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定义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胆管癌定义范文

胆管癌

ESMO 指南:胆道肿瘤的治疗

2015-12-14 14:35来源:丁香园作者:小羊 字体大小 -|+ 胆管癌包括胆囊、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其治疗等因分型、分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ESMO 日前发布了指南,就概况、诊断、分期、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发病率

在欧盟,男性和女性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粗发病率分别为每年 3.2/10 万和 5.4/10 万,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 1.4/10 万和 1.9/10 万。肝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0.9~1.3/10 万和 0.4~0.7/10 万,占原发性肝癌的 10%~15%。 诊断

诊断的确立应该在放射学检查结果和根据 WHO 的分类标准进行的病理诊断基础之上,前者可为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者可以来自活检、细针穿刺或胆道刷检。在化疗、放疗或其他非手术的肿瘤治疗之前,最终的病理诊断必须被确定,但是对于有可切除胆管癌特征性表现的患者,其病理诊断对手术计划不是必须的。 分期

分期评价项目包括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胸片、腹部超声和 CT 或 MRI,逆行内镜或经皮肝穿刺造影,也可包括超声内镜,胆道镜和腹腔镜。有孤立性肝内肿块的患者必须进行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的分期是根据 2010 TNM 系统进行的。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 瘤)临床上是根据所涉及的胆管的 Bismuth–Corlette 分型来分的。 治疗

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治疗

在进行包括腹腔镜检查等检查后显示可切除的 T1b 期(侵犯肌层)或者更大的意外胆囊癌,高度推荐彻底切除。T1a 期(侵犯固有层)的患者如果已经做过胆囊完整切除,则不能从再次切除中获益,仅需继续观察。 如果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应在手术中同步进行分期评价,根据可切除性以及医生意见决定是否进行扩展胆囊切除术(全肝切除术 + 淋巴清扫伴±胆管切除)。 可切除肿瘤的治疗

完整的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胆囊切除术包括扩展胆囊切除,包括全肝切除术和淋巴清扫(肝门、肝胃韧带、十二指肠后)伴或不伴胆管切除。肝大部切除包括尾状叶切除术,例如扩展右叶切除伴肝门静脉切除提高了 3 期和 4 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率和根治率,延长患者 5 年生存率。

术前经动脉或静脉栓塞增加了预计术后残肝体积 <25% 的患者的残肝体积,并可能减少术后肝功能障碍。胆道引流的指征应该在术前系统地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讨论。即使患者接受积极的手术治疗,胆囊癌的 5 年生存率也仅为 5%~10%,胆管癌的 5 年生存率为 10%~40%。 辅助治疗

加 5-Fu 的化疗可使接受非根治性胆囊癌患者术后有小的生存获益。胆管癌非根治切除的术后治疗仍有争议,既有支持性治疗,又有姑息化疗和 / 或放疗。

由于胆囊和胆道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达 52%,应考虑局部辅助治疗。回顾性研究表明辅助以及最近的新辅助化疗可使胆囊和胆道肿瘤得到生存获益,并且术后放化疗可视为一种选择。5-Fu 最常用于胆管癌放化疗,吉西他滨联合或不联合奥沙利铂可用于本病的放疗。

不可切除瘤的治疗

缓解黄疸可通过内镜或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或胆肠旁路术而进行。紧急胆道引流及广谱抗生素对于梗阻性黄疸致胆囊炎的患者使至关重要的。

研究显示姑息性化疗可增加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但化疗的整体生存获益目前尚未明确,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或有显著的生存优势 。

在顺铂不耐受的情况下,奥沙利铂可作为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的选择,数个 II 期试验表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有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5-Fu 或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应该是在吉西他滨与顺铂或奥沙利铂联合均不可用的情况下进行。顺铂的限制毒性可能是肾脏或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或耳毒性,而感觉神经病变可能限制奥沙利铂的使用。 生物制剂厄洛替尼与贝伐单抗在一项 II 期试验中显示出临床活性,前者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后者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由于该病患者很少出现 3~4 级的副作用,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可作为细胞抑制疗法的治疗选择。

同步放化疗是一种附加的治疗选择。经过多年 5-Fu 为基础的放化疗,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显示了联合化疗的可行性(见辅助治疗)。高剂量的铱 -19 放射治疗可能提高疾病的局部控制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相比,强调放疗(IMRT)最近被证明可以将安全剂量提高到更高水平,日后的实验将测试该方法的疗效。 新辅助治疗不是胆道肿瘤的常规治疗选择。但是如果局部晚期癌症患者重新分期评估显示肿瘤潜在有可切除性,则应该考虑手术切除。

一些选定的研究中心正在严格研究肝移植技术,以治疗早期胆管癌和解剖上不可切除的病变,但是这种方法是实验性的,还不能用于临床试验范围。光动力学疗法的数据稍显先进性,在两项小型随机试验中,胆管癌患者胆道减压后进行光动力学治疗证实有生存获益。光动力学疗法对于有大的可见肿瘤的患者可能作用有限,此时应该考虑联合化疗,尽管相关研究尚缺乏。 疗效评价

推荐光动力学治疗后 3 个月通过例行支架置换时行胆道造影进行疗效评价,化疗后 2 或 3 个周期(8 ~ 12 周)进行临床评价、主观症状评价、验血并重复最初显示异常的放射学检查或超声检查。

没有证据表明初始治疗后规律随访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彻底切除术后的患者随访时,应考虑到症状、营养和心理问题,仅需进行一些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第二篇:胆管癌检查手段选择

胆管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可能阳性。血清和胆汁中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19

9、CA-50、CA-242在胆管癌中有一定阳性率,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

1.直接胆红素增高 实验室检查呈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2.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 在长期胆道梗阻者,可有继发性肝功能损害,ALT和AST轻度升高是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系营养不良和肝损害的表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系胆道阻塞和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γ-GT及碱性磷酸酶增高。在早期未出现黄疸时ALP、γ-GT就有升高,提示胆道阻塞。

3.血象检查 半数以上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在8×109/L以上,若明显升高,提示胆道感染。61%~70%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Hb减少。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诊断梗阻的部位、判断可能的病变性质和估计病变的范围以及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1.B超 在诸多影像学检查中,B型超声为首选诊断方法。实时超声检查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的诊断率高,对胆管扩张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为首选检查。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内镜超声(EUS)的探头与胆道系统仅隔一层肠壁,排除了胸腹壁与胃肠道重叠等干扰,可更清晰地观察胆道情况。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ultra sonography,IDUS)利用微型超声探头,可经PTC窦道或ERCP途径直接进入胆道扫描,完全排除了遮盖胆道组织的干扰,图像较EUS更为清晰。IDUS能探查到胆管微小癌,胆管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为73%,对胰腺和十二指肠是否受累及的判断准确率达100%。更进一步使用管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ECDUS),可探查胆道系统周围的血管血流,对判断肝动脉和门静脉是否被侵犯的准确率达100%。可见: (1)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2)胆管下段或中段癌伴肝外胆管明显扩张及胆囊肿大、肝门胆管癌则见胆囊空虚、肝外胆管不扩张。

(3)在晚期病例于胆管上、中、下段癌肿,分别于肝门区、胆管中段或胆管下段可见低回声团块影,少数胆管癌可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4)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在B超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配合下可以提供本病的诊断依据和估计肿瘤切除的可能性。

2.CT CT仍是常规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可见梗阻近段胆管明显扩张,胆囊增大,扩张的胆管突然中断,断端形态不规则,并见块影。有时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肿大的胆囊以及周围组织器官、血管的受累情况,或从胆管壁突入腔内的小结节影。为病变分期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技术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系列薄层断面的血管影像,三维血管重建技术还为了解肿瘤与血管关系、肝门部肿瘤能否切除提供重要信息。CT扫描可获得与B超相同的效果,且影像更为清晰。

3.超声内镜(EUS) EUS是由内镜与腔内超声两种显像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诊断工具。胆管壁EUS下可分三层:第一层高回声相当黏膜加界面回声;第二层低回声为平滑肌纤维与纤维弹力组织;第三层高回声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加界面回声。胆管癌EUS下呈低回声或高回声的肿块,检出率达96%,并可提示肿物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4.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TC) 是胆管肿瘤诊断的基本手段,能显示肿瘤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达90%以上。PTC适用于肝内胆管有扩张的患者,术后可留置导管进行胆汁引流(PTCD)。对B超、CT检查显示有肝内胆管扩张的患者可行PTC检查,不仅可直接显示并明确肿瘤的部位、病变的上缘和累及肝管的范围,同时还可了解肿瘤与肝管的关系。此种检查对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其正确诊断率可达90%以上。但此检查属创伤性,且易引起胆汁漏和胆管炎。为避免上述并发症,最好在手术前一天进行检查,在检查后尽量排尽造影剂,并随时准备进行手术。

5.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适用于胆管未完全阻塞的病例,可从胆管远端显示梗阻部位、判断病变范围,术后也可行胆汁引流(ENBD/ERBD)。PTC与ERCP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胆管癌的诊断率。引流的胆汁还可行肿瘤标记物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单独使用ERCP仅能显示胆总管中下部情况,但与PTC合用则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病灶的上下界限及病变的性质,尤其适用于有胆道不全性梗阻伴有凝血机制障碍者。经ERCP检查,诊断符合率75.5%。

6.纤维胆道镜 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尤其适用于肝内胆管、十二指肠胰腺段胆管的较早期肿瘤,纤维胆道镜不仅可显示病变的形态,并可作活检来明确诊断。经口胆道子母镜(PCS)以及纤维胆道镜更可直视胆管内病变并钳取组织活检或细胞刷检。

7.选择性血管造影(SCAG)及经肝门静脉造影(PTP) 可显示肝门部入肝血管的情况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胆管癌多属血供较少的肿瘤,血管造影一般不能对肿瘤的性质及范围做出诊断,主要可显示肝门处血管是否受到侵犯。若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干受侵犯,则表示肿瘤有肝外扩展,难以施行根治性切除。此项检查有助于术前估计肿瘤的可切除性。

为达到在术前确诊的目的,近10年来,国内外有人用PTC、ERCP等方法取胆汁或取活组织做细胞学、组织学检查,但阳性率不高。

8.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可显示近乎100%的肝外胆管,90%不扩张的肝内胆管也可沿肝外胆管向上追踪,85%~100%可明确梗阻部位。优于PTC和ERCP的是,MRCP可同时显示梗阻近端和远端的胆管,因此能计算梗阻的长度以及距离壶腹部的长度,便于手术计划的制订。MRI常规的横断和冠状面扫描还可提供肝脏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第三篇: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

袁宗军

1. 胆管癌治疗现状

胆管癌是发生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根据其解剖学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肝内胆管癌、肝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胆管癌恶性程度高,由于所在部位结构复杂、位置深在、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处于癌症晚期,预后很差[1]。即使是能手术的患者,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7个月;对于未手术的患者,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未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1个月[2]。

根据2016年2月3日至5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召开的第三届胆管癌基金会上一些国际专家的新观点,胆管癌的手术切除是唯一潜在的治愈手段,但是前提条件是早期发现。即使能够进行R0切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小于20--30%,其手术死亡率为3%~18%。肝移植仅限于某些经严格筛选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胆管癌对放疗不敏感,全身化疗或放化疗疗效不确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仍在研究中。

作为中国的特色医学,基于传统方法的中医药治疗胆管癌,由于存在治疗矛盾和缺乏针对性,鲜有有效的病例报道。且与中医药治疗其他恶性肿瘤类似,这种多变量输入的黑箱试错法治疗,由于没有按照西医肿瘤学观点对输入的变量进行性质和范围的限制,即使是个别有效病例也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

通过检讨文献资料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和方剂,笔者发现,目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普遍存在两大严重缺陷,第一个严重缺陷是治疗矛盾,恶性肿瘤病人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宜使用免疫抑制剂,但是不少抗癌处方都使用冬虫夏草、丹皮、苏木、夏枯草、山茱萸、白芍等这些既无抗癌作用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对于肝癌患者滥用苦参,对食道癌患者滥用山豆根,导致病人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减退。对肺癌患者竟用数个活血化瘀药,据临证观察,肺癌患者出现气滞血瘀,证属危候,很难救治,使用活血化瘀药只能加速病人死亡。诸如此类符合了中医理论却违反了西医理论或者遵守了西医学说却违背了中医学说的中西学对立的方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书刊杂志文章上比比皆是。第二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治疗缺乏针对性,以肺癌治疗为例,一首方剂少则十几味药,多则

二、三十味药,但是有针对性抗肺癌的中药仅

三、五味,甚至一味都没有。通过检讨文献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笔者提出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第

一、按照“双符合理论”的要求遣药组方,所用中药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符合西医理论

[3,4]

。第

二、

方剂中的中药符合“中药抗癌四项原则”的要求。“中药抗癌四项原则”是指①有针对性的抗癌;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③顾护脾胃功能;④方剂在整体上药症相符。 2.中医药治疗胆管癌的感悟

2.1胆管癌的本质是脾虚 胆管癌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是黄疸、腹痛、腹胀和发热等,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食欲不振、苔厚。所以中医药治疗胆管癌首先要健脾。

2.2对黄疸的治疗 胆管癌患者出现的黄疸是阻塞性黄疸,中医药治疗基本无效,甚至加剧肝损伤。滞留肝内的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和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血窦压迫造成肝缺血,而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从中医角度来讲,虽然阻塞性黄疸也表现出湿热症状,但是病因是肝内瘀积的胆汁,清热祛湿退黄的中药并不能疏通胆管,所以对阻塞性黄疸无效。不仅如此,从西医角度来讲,清热祛湿退黄的中药如大黄、栀子、附子等主药,多为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加速恶性肿瘤生长和扩散。根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免疫增强剂不易建功,而免疫抑制剂容易显过。一味免疫抑制剂就能使一个有效的抗癌方剂失效。如果放任阻塞性黄疸不顾,以健脾为主,进行抗癌治疗,情况同样糟糕。从中医角度来讲,健脾中药都温性中药,而阻塞性黄疸表现出的是湿热症状,显然用温性中药治疗湿热症状肯定有助邪之嫌。从西医角度来讲,健脾中药多为免疫增强剂,能增强炎症反应,从而加剧肝损害。上述推断与我们的临床观察相符。基于以上分析,中医药不宜治疗胆管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此种黄疸只能西医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置入胆道金属记忆支架,对远端胆管癌,还可以通过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疏通胆管。即使胆管疏通了,在肝功能恢复正常之前,亦不能进行抗癌治疗,必须等到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方可进行。

2.3对疼痛、腹胀的治疗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疼痛是由于血瘀所致。对于隐痛,活血化瘀治疗有效。我们通常用三棱和莪术治疗胆管癌引起的腹痛、背痛,疗效肯定。三棱和莪术有行气止痛作用,对腹胀也有明显效果。从西医角度来讲,三棱和莪术都有抗癌作用,胆管癌患者使用,与“双符合理论”相一致。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基于“双符合理论”和“中药抗癌四项原则”遣药组方治疗胆管癌,疗效肯定。按照Basedovsky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这三个系统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系统,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整体。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恶性肿瘤是NEI网络上多机制调节异常造成的,中药方剂对机体是多靶点的作用。据笔者临证观察,与西药相比,中药方剂的多靶点作用有如下的优点:第

一、一旦治疗有效,恶性肿瘤不易产生耐药性;第

二、药物将机体调整到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状态后,即使停药,这种状态也能维持一定时间。不会因为停药,导致这种抑制恶性肿瘤

[5]

生长的状态立即消失[6]。

由于西医对胆管癌的治疗只能是早发现,早手术,所以中医药治疗就成为不能手术根治的胆管癌患者的唯一选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严重问题,那些西医已经不能治疗或相信中医药的胆管癌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笔者想把自己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与经验拿出来与同仁共享,以便共同提高,惠及更多患者。与西医类似,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也不是万能的,根据笔者临证观察,只有肿瘤负荷较小,胃气尚存的患者,中医药治疗才可能有效。甚至是那些KPS评分已不再适合西医治疗的病人,只要肿瘤负荷较小,胃气尚存,中医都能有效治疗。

另外一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肿瘤病灶消失的,几率极小,大多数患者是肿瘤病灶稳定,或是生长延缓、生存期延长。临证甚至发现过这样的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身上的数处肿瘤病灶有的消失了,有的却长大了。就象何裕民教授说的那样,恶性肿瘤就是一种慢性病。当然前提条件是,中医药治疗要能使患者要能长期生存,当然要长期用药。

[参考文献] [1] 费健,韩天权.胆管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分型、分期的研究进展[J/CD].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4):199-201. [2] 詹茜,沈柏用,邓侠兴等.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对胆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242例病例的多变量分析[J].上海医学,2011(11):828-830. [3] 袁宗军.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的反思[J].时珍国医国药,2003(3):120-122.

[4] 袁宗军.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中医药,2008(1):23-26. [5] 袁宗军.从中西医学两个角度认识恶性肿瘤的扶正治疗[J].江苏中医药,2003(4):17-19. [6] 袁宗军. 抗癌中药临证选择探索[J].中医药信息,2002,19(2):4-6.

第四篇:胆管癌晚期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胆管癌到了晚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果不及时的治疗还会引发并发症,那么针对这些症状,胆管癌晚期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呢?下面就请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刘献周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胆管癌晚期的治疗手段:

1、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方法之放化疗:放化疗均是晚期胆管癌的治疗重要方法,对于手术切除后的病人,放化疗能够起到抑制残癌的作用;晚期胆管癌手术前放化疗,可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无法耐受手术的晚期胆管癌患者,放化疗均对癌细胞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较明显。

2、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方法之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人参皂苷rh2治疗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胆管癌的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中医药人参皂苷rh2联合西医各种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胆管癌的治疗原则。

3、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方法之手术切除:晚期胆管癌癌肿范围较大,且大多发生了扩散转移,几乎已没有做根治性切除的可能,临床上,能够耐受手术切除的晚期胆管癌,仍主张进行姑息性局部切除,手术后再辅以其它疗法进行术后治疗,如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

胆管癌晚期的治疗手段有哪些?看了上述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吧。希望患者朋友能够引起注意,早早治疗疾病早恢复正常生活。

第五篇:胆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2013年1月3号 主查人: 黄涛 内容:胆管结石病人的护理 患者:赵军峰

主诉:腹痛,皮肤黄染,发热1周。 ● 病情介绍:患者赵军峰,男,37岁,已婚,系甘肃庆阳县人。患者1周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痛,呈胀痛,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发热,体温37.6℃。于2013年12月30日来我院就诊。 ●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肝掌、蜘蛛痣。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叩诊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80次/分。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减弱。 ● 辅助检查:

⑴、影像学检查:CT、MRCP、B超、腹部平片。行MRCP示:

1、肝左叶肝内胆管、肝总管及胆总管稍扩张,胆总管中段低信号,多考虑为结石。

2、所示肝内外胆管壁欠光整,炎性改变的可能。

3、胆囊缺如。

⑵、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尿液检查示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粪便检查示粪中尿胆原减少。

● 最后诊断:

1、胆总管结石

2、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为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结石。

●分类:

⑴、 根据胆管结石发病的原因,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⑵、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以肝管分叉部为界以上为肝内胆管结石、以下为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根据部位又分为: ① 肝外左右肝管结石 ② 肝总管结石 ③ 胆囊结石 ④ 胆总管结石

根据分型该患者为:胆总管结石。

●病因:胆管结石的主要原因包括胆汁瘀滞、细菌感染和脂类代谢异常。肝外胆管结石的形成还与胆道内异物,如虫卵和蛔虫的尸体亦可能形成结石。

●临床表现:取决于胆道有无梗阻、感染及其程度。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1、 腹痛: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其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刺激胆管平滑肌,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收缩所致。

2、 寒战、高热:系胆管梗阻并继发感染后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多发于剧烈腹痛后,体温可达39—40℃,呈弛张热热型。

3、 黄疸:系胆管梗阻后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度及是否继发感染,若梗阻不完全或结石有松动,则黄疸程度轻,且呈波动性;若为完全梗阻,则黄疸呈进行性加深;病人可有尿色变黄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4、 消化道症状:多数病人有恶心、腹胀、嗳气、厌食油腻食物等。 ●处理原则:取出结石,解除梗阻或狭窄,去除感染灶。

●护理诊断/问题

1、 疼痛 与结石嵌顿致胆道梗阻、感染及Oddi括约肌痉挛有关。

2、 体温过高 与胆管结石导致急性胆管炎有关。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时间发热及摄入不足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害 与胆管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痒有关。

5、 焦虑 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手术的未知有关

6、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等。

●护理措施

1、 减轻或控制疼痛 ⑴、 卧床休息

⑵、 禁食胃肠减压及指导病人深呼吸放松等,以缓解疼痛。

⑶、 遵医嘱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或止痛药。 效果评价:病人自诉疼痛缓解

2、 降低体温

⑴、 遵医嘱给病人额头使用降温贴。

⑵、 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足量的抗菌药,控制感染。

效果评价:测体温连续3次都为正常。

3、 营养支持

⑴、 在梗阻未解除前,通过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水、电解质。

⑵、 在梗阻解除后,应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效果评价: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了身体所需的营养

4、 防止皮肤破损

⑴、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洗皮肤,减轻瘙痒。

⑵、 提供相关知识:告知病人皮肤瘙痒是由于胆汁瘀滞、胆盐沉积引起的。并嘱患者不可用手抓挠,防止抓破皮肤。 效果评价:患者皮肤完整皮肤、不再瘙痒

5、 焦虑

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

6、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⑴、出血

①、严密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 ②、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呕血的颜色及量、大便颜色及性状。如有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给值班医生。 ⑵ 感染 ①、 采取合适的体位:采取半坐卧位,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②、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鼻胆管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胆汁渗漏和腹腔内感染。

●术前护理

1、 在术前6-8h禁食水。

2、 在术前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

3、 手术前1天准备一卷卫生纸一条干毛巾和盐酸肾上腺素1mg、山莨菪碱10mg、利多卡因胶浆7ml。以及各项检查报告。

4、 手术当天用轮椅或平车将病人推至3楼介室入2室。 ●术后护理

1、 嘱患者卧床休息6-8h,6-8h后,如没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可给患者喝些温凉的开水。再观察1-2h如患者没有没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方可进食一些流质饮食。

2、 监测血压 患者刚回病房立即测血压一次之后每半小时测一次,测够四小时。无异常改为每两小时测一次,测够四小时之后改为每四小时

测一次,测满二十四个小时。如有异常报告给值班医生。

3、 鼻胆管的护理

⑴、 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返回病房后,接好引流袋。 ⑵、 采用体外双固定来固定引流管,即鼻翼处固定加耳廓处固定的方法。

⑶、 注意鼻胆管在体外的长度。

⑷、 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引流通畅的重要性,并避免患者变更体位或下床活动时将鼻胆管拉出。

⑸、 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引流量。

⑹、 引流管无胆汁引出,应调整体位,保证引流通畅。 ⑺、 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拖拉引流管。 ●健康教育

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

2、 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3、 定期到医院检查。

4、 如出现腹痛、发热和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护理

查房

主查人:第六轮实习生 黄涛

2013年12月26日

上一篇:辞职信医生范文下一篇:大学生迷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