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2024-04-12

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精选7篇)

篇1: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郝馨和班淑是在婚宴上认识的。

郝馨参加弟弟的婚礼,班淑也来参加妹妹的婚庆,她们碰巧坐在婚宴的一桌,说起来,郝馨的弟弟娶了班淑的妹妹,两个人不仅是拐弯的亲戚,也都是中学老师,婚宴上相互一介绍,言谈投机,话语贴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慨。

婚礼后,弟弟那小两口儿到南方打工,一年回不家乡一次,同在一座小城居住的郝馨和班淑爱屋及乌,倒俨然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两个人逢年过节不时登门走动,有事互相帮忙,架势比亲姐妹还亲。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郝馨的弟弟忽一日到家来找姐姐,愁眉苦脸地说,他在外打工期间因为,输了十五万元,无力偿还,问姐姐能否借钱,帮忙还债。

郝馨一听,瞪大了眼睛,她有些难以置信,想不到,平日里勤劳忙碌的弟弟居然会染上!她埋怨道,我过去就跟你说过,你在外打工虽然挣些钱,但都是辛苦钱,千万不要参赌。你和弟妹在赌场放债吃高息的歪点子我早说过不行,那地方近墨者黑。

弟弟听了,无奈地双手抱着头,叹气说,唉,整天在赌场,看别人豪赌,忍不住手痒痒,就摸了几把牌,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郝馨说,你也知道,我和你姐夫都是靠工资吃饭,家里没啥存款,孩子也该说媳妇了,去年才给孩子买的新房,现在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能借给你多少,我等你姐夫回来商量一下。

送走弟弟,郝馨的老公下班回家了。

老公听郝馨一说,吃惊不小,沉默了半晌,他说道,去年,你大弟动手术,给他五千,今年,我姐动手术又给她三千,咋又摊上这档子事?你弟弟这些年,做生意在当地200多万买套房,不比我们紧巴巴的日子过得萱?这点钱,还向我们借?

郝馨的老公说这话时,眼瞅着老婆,见老婆有些面色不悦,连忙又说道,反正家里就那几万元,真不行,借给他两、三万,也算我们仁义尽至了。

两人正说着话,郝馨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来,郝馨接了手机,是班淑打来的,只听电话里那大喊大叫的声音简直歇斯底里,连身旁坐着的郝馨的老公都听的一清二楚,只听班淑怒气冲天地吼道:你咋教育你弟弟的,叫他去当赌徒,输了十多万,叫我妹妹咋活?我们姊妹几个都给她借钱了,你弟弟屙的`狗屎,你这个当姐姐的必须给除净。否则,叫他们离婚。该谁受谁受。

郝馨叫她的强词夺理一下镇住了,嗫嚅着说,他一年半载嘞回不一趟家,我咋知道他在外边干的啥?

老公气得一把夺过了郝馨的手机,挂断了。只见他愤愤说道,你弟弟他们两口儿都几十岁的人了,什么道理不懂?还能叫我们整天瞎操心!我看班淑平时伶牙俐齿的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出事了,就想着推卸自己人的责任,屎盆子都往别人身上扣。她爱借不借,还能管住我们?处好了,我们沾亲带故的,街上碰见了,寒暄几句;处不好,她和我们一毛钱关系也没有,遇见了也是擦肩而过,形同陌路,她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们,她算哪门子亲戚?哪一棵葱呢!

思来想去,郝馨还是借给了弟弟三万元。

但杯水车薪,弟弟并没有从别的亲戚那儿借到钱。出了事,才发现,亲戚都是穷亲戚,大家的钱都不好挣,就是手里有几个闲钱,谁愿意替你还赌债呢?

于是,郝馨的弟弟和弟妹打定主意,要卖小城的一处老宅,要价十五万。

那老宅郝馨的母亲住着,她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婆婆,老伴已去世多年,如果郝馨的弟弟卖了老宅,她只好孑身一人、孤苦伶仃去乡下栖身。

老宅偏系县城一隅,售价又高,一时并不好转手,几个月过去了,只有班淑风风火火曾带着买家来看过两回房子,看房子时,只见她站在老宅的院子里,双手叉着腰,环顾小院四周,宛如房屋主人,大声喝令行动不便、进进出出的老婆婆抓紧搬家,别耽误了她妹子卖房。

郝馨看到年迈的母亲因此愁的夜不能寐、茶饭不思,到底坐不住了,留着泪,手机联系了弟弟和弟妹,说,这房子为了老娘,我想买下,凑了十万元,还有五万不够,剩下的,你们拿着我的工资卡领我工资吧。

这事儿过去几个月了,郝馨带着小女儿在公园里冷不丁迎面撞上班淑也带着孩子游逛,郝馨正想回避,班淑却热情地围拢过来,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苹果说:“你看你们这个小丫头跑得热的,给孩子吃个苹果吧”。

郝馨不冷不淡地说:“不用,我们带着白开水”。然后。她挽起孩子的手,说:“乖丫头,我们还是到迷宫捉迷藏吧!”

郝馨拉着孩子的手,转身逃也似避开她,心里想道:一拃没有四指近,砖何其后,瓦何其薄。

篇2: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李奶奶见路上冷,连忙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给我穿。然而,当小红真要脱下来时,李奶奶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奶奶天天锻炼身体,不怕冷,身子骨好着呢!“听了这话,小红才穿上了衣服。回家的路上,李奶奶告诉小红,爸爸妈妈有事回老家拜托李奶奶照顾小红。

不知不觉中,雨下得更大了,风也刮得更猛了。李奶奶尽量不让我淋雨,将大半雨伞撑在我头上,自己却淋了不少雨。过了一会儿,我们到家了。小红劝李奶奶洗个热水澡,而她只是对我笑笑。换了一身衣服后,便到厨房里做菜了。我也开始做作业,伸了个懒腰。李奶奶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说:”丫头,饿了吧?奶奶给你做了好吃的。快来尝尝!“小红看着一桌子色香味全的菜,肚子也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抬起头来,发现奶奶正愣愣的望着我,小红说:”奶奶,您也吃啊!可好吃了!“”哦,哦,奶奶也吃,奶奶也吃。“吃着奶奶给我夹的菜,心里感动极了。

第二天早上,小红吃好了奶奶给我做的香喷喷的早餐。奶奶便牵着我的手,送小红去学校。路上空气清新,风景很美。一个邻居说:”这祖孙俩可真亲热啊!“

小红和李奶奶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她如同小红的亲奶奶。

篇3: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篇4:以亲戚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历险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这事发生在十年前一个平常的春天里。那时我七岁。

那天,风和日丽。温暖的阳光懒懒地照在大地上,也照在对干鱼垂涎欲滴的野狗身上。

我的眼睛睁得圆圆的,一条野狗的眼也睁得大大的。那时,我从屋里写完作业出来,刚到院子中就发现了一个意外情况:一条野狗正吼叫着向挂在墙边的干鱼跑去。知道我喜欢吃干咸鱼,这几条干鱼是外婆特意腌制好以后从南方带来的。此时,这条狗已到了墙边,正一蹦一跳地去够干鱼,但怎么也够不到。焦急的野狗不顾一切地向上乱扒,后腿蹬着墙缝,前腿搭在墙边的木杆上,前爪只差几公分就要够着干鱼了。

说时迟,那时快。已顾不上多想,我向身后一摸,抓住了一根长木棒,奔向野狗。野狗见势不妙,后腿用力一蹬,就跳到我的面前。野狗的肚子咕噜噜地响个不停,眼露凶光,龇牙咧嘴,慢慢向我靠近,见我手里有武器,它在离我三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我双手紧紧握住木棒,骨节攥得咯吱吱响。这时,起风了,树叶被摇得哗啦啦作响,让形势显得更加严峻和危急,但丝毫没能动摇我的信心。我的牙咬得紧紧的,生怕一泄气就会让凶神恶煞般的野狗有机可乘,趁机将我扑倒在地。

其实,我完全可以向在不远处地里干活儿的父母求救,但我没有,我要向他们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我握紧木棒,勇敢地面对着野狗。我的举动让野狗吃惊不已,但它仍凶狠地龇着牙,胆怯地望着我。

木棒,是我唯一的武器,也是我现在唯一的精神支柱。我和野狗就这样对峙着,我恨不得将野狗打得满地乱滚,野狗恨不得吃了我。它不停地呼噜呼噜地喘着粗气,我则将木棒高高举过了头顶,积蓄着全身的力量,寻找着最佳战机。

忽然,野狗许是被我的气势压倒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但此时的我神经仍不敢放松。野狗趴在地上,慢慢向我挪来,好像离家出走已久的.孩子见到了父母。我向后退了几步,但野狗仍作乞求状向我继续靠近。这把我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嗷”的一声,野狗倒地而死,原来它是被从地里干完活儿回家的父亲用铁锹打死的。

尽管这件事已过去十年了,但我与野狗“作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让我难以忘怀。

篇6: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在温哥华的郊外,六只小鸭子正在向妈妈请求出去逛逛。妈妈坚决反对,但小鸭们一个一个向妈妈撒娇,满身的绒毛摇摆不停,不时眼里闪烁着祈求的光芒。妈妈禁不住孩子的“攻击”,终于答应了小鸭子们。

鸭妈妈喊着口令集合队伍“嘎—嘎—”;但是小鸭子们才不听呢,不时地把脑袋伸出队伍,好奇地观看着这大千世界。路过马路时,车辆都停在斑马线旁,等着鸭子们先过。

就在这时,只听“扑通”几声,两只小鸭子一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鸭妈妈听见声响,赶紧飞奔了过来,眼底满是紧张。只见两只小鸭子在水底拍打着翅膀,飞扑着,挣扎着,“嘎——嘎——嘎——嘎”不停地喊着,好像在说:“妈妈,快来救救我,妈妈,快来救救我……”鸭妈妈心急如焚,拍打着翅膀直叫唤,身旁的小鸭子们也乱成了一锅粥。

鸭妈妈强迫自己渐渐冷静下来,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找巡警求助,于是整理好队伍,率领着小鸭子们朝十字路口奔去。

远远就望见了巡警,鸭妈妈激动起来,朝巡警的方向嘎嘎乱叫。终于到了,鸭妈妈对着巡警“指手画脚”,不时嘎嘎几声,可是巡警却没有明白鸭妈妈的意思。

鸭妈妈见状,激动地直跺脚,忽然她看见自己的脚沾了水可以画画,于是她就拿脚沾水,把来龙去脉画了个明白。巡警看后,恍然大悟,赶紧与鸭子们奔赴小鸭子们的“事发地点”。

到了下水道,底下传来几声“嘎嘎”。巡警一看:两只小鸭在下水道里挣扎,随时可能被水冲走,巡警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巡警焦急地解下鞋带,系成一根长绳子,然后将绳子放进下水道,眼看马上就要抓到小鸭子了,可是——鞋带不够长了。

鸭妈妈吵闹着,“嘎嘎”声不绝于耳。突然,巡警看到了一个长长的钩网,于是便用钩网将小鸭子们捞了上来。

小鸭子们一上来,就扑入妈妈的怀抱,不停地撒娇,鸭妈妈用翅膀抚摸着他们的头,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鸭子们都给了巡警一个吻表示感谢,一家人幸福甜蜜地上路了。

母亲的爱是浓厚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母亲都会为孩子呕心沥血;如果人类也帮助动物的话,爱就在两者之间相汇、交融!

岁月中的母爱

世间有一种爱叫“母爱”,这是一种让你在寒冬时感到温暖;在劳累时感到贴心,在愁苦时感到愉悦的一种无微不至且不可替代的爱。

时间有一个人,你叫她“妈妈”,这是一位你一辈子都感恩不尽的“恩人”。她把青春埋葬,让岁月折磨出一根根白发,一层层皱纹;但那里总有几根头发和几褶皱纹是为她这辈子最爱的人所有,所生。那个人和她十指连心,那个人让她忧愁不断,但母亲依旧爱他——孩子。

说母亲,在千万篇歌咏、赞美她的文章中其实珍藏着无数的赤子之心。我的母亲,就是那个把我的心交换成爱的人。

母亲的母亲,是一位已经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有一双苍老、起褶、满手是茧的老手。可你知道那双老手上,指甲已经瘪了;在那开裂的缝隙中,隐藏着几十年的尘埃。母亲的母亲就是用那双手把母亲哺育成人。已经苍老的她本想着可以安享晚年,可她那些“不孝子”,都在外地拼搏,一年只能团聚一次。但她笑了笑,她知足了……

母亲就像她的母亲一样,为了我和弟弟而丢弃青春。

那次,我问起母亲的年龄,母亲没有回答,她望着窗外那颗落光了叶的枯树,眼里充满忧郁。但没多久她开口了,“就像那棵树吧。”我笑了笑,“没那么老”。母亲也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轻轻褶起,眼里充满了苦涩的泪。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问过母亲的年龄。

母亲是乡下人,习惯了每天早早起床,在我醒之前,她就已经把早饭端进卧室,虽然动作很轻很轻,但还是惊醒了我,我还在装着睡着。她看了看我,又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等我起来吃过早饭要上学时,母亲总会送上一句“路上小心,骑车慢些。”我也只是应付地“哦”了一声,但我确乎是从未骑慢过。因为早饭的甘甜,因为母亲的关爱;

“等你长大了,妈妈就幸福了;等你毕业有工作了,妈妈就幸福了;等你结婚后,妈妈家幸福了……”这是中央一台的一段广告里的话语,但这却是母亲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母亲对孩子的盼望与期待。

母亲呀母亲,让我抹去你岁月中的皱纹,现在我就要让你幸福,让你那过往的伤痕,现在就开始渐渐变淡……

早上那如冷箭的风,似乎是柔和了,而且暖洋洋的,像母爱一般。

妈妈的爱

我的妈妈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两颗又黑又亮的黑珍珠。一头青春乌黑的短发,显得活波动人。小巧的鼻子,亮亮的嘴唇。我的妈妈属于不高不矮的类型,身材稍胖,但也影响不到她的美丽。

母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严格的爱,温暖的爱…… 而我妈妈对我的爱,有时让我感觉她十分严厉,有时又让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温暖。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严格的爱。一天早晨,太阳公公刚刚起床,妈妈就把我叫起来了。我懒洋洋地趴在床上,不愿意起来。见我懒得起来,妈妈一把掀开我的被子,生气地说:“快起来啦!叫你几遍你才听啊!”“哦”我不愿意地起床洗脸漱口,等我换完衣服,妈妈就叫我去吃早餐。边吃边对我说:“吃完早餐,就去写作业,写的漂亮点,不要写错字,写错一个抄100遍…… ”“知道了。”我极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就去房间写作业。一个上午过去了,我也终于把作业做完了。我活动活动写得酸痛的手指,不一会儿,妈妈就对我说:“把你的作业给我看一下。”我战战兢兢地把作业交给妈妈,我望着妈妈那严肃的脸,心中忐忑不安。突然,妈妈叫住我,说:“芮芮,你看这一题。”我接过作业一看。呀!原来我粗心大意,把“严厉”写成“严历”了。我低着头,不敢面对妈妈严肃的眼神。妈妈生气地说:“你看看你,每次都那么粗心大意,你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啊…… ”听着妈妈的教导,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掉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心想:错了一个字又怎么了,改过来就行了嘛。不过,就因为妈妈的严格,我的成绩才有所提高。

妈妈的爱不止只有严厉的,也有令人感到温暖的。

那是发生在前几天的事情…… 放学了,我望着下着雨的天空发愁,哎,早知道这样,我就带把雨伞来了,这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要是妈妈带雨伞来接我的话那该多好!但是妈妈今早就有些头晕,估计是不能来了。正当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是妈妈!我既高兴又有些担心,妈妈不是有些头晕吗?我急忙跑过去。妈妈一看到我,就激动地紧紧抱住我,一股暖流流入我心中。妈妈高兴地说道:“你没事就好!”第二天,妈妈就发烧了。

篇7: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作文一:希望

“希望”是每个小朋友心中的小精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大家所希望的东西丰富多彩。而我也有很多很多的希望……

在我上幼儿园时,总觉得大人的管教太严,自己太不自由了。我总是走一步,奶奶就跟一步,生怕我摔了、丢了,大人们对我百般呵护。每次上幼儿园时,奶奶总把我的手拉得紧紧的,生怕我走不稳,每当我想挣脱奶奶的手独自行走时,奶奶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还小,马路上的车多,不可以独自走路。等你上了小学,再让你自己上学放学吧。”我望着上了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背着大大的书包,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闪闪发光的校徽。自由地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时,我羡慕极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快点儿逃脱大人们的视线,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有,每当我看到邻居家大姐姐总是捧着一大本书,埋着头认真地在阅读时,我更是羡慕。我喜欢听故事,每次要听故事,都要等大人忙完活,我才可以为我讲故事。我多么希望我能快点长大,我就可以自己独立地阅读故事书了,用不着等大人的安排,就能在书海里遨游。上了小学,不在会有大人的呵护,也不会有大人的约束。那时,能够上小学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而现在,我又是多么羡慕幼儿园的小朋友啊!他们可以不用背那笨重的大书包,不用戴那讨厌的红领巾和校徽。空着手,轻轻松松地跟着大人上学放学。也不会有这么沉重的习负担。可以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度过每一天了。想起幼儿园。上学时,奶奶总是急急忙忙地喂着我吃饭,催促着我:“快、快等一下又要迟到了。”放后,奶奶又会准时的来幼儿园接我,牵着我的手,东逛西逛,一路上有说有笑。放假时,奶奶又会带着我去公园逛逛,去朋友家坐坐……我发现我小时候是多么傻呀!现在,整天沉浸在复杂繁重的课本里。放假了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根本就没放松的时间。幼儿园是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的。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愚蠢了。

我的“希望”有很多很多。也许还会再改变,但不管我的希望是什么,但愿它都是美好的!

作文二:放飞希望

也许是生活得太紧张,每天都匆匆忙忙,偶尔抬头,才发现蔚蓝的天空中除了朵朵白云的漂浮,还多了许多风筝,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风筝装饰了蓝天小孩子们高兴的喊啊,跳啊,跑啊,他们不知道,那风筝里装满了希望,所以才会飞的那样高。

昨天还是未长大的不敢抬头露出笑脸的小姑娘,还在想什么时候才能一睹她的芳容呢?可是今天,她就很大方的展现自己的魅力,白里透红的肤色,也是都少女孩的梦呀!也许和我们这些十四五六岁的孩子一样,都喜欢成群结队,都喜欢大家在一起的热闹氛围,她和她的朋友们抢走了春天最亮的镜头。瞧,谁又能抵挡住她那清新的暗香呢?想到了!一定是因为他她们希望能结出香甜诱人的果子,所以才这样努力的开放。

如果一切都是粉白,是不是有些单调。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奥妙,柳树在衬托花儿这个职位上无私奉献。她新抽出的芽,嫩绿嫩绿的,真得好小呀,有点不忍心让她被微风吹拂,只要静静的看一看。柳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脆弱,她在这咋暖还寒的时节中努力生长,每天都有显而易见的变化,不由得使我对它产生敬佩之情,或许根过的人喜爱柳,胜过于花。柳是一个优秀的第二主角。

总是仰头看,久了,会感到脖颈酸疼,慢慢低下头,看,是小草在微风中摇曳。枯黄的草还没退去,这些新一代们就迫不及待的闯天下。也许是因为希望了解更多这个世界,他们都长得好快,努力的长高,这样就可以看到更远处的事物。她没有在乎他只是春天的一个配角,她只是一点一点变得更绿,一点一点长得更高,一点一点实现梦想。他们是永生的,他们一定是想变成大树,像他们那样高耸挺立。从地球上有草的那天起,不曾有一棵草变成大树。他们一定不知道,一夜的狂风暴雨过后,倔强的大树或许从此失去生命,但是草,依旧挺立,并且看上去更加抖擞。

出去走走,看到一群一群的少年在一起嬉笑着走向目的地。他们是去公园吗?他们是去野炊吗?不论是去哪,何以路的欢笑都让我们看到希望,听到希望,感受希望。我也忍不住,去放飞我的希望。牵着那根好长好长的线,似乎看到了遥远的地方,有以为仙子,凝视着我的希望,然后,让它飞的更高……

每年春天都会如期而至,但我们似乎并不了解春,只是让她在弹指一挥间流去,把希望和梦想带给蓬勃的夏,却不知,在美好而短暂的春,已埋下了希望和梦想的种子,让风筝和梦想载着它们飞向远方……

作文三:希望的力量

如果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那么希望就是爬上基石的力量,因为我坚信打败一个永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人有无限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就是希望。一个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那么他就是一个拥有力量的人。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希望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可是他数学、历史、地理、法律、会计等等都不精通,不过他能写出一手好字,写好字,就能写好文章,于是他放大自己的优点,看到了希望,他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就是家喻户晓的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因此可见希望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无限的,也是超越了一切的。

有人说时间可以让人忘记一些事情,甚至是一些我们不想忘记的。但是我认为忘记什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希望。人死了不能带走什么,却可以留下对后人的希望,后人经过努力,把希望的力量留给下一代,如此反复,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人类发展了七千多年,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阻碍希望的力量,所以就没有什么能让人类的进步停止,黑热病、艾滋病、狂犬病、“非典”,它们的存在是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但是,我们有强大的力量。希望在手,何惧风云变幻。

上一篇:读植物百科有感作文500字下一篇:低端的品牌不等于很低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