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练习题带答案

2024-05-07

一次函数练习题带答案(精选6篇)

篇1:一次函数练习题带答案

一次函数练习题带答案

选择题

1.已知一次函数 ,若 随着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

2.某市的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以内的收费6元;3千米到10千米部分每千米加收1.3元;10千米以上的部分每千米加收1.9元。那么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的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为

3.阻值为 和 的两个电阻,其两端电压 关于电流强度 的函数,

则阻值

(A) > (B) < (C) = (D)以上均有可能

4.若函数 ( 为常数)那么当 时,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5.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

(A) (B) (C) (D)

6.一次函数y=x+1在().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三、四象限

(C)第一、二、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

7.将直线y=2x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A.y=2x+2B.y=2x-2C.y=2(x-2)D.y=2(x+2)

8.已知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 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

A.(0,0)B. C. D.

9.把直线l沿x轴正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A.y=2x+4B.y=-2x+2C.y=2x-4D.y=-2x-2

10.直线y=kx+1一定经过点()

A.(1,0)B.(1,k)C.(0,k)D.(0,1)

11.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若∠ADE=∠C,

且AB=5,AC=4,AD=x,AE=y,则y与x的关系式是()

A.y=5xB.y= xC.y= xD.y= x

12.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A.y= B.y= C.y=5x-3D.y=6x2-2x-1

13,△ABC和△DEF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DEF=90°,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现从点C、E重合的位置出发,让△ABC在直线EF上向右作匀速运动,而△DEF的位置不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运动的距离为 .下面表示 与 的函数关系式大致是()

填空题

1.若正比例函数y=mx(m≠0)和反比例函数y= (n≠0)都经过点(2,3),则m=______,n=_________.

2.如果函数 ,那么

3.点A(2,4)在正比例函数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4.若函数经过点(1,2),则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5.表示甲骑电动自行车和乙驾驶汽车均行驶90km的过程中,行使的路程 与经过的时间 之间的函数关系.请填空:

出发的早,早了小时,先到达,先

到小时,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km/h,汽车的速度为km/h.

6.某电信公司推出手机两种收费方式:A种方式是月租20元,B种方式是月租0元.一个月的本地网内打出电话时间t(分钟)与打出电话费s(元)的函数关系,当打出电话150分钟时,这两种方式电话费相差元.

7.若一次函数y=ax+1―a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它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a―1|+ =。

8.已知,一轮船在离A港10千米的P地出发,向B港匀速行驶,30分钟后离A港26千米(未到达B港),设出发x小时后,轮船离A港y千米(未到达B港),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解答题

1.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日销售价 (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 (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元)

15 20 25 30 …

(件)

25 20 15 10 …

⑴在草稿纸上描点,观察点的颁布,建立 与 的恰当函数模型。

⑵要使每日的销售利润最大,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

2.】李红和张明正在玩掷骰子游戏,两人各掷一枚骰子。

⑴当两枚骰子点数之积为奇数时,李红得3分,否则,张明得1分,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⑵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7时,李红得1分,否则张明得1分,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如果不公平,请你提出一个对双方公平的意见。

3.小明子在银行存入一笔零花钱,已知这种储蓄的年利率为n 。若设到期后的本息和(本金+利息)为y(元),存入的时间为x(年),那么

(1)下列那个更能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你能看出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一年后的本息和是多少元?

(2)根据(1)求出y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两年后的本息和。

4.某商场的营业员小李销售某种商品,他的月收入与他该月的销售量成一次函数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小李的个人月收入y(元)与他的月销售量x(件)(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已知小李4月份的销售量为250件,求小李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元?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6,O为坐标原点,边

OC在x轴的正半轴上,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E是边AB上的一点,直线EC交y轴于F,且S△FAE∶S四边形AOCE=1∶3。

⑴求出点E的坐标;⑵求直线EC的函数解析式.

6 表示神风摩托车厂一天的销售收入与摩托车销售量的关系; 表示摩托车厂一天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

(1)写出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销售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一天的销售量为多少辆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4)当一天的销售超过多少辆时,工厂才能获利?(利润=收入-成本)

7.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小明和他的父母坐游船从甲地到乙地观光,在售票大厅看到表(一),爸爸对小明说:“我来考考你,你能知道里程与票价之间有何关系吗?”小明点了点头说:“里程与票价是一次函数关系,具体是……”.

在游船上,他注意到表(二),思考一下,对爸爸说:“若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那么我还能算出它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爸爸说:“你真聪明!”亲爱的同学,你知道小明是如何求出的吗?请你和小明一起求出:

(1)票价 (元)与里程 (千米)的函数关系式;

(2)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里程(千米) 票价(元)

甲→乙 16 38

甲→丙 20 46

甲→丁 10 26

… … …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甲→乙 8:00 9:00

乙→甲 9:20 10:00

甲→乙 10:20 11:20

… … …

8.教室里放有一台饮水机,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课间同学们依次到饮水机前用茶杯接水.假设接水过程中水不发生泼洒,每个同学所接的水量都是相等的`.两个放水管同时打开时,他们的流量相同.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过一会儿,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着.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

(1)求出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x≥2)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打开第一个水管后,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结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

(3)按(2)的放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班级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

9.某出版社出版一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若该读物首次出版印刷的印数不少于5000册时,投入的成本与印数间的相应数据如下:

印数x(册) 5000 8000 10000 15000 ……

成本y(元) 28500 36000 41000 53500 ……

(1)经过对上表中数据的探究,发现这种读物的投入成本y(元)是印数x(册)的一次函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如果出版社投入成本48000元,那么能印该读物多少册?

10.阅读:我们知道,在数轴上,x=1表示一个点,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1表示一条直线;我们还知道,以二元一次方程2x-y+1=0的所有解为坐标的点就是一次函数y=2x+1的,它也是一条直线。

可以得出:直线=1与直线y=2x+1的交点P的坐标(1,3)就是方程组 的解,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在直角坐标系中,x≤1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即直线x=1以及它左侧的部分,y≤2x+1也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即直线y=2x+1以及它下方的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用作的方法求出方程组 的解;

(2)用阴影表示 ,

所围成的区域。

11一天上行6点钟,汪老师从学校出发,乘车上市里开会,8点准时到会场,中午12点钟回到学校,他这一段时间内的行程S(km)(即离开学校的距离)与时间(h)的关系可用折线表示,根据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开会地点离学校多远?

(2)求出汪老师在返校途中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式;

(3)请你用一段简短的话,对汪老师从上午6点到中午12点的活动情况进行描述.

12.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与反比例函数y= 都过A(m,,1)点,求此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及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13.小明暑假到华东第一高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境内)旅游,导游提醒

大家上山要多带一件衣服,并介绍当地山区气温会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沿途小明利用随身带的登山表(具有测定当前位置高度和气温等功能)测得以下数据:

海拔高度x米 400 500 600 700 …

气温y(0C) 28.6 28.0 27.4 26.8 …

(1)以海拔高度为x轴,气温为y轴,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列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2)观察(1)中所苗点的位置关系,猜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求出所猜想的函数表达式,并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验证你的猜想;

(3)如果小明到达山顶时,只告诉你山顶的气温为18.1,你能计算出黄岗山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吗?

13.在一次蜡烛燃烧实验中,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剩余部分的高度y(cm)与燃烧时间x(h)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两根蜡烛燃烧前的高度分别是,从点燃到燃尽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⑵分别求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⑶当x为何值时,甲、乙两根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高度相等?

14、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1,0)、(x2,O),其中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x+m-3=O的两根,且x1<0

(1)求m的取值范围;

(2)设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ACB=90°,∠CAB=30°,求m的值;

(3)在上述条件下,若点D在第二象限,△DAB≌△CBA,求出直线AD的函数解析式: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2.B3.A4.D5.B6.A7.A8.B

9.C10.D11.C12.A13.C

填空题

1. 6.2. 3.

4.答案不唯一;如

5.甲(或电动自行车)2乙(或汽车)21890

6.107.18.

解答题

1、⑴经观察发现各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设 (k≠0)

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⑵设日销售利润为z则 =

当x=25时,z最大为225

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25元时,日销售利润最大为225元

2、⑴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P(奇)= ,P(偶)=

3P(奇)=P(偶),∴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

⑵不公平

列表: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2 3 4 5 6 7 8

3 4 5 6 7 8 9

4 5 6 7 8 9 10

5 6 7 8 9 10 11

6 7 8 9 10 11 12

得:P(和大于7)= ,P(和小于或等于7)=

李红和张明得分的概率不等,∴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

3、(1)能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可以看出存入的本金是100元

一年后的本息和是102.25元

(2)设y与x的关系式为:y=100n x+100

把(1,102.25)代入上式,得n=2.25

∴y=2.25x+100

当x=2时,

y=2.25*2+100=104.5(元)

4、(1)由题意可设 与 的函数关系式为:

可知:当 时, , 时,

解得,

与 的函数关系式为:

(2)当 时, (元)

5、⑴∵S△FAE∶S四边形AOCE=1∶3,∴S△FAE∶S△FOC=1∶4,

∵四边形AOCB是正方形,∴AB∥OC,∴△FAE∽△FOC,

∴AE∶OC=1∶2,

∵OA=OC=6,∴AE=3,∴点E的坐标是(3,6)

⑵设直线EC的解析式是y=kx+b,

∵直线y=kx+b过E(3,6)和C(6,0)

∴3k+b=66k+b=0 ,解得:k=-2b=12

∴直线EC的解析式是y=-2x+12

6、1)y=x

(2)设 ∵直线过(0,2)、(4,4)两点

∴ 又 ∴ ∴

(3)当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或 ∴

(4)当 时,工厂才能获利

或 时,即 时,才能获利。

7、(1)设票价 与里程 关系为 ,

当 =10时, =26;当 =20时, =46;

∴ 解得: .

∴票价 与里程 关系是 .

(2)设游船在静水中速度为 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 千米/小时,

根据提供信息,得 ,解得:

8、设存水量y与放水时间x的解析式为y=kx+b

把(2,17)、(12,8)代入y=kx+b得

解得k=- ,b=

y=- x+ (2≤x≤ )

(2)可得每个同学接水量是0.25升则前22个同学需接水0.25×22=5.5升

存水量y=18-5.5=12.5升 ∴12.5=- x+ ∴x=7

∴前22个同学接水共需7分钟.

(3)当x=10时存水量y=- ×10+ =

用去水18- =8.2升 8.2÷0.25=32.8

∴课间10分钟最多有32人及时接完水.

或设课间10分钟最多有z人及时接完水

由题意可得0.25z≤8.2z≤32.8

9、(1)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k= ,b=16000。

∴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y= x+16000。

(2)∵48000= x+16000。∴x=12800。

10、1)

在坐标系中分别作出直线x=-2和直线y=-2x+2,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是P(-2,6)。

则 是方程组 的解。

(2)如阴影所示。

11、1)开会地点离学校有60千米

(2)设汪老师在返校途中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kt+b(k≠0).

经过点(11,60)和点(12,0)

∴ 解之,得

∴S=-60t+720(11≤t≤12)

(3)汪老师由上午6点钟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到了40公里处时,发生了堵车,堵了约30分钟才通车,在8占钟准里到达会场开了3个小时的会,会议一结束就返校,结果在12点钟到校.

12、∵y= 过A(m,1)点,则1= ,∴m=3,即A(3,1).将A(3,1)代入

y=kx,得k=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x.又 x= ∴x=±3.当x=3时,y=1;当x=-3时,y=-1.∴另一交点为(-3,-1).

13、(1)四个点都描对得2分

(2)猜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一次函数(若学生未先写猜想,而在后继解答中完成了对一次函数的就假设,仍可得这1分)

求解: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把(400,28.6),(500,28.0)代入y=kx+b,得: 解得:k=-0.006,b=31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y=-0.006x+31

当x=700时,y=-0.006×700+31=26.8

∴点(600,27.4),(700,26.8)都在函数y=-0.006x+31上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0.006x+31

(3),当Y=18.1时,有–0.006x+31=18.1

解得x=2150(米)

∴黄岗山的海拔高度大约是2150米

14、⑴30cm,25cm;2h,2.5h;

⑵设甲蜡烛燃烧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函数过点(2,0),(0,30),

∴ 解得 ∴

设乙蜡烛燃烧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函数过点(2.5,0),(0,25),

∴ 解得 ∴

⑶由题意得 ,解得

∴当甲、乙两根蜡烛燃烧1h的时候高度相等。

:当0≤x<1时,甲蜡烛比乙蜡烛高;当1

15、(1)由题意,得

22-4(m-3)=16-m>0①

x1x2=m-3

①得m<4.

解②得m<3.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3.

(2)由题意可求得∠OCB=∠CAB=30°.

所以BC=2BO,AB=2BC=4BO.

所以A0=3BO(4分)

从而得x1=-3x2.③

又因为x1+x2=-2.④

联合③、④解得x1=-3,x2=1.

代入x1x2=m-3,得m=O.

(3)过D作DF⊥轴于F.

从(2)可得到A、B两点坐标为A(-3,O)、B(1,O).

所以BC=2,AB=4,OC=

因为△DAB≌△CBA,

所以DF=CO= ,AF=B0=1,OF=A0-AF=2.

所以点D的坐标为(-2, ).

直线AD的函数解析式为y= x=3

篇2:一次函数练习题带答案

1、【基础题】解方程:

(1);

(2);

(3);

(4);

(5);

(6);

(7);

(8).1.1、【基础题】解方程:

(1);

(2);

(3);

(4);

(5);

(6);

(7);

(8).2、【基础题】解方程:

(1);

(2);

(3);

(4);

(5);

(6).2.1、【基础题】解方程:

(1);

(2);

(3);

(4);

(5);

(6);

(7);

(8).3、【综合Ⅰ】解方程:

(1);

(2);

(3);

(4);

(5);

(6).(7);

(8).3.1、【综合Ⅰ】解方程:

(1);

(2);

(3);

(4);

(5);

(6);

(7);

(8).4、【综合Ⅰ】解方程:

(1);

(2);

(3);

(4)-=.【参考答案】

1、【答案】

(1);

(2);

(3);

(4);

(5);

(6);

(7);

(8).1.1、【答案】

(1);

(2);

(3);

(4);

(5);

(6);

(7);

(8).2、【答案】

(1);

(2);

(3);

(4);

(5);

(6).2.1、【答案】

(1);

(2);

(3);

(4);

(5);

(6);

(7);

(8).3、【答案】

(1);

(2);

(3);

(4);

(5);

(6);

(7);

(8).3.1、【答案】

(1);

(2);

(3);

(4);

(5);

(6);

(7);

(8).4、【答案】

(1);

(2);

(3);

篇3:再一次带学生走向比赛

与其说是辅导, 不如说是快乐之旅。在辅导之前, 我就告诉学生:“这不仅是一次竞赛, 也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 让你们的风采在海盐乃至嘉兴展示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令人向往的事情。”同时我也告诉学生:“你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你们自身的技术水平, 还有学校的风采、团队的力量, 以及你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你们的背后, 有学校的支持, 有老师的支持, 有同学的支持, 你们是一支勇敢而强大的队伍。”这些情真意切的言语表达,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强化了他们临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技术是可以传授的, 但审美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只能让学生用心去感悟。一开始, 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 而是让他们去感受一些优美的作品的风格。从版面内容、结构、效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让学生去分析省、市、县的一些优秀的作品, 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创作思路。

在辅导期间, 我通过多项规定主题与内容的模拟竞赛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创作作品的喜悦。我鼓励学生:“你们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反映在外在的美丽、技术的细腻, 更是你们情感的注入和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无限热爱。”如在体育方面, 我让学生创作以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为题材的作品, 让学生从北京2 0 0 8年奥运会标志的作品线条上感受标志之美和奥运的人文精神。在科技方面, 我鼓励学生以粗线条的颜色搭配和自创的自选图形的上下、左右、对角线角度追求作品的整体和谐,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政治方面, 我鼓励学生以“十七大”为主题, 通过自选图形和自创图形反映“十七大”的版面的整体结构, 整个作品呈现出“十七”的字样, 学生体会和谐之美。在风土民俗方面, 我鼓励学生以南北湖4 A级风景区、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海盐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主题, 通过对作品的创作, 通过感受海盐“大气如海, 纯朴似盐”的海盐精神, 感受海盐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和勃勃生机,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公益方面, 我结合着自身的行动和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见闻, 向学生灌输着为西部同龄人着想的观念。同时, 在感动学生心灵的同时, 我趁热打铁, 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西部孩子的热爱。格桑花西部助学的图标、携手行动的艺术字造型, 学生用他们细腻的技术, 结合优美的线条和自选图形、图画的合理搭配, 所奉献的不仅仅是一份作品, 更是一份真挚的情感, 一份纯真的对西部孩子的奉献之心, 表达着对西部孩子的祝福和祈祷!

临近竞赛的日日夜夜, 学生还在努力着, 拼搏着。在机房里, 学生继续用他们的键盘和鼠标加工着自己的作品, 传递着创作的心声。在他们的身上, 我感受到了努力与追求精神, 感受到了真情与付出。

当来到比赛现场三毛小学之后, 他们感受到气氛的热烈和友好, 同时不免有些紧张。我告诉他们:“你们要坚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创作, 你们是最棒的。”

比赛结束时, 他们兴奋地向我招手:“老师, 你看看我们的作品如何?你看, 我们写了创作说明, 这可是我们想到的, 别人还没有呢!”当看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之时, 我感觉到他们确实尽力了, 他们是非常不容易的。

篇4:第一次带妹妹

一个周末的早晨,妈妈对正在吃早餐的我说:“琨琨,妈妈去买菜,你带好妹妹。”“呃……我要做作业呢。”“乖,爸爸要拖地、做家务,你是姐姐,要有担当,要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那……好吧!”

妈妈走了。我脚步轻盈地走进卧室。一岁多的妹妹正慵懒地倒在床上酣睡,嘴角还流着一道长长的口水。“真享福呀。”我心里这么想着,手上不由自主地把咬了一半的肉包子,搁在妹妹的鼻子下来回地蹭动。妹妹十分不情愿地睁开眼,马上眼睛一亮,一骨碌翻身爬起,小手一伸,就把我的包子抢走了。肉汁顺着妹妹的手腕滴到了床单上。这怎么可以!我立马从她嘴里抢下包子,然后拦腰把妹妹给抱起:“来,姐姐带你玩。”可这小家伙,并不领情,好像床铺上有磁铁一样,脑袋和脚尖不停地往下拱,还惊天地泣鬼神似的嚎哭。仿佛整栋楼都在震动,引得爸爸扔下拖把冲进来:“你别弄醒妹妹啦。让她睡啦!”

“好吧,你睡吧。”我来到书房,开始做作业。不知过了多久,客厅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传来。我回头一看,老天,只见妹妹颤悠悠地站在沙发上,把爸爸折好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扔到地上,又把玩具扔到地上,把沙发垫扔到地上,把一切拖得动的东西都扔到地上。我一边和颜悦色地劝导她,一边把地上的衣服捡起,再次折叠好,放在沙发上。可没等我放稳,她又咿咿呀呀地把衣物扔下了沙发,还邀功似的对我笑。房间乱得就像刚被扫荡过一样,我忍不住大声训斥喝止她,可妹妹无动于衷,嬉皮笑脸地操起我的记号笔就在自己脸上乱画。

我起身去教育这个捣蛋鬼。可这个小机灵竟跌跌撞撞逃脱了,追得我满屋团团转。最后,我逮住了这只咯吱咯吱笑着逃窜的“小老鼠”。面对这个既不能打又不能骂的小祖宗,我打开了欢快的儿歌。妹妹一听到音乐,马上提起一条腿,跟随着节拍在地上跺呀跺,然后又手舞足蹈地转圈圈,直到把自己转晕趴在地上。

的确,我的妹妹非常可爱,你肯定会羡慕我家有个天真无邪的小萌娃。可是,你要是对着这个爱好除了吃以外就是吵我的小捣蛋半小时的话,肯定会崩溃的……

第一次带妹妹把我折磨得筋疲力尽。我明白了:有些事情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带我们的不容易。

指导老师 蔡芙蓉

篇5:小数乘法练习题带答案

一 、填空题(12分)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 )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 )位小数,1.16×2.08的积是( )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 ) 79.4×980=( ) 7.94×0.98=( )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5=3 2 5 14.4×3.98=5 7 3 1 2

6、根据运算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8×2.56= ×

2.5×(1.32×0.4)= × ×

5.7×3.8+4.3×3.8=( +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

三、在○里填上“<” “>”或“=” (9分)

13.76×0.8○13.76 0.2○1.1×0.2 0.3×3○0.3×0.3

5.2×0.6○0.52×6 8.4×1.3○0.9×8.4 6.4×0.2○6.4×0.5

4.48×0.46○4.48×0.406 5.25×0.75○5.25 35.4×44.2○35.3×44.3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45×2.5= 0.8×1.25= 0.3×3.6= 0.3×0.3=

10×0.07= 0.3×1.4= 0.05×7= 0.92×0.4=

0.2×0.26= 0.14×4= 0.02×0.1= 1.2×0.3=

2、用竖式计算

0.04×0.12= 3.84×2.6≈ 5.76×3=

(保留一位小数)

0.125×1.4≈ 14×0.16= 4.8×0.25=

(保留两位小数)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4.8

26×15.7+15.7×24 (2.275 +0.625)×0.28 64-2.64×0.5

五、下面是李强家水、电、煤气的交费单,算一算各需交多少钱?(每空2分共12分)

上期读数 本期读数 实际用量 单价 金额

水 146吨 173吨 ( )吨 2.90元 ( )元

电 109千瓦时 146千瓦时 ( )千瓦时 0.44元 ( )元

煤气 137立方米 154立方米 ( )立方米 1.90元 ( )元

六、解决问题(第1小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24分)

1、小华计划每天早晨跑步1千米,他按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跑了0.75小时,这天他能完成跑步计划吗?

2、爸爸的身高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手套每双5.8元 围巾每条10.2元 帽子每顶8.4元

(1) 百货公司进了五双手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钱?

(2)爸爸带25元钱想买这三样(各一件)东西,够吗?

4、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0.65元计算,一茬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5、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答案

一、填空(12个知识点)

1、0.45×5

2、右

3、3位 4位

4、77.812 77812 7.7812

5、86.4 3.25 57.312

6、2.56×6.8

2.5×1.32×0.4

(5.7+4.3)×3.8

二、判断(5个知识点)

√×××√

三、填空(9个知识点)

> < >

= > <

> < <

四、计算(共30个知识点)

1、6个知识点 2、12个知识点 3、12个知识点

五、填表(12个知识点)

水 27吨 78.3元

电 37千瓦时 16.28元

煤气 17立方米 32.3元

六、解决问题(1题4个知识点,其余5个知识点)

1、2.5×0.75=1.875(千米)1.875>1 能

2、1.45×1.24=1.798≈1.80(米)

3、(1)5.8×5+10.2×2 (2)5.8+10.2+8.4

=29+20.4 =16+8.4

=49.4(元) =24.4(元)

4、285×6×0.65

=1710×0.65

=1111.5(元)

5、24.5×54×31

=1323×31

篇6:病句练习带答案

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它班级也信任他了。

B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C应该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让全体同学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D经过刻苦的学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环以上。

2、下面的“把”字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你师傅说说。

B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整天忙于做各种动物的条件反射实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C如果把这样的先进事迹不报道好,怎么对得起这里的同志呢?

D他慌乱地把那个黑乎乎的手绢挂在一个不常用的闸把上。

3、下面的“被”字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这些工具被他们修不好的话,那可要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B这首交响曲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C这匹马被他伺候着,人们不放心。

D后来,把东面的一堵墙也被他拆了。

4、下面的哪一句不能加上“对”字

A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把提倡变法当做他的一大罪状,()他充满了恐惧和仇恨。

B他们对病人进行了全面检查,()手术前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也做了准备。

C这篇小说通过()知识青年小强的细致描写,刻划了我国青年一代的新人形象。

D每一个人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我们青年人更应该这样做。

5、下面的哪一项中的“对于”不可删去

A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经过这次整顿,已有显著的减少。

B对于老李的工作作风,在我们车间是得到了一致好评的。

C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

D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亲自经历对的。

6、下列各项中介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对人民不应该歌颂呢?

B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决定的。

C如果从作品的整个描写作全面分析,就不能说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D关于零件不配套的问题,他们十分重视。

7、下列各句中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郑老师那双由于缺少睡眠而略显疲倦的眼神。

B我国的陶瓷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产品。

C让我们在通向四化的航道上阔步前进吧。

D考古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8、选出语病都属词序不当的一组

①大量事实证明,气功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②为了写好这篇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张的先进事迹。③饰演这男女主人公的是人们熟悉的巩丽和周星驰。④桂华姐,你为什么把你的孩子不一块带来呢?⑤春天,天气暖了,各种植物又出现了。⑥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们用不同的语言说着、笑着、唱着。⑦教歌的任务,我们请一位当过音乐教师的同学自告奋勇的担负起来。⑧方大夫高兴地走到病床边,惊喜的望着孩子初愈的小脸蛋,欣慰地笑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⑧ D③⑤⑥⑦⑧

9、选出关联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

A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B日本妇女无论有多么大的才能,却难以想像在中国那样充分地发挥出来。

C尽管日本飞机那时经常轰炸重庆市,造成了丁肇中上课时断时续,然而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才

不至于中断。

D平时来这里游览的人尚且这么多,节假日来的就更多了。

10、选出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的一组

①为了帮助那位同学,王老师一方面加强了家庭访问工作,一方面同学们协助教师想了许多办法。②在江边,人们或者下棋、读书、跳舞。③后来,我又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写一些,因为有些感受,虽然同在一起的同志也未必相同。④英文在那里并不太通行,反而大酒店、餐厅及一些旅馆区的商店,可以见到日文。⑤他想起,前天晚上那张虽然有着李敬原名字的字条,却是用明矾水写的,而且在夜里,辨认不出笔迹。⑥同学们最佩服李老师,因为不仅他课讲得好,而且能说能画,尤其是写得一手好字。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选出数量表达正确的一项的一项

A质量如太阳大小的恒星,它的半径如果从目前的七十万公里缩小到三公里,即缩小二十多万倍,就要演变为黑洞。

B中学民办教师原来全省只二千二百多人,现在则有七万一千七百多人,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

C一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计划的百分之九十,的全厂完成生产任务最好的一个车间。

D木星绕太阳公转一次,约需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

1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消极影响。

B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地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C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D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13、下面四种说法,只有一种正确,请指出

A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C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的教导。

D经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其他语文工作者。

B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革命就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C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D对待共产党员来说,把工作做得对、做得好,这是他应尽的义务。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公园里很平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垠少。

B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上海市78名市场管理人员获得执法证,首批人才市场执法官开始上岗。

C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

D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到石家的头上。

1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意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资料,分析、整理材料常到深夜。

B北京的几座立交桥我都见过,尤其是三元桥,我天天路过,因此我也是个北京通了。

C棉花保暖的道理,是依靠棉花之间的空气层,阻拦外界冷空气吹到身上,同时还阻止身体中发出来的热量不散出去,因此人们穿了棉衣之后就觉得暖和。

D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规范性、操作性、配套性不够等等,也确实存在或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的问题。

17、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语病不同的一项

A在观众一阵又一阵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 添了无穷的力量。

B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C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要做好“一颗红心,两套准备”。

D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

1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语病不同的一项

A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的思想。

B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C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D象形、会意、形声是三种汉字的造字方法。

19、下列四个句子表达都不够清晰,改正的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花圈上的荷花、菊花和牡丹,象征了先烈们的坚忍、纯洁和品质高贵。

B这里的广大农民,在实行了规模经营之后,经过一年苦战,棉花和粮食的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C记忆力惊人的马哈戴蒙能背出圆周率前的31811位数字。

D包括4个原山东省泰安市市一级干部在内的23个经济罪犯,被推上了审判台。

20、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待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公司出品的新一代“冷狗”为了防止假冒,特采用了新颖、美观和螺旋外形;并保持优质优价。

C通过制定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采用国际间通行的会计制度,中国的银行也将全国与国际市场接轨。

D对待不讲政治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同志的注意。

21、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迹,刻划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2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B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必然有某些不同之处,但这是大同中的小异。

C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D虽然天山以时并不是春天,但是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天山的无边的繁花呢?

23、选出对下列句子语病判定正确的一组

①基本成份残残缺 ②前后成份搭配不当

③误用词语 ④逻辑上有毛病

a许多植物的病害系由病毒和菌类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

b这支歌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就是因为表演形式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c由于曹雪芹所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d作为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应该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耻下问。

Aa②b①c④d③ Ba③b②c①d④ Ca②b④c①d③ Da①b②c④d③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能不使我感动得淌下眼泪吗?

B今年,我国的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书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谢晋非常酷爱自己的事业,并一直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25、下面一段话有多处语病,还有标点运用错误,读后完成以下两题

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①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关键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②师生间搭起感情的交流,③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融洽和谐的气氛,④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通行。⑤心理学研究表明:⑥师生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⑦会使老师从学生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⑧

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写序号)。

选三处改正:a

改为

。b

改为

。c

改为。

<参考答案>

1、B(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果两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词语后;如果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不但”应放在“我们班级”前。C按递加状语的顺序,副词“尽量”应放在“让„„掌握”之前,不能修饰把字结构。D“平均”与“都”重复,删去一个。)

2、D(A,把字结构应作状语,“应该”置于“把这个意思”前。B,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因此,“把动物”挪在“用绳子”后。C,“不”置于“把这样的事迹”前。)

3、C(A,否定词“不”放在“被他们”的前边。B,使用被字句使前后两部分的主语不一致。D,把字句与被字句混杂使用,造成句式杂糅。)

4、D(“对”,介词,指示动作的对象,表示对待,“对”介出的对象往往做后面动词的宾语。D项不能。)

5、C(ABD三项,滥用介词“对于”,使句子缺主语,应删去。)

6、A(B,“由于”是表示原因的介词,“由”是表示凭借的介词,应用“由”。C介词“从”应改为“对”介出“分析”的对象--作品的整个描写。D,“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介出动作的对象,应用“对于”。)

7、B(A,“那双”与“眼神”不搭配。C,“在„„航道上”“阔步”,不合事理。D,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修饰“文物”而非“出土”。)

8、C(本题主要考查多层定语的排列。①应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量词+动词短语+形容词+表性质的词+名词。②应为“老张的许多先进事迹”-所属+形容词+名词。③“男女”与“巩丽和周星驰”不对应。④否定词“不”应放在“把”的前边。⑤“初愈的”应修饰“孩子”。)

9、D(A,“只有„„才”。B,“无论„„都”。C“尽管„„但”,“才”去掉。)

10、B(①语病同第1题A。②缺关联词语,“或者读书,或者跳舞”。③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句子属让步假设,“虽然”改为“即使”。④“反而”表转折关系,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不是地点上的转折,而是意思上的转折,应放在“可以”前。⑤关联词语多余。⑥前后两分句词语相同,关联词语“不仅”应置于“他”后。)

11、D(A,增加用于倍数,减少用分数表示,应说成“缩小二十万分之一”。B,用词不当,“增加了”只表示增加部分,“增加到”是指增加部分与底数之和,应改为“增加到”。C,不合逻辑,“超计划的百分之九十”改为“超额百分之九十完成计划”。)

12、D(本题主要考查否定词连用的能力。“不能不否认”就是“承认”;“不可能不让”就是“肯定让”;“无时无刻”强调“没有”,加“不”表示“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13、D(A,“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B,“揭发”后少了结构助词“的”而使语意相反,“制止”的对象成了“群众揭发不良现象”。C,“按照„„教导”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因过长,而将中心语丢失,缺少了谓语“学习语言”。)

14、D(A,“对象是教师和工作者”跟“杂志是面向教师和工作者”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B,“中国人民”如果充当主语,那么缺少了主语的谓语,应换语序,“自从”放在“中国人民”的前面,“自从„„以后”充当全句的状语。C,由主干“任务是问题”发现,成份搭配不当。)

15、B(A,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C,“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D,“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意重复,即定语多余。)

16、D(A,“大量的学生的材料”有歧义。B,“我„„,„„都见过”与“我是个北京通”不能构成因果关系。C,否定词错用。)

17、B(ACD成分残缺,B为搭配不当。)

18、B(ACD语序不当。A“荷花”与“纯洁”对应,“菊花”与“坚忍”对应。C,“前”与“的”互换位置。D,“4个”置于“一级”之前。B为“这里的广大农民”缺少谓语。)

19、A(B,“冷狗”“防止假冒”搭配不当,将“为了防止假冒”放在句首,做目的状语。C,“国际间通行”说法不当,应为“国际通行”。D,误 用“对于”造成全句主语残缺。)

20、A(B,“曹丕不是竟然依仗„„决不姑恕”应用反问句,现在的意思要与表达的意思相悖。C,“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为艺术家”前后两句的主语不同,因此“群众”应放在“虽然”之后。D,“我认为是正确的”一句有歧义,可理解为“这观点是正确的”,也可理解为“这异议是正确的”。)

21、B(A,要表达的意思是缺点难免,结果表述为没有缺点难免了。C,主语残缺。D,“花园”应和“天山” 相比。)

22、C(a“病害”“致病”主谓不搭配。b前句说的是受到欢迎的结果,后句应说原因,而“喜闻乐见”这个结尾果又变成了原因,逻辑上矛盾。c使用“由于”造成主语残缺。D用词不当,学生问老师不是“不耻下问”。)

23、C(A“不能不”是双重否定,“难道„„”为反问句,也表示否定,全句变成“不会感动得淌下眼泪”意,肯定否定颠倒了。B,“书籍”不属日用工业品,分类不当。D,“酷爱”是“非常喜爱”意,“非常”赘余。)

24、(1)有毛病的四处是②③④⑧

(2)改正:a,②“关键”去掉。b④去掉顿号 c⑧“老师”“学生”位置互换。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这几种方式值得大家特别敏感。

第一,多个否定词导致否定不当。

1、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2、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导致否定不当的句子,根据句意,例1应当去掉句中的“没”字,例2应当去掉句中的第二个“不”字。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4、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句子的意思,例3例4中的“不”应该去掉,因为“学校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考试作弊现象”,而“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能否”“是否”出现一面对两面的现象。

5、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6、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两个例句中,前半句都提到两个方面的事情,例5中,前半句包含了能顺利结业和不能顺利结业两个方面,例6中,前半句包含了能抓住机会和不能抓住机会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只说到肯定的方面。修改这种类型的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中的另一部分再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

第三、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例

7、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8、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如例7去掉“通过”,例8去掉“由于”。

第四、并列结构出现搭配不当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

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9、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10、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例9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10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

采用”不能搭配。

第五、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

11、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12、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

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掌握了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

1、句子是复句,有关联词

(1)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

规律: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

(2)考虑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

规律: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3)考虑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考虑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例: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3、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规律: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

4、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删去“经过”,“老主任”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5、句中有几个概念并列时,要考虑几个概念能否并列和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规律:并列成分在意义上不能有交叉关系,范围上不能有包含关系;要把并列成分拆开分别与前后相关成分一一对应搭配。

例: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一切出版物”包含“报纸”、“杂志”,不能并列)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不能与谓语“放弃”搭配)

6、句子中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7、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删“一年”或删前面“麦子的收成”)

8、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9、句子谓语是“避免”“预防”、“防止”、“忌”、“仿造”等词时,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例:春游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删去“不”)

10、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例: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

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著名航天专家”修饰“梁启超”还是修饰“梁思礼”?)

11、句子中有谦辞和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我们将光临贵馆参观。(“光临”指宾客来到)

12、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考虑是否搭配。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13、句子有“关于”、“对于”、“对”,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规律:“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

例: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应改为“对”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网友来稿)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网友来稿)htt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oldwolf 2003-06-11 江西省万安中学 彭登联

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以贯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地检测出学生对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成为一个热点。

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即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这是解此类题的突破口。实际上,这题干项,就是衔接题的“语境”(即上下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凭其较好的“语感”(即对语言的一各特殊感知能力),也是可以轻松作答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技巧,解衔接题即如此:若思路对,则可以迎刃而解;若思路不对,则事倍而功半,甚至无功而返。下面笔者对近几年几道典型的衔接题加以分析点拔,以期抛砖引玉。

一. 看语境是否相符

对于写景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辨别选项的正误。

例1: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这个复句要表现的是秋冬寂静、冷落、凄清的情景。A项描绘的是火热灿烂的景象,D项描绘的是清新明丽的景色,都跟下句意境有矛盾。C项描绘的景色虽然跟下句一致,但角度不对,“矗立在江对岸”,表明是远望,那又怎能望到江对岸坟地石碑上的模糊字迹?显然是不合的。B项无论从描写的情境看,或者从描写的角度看,都与下句衔接得当,自然应选B。二. 看结构是否相应

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两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两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

例2: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未必能用一句话同时回答两个问题,做到无懈可击。A、C、D三项都只回答“是”或“否”,显然顾此失彼。B项却不是直接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用假设句,从战略的高度强调这个问题的意义,跟上句联系得上。

有时,语序(或词序)也是要考虑的因素。语序间相照应,就是句子连贯的重要原则。语序相应,即指上下文在语言的顺序上互相制约,互相照应。只有顺序恰当,才可能避免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例3: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B.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C.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题干项提到“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接下来应先后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故可排除B、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也最连贯。

此外,句式结构、语气上的一致,也必须考虑。对多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叙述时,如果几个句子或分句的主语不同,就要注意保持结构上的一致。

例4: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秦朝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或驻京师,或戍守边疆;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人以上。A. 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 B. 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

C. 中央常备军的统帅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 中央常务军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

题干项由三句组成:先提秦朝军队分两种,接着承前分别介绍,最后点明军队总数量。抓住“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这一句式,为保持前后句式的统一,可排除A、B,以便让“中央常备军”作陈述对象,另外“由„„统率”,可排除C项。这样D项“中央常备军由„„统率”与题干项的句式结构上一致,连贯紧密。

三. 看主语是否相同

复句中主语协调一致,是保持语句连贯的重要技巧。作为陈述对象的主语若一致,则语段的陈述话题、说明中心、议论角度也就相应一致了。

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12时,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C. 犯罪嫌疑人家里在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连贯贵在主语、话题的一致。从题干看,“公安干警”是主语,那么,后一分句的主语也是公安干警,A和C都更换了主语,应当排除。B项的前一分句主语是“公安干警”,而后一分句却成了“全部赃物和赃款”是主语,所以此项也不当。只有D项自始自终主语未变。

四. 看事理是否相承

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也即说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常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多寡等。

例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此题考查学生依据事理的逻辑顺序安排句子的能力,难度不大、但角度较新。题目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内容承上文,说该厂领导的错误做法及后果。B、D项前两句“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事理先后倒置,应先说“传达”,后说“购置”。A项错在“以致”后的内容多是前文的原因形成的不好的结果,所以“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应放在“环保工作没人管”之后。此题答案应为C项。

五. 看语意是否相连

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此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关键句,来解答衔接题,如话题的统一、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等。

例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中最恰当的一项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诗般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换换脑筋。

A.说起科学家,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系——文学

B.卓越科学家,往往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C.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D.科学上的许多问题往往要借助想像力丰富的文学来解决,那些千古流芳的科学家,都著有具备文学性的不朽篇章。

本例衔接项位于开头,从表达的内容看,后三例均说科学家在文学方面也不俗。可见,横线上应填表达观点的句子,问题也即转化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稍一比较,B项是最符合的,与后面三个事例语意上最连贯。

例8: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本例正确选项为B。衔接项在末尾,为总结性语句,关键在于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从语意理解上,要抓住陈述的主要内容“梅”“逊雪”“白”,“雪”“输梅”“香”,它们分别陈述“梅”“雪”的缺点,故应选B,而A、C、D总结时语意都有所扩大或转移。

上一篇:“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培训心得下一篇:海子歌颂青春的现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