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味道

2024-04-30

舌尖上的味道(共14篇)

篇1:舌尖上的味道

烟青色等烟雨,而奶奶在等我。

每年春节,老屋的桌上会摆满许多菜。有多少菜似乎和我没多大关系,有酿粄就足够。众多的菜,我偏对奶奶做的酿粄情有独钟,每一道工程都十分精细,材料更是要好。

年三十,热闹的老街繁华依旧。奶奶在茄子铺上精挑细选,仿佛要把茄子看穿。肉馅可是酿粄的心肝,可不能马虎。说着把已经不怎么看得清的眼睛瞪得老大,满意溢于言表。

咣咣咣奶奶开始剁肉了,肥肥瘦相错的肉掺着冬菜,茄子和萝卜,加些盐、油,肉馅就剁好了。奶奶站起来捶捶腰,眼眉开出了一朵有年代感的花。

奶奶、奶奶,我也想揉!我认为奶奶和的那一团糯米面是个胖娃娃,在对我说:快来呀!奶奶听了,又絮絮叨叨讲个不停,我不耐烦她的啰嗦,捂住耳朵:听不见!

哟,小兔崽子嫌我烦呢?那你晚上别吃酿粄,哼!我拉住她的手:好嘛好嘛,奶奶最好了

奶奶的手是那么粗糙,布满了老茧,手关节不知是什么病,病魔让奶奶干什么都显得很吃力。突然我的心咯噔一下

酿粄进了蒸笼。我盯着他们一点一点地变胖,我那期待的心也一点一点被酿粄板填满。

浓浓酿粄香悄然住进我心房。

夜,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所有人都在畅谈、吃饭,唯有我像个跳蚤一样动个不停,说什么也不愿意坐下。奶奶似乎想到了什么,匆匆赶去厨房,端出一盘"白胖小子"出来,我马上坐定,握好双筷。

哈哈,这小子原来是要吃酿粄呀!大家都笑了。

一口下去,软糯可口的糯米与冬菜茄子肉馅肆意的滑进嘴里,香气弥漫。我大声地说:好吃!奶奶辛苦了!亲戚们都露出了欣喜的目光。奶奶却悠悠地嘟囔:你不是嫌我烦吗?不喜欢就别听喽。哈哈,天性好强的她怎么会露出宠溺的眼神?

也许很多夜晚,奶奶在偷偷想着她的孙女吧?我忘却不了她见我爱吃她做的酿粄时闪烁的目光,也忘不了酿粄与她。

月色氤氲着紫色的窗格,梦里似乎又闻到了浓浓酝板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篇2:舌尖上的味道

“真的?太好了!”我高兴得跳起来,“我可以一饱口福喽!”

晚饭后,妈妈就开始准备食材了。她先把菠萝对半切开,挖出菠萝肉,再把它们切成小小的一块块,然后把菠萝壳清洗干净,接着把火腿肠、洗好的胡萝卜和浸泡后的香菇切成丁。看着妈妈娴熟的刀工,我心里暗暗佩服。

晚上睡觉时,我躺在床上,却总睡不着,心里一直惦记着菠萝饭。它好吃吗?是酸的还是甜的?……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我跟着妈妈进了厨房,站在一旁观看菠萝饭是如何诞生的。只见妈妈打开煤气灶,往锅里倒了点油,趁着热油的一点儿时间,妈妈见缝插针打了个蛋。不一会,油就开始咕嘟咕嘟冒小泡了,好似一个个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妈妈立刻把打好的蛋液倒下去,手握锅柄慢慢转动着锅,让蛋液沿着锅底铺了薄薄的一层。OK,煎蛋做好,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备用。接着,妈妈往锅里放了胡萝卜丁、香菇丁和少许盐,待它们炒熟后就轮到米饭下锅了,几下翻炒后,一粒粒糯米变得晶莹饱满。然后,把火腿肠丁、菠萝块、蛋块和葱一起放入锅中翻炒。最后,把炒好的米饭放入菠萝壳中,菠萝饭就算大功告成了!

看这菠萝饭,哇!白、红、褐、黄、绿,五颜六色,相映成趣!热乎乎的糯米,又白又香又软;红红的胡萝卜与火腿肠,安静地躺在雪白的米饭上;嫩黄的菠萝块和金黄的煎蛋随意地铺在米饭上,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香菇丁和绿油油的葱花,令人垂涎欲滴!

我猛吸一口气,一股香味儿扑鼻而来;吃一口,哇!酸酸甜甜。“味道太棒了!”我忍不住大叫起来,“妈妈,太好吃了!色香味俱全,堪比山珍海味耶!”妈妈开心地笑了,我风卷残云般吃完了这份菠萝饭。

篇3:舌尖上的味道

一、饮食文化的美学探寻

《舌尖上的中国》共分为七集, 分别从“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地域对中国美食进行概括和介绍。饮食文化系指饮食、饮食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 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与哲学体系之总和。1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深深的影响这每一代中国人, 同时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核心, 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而这部纪录片没有局限于对中国各个地域的不为人知的美食一一介绍, 而是站在艺术的高度, 对那些美食以整体观照, 从而使观众领略到中国饮食的精髓与魅力。但是编导们并没有把视角仅仅停留在这里, 而是追随到每一种美食的发展渊源, 以及后人对它们的改造, 探讨中国饮食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追求。

中国人对饮食方面表现的极为苛刻, 十分讲究“色香味形器”, 《舌尖上的中国》中讲述了大江南北的美食, 但是它并不是一味的向观众介绍各种菜, 而是向观众呈现这些菜的历史与文化。例如,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厨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与西方的快餐文化相比, 中国的厨房更讲究一直意境的追逐, 人们对饮食的追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一集主要是讲有关厨房的事和厨房的文化, 厨房做菜的过程, 同时经历了煮、蒸、炒。而这些的由来都可以归结于一代一代中国人对美食的的不断要求, 中国人对饮食器具的追求同样有着独特的方式精美的餐具可以把菜肴衬托的更加美观生动, 犹如中国茶道对茶具的要求, 纪录片中为我们讲述的黑陶, 黑陶是扎西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遗产, 而他们也深信, 用黑陶烹制出的菜肴, 拥有特殊的好滋味, 也是他们非常热衷的一种食法。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中国是一个农业化国家, 近代由于列强的侵略, 改变了中国的生产方式, 然而, 中国是农业化大国这一局面并没有动摇, 因此, 田野也就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 大都市的现代化建设, 使人们离田野越来越遥远, 成片的屋顶被人们所遗忘, 贵春对田野的渴望, 竟把菜园搬上了屋顶。《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饮食文化和历史的探寻, 是作品充满着浓厚的人文关怀, 也体现出编导对于饮食文化价值的深刻把握。

二、叙述结构的审美把握

美食类纪录片与文化类纪录片有一个相似之处, 就是面对大量的资料和碎片, 怎样去整合, 使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呈现出自身的文化蕴涵。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与否, 其可看性是第一标准, 尤其是纪录片市场化的今天。随着纪录片创作领域对曾经出现的漠视观众的创作倾向的反思和矫正, 纪录片的故事性和人文关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所重视。2在叙事和结构上进行了缜密的安排, 是散乱的美食做到了杂而不越, 这就就一个纪录片编导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这部作品质量的保证。

《舌尖上的中国》的切入点是中国的美食, 通过对大江南北的美食来展示中国的饮食文化, 但可否认,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整体的结构安排上, 《舌尖上的中国》舍弃了中国饮食繁杂的叙事结构, 而是一个一个地进行介绍的结构模式, 板块式的结构模式, 每个板块都有不可复制的内容, 让观众一目了然, 编导倾向于采用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 一最为简单, 最为鲜明, 同时也是最为直观的结构形式, 简单而动人。从大的方面把中国的饮食分为了七个部分, 每一部分用一集去表现一个侧面, 总起来构成了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把握。然而这些远远不能涵盖中国饮食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自然的馈赠》中表现了食物从何而来, 让观众回归自然。《主食的故事》介绍了不同地域、不同名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 以及这些人民对主食的深厚感情。《转化的灵感》导入了通过人与微生物携手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过程。《我们的田野》则呈现了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永夜多样性的样貌。《舌尖上的中国》的结构以中国饮食文化为经, 以每个地域每个名族的美食为纬, 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巡礼。

编导对整体结构的把握的同时, 对每一集节奏的控制也是十分成熟, 娓娓道来的解说, 就像是一个潜在的叙述中, 香格里拉的松茸, 单珍卓玛一家人对松茸的捡拾;浙江老包对冬笋的的挖掘;圣武和茂荣从安徽感到有藕的地方采藕。他们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是有一个主线把他们串联在一起了, 那就是这一集的主题——自然的馈赠。

三、真善美:素朴的影像与真情的诠释

在当今娱乐化的背景之下, 纪录片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时下的观众已经进入了视觉传播的读图时代。为了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缓解压力, 人们越来越依赖视觉艺术。《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在能火, 是源于人们对饮食的热爱, 但是作为纪录片的本体而言, 饮食知识一个题材, 但是如何展现它的魅力, 这就需要编导对整个片子的真善美有独特的把握。

著名的俄国作家曾说过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这部纪录片没有用华丽的道具, 也没有借助大量的电脑特效, 都是真真实实的中国各个地域的老百姓, 镜头对准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述的人们对腌制食品, 风干晾晒的干货的喜爱;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讲述了一个七十二岁的居长龙, 在19岁时用三年的刻苦讲刀运用到纯熟, 已经步入从心所欲的年纪, 对刀工的追求确丝毫没有懈怠。《我们的田野》描写了壮族人们在收获糯稻的同时, 水稻田里的鲤鱼和鸭子也是一个重要的亮点。让观众欣赏的同时, 会想起喜多的回忆。这都是最真实的人, 也是最简单朴素的人, 但是这并不影响纪录片的叙事和情节性。朴素是一种事物的本然状态, 能给人最“本真”的审美体验。

美食类纪录片, 以画面而载体, 去诠释中国饮食文化, 片中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拍摄还是人物的拍摄, 在画面构图上都极其讲究, 片中的一些空镜头, 都是试图通过各种角度去表现, 对光线的要求是整部片子超乎一般的纪实性纪录片, 在表现制作美食的过程中, 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 这样可以使得观众更加具有集中力, 在观看的片子的时候, 甚至不愿意走开, 害怕错过了美好的画面。纪录片能做到这一点, 一定程度上是突破。

《舌尖上的中国》在画面语言上表达了精巧独特外, 同期声与旁白的处理也相得益彰, 如《转化的灵感》中姚贵文和王翠华在镜头面前的相互调侃, 《我们的田野》中孩子们抓鱼的欢声笑语, 可以说, 旁白、同期声和画面的有机结合与独特表现, 极大增添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光新.世界饮食文化评述[J].中国烹饪研究, 1999, (02) :38.

篇4:舌尖上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II

截止发片,《舌尖II》尚未开播,但据准确消息,《舌尖II》将于4月18日至6月6日,每周五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的21:00、纪录频道(CCTV-9)的22:00同步开播。吃货们,准备好了吗?《舌尖上的中国II》依然呈现出第一季中“美食纪录片”的特质,继续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II》共分为八集:第一集《脚步》、第二集《心传》、第三集《时节》、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

舌尖上的中国I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美食探秘

《中国美食探秘》接档《舌尖上的中国》,延续中国美食传统精髓,开启全新美食文化视角。每集一个主题,包括“火候”、“刀功”、 “辣”、 “豆腐”、 “面点”、“鲜”、“食之器”、“官府菜”等,全面展示中国美食的不同侧面。不过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一片叫好声不同,观众流口水的同时也多了一些质疑。与以往美食类节目不同,《中国美食探秘》并不关注菜肴的制作,而是希望通过“探秘”我们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美食文化传统以及这些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后的讲究,来进一步理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一城一味

央视纪录频道(CCTV-9)全新出品,七集纪录片,从全国精心甄选七个城市作为拍摄地,囊括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的特色美食、地域文化,2014年开年献映。一城一味每集纪录一个城市,以专业厨师的视角走进城市深处,在街边小店,在百姓家庭,在餐厅酒楼,寻找发现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民间美食。以美食为主线索,串联起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等纵深元素。以美食的味道,解析城市味道、城市气质。《一城一味》以“变化的城市,不变的味道”为灵魂,传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中国文化,以食物的美好表达城市的美好,诠释城市魅力。

行走的餐桌

《行走的餐桌I》的独具匠心之处是拍摄地选择沿京杭大运河为拍摄路线。众所周知,大运河是我国一部流动的史书,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跨越四省二市,将南北差异的饮食文化紧密融合,造就了多样而丰富的美食,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通过运河传播开来,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行走的餐桌II》则围绕湘江两岸的美味展开了一次“香辣”的美食之旅。不仅表现中华美食的历史厚重感,还通过在湖南分布众多的少数民族土家、苗、侗、瑶等族展现地域饮食文化的异彩纷呈。

篇5: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记得那是我五岁时的事情了,一个下午,阳光洒在窗前,风儿吹过柳梢,一切显得那样安静、美好。我坐在窗前,吃着雪糕,看着眼前已经结了果的草莓,那草莓红红的,惹得人直流口水。突然。一个奇怪的想法出现在脑中:为何不把好吃的零食种在土里,那样不就有许多好吃的了吗?

说干就干,我从我的“零食库”里拿出一些好吃的,又把小铲拿来,抱着零食,飞快地跑下了楼。我找到一处荫凉,开始挖坑,我一铲接一铲地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也顾不上去擦。坑挖好了,我把零食放进去,开始埋土。埋了几下后我又有些舍不得,要是没成功,这些“天下美食”不就没了吗?我咬了咬牙,为了以后的“辉煌”,只能不惜一切代价继续下去了。

等埋完后,我用手拍拍土,看周围人来人往,不由得心里微微一动:要是被人挖走了,就完了。于是我找来了我的伙伴——阿黄,它是一只小狗,坐下来和我差不多高。我把它牵到埋零食的地方,对它说:“阿黄,这里有很多好吃的,等它长大,我分你一半!不过你得看好它。”阿黄似懂非懂地冲我叫了几声,我开心极了,一步三回头地回到了家。

从那儿以后,我天天跑去看,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于是,我去看看怎么回事,到了那儿,我立刻挖了起来,可不管怎么挖,都看不到零食的影儿。于是,我去问“当事人”——阿黄。可阿黄却一声不吭,卧在自己的窝里一动不动。这时,我突然发现阿黄的饭盒处有许多零食渣,呀!原来是被阿黄偷吃了!但看见阿黄可怜兮兮地趴在我旁边,好像认错似的,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我也舍不得批评它。我的“种美食”计划,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篇6: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而在我的记忆里,就数外婆用那双巧手制作的米浆糕最为美味。在去年回老家过暑假时,我十分幸运,能够再一次吃上外婆做的米浆糕。

清晨,天还未亮透,我便被妈妈叫起来,一同观看外婆的制作过程。

只见外婆先是将头天夜里泡好的米再次过了遍水,然后捞起,抓一把米便放到旁边的米磨上,开始磨米浆。磨米浆是个漫长、枯燥且辛苦的过程,但外婆却仍然是那样游刃有余,当她的右手将磨盘推得“咕噜”转的同时,左手还可以随意地抓起一把把的大米喂进磨心里,迅速而又准确;还不时就加一勺清水……右手推累了就换左手,动作仍然是那么自如优美,尽管我已经多次看外婆做这些相同的步骤,可依然十分感叹,感叹外婆动作娴熟自如,也感叹外婆虽是“鬓已星星也”,却仍然是精神矍铄;固然是“老矣”,但仍然十分强健。

约摸着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外婆的磨米工作终于是接近了尾声。我走到那石磨前看了看,只见原本那白花花的大米已然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那顺着边沿,“滴答滴答”滴落至凹槽中的白而透亮的米浆。至此,我不禁开始期待这好久未吃的米浆糕的滋味。

外婆将米浆导入一口大瓷缸,又将缸里的米浆分出了些倒入一口大碗中。我十分疑惑,这是为什么要将米浆分成两个部分呢?我将疑惑问出了口,外婆却是一脸高兴的模样,笑得眉眼弯弯,道:“这次要做的,是你最喜欢吃的红糖夹心的米浆糕,瓷缸里的用来做上下两层的白米浆糕,大碗里的待会就放上红糖……”

很快,所有材料准备好了。外婆先在蒸笼里倒上了一层白米浆,便放入大锅中开始蒸,待到已半熟时,浇上一层红糖米浆,在将要出锅时最后再浇上一层白米浆……整间厨房都被雾气缭绕着,可外婆那辛劳忙碌的身影,在我的眼中、心中却并没有因雾气的笼罩变得模糊,反而愈发清晰……

时至中午,一蒸笼米浆糕总算是“新鲜出炉”了。外婆将米浆糕放到通风处自然凉透,而后倒出,切成一块块规整的长方体,放进一个个盘子里,又在盘中浇上蜂蜜水。这时的米浆糕,卖相甚佳,在两层如同雪一般白的白米浆糕中,夹杂着一层鲜艳的红,而淋在这块米浆糕上面的蜂蜜,正闪烁着光芒……也当真是使人食指大动。我笑嘻嘻地对外婆说了声:“外婆,我开始吃啦!”就随手拿起其中一盘,舀上一勺放进嘴里。

篇7: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老屋里,大黑锅上冒出几缕白烟,轻盈盘旋地往上漂浮,从窗上的小口悄然钻出,以丝绸般的姿态向蓝白的天空流去,渐渐淡隐没在不远处。

灶里的木柴燃得正热烈,花苗跳跃,映照在奶奶满是沟壑的脸上,忽明忽暗。我绕着灶上那口大黑锅来回转,跺着脚步,眼睛紧紧盯住锅盖,伸长脖子,垂涎欲滴。

许久,终于耐不住性子,“好了没有?”

“快了,快了”奶奶柔软地回答。

时间过得真是慢啊!

“好了没有?”

“快了,快了!”奶奶弯着眉,扬起嘴角,继续重复着相同的话语。

接着自然还是漫长的等待。

“到底好了没有啊?!”我不耐烦了。

……

终于,我还是乏了,无奈地靠在长木椅上,晃荡着脚,踢着椅子的腿,絮絮叨叨“怎么那么慢啊。”

终于,奶奶伸出那只写满农民特征的大手,那顶大锅盖被掀起了,烟雾缭绕,模糊了视线,看得不真切了。我迅速从长木椅上弹了起来。那顶大锅盖,是我儿时最讨厌的东西,要是没有它,奶奶做的一切好吃的东西都会立刻呈现在我面前,能更快地吃到它。我欣喜若狂地搬来小凳子,往灶边奔去,踩上凳子,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直勾勾地往大锅里注视着。马上就找到那盘白花花的大馒头了。可惜隐隐约约见到只有那么两三个罢了。

锅底的水一点儿也不嫌累,冒着泡,咕咕叫个没完,烫得边上的蒸汽赶紧往上跑,扑面而来。我砸吧砸吧嘴,咽下口水,终于还是忍不住把手往里伸。

奶奶立刻打回我的手。她拿来两块纱布,俯下身子,包住盘子两侧,缓缓端出,小心翼翼地走到桌前,轻轻放在桌子中央。我立即跟了过去,麻利地攀上椅子,眼巴巴地望着。

馒头不断往上飘着热气,就像雨后后山那蒸腾的山雾弥漫,不一会儿,整个厨房都氤氲着这醉人的馒头味儿。

乡邻刚摘完菜,路过,或许是闻到了香味,打了声招呼:“今天吃馒头呀!”

奶奶回头应了声:“是啊!这小子爱吃。”接着聊起了家常。

我趴在桌上将左手往桌子中央伸去,终于拿到了这渴望已久的馒头。突然热气袭击我的左手,我赶紧将它往右手一扔,烫了,又往左手扔去,反反复复数次,馒头不那么烫手了。发现这馒头竟充满弹性,每当触碰到我的手手指时,它便凹了进去,手指离开时,就恢复了原状。我手握馒头,往四周晃荡着,希望它快点变凉。

许久之后,我才开始咬了一口,却发现都是我手心上的汗味,只好依依不舍地将它的皮褪去,又咬了一口,那香甜在我的口腔里慢慢散开来,绵软的口感扩散在心头。馒头在我的舌尖上开始融化,香甜愈来愈强烈,我的整个口腔,我的整个大脑,都沉浸在美妙的滋味之中。我坚信这是世上最美的味道。直到现在,我都不曾吃到那么好吃的馒头。

奶奶的那双手是有神力的,她能让面粉和着水,在她那一开一合,一上一下的搓揉之下,变成一个个洁白而诱人的馒头。

奶奶的那双手是有魔法的,她还能让普普通通的食材,变成桌上那让我回味无穷的记忆。

那些年,舌尖上的味道相伴,将温暖我的一生。

篇8:舌尖上的味道

1 文化自觉的理解

文化自觉是指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即处于一定社会范围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形成固有的文化形式,生活在这个社会范围内的人们要对这些文化的渊源、历史形态、所具有的地方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所认识,并加以反思,自我觉醒[1]。可见,文化自觉是建立在文化自尊的基础上对自我文化加以审视,建立文化自信,由此产生对自我文化的认知,明确文化自我创建的方向。

2 地方电视台美食类节目存在问题

2.1 节目形式化

电视节目以视觉效果为主。地方电视台制作美食节目,多以拍摄厨师烹饪菜品过程为主要节目形式,厨师操作上过于严肃,虽然所制作出来的菜肴视觉效果很好,令人有欲品其味的感觉,但美食烹饪的过程却难以吸引观众[2]。虽然厨师烹饪美食有规范的程序,但如果在电视节目中过于注重流程,就难以达到完美的节目效果,最终导致电视美食节目形式化,难以对观众产生较高的吸引力。

自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除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外,也让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之一振。由于《舌尖上的中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美食进行介绍,其介绍不局限于饮食,而是呈现饮食背后的文化。地方电视台美食节目在效仿过程中,以创新菜品为主,为了体现节目的时尚性,往往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选用的食材,不仅让观众感觉烹饪过于繁琐,还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对菜品过于讲求造型,没有突出饮食的味道[3]。

2.2 节目缺乏文化性

地方电视台所制作的节目要体现地方特色。为了把握节目的地方特色,地方电视台会将饮食与普通的吃喝等同,使饮食很难与地域文化融合。比如,一些地方电视台所推出的美食节目,节目内容倾向于当地美食的介绍和评价。因此,节目主持人会穿梭于大街小巷搜罗美食,一边吃,一边对美食进行品评。这类美食节目只将街边美食及所在位置介绍给观众,缺乏地方特色、文化美感甚至可能会被观众质疑节目组是在为商家做广告,在心理上产生排斥感。

3 突出美食中的地域文化内涵,强化文化自觉性

美食,并不意味着饱腹之食,其中还渗透着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关于饮食的传说数不胜数,这些都说明了饮食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发展进程中所占有的地位。

自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地方电视台仅仅效仿是不够的,一味效仿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还会招致观众反感。虽然部分电视台已经在美食节目上有所改进,但制作的节目依然缺少文化内涵,特别是没有从地域文化特点的角度出发丰富美食节目的内容,使地方电视台美食节目很难吸引观众。中国的饮食并不局限于“饮食”本身,更多的是要呈现文化特色。地方电视台制作美食节目时,要充满地方文化色彩,从谈古述今到弘扬美食文化,使其播出的美食节目更具文化吸引力。

注重从地方文化角度呈现美食的历史、美食的发展及美食的时代感,才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美食进行品评,以将美食节目上升到一定的文化审美高度,提高美食节目的制作水平。

4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美食节目,已成为美食类节目的典范。各地方电视台争相效仿,却疏于本土饮食文化的创作,没有以乡土文化为根基,导致制作的美食类节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收视效果。地方电视台制作美食类节目,要从文化自觉意识角度出发,将美食立足于文化,促进文化与饮食相结合,以使电视节目更具有吸引力。

摘要:自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各地方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相继效仿播出与其类似的美食节目,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视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在节目中融入文化元素。针对地方电视台存在的美食类节目过于形式化、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进行分析,突出美食中的地域文化内涵,探讨地方电视台美食类节目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地方台,美食类节目,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王丽.简谈电视美食节目的平民化之路——以“香香关食之舌尖上的河南”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孙芳田.从《简单易做中国菜》和《小小厨神》分析国外关食节目的得与失[J].青春岁月,2014(6).

篇9:舌尖上的味道

这句话其实跟馒头关系并不大,但是今天我们要说说大家都很熟悉的“馒头”。馒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面食,是北方人的三餐中很重要的一种主食。馒头主要是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一般是形圆而隆起;也有方形的,名曰“刀切馒头”。

【馒头起源与发展】

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南蛮之地,“七擒孟获”就是当时发生的事情。在收服了孟获,安定了南蛮,班师回朝的时候,却在泸水遇到了阻隔。风雨大作,江水猛涨,人不得过。诸葛亮觉得奇怪,于是求告神明,才得知原来是因为连年的征伐(fá)动兵,杀戮(lù)太重,触动了神灵,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用人头来祭神,方可顺利过河。

而此时,诸葛亮不想再死人了。于是琢磨用什么办法替代人头来祭神。后来就想出来用白面包着肉,做成一团,代替人头来祭祀。就这样,馒头诞生了。所以古代曾有“馒头”本是“蛮头”(即南蛮的头)的说法。诸葛亮也因此被当成了中国传统面点业的祖师爷。这一说法因为《三国演义》的通行天下而更为人所广知乐道。

但是,这个传说中的“馒头”和现在北方一般所见的馒头是不同的,主要的不同点是里面加了馅,更确切地说是放了羊肉和猪肉在面里,示为人头。

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食品在北方一般认为就是包子。在北方地区,只有纯面粉的,面里面没有馅,且形态是一团的才叫馒头。

其实,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事物绀珠》一书中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晋(jìn)以后,有一段时间,人们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宋代,馒头成为大学生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太学饱诸儒,余伎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xīn)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hù)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聊合慰馋奴。”

宋朝人著:《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即馒头别名。今俗屑麫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者谓之馒头。”至此,馒头的“馒”字一直沿用至今!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

由此,历史上馒头的别称很多,如“馒首”、“馍”、“面头”、“炊饼”,等等。

【作家笔下的馒头】

篇10: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就看见妈妈正在一个个拿出小黄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跑到妈妈的身边,对她说:“妈妈,今天我们吃炸小黄鱼,是吗?”妈妈笑着说:“小馋猫,妈妈今天特意为你做炸小黄鱼,解解馋。”我立刻抱着妈妈,连声说道:“谢谢妈妈,妈妈万岁!”妈妈赶紧说道:“别贫嘴了,赶紧做作业去,等你做完作业,就可以吃炸黄鱼了。”我拿起作业,赶紧跑进自己的房间,做起来,不一会儿,我的作业就全部做完了。我来到妈妈的身边,看到她正在做炸黄鱼前的准备工作。妈妈先将小黄鱼的头去掉,再将鱼肚子的肠子拧出来,然后将鱼肚子洗干净。等小黄鱼全部清洗干净之后,妈妈将它们放进一个大碗里,在里面加入料酒、盐、鸡精和生姜,再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使之入味。这漫长的20分钟,让我很着急,真想立刻就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炸小黄鱼。

20分钟过去了,我看着妈妈又找来一个碗,在里面放入面粉、打好的鸡蛋以及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将洗净的小黄鱼放入里面。与此同时,妈妈打开煤气灶,在锅里放入一些油,等油烧开了之后,用筷子夹起一条裹了面粉的小黄鱼,放进油锅里。油锅里顿时“噼里啪啦”响了起来,油星四溅,再过十几分钟,小黄鱼就可以出锅了。妈妈用筷子夹住炸好的小黄鱼,把它夹出锅,放进盘子里。看着那外酥里嫩的小黄鱼,我直流口水。

我拿起一双筷子,夹住一条小黄鱼,也顾不得烫不烫,赶紧放进嘴里,吃起来。妈妈连忙说道“宝贝,慢点吃,别烫着,别卡着。”还真是给妈妈说中了,真的有一个顽皮的鱼卡卡在我的喉咙里。我赶紧盛了一口饭,吞进嘴里,好不容易才把卡给弄下去。

篇11: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美食”一号:“酸辣头发丝” 配料:酸辣汤+我的头发

星期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山上玩,偷偷的拿了二桶粉丝面(酸辣味),我们俩的关系时好时坏,因为我上山时没拉她。吃饭时,她郁闷之极,用力一拍当作桌子的木板,“桌”上的一碗酸辣汤“啪”的一声就洒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洒在了低头捡东西的我的头上。虽然我用纸巾擦了又擦,酸辣的味道始终也去不掉(这可苦了我的头发哟!)。于是,那天我只好顶着一头酸辣味回家了……。

“美食”二号:“红烧手掌” 配料:红烧肉一盘+我的手

星期五晚,我们一家与爸爸的老板以及一些员工去饭店吃饭。众多美食中,当然少不了我爱吃的红烧肉,一阵狼吞虎咽之后,爸妈对我下了禁食令,理由是“晚饭只要吃八成饱就够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筷子。不过,剩下的红烧肉我绝不会放过——打包回家!当天晚上,我边看电视边开始偷吃红烧肉。偷吃的方式很简单:轻轻打开冰箱,用手抓一块扔进嘴里。重复多次后,红烧肉被我一一扫进嘴里。再看看我的手,哈哈,成了一双正宗的“红烧手掌” !

“美食”三号:“孜然大腿” 配料:孜然一盒+我的腿

星期六,爸爸出差去了,家里只剩我与老妈,我们就到外面去解决吃饭问题。我们选择了一家“烤吧”,在妈妈烤羊肉的同时,我闲得无聊,便去逗店里养的小哈巴狗,谁知那小哈巴狗不识抬举,就知道到处乱跑。我也不服气,追着它东奔西跑。这时,只听“砰”的一声,我不慎打翻了桌子上的调料盒,盒子里的孜然粉全撒了出来,刚好撒在了我的腿上!于是,一只“孜然大腿”便出炉了……。

篇12:舌尖上的味道初二作文

窗外芳香四溢,不由得使我想起美味诱人的手抓饼、章鱼小丸子、铁板豆腐、麻辣烫……每到傍晚的时候,小摊小贩们推着推车,排出一条小吃街,用娴熟的手法制作着美食,他们成为了街上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我一直是这条街的常客,直到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正准备吆喝小二来一份喷香的手抓饼,无意间,望见老板娘从一个破旧、肮脏的箱子里拿出几块血淋淋又散发着臭味的“鸡排”,放到铁板上,把一些瓶瓶罐罐里的东西撒到上面,一股浓郁的香味飘了出来,“鸡排”滋滋地开始冒油烟。我看的肚里一阵阵恶心,逃也似地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其实看上去诱人的街边小吃,说白了,就是地沟油、隔夜菜、老鼠肉的“组合体”,还来点独特的“尾气胡椒粉”。原来我一直“情有独钟”的奶茶、珍珠,都是色素、砒霜、甜蜜素混合完成的,塑料的珍珠我也一直嚼得津津有味,我的怒火涌上心头,一篇篇我曾经视而不见的报道飞扬在我的眼前,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随着小贩锅铲不停地翻动而飘逝,我恨不得冲到那些黑心商家的面前去质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残害我们的同胞?!

垃圾食品问题相当于冰山一角,可这一角不留意了也能撞沉泰坦尼克号,毕竟,我们管不了别人的良心,只好先管住自己的嘴巴。肉饼出锅了,朦胧的烟雾中,我似乎看见了工厂的景象,不同的是,这里的工人都穿得干干净净,机器排列得整整齐齐,传送带上布满了琳琅满目的食品,他们都经过了严格处理……虽只是想象,却是那样的真实,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实现。

篇13:舌尖上的零食

饼干, 一种常见的点心, 是人们平日里最喜爱的零嘴儿。它食用方便又便于携带, 不仅种类繁多, 口味也是各式各样, 完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难怪有人会说, 饼干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美味!但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选择饼干不再单单凭个人口味喜好, 而是更加注重食用的科学与健康。

几种常见饼干

苏打饼干

苏打饼干是先在一部分小麦粉中加入酵母, 然后调成面团, 经较长时间发酵后加入其余小麦粉, 再经短时间发酵后整型制作而成。

优点:含糖、含油较少。

小提醒:吃苏打饼干, 会增加钠的摄入, 可升高血压, 加重水肿;吃苏打饼干, 会增加脂肪摄入, 更容易变胖, 增加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全麦、消化饼干

全麦、消化饼干是用没有去掉麸皮的麦类磨成面粉所做的饼干, 比我们一般吃的富强粉等去掉了麸皮的精制面粉颜色黑一些, 口感也较粗糙, 但由于保留了麸皮中的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 因此营养价值更高一些。

优点:纤维素含量比较高。

小提醒:因为纤维素口感很差, 为提高纤维素口感, 有起酥的效果, 可能会加入很多油, 从而使油脂含量比较高, 容易使血脂升高, 对预防心脏病不利。

夹心饼干

要制作风味各异的夹心饼干, 关键在于添加不同的辅料, 如油、糖、牛奶、鸡蛋等其他口味的调料。

普通饼干脂肪含量并不高, 但有了夹心后, 脂肪和糖的含量明显增加, 成为高热量型食物。100 g馒头的热量约945 KJ而100 g饼干的热量要比馒头高1倍以上。在制作饼干时, 面粉中添加了脂肪和糖, 热量很高, 尤其是曲奇饼干、甜酥夹心饼干。

优点:口感香甜, 口味丰富。

小提醒:如果是针对短时间内需要补充热量的人, 夹心饼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比如为初、高中生课间加餐, 重体力劳动者热量补充等;如果是需要控制体重的人, 以及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则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夹心饼干。

营养强化饼干

市场上还有一些强化了营养素的饼干。最常见的品种是强化了矿物质和维生素, 如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等, 还有的加入麦麸, 属于增加膳食纤维。

优点:有些配方饼干添加的钙、铁等能达到一定量, 相对普通饼干有些营养。

小提醒:偏食、挑食的孩子, 常吃一些强化钙、铁、锌的饼干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作为普通人, 如果你能做到平衡膳食, 也没有明显的营养素缺乏, 或你已经在服用营养补充剂, 那么再选择强化营养素饼干, 就要警惕两种情况:一是营养素不被吸收, 白白浪费;二是营养素过多吸收, 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专家教你选购健康饼干

面巾纸巧测油脂多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 选饼干一定要认真看包装上的配料说明和营养成分。制作饼干的面粉一般是精白粉, 营养价值较低。如果配料中添加了牛奶、坚果、粗粮或豆类, 则可以提高饼干的营养价值。

除了面粉, 还要分辨饼干中使用的油脂。普通植物油相对较好, 牛油、猪油、黄油等动物油脂饱和脂肪酸较高, 营养价值略低。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起酥油、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则是最不利健康的。

想知道脂肪含量并不难, 用面巾纸包住饼干, 用重物压上, 过20 min看看纸上有多少油脂。纸上的油脂越多, 脂肪含量就越高。如果饼干脆而且不油腻, 但渗到纸巾上的油却很多, 说明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不利于健康。

饼干的配料成分也要仔细查看, 饼干的各种口味基本上来自于香精和色素。巧克力味的饼干不一定是真正的可可脂制作的, 很可能是代可可脂制作的仿巧克力, 而代可可脂里面往往含有反式脂肪酸。相对而言, 含有蔬菜、咸味、甜味较淡、脂肪含量较低的饼干比较健康。

谷物饼干看纤维含量

吃粗粮有益健康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市场上也有不少宣称“高纤维”的粗粮类谷物饼干。但如果包装上标榜的所谓全麦、燕麦、黑麦、五谷饼干等原料, 在配料表里排名倒数几位, 那可能不是真正的谷物饼干。

以某曲奇饼干为例分析, 其配料表为“小麦粉、白砂糖、奶油、植物起酥油、花生、乳清粉、食盐等”。从这个配料表里可以看出, 这种饼干的第一成分是小麦粉, 第二是白砂糖, 第三是植物起酥油。以此类推, 含量越少排名越靠后。因此, 购买高纤维谷物饼干时要看营养成分表里的纤维含量, 小于5 g的就不是高纤维饼干。

巧克力———透着浓浓的爱意

又怕之, 爱它的甜蜜与浓香, 爱它总能不断地带给我们味觉上的惊喜;但是又害怕它会给我们带来传说中的诸多隐患。或许人们对巧克力的钟爱就是源于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吧。

巧克力的种类

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是喜欢品尝“原味巧克力”人群的最爱。因为牛奶成分少, 通常糖类也较低。可可的香味没有被其他味道所掩盖, 在口中融化之后, 可可的芳香会在齿间四溢许久。甚至有些人认为, 吃黑巧克力才是吃真正的巧克力。通常, 高档巧克力都是黑巧克力, 具有纯可可的味道。因为可可本身并不具甜味, 甚至有些苦, 因此黑色巧克力较不受大众欢迎。

白巧克力

牛奶巧克力口味最为东方人所接受, 因为不含有可可粉, 仅有可可脂及牛奶, 因此为白色。此种巧克力仅有可可的香味, 口感上和一般巧克力不同。由于可可含量较少, 糖类含量较高, 因此白巧克力的口感会很甜。

彩色巧克力

彩色巧克力是以白巧克力为基料, 添加食用色素 (天然色素或者人工合成色素) , 经配料、精磨、调温、浇模成型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

牛奶巧克力

纯白的巧克力是牛奶巧克力, 长期以来, 牛奶巧克力以其均衡的口感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也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类巧克力产品。最早的牛奶巧克力配方是由瑞士人发明的。比利时和英国也是牛奶巧克力的主要生产国。他们往往采用混合奶粉工艺, 具有一种类似干酪的风味。相对于纯黑巧克力, 牛奶巧克力的味道更清淡、更甜蜜, 也不再有油腻的口感。吃牛奶巧克力有助于增强脑功能, 尤其是帮助大脑集中注意力。牛奶巧克力中含有很多可以起到刺激作用的物质, 例如可可碱、苯乙基以及咖啡因等, 这些物质可以增强大脑的活力, 让人变得更机敏, 注意力增强。

蛋白巧克力

蛋白巧克力是以可可制品、植物蛋白等为原料, 经混合、乳化等工序制成的, 既具有可可营养价值又具有植物蛋白营养价值, 热量低, 蛋白质含量高。

巧克力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味甜香浓的巧克力营养价值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 巧克力的主要健康作用在于其中含有的可可粉成分, 可可粉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 具有降低血压、控制血脂、降低血液凝固性等作用, 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处, 多酚类物质的特点是口感偏苦涩。通常褐色的巧克力都含有一定的可可粉成分, 含量多在30%左右。一般来说, 巧克力越黑, 可可粉含量就越高, 多酚类物质也就越多。所以那种苦涩味明显的黑巧克力才是最具健康作用的巧克力。

白巧克力特指完全不含可可粉的巧克力, 通常以糖、可可脂、牛奶作为主要原料, 因为不含带有苦味的可可粉成分, 所以味道更为香甜。但也正因为没有可可粉成分, 也就没有了存在于可可粉中的宝贵的多酚类物质, 所以白巧克力对心血管健康完全没有益处。

误区二:减肥一族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巧克力

爱美的年轻女士, 经常处于矛盾当中, 既难抵巧克力的美味, 又担心吃巧克力会发胖。但专家指出, 吃巧克力未必引起发胖, 关键是要选择糖分低、可可粉含量高的黑巧克力, 这样的巧克力健康效应较大, 同时也不容易吃过量。而且, 黑巧克力中的咖啡因比较多, 而适量的咖啡因能够提高基础代谢, 使人多消耗能量, 抵消了巧克力本身含有的能量。不过同样要记住, 吃巧克力毕竟会摄入大量的能量, 所以要相应减少其他食物中的油脂。

至于糖尿病患者, 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吃。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可可含量85%以上的黑巧克力, 甜味非常淡, 血糖上升很慢, 而且富含多酚类物质, 对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预防心脏病有一定好处。但同样也要注意, 吃了巧克力要相应减少其他油脂摄入, 因为黑巧克力还是含有大量脂肪的。

误区三:巧克力有营养, 最适合儿童

专家建议, 儿童可以吃巧克力, 但是应当限量。巧克力的营养价值并不高, 其中蛋白质含量低, 脂肪含量高, 糖分大, 矿物质吸收率低, 对儿童生长发育并无太大帮助。对于孩子来说, 通常不用考虑心血管疾病问题, 吃些牛奶巧克力或果仁巧克力是没有问题的, 不必要求他们只吃黑巧克力。但因为巧克力能量高, 可能影响孩子每日三餐的正常饮食, 所以不宜过多食用。

黑巧克力除了具有高能量之外, 其可可粉成分中含有咖啡因, 一块大巧克力板中所含的咖啡因相当于一杯红茶中所含咖啡因的数量。咖啡因具有提高人体兴奋性的作用, 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休息。此外, 咖啡因还具有成瘾性, 儿童尤其容易上瘾。所以, 儿童可以吃巧克力, 但只能偶尔吃, 不可纵容其每天都吃巧克力。

巧克力的选购技巧

专家介绍说, 一般市面上销售的巧克力中, 糖分约占50%~60%, 脂肪占30%~40%, 还有4%~6%的蛋白质, 以及1%左右的矿物质和纤维。营养成分谈不上丰富, 主要是可以为人体补充能量, 增加糖和脂肪这些能源。从保健的角度,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仔细看包装上的说明。

看可可含量

通常情况下, 如果某款产品中可可成分含量较高, 商家往往会在产品正面用大字标出含量比例来突出宣传;如果含量不高, 则没有明显的标注。这个比例和品牌关系不大, 因为同一品牌中常常有不同可可含量的产品。

看有没有代可可脂

按国家规定, 如果代可可脂含量超过5%, 那么这种产品就不是巧克力, 而是代可可脂巧克力了。代可可脂中可能含有氢化植物油, 对心脏健康不利。

看糖和脂肪含量

巧克力产品包装一般会告知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能量通常也会标出来, 这一点减肥人士要特别注意查看。

看类型

是牛奶巧克力还是果仁巧克力, 是原味还是摩卡味, 包装上都会写清楚的。不过一定要注意, 黑巧克力不一定都是有利心脏健康的巧克力, 只有可可含量高而糖分含量少的才具有良好的健康效用, 那种很甜的所谓黑巧克力是起不到保健效果的。

小提醒

巧克力的热量高, 糖分高。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儿童应尽量少食用;

日本研究认为, 巧克力能预防龋齿, 但由于一般巧克力含糖量较高, 还是容易导致龋齿的;

女性在经期食用过多的巧克力, 会加重经期烦躁和乳房疼痛;

喝牛奶时不要吃巧克力, 因为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成草酸钙, 使钙无法被充分吸收。

口香糖———是与非无定论

口香糖, 不管人们喜欢也好, 不喜欢也罢, 虽然体积小小, 却能让人嚼出那么丰富的感受。不知不觉中, 它已经成了人们包包里少不了的零食,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吃上一块口香糖都会让人神清气爽。但是, 不得不承认的是, 关于口香糖的是是非非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记得新加坡就明令禁止在公共场合嚼口香糖, 理由很简单:口香糖入口时爽口, 出口时却只会带来麻烦, 粘在地面上的痕迹难以清除, 还会传播病菌, 是环境卫生的一大隐患。

口香糖的是与非

虽然口香糖一直都饱受诟病, 但的确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

口香糖的好处

NO1.最健康的理由防止蛀牙

科学依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波多黎各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 在进餐或小食后, 咀嚼无糖口香糖, 能帮助清除牙缝间食物的残屑, 同时中和菌斑所产生的酸, 达到防止龋齿, 保护牙齿的作用。

小提醒:含蔗糖或砂糖的口香糖对口腔健康的好处比较小。因为口腔中的一些微生物可以发酵这些糖而产生酸, 从而对牙齿造成损害。而无糖口香糖可以抵制这种产生酸的过程, 使口腔的酸度减到最小程度。所以建议消费者选择木糖醇或山梨醇等无糖口香糖。

NO2.最直接的理由清洁口腔

科学依据:专家们经过研究证明, 咀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的流速和分布。唾液分泌对人的口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对牙齿和口腔是一个机械冲刷, 能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实验表明, 嚼薄荷味口香糖能减少食物、酒精和烟草所带来的口腔异味。

小提醒:约会或面试前, 最好嚼嚼薄荷味的口香糖, 保持口气清新, 给对方一个好印象。但嚼口香糖只是对牙齿的一种辅助清洁, 并不能代替刷牙。

NO3.最轻松的理由缓解压力

科学依据:心理测试显示, 嚼口香糖有助于舒缓紧张, 降低焦虑程度。

NO4.最惊人的理由改善记忆力

科学依据:英国科学家曾对75名大学生进行单词回忆实验, 结果发现, 嚼口香糖的一组得分竟高出没嚼的一组36%以上。

NO5.最无奈的理由减少吸烟

科学依据:美国一项实验证明, 咀嚼口香糖有助于人们控制烟瘾, 不嚼口香糖的吸烟者, 烟瘾明显更强, 烟瘾发作的症状更剧烈。

NO6.最容易被忽视的理由驱赶困意

科学依据:实验表明, 木糖醇与砂糖口香糖相比, 前者在溶解时会产生吸热效应, 因此咀嚼后会感到清爽无比, 再配合薄荷口感, 是驱赶困意的好选择。

口香糖的弊端

让人体吸收过多的热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石阶平说, 传统的口香糖是以蔗糖或果糖作为甜味剂的, 如果每天过多地嚼这种口香糖, 对儿童来说, 可能会导致龋齿;对一般的年轻人来说, 可能引起热量摄入过多;对糖尿病人群来说, 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

损坏补牙的物质

瑞士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 经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 尤其是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 最好不要嚼口香糖。因为口香糖会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 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汞含量超标, 从而对大脑、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危害。

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医生建议, 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15 min, 有胃病的人更不宜过多地嚼口香糖, 因为长时间咀嚼口香糖, 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 这在空腹状态下, 不仅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反酸水等症状, 长期下去还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等疾病。

巧克力的起源

篇14:舌尖上的四季味道

在这部纪录片中,很多宝宝第一次看到,美妙的食物与传统节令的关联,

从而对菜园、菜场、厨房产生深厚的感情。

出外的采购,让宝宝看到四季给餐桌的丰厚馈赠,

食物的制作带动了宝宝五感的发展,做菜的过程更发展了宝宝与家人、伙伴协作的能力。

春天炸春卷吃春饼,夏天来个水果挞,秋天吃月饼,冬天包饺子……四季轮回,

和宝宝一起尽享厨艺劳作后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肌理,

体会到中国博大精神的饮食文化,锻炼了眼、手、脑的整体平衡,

让宝宝的身、心、灵更为充实灵敏。最终不但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更在无意中践行了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施坦纳的教育理念,

从与生活相关的劳作中,激发出宝宝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本质。

春季味道

属于春季菜的色香味:

色:绿色。

生机勃勃,让人满眼清爽喜悦。

香:青草的气息。

清新,充满生机。

味:大自然的味道。

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妈妈:薄灰

宝宝:汪梓艺 4周岁6个月的小公主

曾经做了6年平面设计师,自从有了女儿以后,心甘情愿做全职妈妈。最大的兴趣是为家人烹饪美食,闲暇之余写美食博客记录生活,在2年多的时间里新浪博客点量逾500万,拥有19万新浪微博粉丝。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n/qingmyli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qingmylife

手把手教你做三丝春卷

材料:春卷皮适量、里脊肉150g、胡萝卜半根、黑木耳5朵、韭黄1小把

调料:油1小匙、料酒1小匙、生抽1匙、干淀粉少许、糖少许、盐少许

封口面糊用料:面粉2小勺、水1大勺

做法:1 准备材料。将里脊肉切成丝,黑木耳泡发后切丝,韭黄切段、胡萝卜切丝备用。2 瘦肉丝加少许油、料酒、生抽、淀粉拌匀腌制15分钟。3 炒锅烧热油,放入肉丝煸炒至变色,盛出备用。锅里留底油放入胡萝卜翻炒至变软。再放入黑木耳和肉丝,加入少许糖和盐翻炒均匀至断生。放入韭黄段。翻炒均匀关火,将炒好的馅料装盘盛出放凉备用。4 取一张春卷皮,放上馅料。从一端卷起,抹一点面粉和水调成的封口面糊。两端包起。用面糊收口,排入盘中待用。5 锅内放油烧至7成热,把春卷皮放入。中火炸至表皮金黄即可。

传统春季菜

咬春吃春卷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立春的早上,南方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吃春卷。吃春卷又叫“咬春”,包在春卷里的新鲜蔬菜,有韭菜、韭黄、芹菜等,妈妈们认为吃了包卷着芹菜、韭菜的春卷,会使宝宝变得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春卷是包好了用油炸了吃。而在北方,立春讲究吃春饼。春饼也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食用时,在饼里面包入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把饼卷起来吃,嘿,味道比快餐店的菠菜鸡肉卷好多了。春卷与春饼哪个口味更好?喜欢吃香脆油炸食品的小朋友肯定说:是春卷!

尝尝驴打滚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

驴打滚是一种豆面糕,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切成块,卖糕师傅在糕面上撒黄色的炒熟的豆面,或者松花粉,看上去糕就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所以“驴打滚”这个名字很形象。

吃青团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青团子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小宝宝最喜欢。清明节有的地方还有吃馓子的食俗,因为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以前是禁火寒食的,金黄的馓子用开水一冲就可以。

吃荠菜花煮鸡蛋

传说三月三吃荠菜花煮鸡蛋,一年当中头不疼。荠菜是野菜,营养丰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卵磷脂、维生素A也丰富,把两种营养食物放在一起煮,煮到最后鸡蛋剥壳后是浅绿色,十分清香可口。

采茶食香椿

南方谷雨有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这天一定要记得带宝宝去摘一些新茶回来喝。在北方,谷雨时节香椿树刚冒树芽,妈妈可在竹竿上套一个圈儿,和宝宝一起用这圈儿摘香椿树芽回来,切碎了炒鸡蛋,带着浓烈的树芽清香,有健胃理气止泻的功效。

采苦菜

小满在二十四节气里是立夏之后,但公历却是在5月,春天还没走呢。中国民间传说,5月属于“毒月”,应该减酸增苦,多吃点苦的东西。所以带宝宝出去采苦菜,回来用醋凉拌了吃。

煮梅子

快到夏天了,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听过《三国演义》里刘备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吗?新鲜梅子能让宝宝酸得直皱眉,所以一般要放在黄酒里面煮成梅子酒喝,或者腌制成话梅或脆梅吃。

薄灰私家秘方

制作春卷时,馅料一定要放凉后才能包,否则春卷皮会很容易破的哦。

炸春卷的时候油温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糊;也不能太低,否则会很吸油,吃起来口感偏油腻。

薄灰的私家故事

对于4岁半的宝宝来说,包春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哟!但是女儿的积极性特别高,是不是小姑娘天生就喜欢帮助妈妈做家务活呢?尽管女儿稚嫩的小手总是无法将馅料全部包裹在皮内,并且撒得桌子上到处都是菜,但是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还是满心喜悦,女儿长大了,她为自己能帮助妈妈做事情而感到很开心,我更为有了这个小帮手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nlc202309030040

夏季味道

属于夏季菜的色香味:

色:鲜亮。

夏天的点心与水果颜色鲜亮,欢快又活泼。

香:水果香气。

夏天水果纷纷上市,空气里到处充满水果的芳香。

味:甜美。

夏季的味道是甜美的、清爽的,闭上眼还会情不自禁微笑着回味。

妈妈:朵朵

宝宝:黎芷希,5周岁7个月的公主

《甜蜜时光:和宝宝一起做烘焙》作者,PME认证蛋糕装饰师,深圳电台飞扬971嘉宾主持人。曾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不用加班的日子喜欢宅在家里做点心,享受和家人朋友分享的时光,现在成立“V-Life工作室”,希望能设计出让人觉得幸福的甜点。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dddzf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ddzf

搭一个缤纷水果挞给宝宝

挞皮材料:低筋面粉60g、杏仁粉10g、无盐黄油25g、糖粉20g、鸡蛋半个

奶油芝士霜原料:鲜奶油50ml、忌廉芝士50g、砂糖10g

水果:草莓3个、蓝莓20颗、奇异果1个

做法:1 忌廉芝士提前从冰箱取出放至室温回软。将水果洗净切好备用。2 无盐黄油从冰箱取出,切小丁,筛入混合好的低筋面粉、杏仁粉及糖粉,用手指搓成沙砾般松散状。加入搅散的蛋液(半个鸡蛋)轻轻揉成面团,用保鲜膜包好入冰箱冷藏1小时。3 取出冷藏好的面团,擀成0.5cm厚的面皮,压入模子,用牙签在挞皮上叉些小孔。4 预热烤箱至170度,放入挞皮烘烤18分钟,冷却后将成型的挞皮取下;将鲜奶油加砂糖打发呈提起不滴落的状态,再将忌廉芝士打软,加入打发的鲜奶油中拌匀成奶油芝士霜,装入挤花袋内。5 在挞皮里挤上7分满的奶油芝士霜;将水果摆上做装饰。

传统夏季菜

吃豌豆糯米饭

民间认为,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中饭应吃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这一风俗相传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不忘诸葛亮之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被晋武帝掳走的阿斗,每次都要秤阿斗的体重,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让阿斗重几斤。

包粽子

过端午节,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一讲粽子的来历。当年,屈原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划起船只,在江中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住饭团,外缠彩线,这就是粽子。此外,在南京,端午要吃“十二红”,就是12种红黄色的菜肴及水果,如黄鱼、咸鸭蛋、火腿、油爆虾、烧鸭、苋菜、樱桃、枇杷。

下面条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流行吃“夏至面”,一般是拌过麻油的凉面,上面盖一些黄瓜丝、绿豆芽和一个大荷包蛋,再浇上一点点辣酱,只管”像吸尘器一样“把那些面条都吸吃了吧,可爽了!在江苏,除了要吃凉面外,夏令三鲜少不了,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咸鸭蛋。

尝新米饭

每年小暑时,妈妈可以带宝宝一同下乡,拾稻穗,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家人在一起品尝香软洁白的新米饭。

吃仙草

大暑节气一般在7月22日或23日,代表一年中最热天气的到来。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像黑灰色的凉粉,吃上去又凉又甜,还有点苦丝丝的中药味,在我国台湾、福州、厦门都有的卖,有的烧仙草里还加上红枣和小糯米粉圆子,味道更可口,小宝宝特别喜欢。

炸巧果

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日。这天晚上,妈妈和姐姐们都要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这天,妈妈可以带宝宝一同做巧果:先开小火,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好啦,让宝宝学着把这些长方面块折为梭形巧果胚,妈妈把巧果胚油炸至金黄,就是巧果啦。又甜又脆,非常好吃。

朵朵私家秘方

做挞皮面团时,牛油一定要趁从冰箱取出温度较低时切小丁加入面粉,并搓碎。

如果忌廉芝士忘了提前从冰箱取出软化,可以等烤完挞皮,烤箱温度降到50度以下时,连盆放入,关上门,过10分钟就会发现忌廉芝士已经变软了。

朵朵的私家故事

不知是因为受了我的影响还是宝宝天生爱甜品,小丫头虽然还不到6岁,却对做点心有着非常高的热情!筛面粉、打鸡蛋、捏面团和最后的装饰是她最喜欢承包的活儿。还记得她3岁时亲手包的第一个包子,尽管咧着嘴露着馅,但小丫头仍无比有成就感,指定要留给爸爸吃,她说:“爸爸很辛苦,我做包子给他吃。”小小年纪的她也许那时还不明白,其实这就是爱,是感恩,更是一种幸福。

秋季味道

属于秋季菜的色香味:

色:金黄色。

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子一望无际,到处充满丰收的喜悦。

香:诱人的香气。

瓜果熟了,新鲜的大米酿造着各种美酒,到处是诱人的香气。秋季是吃货们最爱的季节。

味:幸福的味道。

收获和团圆的季节充满了甜蜜、幸福的味道。

妈妈:诗心

宝宝:蔡嘉烨,34个月的小王子

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全职妈妈,喜欢厨房、喜欢烹饪、喜欢烘培。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希望能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开心和快乐!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做出更多健康、营养的美食。

nlc202309030040

来制作香喷喷的莲蓉蛋黄月饼

月饼皮原料:低粉200g、转化糖浆150ml、枧水2ml、花生油50ml

月饼馅料:莲蓉600g、咸蛋黄10个

月饼表面装饰:蛋黄水适量(1个蛋黄+1汤勺清水)

以上原料可做10个100g的月饼,

或者是20个50g的月饼

做法:1 称量好转化糖浆。加入枧水和花生油,搅拌均匀。筛入低粉。用橡皮刮刀切拌成没有粉末的状态。团团,包上保鲜膜,入冰箱冷藏约2小时。2 把月饼皮按30g一个揉圆,莲蓉60g一个揉圆。取一份莲蓉,中间挖洞,放入一个咸蛋黄。收口,揉圆,成馅。 3 取一份月饼皮于掌心按扁,放上一颗包好蛋黄的莲蓉馅。把月饼皮慢慢往上推。收口,揉圆。4 放入模具里,用手稍按。5 把月饼模倒扣在烤盘里,用力压出花纹后小心退出。放入预热好的烤箱180度10分钟,待月饼表皮干后,拿出来稍微晾凉,轻薄地刷上一层蛋黄水,继续放入烤箱20分钟至表皮上色。

传统秋季菜

啃秋吃炖肉

立秋要“贴秋膘”,什么是“贴秋膘”呢?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一旦立秋,就要吃炖肉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在南方,立秋还有全家分吃一个西瓜的习俗,俗称“啃秋”,因为立秋过后吃西瓜容易拉肚子,所以这一天痛吃一顿,以后就不再吃了。

吃鸭子

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到了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

饮米酒

白露这天阴气渐重,很多人家想着喝酒驱阴气,浙江一带的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好多爷爷都会用筷子头蘸一点米酒,让小宝宝也尝尝。

品月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要吃月饼,这个小宝宝都知道,但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传说元代末年,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在圆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老百姓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家人还要蒸些芋艿和毛豆荚给宝宝吃,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吃芋艿表示希望好运连连。而“荚”字又与“佳”“吉”等字谐音,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分芋饼

在南方,差不多到了秋分才始入秋。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民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采回来与鱼片一起“滚汤”,名曰“秋汤”。因为鱼片经过剔骨没有刺,小宝宝也能吃。老北京还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将新收获的芋头煮熟去皮,轻压成温软易消化的芋饼,蘸糖食用。

尝重阳糕

重阳节这天,要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敬上重阳糕,老人不知有多高兴!考考宝宝,为什么要将这一天定为敬老节?那是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加上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祝福老人长寿的含意。在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高和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吃柿子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会出现初霜,柿叶渐黄,柿子渐红。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能补筋骨,解秋燥口干现象,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诗心私家秘方

糖浆可多熬一些,剩下的密封保存来年再用,时间长的糖浆做出的月饼更漂亮。

月饼做好以后,不要立即刷蛋液,应该先放入烤箱烤10分钟左右至月饼表面定形,然后拿出来稍微凉一会再均匀地刷上蛋汁。

诗心的私家故事

宝宝特别爱美食,选购材料的时候就跟着我一起出动,买了莲子又买红豆,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我们一起做月饼时,他会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个要叫月饼?”“为什么要吃月饼?”我喜欢带着他一起制作美食,这不但充满了乐趣,让他从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让他建立满满的自信。家是一个温馨而甜蜜的字眼,而厨房是家里最温暖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一味特别的调料,那就是“爱”。

冬季味道

属于冬季菜的色香味:

色:绚丽多彩。

门窗外银装素裹,寒风瑟瑟,更显得餐桌上五彩缤纷,热气腾腾。

香:厚味浓香。

摘下风干的腊味,打开陈年的老酒,罐中的肉小火慢炖,锅里的菜大火爆炒,一年的劳碌辛苦,换来这一刻的厚味浓香。

味:家的味道。

冬日,游子归乡。无论身在何处,你最想念的永远是“家的味道”。

妈妈:三石

宝宝:李子墨,1周岁的王子殿下

姓石,在家行三,故取网名“三石美食”。做美食是辛苦的、烧钱的,但也是充实的、快乐的,因为有一份热爱在里面。从发博客、写微博,到杂志发文、电视出镜,美食让我的视野越来越广,朋友越来越多。如今,有墨宝与我共享美食的过程和成果,让我又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受。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nshifood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anshifood

尝尝热腾腾的五彩饺子

材料:西红柿、胡萝卜、芹菜叶、菠菜叶、紫甘蓝适量、面粉600g、猪肉馅300g、芹菜200g、鸡蛋1个

调料:大葱20g、姜15g、花椒油5ml、盐、生抽、料酒、香油适量

做法:1 将西红柿、紫甘蓝,胡萝卜,芹菜叶、菠菜叶洗净,榨成汁儿备用。2 盆里倒入适量面粉,加入少量温开水和胡萝卜汁儿,搅拌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按此步骤依次揉出五种不同颜色的光滑面团。分别将五种面团揉成长条状,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剂子。用擀面杖将小剂子擀成圆型的饺子皮儿。3 芹菜摘洗干净,切成末,猪肉馅里加入鸡蛋、葱末、姜末、花椒油、盐、生抽、料酒、香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4 将调好的肉馅包入饺子皮儿里,捏成自己喜欢的样子。5 将包好的饺子放在蒸屉上,水开后蒸15分钟即可。

nlc202309030040

传统冬季菜

包饺子

在北方,立冬要吃饺子。因为饺子谐音“交子”,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在台湾,立冬这一天,所有的奶奶会炖姜母鸭、麻油鸡、四物鸡,让孙子孙女一同来吃。

品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很多人家做的香肠、腊肉可以开吃了,腊肉炒芦蒿、蒜苔都很好吃。芦蒿、蒜苔绿油油,腊肉红艳,散放奇香。

吃饺子

老百姓说“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北方人通常吃馄饨和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你可以告诉宝宝,吃饺子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之恩。到今天,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喝腊八粥

腊八是春节前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要喝腊八粥。为什么会有这一习俗呢?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过了六年苦行生活,他饥饿疲惫到了极点。有个牧羊女给他送来了奶粥,他吃后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终于觉悟成佛。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寺院到了这一天都会做腊八粥,分送大家,很多老人家觉得喝庙里的粥是有福的,会特别带着孙子去喝这种放了花生栗子、红枣桂圆、核桃仁白果的五谷杂粮粥。很多邻居烧了腊八粥也会互送一大碗,有甜的腊八粥,还有咸的,每家烧出的口味都不一样。好多地方一到腊月初八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说只有这天用紫皮蒜泡出来的“腊八蒜”,才会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吃饺子时,配一碟腊八蒜最开胃了,微酸微辣微甜,可好吃了。

吃灶糖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传说到了这一天,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是让他“好话多说,坏话别说”。灶糖脆甜香酥,小宝宝特别喜欢。好多妈妈说,灶糖做出来哪是给灶王爷吃的?明明是给家里的“小馋猫”吃的嘛。

吃圆子煮年糕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说啥也不能少。而南方人这天早上要吃圆子煮年糕,让全家生活年年走高,家人事事圆满。传说糯米粉曾拯救姑苏城全城老百姓。此后,苏州人每到寒冬腊月,就准备像墙砖一样方方实实的年糕与亲朋好友分享。

蒸汤圆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街上张灯结彩,妈妈通常会带着宝宝上街买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子。这天南方人吃汤圆,以白糖芝麻、玫瑰豆沙、松仁枣泥、荠菜猪肉为馅,包成糯米粉汤圆,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人吃的元宵不是包的,而是先把馅心搓圆后,在糯米粉中“滚”成的,味道与汤圆没啥不同,就是个头小一点。

三石私家秘方

榨各种蔬菜汁儿时,里面不要加太多水,不然颜色会变得比较浅。但是,也不要为了颜色鲜艳,就往里面加红曲粉或食用色素,最天然的才是最安全的。

调馅儿的时候里面加一个鸡蛋,不仅肉嫩,口感也更滋润。

三石的私家故事

怀宝宝期间,正是我痴迷烘焙的时候,因此,盆盆罐罐的叮当声和打蛋器的嗡鸣声,就成了宝宝几乎每天必听的“胎教音乐”。在这样的熏陶之下,出生后的墨宝似乎对美食有着格外的亲近感,有时候,墨宝还能帮我按一下饼干,捏一下饺子,让人忍俊不禁,疼爱不够。这不,我刚把碗里的鸡蛋打好,墨宝就指着蒸锅咿咿呀呀叫个不停,那意思是说:“妈妈快蒸蛋,宝宝饿了!”

上一篇:粒粒皆辛苦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阅《沟通无限》一书读后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