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2024-04-17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共7篇)

篇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中牟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蔬菜类)的意见

为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我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根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现就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提出意见如下:

一、重大意义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牟农业和农村工作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了“一线四带”的产业布局(即:沿省道223线,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高效农业示范带、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黄河滩区绿色奶业和牧草业示范带),实施“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科技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四大战略,促进了中牟“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蔬菜是中牟县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常年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万余亩,产量6.2万吨,塑料大棚2万余亩,总产量8万吨,露地菜25万亩,总产量73.6万吨。蔬菜品种有甘蓝、胡萝卜、白菜、白萝卜、番茄、黄瓜、辣椒、甜椒、西芹、葱头等,年产各种蔬菜51万吨。同时,我县也是河南省最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县(市)之一,截止目前,全县已认证5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8个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我县蔬菜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具产业规模,并形成了专业性生产与季节性生产相结合,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量、产值有较大突破,蔬菜收入逐年增加并在农户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北京市“场地挂钩”蔬菜生产基地县、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蔬菜产业,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原则,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构建蔬菜支柱产业,土地产出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加快我县蔬菜生产,商品率,增加国内外市场份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1年,蔬菜产业发展目标是:产量由目前的65万吨,增加到88万吨,年均增长35.38%;蔬菜产值由2008年的5.2亿元,增加到7.17亿元,年均增长37.8%。

三、蔬菜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以高效、特色、创汇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质、无公害和深加工产品。通过科学规划,确定重点生产区域,主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害综合防治和加工保鲜等技术,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打造一批优质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根据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市场条件、郑汴产业带发展规划,同时,考虑到县南土地贫瘠,不适合发展蔬菜生产等多种因素,经多方考察论证,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选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北部。2009年起,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项目(蔬菜

类)分三年实施:2009年建成无公害特色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辐射带动季节性蔬菜5000亩;2010年建成无公害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季节性蔬菜5000亩;2011年建成无公害特色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辐射带动季节性蔬菜10000亩。项目依托河南天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新建 5000亩无公害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主要分布在狼城岗镇瓦坡村3000亩、北堤村1000亩、青谷堆村1000亩;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带动区:主要分布在大孟镇5000亩、官渡镇2000亩、刘集镇3000亩、白沙镇3000亩、黄店镇2000亩、姚家乡5000亩。

特色蔬菜基地生产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种植与市场相接合,大众菜与精品菜相结合。精品菜以广东菜心、芥蓝、美国西芹、西兰花、球生菜、苦菊、娃娃菜、杭椒、杭茄、香葱等品种为主;大众菜以白菜、花菜、包心菜、萝卜、黄瓜、油麦菜、豌豆、辣椒、葱、番茄、韭菜等品种为主。精品菜严格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达到国际无公害标准,经过保鲜、包装、销往东南亚国家,进入国外市场,大众菜进入省会郑州蔬菜批发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二)加快产业化发展,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力

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农业生产经营与加工销售连接起来,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龙头组织为核心的多元经济复合体。探索完善“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在土地流转中起到带动作用。

1.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一批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在政策、资金、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用于示范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并且制定了示范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考核办法,该办法以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财政局联合下文,通过贷款贴息的办法给予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选择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市级龙企业企业和示范性龙头企业。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引导龙头企业抓科技、拓市场,农产品效益、拉长产业链条。

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由种养能人和龙头企业负责人组成合作组织。县政府将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真正做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为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合作,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引导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横向联合与交流,扩大规模,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力量。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奖补资金10万元,对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围绕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开展科技服务。县农业局农业科技服务区域站要坚持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应用做法,强化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指导,普及和推广农业知识技术,培育一批从事农业生产的高素质骨干力量。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围绕,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民营经济创办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示

范和引导作用。

(四)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专业市场创新商贸流通体制,积极发展品牌直销、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加快建立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在县内从事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销售的企业或个人实行“绿色通道”,减轻经营者负担。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和农产品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县政府成立中牟县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马少军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国土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县发改委负责项目规划及日常管理工作,并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协调工作;水利部门做好基地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资金管理和用地的调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技项目推广应用;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实施单位承担冷库和相关设施建设及无公害蔬菜生产、订单、收购、冷藏、包装和销售,开拓市场,确保蔬菜畅销。

篇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做大做强农牧业主导产业

2009年,我县 按照在山丘区重点发展马铃薯(旱作覆膜)、杂粮杂豆为主的种植业和肉羊为主的养殖业,滩川区重点发展蔬菜(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马铃薯喷灌圈为主的设施农业和奶牛为主的高效畜牧业的思路,通过园区和大户的示范带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薯、菜、乳、肉四大主导产业。

一、以节本增效技术为支撑,稳定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马铃薯生产以“稳定面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先导,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良种良法为重点,进一步增强马铃薯抗灾避灾和节本增效的能力,提高综合生产效益。200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重点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丘区推广旱作覆膜种植,在水源富集的滩川区推广高垄栽培和节水喷灌种植,力争全县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高垄栽培达到2万亩,喷灌圈达到1.7万亩。加快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温室、网室等设施的基础上,新增网室30亩,网室面积达到110亩,原原种田达到1000亩、原种田扩大到1万亩。加强产前安排和产后收购调度工作,原原种、原种由县农牧业局统一发放、统一安排种植、统一

1回收;

一、二级原种由各乡镇组织农户串换或购买,全面提升马铃薯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

二、以设施栽培为着力点,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以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建园区、抓大户、促销售、提效益,全力推进设施农业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在布局和规模上,本着标准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高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年内,在抓好大榆树乡全市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区,XX山镇、梨花镇、旗下营镇3个全县千亩蔬菜种植示范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大榆树后房子、梨花镇东壕赖等10 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每个园区至少建设大棚、温室50座,温室、大棚合理搭配,园区占地100亩以上。在设施建设上,由于温室造价较高,今年我县蔬菜设施建设以大棚为主,温室为辅,重点发展0.6亩/座左右的钢架结构大棚,配套建设玻璃钢和竹木大棚。同时,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的原则,对现有结构不合理、不适应气候条件的温室、生贵式大棚进行改造,大棚规格控制在0.5-0.8亩/座,增强设施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在技术推广上,在茬口安排、良种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推广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的同时,今年重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建设示范基地,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作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益,推动全县设施农业健康发展。在品种确定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规模优势,合理确定蔬菜品种,优化品种结构,主栽品种以彩椒、硬质番茄、吉瓜和礼品西瓜为主,积极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年内,全县新增设施蔬菜4000亩,其中大棚2500亩,温室1500亩,累计达到9520亩。

三、以规模化和规范化为切入点,促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做大做强蛋鸡产业。依托XX熏鸡品牌优势,在现有养殖大户辐射带动下,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重点在XX山、XX、XX3个乡镇发展壮大蛋鸡养殖业。年内,要继续扶持安鑫、威龙等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改进设施设备,提高养殖效益。县老促会将拿出100万元老区发展基金,在XX镇、XX山镇发展蛋鸡养殖业。要利用好农发基金项目,在十八台镇发展养鸡专业村 8个、专业户240户,养殖蛋鸡12万只,力争全县蛋鸡养殖专业村达到35个、专业户1500户,蛋鸡饲养量达到200万只。二是规范奶牛养殖业。奶牛养殖按照“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特色养殖、科学饲养”的要求,扩大饲养规模。对奶牛养殖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推动奶牛养殖园区化发展,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今年,重点对XX、XX山、XX、XX、XX等乡镇的奶牛养殖重点区域进行规模布局和合理规范,重点建设10个奶牛

篇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关键词:加快,蔬菜,发展

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蔬菜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均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蔬菜产业是泾川县农业发展的传统产业, 其生产周期短, 产量高, 效益好, 市场前景广, 是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 也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加快蔬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保障泾川县“菜篮子”供应, 促进农户万元增收, 进一步加快泾川县蔬菜产业发展, 增强产业竞争力, 实现由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的跨越。因此,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成为泾川县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市场前景分析

㈠国内市场前景分析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副食品, 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是人口增长需求。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新增人口6000多万人, 按每天人均消费0.5公斤蔬菜计算, 将增加蔬菜消费1096万吨。二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广大农村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出于营养保健需要, 人们的膳食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城市中、低收入家庭, 特别是广大农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 蔬菜消费将不断增加。

㈡国际市场前景分析据世界粮农组织 (FAO) 统计, 进入本世纪, 世界蔬菜消费量年均增长5%以上。而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 发达国家蔬菜生产不断萎缩, 自给率下降, 今后还将减产, 这为泾川县蔬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泾川县蔬菜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采后处理设施和技术的改进, 泾川县蔬菜生产的低成本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蔬菜出口空间较大。

二、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㈠蔬菜产业结构与新时期需求不相适应目前, 泾川县蔬菜产品结构是:低档、残次产品多, 优质、高档、深加工产品少, 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就马铃薯而言, 表皮不光滑、芽眼深、容易龟裂, 且黄皮黄肉, 还原糖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 薯心肉与表皮肉不一致, 百余个品种中能够加工快餐炸薯条的几乎没有。再如西红柿, 栽培品种雷同、产期相对集中, 品质低、果型不均、色泽不鲜、保鲜期短、不易储运, 且分级、包装、保鲜处理水平差, 加工增值程度低, 为此, 泾川县西红柿产品在内地和外地市场上销售受到冲击, 缺乏竞争力, 销售价格明显降低。

㈡发展蔬菜产业的指导思想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从总体上讲, 泾川县的蔬菜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是在短缺经济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应对短缺的情况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远远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目前, 泾川县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以提高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战略和政策体系, 明显制约着泾川县蔬菜生产的发展。

㈢蔬菜科技发展与新时期需求不相适应泾川县的蔬菜生产, 尤其是无公害蔬菜产品的生产, 在外地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因为泾川县无公害蔬菜生产起步晚、科技含量低。蔬菜的科技支撑状况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一是蔬菜生产的科技体制与成果转化与快速推进科技普及不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科研、推广、生产相互脱节。二是科研与需求没有面向市场。服务于生产的主体与科技创新机制脱节。三是蔬菜生产推广的技术体系, 从品种培育、种植、营销到大田栽培, 都着眼于提高产量, 不适应优化结构和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四是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 推广服务不到位, 技术推广普及与市场需求脱节, 菜农的文化科技素质及种植水平与新时期的需求不相适应。

㈣蔬菜固定资产投资积累与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现阶段泾川县蔬菜生产发展将依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但目前泾川县蔬菜生产投资积累较少, 水平较低。菜农收入问题是新时期蔬菜生产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增加菜农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不仅是新时期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 而且对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㈤绿色食品消费市场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绿色食品消费市场相对滞缓,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的体现, 阻碍了绿色食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探索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研究、制定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有关政策, 全方位拓展绿色食品市场, 是绿色食品面向未来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从现在起, 就要着眼于当前、立足于长远, 树立品牌消费意识, 提高质量、强化流通, 为今后蔬菜出口创汇探索经验、奠定基础。

㈥新品种选育引进滞后泾川县大部分蔬菜新品种要从外省引进, 有些品种完全依赖进口。目前, 新品种引进工作滞后, 良种储备种类少, 适宜设施栽培、综合性状优良、耐储运、货架期长的品种和加工专用品种严重不足。地方传统品种、特色品种开发滞后, 难以满足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㈦专业化育苗体系不完善泾川县蔬菜良种种苗统供率不到20%。蔬菜专业化育苗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寥寥无几, 影响了蔬菜良种推广和产品更新换代。

㈧技术装备和技术培训急需加强适合设施作业的小型机械、智能化控制设备和水肥一体滴 (渗) 灌设施、自动化控制等技术装备水平低。农民培训严重滞后, 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低, 影响了菜农效益的提高。

㈨加工保鲜贮藏能力不强以及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保鲜贮藏设施简陋, 贮藏量小。精深加工企业少, 加工品种单一, 产能利用率低, 洁净处理及分级包装等发展严重滞后。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普及率较低, 投入品监管不到位, 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农残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产地环境治理和保护缺乏手段, 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蔬菜产品可追溯制度还未建立, 导致一些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销售。

三、如何加速发展蔬菜产业㈠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坚持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 把蔬菜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 整合全县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网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 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流通经营管理机制, 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

2. 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 自求平衡原则;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原则;政府引导, 农民自愿原则;市场导向, 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基地, 规模发展原则。

㈡工作重点

1.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是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按区域优势, 统筹规划, 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以典型引路的方法, 使周围农民有样可学, 有现场参观, 辐射和带动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 整治土地、完善水利设施、维护田间道路和配套栽培设施, 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蔬菜生产基地。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 普及率达90%以上。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产地及产品的认证, 创建泾川县独具特色的蔬菜品牌。各乡镇、部门要整合农业项目投入, 落实优惠政策, 建设现代化的蔬菜栽培设施。

2.建立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县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落实蔬菜技术服务专职人员, 建立蔬菜科技服务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开展“校地合作”, 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常年顾问, 指导和培训蔬菜生产技术人员。加强泾川县内外蔬菜生产技术交流与合作, 定期安排优秀蔬菜生产科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 提高蔬菜生产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建立蔬菜生产技术人员与基地业主对接帮扶制度, 促进基地与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良性互动发展。

3. 健全蔬菜质量安全体系。

加快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 完善设备设施和功能, 定期开展蔬菜质量及农药残留检测。各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落实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人员, 建立一支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从生产基地到市场销售实行全过程监管。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管理, 完善制度, 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生产。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蔬菜生产投入品的监管, 严格控制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和硝酸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肥、灌溉水的施用。建立蔬菜农资投入品专业市场, 完善农资销售档案, 实行蔬菜质量追溯制度。加强上市蔬菜的监管, 建立严格的商品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检测和市场准入制度, 确保商品蔬菜达到质量安全标准。

4. 完善市场营销网络。

以蔬菜生产大户为基础, 以蔬菜营销企业及经纪人为纽带,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完善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 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搭建蔬菜信息交流平台, 及时为蔬菜生产、销售提供准确的科技、市场信息。

5. 实施标准化生产, 推进品牌建设进度。

优质名牌农产品是高质量、高信誉、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集中体现, 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通行证”, 实施品牌战略, 强化品牌意识, 鼓励企业和业主开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基地及产品认证, 创建名优蔬菜品牌。

四、结束语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 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生产供应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也是农村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泾川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蔬菜发展步伐, 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泾川县蔬菜产业实现新飞跃、新突破, 应该把蔬菜产业的发展当做泾川县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篇4: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1.蔬菜生产发展现状

白城市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具有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白城市蔬菜生产在全国已小有名气,曾召开过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近年来,白城市的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全市辣椒、蔬菜播种面积共5.7万公顷。总产量14亿公斤,总上市量12.4亿公斤,总产值16.9亿元。其中,红干椒播种面积共1.5万公顷,总产量0.61亿公斤,总产值近5.66亿元。全市年上市蔬菜约10大类70多个品种。全市共有蔬菜批發市场6个,零售(超市)市场29个,蔬菜商店1280个,年交易量8.8亿公斤,交易额20.24亿元。其中, 市区蔬菜农贸批发市场2个,室内零售(超市)市场12个(不包括露天马路市场)。尽管蔬菜生产有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1认识不到位 白城市曾经是蔬菜生产的先进地区,曾经吸引了本省及外省的参观取经者。但是,囿于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没有把蔬菜当成一项产业来谋划,没有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致使出现了蔬菜生产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局面。

1.2规模效益差 由于土地有限,思想观念落后,尽管有许多菜农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技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个体优势仍然难以变成整体合力、形成规模。同时,松散的种植习惯也导致了种植方面的随意性,因此,没有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种,也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种菜大户和专业村屯。向外批发蔬菜数量不足、难以推销,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菜农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

1.3资金投入少 近年来市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较大突破,但是落地项目中蔬菜加工企业极少,信贷资金用于蔬菜产业发展的更是微乎其微。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蔬菜棚舍和设备老化、陈旧,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产能力。目前,白城市共有温室和大棚近70000栋,但其中有近万个棚舍需要更新改造,11000个配套设施需要更换。另外,由于缺少资金投入,也使蔬菜生产方面许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受到制约。

1.4政策扶持弱 多年来没有连续的蔬菜生产扶持政策,影响了广大菜农种菜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现行的惠农政策与菜农无缘,致使蔬菜生产成本提高,收益下滑,年轻一代多数选择外出打工,菜农中35岁以下的仅占5%,蔬菜生产有后继乏人之忧。

1.5品牌意识淡 一直以来,市区蔬菜生产始终处于传统的民间自发状态,没有真正把自己的种植优势及所占有的品种优势打造成知名品牌,虽然申请了“保平春”牌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洮儿河红”牌酱菜等多个商标和认证以及省认定的几个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种,但事实上却没有过硬的产品做支撑,致使一些已经申请的商标无法使用。

1.6市场功能低 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加之缺少经纪人,信息不畅,蔬菜生产和销售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市区内虽有多家蔬菜批发市场,但没有统一管理、统一规范,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意竞争。而且经营层次较低,市场功能不全,只发挥了接受外来蔬菜的功能,成规模外运本地蔬菜,拉动蔬菜生产的功能发挥极弱。另外,供求信息系统、检测仪器设备等缺乏,市场内没有设立检测机构,无法区分蔬菜品质,因没有准入标准和检测手段,致使外地菜对本地蔬菜价格造成冲击,也影响农民收益和种植积极性。

2.今后一个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白城市的蔬菜生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一是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二是有着适宜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水利资源,水浇地面积达到95%以上,产地无污染,完全能够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三是有着成熟的种植技术和良好的种植习惯;四是有着稳定的市场和强烈的需求;五是有着客观的比较效益,露地蔬菜亩均净收入2000元,大约是粮食收入的2.5倍。大棚和温室种植的收益更高,大棚蔬菜每亩年均收入在15000元以上,日光温室每亩年均收入在22000元以上。蔬菜生产的高效益,对农民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就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2.1摆上位置,加强领导 白城市具有独特的蔬菜生产发展优势,是今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当把蔬菜当成一项产业去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在大力扶持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要抓紧建立完善蔬菜产业发展协会,研究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得生产、销售、加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2.2科学规划,明确目标 明确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按照建设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蔬菜生产集散地的思路合理制定蔬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且采取得力措施:一是开发优势蔬菜产业带,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二是建立起内外蔬菜生产的规模,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园建设。三是建立起内外蔬菜运输、销售的绿色通道,促进蔬菜技术的交流和互补。四是建立起经营层次高、功能健全的市场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集散地。五是支持、鼓励蔬菜加工企业的发展,使其具有一定的蔬菜加工升值能力。

2.3加大投入,保证发展 为了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应将其纳入项目管理,并积极申报和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应充分发挥集体、个人、银信部门等多方面的作用,增加投入,加强蔬菜产区内的交通、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建棚舍和对老化、陈旧棚舍的更新改造。另外,财政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新品种、新菜种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以及生产设施的建设。

2.4出台政策,扶持鼓励 应积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应研究科学计算菜农土地的新方法,参照有关政策,使菜农能享受到与粮农同样的优惠。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与银信部门协调,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三是政府应与保险机构协调,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研究制定蔬菜产业的保险政策,化解蔬菜生产的风险,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四是政府应组织交警、路政、工商及运管等部门,出台一些政策减轻菜农负担。

2.5依靠科技,打造品牌 应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与农科院所和大专院校搞好协作,瞄准市场需求和蔬菜发展动态,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和试验推广工作,引进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蔬菜新品种。在巩固现有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的同时,着力发展滴灌、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和新机具,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在做大、做优、做响已有品牌的同时,不断培育一批品质优良、受消费者好评的名优蔬菜品种,加大产品注册商标、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力度,打造一批新品牌参与市场竞争,靠品牌优势占领和扩大市场。

篇5: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中共永宁乡委员会

永宁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的意见》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根据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精神,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永宁乡委员会

永宁乡人民政府

2011年

9月15日

关于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

意 见

根据《关于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庄办发„2011‟36号)要求,为了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结合我乡产业发展实际,就进一步加快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意见。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乡总耕地面积38568亩,人均2.4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依托梯田资源,按照“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帮扶发展畜牧产业”的总体思路,依靠行政推动,强化示范引导,着力做大做强洋芋、畜牧等特色产业。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洋芋产业。在去年示范带动的作用下,今年全乡种植洋芋1.6万亩,其中全膜洋芋4000亩,集中发展了下湾村全膜洋芋示范点500亩,并依托产业路辐射带动6个村集中连片种植全膜洋芋2000亩,其他村分散种植1500亩,形成了以下湾全膜洋芋示范点为中心的全膜洋芋种植片带。

二是全膜玉米。乡上采取引导与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在发展洋芋产业的基础上,种植全膜玉米2000亩,其中,在河湾、谈街两村建成千亩集中连片全膜玉米示范基地一处1200亩,并在阳洼、老庄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整体规划,立足关山地带土质气候适合洋芋生长的自然优势,把洋芋种植作为全乡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洋芋产业发展的速度,扩大全膜洋芋种植面积,推进洋芋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立足关山地带草料丰足的优势,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全乡的特色产业,更加注重发展肉牛养殖小区,不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二)总体思路

以县产业结构调整意见为指导,紧紧抓住县“创建陇东洋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的机遇,结合我乡土质气候适合洋芋生长的自然优势,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把洋芋产业定为我乡的主导产业,在今年示范带动的基础上,2012年集中连片,在全乡大面积进行推广,并逐年压缩露地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洋芋种植面积,特别要注重扩大全膜洋芋、全膜玉米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等高效旱作农业的种植面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畜牧产业作为我乡的特色产业,在已建成的两个肉牛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下,不断提高肉牛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逐年扩大猪、鸡饲养量。

(三)发展目标

应用,生产优质农产品,打造品牌。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普及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广健康、生态、安全种养模式,以种植“纯绿色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旱作高效农业

1、建设优质洋芋产业基地。把洋芋作为我乡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洋芋产业发展的速度,建立洋芋产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推进洋芋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一是建设脱毒种薯基地。按照满足乡内、畅销周边的要求,2012年计划种植全膜脱毒种薯3000亩,主要涉及谈街700亩,苏山600亩,赵湾700亩,老庄200亩,阳洼800亩,建成初级规模的二级种薯基地,到2015年,全乡种薯基地达到1万亩,实现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二是推进规模片带种植。南梁片带,规划在谈街至老庄、赵湾种植全膜洋芋2000亩,涉及谈街、苏山、赵湾、许湾、老庄、阳洼6村;川区片带,规划在河湾至鱼咀良韩公路沿线种植全膜洋芋1400亩,涉及河湾、谈街、秦洼、鱼咀4村;北梁片带,规划在北梁产业路沿线种植全膜洋芋3600亩,主要涉及宋堡、葛峡、漫湾、下湾、陈湾、朱湾6村。同时,在全乡16个村70个社全面推广种植露地洋芋10000亩。到2015年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全乡洋芋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洋芋总产量达到4.8万吨,实现产值7600万元。

万只。

五、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

(一)项目扶持政策。全面整合发改、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部门到村的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拼盘使用,全力扶持洋芋产业和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整合效应,确保实现项目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二)金融扶持政策。协调金融部门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适度增加贷款额度。进一步加大对洋芋商贩和养牛、养猪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落实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乡惠农服务大厅作用,全面推行惠农资金限时办结制和惠农财政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实行所有的惠农项目和资金公开、公正、透明,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性补助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户,引导农民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奖励激励政策。设立“产业开发先进村”、“产业带头人”表彰基金,对发展产业积极、成绩突出的村级组织、种养大户和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农户转变产业观念。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乡、村干部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时,要注重和运用典型示范、算帐对比的方法,引导农民群众切实转变种植观念,积极

(四)依托支农政策,促进规模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各项支农资金,按照“部门协作、整合项目、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的原则,着力从组织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把支农资金向种养大户倾斜,向规模化示范片区倾斜,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附件:

1、2011—201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表 2、2011—2015年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表

主题词: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 意见 通知

抄送: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永宁乡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1年9月15日印发

篇6: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为重点,以实施优质小麦加工贸易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我省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国有、混合所有和民营等各类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力。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促进产业融合,注重协调发展。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进粮食种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各环节有机衔接,以相关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融入“一带一路”,拓展“两个”市场。依托连接欧亚大陆桥战略通道、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及甘肃国际陆港物流集散地等优势,搭建粮食贸易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开放共赢的粮食贸易大格局。

4.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营方式、产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功能,促进粮食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市市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优质小麦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四)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适应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活力。按照区域布局合理、经营优势互补、整体实力增强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优化重组,做强做优做大一批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积极推进粮食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统一监管,加快建立国有粮食企业收购贷款融资担保机制,为拓展市场化经营提供融资担保。培育、发展和壮大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

(五)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优质粮食种植,带动农民增收。有重点地引进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项目,壮大我市粮食产业规模和实力。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前提下,探索创新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效益为纽带,大力培育粮食产业“产购储加销”联合体。鼓励大型骨干粮食企业和多元粮食市场主体组建“嘉峪关粮食产业联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信息共享,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竞争实力。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扶持民营粮食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粮食经纪人等新型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参与“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建设。指导粮食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为粮食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沟通协调、政商协作、自律监督等服务,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

(七)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扶持优质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特色杂粮发展,重点支持优质春小麦种植、杂交玉米制种和小杂粮产业发展。健全完善特色粮油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支撑,特色杂粮为补充的粮食生产体系。鼓励骨干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建设规模化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优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优质粮食产品供应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粮食企业开展绿色优质粮油定向种植、专收专储、专加专供,体现优质优价,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引导粮食实现产销平衡。(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省内粮食主产区、特色粮食产区兰新铁路沿线货场和铁路物流园等粮食物流节点,重点推进我市粮食产业物流园区建设,整合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和人才等资源,推进粮食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带动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九)加强粮食领域交流合作

支持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周边国家和相关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粮食主产省合作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商务局)

(十)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支持粮食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探索开展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提高粮油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倡导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体现再利用、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仓顶阳光工程”等新能源项目,开展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逐步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粮食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

(十一)积极发展新业态

规范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推广“网上粮店”“放心粮油+主食厨房”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粮食银行”。利用兰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吸引大宗粮食业务进场交易。支持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旅游等新业态。(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十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加强我市粮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食品牌。开展粮食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活动,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联合打造区域粮食品牌,提升品牌美誉度和产品附加值。借助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支持粮食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和精品粮油展示,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加大粮食产品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信用中国、信用甘肃、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三)推进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

适应粮油产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转变的需求变化,以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为重点,构建覆盖更全、服务更优、质量可溯、渠道可查的放心粮油供应网络。支持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严格统一授牌编号、统一店面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报表台账、统一质量承诺,合理布局,动态管理,规范服务,引导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鼓励有条件的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开办主食厨房,加快粮油的转化和增值,使其成为政府监督规范、行业动态管理、百姓评价满意的“大厨房”。(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加快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现内销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食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升级扩面。推广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支持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林局)

(十五)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

支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马铃薯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和特色食品。促进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成品粮储备、粮油销售、主食厨房融合发展。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建设,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放心粮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推动军粮供应主副食品向即食化、野战化、军种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六)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

大力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重点扶持优质小麦、杂粮、亚麻油等地方特色粮油精深加工。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升转化能力和转化质量。适应养殖业发展趋势,立足优质玉米资源,鼓励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助推养殖业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七)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坚持科技兴粮,推进形成政府有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加强与国家粮食科研机构和有关高等院校的有效对接,深化符合我省粮食资源特点的种质资源创新、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和特色粮油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支持粮食企业引进国内外粮食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扶持科技型粮食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建立粮食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粮食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六、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十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积极申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我省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工程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加快示范企业建设,扶持优质特色粮油种植基地和粮食加工能力建设,加大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优质粮食品牌效应,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产后减损和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九)完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优化仓储企业和物流节点布局,着力改善仓储物流设施基础条件,提升粮食仓储物流能力。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成以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为龙头、大型骨干库为支撑、基层购销网点为基础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依托铁路大通道绿色环保和运能运力优势,增加铁路运量,加快物流关键节点公铁联运能力建设,推进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十)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粮食质量检验机构检测能力,形成以省级为骨干、市级为支撑的公益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林局)

七、保障措施

(二十一)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将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甘肃省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支持范围。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粮食仓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为粮食企业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险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局、人行嘉峪关市分行、市银保监分局、农发行嘉峪关市分行)

(二十二)切实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

围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总目标,结合各地实际,优化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优质粮食生产、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制定符合我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际的目标,细化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加大粮食考核比重,全面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二十三)认真履行战略合作协议

坚持“合作、共享、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落实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订的《共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对接,落实支持措施,促进我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篇7: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蔬菜类)的意见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需要统筹规划, 连片发展, 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土地流转和规划问题。而“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政策对农村土地现状的限制同土地规模经营存在客观上的矛盾和冲突,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搞好协调工作,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法定、自愿、有偿原则, 鼓励农民通过转包、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只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才能更好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和致富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把农民和土地捆绑在一起, 不利于农民离土发展, 从事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影响增收致富。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可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农村分工分业, 发展社会化大生产, 加快新农村建设, 让农民真正富起来。以镇巴县为例, 鼓励农民按照自己的种植要求, 在进行粮食生产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努力扩大镇巴县畜牧、魔芋、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规模, 促进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回眸“十一五”, 镇巴县通过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十一五”规划的预期, 农民的生活水平获得大幅提高。2012年, 镇巴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0万人, 在外务工人员15万人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9元, 比2011年增长6.4%人均总支出5193元, 较2011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53平方米, 较2011年增加0.80平方米。期待“十二五”期末, 全国各地农村土地流转顺畅, 农业生产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获得大幅提高。

创新规划机制, 强化品牌农业经营意识找准优势, 立足长远, 不断扩大规模, 形成特色和品牌农业是调整规划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土地、水源、交通和农民的种植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农业产业结构又必须随着市场需求, 科技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动力, 以农民的认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掌握为基础。调整中要找准自己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 不能盲目的贪大求洋, 避免造成品种“水土不服”, 产品销售不畅。调整、振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是壮大规模的过程, 也是农民逐步认识, 积累经验和资金, 掌握新的种植技术, 形成特色农业, 进行品牌农业经营的过程。“十一五”期间, 以公路为主体的交通系统的不断得到完善, 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要利用好这一优势, 不断完善规划。以聊城市为例, 在蔬菜生产方面, 可以充分利用聊城市“半小时都市圈”的优势, 发展主干公路沿线路域产业, 在现有规模基础上, 改善和创新种植、保鲜等技术, 积极开发优质产品, 扩大农产品的销路, 向大中城市高端超市进军;在畜牧生产方面, 加快养殖场升级改造, 引进规范化支农技术;在林果生产方面, 加快防护林、经济建设, 鼓励花卉、观赏苗木等高效作物种植, 扩大现有的名优果林基地规模。此外, 可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以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契机, 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高创意、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 把农业资源特别是土特产开发成旅游商品,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创新调整机制,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必须努力发挥好政府的指导作用、政策支持作用, 优化发展环境, 理清发展思路, 创新发展举措, 为产业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现有扶持政策, 积极创新扶持方式, 提高扶持农业效率。首先, 创新政策决策机制。确定几大重点产业, 进行重点扶持。在重点扶持项目的确定方式上, 实行集体决策、部门配合和资金整合的新机制。在扶持资金安排上, 可以结合我国各地方的的具体实际, 采取集中资金, 向重点项目、主导产业连续投入的方法, 深入推进确保取得成效。其次, 创新合作引导机制。强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 增强农业抵抗风险能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较好的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组织化平台, 并取得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规模效益。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 在农业项目的招商上, 积极主动承担起桥梁作用, 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战略, 通过招商引资, 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农业向农村流动, 吸引银行资金、城市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再次, 创新科技兴农机制。推广适用科技, 提高农业生产力。科技兴农是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内在要求, “十二五”期间, 继续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功能, 加快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 优化科技网络建设, 实施“素质工程”。结合经济开发项目, 进行一事一训、一技一训、一人一技, 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二是, 组织科技下乡, 加强科技对调整结构的介入。根据农时农活情况, 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 提供科技服务。三是, 强化农民市场意识, 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思想。通过科技培训及举办新技术新品种博览会等, 让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农资、农业机械直接与广大群众见面, 开阔群众视野, 提高农民创新的积极性。

创新交易机制, 降低农民交易风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 还需要主义降低农民交易的风险, 创新交易机制。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提高了市场的交易频率, 扩大了商品市场交易范围, 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 促进全国统一、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形成。众所周知, 资本追求较高的回报, 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同样也要求较高的收益和价值体现, 在这一市场内在机制驱动之下, 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交易机制刺激了劳动力长期跨区域流动。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 极大地活跃了产品交易, 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 也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机制, 使其延伸到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减少了市场的交易成本, 降低了农民的交易风险, 减轻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一种市场秩序和规范。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挥和运用, 职业中介、培训机构等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市场主体不断完善, 使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逐步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同时, 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与监管不断规范, 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趋于稳定并秩序化。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 使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从可能转变为现实, 农业生产的布局优化增进了农业生产效益, 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布局合理调整和优化下的转移, 对作为剩余劳动力的农户来说, 是需要的;对农业和整个社会来说, 是安全的。当农业生产在合理规模状态下运营时, 农业劳动力转移才是健康、有效的。合理的农业生产规模, 能够使农业生产广度进一步拓展, 农业生产深度深一步开掘。这种状况从规模经济的角度, 呈现出市场对农业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因此, 农业产业化通过优化生产布局, 发展规模农业, 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从而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总之, 要解决好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 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 因地制宜, 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的同时, 强化农民的品牌经营意识, 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将农民的市场化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当前, 我国加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为全面贯彻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机制, 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率。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速度。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需要结合我国地方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本文结合地方实际, 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创新规划机制, 强化品牌农业经营意识;创新调整机制,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创新交易机制, 降低农民交易风险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机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傅崇兰.小城镇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

[2]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3]武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和特点[J].中国农村研究网, 2006.

[4]韩超.龙头企业实力增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OL].新华网, 2007.

上一篇:读书报告作文下一篇:申论课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