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牟氏庄园

2024-04-23

游牟氏庄园(通用7篇)

篇1:游牟氏庄园

游牟氏庄园小学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栖霞市参观远近闻名的牟氏庄园。牟氏庄园是始建于雍正年间的封建地主庄园,到1935年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两公顷,建有万堂厢楼480多间。

但这些都是听别人说的,当我真正来到这里,看到牟氏庄园果然名不虚传,大门上刻着:耕读世家,勤俭治家八个大字,又明亮又气派,也道出了牟家繁荣昌盛的原因了。

跨过高高的门槛,我走进了牟氏庄园,这里跟外面可真不一样。庄园是黑色的瓦片,低矮的`平房,充满了一种古代的气息。庄园的主要建筑景观有东忠来、西 忠来、牟墨林故居和一些日常起居室等等。整个院落,第一次走时像迷宫,一圈下来我就被它那严谨的布局和丰富的层次惊呆了,日新堂、牟墨林故居里面有那种大 户人家的书香气,与印象中的地主形象有着很大的区别。酒房、库房、粮仓等展馆设置,除了可以让人了解一些当时的生活用具和生活场景,庄园主当时的财富更是 略见一斑。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富有特色的“虎皮墙”,它是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鹅卵石垒砌而成,五彩斑斓,在杂乱的排列中,却又组合出令人惊叹的“制钱莲花图”“连生贵子”等图案,使得这面墙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倘佯其上,不忍离去。

游览很快结束了,牟氏庄园这个有着“民间小故宫”之称的地主庄园系统的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过程,是牟氏庄园成为了一部反映封建地主生活是我“实物百科全书”。使我对封建地主庄园的了解更加深刻了。

篇2:游牟氏庄园

我兴冲冲地跟着姐姐走进牟氏庄园,一进入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重重相叠的四合院,这些房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大门两侧是一副对联:勤俭家风、耕读世业。这幅对联突出了牟家的良好品德。再往里走,就到了建于民国十九年主人牟宗彝的住宅,楼下是寝室,楼上是书房,暗示着主人有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树,站在树下,庞大的树荫替我们遮挡着阳光,留给我们丝丝沁凉。

牟氏庄园还向我们展示了农耕用具、盛粮食的器皿。牟氏十世祖牟国珑被罢官之后便树立起了“耕读”的家风,其后世便属守祖训,埋头致力于土地经营,开创了牟氏家业的创始阶段。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戏楼,舞台上正有戏剧表演。那惟妙惟肖的演技,感人肺腑的剧情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演员们的每一个语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神态,因为看得太入迷了,以至于姐姐走出去好远我才反应过来追了上去。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日新堂。日新堂是庄园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九十二间房间令我瞠目结舌,这些房间所用的都是那时候最好的黑房瓦,其中一间就是庄园主人牟墨林的住宅。

最后我们参观了世界上第一大龙砚,其68吨的重量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以看出建这个龙砚多么劳民伤财,显示出牟家在当时显赫的地位。上面雕刻的56条大小不一的龙,暗示了56个民族团结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篇3:《牟氏庄园》

起点中文网、msn中国小说频道、天天中文网、榕树下多家网站热门点击!同名电视剧于北京卫视隆重首播。

智赢乞丐潮

去年山东境内大旱, 今年春上的乞丐就成了灾, 一批又一批地来到庄园门前。少时一百多人, 多时三四百人, 声势浩大。有人讨得了一些吃的, 继续赶路;大多数人竟聚集在门外, 几日不去。正是天气温暖的季节, 花开簇簇, 蜂飞蝶舞。那些乞丐坐在庄园门前, 袒胸露臂地搓揉着身上的灰泥, 或者翻腾着衣服补丁内躲藏了的虱子, 捉住了放在石阶上, 看它们在阳光下慌张地跑着。围观的乞丐, 就因为这点儿乐趣, 笑得前仰后合。

庄园的门前, 就被乞丐们弄得不成样子。各家的老爷太太们, 打发下人们出去轰赶。乞丐可不是那么容易赶走的, 你从东边赶了, 他们又从西边回来。下人们很生气, 就骂道:“给狗一块骨头, 狗叨着就走。给了你们那么多吃的, 还不走, 不如一条狗了!”

乞丐们却不生气, 笑了说:“狗不狗的, 我们不计较, 有吃的就行。我们走了, 下顿饭怎么办?”

下人们心里就想, 你们这些乞丐是故意闹事, 我们这些佃户在这里卖命, 也没敢说这样的话。于是下人们就强行轰赶乞丐, 手脚粗鲁地推搡, 甚至给某个乞丐一脚一拳的。乞丐们受了刺激, 一哄而上, 围住几个下人攻打, 结果就把下人打得头破血流, 跑回庄园报告老爷太太们了。

各家的老爷太太, 就准备纠集一些佃户中的青壮年, 到庄园门前收拾狂妄的乞丐们。

姜振帼从孙管家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 就对孙管家说:“你们不能胡来, 这样下去要出事!”要想个法子应付乞丐, 琢磨到后来, 姜振帼觉得该是她掌门人出面的时候了。

老爷们听说姜振帼为了乞丐的问题, 要召集各家的爷们儿商讨对策, 都觉得她真是一个女人, 小题大做了。有什么值得商讨的?多派一些佃户, 轰走就行了。

不过, 既然掌门人要召集开会, 各家的老爷们还是要去的, 否则这个家族就散了架。姜振帼代理掌门人后, 还是第一次主持议事会。老爷们也把这次的家族议事会当成了一场戏, 他们要看看少奶奶怎么表演, 怎么下台。于是, 老爷们一个个拎着烟袋, 稀稀松松地走来, 相互之间还要心照不宣地挤挤眼睛, 咧嘴一笑。

开会的气氛很艰涩, 几个老爷端着长杆烟袋闷头抽烟, 没有一个说话的。

姜振帼把她早就考虑成熟的建议提出来, 征求大家的意见。她建议说:“我们应当给那些穷鬼放饭, 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每家派专门的下人分管这差事。”

二爷牟宗升把烟袋在地上狠狠地敲了两下, 说:“那你干脆把那些穷鬼领回家当爷爷供养着算啦, 我们可没有那份闲心。”

有两个老爷嘿嘿笑了。牟宗昊说:“这样放饭, 穷鬼们都来了, 养得起吗?”

姜振帼知道几个爷们儿会反对的, 她并不焦急, 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眼下, 盗匪猖獗, 如果强行赶走这些乞丐, 他们不在你门前乞讨, 可以跑到你地里去偷抢庄稼, 甚至潜入庄园内偷盗、绑票, 牟家能防范得过来吗?再说, 今天赶走了, 明天又回来了, 官府也没法制止。对于牟家来说, 粮食有的是, 每年那些陈腐的粮食足够放饭了, 反而落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 平平安安过日子。“你们琢磨吧, 哪一种更合算。”老爷们虽仍旧低头抽烟, 但都在琢磨她的话。

她就又说了:“我们不怕哪一个佃户哪一个乞丐闹事, 我们怕的就是一群穷鬼闹事。我们没有兵丁, 怎么办?告官府?官府天天为你这些鸡毛小事忙乎?咱们势力再大, 官府也不是为我们家开的。”

说完, 她观察众人的表情。

牟宗腾点了点头, 焦急地说:“是这个道理, 你说, 继续说。”

其实姜振帼真正的道理还在后面。她已经看到了这些乞丐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各家在庄园后面的菜地和附近的大片良田旁, 搭建一些简易草棚子, 供乞丐栖身, 这些乞丐就成为牟家看家护院的得力助手。

“不就是几口饭嘛, 养条狗一天还要一斤多粮食呢。给这些乞丐每天半斤的粮食就足够了, 但他们比一条狗的作用可大多了。”她说,“还有, 牟家有十二万亩山岚, 远的离庄园上百里,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根本看管不过来。每年的树木修剪, 都要派成群的佃户, 赶着马匹去出工。倘若选择一个避风的山脚, 盖下一批房子, 挑选一些叫化子去居住, 让他们自己开荒种地打粮食, 头三年, 免除他们的地租, 三年后按照规矩行事, 这样每年就可以多收很多租子, 那些穷鬼们也就成了我们的佃户。十几年后, 就会形成一个个佃户村了。”

老爷们的目光, 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这样的话, 连他们身上的跳蚤都是我们养着的, 我们让他死, 他还能活?”

老爷们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一个个频频点头。自以为读了很多书, 满肚子是智慧的四爷牟宗昊, 也忍不住叫了声:“妙, 妙呀, 侄儿媳, 四叔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姜振帼微笑一下, 说:“四叔过奖了, 我只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还有, 五叔和六叔不是准备分家吗?六叔要另建宅院, 这些穷叫化子, 给他们一顿饱饭就行了, 他们可是很有力气的。”

六叔牟宗天兴奋地摆摆手, 说道:“好了, 什么都不要说了, 就按照你说的办。”

乞丐的事情就这样定了。

接着, 姜振帼又说第二件事情。“今天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 关系到咱们家族子孙的前途命运, 想请几位叔叔拿个主意。”她说着, 故意停顿下来。

五爷牟宗腾很干脆地说:“行了侄儿媳, 你是掌门人, 不管什么事情由你来定, 对不对嗯各位?”牟宗腾看了看几位爷, 口气非常坚决。

二爷牟宗升也不得不点了头。

大家不知道姜振帼要说的是什么大事, 目光都落在她略带阴郁的脸上, 屏息倾听。

她一字一字地蹦出来, 说:“下大力气办好私塾。”

几个爷们儿立即相互瞅着, 用目光交换他们的茫然。

姜振帼就说:“我们老祖宗那时候注重农耕, 亲自下地播种, 以土地为生, 给我们这些子孙们创下了这份家业。可现在, 我们的子孙, 有谁能够亲自耕种?不让他们读书, 将来很难守住家业。读书并不一定就去做官, 但读了书一定头脑灵活, 做什么都有底气。四叔就是个例子, 读了书, 心眼儿就是比我们多。”

听了姜振帼的话, 四爷牟宗昊很不自在, 忙说自己虽然读了不少书, 但比起姜振帼的心眼儿, 还差多了。

“现在, 我们各家都有私塾, 但都很稀松,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先生教得马虎, 孩子学得粗心, 好好的私塾, 成了聋子的耳朵做样子了。这样下去, 我们牟家的将来就全毁了。”

几个爷们儿听了姜振帼的话, 觉得有道理, 那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一个好好读书的。牟财和牟永整天就知道养鸟放鹰, 牟宝跟着伯伯牟宗腾哼唧京剧, 迷得连饭都顾不得吃了, 这帮子孙将来继承家业, 真是让人担心。眼下几位爷们儿虽然游手好闲, 但这份家业还在, 也不至于败落了, 而子孙们究竟会是个什么情形, 他们实在猜不准。于是, 几位爷们都赞成, 各家加强私塾管理, 把那些到处乱跑的儿女们封闭起来。

篇4:牟氏庄园游玩作文

今天,我们去了牟氏庄园。这个庄园很大,据说当年还占了整个县城的一半呢。庄园主曾经拥有6万亩土地。这里的房子很多,很有特点。它的墙壁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没有一点泥土粘合,可以说严丝合缝。而且,墙壁上还用石头垒出了花、花瓶、盆子等各式图案。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就是,还垒出了一个千年龟。导游说:“摸一下可以像乌龟一样,长命百岁。”所以,我们都摸了一下。在房子里面,还有两个巨大的砚台,足足占了好几间房子呢,完全可以上吉尼斯大全了。这里的树木很多,有许多几百年的古树,有百日红、大枣树、皂角……。当然,这么多美景,游客自然也多啦。

篇5:牟氏庄园建筑特色课题研究报告

报告人:8.9 牟音昱

一:研究背景

牟氏庄园是全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作为土生土长的栖霞人,我们有责任深入探究牟氏庄园的兴起、发展和衰败的历史轨迹。学习牟氏地主的先进创新的治家理念,为社会发展和家庭进步积累经验 二:活动目标

通过游览牟氏庄园,充分了解栖霞文化。三:活动过程:

2017年暑假前期,我们展开了关于牟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如下:

首先,我们进行了课题选择,然后制定了方案,接着做好了人员分工,活动准备,后来我们进行了实地活动,在实地活动之后我们进行了资料汇总整理,然后组织了成果展示,最后,我们进行了活动反思与总结。

以下是具体步骤。四:实地探究

初步了解及全面探究牟氏庄园

1)牟氏庄园所在地理位置:牟氏庄园座落于山东省栖霞城北古镇都村,是胶东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居住之地。

2)牟氏庄园建造历史:牟氏庄国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24年基本建成。

3)牟氏庄园所在地地域文化:胶东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牟氏家族由湖北公安县迁徙于此已达六百多年的历史,他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既继承了其祖籍的优良传统,又学习了胶东地区的优良习俗,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南北方的兼容并蓄,从而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典型性的民俗文化。

五:资料汇总与整理

1.艺术价值

牟氏庄园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它拥有房产55006多间,土地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牟氏庄园规模恢弘,古朴壮观,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2.建筑特色

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万堂楼厢480多间。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庄园建筑鳞次栉比,富有特

色,色彩斑斓的“虎皮墙”,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制钱莲花图”、“莲生贵子”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3.建筑文化

牟氏庄园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六个大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北群及东西群厢多进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庄园建筑工艺独特,雕刻砌凿,工艺细腻精湛,明柱花窗,文采斐然,美妙绝伦,具有“三雕”、“六怪”、“九绝”之艺术特色。牟氏庄园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胶东民俗文化以庄园为载体,出自身的优越性、多样性和传承性。它生动地反映了以胶东半岛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农业生产俗、家族俗、衣食住行、人生礼仪俗、节庆俗等古老的民俗事象。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开发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必将起到积极作用。1)庄园“三大怪”:

“穿堂门儿一线开”。这是第一怪。在庄园各个大院的客厅之后,是住宅楼或大堂屋,每座客厅都有后门,并且客厅的前后门、屏门及房门均在一条直线上。这与胶东民间传统的门、房门不对开,房门不得前后开“的建筑习俗,迥然不同。据说,在平时,牟家各幢客厅的后门是关闭的,从客厅到住宅必须经过甬道;只有贵客来临时,才能将所有的门打开,让客人从客厅穿堂而过,直达主人住宅,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再是,每逢重大节日时,也将门全打开,并在各个门旁点上一对足斤大蜡,形成一条灯火长廊,烛光闪耀,四处通明,以炫耀牟家”有亮“和辉煌。

”烧炕火洞在室外“,这是第二怪。中国北方的民居,按传统习俗几乎家家都有火炕,因为睡热炕能起到解乏健身之效。多在灶间砌锅灶时,就留有烟道,与旁间的火炕相通连,做饭烧柴时便可热炕;也有的专门在卧室的炕脸上留一个洞口,以燃柴热炕。然而牟氏庄园与众不同,既不设灶间做饭烧炕,也不在卧室的炕中留有炕洞,而是在建寝室的同时,即在窗外墙角下的适当位置留一个方型的石砌炕洞口(高宽约40厘米),让佣人在室外按时烧炕取暖。这样,一来可避免在室内烧炕带来的烟熏火燎之弊,既卫生又雅观,二来在室外操作烧炕,不易引发火灾,十分安全。这一独特的取暖设计方式,在北方民居中比较罕见。

”烟囱立在山墙外",这是第三怪。纵观中国南北方的房舍建筑,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其烟囱的位置一般是设计在屋脊檐坡上。然而牟氏庄园却将庄内的近百个烟囱高高地竖立在山墙外面。它是采用一块条状的花岗石为底托,以青色的小方砖砌成四角型的瘦长烟囱,高耸四五米,顶端有遮雨帽,远看宛如托在云雾中的一座小塔,小巧玲珑,别具一格。据外来参观的学者评价:这种烟囱不仅造型美观,能起到美化楼房的作用,而且抽力大,不倒烟,功能好,着实科学。另外,当年还在烟囱口上造有饕餮,据说,各种名吃佳肴经它先品尝后,人们再吃就安然无恙了。虽属传说,倒也奇趣盎然。

2)虎皮墙

天然彩石砌成的“虎皮墙”是一道宽2米长百余米的石墙,全是由大大小小的彩石砌成的,色彩斑斓、妙不可言。墙上由多块彩石组成的梅花、菊花、宝莲花,充分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广阔的想象空间,看后给人留下不尽的思索。

3)门面装饰

牟氏庄园极为注重门面装饰,借以显赫门第,张扬气派。六个大门当首推“西忠来”,其门楼高耸,甚为庄重。大门抱框高达5米,阔3米许,门扇高宽约2米由余,黑漆大门刻有“耕读世业,勤俭家风”金色对联。大门两侧有一对珍贵的石鼓,鼓托为莲花状,与石鼓融为一体,石呈黑色,给人以凝重而深沉之感。报牟氏族谱介绍,门旁这对石鼓是主人于光绪34年间聘请4名精湛工匠历时三载雕琢而成。鼓面刻有“福禄寿禧”、“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姜太公钓鱼”等浮雕,虽经八十多年的风吹雨蚀,依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石墙

牟氏庄园的石墙均平整如镜,石缝细如线,据说,砌墙时,主人每天都会给石匠发一些铜钱和锅铁,用之嵌在墙缝间,使墙面平整。如若仔细观察,经常可以发现墙缝里嵌着的铜钱。据说,平均每块石头造价为一斗谷子,此面墙就耗谷物四百四十六斗。院落里有一面花墙,砌有三百八十六块六边型的墙石,任取其中一块,均可与周围石块组成六边型花卉图案,总体上组成一个百花相连的连续图案。

六:活动反思与总结。

经过了一天的庄园旅行,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庄园的许多知识,充分深入了解了关于栖霞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使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充分了解到历史发展及贡献,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感受自然,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但是,本次活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同学擅自掉队,不服从老师与教导员的指挥。在庄园里随意抚摸、触碰展列品。在文物展览馆内嬉笑打闹,这都是一些不好的行为。

篇6:烟台牟氏庄园“棺材巷”之谜

牟氏庄园有三怪:一怪“穿堂门儿一线开”,二怪“炕洞设在寝室外”,三怪“烟囱立在山墙外”。其中寡妇楼及其旁边的甬道——“棺材巷”,因其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按照当地习俗,有人说这种建筑结构是大忌,对于寡妇楼世代众说纷纭,“寡妇楼”的建筑结构成了后人心中难解的结。

虽说牟氏庄园的三怪让人叹为观止,但提起这寡妇楼,更是谜雾重重。

走进庄园,就仿佛穿行于时空的幽巷,曾经消失了的一切,又都在散射透漏的光线中闪回。青砖灰瓦的古老宅院,紫藤绿柳攀爬着岁月,寄宿灵魂的老屋,蜇伏着某种悼亡的灵性。

是风水,是人为,是巧合,还是另有说法?对于寡妇楼建筑结构的几大谜,见证者们众说纷纭,但最终还是疑雾缭绕。

寡妇楼建筑的三大疑点:甬道两边,本应平行,可寡妇楼西侧的甬道却北宽南窄,像口棺材,后故得名棺材胡同;座北朝南,正房与厢房本该成直角,可是寡妇楼的东厢南墙却向外撇出来,形成斜角;院墙与厢房,本来厢房应该被围在院墙里面,可是寡妇楼的东厢却扩出院墙一间,形成刀把形状,后人解释为杀气腾腾。

这些从美学观点、建筑风格、风俗习惯都解释不清的遗留建筑,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家世、那样的环境下建造起来,确实让人费解。对此,民间也流传了不少说法。有人说那是当时盖楼的长工,为反抗主人压迫的报复“杰作”;也有人说,那是牟氏祖先在当时特定的传统习惯下,故意建造起来的;但更多人还是在不断猜测着。但寡妇楼究竟为什么会那样建造,至今也没找到肯定的答案。

金字塔是谜,万里长城是谜,寡妇楼是谜,祖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奇特现象,始终让后人无法用常理去解释,风水迷信也好,人为巧合也罢,可是谁又能头头是道地说个明白呢?

篇7:游牟氏庄园

如今,在庄园内的石墙缝隙里,依然能发现嵌入其中的铜钱,而纵观庄园内的所有石墙,均平整如镜,观者无不赞叹。

庄园内,有许多构思奇特的设计,其中有耐人寻味的“三大怪”——“穿堂门儿一线开”、“烧炕火洞在门外”、“烟囱立在山墙外”。

富则造屋,堪称地主的一大嗜好。

明清时期,今山东栖霞的大地主牟氏家族,在旱灾年份立下规矩:粮食只换不借,要求饥民必须用土地换取粮食。就这样,牟氏家族不断搜刮土地,很快富及整个胶东半岛。

牟氏家族财大气粗,多年来不断扩建自家庄园。从清雍正年间开始,到1941年为止,牟氏家族前后耗费白银达43万两之多,建起一座总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有房屋480多间的庞大庄园。传承至今,这座豪华至极的庄园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地主庄园的典范。

“中国民间小故宫”制作严谨而细腻的石墙

牟氏庄园依山傍水,坐北朝南,整体为砖木石结构。庄园布局为三组六院,每院均呈四合院结构,重重四合院层层叠叠,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所谓“三组六院”,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一个楼盘的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庄园的东半部,也是庄园的主体,包括“日新堂”、“西忠来”和“东忠来”3院。其中“日新堂”俗称“老柜”,是庄园内建造年代最早的宅区;而“西忠来”和“东忠来”则堪称整个庄园内建筑最精良的宅区,主要供庄园主人的子孙起居。第二单元包括“南忠来”和“阜有”两院,位于庄园西南面,格局比第一单元稍小。第三单元只有“宝善堂”一院,“宝善堂”周围本是一座繁盛的花园,可惜早已荒废。

这6个大院皆以中门相贯,旁侧则以甬道相通。庄园建筑多为2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各种浮雕图案栩栩如生,极具艺术价值。整个庄园层次清晰、错落有致,以恢弘的规模与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誉为“中国民间小故宫”。

整体来看,牟氏庄园结构严谨、雄伟庄重,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而从细节上看,庄园内处处可见精巧的设计,显示出细腻的一面。

这种严谨体现在每一砖每一瓦上。在庄园营建初期,牟家掌柜牟墨林每天都会给工匠发一些铜钱,让工匠将铜钱嵌在墙缝里,使墙面保持平整,若稍有瑕疵,他便会要求工匠将整面墙推倒重来。如今,在牟氏庄园内的石墙缝隙里,依然能发现嵌入其中的铜钱,而纵观庄园内的所有石墙,均平整如镜,观者无不赞叹。

牟氏庄园的细腻同样体现在墙面上。庄园内的数百面墙并非千篇一律,而是主题各异,各有精致的图案,设计巧妙,比如用形状、色泽各异的河卵石垒砌而成的“虎皮墙”,色彩斑斓,精美无比,另外还有一面“花墙”,墙面呈现出百花相连的图案,一共由386块六边形的墙石组成,而其精妙之处就在于,任取其中一块墙石,均能与周围石块组成单一的花卉图案,细致之余又体现出深刻的内涵。

时过境迁,牟氏庄园如今早已没有了曾经的繁荣,但在庄园内的众多院落中,从那一砖一瓦间,仍能体会到牟氏家族当年的光辉岁月。

耐人寻味的“三大怪”能带来旺气的“百日红”

牟氏庄园内,有许多构思奇特的设计,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耐人寻味的“三大怪”。

第一怪是“穿堂门儿一线开”。在栖霞地区,有一个传承多年的老规矩:房门不得前后开。当地人认为,如果一间房屋的前后门在一条直线上,便有家族分离之意。但牟氏庄园内,每个大院客厅、堂屋的前后门都在一条直线上,据说这是牟墨林的特意安排,但用意不明。

第二怪是“烧炕火洞在门外”。北方民居中,炕一般都修建在卧室内,而牟氏庄园内的卧室窗台墙角下,有一个方形炕洞口,高宽约40厘米。冬天时,佣人在室外按时烧炕取暖,暖气便经由这个洞口流入室内,这样,主人在享用暖气的同时,又可免受佣人打扰,从某一方面来说,倒颇具隐私性。

第三怪是“烟囱立在山墙外”。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烟囱一般都建在屋脊的檐坡上。然而牟氏庄园的所有烟囱,均在山墙外面,且每一根烟囱的顶端都有“遮雨帽”。远远望去,近百根烟囱竖立在一片缓坡上,就像一座座玲珑的小塔,别具一格。

除了这“三大怪”外,庄园内还有一个“小怪”。这个“小怪”其实是一棵紫薇,又称“百日红”,虽在庄园内已经存活了两个多世纪,但至今仍枝繁叶茂,红花簇簇。据说,牟墨林十分喜爱这棵“百日红”,每天都会在树上抓一抓,以得到旺气。栖霞百姓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由此还产生了“树上抓一抓,旺气带回家”的说法。

不过,牟氏庄园虽然在建筑设计上有些标新立异,但在实用功效上,却依然保持传统:大厅用来供奉祖先灵牌,庄园主人起居均在楼阁,而妻妾子女则居住在平房,厢房则是佣人居住的地方。另外,庄园内还有粮仓、织布坊、酿酒房、油坊、粉房等,俨然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体系。在牟氏家族鼎盛时期,仅账房先生便有60余人,其余雇员更是多达140余人,因此庄园设施如此完善,倒也不足为奇了。

牟氏庄园成大业者清代的“农民企业家”

牟氏家族祖籍其实不在山东栖霞,而在湖北省公安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其一世牟敬祖从湖北省前往山东栖霞任主簿,从此开启了庞大的牟氏家业。

也正是从牟敬祖开始,牟氏家族埋头致力于土地经营,并利用各种手段谋得了许多土地,尤其是在旱情严重的年月,无数饥民前来借粮,但牟家出台了“粮食只换不借”的规定,因此饥民只得忍痛用地换粮。一方面,牟家利用旱情剥削农民,使之失去了土地,但另一方面,这些没有了土地的农民也成为了牟家的佃农,保证了生计。

牟墨林是牟氏的第十四代掌柜,继承父业后,牟墨林利用雄厚财力,大量购置土地。他经常说“:人不患无财,患不善用其财。”虽然实力雄厚,牟墨林也意识到,想要让牟氏家族长久发展,必须得民心。因此,在发展家业时,所有活动他都事必亲躬,例如与长工一起上山干活,与民工共同抬石修大坝。而当饥民前来以地换粮时,为了让得到粮食的饥民在回家途中免受土匪劫粮,他特意派出许多运粮骡队在路上声东击西,土匪看骡队人数众多,便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在旱情严重时,牟墨林“以地换粮”的规定,其实也救活了很多灾民,尽管失去了土地,百姓却称牟墨林为“活菩萨”。

经过多年努力,牟墨林终于成为富甲胶东、名扬齐鲁的超级大地主,牟家的土地,也从数千亩增长至4万余亩。而牟墨林也深知“财主不过三代富”的说法,为了管好这个大家族,他还特地制定了8条治家策略,其中包括广行善事、提高雇员薪酬、支援困难户等内容。与其说牟墨林是个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不如说他是一位清代的“农民企业家”。

牟墨林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在他之后,牟氏家族依然蓬勃发展,至清末民初时期,牟氏家族的土地达到6万余亩,遍布栖霞全境,并渗透到莱阳、福山等周边地区。在后来的抗战时期,抗日军政大学还曾在牟氏庄园设立分校,为抗战做出了不小贡献。

牟墨林一生勤俭节约,在庄园营建之初时,他便执意将庄园命名为“牟二黑子庄园”——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个“墨”,“牟二黑子”一直是他的外号。他认为,“牟二黑子”更能体现他本人的性格,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样更“接地气”,而“牟二黑子庄园”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改名为“牟氏庄园”,不过在当地,百姓依然喜欢用旧名来称呼庄园。

上一篇:南麻镇全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下一篇:加强学校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