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解读

2023-02-20

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解读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阿瓦提县第三中学 姓名:麦合木提江·艾山 教研组:汉语教研组 时间:2015年3月24日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不断推动发展,可谓“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正是着眼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切实改善民生,体现“十八大精神”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加强党建,堪为“十八大精神”之内涵。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发展文化,尽显“十八大精神”之要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以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以“十八大精神”为精神指导,争取为推动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不畏困难,勇于开拓,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祖国需要人才,我们教师要确实做到学有所成,有所作为,报效祖国,就必须把学习和提高思想结合起来,将知识和思想加以传承和创新,形成一股更有价值的文化思潮。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无前途的专业,只有没前途的学生。不能改变环境,可以去适应环境;不能控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可以把握今天;不能样样顺利,你可以事事尽力;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可以拓宽它的宽度。面对生活选择微笑,面对失败选择奋起,面对欺骗选择反思,面对弱者选择帮助,面对病魔选择驱除,面对死亡选择自然。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有志向,讲诚信,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年青教师。必定会实现祖国的长足发展,使社会长治久安。

对教师老说,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这一殷切希望,为广大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传承社会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慰问信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他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

我们要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教师的先进性,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先,立足本职,立足实际,确立目标,学习十八大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解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

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洪晓楠,何美子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明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兼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先进价值理念,从而彰显了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与包容性,也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是从社会理想、社会目标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团结奋进的价值理想,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秩序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的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核心

1 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伟大的理想与目标需要13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辛勤奋斗才能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行为规范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也是实现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基础,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由此可见,由此可见,这12个词的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美好愿景与共同诉求,从而也必然最大限度地凝聚当代中国继续前行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力量。

一、国家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并且十八大报告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后第五次强调“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家层面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有机联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印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了社会主义

2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其中“富强”、“文明”与“和谐”尤其具有中国自身民族特色,“民主”虽然源自于西方,但作为现代社会共有的价值追求,中国在实践中又赋予其民族特色的实质与内涵,也正充分“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集大成于一体的科学精神。

(一)富强

富强乃富裕、强盛之意,即民富国强(非民富而国强,也非国强而民富,而是并列结构,无先后和直接的因果必然关系)。富强蕴含有两重指向,其一,民富的层面,即强调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其二,国强的层面,即强调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

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的价值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实践上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富强之路。富强是历朝历代的治国目标,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寻找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现代化之路的奋斗史,直到今天在党中央所强调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中,富强更是排在第一位。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的复兴、富强之路。

富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的富强是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富裕”首先强调了

3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而“共同”则昭示了公正、平等的价值追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

(二)民主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意为“人民的政权”。“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从民主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大致可划分为:古典民主→精英民主→多元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多数人和劳动者的民主代替少数人和剥削者的民主(即资本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是“五〃四”运动举起了民主、科学的两大旗臶,使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和民主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今,经历了探索创立、曲折前进、严重挫折、恢复创新、继承发展、丰富完善六个阶段,逐步建立并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主要体现为:一条

4 道路、一个统一及五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一条道路”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统一”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的“五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优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最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文明

“文明”在中国最早出自《周易》,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一词在西方来源于古希腊,指称“城邦”,其与“野蛮”相对立,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西方一度把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理解为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是与思想保守、精神上愚昧、文化上落后相对的思想进步、精神进化、文化先进的状态,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表征的是人类在物质生产、政治实践、精神道德、开发利用自然等方面的进步状态,由此可见文明表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化过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时至今日,文明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上,我国经历了从强调“二大文明”到“三大文明”、再到“四大文明”、“五大文明”协

5 调发展的实践和认识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致力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包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明确写入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加入了“政治文明” (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中国特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相协调、相促进的长足进步;党的十七大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与之对应的即是“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特指狭义的社会文明,包括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共同发展,同时十七大也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态度。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四)和谐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人和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孔子倡导“和为贵”,墨子呼吁“兼相爱”,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6 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马克思曾充分肯定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由此可见,“和谐”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也折射出当代价值特征,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和谐”简言之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包括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亦可将四者归类为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两层要义,以此为基点才能构建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从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到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再到江泽民提出“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从十六大开始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社会建设”作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与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其作了全面部署,也说明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性。

7 和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存(或称膜拜)、开发、掠夺到期待和谐四种转换。人作为一种生命体,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当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类的理性必然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相处的境界。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或者“征服者”,而只能与自然做“朋友”,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应在其承载能力之内。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不可偏废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所积极倡导的“美丽中国”要义更在于此。

二、社会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更多地倾向于制度价值)导向上的规定

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渝地追寻着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推进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就在于为人民服务,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最终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自由

“自由”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意指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动。“自由”也一直为马克思主义者所追寻,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奴役、异化等不自由现象

8 的反抗,它本身就是追求自由的事业,共产主义即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毛泽东认为,自由对民族国家而言是指国家独立、民族自主,对个人而言指人民翻身解放、个性获得发展,同时,“自由”也是西方政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英国哲学家赛亚〃伯林曾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概念,将“消极自由”定义为个人行动不受他人干涉的区域;“积极自由”则意味着个人的生活和选择是由自己而不是任何异己的因素所决定,进而区分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对于自由进一步阐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自由”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概括,即人与自然: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与社会:享有法律规范的权利;人与自身: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自由”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和保障,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经济条件。公有制实现了人民在经济上的平等,这是实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平等的基础;同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自由实现的一项根本任务,以此满足人民充分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创造充足的自由时间以便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保障并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平等地享有各种自由权利。社会主义确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为广大劳动人民平等地享有和实现各种自由权利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不文化断完善是自由实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3)文化指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既是社会主义自由实现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自由实现的基本条

9 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自由的实现。

(二)平等

早在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就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以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平等”用Equality表达,即均等、等同、均一。《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平等内涵的界定是: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其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层面:权利平等——国家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机会平等——社会为每—个公民平等地提供其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结果平等——每个公民可以平等地分配全社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物。由上述平等的内容可知,实现平等需要有以下条件作为保障:(1)物质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经建立就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使广大的无产阶级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使平等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生产力的发展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地追求结果平等会导致平均主义,而最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使平等难以实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程度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2)制度的保障。平等必然地要求或者说内含民主和法治,平等是民主和法治所要维系的目标,民主和法治是实现平等的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超越了资本主义,实现了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随着各种制度的完备,人民的平等权正在不断得以保障和捍卫。

10

(三)公正

“公正”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文,之后被引申为表示真实的、公平的和正义的东西。公正兼顾公平与正义,所谓正义,是指“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所谓公平,是指对待人或对待事要“一视同仁”。公平正义是历史范畴,也是人类社会生活最想达到却又难达致的目标之一。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当代社会“公正”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其一,它涉及经济公平,政治、文化平等以及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内容;其二,它表现为以程序正义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其三,它体现于国家在法制基础上对社会利益的调控。

社会公正的核心要义就是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分配上给予每个人所应得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中国要实现的“两大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所以真正实现公正就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落实和保证:(1)物质前提。发展生产力是“公正”实现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无论是经济制度正义和主体正义的实现,还是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保障,最终要靠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2)制度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贫富分化,缺乏实现社会公正的内在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则旨在实现全国人民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为实现公平正义创造着条件。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并强调

11 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四)法治

法治是一个蕴含着丰富而生动内容的概念。在我国,“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的论述之中,但确切的说,现代法治思想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归结为“rule of law”(法的统治)、“rule by law”(依法统治或通过法律的统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简言之即法律与治理,法治的要义是法律至上。归结起来,法治的内涵具有以下三层内容:其一,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确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其二,对包括政府权力、政党权力、司法权力、军事权力、议会权力等所有公权力的合理配臵与制约。其三,对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确认、保护和规范。

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状况,代表着这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水准,影响着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十六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体来说:(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推进社会主义

12 法治进程的前提。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所以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从约束公权力方面现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法治开始于约束公共权力,“约束公权、保障私权”始终是法治的精髓。十八大报告阐述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并第一次要求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这是对法治实现路径的新探索,抓住了法治建设的根本。(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从胡锦涛同志的“7〃1”讲话、“7〃23”讲话,到十八大报告,都采用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说法。关于法治精神,法学界赋予其六项含义:一是宪法法律至上,二是追求公平正义,三是尊重保障人权,四是约束公共权力,五是司法职权独立,六是自由平等和谐。法治的精神贯穿十八大报告始终。

三、公民个人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

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显而易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相契合,涵盖了公民生活的各个环节,涉及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

13 人品德、职业道德各个方面,具有全面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爱国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亘古通今,“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爱国是个人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充分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要求每个公民传承伟大的爱国精神,有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具体的要求可以表示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二)敬业

“敬业”,顾名思义就是指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时至今天“敬业”仍是人们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地说:一是热爱本职工作。奉行“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发挥出自身全部的聪明才智,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忠于本职工作。“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只有忠于本职工作,才能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三是勤于本职工作。“勤”是人们积极

14 向上,努力进取的工作状态,体现为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四是精于本职工作。“精”是精通,“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求干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克尽职守。

(三)诚信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孔子曰:“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单位的立业之本,国家的立国之本,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必然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诚信”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诚实。即实事求是,与人交往不欺骗、不隐瞒,经商不欺瞒消费者,为官不欺上瞒下、不贪污腐败。第二,守信。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用信誉赢得一切。

(四)友善

友善是指友好和善良,强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与人为善” ,常怀“爱人之心”力求“成人之美”,也体现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友善是公民个人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共同道德理想。其基本要求是:第一,关爱他人。友善是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宽容待人,互谅互爱。第二,团结合作。友善合作,才能团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第三,救助急难。发扬互助友爱精神,让助人为乐成为社会风气。第四,推己及物。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并推及自然,必然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15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像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彼岸;“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似路标,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准绳,规范着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言行。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综上所述,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个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中华民族的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韵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集中体现为科学性、先进性。

首先,它既彰显了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又张扬了个人的主体性,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定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政党的目标,并以此引领全社会共同奋斗。但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让个人认同并得以安身立命,为其提供方向和现实动力,国家才能实现兴旺发达。

其次,它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现实,如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再是一味的唱高调,强调奉献、舍身取义,而是更务实的着眼于底线伦理,如“敬业”、“诚信”等都离每个人很近而且都能做得到,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无疑,这是我们党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发展规律的又一次深刻理解。

16 最后,它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的统一。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来源于中国特有的实践与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如,富强文明和谐等目标,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本”、“和为贵”、“仁爱”、“善政”等思想;同时,作为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其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等非西方独有且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追求的基本价值,并用中国式的语言和实践去界定和发展这些价值理念。由此,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发出了价值观的应有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由先进核心价值引领的中华文明的新境新形象,也必然引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

17

第四篇:权威解读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24个字,文字简单却内涵丰厚。推荐《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文章。让我们来看看,权威、深入同时又通俗简练的解读。

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仲平

《人民日报》( 2015年04月20日 01 版)

(一)有些问题,越细想越觉得回味悠长。

有人好动,有人好静。有人生性温和,有人脾气火爆。有人喜爱热闹,有人享受独处。有人烟酒不沾,有人无肉不欢……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更是千差万别。是什么将这些个性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拥而不挤?又是什么让你的思绪贯穿岁月,与不曾谋面的古人心意相通?

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

也门纷飞的炮火中,中国外交官冒着危险奔波协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梭在亚丁湾海域,将613名中国公民、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我们牵挂着每一个人”,那一刻中国的宣示,诠释了一个国家的价值底色。

户籍制度改革试水、司法制度改革破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两年多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的是增进人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折射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感动中国”人物刻画当代中国的价值年轮。“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的于敏,化名“炎黄”行善27年的张纪清,守望39年照顾困难邻居的郑州陇海大院爱心群体……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让“共同体意识”渐渐回归。从对待自己到对待他人,体现了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这些新闻之所以让人有所感、有所思,正是因为它们直指我们心中的价值命题: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15项重点活动举措,架起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的桥梁。

从倡导到践行,从理念到行动,十三亿中国人将在十二个词、二十四字划定的价值航标指引下,书写时代交给我们的考卷。

(二)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这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柏林墙倒塌之前,已被西方的电视和电影凿得千疮百孔”,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学者曾如此描述价值观的较量。近年来,西亚、北非、中亚,一些国家动荡的背后,也正是意识形态的交锋。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产品给世界就可以的,它更需要在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上,拥有影响这个世界的力量。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竞争,我们应该怎样锻造文化软实力,确立自己的“国家哲学”?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诗化的语言,道出令人痛心的“价值失落”。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腐败蔓延侵蚀社会信任,甚至连老人摔倒扶不扶都成了问题。辉煌成就与成堆问题共存、社会进步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和谐与精神失衡同在,我们需要确立怎样的价值航向,让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这是一种纠结的处境。我们这个时代,既有郭明义的浓浓爱心,也有炫富女的空空灵魂;既有支教毕业生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也有“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错乱。生活的日渐富裕,并未自动引来幸福的敲门,却让一些人感到精神的空虚、思想的迷茫。面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冲击,我们该如何解开“口袋满当当、脑袋空荡荡”的困惑,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激昂乐章中唱响精神之歌的主旋律?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

(三)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锻造,一直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源于精神;最令人振奋的变化,始自人心。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双管齐下,深化改革与厉行法治两翼齐飞,不仅在现实中讲述了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更在精神上催动了又一次崭新的觉醒。

从舆论对强力反腐的一致点赞,到三个国家纪念日的全民参与,国家的价值导航更加明确;从对暴恐活动同仇敌忾的打击,到对呼格案全面深刻的思考,社会的共识引领更加有力;从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到名牌高校降分特招农村娃,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给予梦想更大的空间,也让个人的信仰驱动更加强劲。新的社会气质正在涵养,新的时代精神正在呈现,中国的价值重整迎来了一个关键性拐点。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北京大学提出青年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贵在坚持知行合

一、坚持行胜于言”,在北京民族小学寄语孩子们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总书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升到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强调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勾画的正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挺起国家的腰杆,护卫民众的福祉。旧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最执着的愿望追求。

我们倡导的富强,是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强盛的有机统一,是和平发展与共享共赢的崭新模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最终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更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盛起来也永远不称霸”。我们追求的富强,不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而是希望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享和平。

民主如同国之经络,疏通国家的肌体,协调政治的机能。作为一种政治实践、价值理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倡导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没有门槛,不受财产、地位、民族、性别、宗教等因素限制,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是广泛的民主,绝不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同时又尊重和照顾少数人,充分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意愿和利益;是高效的民主,既真切全面地反映人民意愿,又致力于尽快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是丰富的民主,不仅有选举民主,还有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文明就像国之大厦,凝结民族的追求,铸就国家的强盛。“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薪火相传的文明火种,孕育了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

我们倡导的文明,是以道路选择、理论指引、制度建构,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有机统一;坚持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既不推崇“西方文明至上论”,也不搞“历史虚无主义”;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和谐好比国之气血,为社会补给能量,给国家增强活力。天人合

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和谐蕴含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也昭示着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我们倡导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和谐的中国,是民主与法治相统

一、公平与效率相统

一、活力与秩序相统

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谐的中国,秉持世界持久和平的理想,心系人类共同繁荣的命运,担当永续发展的历史责任。

(五)如果说现代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存在,更多以整体、宏观的形式体现其意志,那么社会便是以更为“民间”的方式结构着亿万民众、用众人“约定”的价值荫庇每一个人。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

我们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形式上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不是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社会主义的自由,不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平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它标注了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尺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有过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对平等的渴望和呼唤,是人心深处最为激越的力量。

我们倡导的平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是实实在在的平等,不是落在法律字面上的“形式上的平等”。是要让人人都能公平行使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分享社会成果,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

公正是捍卫权利的天平,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准绳。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的幸福生活,只能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正是在资本主义不公正的废墟上诞生的,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和道义感召力。

我们倡导的公正,不只是强调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的公正,而是兼顾结果正义,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安排,是要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法治是社会保障之盾,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只有当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自由、平等、公正才会有安全的避风港。

我们倡导的法治,不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推行三权分立,更不是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照抄照搬,而是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不是广场上的雕塑、橱窗里的花瓶,而是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权益,让法治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强柱石。

(六)公民作为社会和国家的细胞,一言一行,汇聚成大千世界的经纬;爱憎取舍,勾勒出大地山川的色调。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建立起公民与祖国最牢固的情感纽带。“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每一个公民的起码道德,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

我们倡导的爱国,就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相连,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就是让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它为个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业奉献,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敬业乐业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业精神的社会,难免被人诟病和轻蔑。

我们倡导的敬业,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积极进取的奋斗热情,秉持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锻造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就是要让敬业成为实现梦想的动力之源,以那么一股子干劲、拼劲、闯劲,续写中国奇迹,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美好未来。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也应是诚信有序的社会;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更应是信用经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个人就会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会偏离运行之轨。

我们倡导的诚信,就是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激发真诚的人格力量,以个人的遵信守诺,构建言行一致、诚信有序的社会;激活宝贵的无形资产,以良好的信用关系,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风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友善,是公民德行的阳光,它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限制,构建起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亲善、互助、友爱变得尤为珍贵。

我们倡导的友善,是爱心的外化,是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善待亲人以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善待万物以形成和谐自然生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广聚爱心,乐善好施,让世界充满爱,是友善的理想境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成为我们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七)这个公约数,有着几千年中华文化血脉的滋养。“苟利国家生死以”“留取丹心照汗青”,浓厚的爱国情感,昭示忠诚坚贞的理想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韧的意志品质,写照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坦荡的情怀胸襟,彰显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不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看不到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就无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

这个公约数,有着上百年不懈追求的答案。突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百余年的上下求索必然伴随精神的重塑。黄花岗下,“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启蒙中国;抗日救亡,“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多少仁人志士,呼唤的是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期待的是人民自由、社会团结。看不到这样的沉沦与奋进、屈辱与反抗,就无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这个公约数,有着90多年社会主义探索实践的结论。开天辟地,上海石库门点燃信仰的燎原火种;惊天动地,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进军”书写意志的豪迈史诗;艰苦奋斗,延安新风尚刻画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解放思想,改革新征程书写当代中国的不朽传奇……看不到这样的追求和探索、苦难与辉煌,就无法理解萌芽于德国的共产主义思想种子,为何会在中国人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恰似百川归海,一个时代的精神中,有着昨天的思考、今天的探求和明天的希冀。人类文明史上,可能再没有哪个国家像近代的中国一样,经历如此巨大的心灵冲击与精神变革;也再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在不断的挫折和磨砺中,锻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图景。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一个答案日渐清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定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航向。

(八)然而,价值观建设树立的是理想信念,界定的是良莠是非,关涉的是世道人心,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历史地看,任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的确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还不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描述,强调的都是“心向往之”的价值取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还需要我们沿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向度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需要我们针对社会基本原则、根本规则,推动与时俱进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引;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需要我们不断校正人生坐标、付诸实际行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贯穿始终。

与改革前30年的物质重建一样,在“顶层设计”划定之后,精神的重塑需要亿万群众的参与。这难以按“计划”推进,难以靠“指令”完成,也无法靠“市场”实现,必须依靠从上到下的倡导、从点到面的践行。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不在培育和践行之间建立可靠的联系,“三个倡导”很可能变成浮泛的口号。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只有把核心价值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才能形成有利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个人层面的价值实践,是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前提。当我们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之时,别忘了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使者。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每个人担负起一分道德责任,社会的道德水准就因此而托起一分。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体现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动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才能塑造出理想的国家、和谐的社会、完善的个体。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此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九)有三个问号,一直萦绕于国人的内心深处。

一是梁启超之问:郑和下西洋乃“有史来最光焰之时代”,为什么“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二是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的中国?三是黄炎培之问:如何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三个问号,虽指向经济、文化、政治的不同维度,却有一个共同的内涵: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冲突与对撞、融合与再造中,中国人如何重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国的崛起——这个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制度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华文化的弘扬、价值体系的重塑;不仅会书写举世瞩目的“中国故事”,更将铸造打动人心的“中国精神”。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探索,创造了30多年经济腾飞的奇迹,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亿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一定能让古老的中华民族踏上豪迈壮阔的征途,迎来伟大复兴的前景。

第五篇: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解读

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中央政法委提出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干警队伍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工作所共同具备的职业共性价值,是植根于政法干警内心深处的意识形态和核心理念,是职业的良知,公正执法之魂,安身立命之本,它体现出职业的光辉,具有内涵的完整性和指导的长期性。“核心价值观”四句八个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呈逻辑排列,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核心价值观既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又有了新的提升概括;既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了广大政法干警的共识。“忠诚”和“廉洁”是对所有公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公正”、“为民”则更能体现法律职业伦理中独特价值。只有真正领会了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才能入脑入心、内化成自己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并最终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职业行为习惯。如果这八个字都能做好,我们就是一个内心有政治信仰、有善良情感、有公正人格和高洁品行的人,是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尊重、信任的人,堪称职业的楷模。 “忠诚”是基石,是一种内心的信念。忠诚的字义是指对所发誓效忠的对象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可靠。忠诚代表诚信、守信和服从。现在社会普遍面临着信仰缺失,究其根源是社会成员间缺乏一种忠诚和信任。政法干警的忠诚观,首先是一种政治的责任与社会担当。政法部门是国家政权的重要部门,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原则不动摇。政法队伍要履行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首要政治要务,第一位的就是要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为民,首先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其次,这种为民要用一种老百姓可以感受和信任的方式去体现,要靠一种善良朴实的品质去支撑。再者,为民的作风要实,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公正”,意味着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客观、中立。树立公正之心、恪守公正之德、践行公正之举是一项长期学习、认识、提高的过程。首先,要有公正的理念。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公正理念和正当程序的保障,这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体现得较为透彻。通过对刑诉法的学习,要进一步强化人权保障意识、程序公正意识、接受监督的意识。如果政法干警心里没有公平正义的理念,没有程序保障和权力约束的意识,即使再掌握多高深的法律技能也只能扭曲法律,背离法律精神的实质。如果不在理念上重新塑造与指引我们的行为,“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价值观念和司法公正目标依然难以实现。其次,要有公正的态度与形象。再者,还要具备公正的能力与水平。

“廉洁”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不贪赃不枉法是政法干警最基本的良知和品性,失去这一底线,公正和为民都是空话。近年来,政法系统发生的一些腐败案件,严重损害了政法队伍的形象和执法的公信力。在廉洁方面,我们出台了很多的制度,但是不廉洁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一方面需要反思我们的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实际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需要唤醒良知,进行良知的教育。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永远别让技巧胜过良知和品德。

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推进政法工作,要充分认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坐标,就会有什么样的立场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铸就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准确把握形势、应对挑战的重要方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确保司法工作生命线的重要保障,是政法干警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具体实践,既体现了广大政法干警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党和人民的现实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正气,使各项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深圳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下一篇:社会学概论复习题答案