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课程教学反思录

2022-09-10

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 研究越深, 实践越丰富, 越会感到新课程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 它有着巨大的魅力, 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

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程, 我们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看法和做法, 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 我们如坐针毡, 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深层次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们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 充满信任, 抱有极大的希望。

近段时间笔者围绕着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番回顾和反思, 现做一梳理, 是为“教学反思录”。

一、“培养自学能力”的局限性

鉴于传统教学教师灌输过多、学生主动性太弱的弊病, 在上世纪80年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曾经视为教学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直到现在, “培养自学能力”的种种做法仍然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见到踪迹:学生自读教材;学生依据教材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对提问中暴露出的学生理解不透彻, 不深刻的地方或所谓重点, 难点加以讲解;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应当肯定地说, “培养自学能力”的种种探索和实践着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着力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毫无疑问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 “培养自学能力”的做法也愈来愈暴露出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其一, 它几乎使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行为, 学生间缺乏交往和合作;其二, 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因为学生的自学往往成为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记忆过程, 无形中由教师“灌输”变成学生的“自我灌输”。

那么, 我们今天就不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吗?当然不是。只是说, 以学生自行阅读、理解、记忆为主要标志的所谓“自学能力”, 充其量是一种低层次的“自学能力”, 是“自学能力”的初级阶段。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看, 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从给定的情境出发, 通过多向交流与合作, 一同讨论、探究、发现, 以得出某种结论, 获得知识。”所以,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应该把自主探究, 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作为其主要内容。

二、什么是“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 算得上多年来教学领域的一句“流行语”, 人们相当自然地把它和“先进的教学观念”相联系, 甚至划上等号。但是, 在新课程实验蓬勃开展的背景下, 如果我们对此加以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的思考, 一定会意识到, 对“教会学生学习”这个命题, 无论是在理论的把握上, 还是在实践的操作上都存在着太大的差异。

什么是“教会学生学习”?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支配下, 在不同的教学氛围中, 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妨把它分解一下来分析。说到“学习”, 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 长时间以来, 人们理直气壮地把它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 把文化知识的学习窄化为教材内容的学习。把教材内容的学习窄化为考试要点的学习。学生“会学习”, 成了能够有效地记住, 理解特定的教材内容, 举一反三, 是应对各种“变式练习”, 能够在“题海”中奋力搏击, 到达成功的彼岸。所谓“教会”, 不过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概括起来说, 这种“教会学生学习”, 是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特定的方法高效地掌握特定教材的特定内容, 在特定的检测, 考试中能够有效应对。有理由认为, 如果说, “注入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应试教育不得人心, 而这种“教会学生学习”的做法却给应试教育外加了“包装”, 注入了“兴奋剂”, 带来了某种“生机”和“活力”。

今天, 新课程理念的日益普及和深入人心, 通过对它的学习、思考、实践、反思, 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的应有之义。其一, 即便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绝非只是教材内容的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对话和合作, 不断生成着新的知识, 如同课程专家所言:学生从同学身上、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其二, 我们丝毫没有理由要求学生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绝不能搞“一刀切”、“一风吹”, 而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生动活泼地学习;其三, “教会学生学习”不应只局限在学习方法的范畴。只讲技巧、方法的学习有用也有限, 切不可有意无意地把“教会学生学习”变成了“教会学生考试”。“教会学生学习”应从思想上、观念上着眼, 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和意识, 以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四, 即便是“教方法”也要明确掌握方法不能只靠“教”, 而应该设法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 这样掌握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者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的;其五, “教会学生学习”不能停留在只是使学生接受教材提供的现成知识水平上, 应促成学生发现, 提出研究、解决问题, 使“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情感方面目标的真正实现。

三、“生成性”任务观

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察觉到的, 是显性的, 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辨中, 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 学生难道不是也在完成着某种“任务”吗?在一定意义上说, 这种隐性任务或“生成性”任务要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

最后, 愿我们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继往开来, 不断融合生长, 不断创新求活, 一路高奏新的办学理念之凯歌, 扬帆起航,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努力吧。

上一篇:石油资源流动特征与环境效应分析下一篇: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浅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