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建设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贸市场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引言農贸市场作为连接农产品买卖双方的桥梁,具有生活服务和流通商品的重要功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其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经济水平、文明程度、民生建设、居民生活质量,是当地发展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缩影。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消费享受的追求也随之提高,这也给农贸市场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篇:农贸市场建设论文

浅析国际电力金融市场对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启示

摘 要:文章首先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特点进行了介绍,进而对电力期货这一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电力金融的发展手段并根据这些管理办法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带来的相关启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国际电力金融 金融管理 中国电力 市场建设

随着世界范围电力市场管理逐渐变得宽松,电力行业从原有的垄断态势慢慢过渡为竞争的形式,但与此同时,因电价波动造成的系统安全隐患以及市场的不稳定越来越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市场化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欧美等国家通过电力金融市场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收获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于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就针对我国电力市场受国际电力金融建设的相关启示做出如下的分析。

一、概述

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各个国家对于电力资源的实际需求上,电力受季节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就为电力的交易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在市场的交易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传统的电力交易形式中,短期的电力交易占据电力交易整体中比较大的一部分,短期市场的电价水平对于最终产生的电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电力资源通过短期的交易不能够保证电力供应水平的长期稳定,这才导致了现如今各个国家电力交易系统中电价存在比较剧烈的波动,电力期货的出现就是这一形势下的应生产物。

二、电力期货

电力期货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段或是时间点所能够最终确定的保证一定交易价格的电能合同,这就涉及到期货合约的签订问题,这一合约的出现主要是在远期的合约实现标准化之后。对于电力期货而言,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功能:①期货市场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期货市场的出现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稳定以及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③电力期货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合理电力价格的发现。④电力期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电力企业很好地规避了潜在的风险,起到了套值保期的作用。

因此,一定数目的期货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降低了电厂以及电网公司进行交易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使电厂的运营和生产变得更加稳定,同时也保证了电网的安全。通过电力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建立,使得电力资源的长期合同交由市场来进行决定,这一方面杜绝了合同签订过程中牵涉到的公平问题,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避免了历史遗留下的一些风险,帮助整个电力市场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国际上电力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美国电力金融市场

美国的电力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周期开始飞速的发展,期间产生了两份期货合约,内容包括了每一个月所交割的电量峰值以及交割的地点。不久便出现了期权合约的交易,这种交易以及相关期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易量也随之上升,其中电力期权以及电力期货所设定的价格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美国电力工业的风险管理,解决了因市场电价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等问题。直至上世纪末期,美国一共成立了三个期货交易的中心。

(二)欧洲国家电力金融市场

欧洲各个国家电力金融市场所从事的电力期货交易既包括短期的期货交易,也包括长期的期货交易、差价合同以及期权的交易,从事金融市场交易的成员可以借助交易电力合同对市场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很好地规避。这些交易的合同都会采用一定的标准格式,对于短期期货签订的合同而言,包括日期货和周期货,对于长期期货签订的合同而言,包括月、季、年多种时间段的期货合同。在欧洲这些国家的电力市场中,进行期货交易的主体既包括为了套利的电力交易商,也可以是那些为了规避风险的零售商、发电商以及用户,金融市场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收取一定的交易费用。这种方式的交易不需要考虑技术因素、输电容量以及电网阻塞等各种限制因素,在期货合同的分类上,欧洲的金融交易市场主要存在远期的期货合同以及短期的期货合同。

四、国际上电力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带来的启示

通过欧美等国家的电力金融发展以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可以发现:作为已经相对完善和健全的电力市场,必须要将独立系统的操作机构和电力交易所严格区分开,做好多种交易方式的有效结合,这些方式主要包括:期货交易、平衡市场、短期双边市场以及远期的合约交易等。通过这些交易方式的有效结合,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使电力资源的交易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很好地限制了市场投机情况的出现,简化了报价的形式。

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电力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我国在今后的电力市场建设可以在电力期货标准合约的制定和管理上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展开:

(一)交割的等级

电力商品的标号和种类要严格按照交易所的规定来进行制定。

(二)最小价格的变动单位以及报价方式的制定

通常情况下单位设定为:元/(MW·h).

(三)期货的交易时间以及契约月份的制定

交易时间主要是指期货交易以及进行转手的时间,可以设定为每周周一至周五上午和下午各两个半小时。契约月份主要是指可以进行期货交易的月份,由于电力在一年中的每一个月份都会进行大量的生产,因此,在设立契约月份时可以将每一个月都设定为连续交割月。

(四)交割标准品

相比于其他类别的产品,电力产品的标准非常严格,因此我国各个地区的电力产品要能够保证满足统一的电力能源质量要求。

(五)交割率

平均每一个小时的交割率为2MW,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买卖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作出适当的修改。

(六)交割地点

这需要根据电网来进行制定,一般的交割地点都会选择在那些超高压的大型变电所。

(七)保证金的要求

保证金是空头所和未平仓期货所必需的,一般为合约整体价值的十分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未来的电力市场终将会进行全面的开放,这就会使市场的主体受到电价影响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对此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等国家在电力金融方面的管理以及运作方法,这对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安全、规范以及高效地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仁辉,张粒子,武亚光,庞博.中国电力金融市场的实现路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1).

[2]刘俊勇.全方位、多层面探索电力市场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02).

[3]贾俊国,石雪.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标准方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05).

(作者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度控制处)

作者:王双全

第二篇:现代化建设中的农贸市场管理

引 言

農贸市场作为连接农产品买卖双方的桥梁,具有生活服务和流通商品的重要功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其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经济水平、文明程度、民生建设、居民生活质量,是当地发展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缩影。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消费享受的追求也随之提高,这也给农贸市场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优化农贸市场管理质量、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从而满足生产生活的新需求,十分重要。

农贸市场存在的合理性

食用农产品作为生存所需的重要食物,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农贸市场作为食用农产品重要供应渠道,聚集了各类生鲜果蔬产品,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也提高了生活效率。同时农贸市场直接沟通农户、商户和居民用户三方,极大缩减农产品供货时间,避免农产品因时间过长而发生损坏,有利于保障其新鲜度、提高人们饮食质量和安全。此外农贸市场为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渠道和客源,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有利于农户收入提高。作为农产品流通交易的重要场所,农贸市场还具有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

随着我国城乡规划布局的不断完善和空间规模的扩张,人口分布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从当前我国城镇农贸市场分布来看,大多设立在老城区内,新发展起来的城区少有分布,这源于农贸市场布局未跟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所致。新城区人口日益密集,为数不多的农贸市场无法满足新城区居民生活需要,这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除此之外,在布局中还存在许多由农户和商贩自发聚集形成的农贸市场,选址和规模缺乏科学合理根据,这也影响了市场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政府管理不够到位

农贸市场管理的质量关乎群众的健康安全和市容市貌。在农贸市场管理中除了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外,政府作为监管主体,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影响农贸市场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愈发重视及“菜篮子”民生工程的实施,政府相继出台了整治农贸市场的相关措施和监管规定,农贸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政府管理中仍存在管理范围和职责划分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在监管中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遇到问题不知该谁解决、找谁追究,群众也不知该向谁反映,这使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相关要求得不到切实落实。

农贸市场管理差异大

从空间分布上看,农贸市场在城区和远郊及乡镇均有设立。受到管理资源有限的影响,农贸市场距离政府和监管部门距离的远近与其受到的监管力度及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市场在管理上也具有差异性。从当前农贸市场管理情况来看,这种差异性十分明显。位于市区的农贸市场由于更受有关部门的重视,而获得更多的管理资源,在管理质量上明显高于远郊农贸市场管理质量,在环境、卫生、功能等方面都要优于远离市区的农贸市场。管理质量差异大,也是当前农贸市场管理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农贸市场管理问题分析

市场多元化,管理难度大

农贸市场每天人流量和物流量巨大,这使得农贸市场无论是在卫生管理还是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都具有较大难度。加上不少农户和商贩自发在人流密集的街头巷尾设立马路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活食品采购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导致了道路拥堵,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这些自发形成的交易市场越多,管理整治就会变得越困难。此外从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构成来看,呈现出国有主体与企业主体并存的特征。对不同的主体,在管理措施和政策上存在差异性,这也使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些困难客观上影响了管理的质量。

管理观念旧,缺少先进性

我国农贸市场经营投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使得其面临较为复杂的经营管理环境,这对管理观念先进性和科学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当前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营投资主体往往采用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并未根据管理的复杂性及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来变通调整管理理念,也并未将维护消费者权益及提升农贸市场外部竞争力作为管理的方向,缺乏市场战略规划,意识未能与时俱进。此外由投资者说了算的一言堂思想普遍存在于农贸市场管理中,极大制约了观念的更新调整。管理观念的陈旧是导致农贸市场管理质量不高的主观因素。

管理人才少,管理水平低

农贸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其管理工作具有高专业性,这要求相关管理队伍需具备极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才能。但从当前农贸市场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来看,管理队伍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管理人员对农贸市场的功能特征及发展形势把握不够到位,相关知识和理论较为缺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产生,且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使得农贸市场发展水平滞后,无法适应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需求及市场经济下竞争的新形势。所以,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也是导致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提升农贸市场管理的建议

坚持规划引导,合理规划布局

农贸市场布局的科学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便捷度以及幸福感,还直接反映了政府对农贸市场规划管理水平。科学的布局结构需要对人口分布、交通便利性、空间规模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考虑到便民性、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对于布局不合理的农贸市场应引导其按照科学标准进行有计划的调整,在布局结构整改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部署计划进行。同时在改造的基础上要建立相关的市场发展体系来为农贸市场发展助力,使其整体布局更加规范合理更具发展潜力。

推进改造升级,拓宽服务职能

提升农贸市场质量既要规范农贸市场整体布局,又要优化市场内部功能分区及结构,不断提升农贸市场服务水平。为此相关组织部门应对农贸市场进行细致调研,掌握其经营状况、居民消费喜好等各方面信息,考察周边各地理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来制定详细科学且人性化的改造计划,并对改造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改造质量、提高改造效率,使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在排污、水电、安全、质检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升级,成为功能齐全、品类丰富的综合市场。

加強网络融合,建立信息市场

当今时代可以说是网络高度发展繁荣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概念被广泛应用到各大领域,在便捷了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高效发展。为此要使农贸市场发展保有先进性,也应加强市场与互联网的融合,建立信息化市场。市场管理部门应积极完善农贸市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推动移动支付、自助购物等高效便捷的交易方式的规范确立。同时还应建立农贸市场管理及评价的大数据系统,为消费者打通商家信用评价及售后反馈渠道。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技的强大优势来助力农贸市场发展,促进其经营管理升级。

提升员工素养,引进合适人才

在我国农贸市场管理中,往往采用统一的国企管理模式,在管理观念和模式上较为传统,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市场发展的稳定,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农贸市场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大胆突破成规。要在继续优化原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市场新环境和新形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提高竞争力。引进新型专业管理人才、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便是突破落后传统管理模式、优化市场管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结束语

农贸市场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保障居民基础生活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对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当前管理中由于客观困难及主观意识落后等因素造成的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政府管理不到位、各市场间管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迫在眉睫。为此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应积极调整农贸市场整体布局、推动农贸市场内部功能结构改造升级、引入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市场的建立、引进新型专业管理人才以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从而提高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质量和发展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促进经济和民生发展助力。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志丹,丁星,商学良.市区便民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辛集市市区便民市场为例[J].中国市场,2020(03):29-30.

[2]曾智垚.粤港澳大湾区农贸市场经营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商论,2020(10):1-2.

作者:蒋莹

第三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外汇期货市场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的同时管制是“次优理论”下的必然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市场化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其次,具体分析了我国推出外汇期货的三个现实条件:汇改重启、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债期货的成功经验,并对外汇期货的最佳推出时间窗口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设外汇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思路,并以此为依据尝试从合约设计、品种选择、交割制度和监管体系四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外汇期货;利率市场化;交割制度

一、利率改革、汇率改革与外汇期货

当前,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金融市场深度改革已经拉开帷幕。自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2013年9月6日,国债期货正式在中金所上市交易,利率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与此同时,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主要表现在央行明确表态将减少对汇率中间价的干预、基本退出常态式干预以及有序扩大汇率波动区间[1]。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明显加快的背景下,汇率市场化改革显然慢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甚至会给利率市场带来新的价格扭曲。在可预期的汇率市场改革方向内,推出外汇期货是新一轮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条件。

(一)汇率改革滞后将阻碍利率市场化改革

由利率平价理论可知,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一国汇率水平的变化应与国内外利差保持平价关系。在此轮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国内利率市场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压抑”,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无法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2-3]。我国资本项目仍然保留一定程度的管理,根据次优理论,在国内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前提下,我国自2005年以来至今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无疑是一个次优选择[4]。此番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市场深度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和竞争秩序,互联网金融对现有利率定价机制也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此时,继续保持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无疑会使汇率市场的扭曲传递至利率市场,从而阻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市场化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二者不能偏废,汇率改革滞后将阻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二)推出外汇期货是完成新一轮汇改的必要条件

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日波动区间由1%上调至2%,人民币重启汇率改革。事实上,自2013年底,学界的主要观点就认为继续有序扩大汇率日波动区间并设置较宽容的汇率年波动目标区间是下一步最好的改革方向。这是因为无论是直接调整浮动汇率制还是重新盯住美元,亦或是央行完全退出汇率市场干预,都会在短期内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冲击,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继续扩大汇率日波动区间的情况下,推出外汇期货不仅恰逢其时,更是必不可少。这是因为更大的日波动区间会使得人民币汇率弹性大大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由此带来的潜在汇率波动风险随之大幅提升。如果没有外汇期货帮助市场化解这一汇率风险,那么央行势必要继续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进行干预。如此一来,央行想要基本退出针对外汇市场的常态化干预几乎毫无可能。因此,外汇期货的推出在事实上起到了替代央行化解汇率风险的作用,是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和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条件。

二、外汇期货推出的现实条件分析

高扬和何帆(2005)指出,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以场外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为主,并且多为银行间市场[5]。这样的衍生品市场结构无法满足更多外汇市场主体对外汇衍生产品流动性的需求,尤其是众多涉外企业和贸易商,更是亟需在新一轮汇改中对汇率风险实施有效的、低成本的风险管理[6]。但是,推出外汇期货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贸然推出外汇期货而不考虑推出条件反而会适得其反[7-8]。例如,在单边升值预期条件下推出外汇期货会促使市场预期自我实现,反而不利于发现真实的汇率水平。下面,从市场参与主体,市场需求和市场监管经验三方面对推出外汇期货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

(一)市场参与主体分析

汇率改革再度破冰,汇率市场已经形成空头力量,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时代。2014年3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短期大幅上涨行情,人民币短期贬值幅度近年罕见。随后,央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动区间由1%调整至2%。这不仅意味着央行在将套利资金逼退之后迅速开启了新一轮汇改,更表明央行可以容忍人民币兑美元更剧烈的日内波动。当然,人民币在这一时期的贬值现象与美国QE逐步退出和新一轮唱空新兴市场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正在结束单边小步快走的升值行情,开始进入双向波动时代。

人民币汇率日波动区间增加暗示人民币汇率开始进入震荡周期,而外汇期货作为第一个金融期货也恰恰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汇率市场进入震荡周期的前夕推出的。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更需要人民币期货在这一时期作为管理汇率风险的基础工具。因此,随着人民币期货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推出人民币期货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

(二)市场需求分析

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调整需要借助外汇期货市场管理投资风险。当前,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的对外投资高潮,各类资本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也开始逐渐调整。2013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未来5年的对外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按照2012年末我国5028亿美元的对外投资存量来计算,未来五年的对外投资存量年均增长率在14%左右。考虑到我国目前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和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规模,这一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性超过这一规划。

然而,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收益率的影响加大,也就是汇率风险在逐渐增加。同时,随着投资主体中民间资本比重和投资结构中的间接投资比重同时增大,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对投资收益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避险工具——外汇期货,仅靠人民币外汇远期无法满足各类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避险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我国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尤其是以证券金融投资为主的间接投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亟需外汇期货这一高效率、低成本的衍生品来管理汇率风险。

(三)市场监管经验分析

国债期货的成功推出为推出外汇期货提供了宝贵的监管经验和制度经验。国债期货与外汇期货在监管方面的相似之处在于,这两类金融衍生品都涉及多个监管主体。其中,国债期货的监管涉及证监会、财政部和央行等,而外汇期货的监管则涉及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央行等。当多个监管主体同时对一对象负有直接或间接的监管义务时,如何协调多个监管主体的监管地位和责任义务,从而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就成为制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在这一点上,国债期货的成功推出给外汇期货提供了宝贵的监管经验和制度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推出外汇期货的制度阻力。

三、推出外汇期货的最佳时间窗口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从市场参与者还是市场监管制度上来看,目前推出外汇期货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从这一角度来看,外汇期货的推出将极大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供需力量将在外汇期货市场上作为决定人民币未来汇率的主导力量。然而,如果贸然推出人民币期货而不考虑推出时机,期货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大起大落,进而影响到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给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在明确外汇期货推出条件已经成熟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具体分析,选择推出外汇期货的最佳时间窗口。

(一)美国QE政策基本退出之后

自美国连续推出三轮QE政策之后,大量国际热钱涌向新兴经济体,中国在这一阶段更是流入了大量热钱。2013年底,美联储宣布2014年起开始逐步削减QE规模,直至完全退出。就在美联储宣布开始退出QE政策之后,新兴经济体随之发生震荡,多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出现短期大幅贬值。

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开始减弱,甚至在短期内还出现了贬值现象。如果我国在美国退出QE的过程中推出外汇期货,那么由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过于明显,再加上国外几个大型机构新一轮的唱空新兴经济体的论调,极有可能使人民币贬值落入一个“自我实现”的魔咒。

因此,外汇期货推出的时间窗口应在美国QE政策基本退出或完全退出之后,市场对人民币的汇率预期相对稳定之时。否则,过早推出外汇期货可能会“助纣为虐”,给国际投机者和大量游资以可乘之机,在外汇期货市场上打压人民币汇率,迫使人民币过度贬值,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二)原油期货推出之前

外汇期货是原油期货成功推出的保障之一,在缺乏汇率避险工具的情况下推出原油期货很难取得成功。目前,伦敦洲际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合约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WTI)是全球最重要的两种定价基准,且都以美元作为标价单位。进一步来讲,国际上原油期货和原油现货的标价单位都是美元,因此,无论我国推出的原油期货标价单位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原油期货的交易都必然要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影响。

如果原油期货先于外汇期货推出,原油期货的市场参与者在承担原油价格波动的同时,还要承担一部分汇率风险[9]。虽然原油期货价格和汇率波动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地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参与者的投资风险大大增加。这不利于原油期货的活跃交易,从而影响我国通过推出原油期货争夺全球原油定价权的战略。因此,外汇期货是原油期货成功推出的保障之一,应先于原油期货推出。

四、政策建议

笔者从外汇期货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两方面,提出六条可供决策部门参考的政策建议。

(一)外汇期货市场建设的两个基本思路

1.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挥协同优势,实现错位竞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的外汇衍生品主要是人民币远掉合约和掉期合约,都是典型的场外产品,且都是以隔夜交易为主的大宗交易。外汇期货作为场内合约,应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并主管,在合约设计方面与远期合约和掉期合约形成互补,发挥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者的协同优势,实现错位竞争。

2.与我国经济改革的整体思路保持一致,保证稳中求进。所有衍生品都是为了化解原生品风险而存在的,原生品市场的风险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转移到了衍生品市场,让高精尖专的人才去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因此,各类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规划要以原生品市场的发展阶段为重要参考,外汇期货市场尤其如此。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16万亿美元,正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乃至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外汇期货市场建设都应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战略转型的步伐保持一致,做到稳中求进[10]。

(二)外汇市场建设的四条政策建议

1.在合约设计方面,外汇期货作为典型的场内合约,合约规模,宜小不宜大,或者大小兼顾,大小合约同时推出。从我国商品期货的经验来看,由于期货合约标准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的合约市场流动性也就较高,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也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规模较小的外汇期货合约不仅能避免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远期合约进行不必要的同质竞争,也能将一部分民间地下炒汇者吸引到公开公平的交易平台,有助于化解民间炒汇风险。

2.在合约体系方面,可以考虑同时推出多种汇率合约。毫无疑问,我国外汇期货市场的品种应以人民币兑美元期货合约为核心。但是,我国近年来多次大规模与周边国家和重要贸易伙伴之间进行货币互换,目的是为了摆脱人民币对美元的单一定价,增强人民币的独立定价能力。循此思路,人民币期货合约也不应仅局限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合约,同时也应该着眼更多重要的贸易伙伴货币汇率合约,如人民币兑日元期货合约、人民币兑欧元期货合约等,有助于形成人民币的多边定价机制。

3.在交割制度方面,可考虑最初实行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的轧差交割制度,然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选择交割货币的轧差交割制度和自由选择交割方式的交割制度。最初实行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的轧差交割是为了防止外汇市场投机者通过交割实现套汇,同时也可避免繁琐的外汇现货持有申报手续。随着外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深化,交割制度可首先由人民币为结算单位的轧差交割制度过渡到自由选择交割货币的轧差交割制度。这样可以在增加交割制度灵活性的同时,保证由此带来的外汇现货交易量在期货合约的差额规模范围内,直至过渡到自由选择交割方式的交割制度。

4.在监管体系方面,外汇期货可以借鉴国债期货的监管模式,在现有金融期货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外汇期货跨市监管制度。外汇期货跨市监管制度以中国证监会为日常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协助统筹监管,严防市场操纵行为。这有助于央行逐渐退出对外汇即期市场的常态化干预,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但是,一旦发生涉及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重大事件,中央银行应立即作为最高监管方统筹市场监管和事件应对,其余监管方全力配合,保障我国汇率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

(特约编辑:苗启虎)

参考文献:

[1]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 2012(1): 1-3.

[2]Chen, Yu-Lun, and Gau Yin-Feng, 2010,News announcements and price discovery in foreign exchange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34,1628-1636.

[3]Lothian, J.R., and Wu, L., 2011,Un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over the past two centu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30, 448-473.

[4]余永定.资本自由化要小心[J].资本市场,2014年(1): 22-24.

[5]高扬,何帆.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次序[J].财贸经济, 2005(10): 16-24.

[6]邹琪.中国外汇期货推出的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 2006(3):34-39.

[7]何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 2009(7): 25-31.

[8]余永定.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看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 2012(1): 8-13.

[9]Lizondo, J.S.,1983,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prices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4, 69-84.

[10]周小川.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景和路径[J].金融研究, 2012(1): 1-12.

作者:朱鹤

上一篇:混凝土开裂原因论文下一篇:计量经济学有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