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2024-04-19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精选6篇)

篇1: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并不是英超曼联的那个,而是美国当地的一个小镇,如今这个小城故事却成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热,对于这部片子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很多人在为马特达蒙放弃该片而惋惜,但转念一想,卡西·阿弗莱克在电影里的精彩,是不是该让你庆幸马特·达蒙太忙了呢。

比起大热的《爱乐之城》,《海边的曼彻斯特》确实人气不足,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优秀影片的事实。名不见经传的男主卡西.阿弗莱克因这部片子增加了曝光度,也让更多人了解他,他的故事也如同这部电影一样,充满了话题性。人的一生本来就是这样起起伏伏,而这样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足以令我们陷入思考。

《海边的曼彻斯特》和那些伟大的以塑造角色而著称的杰作一样(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比如《阿甘正传》),有着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结构和特征,与此同时,本片在剧作上的高明和深厚功力,是这部影片出类拔萃的原因。《海边的曼彻斯特》就像是一部悬疑电影,很多人都会产生非常多的疑问,例如:这个男人怎么面瘫成这样?怎么老拍这个水管工在铲雪?这就是电影吸引人的所在。

《海边的曼彻斯特》叙事主线是李·钱德勒要处理哥哥的后事,他的侄子正值青春期,令人头疼。深层次的则是是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一个叛逆的侄子和叔叔在这段相处时期闹出了许多矛盾和闹剧。他们俩之间虽然常常不愉快,可是却彼此深爱着对方,也成为电影的一抹亮色。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很多细节都令人回味。比如哥哥乔的温暖和细腻,他虽然戏份不多,可是形象非常丰满。弟弟生无可恋,住进了地下室(电影开头拍他天天铲雪的地方,就是那个房间唯一的窗子),哥哥来看他,二话不说,拖他去买了几件家具:“这才有点家的感觉。”

这部电影最令人触动的就是每个人的喜怒伤悲,都只能自己承受。命运将你击倒的时候,无论选择振作、放弃、遗忘、逃避、为别人而活着……选择权都在你自己的手上。生活的确要继续,可是生活的目的在哪?这是故事最后给我们留下的伏笔。

篇2: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李,波士顿的一个水管工,工作中的他是一个像没有情感没有嗅觉被抽掉了神经的人,会和客户吵架,拒绝道歉。在酒吧他又敏感得非得打一架才能活过来。

镜头回闪,年轻时曾经陪着哥哥和小侄儿出海,一个劲儿地想讨好小侄儿,试图想挤走侄儿心目中占第一把交椅的老爸,自己跃居其上。没想到,机会终于来了。哥哥去世,留了遗嘱,把侄儿的抚养权交给他,还给他留了5000元的搬家费。

曾经转念一闪的闹笑,没想到终于有成真的一天。但早已是物是人非。小侄儿已经成了16岁的大小伙子,个子都高过他一头。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小毛头,除了对那艘船的热爱以外,他要约会、要组乐团、要打冰球,忙得团团转,不肯离开他习惯的生活,甚至对父亲的尸体他只远远地看了一眼。

李貌似只能接受哥哥的安排,搬回此地。每个人告别故乡的理由都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有的是要斩断不能回头的过去,李显然属于后者。

伤疤就这样一层层揭开:他因为一次雪后深夜的步行买酒,在孩子们居住的房子壁炉里没有放防火板诱发了一场致命的火灾,三个可爱的孩子被大火吞噬。他成了罪人,法律虽判他无罪,他却拔出警察的枪欲自尽。

子散妻离,他一个人远走波士顿,过着没有知觉的日子。被哥哥的葬礼拉回故乡的他发现时间在流逝,每个人都在治愈:前妻又结婚了,还有了孩子,向他道歉过去的伤害。甚至疯疯癫癫的嫂子也再次开启的新生活。唯独他像被囚禁在过去的时间轴上,无法脱身。就像涨潮退潮时冲到海岸上的浪花,潮一退,就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所有的人都可以原谅他,唯独他不能。

有一种痛是“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不能轻易触碰,不能说放就放下,更不会须臾遗忘,就像那三张从头到尾没有露面,但观众都知道的三个孩子的照片一样,时刻相伴在他的床侧,但却不能随便触碰。

回到故乡,就像回到了他过去的原罪现场,不管多少年过去,那些传闻总会如影随形。他爱自己的侄儿,尽职尽责,想完成哥哥的托付,但是他不能。

我们一向只对生活中的勇者献上敬意,对弱者似乎不屑一顾,但李在认怂的这一刻却特别地被打动。谁都有过不去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过去都可以翻篇,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另起一行。

他认怂的一刻,甚至替他松了口气。

篇3: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曼彻斯特码在以太网、车辆总线、工业总线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又称数字双向码或分相码,是常用二元码的一种,常被物理层使用来编码一个同步位流的时钟和数据[1]。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自动同步的编码方式,即时钟同步信号就隐藏在数据波形中。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为时钟信号,又作为数据信号。每个码元均用两个不同相位的电平信号表示,与用高、低电平表示的非归零二进制码相比,在连"0"或连"1"的情况下更易于提取同步时钟信息,它具有丰富的定时信息,便于接收端提取定时信号。曼彻斯特码传输时没有直流分量,可以降低系统的功耗,且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现在工程上常用的Manchester 编解码芯片为HD-6408和HD-6409,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的不足:首先,专门的芯片在传输速率和每帧数据中的有效位数等方面都做了严格的限制,本文中所要求的传输速率要大于这些芯片正常的传输速率;其次,使用此类专用芯片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提高系统的成本。

在现代电子设计领域,VHDL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广泛应用使数字系统设计更为灵活,大大的缩短了开发周期[4]。FPGA是当今数字系统设计的主要硬件平台,其主要特点就是完全由用户通过软件进行配置和编程,从而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且可以反复擦写。在修改和升级时,不需额外地改变PCB 电路板,只是在计算机上修改和更新程序,使硬件设计工作成为软件开发工作,缩短了系统设计的周期,提高了实现的灵活性并降低了成本,因此获得了广大硬件工程师的青睐[2]。

2 DTI协议曼彻斯特码元传输帧结构

DOCSIS即有线数据传输服务接口规范,DOCSIS标准主要支持在计算机网与有线电视网之间,以及有线电视前端(或HFC的光节点)与用户之间实现IP数据包的传输。DTI是Data-Over-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Timing Interface的缩写,主要为DOCSIS系统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设备提供可传送的、可靠准确的时钟和频率同步,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时钟和频率同步。

在整个系统中,发送端对基带信号进行曼彻斯特编码,在接收端对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进行曼彻斯特解码,还原出发送端的基带信号。

DTI的帧包括服务器端的帧和客户端的帧。每帧分为帧头(1~68位)、帧数据(69~218位)和帧数据的CRC-16校验(219~234位)三个部分。帧头主要用于标识帧的开始,提示接收端设备做好接收通信数据的准备。在DTI协议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以"乒乓"的方式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服务器端发送的帧和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帧后反馈的帧有所不同。服务器端发送的帧头为0XAAAA AAAA AAAA AAAA 9,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传输的帧后,客户端发送的帧头是0XAAAA AAAA AAAA AAAA 9。服务器端发送的帧数据包括设备类型、服务器状态、时间标签,Cable Advance、保留区等信息。

CRC-16是对帧中的有效数据位进行校验,不包括帧头进行校验。

3 曼彻斯特编解码器设计

3.1 曼彻斯特编码器设计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用电平跳变来表示"1"或"0"的编码,其变化规则是每个码元均用两个不同相位的电平信号表示。"0"码和"1"码的相位正好相反,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表示"0",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表示"1"。

由于每个数据中间都存在跳变,编码器需要大于或等于二倍频于所传输数据速率的系统时钟,DTI的系统主时钟是5.12MHz,本文所采取的编码时钟为10.24MHz。为了提高系统的检错能力,DTI采用了CRC-16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了校验。

编码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检测编码周期是否开始;二是对帧数据进行曼彻斯特编码;三是对除帧头外的帧数据进行CRC-16校验。

根据上面的编码规则和DTI的帧结构类型,系统上升沿到来时,当编码使能为高时,编码周期将开始并持续234个编码周期即468个系统周期。

3.2 曼彻斯特解码器设计

曼彻斯特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相对于编码来说,解码较为复杂。曼彻斯特解码可以分为帧头的检验识别,有效数据位的解码和CRC-16校验三个部分。根据曼彻斯特编解码规则,将"10"解码为"0",将"01"解码为"1"。

在解码端,帧头的检查是解码的关键,解码器不停的用高倍时钟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监测,当检测到帧的同步头0XAAAA AAAA AAAA AAAA 9的曼彻斯特编码后,开始对后面的有效数据位进行曼彻斯特码的解码。在解码的同时对所解码出的NRZ码进行CRC-16校验。

解码器的CRC-16校验的主要程序设计如下:

process(clk,flag,crcout)

begin

if(clk='1' and clk'event) then

if(flag='1')then

data(0)<=datain xor data(15);

data(1)<=data(0);

data(2)<=data(1);

data(3)<=data(2);

data(4)<=data(3);

data(5)<=datain xor data(15) xor data(4);

data(6)<=data(5);

data(7)<=data(6);

data(8)<=data(7);

data(9)<=data(8);

data(10)<=data(9);

data(11)<=data(10);

data(12)<=datain xor data(15) xor data(11);

data(13)<=data(12);

data(14)<=data(13);

data(15)<=datain xor data(15) xor data(14);

else

if(crcout='1')then

data(15 downto 1)<=data(14 downto 0);

count<=count+1;

else

count<="00000000";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4 实验仿真结果

为了验证曼彻斯特编解码器的功能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可以应用在整个DTI系统,本文将此设计代码和DTI系统中的其他代码一起在Modelsim中进行了功能仿真,图 2是曼彻斯特解码器的仿真波形图。图 3是曼彻斯特解码的仿真图,当EN为"1"时,解码器开始对数据进行采样,当检测到帧头时,将解码器的使能flag置为"1",开始对帧数据进行曼彻斯特解码。

5 结 论

本设计采用自上向下的设计方法,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出了符合DTI规范的曼彻斯特编解码器。利用ISE开发软件和Modelsim仿真工具进行调试优化和仿真,并在Xilinx公司的FPGA开发芯片XC3S1200E中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FPGA能够很好的实现曼彻斯特编解码器。

摘要:从DTI中曼彻斯特码的帧结构出发,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曼彻斯特编解码器。所编写VHDL源程序经Xilinx公司的ISE开发软件和Modelsim仿真工具进行调试优化和仿真,并在Xilinx公司的FPGA开发芯片XC3S1200E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FPGA可以很好的实现DTI中曼彻斯特编解码器。

关键词:曼彻斯特码,DTI,DOCSIS,FPGA,编解码器

参考文献

[1]刘福奇.FPGA嵌入式项目开发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田耘,徐文波.Xilinx FPGA开发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Data-Over-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Mod-ular Headend Architecture DOCSIS Timing InterfaceSpecification[Z].CM-SP-DTI-I05-081209.

[4]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卢毅赖杰.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罗力凡.基于VHDL的FPGA开发快速入门、技巧、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7]邢浩刘华伟浅述Cable Modem技术与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7,14(7):17.

篇4:非凡的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城市重建的一个典范,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英国工业的发展历史。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在海船运河上的塞尔福德码头。这里可以停靠超大的客货轮船:在过去的日子里,狭窄的小船日夜繁忙,而现在这里则聚集了大量的酒店、商店和餐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帝国战争博物馆。曾经获奖的钢铁和玻璃建筑洛利艺术中心,还有最流行的国家艺术剧院和艺术画廊。

曼彻斯特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城市。Quarry Bank纺纱厂是其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大景点。它位于曼彻斯特南面16公里的威尔姆斯洛,是座18世纪的纺纱厂。Quarty Bank纺纱厂是英国早期工厂的实例。它内有蒸汽机和完好的铁制水车。纺纱厂现在仍在生产布匹,但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销售布料,而是为了让旅游者能够了解水车生动力驱动纺纱机的原理。在学徒车间里,还有身穿工作服的导游带你一起时光倒流,去认识早期年轻工人的苦况。纺纱厂四周是田野、房屋和教堂,有足够的空间让旅游者散步、放松身心,去想象和感受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对于中国的旅游者,第二大景点是曼彻斯特的中国城。它是英国最大的唐人街,也是英国北部地区最集中的华人社区。中国城里有很多销售中国饰品的小商店,例如丝巾、发卡等小饰品,传统的扇子。茶具也一应俱全。此外,在中国城里,中国餐馆随处可见,当然这些餐馆的消费也是颇高的,如果您想花费较少又能畅快的吃到中国菜,那么自助餐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曼彻斯特的很多中国餐馆都设有自助餐服务,基本人均消费5—8英镑,就可以享受到一顿丰盛的中国美食。

曼彻斯特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购物中心——阿戴尔购物中心。阿戴尔购物中心不但是购物的天堂,更是曼彻斯特的一道标志性风景。这个购物中心里面汇集了全英最著名的各大品牌,种类齐全,从服装,首饰,到运动时尚,应有尽有。在这里购物更是一种时尚的享受,整个购物中心干净幽雅,您还可以乘坐从地面直通到楼顶的直通梯,那儿有环境清爽怡人的咖啡吧和快餐店,喝着香浓的咖啡,看着曼彻斯特的全景,一定会给您的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如果您是艺术的发烧友,可以到曼彻斯特的洛利艺术中心去亲身体验一下。曼彻斯特最美丽的城市风光就是塞尔福德码头。塞尔福德码头曾是曼彻斯特的运河码头。这里大胆的体现了当代建筑对尖锐钢铁和玻璃残片的热衷。洛利艺术中心就坐落在那。洛利艺术中心内有剧院、画廊和商店,是现代人对工业建筑的致意,也反映了曼彻斯特对于创作和艺术的不懈追求。洛利艺术中心里的展厅、餐馆和酒吧则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 这座建筑是献给塞尔福德的大儿子——以工業和劳动为题材的著名画家L.S.Lowry。这里收藏的洛利作品堪称世界之冠,也是中心的主要藏品。

享誉美名的艾伯特广场是曼彻斯特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命名的。广场位于丁斯盖特和莫斯利大街之间,是城市的心脏地带。广场上最有特色的标志是一座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歌德式建筑。再往西面走,就是坐落于艾威尔河畔的历史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社会历史和工人运动。广场南面则是圣彼得广场。临近的自由工会便是1819年彼得罗屠杀发生地,现已改建为酒店。继续南行是前中央车站,如今已改造成了众所周知的G-Mex览会议中心。相依而立的是俯视着G-Mex棱角分明的后现代建筑物——布里奇沃特音乐大厅。它是著名的哈雷管弦乐团的成名地。

曼彻斯特有着非常悠久的酿酒传统。这里有几家传统的家庭酿酒作坊。传统的小酒坊是非常好的廉价用餐场所,在那里也许你能够品尝到来自本地的Thwaites或者Hydes鲜酿啤酒。球迷可以找机会欣赏一场著名的曼联队的足球比赛(国家足球博物馆就在不远处的普雷斯顿),即使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参观—下“梦想剧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篇5:《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昨天请朋友吃饭,朋友说要清淡些,感觉过年总是在吃,大鱼大肉太油腻。精神营养恐怕也甜得发腻了,电视的欢乐喜剧滚动播放,网络的搞笑视频反复弹窗。联合国官方的拜年微博放了张外国饥民的照片,就让一些国人很不爽。现在年也过了,或许可以欣赏一下感伤的艺术,也唤醒唤醒那些笑麻了的神经。

刚刚获得20xx年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一部特别感伤的电影。主人公李?钱德勒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在波士顿的一个小区做杂工。他收到哥哥乔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赶回家乡曼彻斯特小镇(不是英国那个知名的曼城)料理后事,还极不情愿地担负起16岁侄儿监护人的责任。一切悲伤烦恼似乎都没有撬动李脸上的表情,可是,更大的旧伤口上结的痂正一点点被掀开。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斯・罗纳根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人,这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他说,自己通常花几年打磨剧本,再花几年筹拍电影,最后用几个月去拍摄。精心琢磨过的戏就是不一样。观影的过程中,人物一点点地立体,伤痛的猛兽也一点点地靠近。影片后段,前妻推着与现任生的孩子,跟已决定再次离开曼彻斯特的李在海边相遇。她的泪水已经像海浪奔涌,他的表情依然如海堤固守。曾经共同的灾难,你不知道谁比谁痛得更深;之后不同的应对,你不知道谁比谁做得更好。那一刻,在别人的海边我流下了自己的泪水。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过年的吉祥话带着美好的祝愿,黏在嘴上,飞在网上。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都很清楚,再美的花终将凋谢,再大的节(结)也捆不住快乐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才是真实的生活。

篇6: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一):命运之舟何处去

李敏

最近,因为话题大王特朗普——这个搅动世界不得安宁的新任美国领导人的出现,让我们注意到美国这样一群人:“他们广泛分布在城镇、郊区、生锈的工业带、分布在中西部广大的土地上,虽眼界狭小、胸无大志,却勤劳地工作,忠实平淡地生活,恪守基督教传统的价值观,他们是真正的美国人,美国的力量正是来源于他们”,这群素来沉默无言,以白人为主的中下阶层美国人,推动特朗普走上总统宝座。无独有偶,2016年一部在西方电影界大受追捧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反映的正是这个群体的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当然不能说电影有意与政治挂钩,何况美国电影人是特朗普坚定的反对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美国电影艺术家敏锐地看到了一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美国之痛”,他们忠实地纪录下如漫长冬日的阴湿寒冷中,普通美国人命运之舟该向何处去的焦虑、伤痛,失望与努力,孤独与互助的种种复杂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世界的美国。

本片讲述在波士顿打工的李。钱德勒收到挚爱的兄长突然去世的消息,奔赴老家曼彻斯特处理后事,哥哥生前离婚,遗留下未成年的儿子,在遗嘱里指定李担任其子监护人。叔侄本来关系密切,但在去和留的问题上二人不能达成一致。侄子不愿舍弃曼彻斯特熟悉温暖的生活圈子,而李也不能重回这个曾经的故乡,因为在这里,多年前由于他的疏忽,导致家中失火,三个年幼的儿女葬身火海,妻子也愤而离去。他自杀未遂,心早已死去,只是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曼彻斯特的一切不断刺激着他的回忆。

影片的结构采用常见的“突发事故,重回故乡”的模式,矛盾焦点在处理后事过程中“去和留”的冲突,通过叔侄在现实中不断的误解、争执,引发出过去这个家族中每个人经历的坎坷经历,尤其是主人公李的不堪往事。过去影响了现在的选择,现在又关照着逝去的一切,两条线的交织,把剧中人的命运和情感逐渐推向高处。我们不得不说,即使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构,它依旧是构架一部成熟影片的基础。以往这些影片,总是通过温情的和解甚至刻意美化人物的自我救赎,自我牺牲来达成故事的反转。但这部影片摈弃了哪怕一点点不自然的表现,它以理解、尊重每一个人的真实,怜悯同情每一个人的深陷泥潭,直面现实的冰冷残忍,达成的是剧中人、观众与生活的和解。李是剧中遭到创伤最严重的人,但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哥哥有严重的心脏病,嫂子酗酒导致家庭破碎,侄子在父爱的关怀下还算健康,但失父之痛及与母亲的不可融合,终于让他精神崩溃;他的前妻失去了三个孩子,尽管后来再嫁并有了新生命,表面上开始了新生活,但她的心碎是永远的。钱德勒家的好友家境困难,孩子们挤在狭小的房间,经常吃不饱,他还要维持着强烈的自尊,即使几笔着墨的华裔女医生,面对着白人病人和家属的咄咄逼人、不信任,极力保持着尊严和克制的难堪之处,都让我们深深理解:有谁是容易的?

影片开头与结尾的那艘钱德勒家的船,极具象征含义,它既见证过这个家族曾经的幸福与美好,也经历了不幸与迷惘,无力远航的它落到将被贱卖的光景。

但在这部影片里,我能深深感到美利坚民族是个坚强、不会被失败轻易击倒的民族,在人生的落败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慰籍、相信亲情、友情,从不放弃彼此,()即使是生活中最卑微的小人物。影片创作者认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力量甚至超过宗教的力量,这份力量就是中国古人说的“同舟共济”,它不仅说明美国精神,也是人类共度难关的精神支撑。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二)马骏

前两天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是过去一年看过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被触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变老。

过去几年最喜欢的几部影视作品《About Time》、《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都不是30岁之前的我愿意看的类型。

一个人在休闲时做的事、看的影视剧、读的书能反映他/她当时的心境、趣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不开放自己的书房,不告诉别人自己正在读什么书。

到了一定年龄,会看到、听到很多令人悲伤的事,这些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年龄。这种经历越多,人就成熟的越快。

记得上大二时,一群同学围在宿舍的台式电脑上看《星愿》。电影播完,别的同学都嘻嘻哈哈地走了,genex同学自己在默默流泪。我当时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想明白了,他那段时间刚尝到爱情的伤痛,正是对“爱别离”最敏感的时候,他是那些同学里对爱情体会最深的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看,当时看电影的一群人里,他的收益最大。

年轻时喜欢有“起承转合”的影视作品,喜欢看到封闭式的结局。年龄大了就不喜欢有结局了,因为这样更像真实的人生。

《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百年酒馆》这种作品,看完之后会留下一生叹息。正如生活,快乐总是跟焦虑、痛苦纠缠在一起。人生跟游戏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给你game over的机会,不能中途认输,也没有让你通关游戏的大魔王。

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脱不花娘娘开始写日思清单,虽然一直有跟读,但是没想太多,然后前天晚上刘传同学也开始写日思清单。我马上醒悟这正是解决我目前落入“高标准陷阱”的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关注了很多优秀的个人公众号,却对自己的写作起了反向作用,想写的主题总能读到分析更透彻的文章,对写作积极性有很大打击。而且公众号写一段时间就容易被配图、排版、字数绑架,有违自己开公众号的初心。

后面我会把日常零散的思考收获也整理成日思清单,断断续续发在公众号上。毕竟,快速成长的要点就在“不要脸”啊!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三)在别人的海边流下自己的泪水

冯继有

正月初八,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多数行业都已开工,这年应该算过了。每周上门帮忙做清洁的阿姨也从广西回来,今天是节后的第一次。家里的桃花开得次第,谢了不少,也有些还含苞待放。水仙是年三十同时盛开的,现在叶子开始黄了,花也渐渐萎靡。这十头水仙把楼梯间那只大号公用垃圾桶塞得满满的,盖上桶盖时,我心底涌起一阵伤感。

昨天请朋友吃饭,朋友说要清淡些,感觉过年总是在吃,大鱼大肉太油腻。精神营养恐怕也甜得发腻了,电视的欢乐喜剧滚动播放,网络的搞笑视频反复弹窗。联合国官方的拜年微博放了张外国饥民的照片,就让一些国人很不爽。现在年也过了,或许可以欣赏一下感伤的艺术,也唤醒唤醒那些笑麻了的神经。

刚刚获得2017年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一部特别感伤的电影。主人公李?钱德勒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在波士顿的一个小区做杂工。他收到哥哥乔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赶回家乡曼彻斯特小镇(不是英国那个知名的曼城)料理后事,还极不情愿地担负起16岁侄儿监护人的责任。一切悲伤烦恼似乎都没有撬动李脸上的表情,可是,更大的旧伤口上结的痂正一点点被掀开。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斯·罗纳根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人,这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他说,自己通常花几年打磨剧本,再花几年筹拍电影,最后用几个月去拍摄。精心琢磨过的戏就是不一样。观影的过程中,人物一点点地立体,伤痛的猛兽也一点点地靠近。影片后段,前妻推着与现任生的孩子,跟已决定再次离开曼彻斯特的李在海边相遇。她的泪水已经像海浪奔涌,他的表情依然如海堤固守。曾经共同的灾难,你不知道谁比谁痛得更深;之后不同的应对,你不知道谁比谁做得更好。那一刻,在别人的海边我流下了自己的泪水。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过年的吉祥话带着美好的祝愿,黏在嘴上,飞在网上。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都很清楚,再美的花终将凋谢,再大的节(结)也捆不住快乐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才是真实的生活。

李与侄儿在船上垂钓,影片在大海的轻轻摇晃中结束。擦去泪水的我,反而感到了一些轻松,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去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言说的艰难。

上一篇:世无良猫原文带翻译下一篇:温暖的亲情作文350字_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