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

2023-05-23

第一篇: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

做大做强做优汽运贷款

做大做强做优汽运贷款,支持我县货运事业发展

————在全县货运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为积极响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我县道路货物运输的号召,帮助城乡广大个体道路运输户发家致富,培植新的信贷品牌,我社于XXXX年7月开办了汽运按揭贷款业务,截止XXX年2月底,累计发放汽运按揭贷款XXX万元,余额XXX万元,累计支持城乡个体运输户XXX人次,与XXX县XXXX有限公司、XXX县XXXX有限公司等两家具备货运资质的公司开展汽运贷款按揭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一是信用环境较差,按揭贷款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执法力度不够。三是缺少有关部门配套政策的支持。四是地市之间政策的差异使不少车源外流。下面,我代表县联社,就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汽运贷款作个发言。

(一)、成立县联社特色贷款中心,做大汽运按揭贷款规模。因承办汽运按揭贷款的城区信用社因业务量大,人员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运贷款的发放。2009年,联社将城区社打造成特色贷款中心,加强人员配置,优化办贷流程,完善考核机制,以办理汽运按揭贷款为主的特色业务品种。2009年累计发放汽运按揭贷款730万元,2010年准备投放600万元以上,使累放额达到2800万元,争取余额达1500万元。

(二)、规范贷款操作流程,做强汽运按揭贷款品牌。200

5年以前,我县的汽运按揭贷款几乎为零,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为了把汽运按揭贷款打造成XXX联社可持续发展信贷品牌,联社一是对合作汽运公司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把关:即具备道路运输资质,有三年以上汽运业务管理经验,公司总资产及法人代表个人资产之和达到三百万元以上,具有完善的道路货运管理流程、齐全的管理人员。二是严格贷款发放流程。汽运公司必须在城区信用社开立基本账户和保证金专户。公司正常营运的各项资金往来收支及代收的分期还款本息均应通过该基本账户。保证金专户用于管理公司为借款户的缴纳的担保基金。每笔汽运贷款发放前,先行缴存不低于贷款金额10%的保证金。贷款发放后,购车人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车辆损失险等相关险种。险种项上全部权益转让给城区社。汽运公司必须保证购车人将所购车辆作为该汽车借款人抵押物,设定抵押权人为城区信用社,并协助借款人按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合法有效的抵押登记手续。车辆保险手续和车辆抵押手续由公司协助购车户在贷款发放一个月之内办好,并送到城区社。汽运公司负责督促借款户按月等额还款。

(三)、净化信用环境,做优汽运按揭贷款质量。XXX县信用环境欠佳,也同样影响到按揭贷款的质量。在城区社办理的按揭贷款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在已发放的154笔贷款中,有46笔有过不同程度的违约现象,情节严重的只归还了两三期贷款,最后只好由汽运公司和信用社共同对车辆进行转让才得以归

还贷款。但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违约就停办这项业务。但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击违约现象。一是对违约两期以上的借款户行使抵押权,向法院请求扣押营运车辆转让,二是对贷款违约率超过5%的汽运公司叫停,三是对情节特别恶劣的违约借款户纳入信贷管理黑名单。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联社办理的汽运按揭贷款到期贷款收回率达98%以上,利息收回率达100%。

(四)、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办理汽运按揭贷款。据调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XXX有数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有驾驶特长,且积累了一部分自有资金,有购车跑运输的愿望。联社今年把返乡农民工货运贷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利用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需求调查的机会,对有购车需求的返乡农民工建立了档案,进行了评级授信,核发贷款证。在授信额度之内的,到当地信用社就可办理贷款,方便快捷;超过授信额度的,可到XXX社办理汽运按揭贷款,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发放,并实行三优惠,一是贷款利率优惠,二是建议保险公司保费优惠,三是建议汽运公司管理费优惠。

X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二〇一〇年三月四日

第二篇:做强做大一级非运输企业

做强做大一级非物流企业,有效提升货运营销能力,提高市场竞争水平。

多经企业曾经主要依附运输主业,发挥“蓄水池”功能,承担减员增效,维护稳定的作用。货运组织改革之后,集团公司内货运场地、设施设备都划归主业站段,造成一级非物流企业能利用的场地、设备等资源严重匮乏,开展物流业务时没有必要的硬件条件支撑,再加上资金不足,致使物流企业缺乏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虽然货运组织改革后,货运受理方式、运输组织方式、清理规范货运收费、全程物流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随着公路等货物运输方式日渐兴起,公路快捷、方便、及时等优势明显,让很多货主倾向于更方便的公路运输。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货主习惯了公路方便、灵活的运输方式,加之公路运输价格相对便宜,对铁路办理运输流程还不够熟悉,铁路运输时效不能较好的满足其需求,铁路运输装卸比公路运输程序多等原因,造成客户还是更愿意通过公路进行门到门的运输方式。

而主业站段在货改之后,并没有最大限度利用本身货场、设备等资源,充分融入物流货运市场,主要是缺乏整体物流的科学规划,物流营销理念不先进,营销策略吸引力不足,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信息不对称,服务意识不强,价格体系不明确等,使得铁路在货改之后出现了货运量增长速度不快,货运业务拓展不畅等问题。

如果要突破既有的运输格局,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货运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紧贴市场需求,引进先进理念,做强做优做大一级非物流企业,通过一级非物流企业这个平台,明确责权利,采取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体制,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转化。

一、重新整合资源,规划新的货运格局。

目前铁路货场、设备资源没有形成“一盘棋”格局,站段之间也没有良好的货源互通讯息渠道,要把既有资源盘活,就需要以物流企业为主导,将铁路货场、物流基地划转给物流企业,把具有经营实体物流,经过市场历练的物流企业作为“前店”,由其打破站段衔接之间的条条框框,整合既有货场资源,规划整体物流布局,让各个货场、物流基地之间形成灵活互动关联运作,这样才能更高效、快速的应对运输市场变化,根据客户货运需求合理调配资源,形成良性的物流运输体系。而站段作为运输组织方,可成为纯粹的“后厂”,根据物流企业提供的货运需求,组合有效的运输通道,提供运输服务。按照安全和效益将责任区分开,物流企业主要完成收入和利,站段在把控好安全的同时,作为物流依托基础,以完成运输物流订单兑现率作为考核。 将物流企业作为主导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让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变得更加流畅,也更有利于开展全程物流服务上下游延伸服务。物流企业可以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为上游资源供应方和下游需求方搭建平台,有利于铁路物流企业在上游抓住资源,在下游培育客户市场,在为资源和客户之间最终形成运贸一体的物流贸易链条,而这样的运作模式,比既有铁路专门负责运输的“一口价”模式,获得的利润肯定会更高。

二、利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分析成果。

当今整个世界已经是信息化社会,很多企业都是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将隐藏在数据信息中的各种供需商机挖掘出来。铁路目前既有的95306平台,实际利用率还不够充分,客户供需信息数据不完整,平台上查询铁路最新运价下浮信息,铁路运费等都不够准确,而不够明确的价格,让有些客户难以测算出准确的运输价格,特别是客户需要公转铁、水转铁,或是公水铁联运的需求状况下,不明确的运费,有时会让客户测算有误,造成客户利润率减少,也使得客户信任度、满意度也相对降低。如果让物流企业与铁路信息化平台无缝对接,通过科技信息手段,对管内大型企业每年货物需求状况,客户物流运输状况进行有效整合分析,可以直接得出企业、客户的货物供需和物流运输数据,而铁路物流企业可根据客户每年货物需求,利用自有资源,提前寻找货源渠道,为客户规划货物运输组织方案,解决客户在货物及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让客户对铁路运输产生粘性效应,这样就能在不断提高货运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做好运输服务,构建快速反应机制。 速度与服务,一直是物流行业的重点问题,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客户在对运输速度有很高要求的前提下,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当前铁路货运服务意识有所改进,但是与市场服务标准还是有差距。而铁路快速运输的物流业务,还没得到高效的利用。如果将物流企业做强做强大,首先可利用铁路自有高铁资源,对目前生鲜货物快速运输市场进行有效整合,规划多条鲜果、鲜蔬、鲜活水产快速运输线路,由此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服务方面,可以专门设立“运输规划师”服务,根据客户货运需求,为其测算最便宜快速的多种运输路线,为了提高运输时效,甚至可根据货运信息,为客户组织班列运输,最大限度的提高运输效率。物流成本明明白,运输时间大幅缩短后,客户自然会打消顾虑,对铁路产生充分的信任,愿意通过铁路进行运输。如果遇到公路运输成本低于铁路运输成本,也可通过物流企业建立的快速反应机制,以获得货源为前提,统一上报下浮申请,减少审批层级,用最短的时间办结下浮手续,为客户及时提供运输服务,才能留住货源,留住客户。只有快速的市场应对能力,才能让铁路与公路产生有效竞争,才能让公路运输的货源逐渐回归铁路运输。

四、建立专职队伍,有效拓展营销渠道。

当前铁路系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思维都不够先进,还没有具备前瞻性的营销思维。所以需要通过专业的物流公司,用全新地营销理念指导工作实际。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营销人才,吸收最优秀的营销思路,才能摒弃老的临时抱佛脚式的营销思路和老的营销套路。要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营销策划,运用广告宣传、多次走访等营销手段,将铁路货运一些理念和改变举措宣传出去,要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要让客户感兴趣,将铁路运输打造成一个品牌,同时将铁路运输的品牌效应做大做优,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货主选择铁路运输,信任铁路运输。

铁路货运的改变,需要全体铁路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大胆解放思想,引进和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培育一个优秀的物流企业真正闯出去、走出去,让其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创出一条路来,才能够实现货运改革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前进,真正取得运量、效益双丰收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暖气片行业企业如何做强做大

当前暖气片市场需求及采购行为制约着暖气片生产企业做强做大。尽管我们作为企业的职能是满足市场客户需求,但我们还有一个重要职责是引导和创造市场客户需求。暖气片市场需求的限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暖通设计师设计的散热器片数结构品种过多,形成了市场上无论是工程采购还是零星购买都成了个性化订制需求,从2-30片不等,这种习惯是由过去的单片组装式铸铁散热器扩展到现在所有钢制暖气片、铜铝复合散热器、铸铁暖气片和对流型散热器上;二是采购单位如开发或施工单位的进度管理和公司运营管理局限,造成采购计划前瞻性不足且经常变化。

而作为暖气片生产厂家,要形成竞争优势和获得最大回报,目标只能是做强做大,形成规模集成效应,采暖散热器委员会提出要培育一些年产值超过5亿的散热器十大品牌企业。但非标准化的产品设计需求和采购方前瞻性计划性不足等造成采暖散热器生产厂家不敢也无法提前进行生产备货或存货,这就造成了很明显的经营管理问题:包括在材料采购、生产设备模具与工艺技术、人员劳动组织、产品包装、物流、仓储、营销、推广等各价值链环节无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管理,企业不敢也无法上规模;管理组织协调的复杂性很高,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生产安排非常不均衡,我们的资金安排不能均衡,销售旺季订单很忙,加班加点,淡季时设备和工人空闲,生成一线管理人员都非常累。围绕这个我做过很多调研,我专门就这个写了一个三万字的专业论文。

这几年,一些暖气片生产厂家因为认定在散热器行业,企业很难做大规模,于是选择了多元化经营,进入了太阳能、壁纸等行业。也因为无法做大做强,风险资金进不来,行业集中度提高十分缓慢,就给一些假冒或低质产品和小作坊企业提供了较大生存空间,也让地板采暖等替代品有了可乘之机。

非标化产品和生产尤其表现在我们钢制散热器、铜铝复合散热器、铜管对流散热器这类型的(非可拆分)采暖散热器的生产上来,中心距和长度方向规格都非常之多;对压铸铝暖气片、铸铁暖气片等可拆分式暖气片产品相对来说还好一些,通常只有3个中心距,它的铸造前半段还可以标准化生产,在最终供给用户的时候也存在一个非标化生产的问题。

采暖散热器行业这种局限的需求和采购行为能否改变,取决于我们散热器生产企业能否向购买需求施加一些影响。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在行业上努力探讨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解决的办法首先要产品供应的标准化,经济学有一种理论,供给创造需求。我们作为北京暖气片生产厂家,我们怎么样给市场提供一种我们自己能够达到标准化生产的这种产品,或者我们的工艺怎么能达到标准化生产。以铸铁散热器这一子行业为例,虽然销售不是很好,但是我们铸铁散热器的生产从年初开始,除了中间有偶然的星期天休息以外,我们可以一直连续生产不停,那么这种企业可以做大,做得规模很大;钢制、铜铝行业就做不到,因为产品横向无限柱,中心距高度上变化多端,怎么解决?我觉得厂家一开始就得给消费者、销售者、设计者一个标准化的结构。类似于空调上有1匹、2匹、3匹,其实这个房间热核载量或者冷空气的核载量实际上都是不很准确的,那么反过来说,我们的各种材质暖气片如果四柱或者是八柱,我们寻找到几个固定的结构,那么这几个结构的散热量就是我们提供给消费者,或者设计者的散热量,那这样的话我们的产品结构就会变为有限的几种,就可以做库存,我们的生产、包装、物流、仓储就可以连续化集成化生产。在国内,铸铁散热器工程购买上还是各种柱数非常之多,有的甚至做到35片一组;相反在铸铁散热器和压铸铝出口这个市场上,规格就很少,比如说铸铁暖气片,就只有2-3个规格,我原来老想消费者拿回去肯定会组对,这次我专门跑到设计院和用户那里,我看了好多,包括在我实际到老百姓家里买了是不是拆了重组,没有,较大的房间可能安装两组、三组,这样的话对生产企业生产效率非常高;同时,我们在生产淡季可以生产库存,备旺季之需,这样的话实现生产均衡化和连续化,如果市场足够大,这个企业就是扩大规模的问题。

采暖散热器行业和企业提供的产品怎么能标准化,需要我们行业协会组织骨干企业联合干预和联合影响市场需求方,首先是设计院所的设计习惯和规范,使得首先从设计角度能够有一个规范,能够有一个产品相对标准的东西,如果这样的话真正可以促进我们行业更快更好地的发展。派捷暖通目前将严格做好铸铁暖气片、钢制暖气片等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选择派捷,温暖一生。

第四篇: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6-16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核心要义的系列重要论述。

总书记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了国有企业地位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发展、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五个方面。一是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的发展目标。二是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是强调国有企业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明确了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等重点任务。四是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明确了要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出资人监督,把管资本为主和对人监督结合起来,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五是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明确了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全面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总书记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芒,为我们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夯实党执政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国有企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一、始终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理直气壮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规模实力明显提升。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2016年底资产总额达到144.1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了101.8%,上缴税费总额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3,增加值贡献约占全国GDP的1/7。2016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有83家,比2012年增加29家。

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今年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国产航母下水、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更加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与担当。

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援疆、援藏、援青工作,定点帮扶2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增强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试点先行,加快推进“1+N”文件体系制定,大力推动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成效显现的崭新局面。

分类改革扎实推进。明确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发展、监管和考核的基本原则,完成了中央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并同步配套分类考核、差异化薪酬分配等措施,为下一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及其子企业公司制改制,目前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改制面已经超过92%,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改制面超过90%。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实施。分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部分中央企业在三级子企业探索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为68%,上市公司的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中央企业整体占比分别达到61.3%、62.8%和76.2%,国有资本功能不断放大。

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考核与薪酬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强化。市场化用工机制基本形成,一些企业开展了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并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进一步形成。

三、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国有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16年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5万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利润总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6.3%,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北车与中国南车、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宝钢与武钢等26家中央企业完成了重组,中央企业数量从 117家调整到102家,设立了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国有资产在军工、电信、民航、能源等领域占比达90%以上。

瘦身健体扎实推进。2016年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2730户,减少管理费用、人工成本125.7亿元;共完成420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处臵治理,减少亏损512亿元;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019万吨、煤炭过剩产能3497万吨,重组煤炭产能8000万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中央企业研发经费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1/4。2013—2016年国家科技奖励中,中央企业获得335个奖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3。

国际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四、始终坚持依法监管,坚决守护好人民的共同财富 总书记指出,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要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持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国资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职能转变加快推进。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把监管重点聚焦到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

国资监管方式进一步完善。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方式。改进监管手段,不断健全企业产权、投资、财务等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效率不断提高。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努力打造“阳光央企”。

国有资产监督进一步加强。坚持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不断强化当期和事中监督,形成发现、调查、处理问题的监督工作闭环;积极推动出资人监督、外派监事会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协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据统计,2013—2016年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平均为107%。

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党建工作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层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述评考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中央企业党委报告党建工作制度、党委(党组)负责人述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三项制度,通过严格考责问责,使党建工作真正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总体要求进章程,目前中央企业基本完成了集团层面章程修订。全面推行党委(党组)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目前建立规范董事会的83家中央企业基本实现“一肩挑”。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构,充实加强党务工作力量,目前中央企业集团专职党委(党组)副书记已实现应配尽配。

从严选拔管理企业领导人员。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从严选拔、教育、监督、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中央企业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实现对中央企业巡视全覆盖,推动中央企业内部巡视巡察工作,有效发挥从严治党的利剑作用。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中央企业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严肃问责,对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案件的相关责任人坚决查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鼓足干劲真抓实干 做大做强做优烤烟产业

鼓足干劲真抓实干

做大做强做优烤烟产业

中共XX镇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烟草部门精心指导及县直各挂点单位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镇、村干部、烟技员和烟农的齐心协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我镇烤烟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11年种植烤烟面积4618亩,比上年扩增面积1218亩,种烟农户222户,交售烟叶16222担,比上年增长77%,总产值1329万元,比上年增长94%,创税292.4万元,比上年增长94.2%,人均增收427元。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我镇的目标任务,回顾一年来烤烟生产,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分析,科学规划种植。

做大做强烤烟产业,种植面积是基础。我镇在规划种植面积时,按照集中连片、方便管理、有利轮作的原则,重点发展种烟大户,2011年,我镇有8个村种植面积超300亩以上,2个村种植面积超200亩以上,剩余10个村种植面积均在100亩以上。由于规划合理,全镇共有8个千担村,其中1个双千担村——红光村,59个百担村小组。

二、科学育苗,提高烟苗素质。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今年,我们吸取了往年缺苗的经验教训,在育苗计划上,安排各村在计划种植烟叶面积上增播15%

的基础苗,并在红光现代农业示范点的育苗基地加播200亩机动苗。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做到专人专棚,实行村干部和烟技员双重管理机制,镇主要领导以及镇烟办工作人员对各村的苗棚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管理不到位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落实好整改。在技术上,突出解决好苗棚选址、装盘、播种、营养液配制、温湿度管理、剪叶炼苗、间苗补苗、卫生操作等关键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我镇今年在烟叶种植面积增幅达36%的情况下仍然确保供苗质量,为大田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狠抓落实,加大田管力度。

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烟叶的质量和产量,今年遭遇团棵期干旱、产中多雨的恶劣天气,我镇克服困难,狠抓田间管理。一是坚持“控氮降碱增香”的肥料运作原则,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加强烟农使用肥料的全过程监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平衡配方施肥落实到位;二是有条件地实施稻草还田,耕整机直接翻耕起垄,重点抓好烟田前期排水和成熟期合理灌溉,突出抓好中耕大培土,促进烟株发育和稳健增长;三是加强烟叶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对症农药品种,有效防治病虫害,控制农药残留;四是加强灾后自救,针对团棵期干旱少雨的情况,我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动员烟农手提肩挑,配备硝酸钾进行点蔸灌溉,使烟叶正常生长。

四、真抓实干,提高服务水平

烟农是烟草事业的基础,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今年我镇烟叶种植面积增量大,烤房也要相应

增加,今年新建密集型烤房169座,并且全部要求在4月中旬完工。时间紧,任务重,为打消烟农顾虑,我镇统一购置烤房电线、变压器等设备,并请专业电工限时安装,将电接至烤房,为顺利烘烤奠定坚实基础。

五、适时烘烤,加强保管措施。

一是尽早安排,为了顺利烘烤,我镇对烤前工作做到早准备,烟用物资做到早调运,烤房进行早检修,并做到所有烤房,特别是新建烤房烤前试火,以便及时发现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二是及时烘烤,对下部叶子做到适熟采摘、中部叶子做到成熟采摘、上部叶子做到充分成熟采摘,统筹安排时间及时烘烤,同时,烟技员指导烟农准确把握关键温度点,促进内在物质转化,将各个部分的烟烘烤到最佳状态,提高烟叶品质。三是合理储存,从烟叶出烤到烟叶收购的时间很长,合理保管尤其重要,为督促烟农做好保管,每周都组织镇、村干部和烟技员到烟农家中检查其分级扎把和烟叶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种好烟的同时卖好烟。

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还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回去后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在确保面积的同时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力争2012年烟叶税收突破300万元,着力把烟叶生产的各项工作抓早、抓细、抓实、抓好。

2011年11月20日

上一篇:中秋节的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中秋节游园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