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ed软件使用体会

2024-04-11

dyned软件使用体会(精选3篇)

篇1:dyned软件使用体会

一、了解学生现状, 贴近学生实际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基础知识薄弱, 自信心不强, 学习兴趣不高。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课程至关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常用工具软件使用》课程实践性强, 因此, 可以安排大量的上机时间, 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 增加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讲解抓屏工具super capture时, 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抓取, 设定各种抓取方式, 可以抓全屏, 多边形, 矩形, 也可以圆形, 椭圆形等, 通过不同的形状的抓取, 让学生充分体会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另外, 由于学生对动画有一定的吸引力, 让学生自己录制动画并播放出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以及播放动画等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上机, 通过自己的学习得到问题的答案,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自信心, 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分析课程特点, 熟悉教学内容

该课程是一门涉及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组装、性能、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多学科的综合课程。课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宽, 且内容分散, 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驾驭本课程。教师不但理论知识应该做到宽、深、精, 且能不断更新, 以适应专业知识的发展, 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融会贯通。如在抓图工具软件部分中, 介绍了多种抓图方式, 还有对抓出来的图进行处理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有较深的理解, 由于这个软件是英文软件, 虽然可以汉译过来, 但我们说, 原版的是最好的, 翻译出来就有可能说法不一致了, 所以要求教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有相当地了解, 且有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图像的能力。然后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力求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兴趣, 加强理论识记,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 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够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新知识。

本课程所用到的软件很多都是英文版, 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 基本上不认识那些英文单词, 更不用说整句翻译了, 这样就不能满足本课程学习的需要。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有些软件时, 会感到很吃力, 课上听不懂, 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感到很茫然, 对一些软件的使用的学习没有信心, 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进而完全放弃该章节的学习。对于这种现实情况,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认真分析课程中每部分内容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知识, 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如在讲解“ACDSee这个软件的使用时, 重点讲述一下该软件中命令的英文翻译等知识点, 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中文功能与英文命令之间的对照, 从而知道该怎样使用这个软件。而讲解优化大师等优化计算机性能等软件时, 需补充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组装等知识, 让学生对计算机中的硬件如内存, CPU, 硬盘有一个全部的了解。这些相关知识的补充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依据专业要求, 抓住教学重点, 突出有层次的教学

该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方向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 在讲授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对其内容进行选择, 突出重点以适应专业要求。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上, 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如电脑管理这一部分, 要求学会系统优化操作, 主要是注册表的维护和彻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卸载软件。对刻录部分, 要求学会利用教材提供的刻录工具软件学会分析刻录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光盘对拷、刻录数据光盘、音乐CD光盘、VCD光盘。不要求刻录各类混合数据光盘和复制加密光盘。而在压缩部分, 要求必须掌握Winzip、Win RAR这三种压缩和解压缩工具, 包括压缩不同格式的文件、分包压缩、自解压等功能。在病毒防治工具部分, 可以选用市场上和教材中安排的任意一款杀毒软件完成上述的杀毒任务。在文件管理部分, 熟练掌握文件误删后的恢复、对文件的加密保护和对硬盘数据的备份等操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有的软件要深入讲解, 有的可以略讲, 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 以确保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常用工具软件使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抓住教学重点,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常用工具软件使用》课程的特点, 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旨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篇2: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的体会与思考

1 笔者使用的不同档案管理软件比较

1997年开始使用原煤炭部推行的Dos版档案管理软件,这款软件在Dos界面下操作,需要使用Dos命令操作软件,要牢记各种命令,使用起来不但麻烦,而且功能十分单一,只能进行档案的初级录入和简单检索查询,目录打印等工作都无法实现。2002年引进原煤炭部与博阳公司联合开发的GE2000好易档案管理软件,这套单机条目版的档案管理软件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也适用于后来的WindowsXP操作系统)中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软件的稳定性和简便性,档案数据库设置、档案检索、各种目录的打印非常便利,可以实现一次录入、多次输出的目的。2012年以来,开始使用量子公司局域网版档案管理软件系统,这套档案管理软件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运行,可以把档案全文扫描挂接进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所有挂接进档案管理系统的档案资料的全文检索,对档案的查阅利用特别方便,可以不用去库房取档案实物来提供档案信息的拷贝、传送、打印等利用服务。

2 档案管理软件设计的优点

2.1 强大的数据库和表格设计功能。如博阳公司的GE2000好易系列档案管理软件,其特别突出的一项功能就是软件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地设计、更改档案数据库的结构、字段名称类型和各种检索目录的格式,而且非软件专业人员设置起来也非常方便,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非常有利于及时适应档案工作的要求和随心所欲设置打印各种检索目录,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2 强大的数据排序功能。如量子公司的PDE系列档案管理软件的排序功能十分强大。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对于输入软件系统的各个条目,在条目列表时就可以对数据库中的任意字段,用鼠标点击来实现自动排序,这个对档案的查询和目录的打印非常有用,不像有些软件,需要在菜单中先选择数据排序字段,进行相关操作后才能进行排序,程序上麻烦多了。

3 档案管理软件设计的不足

3.1 局域网版软件操作程序麻烦。首先,局域网版的档案管理软件数据存放在一台配置较高的主机(俗称“工程机”)上,这台主机采用的是专业的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这不同于平时用的WindowsXP操作系统,单是开关机就较一般电脑时间要长得多。不仅如此,使用这种操作系统的电脑“开机要输密码、关机要选理由”,不选关机理由都关不了机,很麻烦。其次,从开机到启动档案管理软件程序需要输入数次不同的账号密码:比如我们用的这种软件,开机启动电脑后,需要先按Ctrl+Alt+Delete组合键,输入一次账号密码,才能打开电脑,然后再输入一次不同的账号密码后启动pde服务,之后,打开一个程序Startup.bat,然后再点击开启档案管理软件,再输入不同的账号密码才能进入档案管理系统,如果要全文检索,还要再次输入不同的账号密码进入全文检索的网页。整个过程需要四次输入不同账号密码的操作,相当麻烦,远不如单机版档案管理软件启动、使用方便。

3.2 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不稳定。当时用的单机条目版软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按软件系统配置要求重新配置电脑后,提示依旧,不过好在对软件的使用没什么影响;还有就是加密锁驱动不好安装的问题,安装加密锁后系统经常不能识别,造成好几个单位由于加密锁安装不上,只能使用软件的演示功能。后来使用局域网版的档案管理软件,更是经常出现开机服务器启动不了、全文检索网页打不开的情况,显然是系统不稳定造成的;有时还出现扫描挂接后的档案检索不到的情况,软件公司解释说是往档案系统挂接的全文文件格式最好是双层PDF格式的,原先挂接的TIF格式的文件会出现全文检索不完全的情况,需要把扫描后的TIF文件格式转换成双层PDF格式后再挂接,才能实现完全的全文检索。但从软件本身的功能上看,这个理由显然不成立,很有可能是软件设计的缺陷:既然有的TIF格式文件能检索到,说明软件自身的功能是能对TIF文件格式进行全文检索的,之所以检索不完全,恐怕还是软件设计的原因。况且,扫描仪扫描的文件都是TIF格式文件,如果挂接PDF格式的文件,还需要再做文件格式的转换。加一道工序不说,谁又能保证转换后的文件与原始文件完全一致呢?

3.3 不能实现某个文件字的精确批量检索。这个问题的麻烦在档案数据统计和打印二套档案(发文汇集)目录时表现得格外突出。由于在输机时通常先输入一套档案(编有档号的文件),大部分文件已分类到一套档案中,文件条目信息也已经输入档案管理系统,打印二套档案目录时,只需把某一个文件字的全部文件找出打印即可。但档案管理软件只能实现模糊批量查询,比如要查询“中平”文件字的文件,检索出来的结果往往是“中平”、“中平文”、“中平办”等所有带“中平”的文件编号,对打印某一文件字的二套档案目录造成不便,需要在打印目录或统计数据时再做数据选择。

3.4 数据排序需要补足位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在排序时,需要在数字前加0补足最大位数才能实现正常排序,如排序字段已输入的最大数据是4位数,需要把之前输入的该字段的所有数据前加0补足4位,才能实现正常排序,不然会出现混乱的排序。建议软件设计者能让使用者根据需要改变数据库字段的类型,来实现自然数的正常排序。

3.5 文件编号检索时软件不认括发文年度的符号。文件编号由发文字、发文年度和发文代号三部分组成,发文年度项在输机时一般用“[ ]”括住,有的档案管理软件检索时不认识括文件发文年度的符号“[ ]”,需要用“%”来代替,才能检索出来相关文件,这样极易造成初用者利用文件编号检索时查找不出文件的情况,我们集团本部和基层单位人员在开始使用软件时都曾碰到这样的问题,给档案检索带来不便。

3.6 全文检索程序烦琐且不能实现精确查找和排序。以笔者使用的软件为例,全文检索不能在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中直接进行,需要另外打开专门的网页,才能开始全文检索。而且全文检索时只支持模糊查找,比如要查找“2014年干部任职”方面的文件,系统会快速查找出所有包含“干部任职”字符的内容,而不能只把2014年的相关内容检索出来,然后还需要从众多检索出的文件中再进行二次手工检索。另外,检索出的条目也不能实现选择相关字段来进行自动排序的功能。

4 各种版本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使用

4.1 档案管理软件的不同版本。一般来说,档案管理软件有单机条目版、单机全文版、小型局域网版、互联网版等不同版本,对于不同版本的软件,除了单机条目版的软件只能录入档案的条目信息而不能挂接原文,不具备全文检索的功能外,其他各版本的软件在档案录入、检索等基本功能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单机版的只能供单台电脑使用,局域网版的可供连接在一个局域网内的多台电脑同时使用,互联网版的软件一般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有用户和密码,有Internet网络,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实现软件及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同版本的档案管理软件与录入存储数据的容量没有关系,录入存储数据的容量与电脑主机(或服务器)的配置有关。

4.2 不同版本软件的选用。选用什么版本的软件,需要结合自己单位的性质、单位整体情况、档案部门的情况等综合考虑。

4.2.1 互联网版软件的适用对象。管理大量社会公众档案信息的公共事业性单位和大型跨地域的集团单位可以考虑选用互联网版的档案管理软件。由于前者档案受众广泛,档案信息社会公众查阅量大,有必要实行网络查询;后者下属单位地域分布广,区域限制大,来往查阅档案极不方便,有必要在互联网上实现档案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4.2.2 档案管理软件不是越高级越好。如果不是公共事业性单位,也不是跨地域的集团单位,本单位的档案不面向社会大众,主要供自己单位内部的人员来查阅,这样的单位不论规模大小、档案数量多少,不建议使用互联网版的档案管理软件。因为档案都有一定的保密性,如果选用互联网版的软件,档案信息安全和保密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这些单位档案受众比较单一,互联网版软件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相反档案人员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数据维护和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上,有点得不偿失。

4.2.3 巧用单机全文版软件。对于一般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议选用单机全文版的软件即可满足使用。单机全文版的软件唯一不足就是不能实现多台电脑的共同录入和查询,而多台电脑共同录入也就是在档案集中整理时才用得上,平时基本派不上用场,而且局域网版的软件系统不稳定,平时开机、关机特别烦琐,远没有单机版软件查阅程序简便,而且“多台电脑共同录入”这个局限对于现在的档案软件功能和操作人员来说根本不算是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因为现在的档案软件一般都能实现Excel等数据的导入、导出,如果需要多人、多部门共同录入,可以把档案管理软件里设置好的数据库结构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让不同部门录入相关档案内容,然后再把Excel数据导入档案管理系统,这样,“多台电脑共同录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单机全文版的档案管理软件完全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但要注意安装档案管理软件的电脑最好不要连接互联网,并随时做好档案数据的备份工作。

篇3:场地器材使用点滴体会

一、“纠”错“正”技

体育课堂是动态生成而开放的课堂, 同时受能力水平、领悟程度和场地器材等因素影响, 学生对各动作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和速度会有所不同。对于领悟能力慢的学生, 教师须借用辅助器材, “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术。如, 跑类项目:蹲锯式起跑时, 用橡皮筋或绳子拉约1米高度的“限高线”, 要求学生起动后必须“钻”跑过去, 刻意使学生低头上体前倾, 多次强化练习, 从而改正起跑提前抬上体的错误动作;纠正学生摆臂上下摆腕摇手错误时, 要求学生手持接力棒或羽毛球筒中间, 进行持物与徒手摆臂交替练习;辅助加快步频和提高步幅时, 可利用废弃羽毛球筒、接力棒、矿泉水瓶、栏板等, 限距约0.5米或1.5米, 练习小步跑、跨步跑。投掷项目:纠正“扔”和“举”的错误投掷动作, 可用推一定重量的扛铃片, 让学生体会“推”的动作要领, 推杠铃片、推铅球、推实心球交替练习效果更佳。而纠正学生投掷角度过低的问题时, 可要求学生近以足球门高度为超越参照物, 要求学生出手角度“推”过足球门练习;远以对面高楼为瞄、超目标, 眼、手、臂和铅球的投掷轨迹都必须“超越”楼顶, 这样让学生身心都“超越”参照物, 体会更深, 领悟掌握动作要领更快。也可在投掷区设置一定高度的拉线、标杆、悬空物等, 让学生有意识地超越标志物, 从而形成合适的出手角度和高度。

二、“激”趣“巧”用

绝大多数体育项目练习, 都是单调枯燥的, 练习时间久了, 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 场地器材的巧妙设计和科学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需要教师有多年经验积累和智慧摸索与实践, 需要教师对场地器材在时间上、空间上、安全上、效果上等方面了如指掌, 更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课堂需要和学生发展。如, 笔者在组织耐久跑练习时, 利用田径场、篮球、排球、足球等端、边线, 进行“距离不变路线变”跑、“路线不变距离变”跑;利用操场边的树间距、乒乓球台、肋木进行综合游戏、蛇形追逐跑、跑跳攀爬等趣味跑。因地制宜, 因材适用, 不但易于掌控课堂, 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积极性, 促使课堂高效化。在跳高、跳远课中, 笔者曾利用长跳绳、短跳绳、皮筋、跨栏、标枪、小垫子、纸箱子和跳箱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素质, 设置不同的远度、高度, 进行晋级或游戏比赛, 使得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超越的喜悦感。

操场上有时会有几个班级同时授课, 对此,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学情, 和同事协调好, 尽量不要“撞车”, 以避免在场地器材上发生冲突, 造成干扰。投掷项目对于场地空间要求较高, 必须有所“限制”。如, 练习实心球时, 如果是场地小、人数多、器材少, 可采用限距分组轮换练习, 即要求学生站在圆圈或矩形边线上, 统一听口令向中心投掷;然后, 集体捡球返回, 递交给下一组再投。

总之, 场地器材的功能与用法不止一种, 教师可根据实况, 采用分组、轮换的方法一物多用——把同一件器材用在准备、基本和放松各个部分中;也可多物一用, 即为了尽快掌握某一动作技术要领, 运用多种器材或组合器材辅助练习。

三、“加”量“强”度

上一篇:银监会通报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下一篇:租田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