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欧洲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

2023-01-21

一、欧洲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

(一) 国家指控制度

1998年11月1日, 第11号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权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的实施机制。其中国家指控制度中能够实施指控的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 即公约规定的任何缔约国都可以向人权法院提出对另一缔约国违反《公约》及其议定书相关规定的指控。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机构———新欧洲人权法院成为单一的、常设的机构直接处理国家指控和个人申诉。 (1)

《公约》规定, 在欧洲签署该《公约》的缔约国中, 只要某一缔约国违反了相关规定, 使其他缔约国人权受到侵害, 则他国都被赋予提出指控的权利, 并且在此不论指控国家或其国民是否真正受到人权方面的侵害。欧洲人权委员会在收到任何缔约国指控后, 必须按照《公约》第26条的规定对指控加以审查, 以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委员会决定受理后, 即按照《公约》第28、30及31条规定的程序处理该申诉。

(二) 个人申诉制度

按照传统的国际法理论, 个人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认为个人应受其所属国家之管辖, 并没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能力, 也不能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承担相应的义务。 (2) 但在实践中, 越来越多主权国家以条约规定个人具有部分国际法主体地位, 个人逐渐取得国际法主体资格。 (3)

然而第11号议定书的生效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拥有了根本性的诉讼权。其规定只要是遭受到人权侵害, 任何个人或非政府组织被赋予直接向欧洲人权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权利。法院必须受理并且其所拥有的管辖权是强制性的。相反, 在原有的体制下, 委员会接受个人的申诉及法院对个人案件的管辖权都是非强制性的。 (4)

(三) 国家报告制度

由于以往各缔约国普遍认为, 国家间相互指控或者个人申诉制度并不能对经济或社会权利起到保护作用, 因而《欧洲人权宪章》在此基础上只规定了国家报告制度。其中第25、26、28及29条详细规定了对缔约国报告审理的程序:首先由不超过7人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缔约国报告进行审查, 再由政府社会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提出报告, 欧洲理事会议员大会再对报告进行审议, 并提出意见或看法。最后由欧洲理事会部长委员会在此基础上, 根据2/3的多数可以向各缔约国提出“任何必要的建议”, 但无权对各缔约国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

此外, 《公约》在第57条中规定了国家报告制度的要求, 即在必要时, 任何缔约国必须就其本国法律中为保证《公约》的有效实施的方式提供说明。

二、实施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欧洲人权公约规定的一系列制度, 无疑对区域性人权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制度的具体实施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针对国家指控制度的实施问题, 缔约国之间指控极少, 一方面是由于不利于友好外交的进行, 另一方面此类案件往往需经过一个冗长而复杂的程序, 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因此, 即使缔约国的自身利益受损害, 也不愿意向人权委员会提交指控。其次, 相比国家指控案件, 个人申诉案件的数量巨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欧洲人权法院的工作效率以解决容易增多的积压案件, 成为实施个人申诉制度的一个障碍。最后, 对于实施国家报告制度而言, 欧洲人权公约规定的国家报告制度, 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因此很难真正产生效用。

基于上述问题, 并结合欧洲人权保护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笔者以更好地落实各项实施制度, 确保真正意义上的人权为出发点, 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努力促进各缔约国立法, 采取法律性强制手段规范国家间指控。只有提高各缔约国相关立法标准, 从实施上和规范上均采取强制手段才能监督各缔约国真实、及时地向欧洲人权法院提出缔约国侵犯人权的指控。这也使得欧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法制化更为深入。第二, 应完善人权保护机制, 优化案件审查程序, 提高办案的质量与效率, 帮助人权遭到侵害的群体树立信心。第三, 进一步扩大权利保护范围, 加强监督制度的实施, 从而更高层次地保障人权。

总体而言, 欧洲在区域性人权保护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对国际人权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都值得借鉴。面对人类日益对保护人权越来越高的追求, 欧洲人权保护机制只有不断通过改革克服自身缺陷, 才能更好地接受挑战, 得到更快和更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 人权保护的问题受到各界关注与讨论, 在实施制度方面主要有国家指控制度、个人申诉制度和国家报告制度。相比国际人权保护而言, 欧洲人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施保障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保护人权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欧洲,人权保护实施制度,问题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邵沙平.国际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 朱晓青.国际法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3] 徐乃斌.国际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4] 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探究区块链技术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下一篇:“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