天津人最懂得这一点。绿豆面展开一个美妙的圆形,薄匀不破;鸡蛋保证营养;馃篦儿,混沌皮油炸而成,金黄酥脆。煎饼果子,外柔内脆,咸香兼备,享受它,只需要两分钟。

中国早餐,味道至关重要。苦心经营 18 年,秦云深知其中奥秘。一碗香气扑鼻的小面下肚,重庆人才真正醒来。碱是和面的关键,它能使面中的谷胶蛋白结成致密的网络,锁紧淀粉颗粒,面汤不致混浊,还能让面条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

长江流域,各大码头,都有碱水面的地盘。苏州面,味道来自于汤,清而不腻。细面是苏式面的精髓,装碗不拖水、不泼汤。夏季的大肉面,浇头是一块白嫩肥美的焖肉,白糟粒粒,面汤鲜滑。

武汉人把吃早饭叫“过早”,口味偏好咸鲜。面窝,三鲜豆皮,都是广受推崇的早点。而碱面做的热干面,才最代表这个城市的气质。水煮、拌麻油、晾干,芝麻酱必须调制得稠而不澥,这样才能均匀全面地附着在面上。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付出足够的腕力和持久的耐心。除了当老板,重庆的秦云还收徒弟,他的学生已经超过 200 人。重庆小面最独特之处,在于调料的多样。辣椒、红油、花椒油、酱油等 12 味作料搭配,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重庆小面馆大多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时间用来炒料,秦云也不例外。热力喷薄,香料登场,辣椒浓香四溢,一香二辣三提色,这是多年的经验。除了小面,秦老板的招牌是牛肉面。牛肉每天限售10 公斤,精明的营销方式让这里每天排起饥饿的长龙。小面的“小”,既代表价格低廉,也流露着随意轻巧的美食态度。今天,它已是这座山城的早餐名片。

不是所有早餐都以快取胜,在广州,早餐享受的就是过程。早餐 7 点,位于老城区的酒家门前站满等候开门的人,而点心师傅已经忙碌了整整 3 个小时,一样样精致的茶点被一双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广东早茶丰富而奢侈,“茶”只是借口,更重要的是点心、菜肴、粥品。每个回头客都有自己心仪的座位,早茶长盛不衰,与广东近代以来的贸易兴盛有关。56岁的陈月霞,退休后成为这里的常客。陈月霞的儿子,29 岁的梁景轩,是位律师,同在广州,他的早餐却格外紧张。广式茶点有干湿两种,干点最为精致。招牌虾饺,水晶饺皮,包裹鲜

1嫩虾仁,饺皮柔韧,虾仁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统计表明,广东早茶的平均消费时间在 1小时以上。广州,是年轻人奋斗的战场,也是老年人生活的天堂。2013 年,广州 60 岁以上人口 125 万,占总人口的 15%,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这是中国的缩影。这座城市,一只手托举着发展,另一只手托举着传统。高速运转的都市,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创业的机遇,也挤压了他们像父辈那样享用午餐的时间。喝完早茶,母亲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晚饭。生抽、糖、酒、醋、水五种材料,焖出五味鸭。新鲜的鲈鱼最适合清蒸。西洋菜猪骨汤,去油解腻,四 季皆宜。一顿精心烹制的晚餐,等待着打拼了一天的儿子。

与梁景轩相比,另一些年轻人的三餐更加单调、乏味。每天早晨 7 点半,16 万人开始聚集,人潮汹涌的一幕在不到 3平方公里的厂区,每周 5 天重复上演。工厂的生产主力是像杨圆圆这样的 90 后,他们刚从学校毕业,长时间重复简单劳动,对每个人都是挑战。21 岁的杨圆圆,必须每 5 秒完成一次操作,每天重复 5000 次,约 7 个小时。园区中央厨房,同样用工业化模式制造一日三餐。这些标准化食物,首先注重食品安全,其次考虑营养均衡。每天 2 吨鱼,3 吨猪肉,15 吨蔬菜,15 吨大米,满足 8 万人的消耗。20 个大大小小的餐厅,分布在园区各处,最大的能容纳 2000 人同时用餐。每工作 2 小时休息 10 分钟,午饭时间 1小时,和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一样,“杨圆圆”们必须努力跟上这里的节奏。

徐磊,湖南人,在此工作了 11 年,如今管理着 200 多人的班组,负责制造国际品牌手机。核心生产车间对外高度保密,给庞大冰冷的工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园区外密集的住宅楼群里,是徐磊和妻子文菲的家。腊鱼,是夫妻俩都喜爱的家乡美味。浸泡、水煮,去除多余的盐分和杂质,在油锅中煎至两面焦黄,加辣椒、蒜、姜、豆豉,大火蒸 20 分钟,就可以把他们暂时带回遥远的故乡。几百公里外,徐磊的老家,岳母赵菊香从山上取黄土,用于制作一种古老的食物。1400 多年前,中国农书中记述了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赵菊香带着 1 岁半的外孙女买回新鲜的鸭蛋,一场化学与时间的持久战即将开始。1 公斤鸭蛋 200 克盐,盐水冷却,与黄泥搅拌,将蛋没入其中,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透过蛋壳逐渐渗入。鸭蛋在密封的坛子里沉睡,等待被唤醒的时刻。1 个月后,盐分渗入,水分渗出,鸭蛋固有的性状和风味发生改变。滚上草木灰,保质保鲜,防止破碎,它们将把美味和思念带到他乡。咸鸭蛋的迷人来自于蛋黄,腌制过程中分离出的脂肪聚集形成鲜香的蛋黄油,咸蛋黄独有一种绵密与颗粒感兼备的沙软口感。家乡的味道有种特殊的魔力,能让天各一方的家人穿越时空,聚在一起。数百万年轻人,在这座工业帝国里,为全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国籍模糊、更难分辨个人印记的全球化产品。一日三餐,浸透着青春和汗水。

不仅仅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深山里也有不得不选择简单生活的人。顾涛,电力公司职工,有 20 多年巡线经验,长年在崇山峻岭里穿越。一个班组一年步行总里程超过 25000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三个赤道。电塔脚下,生活的是凉山

州的彝族。7 月底,是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当地人把马铃薯称为“洋芋”。这里出产的洋芋根茎膨大,支链淀粉和干物质含量高,口感格外绵软。海拔 2600 米以上高寒山区的布拖县,出产一种马铃薯中的极品,乌洋芋。种植要求高,产量少,乌洋芋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炒洋芋是最家常的一道美味,而更原生态的彝族吃法是火烤。烤熟后的洋芋香气浓郁,沙瓤酥软。8 月初,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来临。坨坨肉,凉山当地乌金猪的仔猪,肉嫩不柴,香而不腻。经过火烤的猪肉被切成拳头大小,用猛火煮,捞起放作料拌匀入味,但所有这一切都和顾涛无关。快速发展的中国,总有人因为生计放弃享受,与美食匆匆擦肩而过。大别山深处,一群少年即将开启一场艰苦的跋涉。照顾女儿高欣雅的一日三餐是李溪每天的任务。每年紧随高中毕业,全国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近千万年轻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毛坦厂中学,2 万名学生,是安徽省最大的高考生源地之一,也是家长心目中的“高考工厂”。学习异常紧张,休息时间宝贵,有条件的家长选择陪读。春暖花开,李溪正寻觅一种路边的野菜。蒿子,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农历三月三,当地传统要吃蒿子粑粑。陪读条件简陋,但李溪依然遵循这个习俗。浸泡,去汁,剁碎,蒿子叶散发出阵阵清香。大米磨成粉,加入咸肉,蒿粑的风味和营养更加丰富均衡。当季野菜是女儿食谱中最好的调剂,每一个陪读家长都有自己的心得。90 个高考班,每个教室都坐满百余名学生,整个校园充满了如临大敌的紧张和亢奋。学生有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吃过蒿子粑粑,离高考已经不足两个月。高欣雅和母亲住在学校附近,更多住处较远的学生没那么幸运,短暂的用餐时间,没有固定餐桌,他们的父母又多了一个陪读任务,送饭。每天中午都有几千学生在校门口用餐。时间和精力,全部留给了下一代,然而随着知识日新月异,不少家长能做的,就是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比如做饭。饭菜的质量关乎考试成绩,甚至直接决定孩子的命运。临水而建的小镇,只有 1 万居民,高考使这个数字陡增了 3 倍。往日的恬淡生活和几近失传的手艺,与学生们的匆忙脚步并行着。老街上,豆腐坊依然使用最古老的方法制作远近闻名的豆干。这种 2 厘米厚的大豆制品,温软嫩滑,富于弹性。再过一天,高欣雅就要离开去市里参加高考,李溪加倍用心,为女儿做临行前最后一餐。干子烧肉,白嫩的豆腐和丰腴的五花肉,浓油赤酱,鲜香可口。象征马到成功的拖鞋完成了,母女俩共同经历的难忘时光即将画上句号。

简单生活并不一定出于无奈,有时它是发自内心的选择。上海,素食爱好者在普通菜蔬中寻找着健康,乃至人生的意义。选择素食的中国人已经超过 5000 万。清心寡欲,自古就是中国先贤修行的前提,如今,简单素食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益身心,它甚至成为餐饮业者招徕顾客的一种方式。王爱华找遍每个街角,不断丰富自己的美食清单。为筹备社区聚会的中秋素宴,爱华的工作夜以继日,几样关键食材还需要她出力。红豆沙和陈皮加入红糖混合而成的馅料,这是她的秘密武器。上世纪 60 年代,香港 70%的蔬菜来自土,如今这个比例不到 2%。粉岭,尚未被房地产开发吞噬的土地。农夫依循传统耕作方式,只用有机

肥,只种当季菜,虽然产量低,但爱华信任这样的农产品。冰皮月饼,是爱华为中秋素宴预备的点睛之笔。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月饼。上世纪 80 年代,反叛月饼的传统制作方式,香港首创了冰皮月饼。糯米粉、粘米粉和澄面混合的冰皮,包裹着豆沙馅,软滑香糯,无需烘烤,冷藏,口感更佳。现代生活,把食物简化为贴上价签的消费品,快乐厨房的菜肴则让人思考食物和自然以及生产者的关系。世事变迁,人心进退,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对农耕生活的回归,社会的急速变化,搅动着每个人的内心。香港,繁华依旧,但最奢侈最时尚的,已不再是豪宅广厦,而是最简单的田园。如何顺应自然、传统,在内地,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的生态样本。

每天早晨,72 岁的龙先贵都在古蔺河里捕鱼,这是他的早锻炼项目。古蔺县,四川最边远的县城,赤水河流过境内。依据发展规模,中国将城市分为 3 类,古蔺是比三线城市更小的城镇。古蔺手工面,耐煮,润滑,口感细腻,有很强的吸汤能力,是早餐首选。成熟的豌豆炖烂,当地叫“火巴豌豆”,加入面条有一种清香厚重的鲜美。赤水河边的小城,生活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前工业化时代,食材供应半径不超过 30 公里。选 3 年以上的公鸡,“肉爪子”扎破鸡肉,防止开裂。30 多味香料熬制底汤,反复使用的卤水可以留存并不断增加鸡肉的香味,这锅卤水是龙先贵前年制作的。汤味浓郁,还要配上红油蘸料,这是古蔺麻辣鸡最显性的味觉标志。麻辣鸡是曾孙女龙美旗的最爱,龙大爷急于给美旗一个惊喜。黄腊丁,学名黄颡鱼,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这些野生鱼是龙大爷清晨的收获。烹饪黄腊丁,各地都有自己的风味。古蔺做饭,常用盐酸菜和泡椒烹煮,既去除鱼腥,又激发鱼肉的鲜嫩。卤制将近1 小时,麻辣鸡出锅,饱蘸红油,麻辣得当,肉质细嫩,香气扑鼻。几十年来,几乎每个周末,龙家都会出现这样团聚的场景,和一桌风生水起的筵席。清新的环境,低廉的物价,平淡缓慢的日子,以及在简单中寻找到的乐趣,让古蔺这样的小城镇充满生活气息。这曾经是我们的传统,但在今天,它开始变得稀有和珍贵。

久居紧张喧闹的都市,另一些人选择逃离,找寻心目中的简单快乐。大理,北京人史旭霞和王翀来过多次的地方,每次短暂驻足,两人总是意犹未尽。从北京西四环到大理洱海门,3000 公里,有了脚踩土地头顶蓝天的踏实感。更大的改变是结识邻居李奶奶,这是史旭霞小时候才有的邻里关系。新鲜的洱海鲫鱼,肉质甜美。李奶奶是厨艺高手,爱好美食的史旭霞不会错过一切学习的机会。白木瓜,大理人叫“酸木瓜”,是这道菜的味道识别码。白木瓜的酸,夹着特有的果香与辣,使得鲫鱼肉有绵长的回味。鱼肉滋嫩细腻,汤味鲜辣香醇。洱海,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水质优良,水产丰富。白族渔民世代在此捕鱼为生。苍山,平均海拔 3500 米,7 月雨季,是采摘“见手青”的季节。采菌人清晨上山收获新鲜的菌子,下山立即售卖,当地人称为“朝菌午食”。见手青,学名红网牛肝菌,破损后产生颜色变化,这是它含有毒性的标志,误食容易中毒,高温是解毒的关键。二次烹饪,先过一遍油,再次猛火持续爆炒,保证菌子彻底熟透。新鲜的见

篇3:《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研究

一、《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理念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时代的变化, 纪录片呈现市场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同样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说词, 也在发生着变化, 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 从传播者视角来看

解说词有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通过细腻的文字来感染受众, 受众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即通过解说词的感染, 来影响受众的行为。而《舌尖上的中国》对现代生活及历史文化的挖掘, 思考, 纪录, 对社会典型人物、事件的纪录, 则是其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的体现。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 不论其教育意义还是舆论导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这样写到“日照时间逐渐变短, 又到了采挖蕨根的时候了。欧洲考古发现, 最古老的面包, 是用蕨类植物根中提取的淀粉, 烘焙而成。莽山瑶族的先辈, 也发现了这个秘密, 从蕨根中获得淀粉, 制成一种原始的中式糕点, 糍粑。邓开风的祖辈过着游耕游居的生活, 被称为‘过山瑶’。过去粮食产量有限, 蕨根糍粑成为了过冬主食。如今制作蕨粑, 不仅有对美味的留恋, 也是祖辈提醒后代, 不忘艰难时日。”

这段解说既写出了传统的美食—糍粑的用材, 又写出了中国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二) 从传播内容视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节目都有自己的主题, 如“脚步”, “心传”, “时节”, “家常”等, 其解说词的创作, 都会从不同的角度, 对不同地域的美食进行介绍, 同时更加注重体现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注重深入探究从美食表面来发觉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 同时也注重美食的发展变化, 以此来探讨中国美食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也注重对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写, 其内容的主角多半是寻常百姓, 没有采用华丽的道具, 通过普通的双手制作出神奇的美味, 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三) 从受传者视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不仅仅是在记录美食, 更是在讲人, 及人与美食的故事, 解说词贴近“人”及其生活以及其内心, 更能接近受众, 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二、《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写作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在解说词创作方面细腻温润, 通过分析其解说词的写作特色, 来进一步探究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策略, 提升解说词的写作水平。

(一) 声画结合, 和谐交融

声音和画面的和谐交融, 与出色的解说词是分不开的。《舌尖上的中国》恰恰是将解说词和画面很和谐地和在了一起, 相互补充, 从而使故事有着完整的思路, 情感表达也自然流畅。

(二) 通俗易懂, 言简意赅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简明却不简单, 直白却又包含哲理。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 讲到小麦时画面转向三个麦客。解说词是这样的“秦岭北面, 麦子熟了, 机械收割的普及, 也有竞争者的存在。麦客, 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 他们踏着麦子成熟的节拍, 用双手挑战机械。”这一句首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的存在, 随后向观众传达人文关怀。

(三) 多用短句, 朗朗上口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多采用短句形式, 有利于观众记忆, 朗朗上口。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一段话“春江水暖, 刀鱼最鲜, 夏天滋补, 笋干炖鸡, 秋季肥美, 鱼头不容错过, 冬日最爱, 必是热腾腾的火锅。”简单的三字, 四字即紧紧地扣住了主题《时节》, 又交代了本集中的主要食材, 简单押韵, 又不失水平, 这是其不容忽视的特色之一。

(四) 有理有据, 饱含知识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不仅仅把美食制作的复杂程序, 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也把镜头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食材悄悄变化的化学反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人们既能掌握烹饪方法, 又能知道发展原理, 增长知识。

三、《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细节分析

(一) 从情感细节的主观来看

从情感细节的主观来看,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特别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半个月是制作鱼酱的时间, 乳酸菌和酵母菌促成香气的生成, 挥发性有机酸, 产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 苗族人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形成的。一勺鱼酱, 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变得酸楚可口, 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 也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国农村, 6100万孩子的成长, 没有父母陪伴, 这个数字等同于英国人口的总和, 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为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 清晨五点, 是分别的时刻, 一坛乡味, 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家乡, 也许有一天, 他会以新的形式在他乡重现。”这一段中饱含感人至深的情感细节, 一方面说半个月是鱼酱的制作周期, 另一方面半个月也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的不舍和辛酸, 虽然是在描写鱼酱, 但其实折射更多的是亲情。

(二) 从环境细节的描写来看

从环境细节的描写来看, 《舌尖上的中国》对环境的描写极其细腻, 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加强对内容的理解。如《脚步》中介绍藏族小伙采蜂蜜时对环境的描写让观众仿佛自己也来到了林芝来感受印度洋的海风, 看到了险峻的地势, 让人更能理解采蜂蜜的难度是怎样的大, 加强了观众对内容的理解。

(三) 从动作细节的描写来看

从动作细节的表现来看, 解说词对于表现动作主题的内心活动, 传达感情色彩, 传达意味有很大作用, 而不单单是为了强调动作本身。如在描写白马采蜜时, 有大量动作的细节描写解说词, “白马选了一根藤条, 将自己和大树相连, 从现在起, 这根藤条关系性命, 看起来进展不错, 一个小时后, 白马爬了很高, 但仍需要爬很高的距离。父亲因为不放心, 匆匆忙忙赶来, 白马不敢用双手砍树, 速度明显慢了许多。现在, 他准备将藤条卸下, 40米高, 并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行走, 野蜂不怕人, 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 迫使蜜蜂放弃抵抗, 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 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这些动作细节的描写, 突出了采蜜的困难, 从而进一步突出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十分不易。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运用, 为整个纪录片增添了魅力, 从而使得纪录片收获了很多忠实的观众, 使得其影响不断扩大。解说词的成功运用让《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食物, 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 以及人文情怀的尽情体现, 让人一提到《舌尖上的中国》就有满满的正能量, 也为中国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由央视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 是中国近年来非常优秀的作品之一, 除了其高精尖的拍摄设备外, 其文案解说词的创作, 也独具匠心。《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相对于其他纪录片解说词方面有很多大改变。本文抓住其文案创作的理念, 从传播者角度, 传播内容角度, 传播媒介角度, 受传者角度, 传播效果角度等五个方面来深层次地分析, 并且逐渐的深层次的剖析其写作的特色。最后从解说词情感细节, 动作细节, 环境细节的处理来研究其细节魅力。

关键词:解说词,创作理念,写作特色,细节处理,《舌尖上的中国》

参考文献

[1]游永南;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写作特色[J];东南传播;2014年7期

篇4:“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的启示

我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将此话解读为“带着对语文的敬意和感情,做好一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站在语文课堂的讲台上,你就代表着语文,你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应该是语文的,你的举手投足也应该是语文的。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时时处处维护语文的尊严。

本着一种对语文的敬意,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不会出现把语文狭义地称为“某某语文”。语文如同中国的美食,中国美食即便是土得掉渣,没有冠以美名,但因为符合品味者的味蕾和身体特点而流传百世。而语文也只有遵循语文的规律,遵循语文所面对的对象——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真正得到传承。

本着对语文的敬意,也许那些将语文视为自己收获名利的工具,视为发财致富途径的现象就会少一些。因为在那种利益的驱动下,受害的除了“语文”本身,还有那些无辜地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和年轻的老师。这种受害的程度比食物中毒要厉害百倍,这种慢性中毒侵入的时间更长,蔓延的范围更大。

在语文的发展历史上有许多令我们尊敬的前辈。诸如我们敬仰的叶圣陶先生、斯霞老师等语文大师,还有我们熟知的浙江语文前辈,身染绝症,躺在病榻仍然为语文忧心忡忡的钱正权老师,以及很多我们熟知的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一辈子默默地研究语文,不为别的,就因为对语文的热爱。他们在世时一无所求,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语文的史册上。

让我们带着对语文的敬意和感情,做好一名语文教师吧。

篇5:“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的启示

我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 将此话解读为“带着对语文的敬意和感情, 做好一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 站在语文课堂的讲台上, 你就代表着语文, 你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应该是语文的, 你的举手投足也应该是语文的。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时时处处维护语文的尊严。

本着一种对语文的敬意, 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就不会出现把语文狭义地称为“某某语文”。语文如同中国的美食, 中国美食即便是土得掉渣, 没有冠以美名, 但因为符合品味者的味蕾和身体特点而流传百世。而语文也只有遵循语文的规律, 遵循语文所面对的对象——学生的学习规律, 才能真正得到传承。

本着对语文的敬意, 也许那些将语文视为自己收获名利的工具, 视为发财致富途径的现象就会少一些。因为在那种利益的驱动下, 受害的除了“语文”本身, 还有那些无辜地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和年轻的老师。这种受害的程度比食物中毒要厉害百倍, 这种慢性中毒侵入的时间更长, 蔓延的范围更大。

在语文的发展历史上有许多令我们尊敬的前辈。诸如我们敬仰的叶圣陶先生、斯霞老师等语文大师, 还有我们熟知的浙江语文前辈, 身染绝症, 躺在病榻仍然为语文忧心忡忡的钱正权老师, 以及很多我们熟知的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一辈子默默地研究语文, 不为别的, 就因为对语文的热爱。他们在世时一无所求, 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语文的史册上。

篇6:《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能够热播, 或者说是哪些因素吸引了电视观众, 为何普通的新闻宣传努力想要达到的舆论引导效果, 却在这部美食纪录片中完美实现, 它对于我们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有哪些启示和帮助,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衣食强于概念, 选题要贴近生活

综合电视观众的反映, 我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第一个理由, 就是它关注的是饮食这个事关人们基本生存发展权益的命题。萧伯纳说过:“没有一种爱, 会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正是因为如此, 每个人都是网络上所言的吃货。饮食的安全、饮食的味道、饮食所代表的感情和仪式的每一次变化, 都是人们必须关心的话题。《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切入, 就使得节目天然具有了一种必看性。网友“水獭1098”说:“把《舌尖上的中国》看了一遍又一遍, 真好看呀!几乎所有的美食节目都是我的挚爱。”网友“童童vera”说:“最近休息在家, 一到饭点就看《舌尖上的中国》, 反复看都看不腻, 哪怕手里捧着泡饭咸菜, 也吃得津津有味, 满足无比。”他们的描述, 是许多电视观众的真实体验。正是吃货们强大的需求, 为节目的热播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有网友说, 《舌尖上的中国》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圣经,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舌尖上的中国》的经验告诉我们, 要想抓住观众的心, 就得抓住观众的胃。当然这是个隐喻, 其隐含的意思是, 电视节目要想抓住观众, 就要紧密贴近群众的生活。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指出, 受众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1]其中“报偿的保证”主要指传播的内容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什么样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呢?当然是事关观众生活, 特别是事关他们衣食住行的信息与事件。因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理上和安全上的需求, 然后才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属于必有的需求, 其他需求则是在必有需求的基础上可有的需求。电视新闻宣传反映人们需求的层次不同, 人们使用与选择的或然程度也不一样。反映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 具有必看性, 因为电视观众离不了;反映较高生活需求的内容, 具有可看性, 因为人们可从中获得满足;如果内容距离人们的生活需求较远, 则不具备观看性, 因为无法获得报偿。因此, 新闻宣传要想获得电视观众的认同与收看, 就要努力贴近生活, 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近年来新闻宣传之所以效果不好并成为宣传的难题,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 虽然中央提出了“三贴近”原则, 但是大量内容距离百姓生活太远, 无法给观众提供信息报偿。比如领导活动报道和会议新闻, 只注重展示程序和领导讲话, 而领导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领导讲话是针对什么事件的, 却不提供任何具体的语境, 观众只能猜测。再比如成就报道和经验性新闻, 往往只提供数以亿计的数据, 但是这些数据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根本无法感知。还有典型人物报道, 典型人物本来是好人, 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改变的人, 但是我们的报道非要写得他不具有人性, 甚至说不是正常人才觉得写得漂亮到位, 结果人们体验不到他如何使人幸福。还有些官员和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 与人们的常识和利益基本相悖。各种原因, 使得新闻宣传往往变成了公文、概念和数据的堆砌, 变成了无事件、无信息、无用处的“三无”产品, 观众收获不了满足感, 也没有观看的欲望。要解决这个问题, 从选题上来说, 不管宣传的目标是什么, 都要回归生活, 真正帮助群众找到妻子、房子、票子、车子和孩子, 守住他们的钱袋子和菜篮子, 而“不能本末倒置, 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 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2]。

故事高于口号, 内容要以人为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反复告诉自己的学生:“什么样的新闻最有力量?一是人, 活生生的人;二是故事, 有血有肉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不是新闻作品, 但是它的成功再次证明, 电视要想得到观众的喜爱, 必须讲故事, 讲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赢得观众的喜爱, 从内容层面来看是它关注了人, 关注了食物与人的命运。它的叙述是这样开始的:“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它以节制而温情的语调, 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寻找食材而付出的艰辛、为了制作美食而付出的劳动。当我们听到挖藕人辛勤劳作微笑描述成就感的时候, 当我们看到陕北黄国盛沿街叫卖黄馍馍的时候, 当我们看到浙江井头村顾圣在夫妇新年为全家操持年糕的时候, 当我们看到云南建水古镇姚贵文挑着担子卖豆腐球的时候, 当我们看到黑龙江绥化金顺姬回家与母亲学做泡菜的时候, 当我们看到广东兴德均安镇欧阳广业做村宴的时候, 我们就能够深深地感觉到, 美食不仅仅是美食, 它意味着妈妈的深情、奶奶的慈爱、故乡的传统和家庭的生计。通过讲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不再是空洞地宣教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是直面平常百姓的生活, 通过展现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 将吃回归到家庭和母亲, 让观众既眼馋又长知识, 还引发情感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用良好的传播效果向我们新闻宣传工作者展示了讲故事的重要性。那么, 如何讲好新闻故事呢?一是要关注人, 关注个体化的人, 写出有个性的新闻。就是我们在写新闻报道的时候, 要写出具体人物的喜怒哀乐, 写出个人的动作与经验, 而不能仅仅写成群体画像, 或者展示为“大山在呜咽”、“恩情比海深”。这种无人无事的新闻报道绝对产生不了任何直观的印象, 也留不下深刻的记忆。二是要把时空处理成场景, 我们的新闻报道要能够把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要素组合到一起, 将读者拉到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去。不能仅仅写成全国人民怎么样, 全省人民怎么样, 各级政府怎么样。因为事件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 发生的时空形成了场景, 如果没有了场景, 人们就无法把握事件。把握不住, 当然接受不了。三是要把事实写出情节, 就是说我们要把我们要讲的东西转换成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有活动有性情有矛盾有冲突有转折和高潮的完整的事件。但是综观我们的新闻宣传, 还明显缺乏讲故事的能力, 观众听到的是口号、空话和套话, 找不到人影, 体味不到人情, 更缺乏冲突。新闻报道不好看, 宣传效果上不去。李希光教授指出:“故事对于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具有不可缺失的重要性。通过故事, 一个民族界定自己的起源, 一个社会界定自己的认同, 一个将军界定自己的卫国精神, 一个男人界定自己对女人的责任, 一个年轻人界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通过一个故事, 人们讲述信什么和不信什么;讲述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讲述什么是爱, 什么是恨。”[3]因此, 讲故事是新闻宣传的最高境界, 是记者必备的技能。

真诚获得实感, 主题需形成根基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说: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 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4]众多网友的评论都证明了这一点。网友“绿格子Cherrie”说:“《舌尖上的中国》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什么华丽的菜肴, 讲的其实都是最传统的食物, 却到处可见劳动人民质朴的笑容、满足的神情, 全片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这是对食材的生产者和采集者、菜肴的烹制者们最高的赞美, 也讲述了人与自然之间最原始和谐的生存关系。向此片的制作者们致敬!”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令我最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 而是其中一个个最真诚的笑容, 毫无造作, 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 不是寒暄的刻意微笑, 没有种种, 那样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这些网友的评论表明, 《舌尖上的中国》的收视力量在于真诚的记录态度, 它用平实的手法展示了生活的真实画面, 让观众获得了真情实感。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让观众获得这种真情实感, 用制作者们自己的话说, 是因为他们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一无所获的渔夫……摄影师镜头里一个个平凡的人, 才是美食的创造者;他们的艰辛劳动和一个个家庭厨房里的温情, 成就了美食文化。大味必简,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 是有权有势还是暂时拮据, 夜深人静时体察内心深处最期待的, 不过只是那一口。在这样快速流动的时代, 人们逐渐形成漂的感觉, 在漂的过程中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根在何处。而《舌尖上的中国》恰恰运用平实的情感, 展示了生活中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 从而让大家想起妈妈和故乡, 想起了传统和国家, 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根基。

电视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 客观地再现真人、真情、真景, 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 排斥虚构和扮演。[5]《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再次向我们说明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则:简单的陈述最有力, 真实的写作最感人。它要求我们将真实摆在新闻宣传的首位, 以真诚的态度, 挖掘确实的事实, 展示真实的感情, 得出准确的结论。但是我们现在的新闻宣传往往缺少这种真的感觉。有时是事实描绘不准确, 记者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万能的上帝, 不用采访就描绘报道对象的内心活动, 或者讲述某时刻万众同心, 你是如何获得这种资料的?有时是意义诠释与事实不搭配, 将一场拔河比赛描绘成向党献礼, 将领导的某句话诠释成灯塔;有时是没有真情实感, 对部分采访对象盲目崇拜, 一言一行都描绘得伟大光明;有时是归因错误, 粮食丰收了, 有政策正确, 有领导有力, 有科学投入, 有水利效益, 就是没有农民的辛勤劳作和风调雨顺的影响。这种种现象, 使新闻宣传缺乏真实这个根基, 降低了说服力和公信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结果是, 观众拒绝接受宣传的理念, 甚至对事实本身也产生了怀疑。这是我们必须努力改进的课题。

总而言之,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意味着单部纪录片的成功, 它的成功, 其实是因为它遵循了新闻传播的基本法则, 即贴近观众生活, 讲述人情故事和展示真情实感。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电视工作人员改变新闻宣传理念, 改进新闻报道手法,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学习价值。

摘要: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向我们再次说明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则:简单的陈述最有力, 真实的写作最感人。它要求我们将真实摆在新闻宣传的首位, 以真诚的态度, 挖掘确凿的事实, 展示真实的感情, 得出准确的结论。它的成功, 其实是因为它遵循了新闻传播的基本法则, 即贴近观众生活, 讲述人情故事和展示真情实感。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电视工作人员改变新闻宣传理念, 改进新闻报道手法,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学习价值。

关键词:热播,吸引,真实,启示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 等.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3:114.[1]威尔伯·施拉姆, 等.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3:114.

[2]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 2003 (10) .[2]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 2003 (10) .

[3]李希光.人类不仅需要瞬间的丑闻, 更需要永恒的故事[EB/OL].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2012/0626/1406.html.[3]李希光.人类不仅需要瞬间的丑闻, 更需要永恒的故事[EB/OL].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2012/0626/1406.html.

[4]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 2012-05-21.[4]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 2012-05-21.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骨干办公室12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