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战略选择分析

2023-02-04

第一篇:企业成长战略选择分析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理事、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李亚丽

摘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坚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这将是我们长期实行的重要战略。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优势,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

一、“走出去”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1、“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里,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指出,这一世界市场并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领域,其发展的结果是相互依赖的加强,民族的局限性和区域的封闭性被最终打破,世界从而走向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其经济,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况且,社会主义本身要求在世界市场基础上实行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开放发展。“走出去”战略正是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势。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 “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2、“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

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

1、区位优势

一是资源区位,部分资源的区域专有性和区位指定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区位,中国的企业总体上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特殊资源的开发则形成企业的特殊优势);三是市场区位,中国市场既有与世界市场的同一性,也有其区域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了需求的多样性,构成市场的区位优势。

2、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有效利用各种规则和政策支持,仍是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3、要素禀赋优势 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必须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根据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以及目前阶段性实物相对过剩而非资金过剩、企业规模较小和经营机制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现实,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我们现实的选择,且实践证明比较容易取得成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境外建成了一批颇具影响的项目,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管理成本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4、海外华人网络优势

上百年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5700多万华人和由他们编织的已有相当规模的海外华人网络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这一资产对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5、我国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信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广泛开展了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在此过程中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和信誉,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劣势

1、立法滞后

在全球跨国投资风起云涌、形式多样和中国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尚无有效的法律依据进行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已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管理政策基本上是针对投资的审批,投资促进政策以新建企业为主,而对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另外,投资后期的管理和监管没有形成气候,造成“只生不管”的尴尬局面。

2、审批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具体来说,一是审批内容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成份;二是投资限额的规定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三是审批手续复杂,时间过长,导致一些项目因贻误了最佳投资期而亏损;四是外汇管理制度不够灵活,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再投资;五是对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按国有企业的管理办法层层报批,不利于其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一些企业为避免麻烦,索性避开政府审批,或私自在海外投资,或利用海外投资申报数字与实际投资数的差额转移资产,或将国外投资收入截留用于再投资,而现行政策却难以克服上述问题。

3、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

到海外投资设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但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这点,没有将海外投资臵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缺乏海外投资的中长期计划。由此导致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不明,随意性较强。另外,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其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4、资金与人才匮乏

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是我国现有“走出去”企业的共同弱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跨国经营的步伐,并制约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此外,我国跨国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企业家素质还有待提高,与跨国经营的激烈竞争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仍是一大缺口。

5、技术劣势

中国企业自身拥有的优势技术少,且创新能力也很弱,所事的大多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项目(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的入世及产业升级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投资风险加大也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要发挥优势,改善不利条件。

1、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首先应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体系、信息网络、组织管理体系以及企业文化等。其次要制定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步骤。战略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确定的长期目标和行动方针,企业国际经营战略的形成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的国际经营战略。

国际化企业是推进经济国际化的主体,因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一般都经过商品国际化、国外生产和跨国公司3个阶段。

从纯粹的国内企业到成熟的国际企业,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过程,而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组织功能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都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总是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国际化首先面临的一个战略抉择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国际化。我国企业既要积极发展国际化经营,又要谨慎地稳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和确定国际化经营模式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途径。

从现实来看,21世纪初我国企业依然应选择出口作为主要跨国经营方式,中小型企业和那些已进入国际市场而又不愿大量投资的大型企业,还应以直接出口为主,通过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随着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壮大及国际经营能力的提高,再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已有丰富直接出口经验和大规模出口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应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争取早日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至于国外生产的具体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资源和实力,以及目标市场的环境和需求,来做出选择。一般来说,企业实力雄厚,而目标市场国家对进口设臵了较高障碍,但对企业产品的现实和潜在购买力和需求很大,这时可考虑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否则,应采取出口或对外合作的方式。

2、 产业和投资区位的选择

中国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和实力来考虑目标市场和投资区位战略。

(1)资源性投资仍是我国近期海外投资的重点。现阶段获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如铁矿、石油和木材等)是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重点。高精尖技术也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寻求高新技术资源是我国海外资源性投资的另一个重点。

(2)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在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激光技术以及超导材料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些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利用率低,而在国际市场则前景广阔。因此,这些技术和相关产品应向消费和需求层次较高的发达国家出口,或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同时,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发达国家建立R&D机构,或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联盟,吸收当地技术成果,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

(3)专有技术。主要指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包括古典园林、中国国画、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以及传统食品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可以转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还可以通过海外华人网络向全球市场开拓。

(4)中间性技术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的不少生产流水线,经过20年的发展,许多已出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如彩电生产能力高于国内需求60%,空调器生产厂家开工率为30%,洗衣机开工率43.4%,电子产品中供大于求的产品达到75%,这些产品扩大出口又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因此,这类技术应尽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 (5)标准技术产业。一般指纺织、机械制造业等,其产品多趋标准化,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商品价格,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因此,这类技术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

(6)适用技术产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工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缺乏,不适应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设备和技术。而我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则比较适应,我国这类企业不仅可以直接出口产品,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3、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贸易式进入,如通过代理商、经销商或直接设立境外销售机构,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契约式进入,如通过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合作生产协议等,转移技术、商标、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三是投资式进入,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投资新建、跨国并购和合资经营等形式转移各种经营资源。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利弊。贸易式进入的优点是经营成本低,灵活性强,风险较低。缺点是容易受贸易壁垒阻碍,对目标市场控制程度较低,还会受到文化的障碍,得到的收益也较低。契约式进入是低风险、低费用的市场进入方式。其优点是既可以把企业的部分费用分担出去,又可从技术反馈中获利,还便于进入那些对进口和投资实行严格限制的国家;缺点是对国外市场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未来扩展的弹性较小,并且它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竞争力优势的最佳选择。投资式进入市场,可绕开贸易壁垒,是企业积极利用生产国际化协作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企业进入市场的方式并非是单一的,可能会几种方式同时并用。这取决于企业对客观情况和自身条件的判断,包括目标国家的市场、环境、生产、地理位臵、外部经济关系和文化差异等,及国内的有关情况。企业进入某一给定产品的目标市场的模式选择,通常是这些相互矛盾着的因素相互冲突的结果。企业应对目标国家市场的投资环境及候选产品项目做出审慎的评估和筛选,并对可行的进入模式进行利润收益、风险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后确定进入模式。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纷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劣势,努力在“走出去”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高成兴.国际贸易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曾国平.重庆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课题组,2001. „3‟ 陈启杰.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白明韶.乐观面对精心准备———关于企业入世应对措施的探讨„EB OL‟.www.gzass.gd.cn,2001-12-08.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二篇:企业基本竞争战略选择

对一个企业来说,如何选择一种基本竞争战略作为其首要目标对赢得成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在考虑选取竞争战略的基点在于:所选取的战略能最佳地利用公司的优势,并且最不利于竞争对手重复使用。在做决策之前,第一步要研究的是哪些因素对企业构成威胁?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来自哪里?

因最近在与建筑行业某企业接触,顺便研究了有关建筑行业的产品,下面以水泥行业为案例:我国水泥行业极度分散,竞争的地域特征浓厚;低标号水泥产能过剩,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不正当竞争,导致大多水泥企业连年亏损。

通过下面表格简单阐述,企业可选择的基本竞争策略:

基本战略竞争优势特点表现形式

总成本领先战略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以有竞争力的成本提供供应品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如采购产品的设计便于生产;

保持较宽的产品系列以便于分散成本;

对所有主要客户群服务

标歧立异战略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歧立异、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以更多的选择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标歧立异战略具有排它性,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实现产品歧异将意味着以成本地位为代价在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它方面具有特性。

最理想的状况是在几个方面都标歧立异。

目标集聚战略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在特定的狭窄领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局限性:目标集聚战略常常意味着对获取整体市场份额的限制,其必然包含着利润率与销售量之间互为代价的关系前提: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结果:通过较好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了标新立异,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二者兼得

如果一个企业未能沿三个策略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那么它就成了夹在中间者—它注定是低利润的。当然,每一种战略都有各自的风险性,如何避开风险性?基本战略的不同也就意味着组织安排、控制程序和创新体制上有所差异。

基本战略组织能力技能和资源能力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有结构分明的组织及职能分工;

要有以建立严格定量目标基础上的激励;

要有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

要有经常的、详细的过程控制报告要有持续资本投资能力及良好融资能力;

要有卓越的工艺加工技能;

对工人要严格监督;

所设计的产品易于制造;

拥用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标歧立异战略研发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之间要密切协作;

重视主观评价与激励,而不是定量指标;

有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吸引创造性人才要拥有强大的生产营销能力;

有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

有对创造性的鉴别能力;

拥有质量或技术上领先的声誉;

在产业有悠久的传统。

目标集聚战略由上述组合而成由上述组合而成

企业在选取竞争战略的同时,也需评估自身品牌的市场规模与空间。家电行业的“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已经是众人皆知。作为领导者的美的集团,如何从单一的电风扇产品起家,跃升为行业众多企业学习和研究的领导者?美的的成功和有清晰明确的竞争战略是分不开的。下表为美的近年来竞争战略演变过程:

第三篇:企业品牌战略选择模型研究

内容摘要:现代企业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以品牌来建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树立企业形象,是企业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因此如何选择企业的品牌战略是许多企业非常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在选择品牌战略时应当考虑的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企业品牌战略的选择模型,有助于企业顺利确定品牌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等。关键词:品牌 品牌战略 企业 战略选择

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人和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对应物。我们在市场营销中说的品牌,则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即是公众对于某一特定商业人物,包括产品﹑商标﹑企业家﹑企业四大类型商业人物的综合感受和评价结晶物。(——摘自 兰晓华著《品牌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了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难以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

品牌战略的关键点是管理好消费者的大脑,在深入研究消费者内心世界、购买此类产品时的主要驱动力、行业特征、竞争品牌的品牌联想的基础上,定位好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来源(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品牌战略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品牌战略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对其中四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各自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实施战略。

(一)品牌外部环境分析

行业成熟度:成熟度高的行业,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技术更新的可能性较低,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买方市场形成,细分市场成熟,消费者消费具有倾向性;行业比较集中等。成熟度低行业的特点则相反。

企业所处的行业的位置:领导者,在资金、规模、技术、市场等方面占有优势;有领导潮流的能力;抗风险性能力高等。非领导者,在产品、技术等某个方面有一定专长;组织有相当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细分市场的能力等。

(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资源状况:包括人、财、物等硬资源和组织结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等软资源。资源状况良好的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比较倾向于品牌价值的增长,资源状况不好的企业倾向于保守、稳定地制定自己的品牌战略。

当前竞争战略的类型。偏进攻:战略态势积极,合理利用当前资源获取竞争优势,可能打破现有的竞争平衡,甚至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偏防守:战略态势消极,可确保当前的地位,减小对手进攻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拖垮对手企业。

企业品牌战略及其选择

企业在规划品牌战略时不仅要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选择不同的品牌战略,还要考虑品牌战略

的层次、原有特点等因素。品牌战略可供选择的模式多种多样,现将可供选择的品牌战略及其使用条件简单介绍如下 :

创造同级新品牌:当企业试图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市场或产品类别,母品牌不能对新产业、市场或产品类别提供品质承诺或规模、实力等象征。因而有必要创造同级新品牌以全新的公司形象来开拓新的市场,进入新的产业。

创造次级品牌:母品牌形象和资产足够强大,但仍需要为母品牌增加形象、个性、市场细分。

更换当前品牌:原有品牌已经不具有竞争力,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企业拥有建设新品牌、树立新形象的资源。

剥离子品牌:子品牌的市场承认度不足,威胁到社会对其母品牌的评价;子品牌成为母品牌的累赘,市场前景暗淡。

品牌联想:当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有必要加大宣传投资,竖立品牌的核心价值、独特的情感。

放弃品牌:当前品牌几乎无可继续利用的价值,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正持续走低;行业退出壁垒较低,企业的战略目标已经转向新市场。

品牌重新定位:因竞争者的出现导致企业市场占有率降低,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品牌联合战略:企业品牌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当有行业竞争者对企业发动进攻时,联盟对象拥有企业急需的核心能力。

扩大规模:企业拥有继续扩大市场规模的生产和营销能力;目标市场尚有未开发的部分,值得企业去拓展。

增加新内容:当前品牌仍有继续开发的潜力;品牌的市场认同度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正在发生变化;企业有能力进行技术或服务创新。

本文利用四分格法建立选择模型,如图

1、图2所示。图2中的序号与图1中品牌战略相对应。品牌价值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为了确定品牌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本文中给出的品牌价值指标及计算方法如表1。

对表1中各个指标进行调研、计算、统计后,通过与当前行业内其它品牌的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和与自身品牌历史相关指标的纵向对比,分析后可以了解到企业自身品牌在哪些地方具有优势,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后采取适当的品牌战略弥补不足,扩大优势。

企业选择品牌战略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考虑企业面临的各种多变的外部环境,更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拥有的资源。行业成熟度、企业所处的行业的位置、企业资源状况、当前竞争战略的类型是企业在选择战略时应当考虑的四个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以此为基准建立模型,即确定核心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列举可选择的品牌战略—利用四分格法选定战略—制定评价指标、建立控制体系。企业可参照相关的模型,通过调研、计算、统计后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品牌战略,然后根据品牌战略的相关内容进行品牌战略的推广实施。参考文献:

1.曹洪军.中外品牌战略比较研究[J].中国经济评论,2003-08

2.小阿瑟·托马森.战略管理学—概念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

第四篇:认证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李怀林

认证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种。其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在 ISO/IEC 指南 2 : 1986 中对 “ 认证 ” 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 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 那么认证在保证产品质量中有何作用呢?

认证在保证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出口至各会员国家的产品,在关税方面可享有互惠平等的待遇, 但随着关税的降低,发达国家开始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认证等技术壁垒作为保护其民族工业的手段, 技术壁垒也成为多边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据权威人士介绍,技术壁垒占非关税壁垒中的 30% , 这个比例在今后会高达 80% 。在 2001 年中国有 66% 的进出口企业受到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约为 110 亿美元。如何从治本的高度出发,加快认证步伐,帮助更多的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开展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据统计,自我国大力推行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制度以来,全国评审合格并颁发产品安全认证证书 10 万多份,涉及企业达 8 万多家,覆盖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向 8 万多家企业颁发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从获证企业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到:在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扩大出口等方面,认证显示出了较大优势,收益显著。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员参与,人人有责。专家把现代质量管理比做“木桶效应”。木桶的储水量同每一根木条有关,缺一不可;而质量管理同木桶一样,产品质量的好坏同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有关,生产环节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联。一步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等级。因此,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a) 通过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鼓舞士气,增强工作积极性;人人参与,增强内部团结和凝聚力。因为在建立和实施产品和体系认证过程中有大量的工作及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一个强有力的骨干工作队伍和具有较高质量意识的员工的共同配合,才能有效、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例如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工作量大,并且涉及到与体系有关的各个部门,因此只有集思广益,发动集体的智慧,才能较快地、较好地完成编写工作。在贯标

过程中,通过对标准的宣贯、体系文件编写人员的培训和对全体员工进行普及培训的方式,强化质量意识,使职工既要认识质量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产品的质量同每一个人有关,要求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各部门、各级员工必须充分配合,团结协作,发挥整体作战精神,才能有效地建立并保持体系的正常运行,可以说整个体系的建立和保持饱含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心血和智慧,是全体员工日夜辛劳结出的硕果。

b) 锻炼管理队伍。通过实施产品和体系认证,使一代企业管理人才在认证过程及认证后的管理工作中学会运用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不但对当前的管理工作,也对今后的发展培养了业务骨干,为企业的更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2. 文件化的特点,通过文件控制进行有效管理。

一般企业在接受认证前都有指导工作的程序,但由于缺乏可行性、适用性、系统性,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致使工作杂乱无章,低质低效,缺乏系统、完整、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文件的有效管理,过期文件、失效文件滞留现场,随意性、口头性指令过多,导致工作接口及职责不明确。从体系文件的编写开始就注意文件的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通过文件控制程序,有效地保证了各部门的有效性;定期修改手册,确保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做好记录,以便验证体系运行是否有效。

a) 分清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一般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清、纵横两个方向联系受阻,使原有的机构设置受阻,在管理中出现“管理死角”、“扯皮现象”,工作行为不规范,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废品率高等。通过建立质量体系,详细而明确地规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职责及权力,以及相关接口处的职责,并且建立健全了可操作的质量工作程序及作业指导书,有了贯穿于各个层次的产品质量保证链,既改善了活动本身的运行质量,又改善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不同部门重复工序的发生,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大大提高了各部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运作清晰度及对问题做出反应的速度,从而提高了运作效率,降低了质量成本。b) 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生产现场是各项管理工作交叉点,因此现场管理一直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后,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分别归属于一定的要素,而每个要素由相应部门负责,并通过统一的标识,使现场管理的脉络清晰、责任明确,便于考核,大大提高了整个生产状况的透明度。

3. “事前预防”而非“事后检验”。通过预防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能够:

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由于产品和体系认证要求不仅仅局限依赖产品的最终质量检验来控制,而是通过涉及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过程控制,包括设计开发、材料采购、工艺策划、生产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贮存、销售运输、安装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控制。因此企业获得了产品和体系认证证书 , 那就意味着其生产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照某个标准进行的检测 , 其生产厂的质量体系也经过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 , 能够保证持续地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

b) 提高生产率。通过执行标准、把质量责任从质量控制人员转到生产人员,激发了生产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生产的条理性得到加强,设备故障减少、利用率提高,生产事故减少、生产率明显提高。

c) 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以最佳的质量成本,生产满足用户要求或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所以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成本与质量达到最佳平衡的体现。“预防为主”的精神从始至终贯穿在体系中,所以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用户意识”、“一次成功”、“不合格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的要领能够并已经被认证企业的员工普遍接受,就保证了建立的操作体系能有效运行,从而使废品和返工率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4. 持续稳定地改进产品质量。

通过对所建体系不断地进行符合性、适应性及有效性的判断与证实,进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所有的不符合项和质量问题能得以快速有效地纠正。内部审核能够不断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先进性、适应性,并加以纠正。通过企业总经理亲自组织和主持管理评审活动,评价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简而言之,首先预防问题发生,万一出现问题时,采取立即步骤去改正这些问题,并确保不再发生。此外认证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监督审核,更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能够保持稳定、有效并得以不断改进,循环上升。

5. 减少客户的投诉,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获得产品和体系认证有助于减少客户的投诉,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有效地防止类似的投诉再次发生,迅速圆满地解决投诉,增强了企业信誉,挽留现有客户,并通过现有客户的口头宣传,吸引新

的客户。一旦客户提出索赔,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及质量记录,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对有问题货物的索赔的辩护。

6. 增加产品附加值。

获得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证书,加贴产品认证标志,就意味着该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生产被国家级认证机构认证为安全的、符合国家相应的质量标准的产品,这无疑会增加产品的附价值,增强消费者和需方对该产品的信心,提高企业的形象,有助于产品的销售,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7. 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信誉和竞争力,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许多政府部门、需方采购招标时或保险机构受理产品保险时,把制造商是否具备产品认证证书和体系认证证书作为购买产品的先决条件。他们认为,企业进行产品和体系认证是企业对质量的投入,是企业能按买方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实力的保证。购买获得产品和体系认证的产品可以减少购货的风险,降低自己的质量控制成本,可以向用户表明自己保证货物品质的诚意,有利于促销。因此企业一旦获得产品和体系认证证书,就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产品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为拓展企业的境外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推行认证制度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部分认证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 60% 以上的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 70% 以上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 70% 以上的企业销售额显著增加; 50% 以上的企业实现利税提高; 80% 以上企业顾客反馈的质量问题明显下降; 80% 以上的企业合同履约率提高; 80% 以上企业产品一次送检合格率明显提高;近 70% 的企业生产成本下降; 70% 以上的企业产品退货率下降;企业的管理水平 100% 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我国入世之后,国内外产品 " 串门 " 的机会越来越多,但要想早日赢得定单,各厂家除了苦练 " 内功 " ,生产优质优价的产品外,更需要取得平等的竞争条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必须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进行产品和体系认证。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获得产品认证并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所花去的成本与得到的好处与受益相比绝不能说是一种支出,而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一种商业的必需,是各国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管理的通行做法,也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与

效益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五篇:基于swot分析的苹果公司营销战略选择分析

目 录 摘要 ....................................................... 2

一、苹果公司 ............................................... 2 一苹果公司十大优势 .................................. 2

二、苹果公司的三大劣势 ..................................... 4 一 缺乏互联网基因 ................................... 4 二 缺乏游戏基因 ..................................... 4 三除了乔布斯没有一个人是革命的发起者 .............. 4

三、苹果公司的四大机遇分析 ................................. 4

四、苹果公司的十大挑战分析 ................................. 5

五、苹果公司的五大营销方式 ................................. 5 一未曾营销先造势 .................................... 5 二饥饿式营销 ........................................ 6 三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 6 四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 7 五人性营销的极至 .................................... 7 结术语 ..................................................... 8 参考文献 ................................................... 8 基于swot分析的苹果公司营销战略选择分析 摘要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研究苹果公司的某些优点对于当前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SWOT分析法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其主要包括四大方面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挑战。 所以苹果公司的战略选择分析即为苹果公司的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遇分析挑战分析。再通过这四者进行营销分析。 关键词swot 优势 苹果公司 战略分析

一、苹果公司 一苹果公司十大优势 1. Mac电脑 1984年苹果公司宣布首款Macintosh电脑的面世改变了个人计算的面貌。Mac电脑是“其他人”能够接受的电脑。它的突破性的性能现在依然是存在于当今世界上每台个人电脑中。Mac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以及使用鼠标拖拽文件以及双击打开文件、文件夹和应用的方式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而且硬件和软件都由一家企业设计生产注重设计至今依然是苹果公司的核心。 “一场技术盛宴中Windows Vista 迟到了六年只抓到一瓶Blue Nun一种曾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葡萄酒。” 1998年iMac随之诞生。iMac关注最终用户在可用性和可理解性方面做到了极致。与最初的Mac相类似iMac也采用多合一的设计理念又一次凭借一台小小的电脑改变了世界在个人电脑领域取得了第二次胜利而这一产品也将公司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2. 可用性 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直关注用户的需求。企业的理念就是电脑不能仅仅易于使用还应该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在1984年Mac推出之前这从来都不属于计算的考虑范畴一切都由语句驱动并以业务为导向。 特别是Mac OS一直都被认为比Windows更友好。iPod的旋转触摸钮是一个销售热点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快速的浏览大量的歌曲列表。苹果公司推出的应用软件也因为简化了多媒体任务而广受赞誉。 高级用户立刻就能转化为对Mac品牌的忠诚会被公司彻底吸引。 第 3 页 共 8 页 3. iPod iPod同时也出现在“最糟糕问题列表”上除去一些小毛病这款产品在苹果公司以及数字音乐方面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可小视。它并不是市场上第一台MP3播放器也许有人会说它也不是最好的播放器但是你不能对它的销售数字提出疑义。 就在几个月以前。这款产品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设计、可用性和简单易用而且它与网上最大的音乐商店iTunes的紧密集成。 4. 创新 Mac电脑的生产厂商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都进行了规划苹果公司引领潮流而其他企业紧随其后。苹果这样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只位于中流的企业居然能够引领下一代产品的发展方向。 如果模仿是奉承的最高形式那么它正好能够说明为什么苹果品牌在市场上位置不高却能够获得如此高度的认知。Apple II the Macintosh OS X PowerBooks iMacs iPods Airport 创新和引领风潮的产品不断涌现。 5. Steve Wozniak Steve Wozniak 是与Jobs Gates McNealy 并列在一起的名字他的名字不可避免的与计算神话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个工程天才总能走在前面领先风潮好几年是他奠定了现代计算的基础。他同时还是坚定的远离高层管理工作和企业内权利争斗的工程师他想要的只是保持自己的本色 6. Steve Jobs Steve Jobs执着于质量并且对技术领域的下一重大发展有着敏锐的直觉。当他重新执掌Apple以后他完全逆转了这家他共同创办的公司的经营状况。他还为苹果公司引向了一个大胆的新方向——用iTunes Store的音乐、电视和电影将苹果公司变成媒体巨人。 7. Mac OS X Windows Vista迟到了6年。苹果公司下一代操作系统早在2001年就在一片赞赏声中面世。从那以后这家公司以18个月为周期定期推出操作系统下一次就是今春。用户界面友好幽雅稳定和迄今为止不会遭受病毒侵袭苹果的操作系统拥有很多好的特质。以坚固的BSD Unix为基础OS X具有开源内核确保所有的漏洞都能够得到及时修补更加吸引技术精英。 8. 神话 苹果公司是硅谷创业神话的终极版在搬进车库之前苹果诞生于一间卧室里。改变技术前景的Macintosh计算机则是由一小群专注的工程师在苹果公司Cupertino园区中一间飘舞着海盗旗帜的小楼中开发出来的。如果想更详细的了解这段历史您可以看看这些创造Mac的软件天才之一out Andy Hert的网站。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以及Mac电脑本身是很多书籍、网站甚至电视节目关注的话题。这家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几起几落他们一定拥有在这如同乘坐过山车的市场经历中吸引用户兴趣的秘诀。这个秘诀中的一部分来自Jobs和Wozniak但是苹果公司跌宕起伏的过去以及与很多家企业特别是微软的长期竞争使得公司总在技术前景方面领先一步。 9. iPhone 具有迷人外表的iPhone绝对值得期待。 苹果公司公司为了这个集电话、MP3播放器以及网络浏览器等功能于一身的iPhone 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 从价格上来看最早的iPod当时投放市场时的价格是比较高的5GB容量售价399美元。从那以后价格略有下跌苹果公司卖出了几百万台iPod。IPhone虽然也出现在了“劣质产品名单”中但是凭借它的触摸屏界面和直观的设计它一定能够在市场上长驱直入横扫一片天下。 第 4 页 共 8 页 10. 永远的另一选择 科技产业内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IBM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微软有自己的时代Google 也许是下一个登台的主角但是苹果公司无疑是消费者长期的另外一个选择由于上面所列的种种原因苹果公司在最近30年里一直是市场主角们的竞争对手。Linux也是一种选择但主要在企业领域内从未涉足家用产品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从进入现代个人计算时代以后苹果公司就一直是领导者。 在经历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的黑暗时期后苹果公司在最近的五六年中凭借充满活力的产品线、强大的市场营销和高获利空间以及幽雅、新潮和具有品位的产品屹立于主流市场并且重新开始赢利

二、苹果公司的三大劣势 一 缺乏互联网基因 苹果这些年来只在互联网上取得了 iTunes 这一个成功当然可以拆分成 iTunes Music Store 和 iOS App Store 两部分但随后Mobile Me 和 Ping 失败不说没有下定决心收购 Twitter 堪称苹果历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欲收购 Dropbox 遭拒绝但自己对应的产品没有足够冲击力则是另一个隐忧总之在所谓互联网四架马车苹果、Google、Amazon、Facebook里苹果是 唯一一家硬件基因、且在互联网上乏善可陈的公司这是我担心的。 二 缺乏游戏基因 关于乔布斯不热衷于游戏继新有过阐述http://t.cn/SLZA2T 事实上苹果的确不缺游戏业务赚那点儿钱。但是缺乏游戏基因的确造成了另一个问题iPad 的发展。众所周知iPad 是苹果历史上开端最好的产品。但它也是目前苹果所有产品线里唯一角色不清晰的也许苹果未来将把它与电视业务打通但 iPad 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游戏平台的。如果苹果早一点去跟美日的第三方游戏开发商达成更好的合作就像他们与音乐、影视产业的合作那样索尼和任天堂的日 子可以更苦逼一点儿的。 可现在呢是 iPad 的增长似乎慢慢的颓了下来 三除了乔布斯没有一个人是革命的发起者和业界资源整合者 看过《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老师们都知道乔布斯还有一些目标没有实现比如重新发明电视比 如改变教科书产业。虽然乔布斯是著名的亲力亲为型管理者但让人郁闷的是他在很多领域都有接班人但在发起革命、推进产业变革这件事儿上无论 Tim Cook Jony Ive Phil Schiller 还是 Scott Forstall 都不是施霹雳手开菩提门的硬角色。乔布斯的去世甚至让人担心 Apple TV 的革命性是否会打个折扣。

三、苹果公司的四大机遇分析 第 5 页 共 8 页 一苹果的企业战略开始运作 期待着苹果新CEO蒂姆-库克上任后能够变得温和行业分析师罗伯-恩德勒Rob Enderle 表示在过去苹果不重视企业用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乔布斯认为IT经理都是白痴但是库克对企业的态度还是很温和的他预计苹果最后会接受企业用户战略。 二苹果能否推出有影响力的新产品 当前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明年的iPhone5上库克貌似也不大可能像乔布斯那样能够推出像iPhone和iPad那样卓越的产品因为他并不擅长这方面。过去在约翰-斯库利John Sculley和吉尔-阿梅里奥Gil Amelio带领下苹果的运作很混乱意味着业务运营主管出身的领导可能无法很好地经营苹果。那么库克为什么会被选为苹果的CEO呢恩德勒表示库克之所以当选是因为乔布斯认为自己一旦康复就可以重新坐回CEO的位子。结果他们选错了领导人目前苹果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围绕库克重新定义公司进行改革以弥补库克能力的不足二是找到一个能够真正接替乔布斯的领导人。否则公司就会陷入下滑的态势中随着技术不匹配的延续下滑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三竞争对手还赶不上苹果 无论苹果是否经历这些问题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苹果的对手们不会抓得住这次机会。尽管明年苹果可能会磕磕绊绊而他的竞争对手们则更可能倒下。对苹果在平板电脑市场上霸主地位的最大挑战来自亚马逊最新推出的Kindle Fire。不过Kindle Fire是否会像惠普的TouchPad那样难逃厄运 四Android是否会受到安全问题的影响 受益于很多手机厂商的支持Android平台手机今年的销量超过了苹果的iPhone不过Android系统明年可能会出现一些麻烦。恩德勒表示Android有着严重的安全问题这使人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的微软。很可能会导致灾难性事件发生Android平台也就彻底玩完了。谷歌需要吸取微软的前车之鉴更强有力地支撑Android平台。否则Android将会非常惨而这对苹果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四、苹果公司的十大挑战分析 1.库克能成为一位令人尊敬的苹果CEO吗 2.苹果电视 3.会有丰富的内容支持 4.安卓发展会减速吗 5.更重要的是安卓席卷全球苹果怎么办 6.iPhone还能赋予什么创意 7.苹果的平板电脑市场地位 8.平板电脑市场的行为方式 9.苹果股票会发生什么 10.苹果的现金怎么处理

五、苹果公司的五大营销方式 一未曾营销先造势 往往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人们便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第 6 页 共 8 页 这种人的天性而企业利用好人们这种围观和看热闹的心态就能让你即使用低成本也能做好宣传。例如歌坛的王菲这个歌坛天后拥有数量惊人且忠诚度超高的粉丝她并不会去讨好歌迷她高傲且特立独行并经常冒出让人崩溃的个性言论。但这正是她的特质吸引无数忠实的粉丝追逐膜拜。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市场营销的目标是使推销成为多余”这是真正的营销境界而苹果真正的做到了。在苹果迷们盼望苹果手机面世的长达一年多时间里网上讨论不断甚至有人自称搞到了苹果手机的设计方案。但直到发布当日人们最终看到iPhone的真实面目几乎所有人都猜中了它叫iPhone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猜中他的造型更为他的各种性能惊叹。我在给总裁班的学员们培训时还曾这样比喻。正如爱情真正令人愉悦的是追逐的过程而非婚后生活。那么患得患失的心境和探求未知结果的神秘感是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中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 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造声势其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确保这种谈论本身是有效的。苹果公司会将其产品宣传成标志时代意义的物品将其先进的技术创新吹嘘的天花乱坠让顾客如痴如醉渴望得到但最终你会发现你买回家的就是一部手机或者是一部带“智能”的手机。 二饥饿式营销 风青杨认为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自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限量供应。不少人或许是因为买不到而想买一部试试。有人甚至花很大的代价得到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他就会满足于得到的喜悦有时候甚至闹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苹果的饥饿营销则正好利用了人们这种赶潮流、追时尚的心理。 苹果和乔布斯高傲且强势很多消费者为等产品发布彻夜排队买产品要“预订”他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不满足引来更多关注限量版比大路货更让人追逐。苹果的这种营销态度又在强化其产品风格:强势、高傲和特立独行。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更加不同。这种强势的营销风格和它的产品一样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三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乔布斯总是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产品的用户体验是怎样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推介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如何让用户体验第一步是演示。神经学家发现大脑很容易感到厌倦。乔布斯不会让你有时间失去兴趣。他通常只花10分钟展示一个新产品或新功能而且乐趣丛生。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推出iPhone的时候他展示了谷歌地图是如何在iPhone上使用的。乔布斯通过iPhone查到了当地的星巴克商店清单然后说“让我们打一个试试”。于是他拨通了电话乔布斯当着全场观众对电话另一端说“我要订4000杯拿铁咖啡。不只是开个玩笑”。只是一个玩笑却让电视屏幕前的所有人都有了想买一部体验一下的冲动。 同时乔布斯拥有非常强大的煽动力他有着传奇故事跌荡人生以及让人爱恨交织的狠招。这正是乔布斯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优势。想想乔布斯1983年如何说服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第 7 页 共 8 页 打造苹果文化培养疯狂的苹果粉丝 苹果电脑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个鲜明的印记那就是:优越的性能、特造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苹果电脑意味着特例独行意味着“酷”的工业设计意味着时尚。乔布斯都力图让创新产品都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苹果文化印记几乎每款都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这就是我的苹果可口可乐在大众心智的可乐阶梯上占据首位并因此代表美国价值乔布斯也做到了让苹果在创新产品和创造文化上占据首位而有一个营销的起点。 其实顾客并不希望被奉承迎合有时候极力地讨好反而使他们其无所适从倒不如吊足胃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营销主张:“只要客户需要要多少有多少。”而人性营销则是故意控制供应量不让顾客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你想要吗没货下次再来试试吧。”苹果很多产品在其推出前和推出后都会有大量的短缺现象。这种造成市场饥饿感的手法它运用的可是炉火纯青。认同我价值的人就是我的消费者请跟着我走。苹果的营销已经用精神和价值观来号召和统领消费者了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层面这正是品牌营销追求的至高境界吗。真正不同的是别人向消费者灌输乔布斯是吸引“愿者上钩”。 四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营销必须逗乐这样才有人自发自愿的快乐参与。在网络微博正火的当下iPhone手机又充当了娱乐大众的时尚工具。微博上超高人气的企业家、明星都在用iPhone发着逗乐的信息信息下方还会标注此信息来自iPhone用户。这让更多玩微博的人希望拥有这一标识。 还有哪个手机品牌像明星一样被追逐恐怕只有苹果。“苹果迷”们追逐苹果的各种产品常常忘我地向周围的人炫自己的爱机亲自演示交流使用心得炫耀爱机的个性配件甚至走到哪里都捧着个苹果笔记本。即使是索尼、戴尔、诺基亚这些响当当的一流品牌其用户的热情也无法与“苹果迷”的疯狂相比。 五人性营销的极至 苹果为什么如此迷人在苹果公司面前一切所谓的明星产品都会黯然失色。苹果发布任何一款新产品都能使全球的苹果“粉丝”为其产品而疯狂媒体更是争先恐后的广泛报道而且还能影响股市影响产业这就是苹果公司的人性营销。 乔布斯的哲学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正确不是技术不是设计不是美学而是“人性”。事实上在当时乔布斯眼中的“正确的事”都很反传统、非主流。比如iPhone有红外感应功能打电话时自动关闭屏幕。当你将iPhone贴着脸部打电话时iPhone会自动关闭屏幕省电。这并不是多高明的技术为什么不少标榜以人为本的公司没有发现。诺基亚也有鲜明的品牌个性那就是性价比高结实耐用但是这种性格只能归为物性。苹果与其说是卖产品不如说是卖人性以产品招聘消费者将“志同道合”者聚焦在一起。 乔布斯1994年在麦金塔诞生10年时有一段真情告白可以作为他理解“人性”的终极法则:“唯有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明白其复杂性也才能找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案。大部分的人做到这一步通常就会停下来。可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却会继续探索最后终能找出隐身于问题背后的症结之所在进而提供一套漂亮而优雅的解决之道。这就是我们在设计麦金塔时的野心。” 有一个国家有两个好木匠有一天国王出了一道题想让他们决出胜负来。要求两位木匠各雕一只老鼠看谁雕的逼真。第一位木匠的老鼠做的栩栩如生令国王赞不绝口。而第二位木匠做的只有老鼠的神态没有老鼠的形貌。当国王正要宣布第一个木匠胜出的时候第二位木匠说不服提出要找一只猫来鉴定谁的更像。当找来一只猫的时候这只猫毫不犹豫的扑向了第 8 页 共 8 页 第二只老鼠。于是“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国王问他用什么办法让猫认为他的更像老鼠他答到我是用鱼骨刻的老鼠。 其实人生更何况不是如此风青杨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技术做的最好的人。而往往是最了解“猫”的需求的人。因为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贴近于猫的心态用猫客户的视角去观察什么样的老鼠产品是它最喜欢的用猫的行为方式去营销这只“老鼠”。才能让客户第一时间上喜欢上这只“老鼠”。这正是人性营销的精髓而乔布斯正是把人性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结术语 苹果公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在乔布斯死后一段时间里苹果公司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在战略与战术进行变化来适应时代和形式的变化。拥抱创意。时代属于苹果。 参考文献 1《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经典译丛市场营销》 作者美科特勒 著俞利军 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01月

2、《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 作者美科特勒KotlerP.等著何志毅 等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3、《市场营销原理》 作者美科特勒KotlerP.美阿姆斯特朗ArmstrongG. 著郭国庆 等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4、《市场营销管理教程和案例含光盘》 作者美昆奇等 著吕一林等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5、《数据挖掘技术市场营销、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领域应用原书第二版》 作者美贝瑞BerryM.J.A.美莱诺夫LinoffG.S. 著别荣芳尹静邓六爱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上一篇:企业党建半年工作汇报下一篇:企业财产损失报告模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