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竹产业的思考

2023-05-14

第一篇:做大做强竹产业的思考

大做竹文章 壮大竹产业

大做竹文章 壮大竹产业 江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虞 平

江安县竹资源富集,竹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县委、县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将竹加工业与化工、酒类食品并列为重点发展的工业三大产业链,并结合数十万亩的成片竹林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发展现状

(一)竹资源十分富集。江安县现有成片竹林33万亩,竹材蓄积量180余万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乡镇,集中在仁和乡、大井镇、江安镇、怡乐镇等乡镇,距离江安县县城5—40公里。江安县地处川南竹资源分布中心点,发展竹加工业地理优势明显,如以阳春工业园区为中心,在80公里半径范围内,共有成片竹林150余万亩,主要以慈竹、黄竹为主,占竹林面积85%以上。2008年,县内杂竹产量20余万吨,以竹为主的林业产值达3.5亿元,林区农民人均从林竹业获得的纯收入326元。

(二)竹文化底蕴厚重。江安素有“竹乡”之称,竹工艺是江安四张文化名片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1919年就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近年来,有70多项作品先后荣获国际、国内新产品、名产品、优质产品金奖、银奖和铜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安竹工艺品已从书签、扇坠、果盘、笔筒发展到桌椅、几案、大型壁画乃至室内全竹装修等独具竹文化内涵的竹工艺制品,有7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竹工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1人,高级民间艺术家(雕刻)3人;省级工艺美术师12人,助理工艺美术师15 人,技术人员250余人;民间竹工艺个体户150多户。占地10亩的竹工艺学习展示基地正抓紧建设。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竹文化旅游产品可极大满足现实与潜在客源市场需求。

(三)竹加工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有远东竹业、蜀星纸业、竹海纸箱厂3户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全县竹产品和竹食品加工企业已由1999年的68个发展到2008年的153个,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竹生态得天独厚。以仁和乡为中心的竹类资源富集区域,幅员面积121.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3%以上,有大小景点100余处。自然资源包括竹林、古树、山石、溪流、峡谷、瀑布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址、人文活动、宗教建筑等。景区内以丛生竹为主,品种近100种,故称“百竹海”,2003年被命名为“仁和寨竹类蕨类生态示范区”,2004年被命名为“省级自然生态小区”。

二、发展形势

主要因难:一是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由于交通不便,种竹农户劳动力不足,竹林发展缺乏科学规划,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缺少集约化经营的思想和经营模式,造成了劣质竹林多,经济效益低,现有竹林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竹业加工滞后,经济总量偏小。目前,全县竹产品的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每年有10万余吨杂竹基本以原竹的形式销往外地,至少还有10万吨竹材未被开发利用。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偏少,竹资源加工利用率不高,竹产品长期局限于传统单一的技术与工艺,产业化、系列化程度较低,资源优势还未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竹生态开发不够,竹文化效益不显。仁和百竹海旅游生态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竹工艺组织化程度低,竹工艺交流合作少,市场开拓滞后,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发展机遇:一是上级大力支持。竹产业已成为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朝阳产业,符合国家加快发展的产业规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市领导多次到江安调研指导,为江安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交通不断改善。江安地处宜宾、自贡、泸州三市结合部,滨临长江黄金水道,北接省道宜泸路、叙高路,南靠在建的宜泸渝高速公路,随着成渝高速环线的形成、川南旅游环线的繁荣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复苏与振兴,江安可望成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宜宾经济东延西引的地域性门户和进出大通道。同时,江安近年来围绕竹产业大力修建农村公路,2009年将在所有产竹乡镇形成水泥公路环线。三是市场需求加大。江安正积极争取宜宾天原纸业、四川天竹纸业等大型企业入驻阳春工业园区,县内及周边其他竹加工企业也在健康发展。杂竹的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四是开发优势明显。从生物特性看,竹子轮伐期短,繁殖力强,一次性投入,长期获利;从国家政策看,造纸行业已经将造纸原料从原来的木料为主转为以竹片为主;从发展空间看,江安可在现有杂竹林面积基础上扩大20万余亩,目前正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种竹管竹;从生态旅游看,江安造竹对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持水土、美化环境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资源为基础、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快竹林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和发展林纸一体化大公司、大集团,建立集制浆造纸和竹原料基地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加快竹生态旅游开发,实现竹产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成片竹林发展到55万亩,力争实现竹加工业年产值20亿元,竹生态旅游业年产值3亿元,竹工艺品年产值2亿元。

(三)主要措施。

1.政府推动竹产业。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江安县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全县竹产业发展工作,将竹产业发展纳入对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目标考核。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竹业发展的领导,确保全县竹产业持续发展。二是培育人才。加快竹工艺人才的培养、开发,根据工作经历、学历开展针对性培养,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培养,不断提高竹生态旅游策划、推广、导游、服务等各个环节工作水平,促进竹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创新服务。针对竹产业发展需要,找准政策的刚性规定和发展实际的结合点,强化政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主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解决竹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四是对外开拓。积极邀请各地竹加工业、旅游业、工艺美术界知名专家、学者、收藏家共谋竹产业发展大计,积极开展竹生态、竹文化和竹加工业展示活动。

2.大力发展竹资源。一是加快竹浆原料林基地建设。按照江安“南竹北橙”的产业布局,通过退耕还林、人工林更新、四旁绿化等方式,全力开展以绵竹、撑绿竹、麻竹、硬头黄等优质高产品种为主的竹林建设。二是继续为成片种竹免费提供优质竹苗,对种竹大户进行补贴。三是充分发挥江安县竹业专合组织作用,大力普及科学种竹技术,切实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能,不断提高农民种竹积极性。四是加快推进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优先重点用于改善产竹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07—2011年建设竹区公路595.21公里,2012—2016年建设竹区公路367.6公里。到2011年底,主要产竹区全面实现公路通村通社。

3.扶持壮大竹加工。一是加快阳春工业园区建设。以阳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面提高土地、交通、电力、天然气、航运、环保等要素保障能力,抓紧建设交通网络、污水处理系统、工业渣场、自来水厂等公用设施,全力打造投资“洼地”。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为企业发展打造优良环境,提高竹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二是扶持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竹加工企业制度,引导远东竹业、蜀星纸业、竹海纸箱厂、何氏竹艺公司等重点企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快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引进大企业集团。大力引进竹加工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竹产业发展集群。加强与新疆锦鸿棉业有限公司的衔接、协调,督促公司抓紧建设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暂缓的投资3亿元的10万吨/年竹纤维项目。加强与四川天竹公司的合作,尽快启动5万吨/年竹纤维项目建设。加快争取宜宾纸业战略搬迁进入园区发展,目前已预留800亩土地,并将积极做好金融、运输、环保、原料、服务等要素保障工作。

4.挖掘发展竹文化。突出江安竹工艺品牌意识和原产地意识,加强品牌保护,突出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内涵,用品牌引领市场。围绕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开创、精品力作,引领高端消费市场。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江安县何氏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的扶持,充分发挥其在江安竹工艺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竹工艺技术交流与创新,积极开发满足社会生活不同需求的新型工艺品。加强规模化开发,积极发展新品种。加快批量生产步伐,不断满足旅游市场、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竹文化,将竹文化展现在每一件竹工艺品中,让竹工艺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名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5.保护开发竹生态。严格按照《仁和寨竹类厥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规划》,积极研究、保护、发展竹类、厥类自然生态资源。加快申报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步伐,进一步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广泛收集、整理仁和寨散乱的历史文化元素,深入挖掘仁和寨历史文化蕴藏。加强仁和寨古建筑的保护,引导群众保持纯朴的建筑风格。加强旅游招商,积极引进旅游战略投资者,对竹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实现旅游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景区生态的保护、开发力度。

第二篇:做大做强邯郸文化产业的思考

申玉琦卜金超史慧敏1 2

3【内容提要】做强做大邯郸文化产业,要深刻探究邯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本质,汲取邯郸文化精华,弘扬邯郸文化的主流精神,做好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

【关键词】文化 产业 思考

【作者简介】申玉琦,男,1971年6月出生,河北邯郸人,单位:邯郸县康庄乡。卜金超,男,1974年7月出生,河北邯郸人,单位:中共邯郸市委党校。史慧敏,女,1984年10月出生,河北武安人,单位:中共丛台区委党校。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不等于文化。只有当一种物质或思想能够形成该地方人们的主流性格,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具有无形的强大的影响力,对该地方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时候,这种物质或思想才能真正称之为文化。文化是用来体味、传承的,文化是用来挖掘、弘扬的,文化是用来运用、文化只有转化为文化产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新的资源,新的动力,新的优势,将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做强做大邯郸文化产业,要深刻探究邯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本质

邯郸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和文化因在中国文化史上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声名赫赫,彪炳史册。从人祖女娲到国之大傩,从磁州民窑到响堂石窟,从太极拳术到广府古城,不仅有不可胜数的历史文化遗迹,更重要的是这些作为几千年历史文化精华和代表的文化奇迹,每一项都达到了中国文化的高峰。

因此,我们要去除浮躁的研究作风,深刻思考,系统探索,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益价值。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邯郸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并不断发扬广大。要吸收借鉴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邯郸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要从我市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择善而从,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要善于从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清醒认识时代发展变化对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的新变化,使文化发展极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1与社会主义事业齐发展,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使邯郸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同时,我们更要重视邯郸文化的教育宣传,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使邯郸人民了解邯郸,熟悉市情,真正理解邯郸文化和邯郸各文化脉系的真谛,进一步增强热爱邯郸的热情,增强作为邯郸人民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使邯郸文化踏出市门,走向全国,迈向世界,同世界先进文化进行交流对比比较,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做强做大邯郸文化产业,要汲取邯郸文化精华,弘扬邯郸文化的主流精神

饯行邯郸文化,我们不能陷入“王婆卖瓜”的思维定势,不能停留在对文物价值本身的保护和宣传上,不能抱残守缺,躺在老祖宗的丰功伟绩上洋洋自得,盲目乐观,不能使邯郸文化仅仅是口头炫耀的资本,故弄玄虚、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资本,更不能再使邯郸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中,纪念碑上。

饯行邯郸文化,第一,使邯郸文化真正内化为一种人文精神,城市精神,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就要大力宏扬,充分发挥"开放,进取,包容"的改革精神,将相和的精诚团结精神和重社稷、轻荣辱的高风亮节,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的完壁归赵精神……

第二,严格要求党员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学习那些真正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邯郸文化,通过长期的认识——实践、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充分发扬邯郸优秀文化中的精粹,真正理解邯郸先进文化的内涵、本质和精髓,努力践行先进文化,使其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性格和人格魅力,内化为能力、本领和精神,内化为自身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内化为我们自觉行动的纲领和指南;使自己具有思想政治上的高标准与道德品质上的高境界、理论素质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廉政建设上的高风尚和高效率、业务上的精通和身心上的健康。

第三,通过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领导、教育、同化广大群众,用邯郸文化的精华来增强全社会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使邯郸先进文化社会化、普遍化、大众化,变群众的被动应付为主动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民心,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支持。

简言之,就是要将邯郸文化转化为人文精神,转化为行为自觉,从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做强做大邯郸文化产业,要做好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

邯郸丰厚博沉,纷华耀眼,名闻遐迩,魅力无限。邯郸是一个文化大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整体上把握,邯郸文化,第一,时间跨度大,历朝历代闪烁着文化之光。旧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的赵文化、秦汉时代的邺城遗址、唐宋暑期的磁州窑遗址、清代后期的太极文化及现代129师革命文化,不同历史阶段,邯郸都有辉煌灿烂的文化。第二,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相匹配。邯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传统革命文化塑造的红色旅游资源,深厚文化底蕴诞生的古色文化旅游资源,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勤劳质朴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第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等级高。赵国的休闲文化和时尚文化领世界之先;制陶工艺,在全国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称;武安傩戏,破“黄河以北无鬼戏”之说;永年广府杨、武式太极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此外,还有很多的地方民俗、地方剧种、民间艺术等。

做强作大文化产业,必须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加大相关产业的改造力度,提升其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必须不断深入开发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强市,树立大文化观念,发掘历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繁荣现代文化;必须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保护开发好地方特色文化;必须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化艺术,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扩大影响,塑造邯郸知名文化品牌;必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抓好广播电视数字网络改造、数字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必须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总之,充分挖掘邯郸自身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宝藏和巨大的文化潜力,脚踏实地地真正饯行邯郸文化,才能使邯郸成千上万的固态的文物、数以亿计的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文化力,推动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先进的思想,崇高的精神,才能使其内在的潜力成为外在的价值, 促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进程,大大增强邯郸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打造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提供更加巨大的力量。

第三篇: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江西省崇义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

崇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发展竹产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崇义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律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崇义县毛竹林58.5万亩,农民人均拥有竹林3.7亩,随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山林权属得到明晰,明确了责权利关系,毛竹的税费大幅下降,空前激活了农民经营毛竹林的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把增收道路的目光聚焦到竹产业发展上,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竹产业发展资金专门扶持毛竹资源培育,农户斩山抚育、深垦施肥、新造竹林、开通林区公路、新栽种丛生竹都可以享受到资金补助。在发展竹产业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油茶、脐橙产业发展。政策激活了产业发展,2006年,全县竹林抚育达到14.4万亩,种植丛生竹3.8万丛,油茶林低改5000亩,脐橙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竹业总产值实现2.36亿元,比2005年增长72.6 %。目前,该县已基本形成“主抓竹产业,兼顾油茶、脐橙”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同时,该县着力引领农业龙头企业走生产规模化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对全县笋竹加工企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效益低、质量差、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采取税费减免等系列政策扶持了华森竹业、贵竹、盛竹等一批毛竹加工龙头企业。二是鼓励林农与“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为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半成品,实现原竹加工增值,促进竹产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中经营转变,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2006年全县拥有竹加工企业96家,带动4500余户竹农直接、间接加入毛竹加工,有效促进了企业和林农利益互惠。如该县乐洞乡人均拥有毛竹林12.6亩,林农利用自己的毛竹为龙头企业加工半成品,每根毛竹实现增值比原竹出售增加了10元以上,2006年,该乡人均来自竹产业的收入达3600元。三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依靠科技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不断开发竹家具、竹工艺品、竹醋、竹炭等市场前景看好的精深加工产品,着力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开发“农家乐”旅游产业。该县积极探索发展产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同行之路,选择了一批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环境较好的新农村建设点,以当地产业发展和民俗风情为依托,建成以“崇义阳岭竹家庄”为统一品牌的“农家乐”旅游休闲农庄,为市民休闲、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好路子。目前,已建成20多个“农家乐”示范点,参与农户达到100余户。

三、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产业经营的一体化。要实现这“四化”要求,必须积极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降低农民经营风险,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一是引导农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手册、下派指导员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育强化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合作意识,引导农民自由组建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政策扶持经济组织发展。设立50万元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金,凡是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运转正常的县级、乡级、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都分别给予一定的扶持奖励资金。2006年,全县组建了76个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农民3.1万人。三是规范运行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制定不同形式合作组织的示范性规章制度,积极鼓励以村或者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单位,大力发展初级合作,引导发展高级合作,鼓励不同形式的合作,逐步建立“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使农民结成利益的联合体。如铅厂镇长河坝竹业协会,在组织毛竹销售、病虫害防治、道路维修、科技培训、供销信息共享,禁挖春笋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去年5月,3万亩竹林发生蝗灾,协会组织农户每根毛竹提取2分钱买药灭虫,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协会还统一毛竹外销价格,每根毛竹平均比原来增收0.4元。

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高效毛竹林生产、脐橙贮藏保鲜等10项主推技术的普及推广,做到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人,力求做到科技覆盖到所有产业农民。二是实施“农民科技带头人建设工程”。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全民培训规划”,重点抓好农民科技带头人的规范培训和管理,壮大农民科技带头人队伍,健全乡村农技推广网络。2006年,全县举办各类科技带头人培训班29期,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为促进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打下了扎实基础。三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信息服务站,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员队伍,不断加强对乡镇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全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五、几点思考:

启示一: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并以此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核心的办法就是发展现代农业。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现代农业摆在首要位置,把竹产业确定为全县唯一主导产业,通过产业来引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启示二:发展新产业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新产业必须符合经济规律,不能搞无效的产业。该县结合本地优越的资源条件,瞄准笋竹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来大力发展竹产业,引导农民把竹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的目的。 启示三:发展现代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该县发展竹产业,在短短一年时间迅猛发展,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产业,就要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就要引导农民成为产业主体和市场主体,建立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就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抓好产品加工升值,延伸产业链,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县长、农工部长)

作者系崇义县委常委、副(

第四篇:浅谈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安吉县是中国十大竹乡之首,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厚。近年来安吉县政府制定了以生态立县的目标,并在竹文化的引领带动下,竹产业发展迅猛,同时带动以竹子为主的旅游业,经济增长稳定,本文浅谈了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中的优势、定位,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并对未来竹产业乃至安吉县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了一些浅薄的论述。

关键词:竹产业,科技,产业集群

正文:

一、 概况

(一)安吉县的地理条件及自然资源

安吉县素有“竹乡”之称,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南接临安、余杭,北连长兴,东邻德清,西与安徽宁国、广德相毗。全县土地面积1886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一说。境内海拔最高点为1587.4米的天目山主峰,县内主要是山区丘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5.5℃,年平均降雨量为1476.3MM。全县辖16个乡镇,总人口45万。

(二)安吉县的经济概况

安吉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迅速,位于县城的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占地44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投资政策优惠。安吉有上规模的经济工业园区多处,重点发展绿色工业。全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改善。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5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在159.52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77.27亿元,增长9.9%,其中工业增加值67.28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64.1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突破4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经计算,2009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4978元,按6.831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120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

二、 安吉竹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安吉县竹产业加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0多年前,安吉县的农民还是“守着竹山难变钱”,毛竹砍下来被拉到城里做建筑工地的脚手架,100公斤毛竹也只卖十几元,基本上是靠资源过日子。上世纪90年代末,当脚手架被钢材替代,毛竹销路不好时,安吉县确定了“立足竹资源优势发展大产业,将小品种、小题目做成大文章”的发展思路。

一开始,安吉县的竹产业基本是处于低端手工编织水平,局限于传统加工。真正

开始起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是招商引资,以股份制形式运作,加工产品从鲜笋加工、竹筷、竹签开始,发展到竹编制品、竹地板、竹工艺。2002年以后,一些外资逐渐撤出了安吉的竹产品加工行列。通过几年的摸索,安吉人开始掌握了竹子加工的核心技术,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产品,现在除生产竹地板、竹地毯、竹工艺外,还生产竹工机械、竹生物医药制品、竹食品等多种产品,加工产品也从仿制生产、订单生产逐步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过渡,在许多方面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特别是竹叶黄酮、竹纤维、竹炭、竹醋液、竹木复合地板、数控竹工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县竹制品生产上已有350多项专利,仅竹凉席就有专利200多项。全县现有竹加工企业1621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加工企业九十多家,品种近5000种,2007年竹产品总产值96亿元,有国家和省级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市、县级龙头企业16家,安吉以全国1.8%的竹资源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全县形成了十多个竹凉席、竹扫帚、工艺扇、竹编制品及竹工艺品专业加工村。

近年来,安吉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育竹资源的同时,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依托百万亩“大竹海”,吸引农户和社会投资打造“美丽竹乡”发展生态旅游。

(二)安吉县由竹产业衍生出的相关产业

安吉县的旅游从无到有,得益于竹产业的发展。安吉第一个旅游景点为安吉竹种园。竹种园建于1974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竹文化旅游理念,成为全县第一个旅游景点,现在,这个600亩的竹种园,已成为了4A级中国竹子博览园。现在,全县与竹子有关的旅游景点除了博览园外,还有中南百草园、大竹海、天荒坪、龙王山等,占全县旅游比重达80%以上。由于安吉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她带来了江浙源源不断的游客。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农家乐”休闲游在当地已成风尚,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利税,当地旅行社由1995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16家,每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约4万人次。目前,安吉的旅游年产值已达22亿元,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受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今年全县旅游收入有望实现30亿元。

三、 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动力

(一)以科技支撑竹产业

安吉县的竹产业发展,得到了科技部门特别是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目前,亚林所、省林科院、浙江林学院、浙江大学、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安吉都有自己的科研基地,有的还有自己的科研实体,这些科研机构在安吉共取得100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安吉的竹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科研

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都是通过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开展的。在安吉,真正验证了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说科技只有运用到高新产业才是科技,在竹产业中,科技的运用,增加了竹产业的功能最大化,从竹竿,竹枝到竹叶,竹子的每一个部分都被运用的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二)以政策扶持竹产业

政策上:竹子采伐不用下达采伐限额指标;所有的楠竹在采伐和交易过程中,不用交纳育林基金和维简费。再一个就是生产过程中,林业工程项目全部向楠竹生产倾斜,实行集约化管理,很多山上都利用林业工程项目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农民从事竹生产,每亩每年最高收入达6000元,一般水平都在2000元/亩一年。

(三)政府支持竹产业

安吉县政府,确定了打造竹产业这一目标后,咬定目标不放松:第一是在培植竹资源上下功夫,用各种方式鼓励农民发展楠竹;二是每年对竹子生产大户进行评比;三是为了解决本县竹加工资源不足的问题,鼓励本县农民和企业到外地承包竹园,并每年给予重奖;四是要求全县所有干部和公职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和观念。

安吉县委县政府每年年底,都会组团到安吉人在外承包竹林的地方去慰问承包者,并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希望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春节还就走访慰问情况,对在外地承包创业者进行重奖,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程度。

四、 安吉竹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安吉县竹产业正在形成并已经形成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竹文化,通过对竹乡文化节,旅游宣传等,这些都为中国竹乡打出了自己特有的品牌文化。而这些品牌文化的提升不仅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所提升,同时也是为安吉的竹产业亮出了一张绿色名片。而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等,同样也为竹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优异的条件。

目前安吉县的产业集群典型表现为处于县域经济环境下的块状经济,以椅业、竹制品两大传统产业为主,附加值低,靠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离现代产业集群还有较大距离。要加快推进安吉经济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就是要促进安吉的产业朝现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推进其优化升级。

未来应该逐步推进安吉竹产品从中国制造中心向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环节健全的国际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主要任务是提高竹制品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以较强的产业链优势集聚全国的竹子资源。鼓励发展竹叶黄酮及延伸产品、

竹质复合地板、竹装饰板、竹家具、高档工艺品、竹醋液等较高附加值产品,大力研发竹材新产品,淘汰低档竹席等落后生产能力。提升中国竹商贸城知名度,建立起较完善的竹资源保障机制。

如今安吉是靠一根竹竿撑起了一方经济,安吉县在未来的地方经济发展中,应该继续延续以科技支撑竹产业,以政策扶持竹产业,政府支持竹产业的道路。安吉县在区域规划中,也开拓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例如天子湖工业园区等。这些整体规划不仅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安吉县未来走特色竹产业生态道路的发展。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大背景下,相信安吉县的竹产业在未来一定能够以一种更强劲的势头向上发展,成为一道以生态立县,以竹产业带动经济的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安吉县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安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顾仲阳,《竹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述评》,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3]经济日报,《浙江安吉县:发展竹产业 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经济》2010年7月13日05版

[4] 郭玥,《南方竹产业发展调查》,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8月

[5]万斌,2006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 杭州出版社2006年出版

第五篇:竹产业介绍材料

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作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XX竹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XX的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五个指标名列中国第X,位于中国十大竹乡之X。先后荣获“XX”、“中国XXX、”“XXX”、“中国XXX”,“中国竹纤XX、”“APEC全球一村一品项目(竹纤维)”。竹产业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基本形成了以孝丰镇、经济开发区(递铺镇)、天荒坪镇三大区域所组成空间格局,以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XX余种品种)产品所组成的产品格局。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旅游资源的开发,XX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XX11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其中70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产值XX亿元(64家XX亿元),该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近XX万人,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XX元。

资源培育科技效果明显。XX竹子资源丰富,面积达XX8万亩(已通过国际森林认证),蓄积量XX7亿支,年采伐量近XX万支,年消耗量1.5亿支。随着我县加大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建设力度,现已建成毛竹现代园区2XX个,总面积XX余万亩;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2家,合作社经营面积近20万亩。同时XX与外省以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竹产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5XX万亩,带动全国3000万亩竹林资源的开发。

产品加工规模效应凸现。全县现有竹产品配套企业2XX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XX家,省级林业骨干龙头企业XX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产值5XX0万元以上企业XX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竹地板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10个国家。目前已经形成由原竹加工到产成品的一条完整的竹材加工产业链,产业循环利用率高达100%。XX竹产品注册商标20XX余个,各类专利技术XX0多个,并制定了竹凉席、竹地板、竹工机械、竹炭等产品的行业或地方标准。竹产业已成为XX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就制造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小来看,竹产业仅排在椅业之后,列第二位。

休闲经济呈现多元发展。在

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商贸和休闲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竹艺商贸城从2007年开张以来,交易额逐年增长,并成功举办了四届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竹产品商贸活动平台。近年来,竹林的生态景观功能日益凸现,以竹博园、大竹海等为主的竹海旅游和农家乐快速兴起,极大地促进了XX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休闲经济发展空间前景广阔。

二、发展历程

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主要以竹资源培育为目标,包括毛竹低产林改造和笋竹两用林建设。县政府实施竹经济补助和贷款贴息优抚政策,调动了竹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这些自发性的生产初步奠定了竹产业在XX经济中的地位,该时期的生产以直接卖原竹做建筑材料和简单的手工作坊为主。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台湾竹企进入XX,带动了XX的竹产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XX县开展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从加工入手,全面提高竹林整体效益为目标的竹产业运动。基本形成了板材、编织、竹加工机械等产品系列,产品市场份额明显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大量竹产业企业在XX开始兴起。

成熟期(2001年—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后,XX竹企把握机遇,走上了外销的发展道路,整个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品趋于成熟,已由原来单一的竹凉席、竹地板生产向竹家具、竹化学制品、竹纤维产品等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竹产业已经成为XX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转型期(2007年以后)。要破解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必须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XX竹产业龙头企业走在自主创新的前列,如永裕家具坚持技术研发,创自主品牌,在原有竹地板的基础上全面开拓竹家居产品的研发。面对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永裕、天振、竹印象等企业加大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渠道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专营店、连锁店,XX11竹纤维电商又取得突破性发展,带动XX本地产业良好发展。2010年底县政府专门成立了XX县竹产业发展局,连续5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县财政每年整合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竹产业的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推广及品牌建设等。

三、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竹产业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XX经济、扩大就业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XX1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同比增长7.6%;70家规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1.56亿元,同比增长11.46%;列入县百强企业11家。年产竹地板2200万平方米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全国的1/2,年出口7万标箱以上,占据了欧美市场60%左右。竹凉席占据了30%的国内市场。近年来,竹炭、竹饮料等产品深度开发获得成功;竹纤维产品成为继棉、麻、毛、丝后可供利用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窗帘、竹地毯、竹餐垫是开发还不到10年的后起之秀,与竹地板一起构成了XX出口竹产品的“四大件”。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十多个国家。XX的竹产业加工制造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品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9月,XX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 “中国竹地板之都”称号;2009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同时XX县竹精深加工行业获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0年7月被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授予“中国竹材装饰装修示范基地”称号。2011年8月XX竹产业被省经信委评为浙江省省级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XX竹纤维入选亚太经合组织全球“一村一品”项目之一。XX11年9月XX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竹凉席之都”称号。XX11年11月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竹产业产业名城” 称号,区域品牌建设的整体推广顺利展开。为我县培育壮大现代产业基地和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整个行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浙江省著名商标4个;浙江省名牌产品4个;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1家。企业开始将产品品质、企业文化、包装宣传、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企业品牌文化。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XX县竹产业的龙头企业是以外向型企业为主,其主导产品和产业链相对完善,以竹凉席和竹地板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已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XX1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1家,超5000万企业29家,规模企业70家,前五位企业销售收入占规上竹产业企业的比例达到28%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凸显,永裕竹业已经通过省级研发中心验收,中源竹木、天振地板的研发机构、检测机构都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XX竹产业企业竹地板产量比重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在竹地板行业内拥有话语权,在行业标准等的制定上占据相当地位。XX德迈机械公司完成了两个竹工机械国家标准的发布,永裕公司参与 “竹家具”的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完成立项。

区域内产业链日渐完善。XX县竹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原料竹生产、涉竹技术的研发为主的产业链上游环节。XX、江西、湖南等地的竹乡丰富的竹资源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企业的自身研发、与省内外的科研院所协作项目攻关、向海内外特定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利转让等为XX竹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八大类竹产品的生产为XX竹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第一是竹地板的生产,第二是编织类产品生产,第三是竹家具生产,第四是竹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第五是竹饮料产品,第六是竹纤维产品,第七是竹根雕、竹扇等竹工艺品,第八是以竹工机械产品。以竹制品的销售、品牌运营提升为中心的竹产业链下游。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可以分为门店直销与中间商代理两方面。二是品牌的宣传维护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广告宣传和展会推广。三是竹产业文化与理念的推广。以生态、环保、低碳、绿色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宣传是XX竹产业链下游的重要工作。预计未来几年,XX竹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

公共服务配套工作卓有成效。XX县政府非常重视竹产业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2006年建立了中国竹网,有完备的政策信息、展会信息、产品展示平台。2008年科技局开发的XX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了专业的“竹产业专利检索库” 集成竹产业技术标准、专利技术交易、产学研联合为一体,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打造区域竹产业创新优势。2009年在XX县成立了我国首个林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林(南方林业)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加工研究中心、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联合国内30家知名竹制品企业共同应对国外侵权行为,为我县竹产业企业应对国外不法侵害和贸易壁垒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企业免疫力2010年建立以张齐生院士为组长的竹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并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着力建设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等建成公共综合性平台。截至XX11年,区域内已有省级竹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竹产业分市场、XX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科技信箱,现有注册会员2035户,科技信箱构建了市场与企业、院校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并与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农林大学)、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及中国亚林所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体系。2014年筹建浙江大学XX竹产业研究院。

行业协会作用日益显现。2005年4月,成立XX竹产业行业协会;2007年6月,中国林木机械行业第一个以竹材加工机械企业为主体的地方性行业组织—XX县竹木机械行业协会在XX成立;2011年8月,全县120家竹凉席企业联合成立了XX县席业商会;2011年9月,全国第一个竹纤维行业协会—XX竹纤维行业协会成立;2011年9月,18家重竹地板生产企业联合成立“重竹地板产业联盟”。全县竹产业行业协会依靠政策法律和行业规定,为规范、保护、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行业协会通过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服务行业,抱团发展,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的作用。每年组织基地内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与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中国(义乌)森林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等展览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关系;邀请省竹产业协会、专利律师事务所,县科技局专家领导为县级以上林业(竹)龙头企业就企业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奖励等作了专题讲座。XX11年XX竹产业新增专利申请102件,其中发明30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设计37件。协会积极运作“全竹家居”区域品牌,“中国竹地板之都”荣誉称号,参与产业招商,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较好,为XX竹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当好参谋。

专业配套市场优势凸显。XX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竹制品贸易专业市场:XX国际竹艺商贸城。位于XX经济开发区塘浦园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规划用地572亩。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商铺1643个。2007年市场开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XX国际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经销商和采购商来参加展会。目前市场拥有经营户800户,其中规模竹制品企业560户,2009年成交额达到6.9亿元,XX11年成交额超12亿元。XX国际竹艺商贸城不仅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还带动了当地毛竹种植业、竹丝加工业、竹木机械、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快速发展。携手竹制品企业及关联行业共创辉煌。

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显著。XX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竹根作根雕、竹竿作地板、竹叶作饮料、竹屑作装饰板,达到全竹、高效、循环利用。XX11年,XX竹产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0.38吨标煤。属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绿色产业。位于孝丰的XX县竹产业科技创业中心在建设之初就按照“集约经营、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规划标准,着力提升竹资源利用率,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合力打造成集竹产品研发、生产、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被省经信委评为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XX11年永裕年产5万套新型竹家具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获得国家发改委XX11年第五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的专项扶持,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有效利用竹材后加工废弃物2.9万吨,对我县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XX竹产业的发展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全县规模以上竹产业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水平,规模以上竹产业企业工业“三废”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上一篇:作风纪律整顿个人剖析下一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